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是一年開春。
守孝的日子既難捱又過得飛快,雖說是在遠離人居的墓旁結廬,但張易的小破棚屋也沒有真正冷清過,每天都有仆從早晚兩次給他送藥送飯,時不時還有親朋好友過來探望。也多虧了他們,才讓張易沒有感覺自己徹底淪為野人。
春日漸暖,眼見今天的太陽好的不行,張易草草束好自己的頭發,幹脆把屋內的寢席和薄被全抱到了屋外向陽的地方晾曬。
原本的破草棚在孝期滿一年後被改建成了一間白灰塗牆的小屋,總算有了點適宜人居的樣子。可長時間吃不好睡不好,張易依然感覺自己現在身體虛的風一吹就能倒,抱個寢席走幾步路就氣喘籲籲。
他可是個還在生長發育期內的青少年!
一屁股坐在席上,張易一邊緩氣一邊揮開湊過來討好的旺財,把筆墨黃紙攤到麵前,又拿出昨天仆從送上來的兩封信件。
這條小黑狗一年多來吃好喝好滿山撒歡,早已長成了一隻健壯活潑的半大狗子,也沒有辜負張暄“通人性”的讚語,揮開兩次就不會在人做正事的時候湊上來搗亂。
見它同樣沒有要亂跑的跡象,張易看著新收到的兩封信件,思索起自己的迴信。
一封信來自他最近在河南尹遊曆的同縣好友鄭伯平,這家夥倒黴的撞上了河南郡治下滎陽、中牟等地的一支起義反賊。雖然賊亂很快就被河南尹何苗平定,他在躲避賊軍逃命時受的傷卻沒那麽容易好全,最近正在雒陽好友家中休養,寫信給他既是歎苦也是解悶。
潤了潤毛筆,張易提筆給他迴信。先關心慰問了幾句他的傷勢,接著和他一起聲討反賊幾句,然後向他詢問一番司隸各郡的情勢,尤其是京中情勢……最後對他抒發幾句自己倚廬守孝的空寂悲苦以及對他的思念擔心,再迴顧一番去年此時南陽反賊的作亂情況,表達一下天下兵禍四起,希望他珍惜小命,不要再隨便亂跑的態度。
如果說先前張易對自己先趨酸棗再投曹操的計劃有八分滿意,那現在這份滿意就直線降到了三分,原因無他,這種兵禍四起的亂世對普通人來說實在是太危險了。
他們張氏雖說也是南陽世家,但整個家族其實早已日趨沒落,中央無官,地方無名,手中無錢,隻養了少少的一支族兵作為機動力量,無論是之前的黃巾軍造反還是上次的江夏郡兵造反都全靠縣城死守、州部興討才得以苟全。他若要前往酸棗,一切行程都隻能靠自己想辦法。
南陽兩次遭劫,連太守都死了兩個,族裏的氣氛卻依然太平無事,張易不知道那些主事的族老們是真的心寬如海的以為庶人不敢犯士大夫還是破罐破摔,但他總不可能像他們一樣蒙著心眼相信大漢還能再來一次光武中興千秋萬代。
史書上隻有一筆黃巾起義天下大亂,隻有真正經曆過,張易才知道這種每天入睡前都在擔心第二天家附近會不會就冒出來一股雜兵對你打砸搶掠的日子是有多難熬,他可不想創業未半而中道崩組,他還有個宏偉的計劃等著在自己壽終將寢的時候實踐!
