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未落孩子們已跑遠,他走兩步朝大門望了望,轉身又笑:“這兩個人真有意思,看著跟兄妹相似,哪兒像叔叔和侄女。♀”
秀明也覺有趣:“勝利和珍珠差不多大,兩個人兩小無猜,可不就像兄妹嘛。”
“嗯,所以你也別拿他當弟弟,等我死後,當成兒子養吧,對他好點,凡事別虧待他。”
秀明佳音對視一眼,都覺父親話裏有話。
多喜讓兒子坐下吃飯,一疊聲叫佳音給他拿豆腐乳,自己端一杯鐵觀音在對麵做陪,秀明預感父親要提合住的事,粥喝到半碗,果然聽他問:“昨天那件事,你考慮得如何?”
秀明忙放下碗筷,順勢瞅瞅妻子,佳音也正好向他看過來,多喜見狀,料想他們夫妻定是商量過了,忙問結果。
佳音不知丈夫意下如何,有些緊張的提來熱水壺。
“爸爸,茶涼了,給您續一點。”
多喜的視線剛從秀明身上挪到茶杯上,便聽他說:“爸爸,您真想讓老二他們搬迴來?”
他忙答:“那當然,你以為我浪費那麽多口水隻為說廢話?”
“不是不是,既然您那麽想讓全家人一塊兒住,就照您意思辦吧,我們沒意見。”
秀明答應得非常爽利,多喜驚喜:“你也覺得這主意不錯?”
“是,昨晚我仔細想了想,親戚之間全靠走動,像我們兄弟幾個雖說在同一城市,但很久才能見一次,關係都生疏了,讓他們搬迴來,相互多接觸也好增進感情。”
多喜接連點頭:“對對,我就是要讓家人相親相愛,兄弟和順家必昌,隻要你們幾兄弟團結,往後再大的風浪都不怕。”
秀明陪笑臉:“我們好不好還在其次,關鍵是考慮到您平時在家寂寞,我和珍珠媽都少有時間陪您,讓弟弟妹妹們迴來,家裏人氣旺些,您也沒那麽悶。千金貴和都挺會逗樂,有他們陪您,我在外麵工作起來也安心。”
多喜嘖嘖讚歎,向佳音誇耀:“瞧見了吧,我這個老大多孝順,所以說你是有造化的人,常言道一門出孝子,富貴滿堂彩,今後勇勇肯定有出息,你就等著享福吧。”
佳音不提自己勸說的功勞,欣然自樂的應了。
秀明吃過早飯送英勇上學,多喜等兒媳收拾完廚房喚她說話,依然是剛才的話題。佳音聽老公公詢問自己對此事的看法,笑道:“家裏的事向來由勇勇他爸做主,他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多喜不放心:“你別理他怎麽想,我現在要知道你的想法,你就沒點想說的?”
“爸爸,您問得我都糊塗了,有話您直說。”
“那好,我知道你做事不繞彎子,所以更不能欺負老實人。你公公活了整整六十八年,該懂的道理全懂,我不是為了圖熱鬧才想把兒女們都招迴來,更不會對自己的子女偏心而把媳婦當傭人使喚,這個你先放一百個心。並且我還可以在這裏跟你拍胸脯保證,等他們迴來,你的擔子非但不會加重,我還要讓他們給你減負,往後家裏的活兒大家一起幹,誰都別想吃現成的。”
佳音怕公公多心,忙說:“爸爸幹嘛說這見外的話,我是家裏的長媳,就是比別人多幹些也是應該的,再說,隻要事先計劃好,這家務活兒也多不到哪兒去。”
“開門七件事,難倒英雄漢,我又不是沒當過家,怎會不知其中難處,你一個人撐不下來。”
“我會量力而行,不是還有美帆嘛,她也會幫我。”
“二兒媳是該幹,可千金呢?你想叫她迴來吃白飯,甩手甩腳過日子,當老姑女乃女乃供起來?”
