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細想了片刻, 開口道“我明白父親和商侯爺的顧慮, 一來是怕出了事故, 使婚事倉促。”


    “二來,則是侯爺恐老聖人因此遷怒咱們家。”


    林如海頜首“於我來說,卻隻擔心第一件事。”比起自己官途,他更重視女兒的婚事。


    黛玉莞爾,一雙剪水秋瞳清澈明淨。


    “我明白父親的心意。”


    “我記得幼時父親教我讀書, 曾教了一篇姬子,其中有雲:登利祿之場, 處運籌之界者,左竊堯舜之詞,右背孔孟之道。”


    “當日我才四五歲,母親抱著我,嗔怪父親教女兒這樣的為官之道, 於是父親便不曾給我講解。”


    “現今我自己卻也明白了好些正是諷刺人凡進了官場, 使之以權,動之以利,才能盡職,至於天地正道早就可以拋棄了。”


    “可我知道, 父親從不是這樣的人。”


    黛玉望著父親, 懇切道“此次閩南之事, 便是我為閨閣女兒, 也知皇上聖意公正, 保寧侯和謝將軍更是乃是披肝瀝血憂勤惕勵的忠臣。”


    “雖失了老聖人的心意, 但他們並沒有錯。”


    林如海點頭讚道“玉兒很是懂事。”


    黛玉莞爾“那爹爹何苦再問我這些話呢”


    “我相信您此番也會支持皇上的意思,那咱們家不需要因聯姻被保寧侯府牽累,而是父親自己的選擇,就會惹惱了老聖人。”


    “既如此,還怕什麽呢”


    林如海不期女兒能說出這樣的一番透徹的話來,竟與他的心意不謀而合。


    他從前雖是太上皇的心腹重臣,甚至因此被皇上猜忌了多年,但他本心隻是一個為國為民,俯仰無愧的官員。


    此事,不管太上皇如何遷怒於他,他都不會順著太上皇的意思,去為甄應嘉說好話。


    所以,在太上皇的心裏,他肯定早晚要登上那張叛徒的名單。


    跟保寧侯府早日完婚,不過是登上的快一點罷了。


    黛玉說完這些,才麵飛紅霞,低聲道“至於婚事的場麵,咱們家從不是在意這些的人,何苦為此失約於人。”


    林如海看著女兒的麵龐,溫和道“所以,玉兒的意思,是一切照舊時打算來行。”


    見女兒神態,林如海難得笑了一句“子承那孩子可要歡喜壞了。”


    黛玉越加低頭,踟躕道“有些話,若是母親在,我該說給母親聽,然現在隻好說給爹爹聽,爹爹聽了可不要笑我。”


    林如海也起了興致“你說就是。”


    “除了方才的緣故,我還有一點私心。”


    “爹爹也知子承哥哥年歲長我許多,等到如今,京城中已然有許多關於他的風言風語。我,我卻是有些不忍。”


    主要也因為同為不婚人士的北靜王,是男女通吃的性情。起初難免讓人也將商馳做此考量。


    但過了兩年,大夥兒發現人家北靜王雖然不婚,但姬妾宛如韭菜一樣一茬接著一茬。才明白這位王爺不過是一生風流不羈愛自由。


    就顯得商馳越發古怪了,他身邊一直空空蕩蕩。


    於是這些風言風語就往更奇怪的方向發展去,說什麽的都有,最奇特的一個傳言是說他在修道成仙。


    便是黛玉深處深宮內宅都知道些。


    而商馳日日在外,消息靈通,當然知道的更多。以他之心氣,怎麽會不難受呢。


    黛玉頓了頓又道“且還有一事,別說爹爹了,隻怕連子承哥哥都不曉得我知道這事。還是皇後娘娘私下告知我的。”


    皇後視黛玉如女,自然格外關注商馳。


    林如海便問著何事。


    黛玉道“爹爹可知道朝上有個通判傅試”


    林如海略微蹙眉“此人很是趨炎附勢,原是你二舅舅的門生,十分奉承榮國府。去年因犯了罪過,叫禦史台告了一狀,貶到極偏遠的地方去了。你如何知道這人”


    四大家族的趨附者甚多,賈雨村自然是頭號狗腿,但這傅試也排得上前幾名了。


    黛玉略微含笑,將此事道來。


    “傅通判有個妹子,名喚傅秋芳。人都說是個才貌雙全的瓊閨秀玉。鳳姐姐從前都是提過的,說可惜了那位姑娘。”


    “傅姑娘既然生的貌美,傅通判便想仗著妹子,與豪門貴族結親,不肯輕意許人。竟將傅姑娘拖到二十三歲還不曾許人家。”


    林如海便十分鄙夷傅家隻能算是暴發人家,要是家風清正也罷了,可偏偏傅試為人毫無廉恥氣節,叫人瞧不起。


    豪門貴族又嫌他本是窮酸,根基淺薄,不肯求配。


    黛玉繼續說道“那傅通判便請賈司馬做中間人,說要將妹妹許給子承哥哥做妾。”


