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寧侯這人, 心情好的時候格外守信, 於是見過太上皇後, 商鐸便往禦書房去替太上皇的宮人說好話。


    “說來多虧他們收走了利器,不然以今兒太上皇的惱怒程度,我又得挨剪子。”


    皇上從折子中抬起頭來,眼周也是兩圈烏青,忍不住笑道“那舅舅這迴全身而退了”


    商鐸搖搖頭“也沒有, 老聖人拿了安枕的玉如意砸我。”


    皇上臉上的笑就僵住了。


    倒是商鐸無所謂道“老聖人體弱無力,玉如意沉重, 我特意跪的遠了些,他失了準頭,並沒有砸中我。倒是可惜那柄上好的羊脂龍紋玉如意。”


    皇上低頭,翻出案上折子下的一疊宣紙推給商鐸。


    上麵是無數個密密麻麻的“忍”字。


    皇上聲音略帶喑啞“十多年前,那時候, 大哥還是太子, 對我百般折辱輕蔑,舅舅就教給我這個字。”


    彼時廢太子雖還是皇太子,但大概是做了太多年二把手,所以精神有些不正常。


    格外兇橫, 甚至稱得上暴虐。


    提鞭子抽大臣的事兒都幹得出來, 且還不是抽普通大臣, 抽的正是已經致仕的朱相國。


    一朝宰輔他都說抽就抽, 不顧後果, 何況是麵對這些同為皇位競爭者的弟弟。


    皇上當年也是吃了許多說不出的苦頭。


    甚至今日皇上這樣錙銖必較的小心眼, 都與當年的經曆脫不了關係。


    商鐸聽皇上連自稱都改了,不稱朕隻稱我,心道皇上這些日子也是委屈狠了,以至於提起從前緘口不言的被辱之事。


    罷了,叫他說一說發泄一番也好。


    於是隻肅立靜聽。


    皇上繼續道“後來,大哥被廢,父皇有意立我為儲君,卻並不明說,隻是多加砥礪磨練。平素對忠勇忠順兩個都是慈愛,對我卻隻有挑剔和嚴苛。”


    忠勇親王熱愛木工,忠順親王熱愛美色,在朝政上自然是一個不如一個。


    然當日太上皇對這兩個兒子都是和顏悅色,唯有對符合繼承人標準的皇上嚴加管教。


    雖然在外人看來這是要立儲的兆頭,是喜事一樁。


    然對皇上本人來說,卻是數年如一日的區別對待,訓斥責罵。


    當真是黃連木做磬錘子外頭風光裏頭苦。


    皇上隨手翻著那厚厚一遝紙“那時候舅舅還是教我要忍。”


    “及至現在,我做了皇帝。但父皇卻日益獨斷專行,我卻還是隻能忍。”


    “我也知道,從始至終,舅舅並不是叫我白忍,而是在為我圖後計。”


    “也正是因為舅舅陪著我一同忍到今天,我才坐的上,也坐得穩皇位。”


    皇上望著商鐸,見他麵上風霜,鬢角雪色。早已不再是當年鮮衣怒馬、跨馬遊街的狀元郎了。


    這二十餘年來,兩人名義為君臣、為舅甥,但實則更是生死扶持的袍澤與摯友。


    皇上的目光再落到商鐸仍然包紮著的右手上,一字一頓道“然這迴朕不想再叫舅舅陪朕一起忍了。”


    “馳兒是朕看著長大的孩子,雖名為表弟,但在朕看來,實則跟謹兒等親生兒子是一樣的。”


    “他又是保寧侯府未來的世子,是舅舅的嫡長子,那朕必然要他的親事風風光光。”


    商鐸聲音也有些沉悶,半晌才開口道“臣代馳兒恭謝聖恩”


    如今且將皇城中事暫且放下,隻說榮國府內,賈母正看著鴛鴦帶領人找東西。


    地上站了許多丫鬟,小心翼翼地搬著各色煥彩輝煌的寶物出來給賈母看。


    王夫人與薛姨媽母女前來請安時,就看到這樣一幅令王氏心動的畫麵。


    王夫人因笑道“老太太也太偏疼寶玉了些,昨日他才嫌屋裏多寶閣上的琉璃碗打了,少一個擺設,老太太就搬了這麽些東西出來。”


    賈母瞥了她一眼“這並不是給寶玉的,這是給玉兒的。再過三日就是她的及笄禮,難道要我兩手空空去參禮不成”


    “還有一事,雖則承蒙皇後娘娘恩典,玉兒的及笄禮在宮裏辦,你們不得進去,然這禮卻不能少。你也迴去準備準備吧,可不許簡薄了。”


    王夫人嘴角就開始抽。


    半晌才強笑道“雖說在宮裏,但咱們家到底是正經親戚。人說娘舅親,林姑娘沒了母親,按理我們這些做舅母的就是至親了,應當都入宮去觀禮才是。”


