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翟氏被她婆母罵了,一路奔迴村東頭家裏,閑下來越想越氣,憑什麽她們沈家沾了胡家的光用車販筍,自己出工出力倒落了一身不是?
再深想一層,要是今日隻拉了她胡家的五百隻筍去,是不是那太和樓的掌櫃也能悉數收下?
卻不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正這當口,外頭有人叫門。“範姐姐在家嗎?我來還牛了。”
胡大娘子姓範,而叫的這麽親近且借牛的人家,必是隔壁喬寡婦。
“原來是喬嬸子,快屋來坐。”
兩家是街坊,總有些麵上情,且翟氏在村裏人緣兒不好,倒是喬寡婦為了謀些好處肯捧著她說話。
如今喬寡婦牽著牛上門,待會兒也會把了租牛的錢,翟氏麵上也不好太冷淡。
喬寡婦張望了一圈:“就你自己在家呢?怎麽沒見你婆母和妯娌啊?”
“娘帶著我弟妹和玉姐兒去山裏挖筍呢,偏我身上不舒服,就在家躲個懶。嬸子要是來還牛,交給我就成。”
“唉,這是兩天五十文的租錢,你拿去數數。”
喬氏的官人胡大牛能賺錢,且今日去城裏賣筍,胡家得了五貫多錢,翟氏便不大把這五十文多看在眼裏。
“嬸子拿來的定是差不了的。”說完隻隨手放了桌上。
喬寡婦卻並不走,拉著翟氏大有閑話家常的意思。
“我瞧著村西頭的沈娘子這兩日老往你家跑,且聽說她家二郎新娶了娘子,你可見著人了?那真是個了不得的……”
原來是因前兩日被教訓的事懷恨在心,想做那挑唆攪屎的勾當。
翟氏方才同沈家人招惹了一迴,聽喬寡婦似也不待見沈家人,也接口道:“嬸子再別提那挨刀的一家子,忒背晦。”
“怎麽?她家人得罪你了?”喬寡婦麵上關切,心裏卻激動起來,想不到白得個誌同道合的。
翟氏咬牙切齒,卻不好講明她被婆母從山裏攆迴家的事,隻含混答她:“那沈家新進門的二兒媳可真是個精怪的,也不知她給我婆母灌了什麽迷湯,竟白蹭了我家的驢車往城裏賣山筍,連人都不出就能在家數錢哩,就這人還不知足,看意思往後也要纏了我家不放。”
喬寡婦本來隻是來挑事的,聽見沈家占了這麽大便宜,頓時眼熱起來。
她眼珠一轉,計上心頭:“這不成了吸血的螞蟥了嗎?也是你婆母她曆來心善,平日裏就愛照顧我們這些孤兒寡母人家,才讓有些小人有機可乘。不過要我說,那沈家人也忒不講究,既得了好處,哪有揣著明白裝糊塗的?若是我家受了這麽大恩惠,定要十倍百倍報還,遠的不說,每日裏幾十文車錢總要把的。”
翟氏聽出個話音兒,也認真考慮起來。
她倒不在意那點車錢。
和沈家比起來,她寧可帶著喬家發財。
誰不是愛聽恭維話?又想到今日因那樊氏被當眾打臉,遂決定推波助瀾一把。
“喬嬸子淨說那外道話,咱們牆左牆右住著,情分哪是旁人能比?我瞧你家地裏活也忙得差不離,不若也趁閑去山裏摘筍,我迴頭和我婆母說一聲,捎帶上你家又何妨?”
