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邱亮口中的“老爺子”,楊瓚尊稱的“邱老將軍”,楊無端曾經好奇地向楊瓚打探過這號人物。
但楊二叔自律甚嚴,講究一個君子敏於行而拙於言,尤其不愛在背後論人,實在不是一個好的八卦對象。
邱亮那次會麵後便被家裏管束起來,楊無端見他的次數屈指可數,就算見到了,也不好意思當麵問及人家長輩。沒奈何,她隻得把這事記在心裏,從其它地方收集零碎的信息。
先是同年裏有不少消息靈通人士,楊無端顧著榜首的形象,不好直接問,隻在閑聊中旁敲側擊。卻發現這些世家子弟所知的也不多,而且每一提及邱老將軍,神色都變得奇奇怪怪,就是那種“我有一個小秘密 ̄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的奇怪。
楊無端的好奇心其實也並不是非常強烈,但她有強烈的逆反心理,除非她自己不願意窮究,否則什麽事不讓她知道,她就偏要知道。
她去問丁新語。也問了睿王。
那是第一次,楊無端發現“邱”這個姓氏的背後……水很深。
丁新語當時從睫毛縫裏瞟了她一眼,楊無端以為自己被鄙視了,縮了縮腦袋等著捱罵。丁新語卻沒說什麽,隻是提筆在紙上寫了一個名字:李廣。
先不提楊無端因為這個名字有多少心潮起伏,睿王相較之下厚道許多,不帶感情se彩地對邱老將軍進行了一番詳盡的描述。
再後來,楊無端進入翰林院,這個龐大帝國的大部分文獻資料都向她敞開來,她這時已經謹慎了許多,以修明史為掩飾,盡量不引人注目地進行了一番資料收集。
最後,她隻能感歎:丁狀元不愧是天縱之才--他隻用一個名字,便真正說盡了邱老將軍的一生。
===
邱老將軍本名邱讚,是佑康九年生人,曾在老睿王百裏頡麾下效力。
邱讚的一生,與漢時的李廣有太多相似的軌跡。譬如他也出生於將門世家,祖先是曾經追隨太祖的將軍邱一同,得以世代蔭襲武職。佑康三十二年,北狄犯邊,時年不過弱冠之齡的睿王百裏頡自請出征,率軍將北狄的虎狼之師逐於大漠之北,終使其潰不成軍。從此天下皆知睿王。
也就在那一役裏,邱讚積功升至三品武義都尉,時年也不過二十三歲。
就如同飛將軍李廣一樣,邱讚是公認的忠誠勇武的猛將;卻也如同李廣一樣,邱讚老在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栽跟頭,用楊無端的大白話說,就是邱讚站隊的嗅覺不夠準,老是跟錯上官。
因為這些不大不小的麻煩,邱讚的官職在佑康年間一直上上下下不停起伏,立功的時候能一朝升至武顯將軍,犯了錯又被一捋到底,打迴四品昭武都尉,甚至比他統禦的部下品級還低。
好在邱讚多年鎮守北疆,名頭響亮到北狄人聞風喪膽的地步,所以朝廷雖然時不時敲打他,卻也從來沒有動過換將的念頭。
等到中宗皇帝駕崩,文宗皇帝即位,改元承乾。彼時朝中有秦相秦輔之和睿王百裏頡,這兩位一文一武都是百世不出的人傑,有他們坐鎮廷上,即便文武官員相互間鬥得不亦樂乎,朝政卻前所未有的清明。睿王信任邱讚這位老下屬,力挺於他,邱讚的日子總算好過了些許。
承乾七年,北狄大軍八萬人意圖偷襲迴雁關,邱讚及時封閉城門,一麵緊急送出求援信,一麵召集全城軍民誓死禦敵。求援信送至兵部,內閣也是爭論不休,生怕北狄人聲東擊西,若是朝廷盡遣大軍去救迴雁關,其餘諸隘口防守薄弱,不免落入北狄人算中。
內閣諸相爭議了三天,又召集百官廷議了三天,始終得不出一個結論,隻得交由文宗皇帝聖裁。文宗皇帝性格柔和,苦思達旦,仍猶猶豫豫地不敢下決定。
最後,睿王百裏頡越眾而出,願以千金之軀親臨北疆統禦防務,並立下軍令狀,若是他判斷失誤,被北狄人賺開了北大門,則願一死以謝天下。
睿王意誌堅定,文宗皇帝無奈之下隻得應允。為了節省時間,睿王輕車簡從,僅帶了心腹的百餘人便奔赴北疆。
但此時距邱讚求援,已足足過去一個月。
迴雁關地處端朝極北之地,傳說中冬去春來的大雁北飛至此亦將迴轉,由此可知其惡劣的自然環境。城中並沒有多少存糧,包括百姓家中的餘糧,也在被圍困後的十天內消耗殆盡。那麽,剩下的二十天裏,這一城的軍民吃什麽呢?
