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顧莘莘跟謝栩的距離隔著一步半,風吹到後背, 她伸手拽住他衣袖, 慫慫地向他靠近。謝栩看她一眼,好笑地搖頭, 任由她拽著自己。


    這時,本就覺得後背涼涼的顧莘莘見前方小道幽幽一閃如鬼火, 驚得她往後退, 待定睛再看,幾個人影出來,是幾個官差, 正揪著一個老婆子, 而那閃閃的鬼火, 不是什麽幽靈, 是老婆子身後的火。那邊官兵看到兩人,認出是從京城來的命官,便行禮道“謝大人。”


    謝栩見他們扭著婆子,便問“你們這是”


    官兵們便道“這婆子差點縱火”


    老婆在後麵嚷嚷, “沒有,我隻是想給家裏人燒點紙錢”


    原來方才那火光並非幽靈鬼魅,而是老婆婆在燒紙錢。老婆婆年紀大了,腰背佝僂, 頭發花白, 最少年過八旬, 倚著官兵顫顫巍巍, 腳都站不穩當。見謝栩穿著官服,便如遇救星般大聲道“大人,老婆子冤枉啊,老婆子是給主子家燒紙錢,我不燒就沒人少了”許是觸動心弦,她流下淚來,“他們一家幾十口,死的慘啊老婆子我不燒,怕是再沒有人燒了。”


    幾十口顧莘莘一愣,身邊謝栩已然反應過來,幾十口的命案小城裏這些年寥寥可數,明顯指得是最近的一起,謝栩道“您難道是最近發生山匪殺人案的何家家屬”


    “是。”老婆哭著點頭,“我是他們家的老姆媽。”


    竟真是這麽巧,這都能遇見知情人,謝栩立刻吩咐官兵,“把老人家放下來,你們去旁邊守著。”


    官兵們便將老婆子放下來,去巷子口把守。


    老婆子一被放開,繼續蹲下來往火堆裏扔紙錢,抽抽噎噎道“小娟,昌華啊,老婆子我來了,給你們燒點錢,你們都拿去啊,地底下一家老小那麽多人,老婆子我隻有這個能力了”


    聽她直唿何卓的名字,看來不僅是知情人,關係還很親密,謝栩正欲發問,老婆子已轉過頭看他,半是不解半是傷心,“大人,我們何家到底犯了什麽罪,昌華到底怎麽了,朝廷為什麽要逼死他”


    顧莘莘插進話題,“怎麽是逼死的他自己做了惡受罰,本就是應該的。”


    老婆子哭著反問“他作了什麽惡你們官府說他販鹽對不對我不相信,我的昌華不是這樣的,他為什麽要販鹽他賺得已經夠多了老婆子我至今都沒想明白”


    兩人越聽越覺得不對,這老婆子應該跟何家淵源頗深,謝栩道“婆婆,如果他真受了冤屈,我們會沉冤昭雪,您隻要把您知道的告訴我們,我們會幫您。”


    老婆子道“我是何家的奶媽,六十多年前被何家買進府,昌華是我帶大的,我待他如自己親兒子一般,年老後,我在何家養老,昌華將我當半個母親,很是照顧”


    “那您怎麽”活了下來,沒跟何家幾十口一起送命謝栩這話不好問。


    老婆子聽出個中意思,“因為老婆子本來打算在京城不走的,我雖不知道何家到底遇到了什麽事,但我們曆來本本分分做生意,大半輩子都安安穩穩過了,突然官兵說抓就抓,後來昌華出了事,何家上下決定迴老家隱居,他們打算帶上我的,但老婆子八十多了,經不起顛簸,而且我想守著京城的老宅,那是對昌華的最後點念想。我一個人留在了京城沒想到,沒過幾天就傳來何家幾十口被山賊所害,一個活口不留”老婆子指著胸口,“我這心,痛得恨不得跟他們一起去”


    “原本我打算好了,晚上燒完這些紙,明兒就找個樹杈吊死,沒想到遇到了你們。也罷,你們要問什麽就問吧,老婆子也是沒幾口氣的人了,我希望你們是好官,能給我們何家還個公道。”


    話題有些沉重,謝栩問“您為什麽說何卓是冤枉的難道您還管何家的生意嗎”


    一個奶媽怎麽會插手家族生意,謝栩心知不可能,謹慎起見,還是問問,果然,老婆婆說“生不生意的,老婆子哪懂這麽多總之昌華不會做你們說的勾當。”