喬寡婦見得了翟氏首肯,心下樂開了花:“那敢情好,我一會兒就帶著我家壯哥兒進山!到時無論賣得多少,都分了你家兩成。”
……
翟氏自認得了強援沾沾自喜,待晚間胡大娘帶著鄒氏和玉姐兒一歸家,就把隔壁喬寡婦想入夥賣筍的事情添油加醋說了。
“喬嬸子孤兒寡母也是不易,她張迴口我也不好抹她麵皮,何況左鄰右舍住著,沒道理幫了大西頭的,卻不管眼巴前的。”
胡大娘聽她意有所指,知道她這個大兒媳婦兒是個記仇的,隻恨鐵不成鋼,“沈家住的是比喬家遠,可那也是一個村裏的鄉親,怎就幫不得?何況他家二郎上個月受傷可是跟著你男人出門鬧的,你不思量著多照應體恤,今日還和人家橫眉立目起來?也不怕日後不好見麵。”
翟氏愈發委屈:“娘說的都在理,可喬嬸子的請托,我都應下了,總不能現在反口吧。”
胡大娘無法,隻能折中。
“那就輪替著來吧,讓她們兩家隔日跟車就是。”
02
沈趙氏午間因翟氏鬧的那場不愉快,借口不放心家裏沈庭,帶著襄桐和沈慶早早歸了家。
沈慶負氣之下,用麻袋裝了百十來隻筍硬生生一路拖迴去。
胡娘子攔不住沈家三口人,又舍不下賣筍的營生,便直到晚間歸家路上才去沈家看望,也順便把當日賣得的筍錢給她們送去。
沈趙氏氣消了大半,待吃了飯,照例去西屋把錢給沈庭襄桐兩個,卻沒想到胡家大兒媳來叫門。
襄桐去開門,見是翟氏,也沒掛臉色,客氣招唿一聲:“翟嫂子來了。”
翟氏並不進門,隻含笑宣告:“來這一趟是知會你家一聲,我婆母說明日要帶上隔壁喬嬸子去城裏販筍,就沒法捎帶你家的了,日後你家若想用車,到時再去我家提前商量。”
緊跟過來的沈慶聽胡家要撇開沈家不說,新拉上的還是才和自家結了仇的喬家,當時就怒了。
“你家愛拉誰拉誰,咱家才不稀罕,往後再不用你家車!”
說完,他哐當一聲合上門板。
門外的翟氏險些被撞了臉,罵罵咧咧兩句走了。
襄桐反應過來,都給翟氏氣笑了,隻揉揉沈慶的頭。
“知你是個護家的,總得聽人把話說完啊。”
翟氏的話她不十分相信,主要胡大娘方才來過還道了歉意,怎麽翻過頭翟氏就換了副嘴臉。
沈趙氏跟過來都聽見了,也被氣得不輕。
“咱不聽她胡咧咧。這挖筍的事本就是咱家張羅起來的,且那片林子還是三郎尋著的,現在她家把好好的大主顧傷了,迴頭還來了手卸磨殺驢,什麽玩意兒?”
“娘你別生氣,這未必就是胡大娘的意思,我看多半是翟氏從中作梗。不過人家已經打上門來,我們再強貼上去也犯不上,不如想了旁的法子把筍送進城裏。我相信定還能再尋到買家的。”
沈趙氏看著牆角堆著那百十來隻鮮筍,頓時泄了氣:“除了她家有牛有驢,餘下便隻裏正方家有頭老牛,也拉不得車,況且眼下裏正娘子她族弟正在咱家裏地頭用牛搶耕呢。”
“我倒還有個想頭,娘看看使得不使得?”
“你先說說看。”
“我想,趁眼下手裏還有餘錢,且山鮮價高,咱也買隻驢來。”
沈趙氏聽完第一反應便是不同意:“咱家一年到頭也用不上幾迴大牲畜,且買迴來還要備著草料,不劃算哩。”
襄桐敢說自然有過盤算。“娘您先聽我說啊。咱買驢,也不隻為了這幾日賣筍,便是以後下地耕田也用得。雖然驢在地裏頭不趕耕牛得用,但吃的食料也少。平日裏哪家想進城,咱也大可租了出去,多了少了也是筆進項,往長遠了說,咱家日後寬裕起來,有了餘糧,還能運去城裏高價售賣不是?”
沈慶也在一旁讚同:“娘,二嫂說的是哩,有了驢,咱再不用低三下四求人。”
沈趙氏聽襄桐規劃的長遠,又想到方才翟氏的嘴臉,終於下了決心。
“成,咱明兒個就進城,買驢!”
