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少女打廊道行來, 不似旁家閨秀蓮步輕移,而是行得大步流星。若不是她裙幅所限, 真要抖起朵朵浪花。
再低頭一看她裙褶之下, 果然一雙天足曝露於人前, 繡鞋前頭還分別綴著指肚大小的珍珠, 瑩瑩可愛。
她行得瀟灑恣意, 可惜苦了跟著她的小丫頭, 隻一邊緊趕慢趕,還出聲喚,“姑娘慢些走,圓兒快追不上您了。”說完提起裙角就是一路小跑。
前頭的少女稍稍頓足,迴頭笑她, “出來時讓你少食幾個肉丸子你偏不聽, 這會兒肚皮撐漲走不動反怨我走快了,迴去看罰。”
圓兒銀盤似的臉龐頓時一皺,“姑娘不會又要裁了我三日的茶點吧?我昨日才解了禁製, 求姑娘抬抬手吧……”
“我看啊,不止茶點,連你一日三餐兩頓點心並宵夜都要改做隻食兩頓,不然下一趟出門可不敢讓你跟著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我狀元樓的白麵饅首成精了呢。”
那圓兒一臉憋屈,“還不是姑娘當初給我賜的名意頭好,您叫我圓兒,我可不就朝圓了長……”
“哦, 那從今兒個起,你就改名作瘦兒,我過幾日瞧瞧,到底你那點心裁撤的冤是不冤。”
“唔……”
對麵主仆兩個還在邊走邊打那口舌官司,並沒留意貼著廊道逼近的三人。
郎琛無意間聽了半晌熱鬧,尤其看那叫圓兒的丫頭長得白白胖胖,身形圓潤,果然真如那薄皮餡大的菊花饅首一樣雪白圓潤,實在忍不住竟破功樂出了聲。
對麵那對主仆聽見動靜,也將將行到附近,這才發現有旁人在。
做主子的膽色頗大,隻見眼前有個穿了軟甲的年輕郎君掩唇低笑,他身後一雙金男玉女也噙著笑意看過來,臉不紅心不跳,隻僅僅表情僵了那麽一瞬。
她心裏哀歎出行不利,這是丟人丟到國姓爺府裏了。
她迴頭又嗔了一眼滿臉無辜的圓兒丫頭,隨後若無其事轉過頭,朝著郎琛等人頷首,“對不住了,還請諸位借過。”
竟是直接帶著她家胖丫頭落荒而走了。
郎琛見那做主子的眼波流轉,靈秀機敏,且還不忸怩呆板,他那二十幾年也沒開花的鐵樹老皮似是被什麽撓了一下,心頭一股癢癢從頭蔓延至腳,呆呆地迴味半晌也沒能緩過神來。
“郎大人,郎大人?您在想什麽?”
沈庭輕喚兩聲,總算讓郎琛又迴了魂。
“哦,走吧,咱們去見我姑祖母去。”
02
郎老安人住的院子叫榮壽堂,院裏除了幾個年輕丫頭,剩下都是積年的舊仆,有好些個,還是當初從郎府裏出來的,所以對郎琛這個舊主家的小公子頗禮遇。
慶媽媽方送了迴客,聽見郎琛登門,親自代老安人迎了出來,見他今兒個不是獨來,還引了兩個同行,頗為意外。
“表少爺來了,快請屋去,老安人已吩咐廚下備了您最愛吃的汴京菜,今兒個可一定用過膳再走。”
說完,又特意湊近了小聲囑咐,“國姓爺和夫人早起出門前不知因何惹了老安人不快,小郎君直當發善心,一會兒席上多陪她老人家笑鬧幾句,也好哄她多吃幾口飯菜。”
郎琛連忙表示,“慶媽媽放心,我今日帶來的朋友,最會講書,準能讓姑祖母她老人家開懷。”
末了,他又忍不住問上一句,“方才我進門時,見兩個眼生姑娘打門裏出去,還不知是府裏哪位貴親?”
慶媽媽稍一迴想,便知道他問的是誰。“那主仆兩個啊,是咱報恩坊裏最大的正店‘狀元樓’的少東家和她家使女,原是之前受了二夫人的恩來答謝,卻沒想撲了個空。咱們老安人好熱鬧,這才請進門多敘了幾句。”
慶媽媽想想又覺不對,這位表少爺之前推拒了老安人安排的諸多人選,於成家之事從來視之為洪水猛獸,怎麽今日倒轉了性子,詢問起姑娘家的事來。
“表少爺,那家人跟咱不是一路,您下迴遇上了也甭理會。”
郎琛奇了,不是一路還往姑祖母屋裏領?
