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公後世多賢,送爾維舟惜此延。


    念我能書數字至,將詩不必萬人傳!


    時危兵革黃塵裏,日短江湖白發前。


    古往今來皆涕淚,斷腸分手各風煙。


    ——《公安送韋二少府匡讚》杜甫


    ……


    朝會結束,顏真卿和白複一同下朝。


    剛才在郭、李二帥問題上耍了滑頭,白複麵對顏真卿,臉現抱歉之色。


    顏真卿臉色凝重,道:“白將軍,我知道你的顧慮。不過,職務越高,責任越大。有些話,我們不說,就沒人肯說了。


    安祿山之叛,太上皇聽信讒言,先是殺掉了封常清和高仙芝兩位名將,後來,又逼迫哥舒翰放棄潼關主動出戰,最後導致潼關失守、長安淪陷……


    鄭國大夫子產曾曰:‘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決定時局的關鍵節點,如果有一位魏征這樣的諍臣,冒死進言,大唐的悲劇或許就不會發生了。


    吾輩做官,或為榮華富貴,或為兼濟天下,兩者並不衝突。德行有高下、能力有大小,不能求全責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青史留名,但至少可以不hgym,不讓自己y……


    我所認識的大唐宰相,最會當官的莫過於李林甫。他為相二十年,可謂政壇常青樹。要說能力,他絕對是一流的能臣幹吏。可要說人品,李林甫口蜜腹劍,陰險狡詐。


    安史之亂,根源就在他身上。


    他諂媚後宮,蠱惑帝王,導致整個朝堂重臣盡是陳希烈、楊國忠等阿諛奉承、碌碌無為之輩。


    他擔心王忠嗣等人出將入相,頂替他的相位,便將節度使大權授予胡將中奴顏媚骨的一批將領,最終導致安祿山和史思明之叛。”


    顏真卿直言不諱、錚錚鐵骨讓白複汗顏。


    白複歎了口氣,辯解道:“顏大人,我本來也是想直言進諫的。可是,您也看到了,呂和苗二相一唱一和,根本就是給我挖坑,陷我於不義。”


    顏真卿拍拍白複的肩膀,語重心長道:“白將軍,這才是考驗你的時刻。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這不是白講的。


    作為內閣宰相,要想統領百官,不僅要靠仁厚忠義、能力擔當,更要靠格局、見識和智慧。


    當你閱曆豐富,就會透徹領悟:最高的智慧和最高的道德是一致的。”


    ……


    顏真卿的話讓白複反複玩味。他不斷地問自己,如果是徐太傅、長孫大人等名臣,設身處地,他們會怎麽做?


    不知為什麽,權相李林甫的樣子卻不斷浮現在白複眼前。


    當年元夕馬球決戰後,曲江池畔的無名小酒鋪,李林甫與白複對飲獨酌,徹夜長談。


    這是白複與李林甫唯一的一次見麵,李林甫笑中帶刀,生殺予奪的樣子讓白複經久難忘:


    “老夫的手腕和能耐,要等你做到宰輔這個位置,才會懂得欣賞!”


    相較顏真卿大人的溫良恭儉讓,李林甫縱橫捭闔的氣勢似乎更投白複的脾氣:


    “敬重老夫,老夫未必敬重你;但冒犯老夫,老夫一定加倍奉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睚眥必報!”


    ……


    軍情緊急,刻不容緩,退朝當日下午,白複便來到兵部駕部、庫部兩司視察。


    兵部乃尚書省六部之一,下設兵曹、職方、駕部、庫部四司。兵部主官一名,為正三品的兵部尚書;次官二名,為正四品下的兵部侍郎。諸司各設郎中、員外郎等吏員。


    兵曹、職方、駕部、庫部四司職掌武官銓選考核(五品以上送中書門下,六品以下量資注定)及軍籍、地圖、疆界、邊防、車輿、廄牧、驛傳、裝備、軍械、儀仗等軍事節製,與之對應相關的具體事務則由太仆寺、衛尉寺、諸衛及地方官府分別辦理。


