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有何不可
[三國]謀士求生指南 作者:如是青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扶知道他必須抓緊時間,隻有趕在被人發現荀忻失蹤之前製出火藥, 他才能順利逃離荀氏。
為了不節外生枝, 他不敢假手於人,一個人埋頭在丹房中親力親為。
要想火藥的威力足夠, 配置過程中不發生爆炸, 必須要小心謹慎, 心急不得。
丹房的門被人敲響,趙扶停下手中的搗藥杵, 斥道,“何事相擾”
敲門聲未停,“咚咚”的聲響仿佛敲在人的心上,聽得趙扶心生煩躁。
他將石杵扔在地上, 起身前去開門, 張口想訓斥門外這個愚笨的仆役, 抬眼一看來人, 要罵的話被吞迴了喉中。
入目是平靜淡然的一張臉,白色喪服,寬衣博帶,此人是荀攸荀公達。
荀公達來找他作甚
為何無人通稟
趙扶心中暗自警惕,他站在門內, “荀郎為何而來”
“家中小兒忽染癬瘡, 聽聞仲升善丹鼎之術, 想必常備硫磺, 故來相求。”荀公達站在門外彬彬有禮, 向他拱手道。
硫磺能治癬瘡,趙扶聞言暗暗鬆了口氣,原來是來求藥的。
此時丹房中就有碾磨好的硫磺粉,他迴禮答道,“荀郎稍候,仆為君取藥。”
他轉身往迴走,卻突然被人從後製住,趙扶怒急驚喝,“荀攸”
冰冷的刀刃架上了脖頸,激起一陣寒意,趙扶奮力掙紮間,刀刃毫不留情地從頸間抹過,鮮血井噴而出。
“汝知曉”趙扶捂著頸上汨汨流淌的血口,最終還是沒能說出那個名字。他像被抽掉了筋骨,沉沉倒地,渾圓的眼眸無神地睜著,死不瞑目。
荀攸無意欣賞趙扶死狀,他棄了刀,俯身把沾了血的手在趙扶的衣袍上擦幹淨,抬步走進丹房,辨認趙扶碾磨好的藥粉,按著荀忻曾提過的比例傾倒進丹鼎中。
他將趙扶的屍體拖到丹鼎旁,而後架柴點火,自己則拾起刀,走到庭院中等候。
趙扶家中的仆人都被告誡過不要到丹房附近來,因此荀攸站在院中也無人經過。
片刻之後,一聲巨響,濃濃黑煙從丹房倒塌的屋頂冒出,隨後院外有腳步聲響起
荀公達還刀入鞘,“趙扶炸爐而死。”
荀忻走上前細看被炸塌大半的丹房,踹開搖搖欲墜的木門,屋內瓦礫渣土遍地堆積,連原本的丹鼎都不見蹤影。
如果爆炸時有人待在屋裏,估計已經屍骨無存。
荀忻神色冷淡,看在眾人眼裏,像是在為趙扶的死而悲傷。
他對聞聲趕來的趙扶家的仆從道,“好生安葬。”
家仆中有一人見到荀忻,麵露驚愕,仿佛是大白天見了鬼,他很快意識到自己神情有異,立刻收斂神色,像其他人一樣將目光移向廢墟。
荀忻與荀攸對視一眼,荀攸不動聲色地瞟了眼那個不對勁的仆人,兩人帶著自家仆從離去。
走出院門後,荀忻對身後仆從低語兩句,那兩名家仆領命離去。
“公達如何入趙扶之門”荀忻腳步不停,低聲問荀攸。
荀攸麵不改色,“逾牆而入。”
荀忻的腳步被驚得頓了頓,他迴想起在長安城中遇到的遊俠郭章,腦中溫文儒雅的荀公達和飛簷走壁的郭章兩人的形象重疊起來
飛簷走壁的荀公達嗎
當然心中更多的還是感動,荀忻聲音微哽,“公達,荀忻何德何能,君何以至此”
“酬君鑿地,為君逾牆。”荀攸望向他,“有何不可”
一名身著短衣的仆人連夜從荀氏田莊之中逃離,他躲過鄴城中巡夜的衛士,潛入深巷中,夜色之中兩個尾隨的黑影在那處巷中做好標記,而後離去。
