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紅。蘆葉蓬舟千重,菰菜蓴羹一夢,無語寄歸鴻。醉眼渺河洛,遺恨夕陽中。


    蘋洲外,山欲暝,斂眉峰。人間俯仰陳跡,歎息兩仙翁。不見當時楊柳,隻是從前煙雨,磨滅幾英雄。天地一孤嘯,匹馬又西風。


    ——《水調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方嶽(宋)


    ……


    《大明宮圖》完成後,白複大睡三日,再次醒來時,已是日上三竿。


    洗漱過後,白複一個人坐在巴蜀會館茗鋪窗邊,端起手中茶盞,靜靜品味這一縷茶香。


    透過竹簾,白複打望著樓下街市。


    燦爛陽光,街道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販夫走卒沿街叫賣,旅人行色匆匆。每個人都在為生計奔波,來不及思考,顧不上煩惱。


    市井煙火氣,如此真實,讓白複體會到重返凡塵人間的溫暖。


    環佩叮當間,蘭馨飄然,青鸞公主的倩影倏然而至。門簾一掀,青鸞公主推門而入。


    但見她身著嫩黃色衣裳,如春日茶葉尖兒上的嫩芽一般明媚,嬌俏動人。


    “找你好半天了!”青鸞公主嘟嘴嗔道。


    “又有啥煩心事了?”白複手一抬,給公主斟好茶,笑著問道。


    青鸞公主讓侍女抱進來一個紫檀匣子,打開木匣,裏麵珠光寶氣,琳琅滿目,放著不少名貴的金釵玉簪。


    青鸞公主對白複道:“複公子,你人脈廣,幫我把這些首飾賣掉吧?”


    白複簡單翻看了一下,這些首飾都是皇室禦用之物。


    白複不解問道:“這是為何?不喜歡這些首飾了?”


    青鸞公主歎道:“那倒也不是,我想修繕一下母親居住的禪房。


    叛軍如蝗蟲過境,將太極宮的很多設施都毀損了。朝廷沒有錢整修全部殿宇,僅將修繕重點放在父皇居住的大明宮。一時半會顧及不到太極宮的佛光寺。


    最近,母親的房間潮濕陰冷。若不及時修繕,我擔心她的病情加重。與其等內侍省撥款,不如自己湊點錢給她修繕庭院。


    當年從東宮逃離時太匆忙,父皇賞賜的銀錢都來不及帶走,就帶了些日常用的首飾。所以,我準備把這些首飾先賣掉,換些錢。


    等日後有錢了,再重新置辦就是了。


    看著青鸞公主可憐巴巴的樣子,白複既心疼又心酸,暗道:“真沒想到,公主也有缺錢的時候?”


    青鸞公主覺察到白複的眼神,嘟噥道:“那你以為呢?”


    為了不讓青鸞公主尷尬,白複故意調侃道:“確實沒想到,跟我想象中的公主不太一樣。”


    青鸞公主一聽,果然來了興趣,好奇問道:“那你覺得公主是啥樣子?”


    白複笑道:“我小時候聽大人們講,公主都住在黃金鑄成的閣樓裏,屋頂鑲滿了各種顏色的寶石,按照天上星辰的方位排列。到了晚上,天一黑,屋頂寶石閃爍,如銀河璀璨,跟住在天上一樣。


    公主們頓頓山珍海味,喝的是瓊漿玉液,吃的是龍肝鳳膽。用荷葉上的露水洗發,用鮮花牛奶沐浴。


    公主們穿著雲彩做成的衣裳,輕盈沒有重量。衣裳上繡著的花簇,會隨著時辰變化,盛開出不同顏色的花朵。


    公主們出行乘坐黃金車鑾,麋鹿拉車,白象開路。如果去遠方,就騎著仙鶴,駕鶴飛天。


    仙鶴掠過天空,雲朵中就會傳出環佩仙樂之聲,還會灑下五顏六色的花瓣。


    ……


    白複還沒講完,青鸞公主已經笑的花枝亂顫,前仰後合。


    青鸞公主掩嘴笑道:“沒想到我這個公主這麽窮吧?說不定坐在你麵前的是個假公主?”


