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古今之辯
[三國]謀士求生指南 作者:如是青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郎君。”幾名侍女趨庭而過, 遇到遮掩行跡的小主人,盈盈行禮。
年輕人剛走進家門,望到不遠處走廊裏的父親, 本想要躲避。哪知一時製止不及, 讓侍女們暴露了他的位置。
對著父親望過來的銳利眼神, 麵容清秀的年輕人若無其事拜道,“大人。”
不久前被朝廷再拜為太常的楊彪舉步走過來, 停在兒子麵前,一言不發。
知道逃不了一通訓誡, 楊修當先認錯,“兒今日忘矣。”
隻見他頭上束發, 無冠無巾,僅僅以發簪固定住。
修今日受孔融之邀,到其府上赴宴飲, 席間以頭巾為賭注博弈, 他氣運不佳輸了頭上幘巾。
本來算準了父親這個時辰該在書室看書
看來今日是真的氣運不佳。
看兒子自覺認錯的份上, 楊彪怒意稍減,訓道, “冠巾者,首服也。人之有冠, 如宮室之有牆屋, 汝竟能忘”
“我家百年之間, 從未出無禮之徒。”警告說罷,楊彪轉身原路返迴,又往堂中走。
楊修忙稱諾, “兒知矣。”忙跟上父親的腳步, “大人有事相語”
不然何必剛走出廳堂, 又往迴走。
楊彪心底滿意兒子的敏銳,神色和緩些許,示意楊修與他隔著書案麵對麵坐下。
“荀彧邀我赴洧水之會。”他似乎篤定楊修已知曉此事,提起時隻說“洧水之會”。
楊修在孔融家時,孔文舉等人同樣收到邀約,心知父親向他提起,多半是決定了要去赴會。
“大人近來足不逾戶,闔門不出,而今應荀文若之邀”楊德祖稍稍停頓,隨即得出結論,“荀令君欲以此試探許都公卿”
“言多必失。”楊彪不讚同地看他一眼,叮囑,“明日汝不可爭強好勝,靜觀其變,知否”
出許都東行數裏,洧水自西北往東南流淌。鵝、鴨停留在蘆葦邊,懶懶梳理羽毛。漾著波紋的河水,劃過來的小舟上佳人耳墜明珠,雲髻斜釵三珠。
洧水之畔遍植桃杏,正逢三月春光,春華燦爛。
千絲萬絮的垂柳,輕拂遊人麵,春風吹雪般,花瓣零落在地。騎馬並轡而行的少年郎,互簪杏花、巧笑嫣然的窈窕女郎,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可見更多攜妻帶子出遊的文吏,一時間行人接踵,車馬絡繹
又一輛帷車停下,帷幕被人挑起,當先下車的青年人身姿高挑,應季地穿了一身似春草的青袍,氣質仿佛鬆竹雅直。他生得白皙美姿容,更襯儒服顏色,甫一下車便引人注目。
春光正好,碧空白雲映照下,滿枝梢爛漫的杏花在風中微微晃動,吸引來蜜蜂盤旋。清風徐來,樹底下光影翕動。
仰頭能見自樹梢斜泄而下的光暈,清淺的杏花香氣隨風而散,枝頭絢爛如畫,是一種難以用言語形容的美。
身處美景中不由心曠神怡,荀忻望一眼河畔邊的宴席,遠遠可見人頭攢動,前來赴會的人比想象得多。
“今日可謂盛況。”
他轉頭扶一把要下車的兄長,不經意抬眼,忙提醒道,“兄長當心。”
老曹所改的那頂白帢比幘巾略高,荀文若又修八尺有餘,即使留心低頭,帽頂還是碰上了杏花枝梢。
枝頭簌簌,杏花春雪,花瓣紛紛然落下,落在樹下之人衣上與鬢間。
荀文若素袍白帢,玄鬢玉容,樹梢間光影映在他臉上,明暗交織,動人心魄,讓人不得不歎光影亦偏愛美人。
齊幽蘭以爭芬,佩鳴玉以比潔1。
柔情負雅,如庭積霜雪,夜來皓月。
即使相處十年之久,荀忻仍有瞬間的恍惚,迴過神來拍落沾衣的花瓣,輕聲笑道,“春日遊,杏花吹滿頭,仰賴兄長才有此幸。”
荀彧走下車,哪能聽不出荀元衡話裏隱隱的調笑意,隻問他,“又出自何處”指的是“春日遊”之句。
幫他兄長拍掉身上落英,摘下綴在鬢發間的花瓣,荀忻學著荀公達的一本正經,“出自肺腑。”
“阿諛。”荀彧微微搖頭,輕斥時眼中略帶笑意,不理會從弟偶爾的花言巧語。
荀忻發現荀彧所帶的白帢其實被樹枝壓塌了一點,觸枝後帢頂凹陷,前後兩角形成尖頂。
