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嘉安公主
[紅樓]有仇不報枉為人子 作者:歸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氏婆母也就是林母的嫡親大嫂,強撐著撫養獨子王欽至弱冠,便撒手西歸,故許氏嫁入王府後,日子過得頗為自在,內宅就她一人說了算,除了偶爾收拾兩個不聽話的妾室,打發幾個王家的族人,素日過得簡直不要太恣意。
但今日,許氏十分低調,無他,隻因未曾出嫁時,便聽過林母的厲害,以一介女兒身和半個晉陽王氏宗族對峙,愣是把晉陽王家的爵位搶了過來,安安穩穩的遞到孤兒寡母手裏,此等戰鬥力,聽著就讓人膽顫心驚。
自嫁予王欽,許氏不懼病弱的婆母,不畏丈夫王欽,唯獨對林母這個大姑太太甚是打怵,生怕哪裏礙了這位大姑媽的眼,尋她這個侄媳婦的不是,幸好,林母除爵位之事,展現了強悍的手段,對其他事並不在意,而且,迴娘家的次數亦是有限。
許氏每次見林母必是畢恭畢敬,絲毫不敢張揚,許氏的性子打小就潑辣,但她知道,聰明人不在外表,而在內心,林家的這位大姑媽,大概就是城府極深,不動聲色的聰明人,許家長輩告誡她,凡是沉穩的長輩,都不喜歡性子驕縱,大大咧咧的女孩家做媳婦。
殊不知,實乃天下第一誤解,林母對許氏這個爽利的侄媳婦很滿意,畢竟,隻是侄媳婦,和侄兒過一輩子,又不是和她這個姑媽過一輩子,性情爽利愛說笑,又何妨呢?通曉事理,識大體,就是侄兒的福分了,再者,即便真是個糊塗人,也不該她這個姑媽來管,侄兒要連自個媳婦都調理不好,那就是他自個的命。
林母為了自個的長兄子嗣,不顧一切的和父親翻臉,不是為了王欽這個侄兒,是顧念和長兄的兄妹情誼,林母每每見到許氏拘束的模樣,心裏總覺得好笑,先頭提點了兩句,後來也不知是沒聽懂,還是許氏想多了,態度愈發恭謹,時間久了,林母曬然一笑,隨她去了。
這會子,眾人一派親熱和睦,許氏並兩個兒媳婦王孫氏、王趙氏心裏都在打鼓,許氏是見了林母就膽怯,兩個兒媳婦是乍見婆婆的不同尋常,頓時也有點不大自在,話也不敢多說一句。
反觀林母仍是四平八穩的大氣,從容不迫,賈敏含笑牽著蹦蹦跳的黛玉,不時叮囑道走慢些,小心跌了,這等詭異的氛圍,惹得王家下人心裏嘀咕,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在林府呢。
前頭,有個梳雙鬢的小丫鬟急匆匆跑來,上氣不接下氣的說:“太太,嘉安大公主殿下到了。”
許氏微驚,急聲問:“現到何處了?”
小丫鬟大喘了口氣,說:“大公主在觀瀾門下轎,這會子應該到內院了。”
許氏低聲斥了一句,陪笑對林母道:“姑媽,恕媳婦告罪。”
林母意味不明的看了她一眼,笑著點了點頭,許氏便命次子媳婦王孫氏留在這裏陪客,她和小兒媳婦到院外去恭迎大公主。
林母看著許氏拐過的曲廊,意味不明的笑了聲,黛玉好奇的問:“祖母,我們不需要去拜見大公主嗎?”
林母清眸中泛著淡淡的笑意,襯著明朗的日光,略有些譏諷的意味,摸了摸黛玉的頭,笑道:“孝烈皇後曾昭告天下,除萬民之主,於國有大功者,凡謂龍子鳳孫者,與平民無異,我和你母親皆有誥命在身,無須特特拜見皇子公主等 。”
“呀”,黛玉小小的呀了聲,粉崇拜的說:“原來天家子嗣,也要立功建業呀,孝烈皇後她老人家真是太英明了。”
林母和賈敏同時開口,斬釘截鐵的說:“那是自然的,因為孝烈皇後仁愛天下,福澤蒼生,罕見聖主也。”
王孫氏看著林家祖孫三人對孝烈皇後讚不絕口的推崇備至,默默的退後了一步。
“哦,本宮的太、祖母自然是功高蓋世,隻是,不知道林太太並林賈氏將本宮的父皇置於何地呢?”
