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隨常敬之來到“伊春樓”時,兩旁民眾頓時驚訝議論起來,喧聲四起,還真沒有見過如此年輕的縣長。特別是一些老人都感到不可思議,一個娃娃能當縣長?而且還身穿洋人服裝,感歎世風日下。
震驚歸震驚,一群商賈名流、八鄉士紳蜂擁而出。個個連唿久仰,人人笑臉相迎,確實讓李淩如沐春風。怪不得人人想當官,不說發財,就是這些拍馬屁的聲音都能讓人飄飄然。
賀家棠,孫玉柱等人巍然站立,冷眼相看。李淩笑容滿麵地大步迎上抱拳問候,逐一致意。在眾人地簇擁下客客氣氣地步入香氣襲人地大堂。
三十出頭地豐腴老鴇殷勤地引領。李淩禮貌地恭請兩位年長地鄉紳和自己一同登上鋪著紅色毛毯地寬闊樓梯。齊步來到二樓北麵最大地雅間觀濤閣。非常周到地懇請大家入座。這才滿麵春風地坐在北麵地主位上,再次辛苦地抱拳致謝,方才緩緩坐下。
大家雖然驚訝於縣長年輕,但是彬彬有禮,都頗有好感,特別是穿著一身西裝,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李淩注意到一個土黃色北洋係警服的中年人,是縣裏的保安團長,名叫鄭崇國,長著一張國字臉,說話雖然客氣,神情略顯倨傲,估計在這一帶權勢極大。還有一位年過半百的商會會長,名叫傅之德,被推舉為代表,他站起來抖抖寶藍色的絲緞長袍下擺,揚起保養得很好的和善麵孔,抱拳致意。
李淩暗暗尋思哪個是譚家代表,環視了一周,沒有發現什麽,才問道:“本人聽說膠高縣有一大家族,姓譚,不知今天有人來沒有?”
眾人麵麵相覷,不知這新來縣長怎麽問出如此話語。在民國縣鄉,一些氏族豪紳影響極大,可以左右縣裏一切格局,而縣長為了政績,往往甫一上任都去拜訪地方勢力,不然政令難出縣衙大門。而譚家在青平縣就是第一大族,當然不可能自降身份來迎接這個新來的縣長。
傅之德明白這新來的縣長原來是個啥都不懂的丘八,解釋道:“譚家向陽兄應該在家恭候縣長,還請縣長明日略備薄禮前去拜會一下。”
李淩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大家看到李淩如此態度,都是心中充滿疑惑,傅之德道:“不知縣長籍貫何處?以前所任何職?怎的來這個清貧的縣裏做了縣長?”
李淩也感覺自己唐突,嚴肅的道:“由於家父以前在張大帥統身邊做事,所以能留洋海外,最近剛剛歸國就被委任膠高縣長,還請傅會長與各位多多支持。”李淩盡是吹噓一番,告訴眾人自己是有後台的人,而且後台不弱,不要來招惹自己。又沒有點名自己父親具體是誰。九李十八張,北洋政府姓李的人多了去了,都去猜吧。更何況離省城那麽遠,一時半會也不會有人捅破。
眾人聽他如此說,也都疑慮盡去,父親能在省長張宗昌大帥身邊做事,勢力定然不小,膠高縣在人家眼中也就不值一哂。而李縣長西裝革履,也是洋人打扮,留洋海外剛剛歸來,不懂官場的規矩肯定在所難免。
頓了頓,李淩又正色道:“膠高縣是曆史悠久、民風淳樸的大縣,又得到各位前輩的盛情款待,我深感愧疚,也感激莫名。雖然我這幾年一直在海外,但時時關注國家,關注民生。現在天下大亂,烽煙四起,民不聊生,我既然飽學歸來,定然會為膠高縣盡上一份心力,絕對不能允許我們鄉鄰被盤剝掠奪。最近兵荒馬亂,民生凋零業荒蕪,又逢饑荒之年,我們應該做好保障,外據土匪騷擾,內要安定人心,我拿出些大洋,做些粥鋪,免費為那些難以糊口的鄉鄰做些善事,希望大家鼎力相助。”
李淩恍惚中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越說越感覺自己就是一方縣太爺了,不由感歎:當官真好。
