彗星獎是世界科幻協會設定的獎項,在這個世界的科幻界,彗星獎和美聯邦科幻與奇幻協會頒發的銀河獎,被公認為最具權威與影響的兩項世界性科幻/奇幻大獎,是每一個從事科幻、奇幻相關工作的人夢寐以求的最高王座。
彗星獎成立於1953年,而在成立之初,這個獎項更像是一個遊戲。
在彗星獎設立之前,美聯邦有一個名為“世界科幻獎”的獎項,而且是僅有的一個,這個獎項麵對英文寫作科幻小說,每年會評選出最佳長篇、最佳中篇以及最佳短篇。
1952年秋天,一個名為雨果·根斯巴克的年輕人出版了名為《彗星》的長篇科幻小說。
這本小說收獲了巨大的成功,一直到1953年的春天,《彗星》的熱潮還沒有消退,這為雨果·根斯巴克贏得了大量的粉絲,其中就包括紐約著名的花花公子富·瑞奇曼。
瑞奇曼試圖通過自己的金錢和影響力,讓《彗星》入選世界科幻獎,但是很可惜,在當時並不透明的評選機製下,組委會直接拒絕了這一請求。
理由是謎一般的:“《彗星》是本優秀的科幻小說,但是不適合世界科幻獎的評選。”
不適合到底是什麽意思,瑞奇曼也沒搞清楚,但是,在他的金錢攻勢下,他很快知道了真正的原因。
雨果·根斯巴克來自盧森堡,不是美聯邦人。
這讓這位錢多得花不完的花花公子大為光火,一怒之下自己創立了一個科幻小說獎項,並且以他最喜歡的小說命名,就叫做“彗星獎”。
不過,彗星獎草創之後,已經是1953年的7月,如果要按照正規程序進行評選,至少得花費4個月的時間,這樣一來,就到了12月。
不管怎麽看,在一年快要結束的時候再來評選上一年度的優秀作品,都顯得有些別扭、有些晚了。
而瑞奇曼執意要讓《彗星》獲獎,於是他非常機智、非常任性的調整了參選作品的出版時間範圍,隻要是每年的6月到第二年的6月出版的小說,都可以參加彗星獎的評選。
這樣既把《彗星》囊括了進去,也成功的避免了時間上的尷尬。
這種賽製,在彗星獎發展壯大之後,反而成了一種標杆,以至於後來的“銀河獎”也采取這種方式篩選作品。
所以,準確的說,《蝙蝠俠:第一年》並非是獲得2008年度“彗星獎”的入選資格,而是2007—2008年度。
至於彗星獎組委會所說的“替補入選”,則是一種不得已的表述,因為他們也不知道應該用什麽詞才更為準確。
在彗星獎五十多年的曆史上,除了科幻小說,還有奇幻小說、童話、劇本、電影等各種形式的幻想藝術作品獲獎,但唯獨沒有漫畫。
彗星獎的組委會在麵對曆史上第一次入選的漫畫作品,糾結了很久,終於用出了不太準確的“替補入選”。
網友們當然不會糾結這裏到底該用什麽詞,他們已經被這個忽如其來的消息給震得一愣一愣的。
“《蝙蝠俠:第一年》作為一本漫畫,居然入選了彗星獎?”
“我剛剛看了一下日曆,愚人節不是已經過去好幾天了嗎?!居然還有人開這種玩笑!”
“你們要相信超級英雄之父,他用他的能力打破了彗星獎不評選漫畫的鐵律!”
“我淚崩了,我們真的正在見證曆史……”
“果然是曆史性的突破,漫畫的裏程碑啊……”
而諸如斯坦·李、馬克·杜洪、鮑勃·特納等人,則在第一時間在推特上對孟奇表示了祝賀,而很多媒體也打出了“《蝙蝠俠:第一年》創造曆史,入選彗星獎”之類的醒目的新聞標題,《漫畫前線》以及華拉兄弟、nbo更是不遺餘力的大力宣傳。
雖然要等到8月底,彗星獎的結果才會最終揭曉,但是現在,整個漫畫圈子都陷入了巨大的狂歡和狂喜之中。
接著,有網友在推特上@了銀河獎組委會,說道:“彗星獎已經行動了,你們還不心動嗎?”
這條推特立即贏得了廣大網友的追捧,轉發的、迴複的人數在短短兩天時間內,已經超過數十萬。
其實,在做這件事之前,網友們或許報著那麽一點微小的希望,想讓《蝙蝠俠:第一年》也同時入選銀河獎,畢竟入選雙獎標誌著它已經毋庸置疑地進入了經典作品的殿堂,但更多的,隻是一種表達自己內心歡喜的方式,甚至隻是全民狂歡的一個無傷大雅的遊戲。
所有人都沒有料到銀河獎組委會會發表迴複。
“《蝙蝠俠:第一年》已經提交組委會裁定,請各位朋友耐心等待結果!”