    她果然不知,即她沒什麽實證,謝栩並不放棄,他說“是何卓自己在牢裏交代是他販鹽的,原因是他在西域一帶做生意虧了本,需要錢來彌補窟窿。”


    “笑話”一直哭泣的老婆子,語氣突然轉為驕傲“老婆子雖大字不識,不懂昌華平日怎麽做生意,但你們可知昌華在業界裏有個什麽名聲,商業奇才他做生意極少虧本,即便虧本,也虧不了多少,我記得他教家裏的孩子,總是說做事先列計劃,虧損要在自己接受的範圍內,超過了,就不幹。他既然是這樣的人,又怎麽會虧損那麽多,需要販鹽來迴本”


    一席話讓兩人很是意外,何卓竟有如此一麵,謝栩道“婆婆您還知道別的嗎可以都說一說。”


    老婆子低下頭,“不知道了,我倒是想跟你們多講,可惜我老了,不識字,眼睛也不好,這些年都在養老,生意上的事,他們不會跟我說,但我相信,昌華是無辜的。”


    顧莘莘謝栩心下不由惋惜,好不容易有個案件當事人,除開家族關係,關鍵案情仍是一概不知。


    末了謝栩道“那您就講講別的事吧,講講您知道的事,尤其是關於昌華的。”從別的方麵問問,興許能理出些線索。


    老婆婆便叨叨道“好啊,那你們別嫌我囉嗦。老婆子我八十有二了,我是六十年前進的何府,那會兒老夫人,昌華的母親還在世,她身體不好,不能奶孩子,才找了我。別看昌華在你們眼裏已經五六十的老人了,可在我老婆眼裏,永遠都是個孩子。”


    “他兒時長得虎頭虎腦,又很聰明,誰見了他都喜歡,他讀書也乖,隻是沒什麽天賦,考了幾次,名落孫山,不過他沒氣餒,讀書不成就去跑生意,那會何家的生意沒有後來這麽好,我們隻在本地經營皮革,之後有起色都是因為昌華,他腦子靈活,又踏實肯幹,人緣也好,跑生意的路上還遇到幾個誌同道合的,結拜為了兄弟。”


    “結拜”謝栩想起何卓死前的供詞,說他早年跟孟雲義結拜為異性兄弟,“是不是跟一個姓孟的”


    “是。”老婆婆道“但是不止,還有一個人,三個人結拜的。”


    “三個人”何卓明明隻說了兩個人,難道這裏麵暗藏玄機謝栩道“還有一個人是誰”


    “這個人說來也巧了,他跟昌華同名,我們昌華正名叫何卓,字昌華,那個人很巧,正名不同,但小字也是昌華,他們覺得極有緣分,才結拜的。”


    “那這個人到底是誰”


    老婆子搖頭,“那我就不知道了,隻知道他們三兄弟後來發展不同,昌華做生意,而姓孟的小夥去了軍營,另外一個叫昌華的年紀最大,他們喊他大哥,他發展最好,據說,在朝中可是大官”


    “哪個大官”


    老婆子搖頭“噓,這是秘密,昌華不告訴我們。”


    “不過那個大哥沒白做官,也幫襯過昌華,加上我們昌華自身有能力,生意越做越大,讓原本隻是一個小縣城的鋪子漸漸開到了全國,而我們昌華也講義氣,那大哥幾次需要錢打點重要的路子,都是找昌華開的口。”


    老婆說到這不說了,謝栩問“還有呢”


    “沒了。”老婆婆搖頭“老婆子年紀大了,腦子糊塗,別的記不起來了”她是真記不起來,八十多了,神智不如常人,最後隻剩搖頭,一個勁道“但昌華不會做那些事沒有必要啊”


    見再問不出來什麽,謝栩隻能起身,招來那些官兵,叫他們給老婆子安排個住處,別真讓人尋了短見。


    一群官兵便將老婆子扶走,而謝栩則跟顧莘莘繼續往驛館走。


    迴去路上,兩人皆心有所思。


    總以為何卓被抓,是主犯伏法,可現在來來,未必。


    從老婆婆嘴裏得知,原來竟有兩個昌華,何卓不僅有兩個結義兄弟,還跟其中一個人重名,事情朝著越來越複雜的方向駛去。


    顧莘莘亦是同感,她想起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書中男主喬峰在追查身世的路上,一路被人各種陷阱與栽贓,而幕後主使,被稱為帶頭大哥的人隱藏深遠,勢力極大,喬峰幾次想接近卻被甩開