他剛想要提醒,但帽型這樣變化後,似乎不再單調,視覺效果更好
荀元衡收迴本想要撫平凹陷的手,笑了笑,“行矣。”示意他們可以走了。
他們兄弟一前一後走入宴席中,瑰逸令姿,風姿儀表無不出眾,不相識的人也不免投來目光。
“令君至矣。”暫代主持的尚書左丞忙起身過來相迎。
荀彧行過之處,儒生士子紛紛起身揖禮,文吏拜一聲“令君”。
荀忻與他兄長告別,顧視場中,沒有看見郭奉孝,也沒有看到幾個熟人。
與他相熟的人要麽被召去官渡隨軍,要麽被外派到郡縣鎮撫各地。
與會的大多是朝官和未出仕的儒生。
案席安排得極整齊,甚至食案上的碗碟擺放的位置都如出一轍,及其符合強迫症美學。
荀忻不由看了一眼尚書左丞,那位出身世家的小老頭似乎很了解他兄長。
不遠處,少府孔融正和人飲酒。自從禰衡被遣去遼東為使,音信斷絕,孔融對老曹漸生不滿,積極唱反調,行事愈發肆意敷衍。
今日好歹是經會,正經莊重的公眾場合,孔文舉沒戴縑巾,鬆鬆垮垮穿著一身舊袍,隨意得仿佛身處家中。
“荀君。”聽到背後有人唿喚,荀忻轉過頭去,眉目英朗的青年對他揖道,“幸得再會。”
“子揚”荀忻驚訝一笑,他倒忘了劉曄還作為被征召的淮南名士留在許都。
近來諸事繁忙,老曹估計忘了這一茬。
走到劉曄席旁落座,和他寒暄,“子揚來許都,愧未曾招待。擇日不如撞日,今日宴罷,忻當執帚相迎。”
劉子揚拱手,“曄還未曾拜詣荀君,委實失禮。”
兩人麵對麵作揖,成年人的客套結束,定下來今晚去荀忻家一聚。
執經問難早已開始了,荀忻聽一位儒生站起身道,“如此盛會,多年難得一見。光武時曾有奪席談經之盛事,今日群賢畢至,不如效仿故事”
所謂“奪席談經”,指的是光武帝劉秀時的事。有一次正旦朝賀,劉秀看殿上儒臣們都在,想出一個助興的玩法。讓群臣裏能說經的人相互詰難,說不通義理的便被奪席,席子給辯贏的人。
以坐席為賭注,輸了顏麵掃地,贏了極出風頭。
當年侍中戴憑,舌辯群儒,一人重坐五十餘席,當即舉世聞名。
一聽提議這種玩法,在場的人麵麵相覷,好事的人連連撫掌稱善,不想參加的也不好當場認慫。
當那名儒生前去征詢尚書令的意見時,荀令君聞言一笑,頷首,“可。”
“奪席”的規則一出,場麵更加活躍。楊彪一個沒注意,身邊陪坐的兒子便不知所蹤,環視四周,毫不意外發現楊修果然參與到了辯經中。
劉曄的淮南好友們打過招唿先後離席,前去公卿一席找人問難。
所謂“問難”,“問”指最開始提出的問題,“難”則是後續的一再質疑。
在荀忻看來,這種辯論形式其實有點像後世的學術“答辯”。隻不過“答辯”是從學生角度來說,“問難”則是站在老師角度而言。
片刻之後,公卿席上所聚的人越來越多,眾人圍住一角,前擁後擠,不像是辯難,更像是看熱鬧。
劉曄與荀忻對視一眼,“荀君,既至此,不如一探究竟。”
來都來了,坐在這裏也沒什麽意思,因此劉子揚提議他們倆也去看看熱鬧。
荀忻深以為然,和劉曄起身往那邊走。
能引起這麽大動靜的必然是朝中大佬。
走到人牆之後,他們憑借身高優勢,不用走上前就能一睹場中人麵目。那兩位安坐席上,都是年近半百的文吏。
劉曄認出其中一人是廣交友的大名士孔融,另一人他沒見過,於是低聲詢問身邊的荀元衡。
“侍中郗慮。”荀忻迴憶片刻,“據聞乃鄭康成弟子。”
劉曄應聲,語氣帶著些許了悟,“康成公弟子。”
鄭康成,即鄭玄,是當世最出名的通儒,博通古今,遍注群經。提起是鄭玄的弟子,便大概能體現其學識水平。
隻聽孔融發問道,“敢問侍中,社所祭者何神也”
此言一出,圍觀的人竊竊私語,荀忻與劉曄麵麵相覷,孔文舉動真格了
“社所祭何神”是個經典論爭,是由郗慮的老師鄭玄所引起。
這件事說來話長,得從“今古學之爭”說起。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儒家經典被焚燒殆盡,等到漢初興儒術,所奉為經典的儒家經書是從何而來呢
是由幸存的經師口述記錄。
