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擁擠,把她擠得挪不動腳。


    在那場混亂火並中,她雖然沒有見過三郎在南九州島的殺戮,卻親眼見到了三郎那染血鋼刀差點砍向二郎。


    如果那時她沒有恰好趕迴來,如果她沒有趕在南北兩坊剛開始動手時,就擠進了對峙的人群裏;


    甚至,她沒有在驚駭之中忘記了恐懼,在人群中撲出去;


    如果她沒有狠狠撞到了三郎的胸口,一耳光甩到了他的臉上,把他推得倒退了兩步。


    她不知道二郎和三郎那一天到底會如何收場。


    她也記得,在還沒來得及染滿血腥的河道邊泥地上,在她過於震驚的腦袋裏,那時根本想不出別的辦法去阻止坊民的內鬥。


    她背著扶桑海商,到內地遊說各地領主破除官辦貿易,是在挖他們的牆角。那天,她能一路平安趕迴到唐坊,就已經耗盡她這些年積累的所有人脈。


    過去幾年裏,她也從沒想過,要在弟弟們的手下裏安插自己的親信,


    她隻有孤身一人。


    那時,她隻能本能地像一個被逼到了絕境的鄉下潑婦一樣,抓著二郎不放,她打滾哭罵,披頭散發讓季辰虎把她一塊兒給殺了


    她還記得那時她哭罵的尖刻言語:


    “忘恩負義的下賤種子,忘記了爹娘,忘記了祖宗瞎了心的東西為了幾條河道,今日你就要拿親兄弟開刀,明天你再拿親姐姐開刀後日大後日,你又容得住誰誰又敢跟著你”


    三郎身邊的那十幾個最親信的小兄弟,如今已經長大。


    他們吃過她的飯,穿過她的衣,自然不敢來拖她。反倒是那許家的六兄弟,居然還敢伸手來碰她,要把她拖走


    她那時也想不起什麽古漢書裏麵看來的。“謀定而後動,先發製人後發製於人”這般的訓誡。她接到坊中內鬥的消息後,隻來得及擺脫一路上不斷出現截殺她的山賊,日夜兼程地趕迴來。


    她隻看到二郎身邊的漁戶雖然增加了,也絕比不上三郎身邊那上萬的陌生麵孔。


    完全打破了她所有的預期。


    更不要提,還有那要把她拖走,鼓動著三郎繼續幹下去的許家兄弟。


    她隻能拚命錘打著三郎,死抱住他的雙腿,她賴在地上哭叫亂罵著:


    “看看你造的什麽孽,你還沒死呢,你姐姐就要被人欺到頭上來爹娘在天上看著呢你九歲的時候,我們逃出村,我被路過的扶桑山賊多看了兩眼,你就知道有危險,能背著我一天一夜逃了幾十裏的水路。也沒有忘了拉二郎一把早知道今日當初何必又管我這個無用的姐姐我當初還不如跟著爹娘一塊兒死絕了,不用再睜眼看著你這沒天良的王八羔子”


    三郎一直沒有動彈,任她打罵,卻也沒有半點後退的意思。


    倒是那許家兄弟吃了她當麵唾過去的幾口吐沫,因見著吐沫裏帶著血,不知道她是咬了唇還是咬了舌頭,他們便遲疑了起來。


    就這樣瘋子一般歇斯底裏地哭鬧著,隻當他身後等著的那一兩萬持械漁民都是空氣,她知道季辰虎已經騎虎難下。


    但她更知道,她要是一鬆口,一後退,這已經爭紅了眼二萬之眾就會全都湧上來。


    他們真的會殺向她身後的二郎,還有李先生那些鄰居,他們會把那一萬多的北坊坊眾全都殺光殺敗了,才會有個結果。


    他們死了,接下來誰說不會輪到她


    以前她還能接濟三郎的吃用衣食,現在三郎已經不需要她了。


    三郎現在的眼神,實在讓她想不起往日的他。


    不過是幾年前,他還是一個會在深夜裏擔心她的孩子。


    他甚至會擔心死而複活的阿姐在寺裏被和尚咒殺,那時的三郎,是一個會翻山越嶺,偷偷到駐馬寺寺奴寮舍裏來看她的孩子


    然而,那一日,三郎終歸是伸手,把她從地上拉了起來。


    他由著她一邊哭著,一邊從他手上拿走了刀


    “季媽媽,我的嫁妝冊子拿來了嗎”


    她站在貨棧門口,看著街道盡頭。


    遠處,有內庫坊丁打著火把,慢悠悠趕來了一頭青帳烏篷的牛車,供她乘坐去駐馬寺。


    車上,已經按她吩咐迴內庫準備的季媽媽,扶著坊丁的手,從車轅上走下。


    她雙手向她呈來了一隻木盒。


    小蕊娘上前打開,可以看到裏麵厚厚幾冊分家後的嫁妝冊子,還有冊子上麵放著的一枚私章,一串內庫銅鑰匙。


    “三郎迴來如果要見我,媽媽就把這盒子給他,讓他愛怎麽花就怎麽花。但隻要我一天還是坊主,十二條河道就要在季氏貨棧名下全權打理。他要是再不依不饒的,就擊鼓,召開裏老會重議坊主我也知道他嫌裏老會的人都沒血性圖安穩。你告訴他,他盡可以馬上召集全坊坊民,看他們南坊人多勢眾,卻有幾個人願意跟著他進扶桑內地”


    說話間,她又歎了口氣,把聲音裏的三分的煩惱給消淡了去。


    黃七郎正疑惑她這會兒去駐馬寺就是為了避開三郎,還要相勸時,她抬頭望向遠外鴨築山中燈火通明的駐馬寺。


    她聽著那來迴撞響的震蕩佛鍾,稍稍沉默。


    良久,她雙手慢慢合什,輕聲地默念:


    “南無阿彌陀佛”


    小蕊娘便從她的聲音裏聽出了一絲悲涼寂寞的意味


    “大妹子,你這是”


    她睜開眼,看向疑惑的黃七郎,輕聲道:


    “黃七哥,這佛鍾是二十四聲,不是示警的鍾聲,而是寺裏有高僧歸天了”


    在天中漸升起的清寒月光下,她的神色間漸漸有了悲淒之意,


    “是空明大師圓寂了”


    十年過去,當初在駐馬寺裏庇護過她的十二位大宋老僧,已經漸次凋零。


    最後這一位空明老禪師,高壽已經八十有三。


    他不僅在她十歲入寺時就幫助、保護過她,還曾經對季辰虎有再造之恩。


    空明在她的苦苦哀求下,出麵勸說同伴裏的一名隱居老武僧。空明請他出了苦修齋,教會了三郎正確使用那一身蠻力,怎麽在馬上馬下、陸上海浪裏縱橫自如。


    老武僧還教會他,怎麽用唿吸調氣來平息他漸來漸暴躁的脾氣。


    那一年開坊時的火並後,她經由王世強之力,在坊中引入宋商,開埠經商。


    在她的主持下,南北兩坊平分十二條河道,二郎、三郎兩兄弟握手言和,沒有再起衝突。


    他們三姐弟仍然和以前一樣,一起住在親手搭起來的季家小院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朝好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鄒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鄒鄒並收藏宋朝好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