    這就是暗戳戳挑撥,在宮裏舉辦不是原因,真正的緣故是林家看不上榮國府,不肯請他們。


    當然這也沒錯,林家也好,皇後娘娘也好,還真沒打算請王氏等人來添堵。


    賈母嗬嗬冷笑一聲“皇上仁孝,如今太上皇病重,今年的萬壽節皇上都命禮部一切從簡。”


    “何況玉兒這樣女孩子家的及笄禮,自然也不能鋪張。是一概賓朋嘉客都免了的。我這老太婆,若不是身上有超品的誥命,又是撫養過玉兒的,隻怕也去不得,何況你們。”


    王夫人垂頭不敢說話,心道老太太隻是嘴硬,要說不請賓客,保寧侯夫人和承恩公夫人、世子夫人怎麽都能到呢。


    現雖不能省親,但每逢二六日,宮妃親眷還是能入宮探視的。


    所以王氏消息很靈通,黛玉的及笄禮她已然從元春那裏聽說過了。


    倒是縣主之事,王夫人並不知。


    連著元春也不知道。


    皇後向來為人謹慎,雖私下求了皇上,更連封號都選好了。


    但在聖旨未下前,她從來秉持低調態度,從未宣揚過。也就商太後及商家謝家提前知曉此事。


    旁的人,就連要來參與及笄禮的忠勇王妃都不知道縣主之事呢。


    故而王夫人很是不想為林黛玉這樣一個親戚家的普通姑娘備厚禮。


    此時就勸賈母道“其實老太太報病不去也罷了。聽貴妃娘娘說,商侯爺和林姑老爺最近很是惹惱了老聖人。尤其是商侯爺,被叫過去斥責過多迴了,連著母後皇太後都失了聖心。”


    “這會子咱們家何苦去湊這個熱鬧,倒沾上晦氣。”


    賈母眉毛一豎道“我是去參加我外孫女的及笄禮,沒你那麽多彎彎繞繞的心思況且太後娘娘也是你能議論的,傳出去,你幾個腦袋夠掉的連元春都要被你牽連了”


    心裏也有些惱元春難道不知道自己親娘什麽德行,居然連宮裏的密事都敢說給王氏聽。這樣不謹慎,以後早晚要吃虧


    然元春現在畢竟是貴妃,連賈母見麵也要先行國禮的,自然不好論及她的不是,於是隻能將火都發向王夫人。


    王氏被罵的啞口無言,隻是滿臉通紅,下不來台。


    其實往日當著薛姨媽,賈母還是會給王夫人留臉麵的,畢竟薛姨媽是外客,也是王氏女。


    可今日,賈母聽王夫人這些混賬糊塗話,實在忍不住當場發作起來。


    薛姨媽的為人,比王夫人還不露崢嶸,全然是溫柔的樣子,此時連忙勸道“老太太別惱,我這姐姐也是好意,全心全意為著府上考量呢。”


    寶釵也跟著母親起身,勸慰賈母“老太太當心身子。”


    賈母現看著薛氏母女也生氣。


    元春一門心思向著生母,支持金玉良緣。這兩年凡從宮裏賞賜的物件,都是寶釵強於湘雲,且總跟寶玉是一樣的。


    貴妃娘娘這樣的表態,史家哪裏能不知道。


    尤其是現在史湘雲也漸漸大了,保齡侯夫人就不肯總讓湘雲來榮國府,總是稍住兩日就要接走她。


    賈母偶爾提起婚事,保齡侯夫人也隻是含糊。


    甚至有不信任賈母能做主的意思,隻道“說到底,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還有宮裏娘娘的意思呢。”


    史湘雲可是史家大姑娘,眼見婚事不成,保齡侯夫人當然不會放任她繼續住在賈家大觀園裏頭,跟賈寶玉過從親密。


    要真鬧出點什麽,史家其餘的姑娘,兩位侯夫人的親生女兒都不必嫁人了。


    所以自然防範於未然,甚至開始給史湘雲相看人家。


    為此,賈母既傷心元春與自己離心,又惱恨薛家母女盯上了寶玉不肯走。


    然賈母乃是薑桂之性,老而彌辣。


    麵上從來不會失禮,對著薛家母女這等外客,自然就轉過了一副和氣的形容“姨太太勸的有理。我這小兒子媳婦,就是為人冒撞些不會說話,不如姨太太。”


    “說來,我還想跟姨太太討個人做親呢。”


    薛姨媽心口一跳,忙道“老太太隻說。”


    而寶釵一聽賈母這話,自己身為閨閣女兒不好聽,便借口要去看姊妹們。


    賈母卻笑道“寶丫頭也不忙去跟她們頑,就在外頭幫鴛鴦看看禮單吧。她到底認字不如你們姑娘家。”