“那狀元樓是匪窩子不成?怎麽聽您的話,似不待見?”
“嗐,她家倒也不是歹人,就是尋常商戶人家,且絕了嗣,竟讓家裏獨生女兒立了繼,做那拋頭露麵的少東家,在咱們坊裏也算是顯了大能的。”
慶媽媽話裏暗藏褒貶,相信郎琛自能分辨。她所慮者,是怕郎琛誤以為那姑娘是老安人故意給他安排的相看人選,這才急急撇清,省得到時拴錯了姻緣,惹郎家本家不快。
郎琛麵上還是片淡然,也不再多問,便由著慶媽媽把他們引進內堂。
郎太夫人見郎琛進門,不等他問安便兜頭蓋臉數落他一頓,“你說你個猴崽子,上迴我請了費家夫人並她家女郎到我府裏飲宴,不是說好讓你趁著請安入門一見,也好讓人相看相看,你倒好,一聽說我傳喚,竟翻出牆去逃散,真真是想要氣死我個老棺材楦子啊。你不體恤我我也認了,我那入了土十年的親弟弟在地下見你這不肖子孫,該是也要從棺木裏坐起來。”
沈庭和襄桐站在郎琛身後,看他挨了罵,還滾刀肉一樣上前去攙郎老安人的胳膊,頓時不知該如何應對。
郎琛倒一改往常,乖覺的很。
“我知錯了,下迴準保不再翻牆跑了。”“今兒個當了外人的麵,姑祖母您多少給侄孫我稍稍留點臉麵,迴頭等謝了客,你想把我蒸熟煮爛我也認了。”
郎老安人這才留意,還有兩個沒見過的陌生麵孔跟進屋來,用手指了指郎琛,“合著你是故意搬了救兵,要是今日不給我個說法,定下你未來娘子的人選,別說我將你父親親自請來。”
“別別別,父親日夜操勞的,讓他來不合適。”郎琛為讓她罷休,又信誓旦旦保證,“姑祖母放心,我心裏已初初有了人選,隻眼下不好說破。”
郎老安人看了看同樣一臉無辜的慶媽媽,簡直不敢相信,“有了人選?是哪家閨秀,是打咱們府上結識的,還是經外人說和?”
“您老人家就別多問了,迴頭八字有了一撇,我再跟您細說。”
郎老安人知道她這個侄孫是個內裏執拗的性子,但也不會打誑語,他不同意的事不會出言誆騙。既然當麵得了他保障,這才稍緩了臉色,複又問上一句,“跟你同來的兩人又是哪個,也是你軍中結識的朋友?”
沈庭這才帶著襄桐上前行禮,郎琛且還幫著引薦,“姑祖母,我今兒個給你帶來的,可是兩個有福運的人,知道您今日在府裏受了冷落,特特尋了來博您開懷一樂。”
“這位是霍山村的沈二郎,前陣子護送我表嬸歸寧,在雙駝嶺徒手勇鬥兩個悍匪的那個少年英雄。旁邊這位,是他患難與共的娘子,樊氏。”
郎老安人先頭見兩個人低眉順目規規矩矩,還沒覺得如何出奇,但一聽郎琛提到雙駝嶺的事,頓時睜大了眼睛。
“是那個孩子啊,快走近些給我看看。”
沈庭見那太夫人長得慈眉善目,且還是從前東家,就拉著襄桐往前湊了幾步。
“當不得老安人的誇獎,我隻是做了分內之事,且後來楚先生替府裏給我送了恤銀,使我活命,這才使我有命重來府裏給您請安。”
郎老安人點點頭,“你遭了難吃了苦,還能對我家心懷感恩,足見你果真是個好的,不過你也別過分謙遜了,我那二兒媳歸寧那日,多虧你探路時靈醒也有手段,將那兩個落單的匪類當場絕斷,不然將上山更多悍匪引下山來,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說完又想起來關心一句,“身上的傷可大好了,還打不打緊?”
“多虧我娘子對我悉心照料,如今我已能獨自駕車了,已大好了。”
郎太夫人有些訝異,“我那日怎麽聽說,你未曾娶親?”