“爾言,趙扶已死”內堂中一人坐在榻上,扶膝追問。
“正是。”仆人低頭叩首,“仆親眼見荀忻墜水,然趙扶身死之際,荀氏子現身於外,安然無恙。”
坐在榻上的人冷聲哼笑,“趙仲升悖主庸奴,荀元衡必有防備,豈能輕易為之所害”
“主公明見。”
“荀元衡士族郎君,不通經營,我本不欲相害。”
“趙扶既死,此事成矣。”那人轉而道,“汝此次有功,自去領賞。”
仆人稱諾而退,心中暗暗惋惜趙仲升成不了事,害他還得在舊主這裏被人如犬羊般驅使。
第二天,趙扶因炸爐而死的消息也傳到了袁紹耳裏,袁紹放下手中紙冊,歎道,“此人可惜。”
他命人取來厚厚一遝紙冊,交給坐在他身側的郭圖,“此為紙坊往來造冊,趙扶既死,此坊便托付與公則。”
“明公”郭圖知道這“仲升紙”能帶來的利潤大為可觀,沒想到袁紹會把紙坊交給他。
“公則無需推辭。”袁紹拿起筆繼續批複公文,“許子遠之手伸得太長,貪欲過甚,孤不欲放縱。”
他沉吟片刻,似乎想起什麽,又停筆問跪地稟報的暗探,“荀元衡如今每日作甚”
“荀元衡悔於趙扶之死,不再沉溺丹鼎,近來兩日行走於隴畝間”暗探遲疑道,“似乎移情於農事。”
袁紹拿著筆沉默,像是不知道該說什麽。
郭圖與荀諶關係還行,對這位同郡郎君頗有好感,聞言笑道,“荀郎真妙人也。”
“確實妙人。”袁紹也失笑,“少年之移情何其易也。”
他想到自家兩個與荀忻差不多年紀的兒子,又想起荀諶當初聽見童謠時頭疼的模樣,開始同情荀諶。
“聽聞友若之兄休若,為父喪而歸”袁紹問郭圖道。
郭圖哪能不明白自家明公的心思,“休若英才,智識不在友若之下。”
您不用猶豫了,想招攬此人就行動吧。
袁紹笑了笑,“公則知我。”
此時服斬衰之人要在墓前結廬而居,不能飲食酒肉,用這種苛待身心的苦修來展現孝心。
以至於很多身體不好的人,在父母去世後的服喪期間也跟著父母去了。
荀忻心疼幾位兄長,經常會從田莊送一些素菜過來,給兄長、嫂嫂們改善夥食。
這一日他拎著一口黑漆漆的鐵鍋,另一手提著竹簍,穿過碧雲天,青草地,伴著翻飛的白蝶,從容向墓廬行來。
幾個小侄子乖巧坐在榻上,由父親、叔伯教導經義。見到小叔父手裏提著東西儀態不那麽翩翩地走來,都一齊扭過頭去看他,衝著小叔父眉眼彎彎。
荀彧順著侄子的視線看過去,望見穿著白色麻袍的郎君,不自覺莞爾。
“叔父”荀諶的小兒子正是最活潑的年紀,見荀忻放下手中的器物,起身跑過去撲到小叔父懷裏。
荀忻抱起小侄子,將他抱迴到荀彧麵前的榻上,小侄子頂著自家親叔父儒雅溫柔的審視,自覺地學著文若阿父坐得端正。
他有模有樣拱手向荀忻行禮,“小子失禮。”
他家小叔父向他點頭致意。
隻聽文若叔父道,“平日無妨,然今日”他的手指點上小孩麵前案上的簡牘,“兒學禮。”
小叔父接道,“不學禮無以立。”他揉了揉小侄子的軟發,“阿雀學禮,當知禮。”
阿雀是荀閎的小名。
阿雀點著小腦袋,“兒知矣。”
“阿雀繼續學禮。”荀忻起身,又拿起鐵鍋與竹簍,前去找兩位嫂嫂。
荀諶看著鐵鍋直皺眉頭,“此為何物”
“鐵釜。”隻見他提著鍋,跟嫂子們打聲招唿,走到臨時搭建的廚房中,用鋤頭簡單挖出土灶,把鍋放在圓坑中央。
他們守喪沒帶仆從隨身,做飯也是自己動手,沒什麽“君子遠庖廚”的顧忌,荀忻親自生了火,在灶口架上柴禾。
白膏滑入燒熱的鐵鍋,瞬間融化為清油,在木勺的滑動下“滋滋”作響,鵝黃鮮嫩的黃豆芽被傾倒入鍋內,水汽入油“刺”一聲響,豆芽在翻動間逐漸出汁變軟。