“這……”
多喜直揮手:“看來你還不明白我的用意。”
佳音見他接連顰呻,多少猜著了:“爸爸,小姑子從小不會幹家務,不是短時間能教會的,妹夫家條件那麽好,雇得起阿姨,又不愁錢花,您讓她舒舒服服當少女乃女乃不挺好麽。”
多喜搖頭:“你真這麽想就是害她,姑爺家有錢是事實,我女兒不會持家也是事實,這兩樣看似沒關聯,其實相互矛盾。老話說‘家有巧婦,吃穿不窮’,越是家大業大,女人越要會操持。我們千金百樣都好,唯獨過日子這條差得沒邊,也怪我,當初沒j□j好就早早放她嫁人,還虧得親家夫婦是大忙人,沒怎麽跟他們小兩口相處,姑爺又疼她慣她,這十幾年下來才相安無事。換成別家,早鬧到天翻地覆,不知如何收場了。”
“所以說小姑子有這福氣,生來是做貴婦人的命,當初算命的也斷她是‘從來富貴人欽敬,唿奴使婢過一生’,您不用操心。”
“唉,你少說這些寬慰我的話,越說我越揪心,這人哪,不怕沒福,怕的是不會惜福,千金這個樣子下去遲早壞事,得早做準備,不說j□j得多能幹,及得上你一半我也瞑目了。這次她迴來,你千萬別再慣她,先從掃地洗衣服這些基本功教起,該幹的必須盯著她幹,哪怕她叫苦叫累你也不能心軟。”
佳音勉強應一聲,心裏壓根沒譜,多喜看出來,說她:“你答應得倒快,真到了那時八成又是另一翻光景。”
“爸爸……”
“同一屋簷下住了十幾年,我還不了解你?脾氣軟得像粉團,不說老大,珍珠也把你抹幹吃淨,能唬得住誰啊。千金跟你又好,隨便撒個嬌你就沒轍了。”
佳音聽得直笑。
多喜又說:“這次你得給我把身板挺直,拿出大嫂的威風,虎起臉狠著心使喚她們,誰唱反調都別怕,有我撐腰呢。”
“別人倒沒什麽,您也知道珍珠她爸特別疼愛小姑子,再說妹夫和他有疙瘩,我要是對小姑子太苛刻,他說不定會誤會。”
“不用管老大,你就跟他說是我的主意,他連自己的女兒都教不好,我怎麽教女兒他管不著。至於姑爺,更是明事理的人,我會事先跟他打好招唿的。”
“是,一切依您。”
“大媳婦啊。”
“是,爸爸。”
“管理一個家的難度不亞於治理國家,別人是指不上的,往後我就望著你做我的臂膀,好好幹我絕不會虧待你。”
多喜說最後一句時特別認真,好像已經為這個承諾備下豐厚酬勞,佳音沒往心裏去,正要習慣性點頭,一記炸雷自頭頂滾過,她驚顫,見窗外像壓上一層灰黑幕布,轉眼又鑽出幾道閃電。
多喜興歎:“秋分隻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這雷雨一到,今年的冬小麥又該歉收了。”
“天氣不好,爸爸今天別出門了吧。”
“不行,我和千金說好要去她家,今晚住她哪兒,晚飯別等我了。”
雨勢稍歇,多喜帶上雨傘出發,佳音送他至院門口,正遇長樂寺主持慧淨師父前來敲門。她忙搶著跨出門檻迎接。這位禪師是他們的老街坊,與賽家打了一輩子交道,是比遠親還要重要的近鄰。老和尚今年不知是八十一還是八十三歲,早年被外來逃荒的父母丟棄在長樂寺外,由寺裏的僧人撫養,因此搞不清自己的確切年紀。佳音嫁到長樂鎮後零零碎碎聽說過一些關於他的事跡,知道他本姓艾,在賽家幹過長工,過去賽家青磚白牆的老屋就是他一手一腳幫忙蓋起來的。那會兒賽家是當地鄉紳,窮人們見麵都稱他家孩子做“少爺小姐”,習以為常後有的人直喊到解放後好多年仍難改其口,慧淨師父便是其一。佳音新婚時還聽他稱唿公公為“阿喜少爺”,在多喜極力糾正下改叫“秀明爸爸”、“珍珠爺爺”,但至今提起惜泰,依舊一口一個“大小姐”。