吃人。
並不是什麽新鮮事了,在基本的生存條件不能滿足的情況下,人和禽獸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楊無端讀史至此,不得不掩卷,深深歎息。
老睿王晝夜兼程,僅花費了三天兩夜便趕至距離迴雁關最近的元象關,顧不得休整,遣出斥候探查北狄的動向,同時燃起狼煙向迴雁關示意。
迴雁關那方不多久也升起了狼煙,風塵仆仆的睿王站在元象關的城頭,遠眺著淨藍的天幕之下那筆直向上升騰的煙柱,不知為何,竟淚盈於睫。
斥候迴報,北狄人確實設下陷阱,在西南麵發現伏軍,人數比之圍城的八萬大軍多出數倍。
睿王雖然急著解迴雁關之圍,卻也明白不能操之過急,又派了另一隊斥候再去探查,同時向趕來的北疆各守將收集北狄朝中近日的動向。
也就在這時,睿王驚覺端朝對北狄這個臥榻之側的宿敵了解卻如此之少,這就為後來睿王立主恢複錦衣衛的建製,並將南鎮撫司的主要職責設定為偵緝敵情埋下了伏筆。
後來的事情,楊無端對軍事並不是太懂,文言文的記載也過於言簡意駭,她隻能理解到英明神武的老睿王確是軍事奇才,充分利用手上的現有資源調兵遣將,以計賺計,又一次擊退了北狄。
消息傳迴關內,大喜的文宗皇帝發詔大赦天下,於是舉國歡騰,不但睿王的聲望達至頂峰,邱讚困守一隅卻誓死不降的忠誠也被交口稱讚,就連一向和睿王不對付的秦輔之都誇了他幾句,還提議給他封候。
北狄兵退,睿王攜邱讚得勝迴朝,文宗皇帝降旨溫言撫慰,秦相率百官親迎,北郢滿城的百姓聚在道旁看熱鬧,鞭炮聲盈耳,大白天居然還放起了煙花。
這或許是邱讚一生中最光輝燦爛的時刻,他剛剛從屍山血海的阿鼻地獄中爬上來,迴來這鮮花著錦的錦繡人間,滿目都是真誠的笑臉,仿佛這座城市的每個人都愛他。
他並不知道,有一天,同樣是這些人,同樣是這樣豔陽高照的晴空之下--
此刻他們有多愛他,彼時就有多恨他。
------題外話------
整理了一下各事件的時間表,所以晚了
但楊二叔自律甚嚴,講究一個君子敏於行而拙於言,尤其不愛在背後論人,實在不是一個好的八卦對象。
邱亮那次會麵後便被家裏管束起來,楊無端見他的次數屈指可數,就算見到了,也不好意思當麵問及人家長輩。沒奈何,她隻得把這事記在心裏,從其它地方收集零碎的信息。
先是同年裏有不少消息靈通人士,楊無端顧著榜首的形象,不好直接問,隻在閑聊中旁敲側擊。卻發現這些世家子弟所知的也不多,而且每一提及邱老將軍,神色都變得奇奇怪怪,就是那種“我有一個小秘密 ̄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的奇怪。
楊無端的好奇心其實也並不是非常強烈,但她有強烈的逆反心理,除非她自己不願意窮究,否則什麽事不讓她知道,她就偏要知道。
她去問丁新語。也問了睿王。
那是第一次,楊無端發現“邱”這個姓氏的背後……水很深。
丁新語當時從睫毛縫裏瞟了她一眼,楊無端以為自己被鄙視了,縮了縮腦袋等著捱罵。丁新語卻沒說什麽,隻是提筆在紙上寫了一個名字:李廣。
先不提楊無端因為這個名字有多少心潮起伏,睿王相較之下厚道許多,不帶感情se彩地對邱老將軍進行了一番詳盡的描述。
再後來,楊無端進入翰林院,這個龐大帝國的大部分文獻資料都向她敞開來,她這時已經謹慎了許多,以修明史為掩飾,盡量不引人注目地進行了一番資料收集。
最後,她隻能感歎:丁狀元不愧是天縱之才--他隻用一個名字,便真正說盡了邱老將軍的一生。
===
邱老將軍本名邱讚,是佑康九年生人,曾在老睿王百裏頡麾下效力。
邱讚的一生,與漢時的李廣有太多相似的軌跡。譬如他也出生於將門世家,祖先是曾經追隨太祖的將軍邱一同,得以世代蔭襲武職。佑康三十二年,北狄犯邊,時年不過弱冠之齡的睿王百裏頡自請出征,率軍將北狄的虎狼之師逐於大漠之北,終使其潰不成軍。從此天下皆知睿王。
也就在那一役裏,邱讚積功升至三品武義都尉,時年也不過二十三歲。
