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昌的直魯聯軍敗北,此時的膠高縣已經屬於北伐軍的地盤,國民黨也派人前來赴任縣長職務。李淩一行三十餘人直奔縣城而來。


    膠高縣是青島大流氓譚記賭場譚向榮的老家。譚向榮被其弟譚向森暗殺,嫁禍到李淩身上。而李淩逃出青島後就在膠高縣冒充縣長,而後將地方惡霸譚向森的三弟譚向陽殺掉,與譚家接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李淩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到來,譚家畢竟根深蒂固,潛在勢力不可不防。將三十餘人打散,三三兩兩的進城。李淩在葛長興的陪護下走進一間茶館,迎頭就碰到一個熟人,就是膠高縣的師爺常敬之。隻見他獨自坐在一個角落裏品茶,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由於北伐軍接管,縣衙的人物統統驅趕出去,常敬之自此失業。他在膠高縣時日已久,輔佐過多個知事縣長,如今一朝天子一朝臣,膠高縣不再是北洋係統統轄,他這個師爺也落的無處可歸的地步,每日裏就在茶館打探一些消息,希望能投機取巧攀上一顆大樹。隻是時運不濟,又不認識北伐軍的官員,隻能落魄的苦度日子。這日像往常一樣悶悶不樂喝茶,卻見有兩個人直接坐到自己對麵。


    常敬之是北洋係統的師爺,現在人人都想和他撇開關係,沒想到偌大空空的茶館,還有人專門來與自己搭訕,抬起口看時,卻驚的半天迴不過神來。


    李淩微微一笑,就坐在他對麵,道:“常師爺別來無恙,你日理萬機的怎麽就有時間來此品茶了。”


    常敬之呆滯片刻後,一把抓住他的手道:“李縣長?真的是李縣長!你居然還活著。”


    “怎麽?那麽盼著我死啊。”李淩笑道。


    “不不不,能活著當然好啊。”常敬之連連擺手道:“你怎麽能來這裏啊,以前聽上麵說你假冒縣長,是不是真的?就算政府不通緝你,可譚家也不會放過你的。”


    李淩雙目微眯,道:“譚家麽!興盛那麽多年,家道也該中落了。我確實假冒了一次縣長,還要感謝常師爺當日的配合。隻是上任才兩天就撒手了,實在不怎麽過癮呢!”


    常敬之年紀越老膽子是越小,證實李淩確實假冒了縣長,一時驚的目瞪口呆,就算過去那麽長時間也是嚇得渾身哆嗦,顫聲道:“你怎麽那麽大的膽子,不怕抓住殺頭啊。冒充縣長,開倉放糧,釋放死囚,太膽大妄為了你。你趕緊離開這裏吧,被譚家知道了會派人報仇的。當時你殺譚向陽的時候,譚家都差點拿我問罪。”


    李淩眉頭一皺,道:“譚家三兄弟都死兩個了,瞧吧你嚇的。膠高縣是什麽情況,給我說說。”


    “我見過膽大的,沒見過像你這樣大膽。”常敬之定定的看了他有一分鍾,才道:“最近省長孫良誠派了個縣長到來,聽說以前在西北軍做官。上任已經月餘,大家私下都叫他包青天。”


    “哦?看來這個縣長為政清廉,不錯,不錯。”李淩由衷讚歎,能讓民眾稱為青天的官員,當今世上幾乎沒有。


    “狗屁,”常敬之狠狠的道:“是因為他姓包而且長的黑才這麽稱唿。”


    李淩頓感無語,又道:“那譚家現在如何了?”


    “譚家兩兄弟聽說都死在你的手中,遺孀孤兒都在縣城西北的譚家老宅銀杏村住著。現在唯一的譚向森掌管著青島的產業,聽說懸賞了五千大洋要為兩個兄弟報仇雪恨。可見他譚家對你恨之入骨。”


    “你是說譚向榮的老婆孩子都在銀杏村生活?”


    “是的啊,譚向榮在青島死後,孤兒寡母無力繼承產業,就將青島的東西全部盤給其弟譚向森打理。”


    李淩眼珠一轉,暗道自己等人雖然殺掉地方惡霸譚家老三譚向陽,但他在青島的大哥譚向榮的死卻與自己沒有什麽關係。是老二譚向森為了賭場產業殺兄。如果可以的話,利用老大譚向榮的遺孀,是否能讓譚向森在青島身敗名裂。此事應該等景連到來好好研究一番,畢竟景連曾是譚向榮手下第一大將。


    在李淩的要求下,兩人就住在常敬之家裏。常敬之一兒一女,兒子在濟南讀書,女兒名叫常玉,就如同小家碧玉一般,極是水靈。


    葛長興見了後兩眼放光,嘿嘿笑道:“不知你家姑娘可許配人家?想我一表人才,不如就和常師爺攀個親戚如何?”