佳音還知道他由於極度貧窮,年輕時未能婚娶,就在寺裏廚房邊搭了間茅草屋居住。人民公社時期,寺廟被改建為鎮上的公共食堂,他便在那裏當起火夫,後來公社解散,又值j□j,僧人遭驅逐勞教,長樂寺被造反派攻占,終年不斷上演批鬥大會,命他做那裏的清潔工和看門人。直至撥亂反正,寺院重歸佛門,原先的老主持從勞改農場歸來,見此處幾成廢墟,瓦礫堆上一個漏風的破草棚裏住著個人,那便是慧淨師父。當時他年已半百,遭遇過那個瘋狂年代洗劫,早已看破紅塵。j□j垮台不久,他便時常趁夜潛入鎮外的亂葬崗,將當年遭造反派砸碎丟棄在那裏的地藏王菩薩像以及刻有陳漫生真跡的石碑一點點搬迴,用泥漿細細拚好擺在原先的基座上,每日灑掃供奉。老主持歸來,二人於佛像前抱頭痛哭一場,當天他便落發出家,從此摒棄凡姓,法號慧淨。
師徒倆日夜外出化緣,以近乎乞討的方式募來善款,花費五六年心血重建長樂寺,雖不複昔日鼎盛時的規模,好賴佛祉得以延續。過不幾年,老主持圓寂,寺裏隻剩慧淨師父和兩個打雜的孤寡居士,外麵的僧人嫌此地苦寒不願過來,佛教協會便決定由慧淨師父繼承衣缽接任長樂寺主持。一晃二十多年過去,寺裏又隻他一個孤人,他也耐得住清靜,暮禮晨參,行他的文思修,有時會去城裏的大寺廟聽法,有時也有城裏或外地居士前來共修。這幾年往來人數增多,佛教徒講究吃素,鎮上飯館少,素菜放在燒過油葷的鍋裏炒也不幹淨,慧淨師父常為此犯難。他年紀大,手腳不利索,多幾個人吃食便料理不過來,隻好事先買些饅頭點心,熬些菜湯或煮頓麵條款待,這樣又顯得過於簡陋,學佛之人無意於此,凡俗人卻看不過去。一次多喜去寺裏瞧見,便自作主張領那些人迴家,讓佳音動手做了頓像樣的素席招待,對慧淨師父說:“我家離得近,往後再有人隻管領來,我媳婦燒得一手好菜,鍋碗瓢盆又都洗刷得幹淨,就在那裏做飯給客人吃,完事後隨便算幾個錢給她就是。”,多喜知道慧淨師父不肯白吃他的才這麽說,從此佳音便多了這一樁差事。她在新社會生長,受得是無神論教育,但從小跟隨外婆燒香拜佛,也算半個信徒,對好事公公擅自攬來的活計毫無怨言,每每盡心侍奉。
“小聞,今天有七個人,又要麻煩你啦。”
慧淨師父走到賽家門簷下,從袖口裏掏出個小布包,他不像大寺的和尚終日穿僧袍,家常總罩一件灰色或黑色的老式對襟長布衫,到了冬天改穿棉襖,也隻灰黑二色,似乎終年四季隻這麽四件輪替著穿,洗得幹幹淨淨,卻陳舊得很了,一件衣服不打四五個補丁舍不得扔,照樣坦坦蕩蕩穿了在繁華的大都市走街串巷,佳音每見一次便由衷欽佩,心想也隻有這樣至誠持戒的修行者才放得下人世執著。
“一個人五塊,七個人三十五塊,錢我都數好了,你再過一遍。”
佳音接過鈔票塞進圍裙,笑道:“您比我們這些年輕人還清省,不會弄錯的,今天還按老規矩,一人一個菜,再弄一大盆湯,外加一盤素點心,您看行麽?”
