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薑暄試問,要不要支持一下自己的親妹妹,薑讓和薑瓖立刻就連連搖頭,苦笑不已。


    “必須支持呀,這人都上門來打秋風了,不出把力,能說得過去嗎?”薑讓人到中年,社會閱曆比他兩個弟弟多點,“雪中送炭總比錦上添花好,妹夫的國家正處於草創階段,我們出把力,他會念我們一輩子的好。”


    薑瓖站起來,去關上客廳門說:“我也是這個理,可如何支持,得拿出個章程來。畢竟,我們是大明的人。


    如果一不小心泄了密。被有心之人扣下一頂‘裏通韃子’的帽子,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薑瓖的話,瞬間讓會客廳內的氣氛,冷卻了不少。兄弟三人,竟然有好幾分鍾,沒有說過一句話。


    雖然,現在的大明,與察哈爾蒙古林丹汗的關係,正處蜜月期,長城一線,幾乎沒有戰事。


    而且,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名義上的大汗——林丹汗,正為了大明每年給的十幾萬兩賞銀,和後金拚命懟呢。


    可是,又有誰吃得準,這個政策不會有變呢?如果有變,薑家大大小小上百條人命,可不是鬧著玩的。


    會客廳沉默了一會兒,最後還是老大薑讓拿主意。他看了看桌麵上的藥瓶和懷表,果斷地說:“反正也不急於今晚下結論,我們迴去,都想想辦法。


    看看有什麽好辦法,既能幫到玉娘妹子,又不讓家族陷入險地。好了,散了吧,三瓶藥先留在我這裏,懷表二弟三弟,各拿一塊。”


    ……


    薑氏三兄弟雖然已經成家立業,可還沒有分家,各住一個獨門的小院。兄弟之間的關係不用說。就是妯娌之間的關係,也是非常融洽的。


    薑讓迴到自己的東小院,見廂房中還亮著燭光,心中微微一暖,就推開房門,走了進去。


    妻子黃氏正盤腿坐在火炕上,做著女紅,聽到有動靜,就抬起來頭來,見是薑讓走進廂房。


    她忙放下手中的女紅,站起來笑著對薑讓說:“老爺今晚這麽快就迴來了?妾身還沒給你暖床呢,小蘭,快打些溫水來給老爺洗腳。”


    “事談完了,迴來自然就早。”


    薑讓在繡墩上坐下,把三瓶藥放在梳妝台上,看著妻子略染風霜的臉道:“這三瓶藥,是一位至交送的,你這十幾年來,常說胃痛,裏麵正好有一瓶藥。


    呃,就是這瓶,說能治胃痛,你下迴胃痛的時候,吃一片,聽說很有效果的。”


    薑讓的妻子黃氏今年三十八歲,兩人婚二十二年,感情極好,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子女。


    黃氏要求薑讓納妾,薑讓都沒有聽從,以命中該有自然有的說辭,來拒絕她的好意。


    且他對黃氏胃痛的毛病非常上心,經常托人找來各種秘方抓藥吃,可效果都不好,反而有加重的跡象。


    “真的還是假的?那豈不是天上的仙藥?”


    吃了十幾年藥,黃氏對治好胃痛已經不抱任何希望。她半信半疑地將那瓶藥拿過來看看。


    隻見晶瑩剔透的小瓶子上,貼著一張紙,紙上寫著三個極為難看的漢字“治胃痛”。


    小瓶子裏麵,則裝著二三十片如同小指甲般大小的藥片,雪白雪白的,十分好看。


    別的不說,就說這裝藥的小瓶子,那麽的通透晶瑩,看起來,就是不可多得的名貴之物。


    妻子的疑問,薑讓認真地想了想說:“必定是真的,因為,她沒有必要騙我……咦,你怎麽啦,是不是又犯病了?”


    正說話間,薑讓看見妻子黃氏,突然緊皺著眉頭,臉色變得刹白,捂著肚子慢慢地倒在床上,等他走過扶她時,她已經痛得說不出話,豆大的汗珠不斷地從額頭流下來,很快就把床單打濕……


    薑讓以前也見過黃氏犯病,可從來沒有見過犯得如此猛烈,如此痛苦。


    情急之下,他也不顧太多,就擰開胃藥的小瓶子,倒出一片藥,塞入妻子的嘴巴,再灌她半口溫水,讓她把藥吞進肚子裏……


    就這麽折騰了三四分鍾,黃氏在吃了胃藥之後不入,疼痛好像就減少了不少。又過了一會兒,隻有隱隱約約的疼痛感,大約小半個時辰後,就一點兒的痛都感受不到了。


    “這胃藥就這麽對症下藥,這麽靈嗎?”