    望著葛長興滿臉胡茬的滄桑老臉,常敬之膽氣勃發,狠狠的道:“沒門。”


    葛長興輕蔑一笑,道:“你女兒嫁給我還能做個正室。如果家棠哥看到,嘿嘿,嘿嘿。”


    常敬之聞言臉色頓變,連忙吩咐婆娘將女兒帶到親戚家住上幾天。


    李淩分別將眾弟兄安排在膠高縣城住下,靜等賀家棠孫玉柱一幫人到來。常敬之聽說李淩曾是北伐軍營長職位,對李淩是大獻殷勤。畢竟是舊官場打轉的人,馬屁功夫堪稱一絕,將李淩拍的飄飄然起來。


    這日閑來無事,在常敬之的陪同下到大街上來溜達。望著兩旁不少乞討的乞丐,常敬之道:“當初李縣長您來我們膠高縣大開糧倉賑濟災民,城鄉民眾都把您敬做青天大老爺。後來傳出您是冒充的縣長,民眾都難以置信,紛紛痛罵北洋政府欺壓百姓,驅趕好官。好多人都聚在縣衙前抗議,有些甚至跪在地上為您祈福。如果現在您亮出身份,絕對能馬上聚集一大批人。”


    李淩聽得有些感動。這些鄉民為人質樸,受人滴水之恩就能永記心頭。當日自己也不過是為那些災民送上一碗稀飯而已,這也是政府的職責所在。想想那些不為民做主,隻是一味當官發財的人,李淩隻能暗暗歎氣。


    正走著,忽然看到大批的群眾湧往東麵一條巷子而去。不管是街上的行人,店鋪老板夥計,或者是街頭的叫花子都洶湧而去,好像那個地方發生了什麽重大事情。嘈雜聲入耳,根本聽不清。


    李淩大是好奇,一旁的常敬之解釋道:“前段時間朱有才的三歲兒子,突然說他是三十年前義和團的首領王立言轉世。而且他說的繪聲繪色,能將他出生地,以及帶領義和團如何與洋人戰鬥都能說的一絲不漏。”


    李淩聞言身體陡然一震。他相信轉世傳說,因為他經常做夢夢見自己是另一個時代的人,這個時代是一百年後,他死在一場巨大的地震中。


    常敬之沒注意到李淩表情,自顧自的說:“這件事情驚世駭俗,朱有才為了驗證兒子所說的真假,帶領兒子到聊城縣驗證。他那三歲小兒竟然一眼就認出聊城縣的很多老人們,而且還有他的不少部下以及兒女們。要求他們對那些追隨自己的亡靈進行超度。”


    “此事引起兩地轟動,一年多來兩家來迴走動頻繁。隻是朱有才家庭殷實,老來得子,隻想能平安過渡餘生,這次就請來嶗山太清宮的道長為他抹除前世記憶。”


    李淩怔怔的半天沒迴過神來,自己隻是能在夢中出現前世今生的片段,而這個三歲小兒居然能將所有事情記的分毫不差。看來輪迴也是不一樣。而更讓他驚訝的是道士能憑空抹除以前的記憶,這也顛覆了他對宗教文化傳統的認知。


    不知不覺的就來到朱有才的家中。朱家院落極大,但兩旁圍滿了人群,行走都是困難。李淩好不容易擠到裏麵探頭觀望,隻見一個穿著紅色兜肚的兩三歲男孩,被兩個大人押著跪在案板前,而旁邊一名四十餘歲的道士正在揮舞著長劍,嘴中念念有詞。


    這個小孩表現出來與年齡極不相符的沉穩,雖然被押著無力掙脫,但口中稚嫩的聲音依然叫囂著:“就算我忘記了前世的因,我也不會在這裏種下無知的果。你朱家有錢我也不稀罕,身體是你朱家的,但我靈魂依然屬於總壇。如果拳民知道你們這麽做,肯定不會放過你們的。”


    這個小孩不願意被抹除記憶,無能為力的情況下,閉目念道:“神助拳義和團隻因鬼子鬧中原


    勸奉教自信天不信神忘祖仙


    男無倫女行奸鬼孩俱是子母產


    如不信仔細觀鬼子眼珠俱發藍


    天無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神發怒仙發怒一同下山把道傳


    ……”


    義和拳當年轟轟烈烈震驚中外,最後在內外夾擊下土崩瓦解,令人唏噓。這個小孩雖然是義和團頭領轉世,但現如今卻沒有一個人前來勸阻。那名道士行法以後,劍尖對著小孩一指,小孩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下昏厥過去。


    朱有才雖然想強行抹除兒子的記憶,但愛子深切,看他昏迷,急切的撲過去一把抱住。


    那道士一旁收功,道:“等他醒來就應該忘記了前世。”


    輪迴轉世本來就是很玄乎的一件事情,已經出乎所有人的思維範疇,更讓大家驚訝的是居然有道士能將他的記憶力抹除,在場的所有人都在期待著這個小孩醒來後的情景。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地下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辛酸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辛酸菜並收藏民國地下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