翟氏被她婆母罵了,一路奔迴村東頭家裏,閑下來越想越氣,憑什麽她們沈家沾了胡家的光用車販筍,自己出工出力倒落了一身不是?
再深想一層,要是今日隻拉了她胡家的五百隻筍去,是不是那太和樓的掌櫃也能悉數收下?
卻不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正這當口,外頭有人叫門。“範姐姐在家嗎?我來還牛了。”
胡大娘子姓範,而叫的這麽親近且借牛的人家,必是隔壁喬寡婦。
“原來是喬嬸子,快屋來坐。”
兩家是街坊,總有些麵上情,且翟氏在村裏人緣兒不好,倒是喬寡婦為了謀些好處肯捧著她說話。
如今喬寡婦牽著牛上門,待會兒也會把了租牛的錢,翟氏麵上也不好太冷淡。
喬寡婦張望了一圈:“就你自己在家呢?怎麽沒見你婆母和妯娌啊?”
“娘帶著我弟妹和玉姐兒去山裏挖筍呢,偏我身上不舒服,就在家躲個懶。嬸子要是來還牛,交給我就成。”
“唉,這是兩天五十文的租錢,你拿去數數。”
喬氏的官人胡大牛能賺錢,且今日去城裏賣筍,胡家得了五貫多錢,翟氏便不大把這五十文多看在眼裏。
“嬸子拿來的定是差不了的。”說完隻隨手放了桌上。
喬寡婦卻並不走,拉著翟氏大有閑話家常的意思。
“我瞧著村西頭的沈娘子這兩日老往你家跑,且聽說她家二郎新娶了娘子,你可見著人了?那真是個了不得的……”
原來是因前兩日被教訓的事懷恨在心,想做那挑唆攪屎的勾當。
翟氏方才同沈家人招惹了一迴,聽喬寡婦似也不待見沈家人,也接口道:“嬸子再別提那挨刀的一家子,忒背晦。”
“怎麽?她家人得罪你了?”喬寡婦麵上關切,心裏卻激動起來,想不到白得個誌同道合的。
翟氏咬牙切齒,卻不好講明她被婆母從山裏攆迴家的事,隻含混答她:“那沈家新進門的二兒媳可真是個精怪的,也不知她給我婆母灌了什麽迷湯,竟白蹭了我家的驢車往城裏賣山筍,連人都不出就能在家數錢哩,就這人還不知足,看意思往後也要纏了我家不放。”
喬寡婦本來隻是來挑事的,聽見沈家占了這麽大便宜,頓時眼熱起來。
她眼珠一轉,計上心頭:“這不成了吸血的螞蟥了嗎?也是你婆母她曆來心善,平日裏就愛照顧我們這些孤兒寡母人家,才讓有些小人有機可乘。不過要我說,那沈家人也忒不講究,既得了好處,哪有揣著明白裝糊塗的?若是我家受了這麽大恩惠,定要十倍百倍報還,遠的不說,每日裏幾十文車錢總要把的。”
翟氏聽出個話音兒,也認真考慮起來。
她倒不在意那點車錢。
和沈家比起來,她寧可帶著喬家發財。
誰不是愛聽恭維話?又想到今日因那樊氏被當眾打臉,遂決定推波助瀾一把。
“喬嬸子淨說那外道話,咱們牆左牆右住著,情分哪是旁人能比?我瞧你家地裏活也忙得差不離,不若也趁閑去山裏摘筍,我迴頭和我婆母說一聲,捎帶上你家又何妨?”
