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開封府(後稱“汴梁”)的繁榮,如今最有參考價值的畫卷,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與熱鬧的景象。事實上,北宋朝商品經濟的發達一直被後世視為中國曆史上的一個飛躍點。這一時期,文化的繁榮與市民經濟的發展影響最是深遠。這一切,得益於北宋重文輕武的國策。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文化的繁榮直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
開封府是城上城,也是城中城。
三層城牆圍護,皇城居中,外為內城,再外為外城。外城為商業區和居民區,內城與外城間有一段緩衝地帶,是為了確保皇城的安全。街道寬的有二百步,最窄的也有二十五步朝上。街道兩邊,散布著一些貨商和雜耍藝人,吸引著來往人群的關注。隻不過他們人數眾多,有的甚至已經占到了路中央。
“方才兩個月的時間,開封府的侵街現象已經這般嚴重了。”一名進城的鄉紳抱怨。
汴梁城的商人越來越多,坊市根本容不下,一些商人就占街為市,做起買賣來還方便了不少。“侵街”現象一是開封府衙門監管不力,二來也是開封府經濟過快發展導致的。所以才有人說過:開封府的地下鋪滿了黃金。
這句話隻說了一半,它的後半句是“黃金之下就是淘金者的屍骨”。當然,這個是後話。
書歸正傳。胡作非擠在進城的人群裏,漫無目的的邊走,邊打量著這個新奇的地方。
“兄台,要買書卷嗎?”他低頭,一個坐在地上的小販正笑臉盈盈看向他。
胡作非一怔,繼而蹲下去,捧起一本《開封府城誌》打量著。小販說:
“二錢銀子。窮不了你,富不了我,喜歡就拿走吧。”
這是一本記錄著開封府曆史淵源和風土人情的書,與之前胡作非曾看過的一些書籍有許多類似之處。但是又有許多地方讓胡作非眼前一亮,比如在論及開封府“侵街”一事上,作者在按語中便提及擴建周邊鄉村,分散開封府人群的做法。
這一計策與現在的衛星城市建設不謀而合。胡作非皺著眉頭合上書,見書皮子上並未寫何人所著,於是問那小販道:“此書是何人所著,幾時出現的?”
小販應道:“大約是去年立冬前出現,隻此一本,卻不知是何人所作。”
胡作非點點頭,掏出銀子買下這本書,一聲厲喝忽然從不遠處傳來,隻是他專心致誌的埋頭看書,沒有抬頭理會。
“賊你媽,哪個叫你在這裏擺攤的?”
一身皮甲的大胡子走到一家包子攤前,不由分說的抬起一腳便把籠子屜子踢翻。包子攤的主人還想去撿,大胡子身後轉出一隊披甲帶掛的士兵,不由分說的對著那些籠屜又踩又踹,等到他們一陣修理完,滿地的籠屜扁的像一張張宣紙。包子攤的主人跪在地上,眼裏含著淚,嗚咽著伸手還要去撿。
大胡子瞪著一對兒大眼,跟著抬起又是一腳。這次他直接踹在了那商人身上,那人翻了幾個滾,跟著趴在地上,痛苦的捂著自己肚子。
大胡子瞪著周圍擺攤的眾人說道:“看見沒有?這就是侵街的下場!你們這些刁民,皇城之下豈容你等猖獗?今日本將軍網開一麵,你等速速離去,今後若是再被本將軍發現有不軌的作法,休怪本將軍手上的刀不認人!”
“大人,我等家中都有妻兒老母,你斷了我們財路,要我們怎麽活啊!”
一群沿街擺攤的小販紛紛向著這位開封府赫赫有名的羽林大將軍趙承宗跪下,口中苦苦哀求。趙承宗頓時氣的麵部猙獰起來,一拔刀,怒喝道:“開封府每天進進出出數萬人,你們堵在這城門口,是個什麽理?老子念在你們這群刁民本性不惡,有意放你們一條生路。你們不識好歹,那便怪不得老子了!羽林軍聽令,將這些刁民抓入大牢,但凡有不從者,格殺勿論!”
那群小販一聽此話,頓時作飛鳥散。原本擁擠的街道頓時寬敞起來,可見趙承宗在開封府的兇名竟能如此。
“趙將軍好手段,這些百姓被你一唬,卻也不敢再求情。”
四抬大轎落在地上,程德玄款款走到趙承宗身邊,笑盈盈道。
趙承宗搖了搖頭,說:“程大人,這些刁民頑劣不堪,雖是忌憚朝廷的威望,暫避鋒芒。然不消三日,這群人就又會出沒。我的羽林軍有監管皇宮的重任,卻不能和他們整日糾纏。”
程德玄點頭道:“將軍言之有理。隻是這些刁民不服教化,非雷霆手段不能對付。皇城之中,也隻有羽林軍才有這般能力。”他抿著胡子,看著四下奔逃的小販,忽然眼前一亮,伸手向前喊道:“看書的小哥,留步!”