如伏皇後的先祖濟南伏生,曾冒死將尚書藏於牆壁中,流亡迴鄉後收集殘篇整理。
等到漢文帝時,後來人們雖在曲阜孔壁裏發現古文尚書,但前代的大篆字體已經沒人能看得懂,無人通曉其義。隻有九十歲高齡的伏生口頭傳授,整理記錄下來的版本,稱為今文尚書。
這種漢以後,大體上以隸書編寫的儒家經書,稱為“今文經”。
而保留下來的前代原版的,以大篆字體編寫的儒家經書,稱為“古文經”。
學習這兩種版本經書的,相對應的有“今學”與“古學”。兩種學派學的書不一樣,觀點也有差異。
對於“社所祭何神”這個問題,前輩的古文經學家賈逵、馬融等人認為,神社所祭的是共工氏之子句龍,即句龍為社神。
而鄭玄雖然是以古文大家聞名於世,實際上他兼通古今之學。他在注周禮時,依據孝經反駁賈逵等人的觀點,認為神社所祭祀的是土地神,句龍為配神。
孔融顯然讀過鄭玄所注的周禮,才能問出這一句。
而郗慮作為鄭玄的弟子,他的迴答也顯而易見。
隻見郗慮微抬眼皮,看孔融一眼,“郊社之祭,國之大事。非我輩學識短淺者所能論。”
“然少府既有問,慮不得不答。社所祭者,土神也。”
孔融詰難道,“社,祭土主陰氣,而句龍為土行之官,主陰明。與禮記之說不相違背。”
荀忻眨眨眼,迴憶經義,孔融所依據的是禮記郊特牲,指出句龍的屬性與神社相符合,以此證明句龍就是社神。
隻見郗慮答,“斷章取義之論。禮記禮運曰,政必本於天,殽以降命,命降於社謂殽地,參於天地,病於鬼神。”
他繼續背書,引用禮記原文反駁孔融,說聖人與天地合稱,與鬼神並稱,說明社與地神的緊密聯係。
“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載萬物,天垂象國主社,示其本也。”他說明大地承載萬物的重要性,而祭祀社神是為了尊重地神。
“社主為句龍,豈非德不配位”
荀忻眼見身邊的一位儒生拔出簪在發髻上的毛筆,從袖中掏出卷軸,舔開筆鋒,刷刷開始記錄。
一旁劉曄低聲問他,“元衡以為,此二公孰能辯勝”
再看身邊挨著的幾位都豎起耳朵,荀忻搖搖頭,“不知。”
按目前來看,郗慮引的經典原文更多,論據更充分,但孔文舉也不是訥於言語的人。
果然孔融開始針鋒相對,詰難道,“誠如此,若以土為尊,以地為首。而大宗伯中,上下次序為天神、人鬼、地祇,為何人在地之前”
孔融所說的大宗伯指周禮春官大宗伯,其中有句為,“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
這一句中“地祇”的次序排在“人鬼”之後,而句龍即為“人鬼”。
隻聽孔融繼續道,“此與侍中之言相悖,是以,為何社主非句龍,而為地”
他們倆你來我往,難來答去,郗慮所證明無非是地神很高貴,你句龍不配。
而孔融所證,地神也沒高貴到哪裏去,為何句龍就不配
既然孔融問到天地人的秩序,郗慮依然不虛,引經據典而答。
兩人辯難半晌,你來我往數個迴合,最終辯到了道德層麵上。
郗慮說,假如句龍是配神,讓其冒用地神之名,他難道不會良心不安
孔融說,句龍明明是地神,貶本神為配食之神,良心該痛的是你才是。
依然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不歡而散。
兩位大佬走了,圍觀群眾麵麵相覷,四散開來,迴到自己的席位上,有人沉思有人喃喃自語。
在場的人中有古文經師,也有世代為官的今文學者,兩派與那二位一樣各執一詞。此刻垂頭沉思,偶爾眼神相接,似乎有電光火花。
經學是士人的根本,在士人心中維持本派學說的正確性比什麽都重要。
這些人表麵上沉默,心裏都在搜腸刮肚,隻等迴家寫篇書信,聯係親朋好友,集思廣益,辯倒冥頑不化的今學古學之徒。
楊修迴到父親身邊,旁觀整場他若有所思,低聲道,“論陽謀,因勢利導,天下未有能及荀文若者。”
此會過後,人人忙於辯論古今之爭,還有誰有閑暇配合袁本初搞政治動作
迴答他的是食案底下他父親敲來的竹杖。