    白複這次主要視察車輿、廄牧、驛傳、裝備、軍械等軍輜倉庫。


    兩個時辰視察下來,白複才知大唐國庫空虛,不堪重負。原先堆滿軍輜的數百個庫房,竟然空空蕩蕩,蛛網密布。


    白複臉色一沉,質詢駕部、庫部兩司的郎中、員外郎等吏員。眾官吏也是怨聲載道,紛紛解釋原因:戶部所撥銀兩短缺;製作軍械的材料不夠;工匠人手不足……


    一天視察下來,白複才知,相較朝堂上評價郭、李兩帥的優劣,保障唐軍軍需供應的差事,才是一個更要命的坑。


    白複冷笑一聲,先把呂、苗兩相的恩怨放在一旁。於公於私,自己都要全力保障朔方軍的供給。


    白複仔細研究光弼將軍呈報的軍需清單,決定先解決軍服、被褥、帳篷等物資。眼看著秋冬就要來臨,當務之急是先解決士兵的吃穿用度。


    庫部郎中急切問道:“大人,不提供武器,僅提供軍需,恐怕於戰事不利啊?”


    白複想起當年張巡守城時,草人借箭的往事,對眾官吏道:“槍矛箭失等常備武器不足,將士們還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削竹為矛,溶鐵補刀,再不濟也可以繳獲叛軍的武器。


    倘若取暖的衣物不夠,難不成扒戰死將士的衣服?”


    庫部員外郎一算賬,歎道:“大人,如果把戶部劃撥的銀錢全部用來製作軍服被褥等軍需,錢倒是夠,但是時間來不及。一時半會,軍服作坊招不到這麽多縫補女工。”


    白複道:“軍服被褥不同於武器,需要保密設計圖紙。


    長安城裏有大量的繡坊,篩選出最好的幾家繡坊,把軍服被褥的製作外包給她們。


    我們隻需提供款式小樣,嚴把核驗關。驗收合格後,再支付款項。軍服被褥不用整齊美觀,關鍵是要保暖。縫製護心鏡、肩臂護甲,針腳一定要縝密……”


    白複話還未說完,隻見眾官吏麵麵相覷,臉現複雜神情。


    白複好奇問道:“可是本官的主意不妥?我也是趕鴨子上架,第一次操持此事,還請諸位暢所欲言。”


    庫部員外郎道:“大人的主意並無不妥。以往戰事激烈時,我們趕工不及,也曾經這麽操作過。隻是將軍服被褥的製作外包,有一個最大的難處。”


    白複道:“速速講來。”


    庫部員外郎道:“將軍服被褥的製作外包,這買賣頗有油水,以往經手的吏員往往抵製不住誘惑,手腳不太幹淨。


    即便是清正廉潔的官員,也會因‘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原因,被禦史們牢牢盯上,懷疑收受賄賂。


    吏員一人做事,被五六雙眼睛盯著,被七八條繩索拉扯著……


    所以,一來二去,大家都放不開手腳,不願趟這趟渾水。寧可不作為,也不願招人非議,惹禍上身……”


    庫部員外郎的直言,讓眾吏員打開了話匣子,紛紛抱怨……


    兵部之行,讓白複又漲了見識。不作為,未必是懶惰,未必是不願作為,也未必是偷奸耍滑,而是在嚴苛規矩的束縛下,不敢作為。


    既然要任事,就要敢擔當。


    白複心懷坦蕩,更深得肅宗恩寵信任,很快打消大家顧慮,讓大家放手而為。


    白複集思廣益,殺伐決斷,依眾人意見,定下方案。


    眾官吏見白複敢於為大家撐腰,立刻行動起來,分頭落實。


    數日後,第一批軍服被褥縫製完畢,送至兵部驗收。


    白複在庫房中隨意抽查,隻見棉衣保暖、被褥厚實,實在比以往的軍需好太多。


    白複將一套軍服掂在手中,望著河陽城的方向,心中暗道:“大帥在上,末將白複,不辱使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