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寬急著跑迴去為什麽?原來聽到老李讓人送書,李寬想到一項大發明,活字印刷,這要是弄出來對於科舉的幫助,不是一點兩點。


    李寬剛上馬車,就問田老實“我們買的店鋪是不是有家雕刻印刷店?”田老實心一緊,難道自己做主買下的店鋪出事了,忙迴答楚王“王爺,是有家,當時我看調版印刷像有市場,就在西市買了家店,怎麽了王爺?”


    李寬讓田老實現在就帶他去這家店看看,田老實支支吾吾,最後不好意思講了出來“王爺,這家店盈利太低,不過我田老實管這麽多店,隻有這家生意不怎麽樣,王爺,我一定再督促他們。”


    李寬樂了,他又不看重這店收入,主要想去研究調版印刷,田老實多想了。讓田老實放心,自己沒有怪罪意思,想瞧瞧這店。田老實心裏納悶,今個王爺怎麽有閑心去看店,以前從沒去過,不過王爺能開始關心自家生意,是好事。


    李寬坐在車上迴想這時的雕版印刷,好像史記上記載:漢朝發明紙以後,書寫材料比起過去用的甲骨、簡牘、金石和縑帛要輕便、經濟多了,但是抄寫書籍還是非常費工的,遠遠不能適應。大約在公元600年前後的隋朝,人們從刻印章中得到啟發,在人類曆史上最早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唐代尚未盛行。五代時期開始印製大部儒家書籍馮道始印"九經"。以後,經典皆為版刻本。雕版印刷還沒盛行,怎麽推行活字印刷?不管了,先看看再說,李寬心裏思量一番。


    馬車行了半小時後停了下來,李寬下車一看,這家店靠著延壽坊,店門就對著利人市,周邊人來人往,店鋪裏來往客人不停,唯有這家店門口寥寥無幾,田老實老臉通紅,“王爺,這,沒法子,讀書人少,書貴,加上我們的店名氣不大,來客少。”


    李寬點頭表示知道了,田老實不安的跟在後頭進了店。李寬左右看了下店裏裝飾,很樸實,幾百本書依次擺放在長桌上,掌櫃見領導來了,忙屁顛屁顛地走過了,見田管事還在一小屁孩後麵,一聯想知道是主子來了,忙拱手施禮,李寬讓掌櫃帶他到後院看看工匠們怎麽印刷書籍的。


    掌櫃領著東家去後院,店讓小二看著點,李寬隨著掌櫃到了後院,看了工匠頭頭,得,熟人,就是幫著李寬做出筒車和曲轅犁的木匠趙鵬,他現在可是長安城有名的匠師,好些人來請,都沒去,一心安在楚王府。


    趙鵬見楚王來了,高興不已,聽王爺是來觀看雕版印刷,自告奮勇的帶著李寬觀看,李寬讓掌櫃去忙自己的事,他跟在趙鵬後麵看這些工匠怎麽印刷。


    李寬看他們雕版印刷,就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貼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麵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


    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麵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體凸出的陽文,和字體凹入的碑石yin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體上塗上墨汁,然後把紙覆在它的上麵,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


    李寬看了會,問趙鵬“你看著雕版印刷怎樣?”


    “王爺,這雕刻版麵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材料,但雕版完成後一經開印,就顯示出效率高、印刷量大的優越xing,很不錯。”


    “那現在有多少人從事雕版印刷?”


    “王爺,現今從事這種印刷的大的來講三家。”李寬有了興趣,這士別三ri當刮目相待,趙鵬原先個泥腿子,現在說話層次分明,“哪三家?”


    “王爺,就是官刻、坊刻和家刻,”怕李寬不明了意思,趙鵬還解釋一番“官刻是由官方從各地征集優秀匠人集中刻印圖書。匠工們來自四麵八方,在一起相互交流技。


    坊刻是由坊主聘請雕版印刷藝人,集中於書坊內刻印圖書,其選題與刻印種類都與坊主的學識水平、興趣愛好有著密切關係,長此以往,便逐步形成某個書坊獨特的刻印風格或在某個地區形成坊刻的流派。


    最後是家刻,他們以家族傳承或拜師帶徒的方式傳承下來。”


    李寬聽完解釋,不再關心哪些家用雕版印刷,“趙鵬,你再想想雕版印刷除了你說的費人力,還有沒有別的缺點?”


    趙鵬一聽楚王的話,心思活動開,難道楚王又有大動作,可是就是改了印刷技術,也沒什麽用,但還是苦苦思索雕版印刷別的缺點。


    “王爺,我想到了。”趙鵬憨厚的臉上露出笑容,李寬眼一亮,盯著趙鵬“刻版除了費時費工費料,還有,大批書版存放不便,還有,有錯字不容易更正。”李寬一聽,全對,都說到點子上了,看來趙鵬用心做事了。


    李寬讓趙鵬把掌櫃叫過來,等幾人都來了,李寬宣布店鋪暫且關門,趙鵬幾個工匠有事做,不要聲張。雖然不知道李寬葫蘆裏賣什麽藥,聽主子吩咐是本能,幾人保證不折不扣完成王爺交代的事。


    李寬等掌櫃離開,交代田老實去買個造紙鋪子,別的迴去再說,田老實趕忙去找鋪子了。趙鵬模不著頭,看不明白楚王準備幹嘛,要是改進雕版印刷技術,買造紙鋪子做什麽?


    李寬直接將活字印刷的過程告訴趙鵬,讓他缺什麽直接找田老實即可。


    趙鵬用心聽李寬講解,轉變為自己的話就是,王爺讓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


    為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複的時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可以隨製隨用。


    為便於揀字,把膠泥活字按韻分類放在木格子裏,貼上紙條標明。排字的時候,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托,上麵敷一層用鬆脂、蠟和紙灰混合製成的藥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揀出來一個個排進框內。


    排滿一框就成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藥劑稍微融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麵壓平,藥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為版型。印刷的時候,隻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行了。


    為了可以連續印刷,就用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後,用火把藥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月兌落下來,再按韻放迴原來木格裏,以備下次再用。


    趙鵬把李寬交代的話複述一遍,李寬仔細聽,大體意思是這樣,沒錯。細節過程就要靠趙鵬他們自己了,不過從以前做筒車、曲轅犁來看,成功百分百,這可比筒車、曲轅犁簡單多了。李寬慎重拜托趙鵬一定要用心,趙鵬向李寬保證一定完成任務。


    交代好了趙鵬,李寬又忙著找田老實去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雲初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笑在唱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笑在唱歌並收藏風雲初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