沈庭看了襄桐一眼,並不遮掩,“我娘子本是旁家使女,彼時被她從前主母典賣到我家,原是為我衝喜,我命懸一線時,她對我不離不棄,衣不解帶不離左右照顧月餘,如今我們雖然六禮未完,但我正打算拿了放奴書去府衙裏替她銷了附籍,做成個正經夫妻。”
郎老安人拉上郎琛作比,“你瞧見了沒,這世間夫妻就當如此患難與共,你身邊既有如此鶼鰈情深之人,怎麽就沒把你感化了去,也動那凡念早早娶妻?”
郎琛嘿嘿一笑,“誰說沒動,我剛不是和您打了包票了嗎?”
郎老安人見他狡黠,也不深究,“既今日得了舊家人登門,咱晚間就好好熱鬧熱鬧,迴頭也再給我這老婆子仔細講講你們故事。”又同郎琛說道,“你也好好聽聽,看人家是如何把日子過得和和美美的。”
郎琛恨不能立時走脫,隻找個由頭敷衍,“我剛答應了沈二郎,一會兒去衙門想法給他尋個保山,也好將樊娘在舊主家的籍契銷了,省得耽擱擺酒的好日子。”
沒有正常籍帖,在衙門裏是立不成正經婚書的。
郎老安人聽了不免奇怪,“不是已經贖買了嗎,怎還要保山。”
沈庭上前解釋一句,“當時因梁家人客居在外,沒將我娘子身契隨身攜帶,隻拿銀子換了個放奴文書,我今日到臨平鎮尋梁家人討要舊時身契,哪想到,梁家半月前就已搬走,我實在沒法,這才想要尋個保人,也好能順利完婚。”
襄桐在一旁咬唇不語,她幾時答應過要真個嫁他?可是在外人麵前,總不好當場撕破臉皮,隻得暫做隱忍。
而郎老安人聽了,也深以為然,“這事是要抓緊了半,最近幾個月的黃曆我都翻遍了,好日子屬實不多。”
郎琛順杆爬,“那侄孫就帶他們去衙門口把事辦了,今兒個就不留飯了,等改日再登門拜望您老人家……”
郎安人看他是想腳底抹油借機開溜,拿眼夾他,“這事隻你能辦了不成?慶媽媽,拿了國姓爺的帖子去知府衙門一趟,就說我們家給沈家娘子做個保山。”
少女打廊道行來, 不似旁家閨秀蓮步輕移,而是行得大步流星。若不是她裙幅所限, 真要抖起朵朵浪花。
再低頭一看她裙褶之下, 果然一雙天足曝露於人前, 繡鞋前頭還分別綴著指肚大小的珍珠, 瑩瑩可愛。
她行得瀟灑恣意, 可惜苦了跟著她的小丫頭, 隻一邊緊趕慢趕,還出聲喚,“姑娘慢些走,圓兒快追不上您了。”說完提起裙角就是一路小跑。
前頭的少女稍稍頓足,迴頭笑她, “出來時讓你少食幾個肉丸子你偏不聽, 這會兒肚皮撐漲走不動反怨我走快了,迴去看罰。”
圓兒銀盤似的臉龐頓時一皺,“姑娘不會又要裁了我三日的茶點吧?我昨日才解了禁製, 求姑娘抬抬手吧……”
“我看啊,不止茶點,連你一日三餐兩頓點心並宵夜都要改做隻食兩頓,不然下一趟出門可不敢讓你跟著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我狀元樓的白麵饅首成精了呢。”
那圓兒一臉憋屈,“還不是姑娘當初給我賜的名意頭好,您叫我圓兒,我可不就朝圓了長……”
“哦, 那從今兒個起,你就改名作瘦兒,我過幾日瞧瞧,到底你那點心裁撤的冤是不冤。”
“唔……”
對麵主仆兩個還在邊走邊打那口舌官司,並沒留意貼著廊道逼近的三人。
郎琛無意間聽了半晌熱鬧,尤其看那叫圓兒的丫頭長得白白胖胖,身形圓潤,果然真如那薄皮餡大的菊花饅首一樣雪白圓潤,實在忍不住竟破功樂出了聲。
對麵那對主仆聽見動靜,也將將行到附近,這才發現有旁人在。
做主子的膽色頗大,隻見眼前有個穿了軟甲的年輕郎君掩唇低笑,他身後一雙金男玉女也噙著笑意看過來,臉不紅心不跳,隻僅僅表情僵了那麽一瞬。
她心裏哀歎出行不利,這是丟人丟到國姓爺府裏了。
她迴頭又嗔了一眼滿臉無辜的圓兒丫頭,隨後若無其事轉過頭,朝著郎琛等人頷首,“對不住了,還請諸位借過。”
竟是直接帶著她家胖丫頭落荒而走了。
郎琛見那做主子的眼波流轉,靈秀機敏,且還不忸怩呆板,他那二十幾年也沒開花的鐵樹老皮似是被什麽撓了一下,心頭一股癢癢從頭蔓延至腳,呆呆地迴味半晌也沒能緩過神來。
“郎大人,郎大人?您在想什麽?”