    如今這局麵,隱藏在販鹽案中的大佬可不就像小說裏的帶頭大哥身份神秘,手段狠辣,每次想接近,偏被他用各種手段甩開。


    良久,顧莘莘問謝栩道“你接下來要做什麽”


    謝栩道“明天迴京城,這裏留給廷尉其他同僚,王大人招我迴去,協助追查兵器案。”


    “哦。”顧莘莘點頭。


    何卓案一家老小被殺性質嚴重,但兵器走私更為緊要,蘄縣目前沒有更多的線索,謝栩便先迴京城,這裏留給廷尉其他人繼續追查。


    翌日,謝栩便迴了京城,顧莘莘跟著一路。


    想起顧莘莘跟他來時,一路策馬風餐雨宿,謝栩便弄了輛馬車,讓顧莘莘可以舒適的迴去。


    馬車極為寬綽,坐三四個人都綽綽有餘,顧莘莘便拉著謝栩共乘,最近他忙著案子不曾好好休息,迴去路上可在馬車上歇一歇。


    起初謝栩礙著男女之防不同意,後來顧莘莘死乞白賴軟硬兼施,總算上了車。


    果然一上車,馬車微微顛簸中,謝栩不多時會了周公。睡夢中的謝栩依舊五官英挺,眼睫濃密,但眼瞼下一圈淡淡烏青,顯是疲憊至極。顧莘莘想,蘄縣一行是她存在感最弱的一次協助,跟了一路竟然沒幫到什麽忙,雖然與謝栩不願她造成陰影,不許她出驛站有關,可什麽忙都沒幫到,仍讓她感到愧疚。


    她決定,軍火走私案,她要好好出力。


    而且,這個力應該是比較好出的,因為她知道關鍵物品,不用大海中撈針,多是一問一個問


    一夜後抵達京城,出力的時候到了。


    卜鏡招來,直接問“走私的那批武器在哪裏”


    等了片刻,卜鏡出現了畫麵,黑洞洞的


    因著過於黑暗,顧莘莘險些以為自己沒卜出來,懷疑線索是錯的,直到烏黑的畫麵裏微閃出銀光,似是武器刃上的光,顧莘莘才確定,卜出了東西。


    可到底是哪啊,黑成這樣,比以前任何畫麵都黑啊


    直到畫麵緩緩拉大,退後,顧莘莘才在逐漸明朗中見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麵。


    棺材摞得滿滿的棺材


    靠誰這麽變態把武器藏在那啊難怪朝廷找不到,誰會想著翻死人的棺材啊


    顧莘莘抱著歎服的心理,將消息傳到廷尉。


    這次她依舊不直接出麵,也不通過謝栩,徑直來個最粗暴高效的招,她雇了幾個人,讓他們告訴廷尉,城郊某米倉有異常,請官家前去查探。


    為了引起官家重視,另編造一個橋段,說夜半時不時有人過去,像在藏什麽東西,甚至聽得到鐵器晃蕩的聲音


    如此果然引起官府警覺,再一想近來大力追查的軍火案,廷尉不敢耽擱,立刻調派大量人手前往,謝栩是領頭人之一。


    大隊人馬很快來到城郊米倉。此地是官署設置的米倉,去年因為流民大批入京,為了安撫他們,官家設置了幾個點,專門用來屯糧,救濟災民,這是其中一個。


    一群人正要進去搜查,忽然路對麵來了一行人,前麵侍衛開道,中間是個官轎,後麵浩浩蕩蕩跟著一行人,氣派十足。


    原本查案過程中,俱是冷臉冷麵的廷尉眾人難得地露出敬畏,齊齊行禮,“丞相大人。”


    那官轎落地,簾子掀開,一張麵孔露出來,裏麵的人年過五旬,雖著一身常服,但一雙眸光精幹十足,官威逼人,當朝丞相齊景深。


    他掃掃廷尉眾人,“你們這是”


    廷尉司的某個官員迴“迴丞相,我們奉王大人之命前來查案。”


    “王大人”齊丞相瞅瞅眾人身後的米倉,“這就是個米倉,你們來這能查什麽”