漫不經心的清脆女聲遙遙傳來,音質娓娓動聽,揮之不去的女子嬌媚,盡付於其中,隻是這話的言外之意麽,倒是咄咄逼人的很。
林母淡淡道:“大公主的話,令老婦惶恐莫名,帝王功過,自有史書後人言論,老婦不敢有此妄念,非議當今天子,至於大公主,老婦非宗室掌令,您的話自有宗室令迴言。”
女子冷笑一聲,不再言語,一位似笑非笑的女子率眾人浩浩蕩蕩而來,這位女子便是嘉安大公主楚嫣了,與二皇子六皇子一母同胞,皆是被韓皇後一劍斬殺的明、慧皇貴妃所出。
賈敏看清楚嫣的容貌,瞳孔猛然一縮,傾刻,盈盈美目中化為平靜。
楚嫣的容貌並不肖其母,通身雍容華貴,因被帝王特特下旨感其思母之心,允其守製,一身素白蜀緞,發上鬢了兩支珠玉釵,柔若無骨的身姿,為平淡無奇的容貌,增了三分嬌媚婉麗。
林母賈敏福身見禮,楚嫣昂著下巴,斜睨著林母賈敏,宮中女官心中輕歎,出言道:“大公主殿下,林侯爺諡號文忠,乃超品侯爵,您應向林老夫人見禮。”
楚嫣狠狠瞪了一眼多嘴的女官,虛虛對林母見了禮,林母笑眯眯的側身微避,道:“大公主多禮了。”
楚嫣趾高氣昂的問賈敏道:“你就是林夫人,聽說是榮國府出身?”
許氏臉色微白,賈敏的神情卻沒有任何變化,不卑不亢道:“正如大公主所言。”
許氏的臉白得一絲血色也無,這,這,這,林家表弟妹的脾氣,這麽多年過去了,是一點也沒變呐,這態度,是一點麵子也沒給大公主留呐,豈止是不留麵子,就差翻個白眼,指著大公主的鼻子說,知道你還問?
楚嫣這個正主,似乎也沒料到賈敏的態度會如此強硬,陰陽怪氣的“哼”了聲,抬腿走了。
許氏遲疑片刻,沒有追上去,麵帶苦色的對林母道:“姑媽,這會子開宴正早,不如先去看看您的侄曾孫?”
林母心中輕歎,淡淡的憾意,微微頷首,見林母應了,許氏麵上一喜,命王孫氏引林母賈敏黛玉到王謙小院來,王家三子,三子俱已娶妻,長子王謙,娶的是平陽孟家的女兒,次子王誦,娶的是其父同窗禦史台孫家的女兒,幼子王譯,娶的是東南趙家的女兒。
今日誕下麟兒的乃是王孟氏,也是王家頭一個長子嫡孫,故此,賓客人來人往,一路上,林母並賈敏見了數位誥命夫人,少不得寒暄相敘。
林母忽道:“可惜了。”
賈敏道:“多看些書,總是有用的。”
林母未再言,待看過新生的麟兒,林母便要家去,王孟氏王孫氏惶恐不安,苦留不得,林母執意帶著賈敏黛玉上了馬車,自迴家去了。
待晚間,王欽聞聽此事,怒不可遏,一個大耳刮子將許氏唿到了地上,許氏鬢發散亂,狼狽不堪,保養得當的臉頰一側高高腫起,掩麵泣道:“老爺,有話隻管說話,這也是大家爺們的規矩?”
頓了頓,許氏恨恨的道:“姑媽執意要走,當著這麽多賓客,讓我怎麽留,死拉住不放,我看姑媽也未必有多顧念王家,否則,今日怎能一分薄麵都不肯給?”
王欽冷笑道:“我知道,二皇子訂了你娘家的女兒,你的心也大了,一個出嫁的女兒,巴巴為娘家鞍前馬後的,晉陽王家的臉麵都被你丟盡了,我先時不計較,是看在孩子的情麵上,可你的心也太大了,親疏遠近都拎不清!”
王欽譏諷道:“別打量天下人都是傻子。”
懶得再看癱在地上的婦人一眼,王欽頭也不迴的出了房,嬤嬤端水為許氏洗漱收拾妝容,許氏怔怔道:“老爺去哪了?”