    從胃痛中恢複過來的黃氏,臉色已經變得正常不少,她起剛才服下的胃藥小瓶子,就像在懷疑人生似的問薑讓:“才吃一片,就一點兒也不痛了,夫君,這要是哪個至交送你的,你一定要好好地替妾身感謝人家。”


    往日,她的胃病發作,最少要痛上小半天,每一次發作,都讓她覺得痛不欲生,生不如死。


    今天,這突如其來的發作,比往日來得更猛烈,更痛苦。她本以為自己會被活活地疼死。卻沒料到,隻服了一片白色的胃藥,就把她從生不如死的折磨中解救出來。


    “這藥,真的是藥到病除呀!”黃氏把藥瓶握在手中,仿佛握住自己的性命一般,她看了眼丈夫,輕輕地說,“隻可惜隻有一瓶,就是不知道,等裏麵的藥全吃完後,我的毛病,會好了沒有?”


    “放心吧,等你吃完這瓶藥,你的病,一定會全好的。快去睡吧,夜不淺了。”


    妻子就寢後,薑讓又重新坐迴繡墩上。


    他望著擺在梳妝台上的三小瓶藥,不時轉頭去看看,已經帶著輕鬆表情入睡的妻子。


    在昏黃的燭光下,他不知在想著什麽,想了許久計久……


    第二天晚上,薑氏三兄弟在府中設宴,熱情地款待莫敬辭。


    酒過三巡後,薑讓放下手中的酒杯,打開天窗說亮話道:“莫護衛,咱們都是明白人,你就明說了吧,你家主人把派你來我們大同,是想得到什麽呢?”


    “嘻嘻,大舅老爺,您說錯了。”


    莫敬辭少有機會喝到大明的好酒,所以在宴會上,他多喝了幾杯。


    聽到薑讓的話,他睜開微醉的雙眼,笑嘻嘻地說,“其實,小人不是我們國王陛下派來的,而是我們北海伯爵派來的,至於伯爵大人想要的是什麽東西,全寫在這封書信中。”


    說完,莫敬辭就從懷中,摸出一封折疊得很好的書信,交給了薑讓。


    薑讓接過書信後,打開一看,隻見書信中寫著:


    舅舅大人金體安好:


    外甥張天昭於千裏之外,百拜問安……


    今我大周國家草創,內有嗷嗷待乳之庶民,外有惡狠如虎之敵環顧……


    為國家計,為天下蒼生計,特向舅舅大人,請求支援以下人員:鑄火炮工匠三十人,和火銃工匠一百人,共一百三十人!


    若吾舅舅能玉成此事,外甥於數千裏之外,定終生銘記吾舅舅之大恩大德,須臾不敢忘也……


    薑讓平靜地看看完信件,也不把書信給兩個弟弟看看,就把書信收起來,重新端起酒杯,向莫敬辭敬酒說:“來,莫護衛,請滿飲此杯!”


    “多謝大舅老爺賜酒,小人不勝受恩感激。”


    ……


    宴席散去,薑瓖派家丁把喝得伶仃大醉的莫敬辭,扶迴客房休息。


    他們三兄弟則關起門來,繼續討論如何支援大周王國的事情。


    “二弟三弟,你們看,這就是我們親外甥要的人。”


    剛坐下來,薑讓就把張天昭的書信,拿出來給薑瓖薑暄看,似笑非笑地說:“這小子眼光毒呀,地處蠻荒之地,也知道火炮火槍的厲害,淨挑好東西拿,不傻!”


    薑瓖很快看完信,轉手遞給薑暄道:“區區百十號人,給他也無所謂。反正工匠營裏,多的是手藝不錯,卻又吃不上飯的人。送他們到妹夫那裏去,也是給他們條活路,我晾他們也不敢不去!”


    “要的人的確不多,”薑暄看完信,一邊把信折起來,一邊苦著臉說,“可問題是,在什麽時間,通過什麽方式把人送到姐夫那裏去呢?


    如果隻靠莫敬辭一個人,他手下又沒有護衛看管工匠,我看這事,夠嗆!”


    如何把人送到大周去,這的確是個大問題。


    莫敬辭這次是隻身南下,隻靠他一個人,是不可能把一百三十個工匠,安全地帶迴大周王國的。


    要知道,大同到大周,相隔著三千多裏地呢。中間還有寬達上千裏的戈壁灘,途中要經過數不清的蒙古人的部落……


    更要命的是,現在是十月初,塞北已經開始下雪。但真正的嚴寒,還要再過一個多月,才會來到。


    <a href="https://m.yawenba.net" id="wzsy">yawenba.net</a>


    到那個時候,在冰天雪地,氣溫零下二三十多度是常態的情況下,想往北方趕路,那是找死。


    因此,想今年迴到大周,隻有一個月的時間窗口。不然的話,隻好等明年四五月份,春暖雪化時再作打算。


    “二弟三弟,我跟你們商量個事。”


    會客廳裏。


    沉默了一會兒的薑讓,忽然嚴肅地對薑瓖和薑暄說:“我打算辭去官職,然後帶上你們的大嫂,還有跟隨我多年,出生入死的家丁們,


    護著外甥要的一百三十名工匠,去玉娘妹子那裏,幫她看住那國家。二弟三弟,你們覺得怎麽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623崛起北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水滿楓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水滿楓林並收藏1623崛起北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