“行,你怎麽方便怎麽來,辛苦了。”
慧淨師父再三道謝,多喜便撐傘送他迴去,佳音請他留步,火速跑迴臥室,取出左邊床頭櫃下的零錢盒。吃素的話,一個人花不了五塊錢,慧淨師父怕賽家吃虧,定要按此計價,佳音推辭不過,便另想主意,將餘下的錢攢起,攢夠一個月差不多有二十來塊,便再添些湊夠十斤香油的錢送去寺裏供燈。這個月她打算多供一盞燈,求菩薩保佑賽家兄弟親厚、夫妻和睦、老少康樂、幸福美滿。
(
秀明也覺有趣:“勝利和珍珠差不多大,兩個人兩小無猜,可不就像兄妹嘛。”
“嗯,所以你也別拿他當弟弟,等我死後,當成兒子養吧,對他好點,凡事別虧待他。”
秀明佳音對視一眼,都覺父親話裏有話。
多喜讓兒子坐下吃飯,一疊聲叫佳音給他拿豆腐乳,自己端一杯鐵觀音在對麵做陪,秀明預感父親要提合住的事,粥喝到半碗,果然聽他問:“昨天那件事,你考慮得如何?”
秀明忙放下碗筷,順勢瞅瞅妻子,佳音也正好向他看過來,多喜見狀,料想他們夫妻定是商量過了,忙問結果。
佳音不知丈夫意下如何,有些緊張的提來熱水壺。
“爸爸,茶涼了,給您續一點。”
多喜的視線剛從秀明身上挪到茶杯上,便聽他說:“爸爸,您真想讓老二他們搬迴來?”
他忙答:“那當然,你以為我浪費那麽多口水隻為說廢話?”
“不是不是,既然您那麽想讓全家人一塊兒住,就照您意思辦吧,我們沒意見。”
秀明答應得非常爽利,多喜驚喜:“你也覺得這主意不錯?”
“是,昨晚我仔細想了想,親戚之間全靠走動,像我們兄弟幾個雖說在同一城市,但很久才能見一次,關係都生疏了,讓他們搬迴來,相互多接觸也好增進感情。”
多喜接連點頭:“對對,我就是要讓家人相親相愛,兄弟和順家必昌,隻要你們幾兄弟團結,往後再大的風浪都不怕。”
秀明陪笑臉:“我們好不好還在其次,關鍵是考慮到您平時在家寂寞,我和珍珠媽都少有時間陪您,讓弟弟妹妹們迴來,家裏人氣旺些,您也沒那麽悶。千金貴和都挺會逗樂,有他們陪您,我在外麵工作起來也安心。”
多喜嘖嘖讚歎,向佳音誇耀:“瞧見了吧,我這個老大多孝順,所以說你是有造化的人,常言道一門出孝子,富貴滿堂彩,今後勇勇肯定有出息,你就等著享福吧。”
佳音不提自己勸說的功勞,欣然自樂的應了。
秀明吃過早飯送英勇上學,多喜等兒媳收拾完廚房喚她說話,依然是剛才的話題。佳音聽老公公詢問自己對此事的看法,笑道:“家裏的事向來由勇勇他爸做主,他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多喜不放心:“你別理他怎麽想,我現在要知道你的想法,你就沒點想說的?”
“爸爸,您問得我都糊塗了,有話您直說。”
“那好,我知道你做事不繞彎子,所以更不能欺負老實人。你公公活了整整六十八年,該懂的道理全懂,我不是為了圖熱鬧才想把兒女們都招迴來,更不會對自己的子女偏心而把媳婦當傭人使喚,這個你先放一百個心。並且我還可以在這裏跟你拍胸脯保證,等他們迴來,你的擔子非但不會加重,我還要讓他們給你減負,往後家裏的活兒大家一起幹,誰都別想吃現成的。”
佳音怕公公多心,忙說:“爸爸幹嘛說這見外的話,我是家裏的長媳,就是比別人多幹些也是應該的,再說,隻要事先計劃好,這家務活兒也多不到哪兒去。”
“開門七件事,難倒英雄漢,我又不是沒當過家,怎會不知其中難處,你一個人撐不下來。”
“我會量力而行,不是還有美帆嘛,她也會幫我。”
“二兒媳是該幹,可千金呢?你想叫她迴來吃白飯,甩手甩腳過日子,當老姑女乃女乃供起來?”