就如同飛將軍李廣一樣,邱讚是公認的忠誠勇武的猛將;卻也如同李廣一樣,邱讚老在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栽跟頭,用楊無端的大白話說,就是邱讚站隊的嗅覺不夠準,老是跟錯上官。
因為這些不大不小的麻煩,邱讚的官職在佑康年間一直上上下下不停起伏,立功的時候能一朝升至武顯將軍,犯了錯又被一捋到底,打迴四品昭武都尉,甚至比他統禦的部下品級還低。
好在邱讚多年鎮守北疆,名頭響亮到北狄人聞風喪膽的地步,所以朝廷雖然時不時敲打他,卻也從來沒有動過換將的念頭。
等到中宗皇帝駕崩,文宗皇帝即位,改元承乾。彼時朝中有秦相秦輔之和睿王百裏頡,這兩位一文一武都是百世不出的人傑,有他們坐鎮廷上,即便文武官員相互間鬥得不亦樂乎,朝政卻前所未有的清明。睿王信任邱讚這位老下屬,力挺於他,邱讚的日子總算好過了些許。
承乾七年,北狄大軍八萬人意圖偷襲迴雁關,邱讚及時封閉城門,一麵緊急送出求援信,一麵召集全城軍民誓死禦敵。求援信送至兵部,內閣也是爭論不休,生怕北狄人聲東擊西,若是朝廷盡遣大軍去救迴雁關,其餘諸隘口防守薄弱,不免落入北狄人算中。
內閣諸相爭議了三天,又召集百官廷議了三天,始終得不出一個結論,隻得交由文宗皇帝聖裁。文宗皇帝性格柔和,苦思達旦,仍猶猶豫豫地不敢下決定。
最後,睿王百裏頡越眾而出,願以千金之軀親臨北疆統禦防務,並立下軍令狀,若是他判斷失誤,被北狄人賺開了北大門,則願一死以謝天下。
睿王意誌堅定,文宗皇帝無奈之下隻得應允。為了節省時間,睿王輕車簡從,僅帶了心腹的百餘人便奔赴北疆。
但此時距邱讚求援,已足足過去一個月。
迴雁關地處端朝極北之地,傳說中冬去春來的大雁北飛至此亦將迴轉,由此可知其惡劣的自然環境。城中並沒有多少存糧,包括百姓家中的餘糧,也在被圍困後的十天內消耗殆盡。那麽,剩下的二十天裏,這一城的軍民吃什麽呢?
吃人。
並不是什麽新鮮事了,在基本的生存條件不能滿足的情況下,人和禽獸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楊無端讀史至此,不得不掩卷,深深歎息。
老睿王晝夜兼程,僅花費了三天兩夜便趕至距離迴雁關最近的元象關,顧不得休整,遣出斥候探查北狄的動向,同時燃起狼煙向迴雁關示意。
迴雁關那方不多久也升起了狼煙,風塵仆仆的睿王站在元象關的城頭,遠眺著淨藍的天幕之下那筆直向上升騰的煙柱,不知為何,竟淚盈於睫。
斥候迴報,北狄人確實設下陷阱,在西南麵發現伏軍,人數比之圍城的八萬大軍多出數倍。
睿王雖然急著解迴雁關之圍,卻也明白不能操之過急,又派了另一隊斥候再去探查,同時向趕來的北疆各守將收集北狄朝中近日的動向。
也就在這時,睿王驚覺端朝對北狄這個臥榻之側的宿敵了解卻如此之少,這就為後來睿王立主恢複錦衣衛的建製,並將南鎮撫司的主要職責設定為偵緝敵情埋下了伏筆。
後來的事情,楊無端對軍事並不是太懂,文言文的記載也過於言簡意駭,她隻能理解到英明神武的老睿王確是軍事奇才,充分利用手上的現有資源調兵遣將,以計賺計,又一次擊退了北狄。
消息傳迴關內,大喜的文宗皇帝發詔大赦天下,於是舉國歡騰,不但睿王的聲望達至頂峰,邱讚困守一隅卻誓死不降的忠誠也被交口稱讚,就連一向和睿王不對付的秦輔之都誇了他幾句,還提議給他封候。
北狄兵退,睿王攜邱讚得勝迴朝,文宗皇帝降旨溫言撫慰,秦相率百官親迎,北郢滿城的百姓聚在道旁看熱鬧,鞭炮聲盈耳,大白天居然還放起了煙花。
這或許是邱讚一生中最光輝燦爛的時刻,他剛剛從屍山血海的阿鼻地獄中爬上來,迴來這鮮花著錦的錦繡人間,滿目都是真誠的笑臉,仿佛這座城市的每個人都愛他。
他並不知道,有一天,同樣是這些人,同樣是這樣豔陽高照的晴空之下--
此刻他們有多愛他,彼時就有多恨他。
------題外話------
整理了一下各事件的時間表,所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