胡作非合上書皮,一見周圍沒了人,再看到一堆威風堂堂的士兵站在路中央,下意識的趕緊退讓。忽然被人叫住,他還有些懷疑的四下看了看。四周空無一人,隻有他像個二傻子似的杵在那。
程德玄和藹的一笑,慢步走到胡作非麵前。掃了眼他手裏的書本,問:“這本書,你是從何處得來的?”
胡作非小心翼翼的打量了一眼程德玄,連那群當兵的見了他都畢恭畢敬的,想必是個朝廷的大官。胡作非不敢得罪,恭敬道:“草民是從一位小販處購得的。”
“原來已經落到了市井之間,可笑,可笑。”程德玄歎了口氣,見胡作非一臉疑惑,解釋道“此書正是本官所作。當初曾贈給一位友人,如今再見,不勝唏噓。”
“原來你就是寫書人!”胡作非恍然大悟,一時間也忘了二人的身份天壤之差,低頭翻著書,而後拉著程德玄的胳膊,問道:“你在書中說,要治理侵街的現象,唯有善加引導方能解決。我覺得你說的很對,但你如今為何又寄希望與暴力?”
程德玄眼神一淡,繼而發笑道:“小兄弟你有所不知,開封府人多嘈雜,本官不是沒試過引導,隻是人心本惡,這些商人為了利益根本就不服管教……”
“那隻能說是引導不合理!”胡作非急了,叫道“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你不讓人家有錢賺,人家憑什麽聽你的?要我說,你得給他們騰個地方,既有錢賺,還不能給你添麻煩。”
程德玄眯起了眼睛,好好打量了一番胡作非。此人貌不驚人,談吐卻頗為大膽,程德玄道:“你是開封府人士嗎?”
胡作非看著程德玄,心中忽然升起一股衝動。雖然不知道眼前的大官姓甚名誰,但是以他的身份,若是肯提攜自己一番,入仕為官想必絕非難事。胡作非心裏盤算一番,說道:“在下是從夏州來的。”然後,他又加重語氣道:“來做官的。”
“做官?”程德玄一怔,接著笑道“你知道怎麽做官嗎?”
“不知道,但我可以學。”
“那你憑什麽覺得自己可以做官?”
“憑我的才智。”胡作非舉起那本《開封府誠誌》,咧嘴笑道“還有這個!”
程德玄開口大笑,迴頭看了看不明所以的趙承宗,對胡作非說:“你跟我來吧。”
他把胡作非領到趙承宗麵前說道:“趙將軍,能否借我三位羽林軍的壯士?”
趙承宗不知道程德玄葫蘆裏,賣的什麽藥,迴過頭對著隊伍喊道:“徐錦衣、白彪、王山,出列!”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與熱鬧的景象。事實上,北宋朝商品經濟的發達一直被後世視為中國曆史上的一個飛躍點。這一時期,文化的繁榮與市民經濟的發展影響最是深遠。這一切,得益於北宋重文輕武的國策。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文化的繁榮直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
開封府是城上城,也是城中城。
三層城牆圍護,皇城居中,外為內城,再外為外城。外城為商業區和居民區,內城與外城間有一段緩衝地帶,是為了確保皇城的安全。街道寬的有二百步,最窄的也有二十五步朝上。街道兩邊,散布著一些貨商和雜耍藝人,吸引著來往人群的關注。隻不過他們人數眾多,有的甚至已經占到了路中央。
“方才兩個月的時間,開封府的侵街現象已經這般嚴重了。”一名進城的鄉紳抱怨。
汴梁城的商人越來越多,坊市根本容不下,一些商人就占街為市,做起買賣來還方便了不少。“侵街”現象一是開封府衙門監管不力,二來也是開封府經濟過快發展導致的。所以才有人說過:開封府的地下鋪滿了黃金。
這句話隻說了一半,它的後半句是“黃金之下就是淘金者的屍骨”。當然,這個是後話。
書歸正傳。胡作非擠在進城的人群裏,漫無目的的邊走,邊打量著這個新奇的地方。
“兄台,要買書卷嗎?”他低頭,一個坐在地上的小販正笑臉盈盈看向他。
胡作非一怔,繼而蹲下去,捧起一本《開封府城誌》打量著。小販說:
“二錢銀子。窮不了你,富不了我,喜歡就拿走吧。”
這是一本記錄著開封府曆史淵源和風土人情的書,與之前胡作非曾看過的一些書籍有許多類似之處。但是又有許多地方讓胡作非眼前一亮,比如在論及開封府“侵街”一事上,作者在按語中便提及擴建周邊鄉村,分散開封府人群的做法。
這一計策與現在的衛星城市建設不謀而合。胡作非皺著眉頭合上書,見書皮子上並未寫何人所著,於是問那小販道:“此書是何人所著,幾時出現的?”
小販應道:“大約是去年立冬前出現,隻此一本,卻不知是何人所作。”
胡作非點點頭,掏出銀子買下這本書,一聲厲喝忽然從不遠處傳來,隻是他專心致誌的埋頭看書,沒有抬頭理會。
“賊你媽,哪個叫你在這裏擺攤的?”