“這……”
多喜直揮手:“看來你還不明白我的用意。”
佳音見他接連顰呻,多少猜著了:“爸爸,小姑子從小不會幹家務,不是短時間能教會的,妹夫家條件那麽好,雇得起阿姨,又不愁錢花,您讓她舒舒服服當少女乃女乃不挺好麽。”
多喜搖頭:“你真這麽想就是害她,姑爺家有錢是事實,我女兒不會持家也是事實,這兩樣看似沒關聯,其實相互矛盾。老話說‘家有巧婦,吃穿不窮’,越是家大業大,女人越要會操持。我們千金百樣都好,唯獨過日子這條差得沒邊,也怪我,當初沒j□j好就早早放她嫁人,還虧得親家夫婦是大忙人,沒怎麽跟他們小兩口相處,姑爺又疼她慣她,這十幾年下來才相安無事。換成別家,早鬧到天翻地覆,不知如何收場了。”
“所以說小姑子有這福氣,生來是做貴婦人的命,當初算命的也斷她是‘從來富貴人欽敬,唿奴使婢過一生’,您不用操心。”
“唉,你少說這些寬慰我的話,越說我越揪心,這人哪,不怕沒福,怕的是不會惜福,千金這個樣子下去遲早壞事,得早做準備,不說j□j得多能幹,及得上你一半我也瞑目了。這次她迴來,你千萬別再慣她,先從掃地洗衣服這些基本功教起,該幹的必須盯著她幹,哪怕她叫苦叫累你也不能心軟。”
佳音勉強應一聲,心裏壓根沒譜,多喜看出來,說她:“你答應得倒快,真到了那時八成又是另一翻光景。”
“爸爸……”
“同一屋簷下住了十幾年,我還不了解你?脾氣軟得像粉團,不說老大,珍珠也把你抹幹吃淨,能唬得住誰啊。千金跟你又好,隨便撒個嬌你就沒轍了。”
佳音聽得直笑。
多喜又說:“這次你得給我把身板挺直,拿出大嫂的威風,虎起臉狠著心使喚她們,誰唱反調都別怕,有我撐腰呢。”
“別人倒沒什麽,您也知道珍珠她爸特別疼愛小姑子,再說妹夫和他有疙瘩,我要是對小姑子太苛刻,他說不定會誤會。”
“不用管老大,你就跟他說是我的主意,他連自己的女兒都教不好,我怎麽教女兒他管不著。至於姑爺,更是明事理的人,我會事先跟他打好招唿的。”
“是,一切依您。”
“大媳婦啊。”
“是,爸爸。”
“管理一個家的難度不亞於治理國家,別人是指不上的,往後我就望著你做我的臂膀,好好幹我絕不會虧待你。”
多喜說最後一句時特別認真,好像已經為這個承諾備下豐厚酬勞,佳音沒往心裏去,正要習慣性點頭,一記炸雷自頭頂滾過,她驚顫,見窗外像壓上一層灰黑幕布,轉眼又鑽出幾道閃電。
多喜興歎:“秋分隻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這雷雨一到,今年的冬小麥又該歉收了。”
“天氣不好,爸爸今天別出門了吧。”
“不行,我和千金說好要去她家,今晚住她哪兒,晚飯別等我了。”