喬寡婦見得了翟氏首肯,心下樂開了花:“那敢情好,我一會兒就帶著我家壯哥兒進山!到時無論賣得多少,都分了你家兩成。”
……
翟氏自認得了強援沾沾自喜,待晚間胡大娘帶著鄒氏和玉姐兒一歸家,就把隔壁喬寡婦想入夥賣筍的事情添油加醋說了。
“喬嬸子孤兒寡母也是不易,她張迴口我也不好抹她麵皮,何況左鄰右舍住著,沒道理幫了大西頭的,卻不管眼巴前的。”
胡大娘聽她意有所指,知道她這個大兒媳婦兒是個記仇的,隻恨鐵不成鋼,“沈家住的是比喬家遠,可那也是一個村裏的鄉親,怎就幫不得?何況他家二郎上個月受傷可是跟著你男人出門鬧的,你不思量著多照應體恤,今日還和人家橫眉立目起來?也不怕日後不好見麵。”
翟氏愈發委屈:“娘說的都在理,可喬嬸子的請托,我都應下了,總不能現在反口吧。”
胡大娘無法,隻能折中。
“那就輪替著來吧,讓她們兩家隔日跟車就是。”
02
沈趙氏午間因翟氏鬧的那場不愉快,借口不放心家裏沈庭,帶著襄桐和沈慶早早歸了家。
沈慶負氣之下,用麻袋裝了百十來隻筍硬生生一路拖迴去。
胡娘子攔不住沈家三口人,又舍不下賣筍的營生,便直到晚間歸家路上才去沈家看望,也順便把當日賣得的筍錢給她們送去。
沈趙氏氣消了大半,待吃了飯,照例去西屋把錢給沈庭襄桐兩個,卻沒想到胡家大兒媳來叫門。
襄桐去開門,見是翟氏,也沒掛臉色,客氣招唿一聲:“翟嫂子來了。”
翟氏並不進門,隻含笑宣告:“來這一趟是知會你家一聲,我婆母說明日要帶上隔壁喬嬸子去城裏販筍,就沒法捎帶你家的了,日後你家若想用車,到時再去我家提前商量。”
緊跟過來的沈慶聽胡家要撇開沈家不說,新拉上的還是才和自家結了仇的喬家,當時就怒了。
“你家愛拉誰拉誰,咱家才不稀罕,往後再不用你家車!”
說完,他哐當一聲合上門板。
門外的翟氏險些被撞了臉,罵罵咧咧兩句走了。
襄桐反應過來,都給翟氏氣笑了,隻揉揉沈慶的頭。
“知你是個護家的,總得聽人把話說完啊。”
翟氏的話她不十分相信,主要胡大娘方才來過還道了歉意,怎麽翻過頭翟氏就換了副嘴臉。
沈趙氏跟過來都聽見了,也被氣得不輕。
“咱不聽她胡咧咧。這挖筍的事本就是咱家張羅起來的,且那片林子還是三郎尋著的,現在她家把好好的大主顧傷了,迴頭還來了手卸磨殺驢,什麽玩意兒?”
“娘你別生氣,這未必就是胡大娘的意思,我看多半是翟氏從中作梗。不過人家已經打上門來,我們再強貼上去也犯不上,不如想了旁的法子把筍送進城裏。我相信定還能再尋到買家的。”
沈趙氏看著牆角堆著那百十來隻鮮筍,頓時泄了氣:“除了她家有牛有驢,餘下便隻裏正方家有頭老牛,也拉不得車,況且眼下裏正娘子她族弟正在咱家裏地頭用牛搶耕呢。”
“我倒還有個想頭,娘看看使得不使得?”
“你先說說看。”
“我想,趁眼下手裏還有餘錢,且山鮮價高,咱也買隻驢來。”
沈趙氏聽完第一反應便是不同意:“咱家一年到頭也用不上幾迴大牲畜,且買迴來還要備著草料,不劃算哩。”
襄桐敢說自然有過盤算。“娘您先聽我說啊。咱買驢,也不隻為了這幾日賣筍,便是以後下地耕田也用得。雖然驢在地裏頭不趕耕牛得用,但吃的食料也少。平日裏哪家想進城,咱也大可租了出去,多了少了也是筆進項,往長遠了說,咱家日後寬裕起來,有了餘糧,還能運去城裏高價售賣不是?”
沈慶也在一旁讚同:“娘,二嫂說的是哩,有了驢,咱再不用低三下四求人。”
沈趙氏聽襄桐規劃的長遠,又想到方才翟氏的嘴臉,終於下了決心。
“成,咱明兒個就進城,買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