看著他為作示範炒完這碗菜,荀諶的妻子接過漆碗夾起一箸品嚐,她盈盈微笑,稱讚小叔廚藝甚佳。
圍觀的荀諶不信邪,就著妻子的筷子嚐了口,豆芽清脆爽口,鹹淡得宜,這種烹飪方式果然風味獨特。
“若論奇淫技巧,荀氏無人能出汝之右。”四兄拍拍他的肩,向他服輸。
這一餐晡食,大家就著荀忻帶過來的豆芽、豆腐,伴小米粥,在不違製的基礎上吃得盡興。
荀諶還特地盛出一碗炒菜,耳杯中添上酒,放在墓前貢給父親。
荀忻和荀彧坐在同席,吃完飯荀彧見弟弟低著頭靜靜出神,於是輕喚道,“元衡。”
荀忻迴過神來,望向兄長,隻聽荀彧問道,“生何變故”
發生了什麽變故
荀忻聞言,心中迴想起這幾天內的生死之間,背叛複仇,他喉頭微動,卻不知道說什麽。
荀彧看著荀忻,他記憶中一望見底的清澈眼眸,如今望過去,變成一顆仿佛曆盡世事,無可奈何又傷痕累累的晦黯星辰。
而到底發生了什麽,他卻渾然不知。
“元衡可願相訴”青年溫柔如三月春風,和煦浮光。
他沒有再熏香,周身卻還是帶著清冽的鬆木香氣,這種清香仿佛融進了荀文若的骨血,不能消散。
“忻識人不清”荀忻將這些天發生的事和盤托出,從與趙扶對話說到他佯裝昏迷被扔進水渠,再到荀攸為他殺人炸爐
“公達果決善斷,若未能誅殺此人,後患無窮。”荀彧目光微凜。
“那名仆役逃往何處”
“據查乃南陽許氏居處。”荀忻轉了轉右手拇指上戴著的玉護指。
“南陽許氏”荀彧目光落在那枚玉韘上,道出一個人名,“許攸,許子遠”
“許子遠或許覬覦紙坊厚利,欲離間我與趙扶。”荀忻說出自己的猜測。
荀彧推斷道,“許攸貪而不智,袁公未必不知此事,恐怕不能如他所願。”
他沉默片刻,提起一件事,“田莊之中,各方耳目混雜其間,元衡當有應對。”
“弟知矣。”荀忻拱手低眉,輕聲應道。
秋風掃落葉,而後一覽無餘。
為了不節外生枝, 他不敢假手於人,一個人埋頭在丹房中親力親為。
要想火藥的威力足夠, 配置過程中不發生爆炸, 必須要小心謹慎, 心急不得。
丹房的門被人敲響,趙扶停下手中的搗藥杵, 斥道,“何事相擾”
敲門聲未停,“咚咚”的聲響仿佛敲在人的心上,聽得趙扶心生煩躁。
他將石杵扔在地上, 起身前去開門, 張口想訓斥門外這個愚笨的仆役, 抬眼一看來人, 要罵的話被吞迴了喉中。
入目是平靜淡然的一張臉,白色喪服,寬衣博帶,此人是荀攸荀公達。
荀公達來找他作甚
為何無人通稟
趙扶心中暗自警惕,他站在門內, “荀郎為何而來”
“家中小兒忽染癬瘡, 聽聞仲升善丹鼎之術, 想必常備硫磺, 故來相求。”荀公達站在門外彬彬有禮, 向他拱手道。
硫磺能治癬瘡,趙扶聞言暗暗鬆了口氣,原來是來求藥的。
此時丹房中就有碾磨好的硫磺粉,他迴禮答道,“荀郎稍候,仆為君取藥。”
他轉身往迴走,卻突然被人從後製住,趙扶怒急驚喝,“荀攸”
冰冷的刀刃架上了脖頸,激起一陣寒意,趙扶奮力掙紮間,刀刃毫不留情地從頸間抹過,鮮血井噴而出。
“汝知曉”趙扶捂著頸上汨汨流淌的血口,最終還是沒能說出那個名字。他像被抽掉了筋骨,沉沉倒地,渾圓的眼眸無神地睜著,死不瞑目。
荀攸無意欣賞趙扶死狀,他棄了刀,俯身把沾了血的手在趙扶的衣袍上擦幹淨,抬步走進丹房,辨認趙扶碾磨好的藥粉,按著荀忻曾提過的比例傾倒進丹鼎中。
他將趙扶的屍體拖到丹鼎旁,而後架柴點火,自己則拾起刀,走到庭院中等候。
