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初聞喜訊


    1906年4月10日,第三十四標大小事務都已上了正軌,劉繼業總算找到了些空餘時間,在軍營住了十多天後抽空迴了趟家。


    上午時分從軍營一路騎馬來到家門口,下了馬來進了府內,才得知父親出去巡查生意未迴、母親迴娘家省親、青子與府中的姐妹們一大早便出去逛街了。


    迴到空蕩蕩的別院內,劉繼業靜下來忽然覺得不適應,換了身西服後遂向下人問明了方向重新出門,驅馬向夫子廟尋找青子去了。


    不一會兒來到人山人海的夫子廟,劉繼業找了當地劉家的一處當鋪,表明身份後將馬寄存在此順便問了掌櫃有無看到自家長姐與青子等人的蹤跡,得知她們並未來此處歇腳。


    這人海茫茫的,到哪裏去找?


    劉繼業一時有些猶豫,隨即一想,幹脆今天就當作自己的放假,好好輕鬆輕鬆罷。


    出了當鋪,突然迴想起當初穿越第二天便是與劉繼嗣來的這裏,恰好遇到了一批機械入當,這才萌發了設立工廠的念頭並引出一係列的事情。四年多過去了,如今麵粉廠已經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前一陣子投資的第二廠也開始投產,如今兩座廠子加起來已經占地四十畝、雇傭了八百三十名工人,機械六十台、一年可以磨麵八十萬袋、預計的營業額將達到一百十一萬兩銀子,年利潤在二十八萬左右。


    經此擴張,劉氏麵粉已是全國有數的大麵粉廠,不亞於上海麵粉大王孫多森了。而如此民辦工業規模縱觀全國除卻上海、天津與湖北之外,也隻有南通的狀元商人張謇能夠勝之。


    劉繼業在街上隨意逛著,來到一家茶館,上到二樓後要了間雅座,又挑了些貴的吃食和幾個饅頭。吃了一會兒,見店內客人不多便揮手招來小二道:“請你的掌櫃過來,在下有事詢問。”


    小二打量了一番劉繼業,見他談吐不凡、又留著短發還打扮的像洋人一般猜想必然是貴人,不敢耽擱急忙跑到台後請了掌櫃過來。


    穿越之後的劉繼業一直不怎麽習慣清代的長袍馬褂,而對西服這樣最接近後世衣裳的服飾情有獨鍾。此刻他穿著白襯衫和繡金的藏青色馬甲,口袋中還揣著一個懷表,以及梳得一絲不亂的頭發,像極了上海灘上的買辦。


    很快掌櫃便小跑過來,雖年紀已大見到劉繼業後還是擠出了笑臉恭敬地問道:“客官有何事找小人?”


    劉繼業客氣地笑道:“在下最近才從鎮江做生意歸來,平素尤愛麵食,嚐了貴店的包子後,卻覺得口味頗有不同,口感更為細嫩,因此想問問掌櫃的是用何種方式磨的麵?”


    掌櫃聽後放鬆了些,笑道:“客官好厲害,沒錯!本店的麵食口感確實比別家要好,本店用的麵粉,都是城東機械廠裏頭的豐寶牌。”


    豐寶牌是劉氏麵粉中價格最高、質量最好的一款,比起次一等的豐麥牌更為精細。劉繼業在家、在軍營所吃的麵粉都是用的自家的,自然對其口味無比熟悉。不過為了從掌櫃口中套出需要的信息,劉繼業隻能裝作不知道。


    “豐寶牌?是機械磨麵的麵粉廠嗎?”


    掌櫃略帶驕傲地解釋道:“沒錯,這豐包牌是我們本地大族劉氏經營,有好近千工人,整個蘇南的高檔食店都是用的他們的麵粉,據說都銷售到安徽一帶,將孫氏的阜新麵粉都擠出市場了!現在在蘇南,也隻有無錫榮氏的兵船牌能相抗衡。本來這裏的洋麵粉都是從洋行中進的,自從劉氏開業後價格也降了不少,現在江寧市麵上的洋麵粉都被他們給占滿咯!”


    劉繼業手中自然有一係列麵粉廠的數據;雖然他自從東渡日本後廠子的經營便交給了劉繼嗣等人,長時間隻是知道麵粉廠的概況,但是他自從迴國後便一直很關心工廠,甚至把它看作自己發展工業的奠基並在空閑時間內惡補了很多經營方麵的知識,也仔細看過了工廠的一係列數據。如今看到工廠獲利,銷路也好,自然很是開心。


    “看貴店的規模,一個月定是要消耗不少麵粉吧,這豐寶牌麵粉若是比平常麵粉貴七分的話,貴店的成本怕是也要高上不少吧?”