寫完最後一筆,張易看了看滿卷墨文,小心放下筆。
為了傳遞保存方便,他和一眾親友之間的長途通信用的還是竹簡,此時簡上墨痕未幹,他小心的把它攤到一邊,拿起另一封信。
另一封信來自張仲景,寫的是前陣子關於張易自擬的一個調養藥方的點評,洋洋灑灑深入淺出。張易昨天剛收到信時隻是簡略的看了一遍,現下日光正好,他迴屋把對方先前托人帶給他的《五藏論》和信中提到的《素問》、《陰陽大論》幾卷書翻出來,對照著研讀起其中的不解之處。
張易對醫學的興趣隻能說是一般,但無奈他的這副身體注定常要尋醫問藥,又有那麽好的學習資源千古名師在身邊,不多學點這方麵的知識簡直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張易是個知福的人。
對張仲景的迴信,張易寫的很慢,一直到灑在身上的陽光由盛轉涼,一直到手邊的竹牘用的七七八八——
孝期裏長日無聊,很多事情都不能做,張易去年給自己開發了一個每隔十日掛名坐診的活動,打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名義給附近鄉亭的郡民免費看病,積了一堆的病症疑脈想問。
想來仲景伯父應該也已經習慣了他每次的大卷信文,這次在信尾還跟他提了年中可能要調任到長沙,信件寄送改地的事。
從新野到零陽,再從武陵到長沙,這時候的中低級官員的為官之路基本上就是每隔三四年換個地方待,也不容易。
整理完這些日子積攢下的疑難病症,寫了一些最近他知道的族內消息,張易想了想,又添了幾句對長沙郡治的好奇。
收集各地消息,勾勒天下地圖是張易從小就在努力的事情。前者還好,後者的進展卻一直很慢,畢竟他接觸不到屬於機密的官方地圖,純靠自身遊曆和行商親友的言語描述,隻能零零散散的對信息進行拚湊,猶如盲人摸象一般。
給張仲景的信完成,張易一邊收整簡牘一邊從席上起身。不知不覺保持了同一個姿勢太久,他隻覺得兩條腿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旺財,去看看人來了沒有。”
張易看了眼天色,朝眼見就要晃著尾巴撲棱過來的小黑狗指了指遠處順坡而下的小道。不用催第二遍,得到指令的小狗立刻四足生風的朝那個方向跑去。顯然,它也知道它的晚飯一向是從那裏過來的。
收整簡牘,搬迴寢被,打掃一遍房間,這些事一一做完,張易就見仆從俞大的身影遠遠在小道盡頭出現。
“公子,小人給您送飯食來了。這頓有今春剛下來的野薺,您嚐嚐看可還合口?”
“放這邊——呿,呿!”張易頭疼的看著在俞大腳邊亂躥的旺財,伸手拎過食盒。
“你先把它的東西給它吧,一會兒你把案上的幾卷竹簡帶走,一份送到仲景伯父家裏,一份送到南坊鄭家。”
“是,公子。”和張易相處日久,俞大也不拘束,遞過對方的食盒和藥盒,蹲下身給黑狗搗弄起拌了兔肉糜的狗食,“公子,您這有什麽缺的嗎?衣裳、筆墨、幹柴或是木牘什麽的?”
“明日送一些木牘過來吧,”張易想了想,“還有燈油。”
“好嘞。”
食盒裏的飯菜餘溫正好,但綠蔥蔥的一片看著就讓人沒什麽胃口,哪怕是他以前最喜歡吃的野薺也一樣。張易在案前坐下,祭了祭自家老爹,在黑狗香噴噴刨食的背景音裏挑了幾筷子塞進嘴巴,三下五除二的填飽自己肚子,留下幾塊素油的糕點當做宵夜。
“外麵最近有什麽新消息嗎?”
“有,聽說北邊,涼州那邊又鬧起來了!”知道易公子喜歡聽人說外頭的事情,俞大早早就點亮了相關的技能,此時便一股腦說出自己的消息。
“那個姓韓的反賊,在涼州那邊鬧得可厲害,聽說朝廷好像也製不住,連張大太尉都被免職了。”
“涼州韓遂不是從去年就在鬧,還沒有平定下來?”