趙扶家中的仆人都被告誡過不要到丹房附近來,因此荀攸站在院中也無人經過。
片刻之後,一聲巨響,濃濃黑煙從丹房倒塌的屋頂冒出,隨後院外有腳步聲響起
荀公達還刀入鞘,“趙扶炸爐而死。”
荀忻走上前細看被炸塌大半的丹房,踹開搖搖欲墜的木門,屋內瓦礫渣土遍地堆積,連原本的丹鼎都不見蹤影。
如果爆炸時有人待在屋裏,估計已經屍骨無存。
荀忻神色冷淡,看在眾人眼裏,像是在為趙扶的死而悲傷。
他對聞聲趕來的趙扶家的仆從道,“好生安葬。”
家仆中有一人見到荀忻,麵露驚愕,仿佛是大白天見了鬼,他很快意識到自己神情有異,立刻收斂神色,像其他人一樣將目光移向廢墟。
荀忻與荀攸對視一眼,荀攸不動聲色地瞟了眼那個不對勁的仆人,兩人帶著自家仆從離去。
走出院門後,荀忻對身後仆從低語兩句,那兩名家仆領命離去。
“公達如何入趙扶之門”荀忻腳步不停,低聲問荀攸。
荀攸麵不改色,“逾牆而入。”
荀忻的腳步被驚得頓了頓,他迴想起在長安城中遇到的遊俠郭章,腦中溫文儒雅的荀公達和飛簷走壁的郭章兩人的形象重疊起來
飛簷走壁的荀公達嗎
當然心中更多的還是感動,荀忻聲音微哽,“公達,荀忻何德何能,君何以至此”
“酬君鑿地,為君逾牆。”荀攸望向他,“有何不可”
一名身著短衣的仆人連夜從荀氏田莊之中逃離,他躲過鄴城中巡夜的衛士,潛入深巷中,夜色之中兩個尾隨的黑影在那處巷中做好標記,而後離去。
“爾言,趙扶已死”內堂中一人坐在榻上,扶膝追問。
“正是。”仆人低頭叩首,“仆親眼見荀忻墜水,然趙扶身死之際,荀氏子現身於外,安然無恙。”
坐在榻上的人冷聲哼笑,“趙仲升悖主庸奴,荀元衡必有防備,豈能輕易為之所害”
“主公明見。”
“荀元衡士族郎君,不通經營,我本不欲相害。”
“趙扶既死,此事成矣。”那人轉而道,“汝此次有功,自去領賞。”
仆人稱諾而退,心中暗暗惋惜趙仲升成不了事,害他還得在舊主這裏被人如犬羊般驅使。
第二天,趙扶因炸爐而死的消息也傳到了袁紹耳裏,袁紹放下手中紙冊,歎道,“此人可惜。”
他命人取來厚厚一遝紙冊,交給坐在他身側的郭圖,“此為紙坊往來造冊,趙扶既死,此坊便托付與公則。”
“明公”郭圖知道這“仲升紙”能帶來的利潤大為可觀,沒想到袁紹會把紙坊交給他。
“公則無需推辭。”袁紹拿起筆繼續批複公文,“許子遠之手伸得太長,貪欲過甚,孤不欲放縱。”
他沉吟片刻,似乎想起什麽,又停筆問跪地稟報的暗探,“荀元衡如今每日作甚”
“荀元衡悔於趙扶之死,不再沉溺丹鼎,近來兩日行走於隴畝間”暗探遲疑道,“似乎移情於農事。”
袁紹拿著筆沉默,像是不知道該說什麽。
郭圖與荀諶關係還行,對這位同郡郎君頗有好感,聞言笑道,“荀郎真妙人也。”
“確實妙人。”袁紹也失笑,“少年之移情何其易也。”
他想到自家兩個與荀忻差不多年紀的兒子,又想起荀諶當初聽見童謠時頭疼的模樣,開始同情荀諶。
“聽聞友若之兄休若,為父喪而歸”袁紹問郭圖道。
郭圖哪能不明白自家明公的心思,“休若英才,智識不在友若之下。”
您不用猶豫了,想招攬此人就行動吧。
袁紹笑了笑,“公則知我。”
此時服斬衰之人要在墓前結廬而居,不能飲食酒肉,用這種苛待身心的苦修來展現孝心。
以至於很多身體不好的人,在父母去世後的服喪期間也跟著父母去了。
荀忻心疼幾位兄長,經常會從田莊送一些素菜過來,給兄長、嫂嫂們改善夥食。
