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鍾聲在海麵上餘音渺渺。


    從唐坊的中坊大街上空,一直飄到了五裏外的波濤中。


    海麵平闊,足以傳音。


    大宋船隊正中,是一字兒擺開的五條福建海船。海船甲板上,因為鋪上了相連的木板,便連成了一個十分寬闊的水榭歌台。


    彎月高懸,在深藍海麵染上一層薄金,銀亮的十二條河道奔湧入大海。


    樓雲換了衣裳,卸了半臂鎧甲,倚在二樓窗前。


    他挑眼看到,唐坊西麵最靠近太宰府方向的一張水門也吊了起來,水門裏,可以看到幾條駛出的船影。


    應該是屬於扶桑商人的三條大板船,裝飾一新,從西二水門駛了出去。


    而他安排的二十名樓府精悍家將,已經傳信迴來:


    他們在半個時辰前順利潛入唐坊。


    在此之前,為了參加國宴,特意迴岸準備的式部丞和藏人將招來了西坊的扶桑船隻。


    在他們坐船迴太宰府的時候,樓大就按他的命令,安排了二十名家將潛入其中。


    如此,他們便在不驚動唐坊,也不驚動扶桑太宰府的情況下,登岸扶桑。


    扶桑大板船上裝飾一新,船艙兩側鋪著倭錦,錦上織著華麗的源氏物語宮廷故事圖。


    船頭青簾後,隱約可見的是西坊中美貌的扶桑遊女。


    她們違例穿著華貴清服的白色十二更唐衣,在簾下露出了層層疊疊的更衣衣擺。


    青綠、嫣紅、煙紫、橙黃,如春日盛開庭院中的姹紫嫣紅。


    她們的長發如清泉流綻,隨著她們在簾後的陣陣撥弦,扶桑宮樂曲調綿長。


    年少襲官,年不過十五歲的式部丞也立在船頭,應拍節跳起了這一曲青海波。


    他的折烏帽子上斜插著一支桃花爛漫,仿似還在是平安京城中第一次蒙恩上殿,晉見國主的時節。


    在滿眼的繁花春日,他身為平氏族人,有幸登上國主理政的清涼殿前。


    他隨著古樂踏步,手執折扇子翩翩起舞。


    他身為平氏子弟,為的是能在小國主麵前一展才華,為君上掃去來日春風花落,宮中寂寞的愁思。


    仿佛這扶桑的平家天下,還是一片歌舞升平。


    倭船從密立的暗礁之間駛出,遠出五裏之外,迎接大宋國使。


    樓雲一身緋色官袍,係著雪羅披風,站在二樓。


    他遠望著四麵散布的唐坊船隻,一千五百條漁船間暗藏著八卦臨戰軍陣圖。


    倭船從軍陣圖中駛過,曲聲四溢。


    停槳的秀美漁娘抱膝坐在船頭,好奇地傾聽曲聲。鄰船的少年兒郎三五搭伴的,殷勤地搖船靠近。


    他們想要和她們共賞舞蹈,和她們一起觀看那月光倭船裏,春日海波的輕影。


    他不禁也微笑了起來。


    他椅欄傾身,喚著最為寵愛的官伎行首林竊娘,笑道:


    “竊娘,再賞一曲蕭聲,與我在秋潮中佐酒罷。”


    寬大甲板上,已經鋪上了深紅色的地衣。


    十六位官伎素衣同坐,各抱琵琶、箜篌等般般樂器。


    因為拍大鼓的樂伎任翩翩在三天前的台風中生了病,她現在隻能蒼白著臉,坐在姐妹之間,勉強支撐。


    她已經無法與她們同奏大曲。


    憂心的她們仔細聆聽著扶桑曲樂,謹慎判斷著這外蕃曲樂技藝如何。


    她們細細推斷著,缺了翩翩的大鼓,會不會讓大宋國使的樂宴失色


    此時聽得樓雲笑聲,正凝眼觀賞青海波的一雙雙妙目,同時轉頭看向了聲音的來處。


    彎月的金暉落在了年輕國使那雪綢製的長披上,照出他俊美飄逸的容顏,他嘴角那一抹微笑,如同月光傾泄。


    林竊娘心中一定,知道他不欲讓扶桑使者專美於前,自然撫蕭在手,悄笑啟音。


    海浪聲中便有蕭聲幽咽,聽得到一曲宋地傳來的望江潮


    微雲撫月,潮聲漫漫。


    黃七郎已經離開,踏著這曲聲,趕赴那月光下的管弦國宴,她也沒有上車,牽著小蕊娘一步一步慢慢走在中坊大街上,


    “大娘子,陳陳公子會進坊來求親嗎”


    小蕊娘偷偷地看著她,小聲地詢問著。


    她當然也知道大娘子和文昌公子有私信往來的事。


    她也能猜測著,大娘子和文昌公子,通過泉南書院在陳家求親前,可能已經結識的事。


    “時候到了,他就會了。”


    聽得那海麵傳來的空寂蕭聲,季青辰不禁停語,微微閉目。


    那蕭聲揚起,把她帶到了萬裏之外。


    她隨著那曲聲中的水波蕩響,看到了西湖水畔的大宋臨安城。


    曲聲牽著她,悠悠蕩蕩飄上了城中的最高處,悄步踏上了錢塘江畔的觀潮樓。


    她從樓上遠望江潮,隻看得到那一線橫亙天際的銀色潮線。


    漸漸的,蕭聲轉亮,潮水轉急,


    銀潮相邀,她仿佛一腳走出,便站立潮頭。


    湧動的潮水,一波接一波向高處而去,夜風撫動著她的衣袂輕揚,飛向天空中的玉盤圓月。


    月光入眼,她幾乎以為隻要輕輕一伸手,就能攀折到月宮中斑駁的桂樹。


    潮水終於湧到了樓前的江岸。


    潮濤拍岸,月欄傾倒。


    曲聲中,她步步踏浪,懷抱月枝從桂宮而迴。


    江水一浪接一浪地撞擊著岸邊的石堤,將她送迴樓閣之上。偶爾迴頭,便看到江麵翻起的波濤。


    起伏的波影就像是持蕭人在蕭管上翻飛的十指,翹起又落下,輕揚又斷折,此起彼伏,纏綿不盡


    天空中,俯首望潮的明月,也是如此這般彎而又圓,圓而又缺。


    人世起伏,恰如潮生。


    扶桑國式部丞已經入席。


    樓雲端坐在國宴主位上,舉起一盞桂花清酒,向他微笑勸飲。


    蕭聲幽幽,便聽得到海麵漁娘們的聲聲驚歎,纏繞進了層層海浪聲中


    海天同歎。


    好一曲宋地傳來的望江潮


    餘音悠悠,季青辰的腳步便也停在了街心。


    陳文昌求親或是不求親,本來不在她的控製之中。


    這門親事,在於陳家到底想不想參與進樓雲與韓參政府的爭鬥。


    在於,陳文昌身為次子,究竟有幾分心意願意用婚姻扶持敗落的家業。


    也許,還在於他心中的妻室,應該是什麽樣的女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朝好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鄒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鄒鄒並收藏宋朝好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