那邊荀忻端正坐好,正準備拾起竹箸吃飯,一人徑直走向他,停在他與劉曄案前。
“足下治何經典”那位自帶坐席的儒生向他一揖,彬彬有禮道。
他忘了,“談經奪席”還未結束。
荀忻仔細看這名儒生,衝和有禮,氣定神閑,但既然能過來問難,他猜測這人是治尚書的。
五經之中,以易玄妙難懂,學的人最少。
荀元衡合袖一揖,答,“治易。”
“原來如此,在下治毛詩與夏侯尚書,請恕唐突。”那名儒生果然退去,轉而去問劉曄。
劉子揚並沒有荀忻這種不學無術的心虛,坦然應戰。
“閣下治易”路過一位須發皆白,大概年過古稀的老儒生,含笑望向他。
荀忻對上老人泰然自若、沉澱歲月智慧的眼神,沉默。
說過的話,潑出去的水,他定然不能當場反悔。
“然。”荀忻起身一揖,以示尊老,“先生有席坐否”
那邊正與劉曄辯難的儒生分心望過來,極熱心地送過來一卷草席,“在下許久未見人辯易。”他又迴來向劉曄揖道,“急於觀戰,改日再與足下一決高下。”
“今日當為足下勝矣。”就這樣隨意決定不辯了。
說罷他竟把僅剩的那張坐席棄而不顧,湊到荀忻案邊席地而坐,翹首以待,“二位隻當我不在。”
荀忻望著這素不相識的吃瓜群眾,無語凝噎。
老人朗然一笑,緩緩開口,“我亦多年未與人問難。”
“偶然來許都,赴此會,又耳聞閣下雅擅治易,不由欣喜”老人說了很長一段這些年學易的經曆感想,不像是問難,倒像是來傳道授業。
於是荀忻餘光又見到那名儒生取下發髻上的毛筆,從袖中取出紙墨,刷刷記錄。
旁邊的人察覺這邊的動靜,漸漸聚集了一些人過來。
荀忻沒想到現世報來得這麽快,上一刻他還在圍觀別人,此刻形勢逆轉,這麽快就變成了被圍觀的人。
他恭敬地聽老者說話,不時答幾句。荀忻的叔父荀爽荀慈明,同樣是此時的碩儒,遍注群經,尤其精於易。
他記得原主曾讀過六叔所注的易,繁雜難懂,極大地打擊了原主一心向學的積極性。
但畢竟曾認真學過,他自稱治易也不是虛言。
老人提了一些易理、象數,笑了笑,“人老記性差,本該問難,竟忘矣。”
“閣下治易,當知天文,識星象。”
他終於問道,“日月之形若何”
“如丸抑或如圓蓋”
問及日月的形狀,這題對荀忻來說本該極簡單。但問難從來不是給個答案就行,它需要符合儒家邏輯的解釋。
荀忻想了想,答道,“日月之形如丸。”
老人追問,“何以知之”
“以月之盈缺可知矣。”荀忻緩緩道,“月如銀丸,本來無光,日光相耀於是有光。”
“月初之時,日在月之側,光照月上,正麵視之則如鉤。”
“日漸遠,所照處漸多,月光愈滿。”
他低頭看一眼食案上,碗碟中盛有枇杷。他拾起一隻金黃圓果,向儒生借了毛筆,塗黑枇杷的一半。
“公請看。”他捏著枇杷的蒂,慢慢轉動,“塗墨丸上,側視墨處如鉤,正視時則正圓。”
“故知日月如丸也。”
儒生接迴筆,若有所悟,“原來如此,張平子所言渾天如雞卵,不想日月也如丸狀。”
所謂張平子即為發明渾天儀、地動儀的張衡。
老人笑了笑,捋胡須,“此說能自洽,善哉。”
他詰難道,“若如丸,為何相遇不相礙”
日月相遇卻不相阻礙,當然是因為它們不在一個運行軌道上。月球是地球的衛星,繞地球運轉;地球是太陽的行星,繞日公轉。
他總不能跟古人解釋“萬有引力”
荀忻想起易,求助於萬能的“氣”,解釋道,“日、月,氣也。”
“有形而無實質,因此相遇而無阻礙。”
“善哉。”老人拊掌道,“多年未遇良才如卿者。”
“此席當讓於卿。”
荀忻哪裏接古稀老翁的坐席,起身阻止,忙道“不必”、“不敢”。
老人見荀忻容貌年輕,又不在公卿席中,以為是未出仕的世族子弟,有心收他為關門弟子。
“劉洪鬥筲之才,忝為山陽太守,不知閣下姓名”
劉曄一直坐在鄰座旁觀,敏銳察覺到些許誤會,未免大家尷尬,他拱手幫荀元衡介紹道,“此為高陽亭侯,騎都尉荀元衡。”
老者有些意外,也有些遺憾,“原來是荀侯當麵。”
“幸會府君。”騎都尉秩比二千石,官銜低於太守,更何況此時的太守幾乎等同於割據一方的軍閥。
那名記錄的儒生停下筆,“府君莫非為劉元卓,續律曆誌,編乾象曆,雒陽劉郎中”