嬤嬤垂首低聲道:“門上說打馬出了府。”
許氏愣了片刻,伏在榻上失聲痛哭。
林母對王欽的到來,並不驚訝,林府的觀瀾亭丹楹刻桷,錯落有致,夜色寒涼,暖閣內早早燃了熏爐,一室的暖意盎然如春,氣息流淌間,夾雜著不知名的花香。
王欽進得閣來,一言不發,叩了三個頭,方愧道:“侄兒無能,治家無方。”
林母微笑命他起身,王欽這個做侄兒的非常清楚自家姑媽的脾氣,也不推辭,落坐於林母的下首,深邃的眼中微潤。
林母遞了一杯茶,緩緩開口道:“我上了大公主為尊不修的奏則,並海兒的自呈罪章,這兩日,我們就要迴江南去了。”
王欽失聲道:“姑媽,表弟十餘年苦讀,您是否太過輕率,當今和孝烈皇後的性情並不相像。”
林母平靜的看著他,輕聲道:“欽兒,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但君子之行,慎於思,戒於思,大公主不知廉恥,林家丟不起這個臉,海兒也擔不起汲汲富貴,就算海兒沒有個譽滿天下的爹,也不敢高攀裙帶之光。”
王欽大汗淋漓,他也對嘉安大公主不滿,但打死他也沒有姑媽的膽子,麵不紅心不跳的罵天家女不知廉恥。
林母看著坐立不安的王欽,輕歎,溫聲道:“欽兒,你為何不明白呢,是多年虛名濁利迷了你的眼,還是糊了你的心,兒孫自有兒孫命,古往今來,即便是秦時始皇,漢武之尊,又能保兒孫到幾時呢?”
王欽焦躁煩悶的心忽然定了,自嘲一笑,是他魔障了,許氏的小動作,他並不是沒看到,他隻是默認了而已,他的心裏,未嚐沒有奢望從龍之功的心思,可他卻忘了,比起虛無飄渺的天家顏麵,帝王更在乎的是自個手中的權利。
薑還是老的辣,不屑鄙夷天家女有什麽要緊呢?因為天家女冒犯在先,姑媽的這一步,無異於火中取栗,稍有不慎,便會惹火上身,真的會惹火上身嗎?
未必,林家向帝王證明了自己的中正,無論是看在姑父先老驥伏櫪的情麵上,還是看在榮國公的份上,帝王都不會大動肝火,即便是火冒三丈,惱羞成怒,帝王也不會處置林家的,否則,寒的不是林家,是朝中大臣,和天下學子的心,新安公主出一個遺臭萬年,也就罷了,絕不能再出第二個。
可是,王欽看著氣定神閑的林母,他的嫡親姑媽,一直都是成竹在胸,從容不迫的風範,但,孝烈皇後已不在世,姑媽的底氣從何而來呢?
但今日,許氏十分低調,無他,隻因未曾出嫁時,便聽過林母的厲害,以一介女兒身和半個晉陽王氏宗族對峙,愣是把晉陽王家的爵位搶了過來,安安穩穩的遞到孤兒寡母手裏,此等戰鬥力,聽著就讓人膽顫心驚。
自嫁予王欽,許氏不懼病弱的婆母,不畏丈夫王欽,唯獨對林母這個大姑太太甚是打怵,生怕哪裏礙了這位大姑媽的眼,尋她這個侄媳婦的不是,幸好,林母除爵位之事,展現了強悍的手段,對其他事並不在意,而且,迴娘家的次數亦是有限。
許氏每次見林母必是畢恭畢敬,絲毫不敢張揚,許氏的性子打小就潑辣,但她知道,聰明人不在外表,而在內心,林家的這位大姑媽,大概就是城府極深,不動聲色的聰明人,許家長輩告誡她,凡是沉穩的長輩,都不喜歡性子驕縱,大大咧咧的女孩家做媳婦。
殊不知,實乃天下第一誤解,林母對許氏這個爽利的侄媳婦很滿意,畢竟,隻是侄媳婦,和侄兒過一輩子,又不是和她這個姑媽過一輩子,性情爽利愛說笑,又何妨呢?通曉事理,識大體,就是侄兒的福分了,再者,即便真是個糊塗人,也不該她這個姑媽來管,侄兒要連自個媳婦都調理不好,那就是他自個的命。
林母為了自個的長兄子嗣,不顧一切的和父親翻臉,不是為了王欽這個侄兒,是顧念和長兄的兄妹情誼,林母每每見到許氏拘束的模樣,心裏總覺得好笑,先頭提點了兩句,後來也不知是沒聽懂,還是許氏想多了,態度愈發恭謹,時間久了,林母曬然一笑,隨她去了。
這會子,眾人一派親熱和睦,許氏並兩個兒媳婦王孫氏、王趙氏心裏都在打鼓,許氏是見了林母就膽怯,兩個兒媳婦是乍見婆婆的不同尋常,頓時也有點不大自在,話也不敢多說一句。
反觀林母仍是四平八穩的大氣,從容不迫,賈敏含笑牽著蹦蹦跳的黛玉,不時叮囑道走慢些,小心跌了,這等詭異的氛圍,惹得王家下人心裏嘀咕,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在林府呢。
前頭,有個梳雙鬢的小丫鬟急匆匆跑來,上氣不接下氣的說:“太太,嘉安大公主殿下到了。”
許氏微驚,急聲問:“現到何處了?”