非常官方、非常簡短的語言,卻像在城市中心扔下一顆炸彈,迸發出巨大的威力和影響力。
要知道,銀河獎雖然現在是與彗星獎齊駕並驅、同等重要的獎項,但大家都清楚,作為後來者,銀河獎頒獎的程序很多地方都是參照彗星獎加以改進而來,甚至連從不入選漫畫作品的規矩也是一樣一樣的。
這一次,銀河獎也要打破這條規矩了?
這個世界太瘋狂了,《蝙蝠俠:第一年》到底要創造多少記錄才甘心?
銀河獎組委會沒有讓大家失望,三天後,官方推特再度發出消息。
“《蝙蝠俠:第一年》以特別作品入選2007—2008年度銀河獎。如果這部優秀的作品最終獲獎,它將獲得一座特製的獎杯:最佳圖文小說。”
雙獎提名!
很多科幻小說、奇幻小說大師都無法做到的事情,讓弗蘭克·米勒和他的漫畫做到了!
而且,相比彗星獎,銀河獎讓《蝙蝠俠:第一年》入選顯然是經過更加深思熟慮的,還專門為其設定了一個新的獎項。
雖然不是最佳漫畫,但最佳圖文小說也印證了斯坦·李的話,弗蘭克·米勒通過這部偉大的作品,已經豐富、拓展了新的漫畫形式。
而這種形式已經獲得了雙獎提名,哪怕是最後一個獎都沒有得到,也意味著已經得到了極大的認可、取得了其他漫畫家難以企及的成功。
…………
…………
“boss!!!”ac漫畫公司的會議室裏,尼克·楊對著孟奇誇張的喊了起來,“雙獎提名!你到底是怎麽做到的!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我唯一的偶像了!”
尼德·巴蒂在一旁吐槽:“蠢貨,你的口水飆出來了……”
孟奇笑了笑,沒說話。
其實,他自己對雙獎提名也感到非常意外,按照他對彗星獎和銀河獎的理解,應該相當於地球上的雨果獎和星雲獎。
據他所知,在地球上,隻有《守望者》獲得了雨果獎,而至於星雲獎,則似乎一直沒有漫畫入選(當然,如果要把日本星雲獎算上的話,那麽漫畫就很多了,《高達》《福星小子》等等漫畫都獲得過日本星雲獎)。
所以,他之前根本就沒想過入選這兩個獎項的事情。
不過,再怎麽意外和驚訝,對孟奇來說,也是很短暫的情緒,至於能不能獲獎,他也根本沒有多加思考,他隻是紮紮實實的按照自己的計劃,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
比如現在,他把第一批進入ac漫畫的大部分編劇、畫家和上色師都叫到會議室來,準備開一個小範圍的創作會議。
在開會之前,他先是宣布了一個駭人的消息。
“《蝙蝠俠:第一年》之後,我基本上不會再繪製與正義聯盟主世界相關的漫畫了。接下來,是你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
彗星獎成立於1953年,而在成立之初,這個獎項更像是一個遊戲。
在彗星獎設立之前,美聯邦有一個名為“世界科幻獎”的獎項,而且是僅有的一個,這個獎項麵對英文寫作科幻小說,每年會評選出最佳長篇、最佳中篇以及最佳短篇。
1952年秋天,一個名為雨果·根斯巴克的年輕人出版了名為《彗星》的長篇科幻小說。
這本小說收獲了巨大的成功,一直到1953年的春天,《彗星》的熱潮還沒有消退,這為雨果·根斯巴克贏得了大量的粉絲,其中就包括紐約著名的花花公子富·瑞奇曼。
瑞奇曼試圖通過自己的金錢和影響力,讓《彗星》入選世界科幻獎,但是很可惜,在當時並不透明的評選機製下,組委會直接拒絕了這一請求。
理由是謎一般的:“《彗星》是本優秀的科幻小說,但是不適合世界科幻獎的評選。”
不適合到底是什麽意思,瑞奇曼也沒搞清楚,但是,在他的金錢攻勢下,他很快知道了真正的原因。
雨果·根斯巴克來自盧森堡,不是美聯邦人。
這讓這位錢多得花不完的花花公子大為光火,一怒之下自己創立了一個科幻小說獎項,並且以他最喜歡的小說命名,就叫做“彗星獎”。
不過,彗星獎草創之後,已經是1953年的7月,如果要按照正規程序進行評選,至少得花費4個月的時間,這樣一來,就到了12月。
不管怎麽看,在一年快要結束的時候再來評選上一年度的優秀作品,都顯得有些別扭、有些晚了。
而瑞奇曼執意要讓《彗星》獲獎,於是他非常機智、非常任性的調整了參選作品的出版時間範圍,隻要是每年的6月到第二年的6月出版的小說,都可以參加彗星獎的評選。
這樣既把《彗星》囊括了進去,也成功的避免了時間上的尷尬。
這種賽製,在彗星獎發展壯大之後,反而成了一種標杆,以至於後來的“銀河獎”也采取這種方式篩選作品。
所以,準確的說,《蝙蝠俠:第一年》並非是獲得2008年度“彗星獎”的入選資格,而是2007—2008年度。
至於彗星獎組委會所說的“替補入選”,則是一種不得已的表述,因為他們也不知道應該用什麽詞才更為準確。
在彗星獎五十多年的曆史上,除了科幻小說,還有奇幻小說、童話、劇本、電影等各種形式的幻想藝術作品獲獎,但唯獨沒有漫畫。
彗星獎的組委會在麵對曆史上第一次入選的漫畫作品,糾結了很久,終於用出了不太準確的“替補入選”。
網友們當然不會糾結這裏到底該用什麽詞,他們已經被這個忽如其來的消息給震得一愣一愣的。
“《蝙蝠俠:第一年》作為一本漫畫,居然入選了彗星獎?”