荀忻望向儒生,聽這話,他應該當年遊學過雒陽,可能是太學生。
老人對他拱手,似喜還悲,“不想京師還有人識我。”
年輕人剛走進家門,望到不遠處走廊裏的父親, 本想要躲避。哪知一時製止不及, 讓侍女們暴露了他的位置。
對著父親望過來的銳利眼神, 麵容清秀的年輕人若無其事拜道,“大人。”
不久前被朝廷再拜為太常的楊彪舉步走過來, 停在兒子麵前,一言不發。
知道逃不了一通訓誡, 楊修當先認錯,“兒今日忘矣。”
隻見他頭上束發, 無冠無巾,僅僅以發簪固定住。
修今日受孔融之邀,到其府上赴宴飲, 席間以頭巾為賭注博弈, 他氣運不佳輸了頭上幘巾。
本來算準了父親這個時辰該在書室看書
看來今日是真的氣運不佳。
看兒子自覺認錯的份上, 楊彪怒意稍減,訓道, “冠巾者,首服也。人之有冠, 如宮室之有牆屋, 汝竟能忘”
“我家百年之間, 從未出無禮之徒。”警告說罷,楊彪轉身原路返迴,又往堂中走。
楊修忙稱諾, “兒知矣。”忙跟上父親的腳步, “大人有事相語”
不然何必剛走出廳堂, 又往迴走。
楊彪心底滿意兒子的敏銳,神色和緩些許,示意楊修與他隔著書案麵對麵坐下。
“荀彧邀我赴洧水之會。”他似乎篤定楊修已知曉此事,提起時隻說“洧水之會”。
楊修在孔融家時,孔文舉等人同樣收到邀約,心知父親向他提起,多半是決定了要去赴會。
“大人近來足不逾戶,闔門不出,而今應荀文若之邀”楊德祖稍稍停頓,隨即得出結論,“荀令君欲以此試探許都公卿”
“言多必失。”楊彪不讚同地看他一眼,叮囑,“明日汝不可爭強好勝,靜觀其變,知否”
出許都東行數裏,洧水自西北往東南流淌。鵝、鴨停留在蘆葦邊,懶懶梳理羽毛。漾著波紋的河水,劃過來的小舟上佳人耳墜明珠,雲髻斜釵三珠。
洧水之畔遍植桃杏,正逢三月春光,春華燦爛。
千絲萬絮的垂柳,輕拂遊人麵,春風吹雪般,花瓣零落在地。騎馬並轡而行的少年郎,互簪杏花、巧笑嫣然的窈窕女郎,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可見更多攜妻帶子出遊的文吏,一時間行人接踵,車馬絡繹
又一輛帷車停下,帷幕被人挑起,當先下車的青年人身姿高挑,應季地穿了一身似春草的青袍,氣質仿佛鬆竹雅直。他生得白皙美姿容,更襯儒服顏色,甫一下車便引人注目。
春光正好,碧空白雲映照下,滿枝梢爛漫的杏花在風中微微晃動,吸引來蜜蜂盤旋。清風徐來,樹底下光影翕動。
仰頭能見自樹梢斜泄而下的光暈,清淺的杏花香氣隨風而散,枝頭絢爛如畫,是一種難以用言語形容的美。
身處美景中不由心曠神怡,荀忻望一眼河畔邊的宴席,遠遠可見人頭攢動,前來赴會的人比想象得多。
“今日可謂盛況。”
他轉頭扶一把要下車的兄長,不經意抬眼,忙提醒道,“兄長當心。”
老曹所改的那頂白帢比幘巾略高,荀文若又修八尺有餘,即使留心低頭,帽頂還是碰上了杏花枝梢。
枝頭簌簌,杏花春雪,花瓣紛紛然落下,落在樹下之人衣上與鬢間。
荀文若素袍白帢,玄鬢玉容,樹梢間光影映在他臉上,明暗交織,動人心魄,讓人不得不歎光影亦偏愛美人。
齊幽蘭以爭芬,佩鳴玉以比潔1。
柔情負雅,如庭積霜雪,夜來皓月。
即使相處十年之久,荀忻仍有瞬間的恍惚,迴過神來拍落沾衣的花瓣,輕聲笑道,“春日遊,杏花吹滿頭,仰賴兄長才有此幸。”
荀彧走下車,哪能聽不出荀元衡話裏隱隱的調笑意,隻問他,“又出自何處”指的是“春日遊”之句。
幫他兄長拍掉身上落英,摘下綴在鬢發間的花瓣,荀忻學著荀公達的一本正經,“出自肺腑。”
“阿諛。”荀彧微微搖頭,輕斥時眼中略帶笑意,不理會從弟偶爾的花言巧語。
荀忻發現荀彧所帶的白帢其實被樹枝壓塌了一點,觸枝後帢頂凹陷,前後兩角形成尖頂。
他剛想要提醒,但帽型這樣變化後,似乎不再單調,視覺效果更好
荀元衡收迴本想要撫平凹陷的手,笑了笑,“行矣。”示意他們可以走了。
他們兄弟一前一後走入宴席中,瑰逸令姿,風姿儀表無不出眾,不相識的人也不免投來目光。