沈庭輕喚兩聲,總算讓郎琛又迴了魂。
“哦,走吧,咱們去見我姑祖母去。”
02
郎老安人住的院子叫榮壽堂,院裏除了幾個年輕丫頭,剩下都是積年的舊仆,有好些個,還是當初從郎府裏出來的,所以對郎琛這個舊主家的小公子頗禮遇。
慶媽媽方送了迴客,聽見郎琛登門,親自代老安人迎了出來,見他今兒個不是獨來,還引了兩個同行,頗為意外。
“表少爺來了,快請屋去,老安人已吩咐廚下備了您最愛吃的汴京菜,今兒個可一定用過膳再走。”
說完,又特意湊近了小聲囑咐,“國姓爺和夫人早起出門前不知因何惹了老安人不快,小郎君直當發善心,一會兒席上多陪她老人家笑鬧幾句,也好哄她多吃幾口飯菜。”
郎琛連忙表示,“慶媽媽放心,我今日帶來的朋友,最會講書,準能讓姑祖母她老人家開懷。”
末了,他又忍不住問上一句,“方才我進門時,見兩個眼生姑娘打門裏出去,還不知是府裏哪位貴親?”
慶媽媽稍一迴想,便知道他問的是誰。“那主仆兩個啊,是咱報恩坊裏最大的正店‘狀元樓’的少東家和她家使女,原是之前受了二夫人的恩來答謝,卻沒想撲了個空。咱們老安人好熱鬧,這才請進門多敘了幾句。”
慶媽媽想想又覺不對,這位表少爺之前推拒了老安人安排的諸多人選,於成家之事從來視之為洪水猛獸,怎麽今日倒轉了性子,詢問起姑娘家的事來。
“表少爺,那家人跟咱不是一路,您下迴遇上了也甭理會。”
郎琛奇了,不是一路還往姑祖母屋裏領?
“那狀元樓是匪窩子不成?怎麽聽您的話,似不待見?”
“嗐,她家倒也不是歹人,就是尋常商戶人家,且絕了嗣,竟讓家裏獨生女兒立了繼,做那拋頭露麵的少東家,在咱們坊裏也算是顯了大能的。”
慶媽媽話裏暗藏褒貶,相信郎琛自能分辨。她所慮者,是怕郎琛誤以為那姑娘是老安人故意給他安排的相看人選,這才急急撇清,省得到時拴錯了姻緣,惹郎家本家不快。
郎琛麵上還是片淡然,也不再多問,便由著慶媽媽把他們引進內堂。
郎太夫人見郎琛進門,不等他問安便兜頭蓋臉數落他一頓,“你說你個猴崽子,上迴我請了費家夫人並她家女郎到我府裏飲宴,不是說好讓你趁著請安入門一見,也好讓人相看相看,你倒好,一聽說我傳喚,竟翻出牆去逃散,真真是想要氣死我個老棺材楦子啊。你不體恤我我也認了,我那入了土十年的親弟弟在地下見你這不肖子孫,該是也要從棺木裏坐起來。”
沈庭和襄桐站在郎琛身後,看他挨了罵,還滾刀肉一樣上前去攙郎老安人的胳膊,頓時不知該如何應對。
郎琛倒一改往常,乖覺的很。
“我知錯了,下迴準保不再翻牆跑了。”“今兒個當了外人的麵,姑祖母您多少給侄孫我稍稍留點臉麵,迴頭等謝了客,你想把我蒸熟煮爛我也認了。”
郎老安人這才留意,還有兩個沒見過的陌生麵孔跟進屋來,用手指了指郎琛,“合著你是故意搬了救兵,要是今日不給我個說法,定下你未來娘子的人選,別說我將你父親親自請來。”
“別別別,父親日夜操勞的,讓他來不合適。”郎琛為讓她罷休,又信誓旦旦保證,“姑祖母放心,我心裏已初初有了人選,隻眼下不好說破。”
郎老安人看了看同樣一臉無辜的慶媽媽,簡直不敢相信,“有了人選?是哪家閨秀,是打咱們府上結識的,還是經外人說和?”