兩旁眾人都默默不語,今日能坐在這裏的沒有一個是貧窮困苦之人,也都見過一些世麵。以前哪一位新官上任不是冠冕堂皇,一麵關注人民疾苦,一麵盤剝疾苦人民。
傅之德暗笑這是一個愣頭青啊,如此就好對付多了,也笑容滿麵的道:“李縣長心懷桑梓,是我膠高縣之福,我代表膠高縣父老鄉親敬李縣長一杯。”李淩也不客氣,舉杯一飲而盡。
此時,老鴇剛領著幾個花枝招展的小姐捧著小吃美酒登上樓梯。眾人席間歡笑盎然,紛紛舉杯相邀,李淩酒量尚好,來者不拒,一會就有些醉醺醺的。李淩刻意結交鄭崇國,畢竟人家是縣保安團長,自己小命也可能捏在對方手中。鄭崇國表現受寵若驚樣子,也是一味討好,幾杯酒下肚兩人就稱兄道弟,一副相識多年的樣子。景連怕他酒後失態,暴漏了身份,連忙勸解。
一餐晚宴喝得歡天喜地,大家盡興而歸。李淩一行人在寒冷的夜風中行走,櫛比鱗次的酒樓茶肆,延綿兩裏,一盞盞大紅燈籠高高懸掛在飛簷雕梁之下,卻發現大量流浪難民成堆,各種乞討的聲音不絕於耳,與周圍環境極不相襯。暗暗歎了口氣,知道這種現象在各省比比皆是。
在縣衙門口站立男男女女幾十來人,看到李淩到來,那些人一股腦的湧過來,紛紛道:“請縣長伸張正義”,“請縣長為民做主。”
李淩疑惑的看向一旁的師爺常景遷,問道:“這些人是怎麽迴事?”
常敬之大皺眉頭,道:“這是一幫刁民,打官司不贏,聽說新來了位縣長,就想攔路喊冤,我讓人將他們驅逐出去。”
李淩苦笑一聲,這些人還真將自己當縣長了,擺了擺手,對一位痛哭流涕的中年婦女問道:“你們有何冤屈?給我說說。”那中年婦女道:“我們是銀杏村村民,由於家中有兩畝薄地,本來指望能養家糊口,誰料那譚家仗著家勢雄厚,強買強賣,將我們村幾十畝地白白霸占,鄉長和譚家勾結,對我們威逼利誘,還打死了我的丈夫,強搶了我的女兒,現在隻能來這裏喊冤鳴屈,隻求縣長大人為我們做主。”
在民國的時候,土地是人生存的根本,搶人土地就是深仇大恨,李淩也相信眼前這婦女說的是真的,而打死人家丈夫,強搶民女和土匪有何區別,讓李淩憤怒不已,道:“你們先迴去,明天我給你們主持公道。”
而常敬之卻道:“縣長請先到縣衙休息一會,我有情況細細稟報。”李淩知道事情不簡單,在那些村民失望的眼神中離開。
不待斟茶,常敬之就道:“此事非同小可,那譚家勢力龐大,掌舵人名叫譚向陽,有兩個兄長在青島闖天下,與黑幫土匪都有聯係,濟南省府也有他們的人,請縣長三思後行。”
眾人眼睛一亮,果然就是這個譚家。兄弟三人都是一丘之貉,大家本來就是找他們麻煩,沒想到將頭撞了上來。吩咐常敬之下去後,幾人才敞開心扉說話。
景連伸出大拇指,笑道:“沒想到淩兄弟還真是當官的料,你瞧把那些一個個高高在上的鄉長局長,鄉紳名流忽悠的找不到北,居然沒有被發現一點蛛絲馬跡。”
孫玉柱憨厚的聲音也笑道:“連我都以為淩哥真的是縣長了,不如我們就別走了,就在這裏安下窩得了。”
李淩笑著搖了搖頭,道:“我們在這裏最多十天,過不幾日肯定就會有上級派人催糧納稅,到時候露餡就會很危險,既然來此是針對譚家,剛好借這種事把他們狠狠的打擊一下。”
賀家棠道:“我們現在人手明顯不足,我出去拉一批人馬,訓練一下。最不濟也可以通風報信。就現在我們幾個人,隨便找個武裝力量就可以把我們給滅了。”
李淩也感覺勢單力薄,就道:“明日可以到外縣招募一些兵丁,來給我們撐撐場麵。”
縣衙雖然有一些門衛士兵,但都不放心,晚上幾人輪流值班。李淩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許是現在如履薄冰,處處小心謹慎,暗暗後悔沒有剝削這些土豪劣紳,明天找個機會讓他們多吐些為妙。