    黛玉說到這也蹙眉,傅姑娘也當真是命薄,因為沒有父母,隻能由著這種恨不得將她論斤賣了的哥哥擺布。


    黛玉這還是不知道,賈赦以後會為了五千兩銀子就將親生女兒也賣掉,所以不靠譜的並不一定是哥哥。有的爹跟沒有也是一樣的。


    閑話少敘,隻說林如海聽到這兒就明白了。


    傅家必是覺得以商馳的年紀,便是未娶親,也總該急於子嗣之事。


    便是他本人不急,保寧侯也得急啊。商家子嗣不豐,哪能不注重嫡長子的傳承。


    之所以不納妾,大概是看不上小門小戶沒出身的女孩,所以特意巴巴把親妹妹送上去,準備攀附商家。


    畢竟傅小姐總是個官宦小姐,誰不想有個這樣才貌雙全又有出身的妾室呢。


    賈雨村也想在其中撈一把好處傅試還得出個妹妹,賈雨村這直接就是繼賢妃之後,第二個空手套白狼來了。


    然商馳從不是乖乖叫人套的性子。


    林如海眉峰一動“難怪傅試的錯漏,連榮國府等人都壓不住,終歸鬧到皇上跟前,惹得龍顏大怒將他貶了出去。原來是子承的動作。”


    他不但不肯納妾,還將人家一家子趕出京城去了。


    也是經此一事,皇後娘娘才放下心來。


    隻對黛玉道“商家雖有不納妾的規矩,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男人心裏要是喜歡美色,便是拿繩子都捆不住的。難為他有此心意。”


    畢竟是同僚硬塞的美妾,多少男人都順水推舟笑納了,迴家隻說,總不好拂了旁人的顏麵。


    黛玉道“不怕爹爹笑,子承哥哥每三日都會叫嬋嬋帶話與我,連一本詩書,一盒點心都想著。”


    “偏偏這樣大的事,他從來不曾提過。我在嬋嬋跟前提起傅姑娘,她也一無所知。可見是子承哥哥不告訴她,恐我知道。”


    “必是不願意我為這些事煩憂,覺得有壓力。”


    黛玉麵上帶笑,眼神卻是明亮堅定“他事事為我考慮,如今商家正在艱難之時,也該我為他考量了。”


    林如海並不是刻板之人,聽女兒這樣的話,隻道“夫妻原該如此,互為體諒才是。”


    黛玉一雙妙目宛如一泊水澤,清亮溫柔“所以爹爹,女兒想著的是願得一心人,並不在乎那世子夫人的誥命。”


    林如海聽她這話,便鄭重了神色道“你既然打定了主意,我卻也要告訴你最壞的情況。或許並不隻是誥命,玉兒”


    黛玉望著父親,罕有的主動打斷他,緩聲道“爹爹,我知道保寧侯府的處境。並不隻像您說的,削爵革職,隻怕還有更嚴重的。”


    黛玉畢竟日日在宮裏,她比誰都明白。


    太上皇現在連商太後也不肯見,可見對保寧侯府的芥蒂。


    如果他老人家真的起了左性,用那僅存的一隻手要砍了商鐸。


    皇上除了當場下定決心逼宮,或者等太上皇砍完後扶棺痛哭就沒有第三條路了。


    現在的保寧侯府,真可謂站在懸崖邊上,退則粉身碎骨。


    商鐸昨日來見林如海,也透出了這個意思他連自己的墓碑都想過了,可見情況危急。


    要真有那麽一天。


    林如海幾乎不敢去想象。


    然黛玉卻已想過了。


    她仍然帶著笑意“爹爹,若是易地而處,榮國府因為國盡忠而遭難,爹爹也絕不會為自保斷絕姻親的。”


    “我是您的女兒,自然與您一樣的風骨。”


    黛玉頓了頓“若真有那麽一天,我相信父親和我會做一樣的選擇。”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林如海從來知道女兒才學眼界超乎尋常女子,但如今真正見了她的風骨格局,才越發知道,黛玉隻怕比絕大多數男人都強。


    不由甚是欣慰。


    果然不愧是他的女兒。


    若太上皇真的昏聵至此,為罪臣而斬忠相,林如海也會死諫太上皇。


    而對黛玉來說,她已然是保寧侯府的兒媳婦,若商家家破人亡,她自然也是生死相隨。


    於她來說,這世上死沒什麽可怕,渾渾噩噩,失了本心,傲骨被折才是可怕。


    就此,父女兩人商議已定。


    於是次日朝畢,林如海就對商鐸道“多謝你費心,為我們家想著。但一切照舊時計劃即可。”


    商鐸喜不自勝他當然希望兒子能早日成親,不要再拖上幾年。


    林家既然願意,再好沒有了。


    然他還不及表表態,但凡保寧侯府不出事,必然傾其所有,將這場婚事辦的體麵。


    就見一老太監耷拉著頭走過來“侯爺,太上皇召您。”


    商鐸


    太上皇宮裏的太監們過得本就朝打暮罵,又知道老聖人沒有幾年的日子,來日山陵崩,他們這些人還不知道什麽結局。


    於是雖然不敢明目張膽,但暗裏還是會討好皇上這邊的臣子,也算為以後留條後路。


    果然這掌事太監,人老成精,對商鐸堆笑道“侯爺放心,奴才們已將太上皇身邊的利器都收的遠遠的。連藥碗都端下去了。”


    言下之意,您頂多也就挨罵,不會再挨刀子剪子或者瓷器碎片了。


    商鐸聞弦歌知雅意,笑道“多謝公公了。來日我必在皇上跟前替公公美言幾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清和縣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氣薰人欲破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氣薰人欲破禪並收藏紅樓之清和縣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