“您老人家就別多問了,迴頭八字有了一撇,我再跟您細說。”
郎老安人知道她這個侄孫是個內裏執拗的性子,但也不會打誑語,他不同意的事不會出言誆騙。既然當麵得了他保障,這才稍緩了臉色,複又問上一句,“跟你同來的兩人又是哪個,也是你軍中結識的朋友?”
沈庭這才帶著襄桐上前行禮,郎琛且還幫著引薦,“姑祖母,我今兒個給你帶來的,可是兩個有福運的人,知道您今日在府裏受了冷落,特特尋了來博您開懷一樂。”
“這位是霍山村的沈二郎,前陣子護送我表嬸歸寧,在雙駝嶺徒手勇鬥兩個悍匪的那個少年英雄。旁邊這位,是他患難與共的娘子,樊氏。”
郎老安人先頭見兩個人低眉順目規規矩矩,還沒覺得如何出奇,但一聽郎琛提到雙駝嶺的事,頓時睜大了眼睛。
“是那個孩子啊,快走近些給我看看。”
沈庭見那太夫人長得慈眉善目,且還是從前東家,就拉著襄桐往前湊了幾步。
“當不得老安人的誇獎,我隻是做了分內之事,且後來楚先生替府裏給我送了恤銀,使我活命,這才使我有命重來府裏給您請安。”
郎老安人點點頭,“你遭了難吃了苦,還能對我家心懷感恩,足見你果真是個好的,不過你也別過分謙遜了,我那二兒媳歸寧那日,多虧你探路時靈醒也有手段,將那兩個落單的匪類當場絕斷,不然將上山更多悍匪引下山來,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說完又想起來關心一句,“身上的傷可大好了,還打不打緊?”
“多虧我娘子對我悉心照料,如今我已能獨自駕車了,已大好了。”
郎太夫人有些訝異,“我那日怎麽聽說,你未曾娶親?”
沈庭看了襄桐一眼,並不遮掩,“我娘子本是旁家使女,彼時被她從前主母典賣到我家,原是為我衝喜,我命懸一線時,她對我不離不棄,衣不解帶不離左右照顧月餘,如今我們雖然六禮未完,但我正打算拿了放奴書去府衙裏替她銷了附籍,做成個正經夫妻。”
郎老安人拉上郎琛作比,“你瞧見了沒,這世間夫妻就當如此患難與共,你身邊既有如此鶼鰈情深之人,怎麽就沒把你感化了去,也動那凡念早早娶妻?”
郎琛嘿嘿一笑,“誰說沒動,我剛不是和您打了包票了嗎?”
郎老安人見他狡黠,也不深究,“既今日得了舊家人登門,咱晚間就好好熱鬧熱鬧,迴頭也再給我這老婆子仔細講講你們故事。”又同郎琛說道,“你也好好聽聽,看人家是如何把日子過得和和美美的。”
郎琛恨不能立時走脫,隻找個由頭敷衍,“我剛答應了沈二郎,一會兒去衙門想法給他尋個保山,也好將樊娘在舊主家的籍契銷了,省得耽擱擺酒的好日子。”
沒有正常籍帖,在衙門裏是立不成正經婚書的。
郎老安人聽了不免奇怪,“不是已經贖買了嗎,怎還要保山。”
沈庭上前解釋一句,“當時因梁家人客居在外,沒將我娘子身契隨身攜帶,隻拿銀子換了個放奴文書,我今日到臨平鎮尋梁家人討要舊時身契,哪想到,梁家半月前就已搬走,我實在沒法,這才想要尋個保人,也好能順利完婚。”
襄桐在一旁咬唇不語,她幾時答應過要真個嫁他?可是在外人麵前,總不好當場撕破臉皮,隻得暫做隱忍。
而郎老安人聽了,也深以為然,“這事是要抓緊了半,最近幾個月的黃曆我都翻遍了,好日子屬實不多。”
郎琛順杆爬,“那侄孫就帶他們去衙門口把事辦了,今兒個就不留飯了,等改日再登門拜望您老人家……”
郎安人看他是想腳底抹油借機開溜,拿眼夾他,“這事隻你能辦了不成?慶媽媽,拿了國姓爺的帖子去知府衙門一趟,就說我們家給沈家娘子做個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