“是啊,北邊的人都兇啊。而且大家都說那地方太偏僻了,不好管,還是我們這裏有官大人鎮著的好。”
韓遂,涼州軍。張易迴憶了下韓遂的名字,確定對方在自己的記憶裏毫無姓名。
不過,能鬧到朝廷需要免職一個太尉的地步,對方顯然不是像黃巾賊、江夏賊那樣的雜牌軍。涅陽縣在中平元年那陣經曆過幾天黃巾圍城,張易遠遠看過黃巾軍的陣勢,隊伍裏老弱病殘俱全,除了人多勢眾以外幾乎一無是處——那就是一幫被盤剝的負債累累,沒地可種沒有生計的流民。
至於涼州軍,他記得好像有支赫赫有名的軍隊就叫涼州鐵騎?能在邊疆抗住各種異族攻伐的軍隊,肯定不是州郡地方上的尋常軍隊可比,董卓呂布拉自並州軍的家底也是如此。
想到這點,張易把韓遂的名字在心底標了一個高亮。
說起來,他一直都在關注董卓這個人,可這個給大漢朝砸響最後一錘的曆史名人此時也不知道窩在哪裏。張易隻查到董卓曾經擔任過並州刺史,可並州地處邊疆胡馬之下,刺史太守換的比翻書還快,現在的並州刺史是張懿,呂布的第一任幹爹丁原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出場,董呂這對豺狼虎豹更是不知道什麽時候能組隊。
千萬要等到他出孝以後才好。
張易迴過神,就見俞大已經開始在小爐子上溫藥,隨著爐火的升騰,一股微苦迴甘的中藥味漸漸在小屋裏彌散開來。聞著這股熟悉的味道,他內心底的焦躁漸漸散去,
“這服藥喝完以後要換個藥方,一會兒我給你寫下來……對了,你家阿母現在怎麽樣?”
“好多啦,這兩天已經能下地走兩步了。”俞大嘿嘿笑起來,聲音裏透著喜意,“多勞公子費神。”
“不礙事。家裏的銀錢還夠嗎?”
“夠,夠,夫人預支了我兩個月的月錢呐。公子您不知道,我們在裏鄉沒什麽用錢的地方,要不是我母那病,我家可以算是除了裏正家以外日子最好的一戶了。不過現在好了……”
俞大的絮叨聲不斷傳入耳際,夾雜著旺財嗚嗚的嬌聲,張易久違的感覺到了一絲安穩。
守孝的日子既難捱又過得飛快,雖說是在遠離人居的墓旁結廬,但張易的小破棚屋也沒有真正冷清過,每天都有仆從早晚兩次給他送藥送飯,時不時還有親朋好友過來探望。也多虧了他們,才讓張易沒有感覺自己徹底淪為野人。
春日漸暖,眼見今天的太陽好的不行,張易草草束好自己的頭發,幹脆把屋內的寢席和薄被全抱到了屋外向陽的地方晾曬。
原本的破草棚在孝期滿一年後被改建成了一間白灰塗牆的小屋,總算有了點適宜人居的樣子。可長時間吃不好睡不好,張易依然感覺自己現在身體虛的風一吹就能倒,抱個寢席走幾步路就氣喘籲籲。
他可是個還在生長發育期內的青少年!