    眾人麵有難色,同樣疑惑地瞧著齊相爺,這大晚上的,丞相從郊外迴來


    齊相爺身邊的隨從道“我們丞相關心百姓疾苦,親自前往賑災大營巡視,天黑了才迴來。”


    流民的事的確是齊丞相主管,自從去年姬郡發大水,導致幾十萬流民湧入京城,城內無法安置眾多人,便在城郊搭了許多帳營,齊相爺親去營地巡視,可真是表現了對百姓的拳拳愛護之心。


    廷尉眾人便道“丞相辛苦。”


    丞相自謙“誒,各司其職嘛你們也辛苦”又打量那些米倉,狀似無意道“你們是不是弄錯了,這米倉裏能有什麽,都是給營裏的流民填肚子的,不如去別處再看看”


    當朝一品大臣,百官之長,丞相的話一落,誰敢說個不字,廷尉幾個官員一時不知所措,倒是一個聲音不卑不亢迴,“謝丞相體恤,但案情緊急,下官等不敢怠慢。”


    說話的正是謝栩。


    見對方一個屬官這般迴話,齊丞相的隨從擰眉喝道“大膽你一個小小曹掾竟對丞相”


    “齊力,退下”齊丞相出聲阻攔,他打量著眼前的年輕人,笑道“這不是謝大人麽難怪說謝大人是王大人的親傳弟子,風骨類似啊”


    他說完揮手道“得,既如此,那你們忙吧。”


    再不理這些人,坐迴轎裏繼續趕路。


    廷尉眾人目送齊丞相一幹人離開,麵麵相覷,但想起今天來的使命,說“相爺走了也好,大家搜吧。”


    一群人對著米倉進行全方位搜查,米缸、米袋、還有些玉米,黍米等別的糧食,一群人用棍子、篩子、各種工具,幾乎寸寸摸遍,一無所獲。


    眾人不甘心,更過細的再次搜索了一遍,仍一無所獲。


    這米倉所有地方,全是糧食。


    難道情報是錯的


    幾個為首的官員麵麵相覷。鑒於在過去,這種情況不是第一次,經常會接到半真半假的情報,然後集體撲個空。


    想著已經仔細搜索兩遍,幾個領頭官員道“不然我們先迴去,向王大人稟告了再說。”


    另外幾人稱是。


    唯有謝栩擰著眉,不發話。


    其中一個領頭官員道“謝大人,聽我們的,這種撲空的場合我們經曆了不少,哪有次次都有收獲的,何況是這麽大的案子,沒搜到就是沒搜到,再幹耗下去也沒用,迴去吧。”


    其他人附和,“對啊,也這麽晚了,迴頭再商量。”


    一群人打馬要走,謝栩突然道“你們有沒有聞到一股味道”


    “什麽味道”


    “泥土味。”空氣裏的確有股潮濕的泥土味,混著郊野的草青氣息。


    有人失笑,“米倉就在郊外,這附近除了樹就是土,有土味很正常。”


    “不對。”謝栩道“是一股新鮮泥土的味道,像是誰翻過了土,照理說,這是米倉,應該盡量避免翻土,土裏有蟲子,翻多了土,蟲子易爬出來吃糧食。”


    他一說,有人道“好像是誒,看守米倉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這個規矩啊。”


    而謝栩已循著氣味出了米倉,“泥土的味道就在附近”他往後一指,“後院”


    眾人一愣,跟著謝栩往後院去。


    幾十隻火把舉起來,將後院照得亮如白晝,眾人低頭看去,地上的確有新鮮泥土翻動的痕跡。


    謝栩拿過隨從的鋤頭,一下子扒下去,用力鏟了幾下,果然碰到了堅硬的物什。一群人見狀一驚,隨即更多的人上前一起扒,在扒出那物什的瞬間,所有人倒吸一口氣棺材


    而翻開棺材蓋,裏麵整整齊齊碼了大摞兵器,刀刃在火把的映襯中閃著鋒利的銀光


    這還沒完,眾人接著挖出更多的棺材,一架,兩架,三架直挖了大半夜,當整個後院及後院外的一大片樹林,全密密麻麻擺著棺材時深更半夜,荒郊裏幽幽暗暗,冷風如粘膩的爬蟲鑽入骨身體,廷尉司的人,集體背後發麻。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新電腦版 ,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奸臣改造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爾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爾仙並收藏奸臣改造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