震驚歸震驚,一群商賈名流、八鄉士紳蜂擁而出。個個連唿久仰,人人笑臉相迎,確實讓李淩如沐春風。怪不得人人想當官,不說發財,就是這些拍馬屁的聲音都能讓人飄飄然。
賀家棠,孫玉柱等人巍然站立,冷眼相看。李淩笑容滿麵地大步迎上抱拳問候,逐一致意。在眾人地簇擁下客客氣氣地步入香氣襲人地大堂。
三十出頭地豐腴老鴇殷勤地引領。李淩禮貌地恭請兩位年長地鄉紳和自己一同登上鋪著紅色毛毯地寬闊樓梯。齊步來到二樓北麵最大地雅間觀濤閣。非常周到地懇請大家入座。這才滿麵春風地坐在北麵地主位上,再次辛苦地抱拳致謝,方才緩緩坐下。
大家雖然驚訝於縣長年輕,但是彬彬有禮,都頗有好感,特別是穿著一身西裝,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李淩注意到一個土黃色北洋係警服的中年人,是縣裏的保安團長,名叫鄭崇國,長著一張國字臉,說話雖然客氣,神情略顯倨傲,估計在這一帶權勢極大。還有一位年過半百的商會會長,名叫傅之德,被推舉為代表,他站起來抖抖寶藍色的絲緞長袍下擺,揚起保養得很好的和善麵孔,抱拳致意。
李淩暗暗尋思哪個是譚家代表,環視了一周,沒有發現什麽,才問道:“本人聽說膠高縣有一大家族,姓譚,不知今天有人來沒有?”
眾人麵麵相覷,不知這新來縣長怎麽問出如此話語。在民國縣鄉,一些氏族豪紳影響極大,可以左右縣裏一切格局,而縣長為了政績,往往甫一上任都去拜訪地方勢力,不然政令難出縣衙大門。而譚家在青平縣就是第一大族,當然不可能自降身份來迎接這個新來的縣長。
傅之德明白這新來的縣長原來是個啥都不懂的丘八,解釋道:“譚家向陽兄應該在家恭候縣長,還請縣長明日略備薄禮前去拜會一下。”
李淩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大家看到李淩如此態度,都是心中充滿疑惑,傅之德道:“不知縣長籍貫何處?以前所任何職?怎的來這個清貧的縣裏做了縣長?”
李淩也感覺自己唐突,嚴肅的道:“由於家父以前在張大帥統身邊做事,所以能留洋海外,最近剛剛歸國就被委任膠高縣長,還請傅會長與各位多多支持。”李淩盡是吹噓一番,告訴眾人自己是有後台的人,而且後台不弱,不要來招惹自己。又沒有點名自己父親具體是誰。九李十八張,北洋政府姓李的人多了去了,都去猜吧。更何況離省城那麽遠,一時半會也不會有人捅破。
眾人聽他如此說,也都疑慮盡去,父親能在省長張宗昌大帥身邊做事,勢力定然不小,膠高縣在人家眼中也就不值一哂。而李縣長西裝革履,也是洋人打扮,留洋海外剛剛歸來,不懂官場的規矩肯定在所難免。
頓了頓,李淩又正色道:“膠高縣是曆史悠久、民風淳樸的大縣,又得到各位前輩的盛情款待,我深感愧疚,也感激莫名。雖然我這幾年一直在海外,但時時關注國家,關注民生。現在天下大亂,烽煙四起,民不聊生,我既然飽學歸來,定然會為膠高縣盡上一份心力,絕對不能允許我們鄉鄰被盤剝掠奪。最近兵荒馬亂,民生凋零業荒蕪,又逢饑荒之年,我們應該做好保障,外據土匪騷擾,內要安定人心,我拿出些大洋,做些粥鋪,免費為那些難以糊口的鄉鄰做些善事,希望大家鼎力相助。”
李淩恍惚中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越說越感覺自己就是一方縣太爺了,不由感歎:當官真好。
兩旁眾人都默默不語,今日能坐在這裏的沒有一個是貧窮困苦之人,也都見過一些世麵。以前哪一位新官上任不是冠冕堂皇,一麵關注人民疾苦,一麵盤剝疾苦人民。