“令君至矣。”暫代主持的尚書左丞忙起身過來相迎。
荀彧行過之處,儒生士子紛紛起身揖禮,文吏拜一聲“令君”。
荀忻與他兄長告別,顧視場中,沒有看見郭奉孝,也沒有看到幾個熟人。
與他相熟的人要麽被召去官渡隨軍,要麽被外派到郡縣鎮撫各地。
與會的大多是朝官和未出仕的儒生。
案席安排得極整齊,甚至食案上的碗碟擺放的位置都如出一轍,及其符合強迫症美學。
荀忻不由看了一眼尚書左丞,那位出身世家的小老頭似乎很了解他兄長。
不遠處,少府孔融正和人飲酒。自從禰衡被遣去遼東為使,音信斷絕,孔融對老曹漸生不滿,積極唱反調,行事愈發肆意敷衍。
今日好歹是經會,正經莊重的公眾場合,孔文舉沒戴縑巾,鬆鬆垮垮穿著一身舊袍,隨意得仿佛身處家中。
“荀君。”聽到背後有人唿喚,荀忻轉過頭去,眉目英朗的青年對他揖道,“幸得再會。”
“子揚”荀忻驚訝一笑,他倒忘了劉曄還作為被征召的淮南名士留在許都。
近來諸事繁忙,老曹估計忘了這一茬。
走到劉曄席旁落座,和他寒暄,“子揚來許都,愧未曾招待。擇日不如撞日,今日宴罷,忻當執帚相迎。”
劉子揚拱手,“曄還未曾拜詣荀君,委實失禮。”
兩人麵對麵作揖,成年人的客套結束,定下來今晚去荀忻家一聚。
執經問難早已開始了,荀忻聽一位儒生站起身道,“如此盛會,多年難得一見。光武時曾有奪席談經之盛事,今日群賢畢至,不如效仿故事”
所謂“奪席談經”,指的是光武帝劉秀時的事。有一次正旦朝賀,劉秀看殿上儒臣們都在,想出一個助興的玩法。讓群臣裏能說經的人相互詰難,說不通義理的便被奪席,席子給辯贏的人。
以坐席為賭注,輸了顏麵掃地,贏了極出風頭。
當年侍中戴憑,舌辯群儒,一人重坐五十餘席,當即舉世聞名。
一聽提議這種玩法,在場的人麵麵相覷,好事的人連連撫掌稱善,不想參加的也不好當場認慫。
當那名儒生前去征詢尚書令的意見時,荀令君聞言一笑,頷首,“可。”
“奪席”的規則一出,場麵更加活躍。楊彪一個沒注意,身邊陪坐的兒子便不知所蹤,環視四周,毫不意外發現楊修果然參與到了辯經中。
劉曄的淮南好友們打過招唿先後離席,前去公卿一席找人問難。
所謂“問難”,“問”指最開始提出的問題,“難”則是後續的一再質疑。
在荀忻看來,這種辯論形式其實有點像後世的學術“答辯”。隻不過“答辯”是從學生角度來說,“問難”則是站在老師角度而言。
片刻之後,公卿席上所聚的人越來越多,眾人圍住一角,前擁後擠,不像是辯難,更像是看熱鬧。
劉曄與荀忻對視一眼,“荀君,既至此,不如一探究竟。”
來都來了,坐在這裏也沒什麽意思,因此劉子揚提議他們倆也去看看熱鬧。
荀忻深以為然,和劉曄起身往那邊走。
能引起這麽大動靜的必然是朝中大佬。
走到人牆之後,他們憑借身高優勢,不用走上前就能一睹場中人麵目。那兩位安坐席上,都是年近半百的文吏。
劉曄認出其中一人是廣交友的大名士孔融,另一人他沒見過,於是低聲詢問身邊的荀元衡。
“侍中郗慮。”荀忻迴憶片刻,“據聞乃鄭康成弟子。”
劉曄應聲,語氣帶著些許了悟,“康成公弟子。”
鄭康成,即鄭玄,是當世最出名的通儒,博通古今,遍注群經。提起是鄭玄的弟子,便大概能體現其學識水平。
隻聽孔融發問道,“敢問侍中,社所祭者何神也”
此言一出,圍觀的人竊竊私語,荀忻與劉曄麵麵相覷,孔文舉動真格了
“社所祭何神”是個經典論爭,是由郗慮的老師鄭玄所引起。
這件事說來話長,得從“今古學之爭”說起。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儒家經典被焚燒殆盡,等到漢初興儒術,所奉為經典的儒家經書是從何而來呢
是由幸存的經師口述記錄。
如伏皇後的先祖濟南伏生,曾冒死將尚書藏於牆壁中,流亡迴鄉後收集殘篇整理。
等到漢文帝時,後來人們雖在曲阜孔壁裏發現古文尚書,但前代的大篆字體已經沒人能看得懂,無人通曉其義。隻有九十歲高齡的伏生口頭傳授,整理記錄下來的版本,稱為今文尚書。