小丫鬟大喘了口氣,說:“大公主在觀瀾門下轎,這會子應該到內院了。”
許氏低聲斥了一句,陪笑對林母道:“姑媽,恕媳婦告罪。”
林母意味不明的看了她一眼,笑著點了點頭,許氏便命次子媳婦王孫氏留在這裏陪客,她和小兒媳婦到院外去恭迎大公主。
林母看著許氏拐過的曲廊,意味不明的笑了聲,黛玉好奇的問:“祖母,我們不需要去拜見大公主嗎?”
林母清眸中泛著淡淡的笑意,襯著明朗的日光,略有些譏諷的意味,摸了摸黛玉的頭,笑道:“孝烈皇後曾昭告天下,除萬民之主,於國有大功者,凡謂龍子鳳孫者,與平民無異,我和你母親皆有誥命在身,無須特特拜見皇子公主等 。”
“呀”,黛玉小小的呀了聲,粉崇拜的說:“原來天家子嗣,也要立功建業呀,孝烈皇後她老人家真是太英明了。”
林母和賈敏同時開口,斬釘截鐵的說:“那是自然的,因為孝烈皇後仁愛天下,福澤蒼生,罕見聖主也。”
王孫氏看著林家祖孫三人對孝烈皇後讚不絕口的推崇備至,默默的退後了一步。
“哦,本宮的太、祖母自然是功高蓋世,隻是,不知道林太太並林賈氏將本宮的父皇置於何地呢?”
漫不經心的清脆女聲遙遙傳來,音質娓娓動聽,揮之不去的女子嬌媚,盡付於其中,隻是這話的言外之意麽,倒是咄咄逼人的很。
林母淡淡道:“大公主的話,令老婦惶恐莫名,帝王功過,自有史書後人言論,老婦不敢有此妄念,非議當今天子,至於大公主,老婦非宗室掌令,您的話自有宗室令迴言。”
女子冷笑一聲,不再言語,一位似笑非笑的女子率眾人浩浩蕩蕩而來,這位女子便是嘉安大公主楚嫣了,與二皇子六皇子一母同胞,皆是被韓皇後一劍斬殺的明、慧皇貴妃所出。
賈敏看清楚嫣的容貌,瞳孔猛然一縮,傾刻,盈盈美目中化為平靜。
楚嫣的容貌並不肖其母,通身雍容華貴,因被帝王特特下旨感其思母之心,允其守製,一身素白蜀緞,發上鬢了兩支珠玉釵,柔若無骨的身姿,為平淡無奇的容貌,增了三分嬌媚婉麗。
林母賈敏福身見禮,楚嫣昂著下巴,斜睨著林母賈敏,宮中女官心中輕歎,出言道:“大公主殿下,林侯爺諡號文忠,乃超品侯爵,您應向林老夫人見禮。”
楚嫣狠狠瞪了一眼多嘴的女官,虛虛對林母見了禮,林母笑眯眯的側身微避,道:“大公主多禮了。”
楚嫣趾高氣昂的問賈敏道:“你就是林夫人,聽說是榮國府出身?”
許氏臉色微白,賈敏的神情卻沒有任何變化,不卑不亢道:“正如大公主所言。”
許氏的臉白得一絲血色也無,這,這,這,林家表弟妹的脾氣,這麽多年過去了,是一點也沒變呐,這態度,是一點麵子也沒給大公主留呐,豈止是不留麵子,就差翻個白眼,指著大公主的鼻子說,知道你還問?
楚嫣這個正主,似乎也沒料到賈敏的態度會如此強硬,陰陽怪氣的“哼”了聲,抬腿走了。
許氏遲疑片刻,沒有追上去,麵帶苦色的對林母道:“姑媽,這會子開宴正早,不如先去看看您的侄曾孫?”