傅之德暗笑這是一個愣頭青啊,如此就好對付多了,也笑容滿麵的道:“李縣長心懷桑梓,是我膠高縣之福,我代表膠高縣父老鄉親敬李縣長一杯。”李淩也不客氣,舉杯一飲而盡。
此時,老鴇剛領著幾個花枝招展的小姐捧著小吃美酒登上樓梯。眾人席間歡笑盎然,紛紛舉杯相邀,李淩酒量尚好,來者不拒,一會就有些醉醺醺的。李淩刻意結交鄭崇國,畢竟人家是縣保安團長,自己小命也可能捏在對方手中。鄭崇國表現受寵若驚樣子,也是一味討好,幾杯酒下肚兩人就稱兄道弟,一副相識多年的樣子。景連怕他酒後失態,暴漏了身份,連忙勸解。
一餐晚宴喝得歡天喜地,大家盡興而歸。李淩一行人在寒冷的夜風中行走,櫛比鱗次的酒樓茶肆,延綿兩裏,一盞盞大紅燈籠高高懸掛在飛簷雕梁之下,卻發現大量流浪難民成堆,各種乞討的聲音不絕於耳,與周圍環境極不相襯。暗暗歎了口氣,知道這種現象在各省比比皆是。
在縣衙門口站立男男女女幾十來人,看到李淩到來,那些人一股腦的湧過來,紛紛道:“請縣長伸張正義”,“請縣長為民做主。”
李淩疑惑的看向一旁的師爺常景遷,問道:“這些人是怎麽迴事?”
常敬之大皺眉頭,道:“這是一幫刁民,打官司不贏,聽說新來了位縣長,就想攔路喊冤,我讓人將他們驅逐出去。”
李淩苦笑一聲,這些人還真將自己當縣長了,擺了擺手,對一位痛哭流涕的中年婦女問道:“你們有何冤屈?給我說說。”那中年婦女道:“我們是銀杏村村民,由於家中有兩畝薄地,本來指望能養家糊口,誰料那譚家仗著家勢雄厚,強買強賣,將我們村幾十畝地白白霸占,鄉長和譚家勾結,對我們威逼利誘,還打死了我的丈夫,強搶了我的女兒,現在隻能來這裏喊冤鳴屈,隻求縣長大人為我們做主。”
在民國的時候,土地是人生存的根本,搶人土地就是深仇大恨,李淩也相信眼前這婦女說的是真的,而打死人家丈夫,強搶民女和土匪有何區別,讓李淩憤怒不已,道:“你們先迴去,明天我給你們主持公道。”
而常敬之卻道:“縣長請先到縣衙休息一會,我有情況細細稟報。”李淩知道事情不簡單,在那些村民失望的眼神中離開。
不待斟茶,常敬之就道:“此事非同小可,那譚家勢力龐大,掌舵人名叫譚向陽,有兩個兄長在青島闖天下,與黑幫土匪都有聯係,濟南省府也有他們的人,請縣長三思後行。”
眾人眼睛一亮,果然就是這個譚家。兄弟三人都是一丘之貉,大家本來就是找他們麻煩,沒想到將頭撞了上來。吩咐常敬之下去後,幾人才敞開心扉說話。
景連伸出大拇指,笑道:“沒想到淩兄弟還真是當官的料,你瞧把那些一個個高高在上的鄉長局長,鄉紳名流忽悠的找不到北,居然沒有被發現一點蛛絲馬跡。”
孫玉柱憨厚的聲音也笑道:“連我都以為淩哥真的是縣長了,不如我們就別走了,就在這裏安下窩得了。”
李淩笑著搖了搖頭,道:“我們在這裏最多十天,過不幾日肯定就會有上級派人催糧納稅,到時候露餡就會很危險,既然來此是針對譚家,剛好借這種事把他們狠狠的打擊一下。”
賀家棠道:“我們現在人手明顯不足,我出去拉一批人馬,訓練一下。最不濟也可以通風報信。就現在我們幾個人,隨便找個武裝力量就可以把我們給滅了。”
李淩也感覺勢單力薄,就道:“明日可以到外縣招募一些兵丁,來給我們撐撐場麵。”
縣衙雖然有一些門衛士兵,但都不放心,晚上幾人輪流值班。李淩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許是現在如履薄冰,處處小心謹慎,暗暗後悔沒有剝削這些土豪劣紳,明天找個機會讓他們多吐些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