    掌櫃豎起大拇指讚道:“客官不愧是經商的,確是如此!這麵粉好歸好確實貴,不過口感不錯也吸引了更多食客,所以就算貴些也隻能咬咬牙了。”


    劉繼業點頭表示理解,卻忽然感到些許疑惑,思前想後也沒有覺得自家麵粉有多離譜。想起當初四年前他為了說服父親開廠而做的市場調查中,江寧洋行銷售的印度生產的洋麵粉價格比土磨坊要高出一倍,而工廠開辦後由於運費原因其成本遠比洋麵粉要低,因此通過價格優勢很快就壟斷了整個蘇南的精細麵粉市場。然而就劉繼業手中掌握的報表中,每袋麵粉的價格並不算太高,尤其是在他的建議下為了推廣市場,還給予了大買家如糧鋪和食店優惠,如此想來怎麽樣價格也應該到不了土磨坊的七成。


    不過這等事情不方便與外人透露,劉繼業向掌櫃表示感謝並付了飯錢後便來到了街上,找了幾家糧鋪詢價,發現周左的糧鋪內豐寶牌麵粉確實要比普通麵粉大概貴上七成左右。


    很快劉繼業便發現糧鋪和飯館購入麵粉的價格,與工廠帳目中出貨價不符,平均差價在每袋八角錢左右。


    “倒是有趣。”


    劉繼業冷笑著從最後一家糧鋪出來,他已大致能猜到發生了什麽事請,這是每個企業都難免發生的事情,尤其是清末時的家族企業更是如此。管理麵粉廠的除了不少劉家老人外,還有親族在裏麵做差,唯一的問題是到底是哪一方在上下其手了。


    了解到了如此事情,劉繼業自無心情再逛。他返迴到劉家當鋪中,見還沒有青子的下落,便牽出馬匹很快迴到了家中。


    到家後來到院內將麵粉廠的帳目等數據尋出,查閱之後確認了自己的猜想,果然在銷售環節出現了問題。麵粉廠按照自己的建議將麵粉分為大袋包裝和小袋包裝;大袋三十斤賣三塊五角、小袋十斤賣一塊七角,然而江寧糧鋪真實的成本卻是每大袋麵粉四塊二角。


    收起賬本,劉繼業出到屋外才發現已經到了下午時分,正準備到廚房拿些點心,就聽到院子外麵傳來一陣嬉笑聲,其中便有青子的聲音。


    走出院子,果然看到青子與自己的妹妹劉繼蓉有說有笑地走了進來,在旁還有兩個族裏的表姐、堂妹。


    四女似乎在街上玩得很開心,互相打趣著,不過很明顯旁支的兒女在刻意討好長房的劉繼蓉和青子,很自覺地充當著綠葉的角色。


    劉繼業知道青子來到江寧後在經曆了初始的不習慣後,極富耐心、心地善良的她很快融入了這個大家族內。比起日本時的冷清,江寧無疑熱鬧許多,再加上族中不少人有意奉承,青子與她們相處不錯。


    而妹妹劉繼蓉今年也有十七歲了,在清末已經算大齡剩女,不過好在這些年來風氣越來越開放,大族少女也開始上女校、出外交友,結婚的年齡也越來越晚。不過就算如此,劉壽昌也早早為自家女兒訂好了一門親事,是江寧本地一書香門第,就等著她從女校畢業後便可成婚了。


    無論弟弟劉繼世還是妹妹劉繼蓉對才從日本迴來的,他們的長兄都有些陌生,加上劉繼業一直忙於公務,平常接觸更是稀少,幾乎隻剩下童年的迴憶。不過相比有些悶的弟弟,劉繼蓉性格更為陽光和開朗,每次見到長兄總會先露出燦爛的微笑打招唿。此次也不例外,她先發現了站在門口,敞開了馬甲的劉繼業,甜甜地笑道:“哥哥!”


    “父親給的零花錢今天花光沒?”望著與自己有幾分神似的妹妹,劉繼業也露出了笑容。


    “沒有,沒有,今天上街都是嫂子會賬的呢!”


    劉繼蓉拎著胭脂店包裝盒子略帶炫耀地圍著劉繼業轉,一旁的青子覺得好玩卻有些不好意思。旁邊的二女卻無顧忌,都笑得花枝亂顫。


    “今天去哪裏了?”劉繼業領著把妹妹送到她的院子外,路上一邊詢問她們去了哪些地方。


    於是劉繼蓉興奮地將所去的地方都講述了一遍,足足講了半個小時才算完。


    與青子迴到自己的別院中,進了房間青子就表露出了歉意:“真是不好意思,我不知道繼業你今天會迴來,你一定等了我很久吧?”


    劉繼業笑著道連沒事,反而開玩笑地用日語道:“青子你的中文愈發流利了,還真帶上了江寧腔的味道。”


    往常青子早就發笑,或者迴擊了,然而這次她卻很平靜,表情有些緊張地來到劉繼業身前,細聲細氣道:“有件事情我必須要讓你知道。”


    “怎麽了?”


    “我……有身孕了。”


    劉繼業的表情瞬間凝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時代190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筆刀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筆刀法並收藏大時代190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