“我剛剛看了一下日曆,愚人節不是已經過去好幾天了嗎?!居然還有人開這種玩笑!”
“你們要相信超級英雄之父,他用他的能力打破了彗星獎不評選漫畫的鐵律!”
“我淚崩了,我們真的正在見證曆史……”
“果然是曆史性的突破,漫畫的裏程碑啊……”
而諸如斯坦·李、馬克·杜洪、鮑勃·特納等人,則在第一時間在推特上對孟奇表示了祝賀,而很多媒體也打出了“《蝙蝠俠:第一年》創造曆史,入選彗星獎”之類的醒目的新聞標題,《漫畫前線》以及華拉兄弟、nbo更是不遺餘力的大力宣傳。
雖然要等到8月底,彗星獎的結果才會最終揭曉,但是現在,整個漫畫圈子都陷入了巨大的狂歡和狂喜之中。
接著,有網友在推特上@了銀河獎組委會,說道:“彗星獎已經行動了,你們還不心動嗎?”
這條推特立即贏得了廣大網友的追捧,轉發的、迴複的人數在短短兩天時間內,已經超過數十萬。
其實,在做這件事之前,網友們或許報著那麽一點微小的希望,想讓《蝙蝠俠:第一年》也同時入選銀河獎,畢竟入選雙獎標誌著它已經毋庸置疑地進入了經典作品的殿堂,但更多的,隻是一種表達自己內心歡喜的方式,甚至隻是全民狂歡的一個無傷大雅的遊戲。
所有人都沒有料到銀河獎組委會會發表迴複。
“《蝙蝠俠:第一年》已經提交組委會裁定,請各位朋友耐心等待結果!”
非常官方、非常簡短的語言,卻像在城市中心扔下一顆炸彈,迸發出巨大的威力和影響力。
要知道,銀河獎雖然現在是與彗星獎齊駕並驅、同等重要的獎項,但大家都清楚,作為後來者,銀河獎頒獎的程序很多地方都是參照彗星獎加以改進而來,甚至連從不入選漫畫作品的規矩也是一樣一樣的。
這一次,銀河獎也要打破這條規矩了?
這個世界太瘋狂了,《蝙蝠俠:第一年》到底要創造多少記錄才甘心?
銀河獎組委會沒有讓大家失望,三天後,官方推特再度發出消息。
“《蝙蝠俠:第一年》以特別作品入選2007—2008年度銀河獎。如果這部優秀的作品最終獲獎,它將獲得一座特製的獎杯:最佳圖文小說。”
雙獎提名!
很多科幻小說、奇幻小說大師都無法做到的事情,讓弗蘭克·米勒和他的漫畫做到了!
而且,相比彗星獎,銀河獎讓《蝙蝠俠:第一年》入選顯然是經過更加深思熟慮的,還專門為其設定了一個新的獎項。
雖然不是最佳漫畫,但最佳圖文小說也印證了斯坦·李的話,弗蘭克·米勒通過這部偉大的作品,已經豐富、拓展了新的漫畫形式。
而這種形式已經獲得了雙獎提名,哪怕是最後一個獎都沒有得到,也意味著已經得到了極大的認可、取得了其他漫畫家難以企及的成功。
…………
…………
“boss!!!”ac漫畫公司的會議室裏,尼克·楊對著孟奇誇張的喊了起來,“雙獎提名!你到底是怎麽做到的!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我唯一的偶像了!”
尼德·巴蒂在一旁吐槽:“蠢貨,你的口水飆出來了……”
孟奇笑了笑,沒說話。
其實,他自己對雙獎提名也感到非常意外,按照他對彗星獎和銀河獎的理解,應該相當於地球上的雨果獎和星雲獎。
據他所知,在地球上,隻有《守望者》獲得了雨果獎,而至於星雲獎,則似乎一直沒有漫畫入選(當然,如果要把日本星雲獎算上的話,那麽漫畫就很多了,《高達》《福星小子》等等漫畫都獲得過日本星雲獎)。
所以,他之前根本就沒想過入選這兩個獎項的事情。
不過,再怎麽意外和驚訝,對孟奇來說,也是很短暫的情緒,至於能不能獲獎,他也根本沒有多加思考,他隻是紮紮實實的按照自己的計劃,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
比如現在,他把第一批進入ac漫畫的大部分編劇、畫家和上色師都叫到會議室來,準備開一個小範圍的創作會議。
在開會之前,他先是宣布了一個駭人的消息。
“《蝙蝠俠:第一年》之後,我基本上不會再繪製與正義聯盟主世界相關的漫畫了。接下來,是你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