這一日他拎著一口黑漆漆的鐵鍋,另一手提著竹簍,穿過碧雲天,青草地,伴著翻飛的白蝶,從容向墓廬行來。
幾個小侄子乖巧坐在榻上,由父親、叔伯教導經義。見到小叔父手裏提著東西儀態不那麽翩翩地走來,都一齊扭過頭去看他,衝著小叔父眉眼彎彎。
荀彧順著侄子的視線看過去,望見穿著白色麻袍的郎君,不自覺莞爾。
“叔父”荀諶的小兒子正是最活潑的年紀,見荀忻放下手中的器物,起身跑過去撲到小叔父懷裏。
荀忻抱起小侄子,將他抱迴到荀彧麵前的榻上,小侄子頂著自家親叔父儒雅溫柔的審視,自覺地學著文若阿父坐得端正。
他有模有樣拱手向荀忻行禮,“小子失禮。”
他家小叔父向他點頭致意。
隻聽文若叔父道,“平日無妨,然今日”他的手指點上小孩麵前案上的簡牘,“兒學禮。”
小叔父接道,“不學禮無以立。”他揉了揉小侄子的軟發,“阿雀學禮,當知禮。”
阿雀是荀閎的小名。
阿雀點著小腦袋,“兒知矣。”
“阿雀繼續學禮。”荀忻起身,又拿起鐵鍋與竹簍,前去找兩位嫂嫂。
荀諶看著鐵鍋直皺眉頭,“此為何物”
“鐵釜。”隻見他提著鍋,跟嫂子們打聲招唿,走到臨時搭建的廚房中,用鋤頭簡單挖出土灶,把鍋放在圓坑中央。
他們守喪沒帶仆從隨身,做飯也是自己動手,沒什麽“君子遠庖廚”的顧忌,荀忻親自生了火,在灶口架上柴禾。
白膏滑入燒熱的鐵鍋,瞬間融化為清油,在木勺的滑動下“滋滋”作響,鵝黃鮮嫩的黃豆芽被傾倒入鍋內,水汽入油“刺”一聲響,豆芽在翻動間逐漸出汁變軟。
看著他為作示範炒完這碗菜,荀諶的妻子接過漆碗夾起一箸品嚐,她盈盈微笑,稱讚小叔廚藝甚佳。
圍觀的荀諶不信邪,就著妻子的筷子嚐了口,豆芽清脆爽口,鹹淡得宜,這種烹飪方式果然風味獨特。
“若論奇淫技巧,荀氏無人能出汝之右。”四兄拍拍他的肩,向他服輸。
這一餐晡食,大家就著荀忻帶過來的豆芽、豆腐,伴小米粥,在不違製的基礎上吃得盡興。
荀諶還特地盛出一碗炒菜,耳杯中添上酒,放在墓前貢給父親。
荀忻和荀彧坐在同席,吃完飯荀彧見弟弟低著頭靜靜出神,於是輕喚道,“元衡。”
荀忻迴過神來,望向兄長,隻聽荀彧問道,“生何變故”
發生了什麽變故
荀忻聞言,心中迴想起這幾天內的生死之間,背叛複仇,他喉頭微動,卻不知道說什麽。
荀彧看著荀忻,他記憶中一望見底的清澈眼眸,如今望過去,變成一顆仿佛曆盡世事,無可奈何又傷痕累累的晦黯星辰。
而到底發生了什麽,他卻渾然不知。
“元衡可願相訴”青年溫柔如三月春風,和煦浮光。
他沒有再熏香,周身卻還是帶著清冽的鬆木香氣,這種清香仿佛融進了荀文若的骨血,不能消散。
“忻識人不清”荀忻將這些天發生的事和盤托出,從與趙扶對話說到他佯裝昏迷被扔進水渠,再到荀攸為他殺人炸爐
“公達果決善斷,若未能誅殺此人,後患無窮。”荀彧目光微凜。
“那名仆役逃往何處”
“據查乃南陽許氏居處。”荀忻轉了轉右手拇指上戴著的玉護指。
“南陽許氏”荀彧目光落在那枚玉韘上,道出一個人名,“許攸,許子遠”
“許子遠或許覬覦紙坊厚利,欲離間我與趙扶。”荀忻說出自己的猜測。
荀彧推斷道,“許攸貪而不智,袁公未必不知此事,恐怕不能如他所願。”
他沉默片刻,提起一件事,“田莊之中,各方耳目混雜其間,元衡當有應對。”
“弟知矣。”荀忻拱手低眉,輕聲應道。
秋風掃落葉,而後一覽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