一屁股坐在席上,張易一邊緩氣一邊揮開湊過來討好的旺財,把筆墨黃紙攤到麵前,又拿出昨天仆從送上來的兩封信件。
這條小黑狗一年多來吃好喝好滿山撒歡,早已長成了一隻健壯活潑的半大狗子,也沒有辜負張暄“通人性”的讚語,揮開兩次就不會在人做正事的時候湊上來搗亂。
見它同樣沒有要亂跑的跡象,張易看著新收到的兩封信件,思索起自己的迴信。
一封信來自他最近在河南尹遊曆的同縣好友鄭伯平,這家夥倒黴的撞上了河南郡治下滎陽、中牟等地的一支起義反賊。雖然賊亂很快就被河南尹何苗平定,他在躲避賊軍逃命時受的傷卻沒那麽容易好全,最近正在雒陽好友家中休養,寫信給他既是歎苦也是解悶。
潤了潤毛筆,張易提筆給他迴信。先關心慰問了幾句他的傷勢,接著和他一起聲討反賊幾句,然後向他詢問一番司隸各郡的情勢,尤其是京中情勢……最後對他抒發幾句自己倚廬守孝的空寂悲苦以及對他的思念擔心,再迴顧一番去年此時南陽反賊的作亂情況,表達一下天下兵禍四起,希望他珍惜小命,不要再隨便亂跑的態度。
如果說先前張易對自己先趨酸棗再投曹操的計劃有八分滿意,那現在這份滿意就直線降到了三分,原因無他,這種兵禍四起的亂世對普通人來說實在是太危險了。
他們張氏雖說也是南陽世家,但整個家族其實早已日趨沒落,中央無官,地方無名,手中無錢,隻養了少少的一支族兵作為機動力量,無論是之前的黃巾軍造反還是上次的江夏郡兵造反都全靠縣城死守、州部興討才得以苟全。他若要前往酸棗,一切行程都隻能靠自己想辦法。
南陽兩次遭劫,連太守都死了兩個,族裏的氣氛卻依然太平無事,張易不知道那些主事的族老們是真的心寬如海的以為庶人不敢犯士大夫還是破罐破摔,但他總不可能像他們一樣蒙著心眼相信大漢還能再來一次光武中興千秋萬代。
史書上隻有一筆黃巾起義天下大亂,隻有真正經曆過,張易才知道這種每天入睡前都在擔心第二天家附近會不會就冒出來一股雜兵對你打砸搶掠的日子是有多難熬,他可不想創業未半而中道崩組,他還有個宏偉的計劃等著在自己壽終將寢的時候實踐!
寫完最後一筆,張易看了看滿卷墨文,小心放下筆。
為了傳遞保存方便,他和一眾親友之間的長途通信用的還是竹簡,此時簡上墨痕未幹,他小心的把它攤到一邊,拿起另一封信。
另一封信來自張仲景,寫的是前陣子關於張易自擬的一個調養藥方的點評,洋洋灑灑深入淺出。張易昨天剛收到信時隻是簡略的看了一遍,現下日光正好,他迴屋把對方先前托人帶給他的《五藏論》和信中提到的《素問》、《陰陽大論》幾卷書翻出來,對照著研讀起其中的不解之處。
張易對醫學的興趣隻能說是一般,但無奈他的這副身體注定常要尋醫問藥,又有那麽好的學習資源千古名師在身邊,不多學點這方麵的知識簡直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張易是個知福的人。
對張仲景的迴信,張易寫的很慢,一直到灑在身上的陽光由盛轉涼,一直到手邊的竹牘用的七七八八——
孝期裏長日無聊,很多事情都不能做,張易去年給自己開發了一個每隔十日掛名坐診的活動,打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名義給附近鄉亭的郡民免費看病,積了一堆的病症疑脈想問。
想來仲景伯父應該也已經習慣了他每次的大卷信文,這次在信尾還跟他提了年中可能要調任到長沙,信件寄送改地的事。
從新野到零陽,再從武陵到長沙,這時候的中低級官員的為官之路基本上就是每隔三四年換個地方待,也不容易。
整理完這些日子積攢下的疑難病症,寫了一些最近他知道的族內消息,張易想了想,又添了幾句對長沙郡治的好奇。
收集各地消息,勾勒天下地圖是張易從小就在努力的事情。前者還好,後者的進展卻一直很慢,畢竟他接觸不到屬於機密的官方地圖,純靠自身遊曆和行商親友的言語描述,隻能零零散散的對信息進行拚湊,猶如盲人摸象一般。
給張仲景的信完成,張易一邊收整簡牘一邊從席上起身。不知不覺保持了同一個姿勢太久,他隻覺得兩條腿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旺財,去看看人來了沒有。”
張易看了眼天色,朝眼見就要晃著尾巴撲棱過來的小黑狗指了指遠處順坡而下的小道。不用催第二遍,得到指令的小狗立刻四足生風的朝那個方向跑去。顯然,它也知道它的晚飯一向是從那裏過來的。
收整簡牘,搬迴寢被,打掃一遍房間,這些事一一做完,張易就見仆從俞大的身影遠遠在小道盡頭出現。
“公子,小人給您送飯食來了。這頓有今春剛下來的野薺,您嚐嚐看可還合口?”