    兩人對望一眼,哈哈大笑。


    ……


    白複命人去庫房取銀兩,不一會兒,夥計們抬來兩個楠木箱。撕開封條,打開鎖匙,裏麵整整齊齊碼著一排排金錠,金光閃閃。


    青鸞公主一愣,道:“我的首飾可值不了這麽多錢。”


    白複微微一笑,擺擺手道:“你身為公主,沒有首飾怎麽行?這些錢算我借你的。”


    白複取出一個腰牌,遞給青鸞公主,道:“這兩箱黃金共計千兩,你先拿去用。若不夠,隨時可拿我的腰牌,讓夥計幫你從庫房取錢。這樣即使我不在長安,也不耽誤你用錢。”


    青鸞公主嫣然一笑,道:“那我不跟你客氣咯,當我有了錢再還你。


    不過,我很好奇,你年紀輕輕,怎麽會有這麽多錢?就算是世家子弟,一時半會也拿不出這麽多黃金啊?”


    白複道:“當年徐太傅等世家大族拋售洛陽一帶的田產時,將洛陽的田宅、莊園炒成了天價,無數官員、商賈從買賣田產中獲利。


    為了方便長途運輸和支付,三省六部的官吏發明了‘飛錢便換’的匯兌方式,緩和市麵上流通錢幣的不足,亦減輕攜帶大量錢幣的不便。


    各地商賈至長安和洛陽,將錢交給諸軍、諸使或諸道設於東、西兩京的‘進奏院’,換取票券。由“進奏院”發給半聯賃證,另半聯賃證寄迴各地的相應機構。商人返迴本地後,經兩聯核對,驗證相符,便可取款。這些官辦的賃證叫“飛錢”。


    “飛錢”利潤之高令人眼熱,一些大商賈也發現了其中的商機,這些大商賈在各道皆有聯號,代營“便換”,以此牟利。


    ‘飛錢便換’匯兌方式的橫空出世,更是讓洛陽田宅的買賣變成一場饕餮盛宴。”


    青鸞公主點點頭,道:“這事我還記得。我們皇族中也有不少人趕赴洛陽。因為爭地,不少親王和虢國夫人起了衝突。到最後,還被皇爺爺責罰。


    難道你是因為買賣洛陽田產發了大財?”


    白複笑道:“那倒不是,不過也有一些關聯。


    安祿山起兵叛亂後,官辦的‘進奏院’和絕大部分商賈聯號皆化為齏粉,僅有兩三支商賈聯號還能在亂世中繼續經營。


    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支商賈聯號名叫盛泰魁。盛泰魁最初是一支駝隊,依靠駝人及數萬峰駱駝組成的龐大運輸隊伍。


    駝隊將中原一帶的茶葉、絲綢、藥材販賣到西域,然後,再將西域的玉石、毛皮、羊馬販迴到中原。


    ‘飛錢便換’的匯兌方式橫空出世後,盛泰魁因在各道皆有聯號,於是也拓展業務,代營“便換”。


    盛泰魁的大財東就是川幫,其餘幾個財東是洛陽一帶的世家大族。


    太傅南遷時,這幾家世家大族也跟隨太傅南遷。於是就想將手中的盛泰魁銀股轉讓。


    太傅覺得這是個商機,便借錢給我,讓我將這些銀股悉數買下。於是,我便成了盛泰魁的二財東。


    亂世中,中原諸道交通斷絕,唯有川幫等綠林幫派還能秘密活動。所以,盛泰魁的生意越來越紅火。


    到最後,很多叛軍將領私下找到盛泰魁,將其搶掠的財貨,兌換成‘便換’,通過地下渠道,運輸到其家鄉。為此,他們也為盛泰魁大開方便之門,對盛泰魁運輸的貨物,盤查相對鬆懈。


    借此,川幫將許多軍需物資運抵河東道、河南道、河北道等諸道義軍,協助唐軍和當地百姓抵抗叛軍。


    數年下來,盛泰魁賺的盤滿缽滿。我啥也沒做,一不小心竟然成了財主。”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