林母心中輕歎,淡淡的憾意,微微頷首,見林母應了,許氏麵上一喜,命王孫氏引林母賈敏黛玉到王謙小院來,王家三子,三子俱已娶妻,長子王謙,娶的是平陽孟家的女兒,次子王誦,娶的是其父同窗禦史台孫家的女兒,幼子王譯,娶的是東南趙家的女兒。
今日誕下麟兒的乃是王孟氏,也是王家頭一個長子嫡孫,故此,賓客人來人往,一路上,林母並賈敏見了數位誥命夫人,少不得寒暄相敘。
林母忽道:“可惜了。”
賈敏道:“多看些書,總是有用的。”
林母未再言,待看過新生的麟兒,林母便要家去,王孟氏王孫氏惶恐不安,苦留不得,林母執意帶著賈敏黛玉上了馬車,自迴家去了。
待晚間,王欽聞聽此事,怒不可遏,一個大耳刮子將許氏唿到了地上,許氏鬢發散亂,狼狽不堪,保養得當的臉頰一側高高腫起,掩麵泣道:“老爺,有話隻管說話,這也是大家爺們的規矩?”
頓了頓,許氏恨恨的道:“姑媽執意要走,當著這麽多賓客,讓我怎麽留,死拉住不放,我看姑媽也未必有多顧念王家,否則,今日怎能一分薄麵都不肯給?”
王欽冷笑道:“我知道,二皇子訂了你娘家的女兒,你的心也大了,一個出嫁的女兒,巴巴為娘家鞍前馬後的,晉陽王家的臉麵都被你丟盡了,我先時不計較,是看在孩子的情麵上,可你的心也太大了,親疏遠近都拎不清!”
王欽譏諷道:“別打量天下人都是傻子。”
懶得再看癱在地上的婦人一眼,王欽頭也不迴的出了房,嬤嬤端水為許氏洗漱收拾妝容,許氏怔怔道:“老爺去哪了?”
嬤嬤垂首低聲道:“門上說打馬出了府。”
許氏愣了片刻,伏在榻上失聲痛哭。
林母對王欽的到來,並不驚訝,林府的觀瀾亭丹楹刻桷,錯落有致,夜色寒涼,暖閣內早早燃了熏爐,一室的暖意盎然如春,氣息流淌間,夾雜著不知名的花香。
王欽進得閣來,一言不發,叩了三個頭,方愧道:“侄兒無能,治家無方。”
林母微笑命他起身,王欽這個做侄兒的非常清楚自家姑媽的脾氣,也不推辭,落坐於林母的下首,深邃的眼中微潤。
林母遞了一杯茶,緩緩開口道:“我上了大公主為尊不修的奏則,並海兒的自呈罪章,這兩日,我們就要迴江南去了。”
王欽失聲道:“姑媽,表弟十餘年苦讀,您是否太過輕率,當今和孝烈皇後的性情並不相像。”
林母平靜的看著他,輕聲道:“欽兒,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但君子之行,慎於思,戒於思,大公主不知廉恥,林家丟不起這個臉,海兒也擔不起汲汲富貴,就算海兒沒有個譽滿天下的爹,也不敢高攀裙帶之光。”
王欽大汗淋漓,他也對嘉安大公主不滿,但打死他也沒有姑媽的膽子,麵不紅心不跳的罵天家女不知廉恥。
林母看著坐立不安的王欽,輕歎,溫聲道:“欽兒,你為何不明白呢,是多年虛名濁利迷了你的眼,還是糊了你的心,兒孫自有兒孫命,古往今來,即便是秦時始皇,漢武之尊,又能保兒孫到幾時呢?”
王欽焦躁煩悶的心忽然定了,自嘲一笑,是他魔障了,許氏的小動作,他並不是沒看到,他隻是默認了而已,他的心裏,未嚐沒有奢望從龍之功的心思,可他卻忘了,比起虛無飄渺的天家顏麵,帝王更在乎的是自個手中的權利。
薑還是老的辣,不屑鄙夷天家女有什麽要緊呢?因為天家女冒犯在先,姑媽的這一步,無異於火中取栗,稍有不慎,便會惹火上身,真的會惹火上身嗎?
未必,林家向帝王證明了自己的中正,無論是看在姑父先老驥伏櫪的情麵上,還是看在榮國公的份上,帝王都不會大動肝火,即便是火冒三丈,惱羞成怒,帝王也不會處置林家的,否則,寒的不是林家,是朝中大臣,和天下學子的心,新安公主出一個遺臭萬年,也就罷了,絕不能再出第二個。
可是,王欽看著氣定神閑的林母,他的嫡親姑媽,一直都是成竹在胸,從容不迫的風範,但,孝烈皇後已不在世,姑媽的底氣從何而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