“放這邊——呿,呿!”張易頭疼的看著在俞大腳邊亂躥的旺財,伸手拎過食盒。
“你先把它的東西給它吧,一會兒你把案上的幾卷竹簡帶走,一份送到仲景伯父家裏,一份送到南坊鄭家。”
“是,公子。”和張易相處日久,俞大也不拘束,遞過對方的食盒和藥盒,蹲下身給黑狗搗弄起拌了兔肉糜的狗食,“公子,您這有什麽缺的嗎?衣裳、筆墨、幹柴或是木牘什麽的?”
“明日送一些木牘過來吧,”張易想了想,“還有燈油。”
“好嘞。”
食盒裏的飯菜餘溫正好,但綠蔥蔥的一片看著就讓人沒什麽胃口,哪怕是他以前最喜歡吃的野薺也一樣。張易在案前坐下,祭了祭自家老爹,在黑狗香噴噴刨食的背景音裏挑了幾筷子塞進嘴巴,三下五除二的填飽自己肚子,留下幾塊素油的糕點當做宵夜。
“外麵最近有什麽新消息嗎?”
“有,聽說北邊,涼州那邊又鬧起來了!”知道易公子喜歡聽人說外頭的事情,俞大早早就點亮了相關的技能,此時便一股腦說出自己的消息。
“那個姓韓的反賊,在涼州那邊鬧得可厲害,聽說朝廷好像也製不住,連張大太尉都被免職了。”
“涼州韓遂不是從去年就在鬧,還沒有平定下來?”
“是啊,北邊的人都兇啊。而且大家都說那地方太偏僻了,不好管,還是我們這裏有官大人鎮著的好。”
韓遂,涼州軍。張易迴憶了下韓遂的名字,確定對方在自己的記憶裏毫無姓名。
不過,能鬧到朝廷需要免職一個太尉的地步,對方顯然不是像黃巾賊、江夏賊那樣的雜牌軍。涅陽縣在中平元年那陣經曆過幾天黃巾圍城,張易遠遠看過黃巾軍的陣勢,隊伍裏老弱病殘俱全,除了人多勢眾以外幾乎一無是處——那就是一幫被盤剝的負債累累,沒地可種沒有生計的流民。
至於涼州軍,他記得好像有支赫赫有名的軍隊就叫涼州鐵騎?能在邊疆抗住各種異族攻伐的軍隊,肯定不是州郡地方上的尋常軍隊可比,董卓呂布拉自並州軍的家底也是如此。
想到這點,張易把韓遂的名字在心底標了一個高亮。
說起來,他一直都在關注董卓這個人,可這個給大漢朝砸響最後一錘的曆史名人此時也不知道窩在哪裏。張易隻查到董卓曾經擔任過並州刺史,可並州地處邊疆胡馬之下,刺史太守換的比翻書還快,現在的並州刺史是張懿,呂布的第一任幹爹丁原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出場,董呂這對豺狼虎豹更是不知道什麽時候能組隊。
千萬要等到他出孝以後才好。
張易迴過神,就見俞大已經開始在小爐子上溫藥,隨著爐火的升騰,一股微苦迴甘的中藥味漸漸在小屋裏彌散開來。聞著這股熟悉的味道,他內心底的焦躁漸漸散去,
“這服藥喝完以後要換個藥方,一會兒我給你寫下來……對了,你家阿母現在怎麽樣?”
“好多啦,這兩天已經能下地走兩步了。”俞大嘿嘿笑起來,聲音裏透著喜意,“多勞公子費神。”
“不礙事。家裏的銀錢還夠嗎?”
“夠,夠,夫人預支了我兩個月的月錢呐。公子您不知道,我們在裏鄉沒什麽用錢的地方,要不是我母那病,我家可以算是除了裏正家以外日子最好的一戶了。不過現在好了……”
俞大的絮叨聲不斷傳入耳際,夾雜著旺財嗚嗚的嬌聲,張易久違的感覺到了一絲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