    寶釵一聽還要自己幫忙看送給黛玉的禮單,也是心中一堵。


    然賈母既開口了,隻得在外麵同鴛鴦兩個坐了。


    但賈母年老耳背之人,話語向來高聲些,薛寶釵也聽得見。


    隻聽賈母笑道“我實在喜歡寶琴那孩子,年前我看寶琴披著鳧靨裘,抱著一瓶紅梅,真是比畫兒上還好。”


    然後又細問寶琴年庚八字並家內景況,歎道“從前就有道士和尚說寶玉命裏不該早娶。便是各家王妃在我跟前提過堪配的世家女兒,我都未曾應。”


    “且據我看來,隻要人品好,女孩家裏窮些也不要緊,不過多費幾兩銀子罷了。”


    饒是薛姨媽都不由有些作色。


    賈母素來看不上薛家,無非是他們家是皇商的緣故,可薛寶琴還正經不如她們家呢


    這豈不是明擺著說寧可要寶琴也不要寶釵


    薛姨媽壓了壓心口的氣,隻得道“可惜這孩子沒福,前年他父親就沒了。去前將她許了梅翰林的兒子,眼見得要上京成婚了,如今她母親又得了痰症。”


    賈母這才作罷,隻是惋惜道“可惜了個好孩子,以後你們可要多疼她些。”


    見王夫人臉色僵硬,賈母越發道“說起這事,先前政兒還跟我提起寶玉的婚事。也是一同僚作保。”


    “說是南韶道張家有一位小姐,生得德容功貌俱全。且那張老爺又沒有兒子,家資巨萬。因疼愛女兒,就非要女婿人才出眾才肯作親,不知何時見了我們寶玉一迴,就心裏滿意呢。”


    王夫人臉色越加陰沉。


    賈政真的是個人才他自詡孝子,不肯駁迴母親的意思。但更不敢得罪如今是貴妃的女兒,所以夾在其中左右為難。


    因賈母說看重湘雲出身貴重,性情豁朗,為人孝順;貴妃的意思是看重寶釵才貌雙全,穩重妥帖,勸人上進。


    賈政居然想了一個折中的法子另尋一個家世和才貌都有的,豈不是兩全其美。


    賈母和王夫人對他都無語了,直接將他的意見不予考慮。


    所以此時賈母再說起這事,也是為了慪王夫人罷了。


    果然王夫人臉色又難看了一點。


    鴛鴦在外頭聽著,不由抿嘴一笑。


    因她是賈母的心腹,也得過賈母的授意,此時就走進來給賈母換茶,口中隻道“人人都說寶二爺的人品學業,將來必要大成的。”


    “如今二爺大了,來老太太跟前說親的人,真是數也數不清。各色人都有,我還記得一個傅家太太,最是奉承。”


    賈母便搖頭“傅家不過暴發新榮,仗著有幾個錢財,買了個官職就當自家是世家了。誰肯搭理他們。”


    薛姨媽忍不住低頭看茶杯子,遮掩自己不快的臉色。


    用錢買官職,充作世家,這豈不是說的他們薛家


    而賈母和鴛鴦所說的傅家,也正是傅秋芳的哥哥傅試。


    沒錯,又是傅試。


    他遊走於各個豪門,致力於把妹妹賣出去當然許給榮國府二房的話,肯定要當正妻,不能當沒名沒分的妾室。


    他的算盤倒是打得響,但賈母又不是傻子。


    榮國府真正鼎盛之時,不亞於現在的保寧侯府,賈母可是親身經曆過的。寶玉又是她的心肝肉,如何能看上傅家女兒。


    所以聽說傅試後來犯事貶官也是稱心如意。


    鴛鴦繼續笑道“說來傅夫人來了沒有十趟也有八趟。天天就跟獻寶的似的,在老太太跟前誇他們姑娘長的又好,心地兒又好,真是個才貌雙全的妙人。


    還說什麽做活計兒手又巧,會寫會算,管家的事兒更是不用愁的。最難得是孝敬穩重,連著待下人也是極平和的。”


    她說一句,王夫人的臉色就更難看一點這裏麵有許多,就是她從前誇寶釵的詞匯。


    賈母隻做不知,點頭道“很是,聽了便膩煩。人都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哪裏有上趕著的買賣”


    “旁人不說,隻說我那玉兒,這兩年多少人往姑老爺府上踏破了門檻求親,聽說姑老爺至今都不鬆口呢。”


    主仆二人一問一答的,王夫人姐妹倆實在坐不住了,便起身告辭。


    賈母隻對薛姨媽和顏悅色道“如今天短,你們常來坐坐,咱們好說話解悶,省得白天睡多了晚上難熬。”


    “別的不說,我就愛你家薛大姑娘這份穩重,比我們家幾個丫頭都強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清和縣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氣薰人欲破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氣薰人欲破禪並收藏紅樓之清和縣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