這種漢以後,大體上以隸書編寫的儒家經書,稱為“今文經”。
而保留下來的前代原版的,以大篆字體編寫的儒家經書,稱為“古文經”。
學習這兩種版本經書的,相對應的有“今學”與“古學”。兩種學派學的書不一樣,觀點也有差異。
對於“社所祭何神”這個問題,前輩的古文經學家賈逵、馬融等人認為,神社所祭的是共工氏之子句龍,即句龍為社神。
而鄭玄雖然是以古文大家聞名於世,實際上他兼通古今之學。他在注周禮時,依據孝經反駁賈逵等人的觀點,認為神社所祭祀的是土地神,句龍為配神。
孔融顯然讀過鄭玄所注的周禮,才能問出這一句。
而郗慮作為鄭玄的弟子,他的迴答也顯而易見。
隻見郗慮微抬眼皮,看孔融一眼,“郊社之祭,國之大事。非我輩學識短淺者所能論。”
“然少府既有問,慮不得不答。社所祭者,土神也。”
孔融詰難道,“社,祭土主陰氣,而句龍為土行之官,主陰明。與禮記之說不相違背。”
荀忻眨眨眼,迴憶經義,孔融所依據的是禮記郊特牲,指出句龍的屬性與神社相符合,以此證明句龍就是社神。
隻見郗慮答,“斷章取義之論。禮記禮運曰,政必本於天,殽以降命,命降於社謂殽地,參於天地,病於鬼神。”
他繼續背書,引用禮記原文反駁孔融,說聖人與天地合稱,與鬼神並稱,說明社與地神的緊密聯係。
“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載萬物,天垂象國主社,示其本也。”他說明大地承載萬物的重要性,而祭祀社神是為了尊重地神。
“社主為句龍,豈非德不配位”
荀忻眼見身邊的一位儒生拔出簪在發髻上的毛筆,從袖中掏出卷軸,舔開筆鋒,刷刷開始記錄。
一旁劉曄低聲問他,“元衡以為,此二公孰能辯勝”
再看身邊挨著的幾位都豎起耳朵,荀忻搖搖頭,“不知。”
按目前來看,郗慮引的經典原文更多,論據更充分,但孔文舉也不是訥於言語的人。
果然孔融開始針鋒相對,詰難道,“誠如此,若以土為尊,以地為首。而大宗伯中,上下次序為天神、人鬼、地祇,為何人在地之前”
孔融所說的大宗伯指周禮春官大宗伯,其中有句為,“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
這一句中“地祇”的次序排在“人鬼”之後,而句龍即為“人鬼”。
隻聽孔融繼續道,“此與侍中之言相悖,是以,為何社主非句龍,而為地”
他們倆你來我往,難來答去,郗慮所證明無非是地神很高貴,你句龍不配。
而孔融所證,地神也沒高貴到哪裏去,為何句龍就不配
既然孔融問到天地人的秩序,郗慮依然不虛,引經據典而答。
兩人辯難半晌,你來我往數個迴合,最終辯到了道德層麵上。
郗慮說,假如句龍是配神,讓其冒用地神之名,他難道不會良心不安
孔融說,句龍明明是地神,貶本神為配食之神,良心該痛的是你才是。
依然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不歡而散。
兩位大佬走了,圍觀群眾麵麵相覷,四散開來,迴到自己的席位上,有人沉思有人喃喃自語。
在場的人中有古文經師,也有世代為官的今文學者,兩派與那二位一樣各執一詞。此刻垂頭沉思,偶爾眼神相接,似乎有電光火花。
經學是士人的根本,在士人心中維持本派學說的正確性比什麽都重要。
這些人表麵上沉默,心裏都在搜腸刮肚,隻等迴家寫篇書信,聯係親朋好友,集思廣益,辯倒冥頑不化的今學古學之徒。
楊修迴到父親身邊,旁觀整場他若有所思,低聲道,“論陽謀,因勢利導,天下未有能及荀文若者。”
此會過後,人人忙於辯論古今之爭,還有誰有閑暇配合袁本初搞政治動作
迴答他的是食案底下他父親敲來的竹杖。
那邊荀忻端正坐好,正準備拾起竹箸吃飯,一人徑直走向他,停在他與劉曄案前。
“足下治何經典”那位自帶坐席的儒生向他一揖,彬彬有禮道。
他忘了,“談經奪席”還未結束。
荀忻仔細看這名儒生,衝和有禮,氣定神閑,但既然能過來問難,他猜測這人是治尚書的。