一身皮甲的大胡子走到一家包子攤前,不由分說的抬起一腳便把籠子屜子踢翻。包子攤的主人還想去撿,大胡子身後轉出一隊披甲帶掛的士兵,不由分說的對著那些籠屜又踩又踹,等到他們一陣修理完,滿地的籠屜扁的像一張張宣紙。包子攤的主人跪在地上,眼裏含著淚,嗚咽著伸手還要去撿。
大胡子瞪著一對兒大眼,跟著抬起又是一腳。這次他直接踹在了那商人身上,那人翻了幾個滾,跟著趴在地上,痛苦的捂著自己肚子。
大胡子瞪著周圍擺攤的眾人說道:“看見沒有?這就是侵街的下場!你們這些刁民,皇城之下豈容你等猖獗?今日本將軍網開一麵,你等速速離去,今後若是再被本將軍發現有不軌的作法,休怪本將軍手上的刀不認人!”
“大人,我等家中都有妻兒老母,你斷了我們財路,要我們怎麽活啊!”
一群沿街擺攤的小販紛紛向著這位開封府赫赫有名的羽林大將軍趙承宗跪下,口中苦苦哀求。趙承宗頓時氣的麵部猙獰起來,一拔刀,怒喝道:“開封府每天進進出出數萬人,你們堵在這城門口,是個什麽理?老子念在你們這群刁民本性不惡,有意放你們一條生路。你們不識好歹,那便怪不得老子了!羽林軍聽令,將這些刁民抓入大牢,但凡有不從者,格殺勿論!”
那群小販一聽此話,頓時作飛鳥散。原本擁擠的街道頓時寬敞起來,可見趙承宗在開封府的兇名竟能如此。
“趙將軍好手段,這些百姓被你一唬,卻也不敢再求情。”
四抬大轎落在地上,程德玄款款走到趙承宗身邊,笑盈盈道。
趙承宗搖了搖頭,說:“程大人,這些刁民頑劣不堪,雖是忌憚朝廷的威望,暫避鋒芒。然不消三日,這群人就又會出沒。我的羽林軍有監管皇宮的重任,卻不能和他們整日糾纏。”
程德玄點頭道:“將軍言之有理。隻是這些刁民不服教化,非雷霆手段不能對付。皇城之中,也隻有羽林軍才有這般能力。”他抿著胡子,看著四下奔逃的小販,忽然眼前一亮,伸手向前喊道:“看書的小哥,留步!”
胡作非合上書皮,一見周圍沒了人,再看到一堆威風堂堂的士兵站在路中央,下意識的趕緊退讓。忽然被人叫住,他還有些懷疑的四下看了看。四周空無一人,隻有他像個二傻子似的杵在那。
程德玄和藹的一笑,慢步走到胡作非麵前。掃了眼他手裏的書本,問:“這本書,你是從何處得來的?”
胡作非小心翼翼的打量了一眼程德玄,連那群當兵的見了他都畢恭畢敬的,想必是個朝廷的大官。胡作非不敢得罪,恭敬道:“草民是從一位小販處購得的。”
“原來已經落到了市井之間,可笑,可笑。”程德玄歎了口氣,見胡作非一臉疑惑,解釋道“此書正是本官所作。當初曾贈給一位友人,如今再見,不勝唏噓。”
“原來你就是寫書人!”胡作非恍然大悟,一時間也忘了二人的身份天壤之差,低頭翻著書,而後拉著程德玄的胳膊,問道:“你在書中說,要治理侵街的現象,唯有善加引導方能解決。我覺得你說的很對,但你如今為何又寄希望與暴力?”
程德玄眼神一淡,繼而發笑道:“小兄弟你有所不知,開封府人多嘈雜,本官不是沒試過引導,隻是人心本惡,這些商人為了利益根本就不服管教……”
“那隻能說是引導不合理!”胡作非急了,叫道“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你不讓人家有錢賺,人家憑什麽聽你的?要我說,你得給他們騰個地方,既有錢賺,還不能給你添麻煩。”
程德玄眯起了眼睛,好好打量了一番胡作非。此人貌不驚人,談吐卻頗為大膽,程德玄道:“你是開封府人士嗎?”
胡作非看著程德玄,心中忽然升起一股衝動。雖然不知道眼前的大官姓甚名誰,但是以他的身份,若是肯提攜自己一番,入仕為官想必絕非難事。胡作非心裏盤算一番,說道:“在下是從夏州來的。”然後,他又加重語氣道:“來做官的。”
“做官?”程德玄一怔,接著笑道“你知道怎麽做官嗎?”
“不知道,但我可以學。”
“那你憑什麽覺得自己可以做官?”
“憑我的才智。”胡作非舉起那本《開封府誠誌》,咧嘴笑道“還有這個!”
程德玄開口大笑,迴頭看了看不明所以的趙承宗,對胡作非說:“你跟我來吧。”
他把胡作非領到趙承宗麵前說道:“趙將軍,能否借我三位羽林軍的壯士?”
趙承宗不知道程德玄葫蘆裏,賣的什麽藥,迴過頭對著隊伍喊道:“徐錦衣、白彪、王山,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