五經之中,以易玄妙難懂,學的人最少。
荀元衡合袖一揖,答,“治易。”
“原來如此,在下治毛詩與夏侯尚書,請恕唐突。”那名儒生果然退去,轉而去問劉曄。
劉子揚並沒有荀忻這種不學無術的心虛,坦然應戰。
“閣下治易”路過一位須發皆白,大概年過古稀的老儒生,含笑望向他。
荀忻對上老人泰然自若、沉澱歲月智慧的眼神,沉默。
說過的話,潑出去的水,他定然不能當場反悔。
“然。”荀忻起身一揖,以示尊老,“先生有席坐否”
那邊正與劉曄辯難的儒生分心望過來,極熱心地送過來一卷草席,“在下許久未見人辯易。”他又迴來向劉曄揖道,“急於觀戰,改日再與足下一決高下。”
“今日當為足下勝矣。”就這樣隨意決定不辯了。
說罷他竟把僅剩的那張坐席棄而不顧,湊到荀忻案邊席地而坐,翹首以待,“二位隻當我不在。”
荀忻望著這素不相識的吃瓜群眾,無語凝噎。
老人朗然一笑,緩緩開口,“我亦多年未與人問難。”
“偶然來許都,赴此會,又耳聞閣下雅擅治易,不由欣喜”老人說了很長一段這些年學易的經曆感想,不像是問難,倒像是來傳道授業。
於是荀忻餘光又見到那名儒生取下發髻上的毛筆,從袖中取出紙墨,刷刷記錄。
旁邊的人察覺這邊的動靜,漸漸聚集了一些人過來。
荀忻沒想到現世報來得這麽快,上一刻他還在圍觀別人,此刻形勢逆轉,這麽快就變成了被圍觀的人。
他恭敬地聽老者說話,不時答幾句。荀忻的叔父荀爽荀慈明,同樣是此時的碩儒,遍注群經,尤其精於易。
他記得原主曾讀過六叔所注的易,繁雜難懂,極大地打擊了原主一心向學的積極性。
但畢竟曾認真學過,他自稱治易也不是虛言。
老人提了一些易理、象數,笑了笑,“人老記性差,本該問難,竟忘矣。”
“閣下治易,當知天文,識星象。”
他終於問道,“日月之形若何”
“如丸抑或如圓蓋”
問及日月的形狀,這題對荀忻來說本該極簡單。但問難從來不是給個答案就行,它需要符合儒家邏輯的解釋。
荀忻想了想,答道,“日月之形如丸。”
老人追問,“何以知之”
“以月之盈缺可知矣。”荀忻緩緩道,“月如銀丸,本來無光,日光相耀於是有光。”
“月初之時,日在月之側,光照月上,正麵視之則如鉤。”
“日漸遠,所照處漸多,月光愈滿。”
他低頭看一眼食案上,碗碟中盛有枇杷。他拾起一隻金黃圓果,向儒生借了毛筆,塗黑枇杷的一半。
“公請看。”他捏著枇杷的蒂,慢慢轉動,“塗墨丸上,側視墨處如鉤,正視時則正圓。”
“故知日月如丸也。”
儒生接迴筆,若有所悟,“原來如此,張平子所言渾天如雞卵,不想日月也如丸狀。”
所謂張平子即為發明渾天儀、地動儀的張衡。
老人笑了笑,捋胡須,“此說能自洽,善哉。”
他詰難道,“若如丸,為何相遇不相礙”
日月相遇卻不相阻礙,當然是因為它們不在一個運行軌道上。月球是地球的衛星,繞地球運轉;地球是太陽的行星,繞日公轉。
他總不能跟古人解釋“萬有引力”
荀忻想起易,求助於萬能的“氣”,解釋道,“日、月,氣也。”
“有形而無實質,因此相遇而無阻礙。”
“善哉。”老人拊掌道,“多年未遇良才如卿者。”
“此席當讓於卿。”
荀忻哪裏接古稀老翁的坐席,起身阻止,忙道“不必”、“不敢”。
老人見荀忻容貌年輕,又不在公卿席中,以為是未出仕的世族子弟,有心收他為關門弟子。
“劉洪鬥筲之才,忝為山陽太守,不知閣下姓名”
劉曄一直坐在鄰座旁觀,敏銳察覺到些許誤會,未免大家尷尬,他拱手幫荀元衡介紹道,“此為高陽亭侯,騎都尉荀元衡。”
老者有些意外,也有些遺憾,“原來是荀侯當麵。”
“幸會府君。”騎都尉秩比二千石,官銜低於太守,更何況此時的太守幾乎等同於割據一方的軍閥。
那名記錄的儒生停下筆,“府君莫非為劉元卓,續律曆誌,編乾象曆,雒陽劉郎中”
荀忻望向儒生,聽這話,他應該當年遊學過雒陽,可能是太學生。
老人對他拱手,似喜還悲,“不想京師還有人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