雨勢稍歇,多喜帶上雨傘出發,佳音送他至院門口,正遇長樂寺主持慧淨師父前來敲門。她忙搶著跨出門檻迎接。這位禪師是他們的老街坊,與賽家打了一輩子交道,是比遠親還要重要的近鄰。老和尚今年不知是八十一還是八十三歲,早年被外來逃荒的父母丟棄在長樂寺外,由寺裏的僧人撫養,因此搞不清自己的確切年紀。佳音嫁到長樂鎮後零零碎碎聽說過一些關於他的事跡,知道他本姓艾,在賽家幹過長工,過去賽家青磚白牆的老屋就是他一手一腳幫忙蓋起來的。那會兒賽家是當地鄉紳,窮人們見麵都稱他家孩子做“少爺小姐”,習以為常後有的人直喊到解放後好多年仍難改其口,慧淨師父便是其一。佳音新婚時還聽他稱唿公公為“阿喜少爺”,在多喜極力糾正下改叫“秀明爸爸”、“珍珠爺爺”,但至今提起惜泰,依舊一口一個“大小姐”。
佳音還知道他由於極度貧窮,年輕時未能婚娶,就在寺裏廚房邊搭了間茅草屋居住。人民公社時期,寺廟被改建為鎮上的公共食堂,他便在那裏當起火夫,後來公社解散,又值j□j,僧人遭驅逐勞教,長樂寺被造反派攻占,終年不斷上演批鬥大會,命他做那裏的清潔工和看門人。直至撥亂反正,寺院重歸佛門,原先的老主持從勞改農場歸來,見此處幾成廢墟,瓦礫堆上一個漏風的破草棚裏住著個人,那便是慧淨師父。當時他年已半百,遭遇過那個瘋狂年代洗劫,早已看破紅塵。j□j垮台不久,他便時常趁夜潛入鎮外的亂葬崗,將當年遭造反派砸碎丟棄在那裏的地藏王菩薩像以及刻有陳漫生真跡的石碑一點點搬迴,用泥漿細細拚好擺在原先的基座上,每日灑掃供奉。老主持歸來,二人於佛像前抱頭痛哭一場,當天他便落發出家,從此摒棄凡姓,法號慧淨。
師徒倆日夜外出化緣,以近乎乞討的方式募來善款,花費五六年心血重建長樂寺,雖不複昔日鼎盛時的規模,好賴佛祉得以延續。過不幾年,老主持圓寂,寺裏隻剩慧淨師父和兩個打雜的孤寡居士,外麵的僧人嫌此地苦寒不願過來,佛教協會便決定由慧淨師父繼承衣缽接任長樂寺主持。一晃二十多年過去,寺裏又隻他一個孤人,他也耐得住清靜,暮禮晨參,行他的文思修,有時會去城裏的大寺廟聽法,有時也有城裏或外地居士前來共修。這幾年往來人數增多,佛教徒講究吃素,鎮上飯館少,素菜放在燒過油葷的鍋裏炒也不幹淨,慧淨師父常為此犯難。他年紀大,手腳不利索,多幾個人吃食便料理不過來,隻好事先買些饅頭點心,熬些菜湯或煮頓麵條款待,這樣又顯得過於簡陋,學佛之人無意於此,凡俗人卻看不過去。一次多喜去寺裏瞧見,便自作主張領那些人迴家,讓佳音動手做了頓像樣的素席招待,對慧淨師父說:“我家離得近,往後再有人隻管領來,我媳婦燒得一手好菜,鍋碗瓢盆又都洗刷得幹淨,就在那裏做飯給客人吃,完事後隨便算幾個錢給她就是。”,多喜知道慧淨師父不肯白吃他的才這麽說,從此佳音便多了這一樁差事。她在新社會生長,受得是無神論教育,但從小跟隨外婆燒香拜佛,也算半個信徒,對好事公公擅自攬來的活計毫無怨言,每每盡心侍奉。
“小聞,今天有七個人,又要麻煩你啦。”
慧淨師父走到賽家門簷下,從袖口裏掏出個小布包,他不像大寺的和尚終日穿僧袍,家常總罩一件灰色或黑色的老式對襟長布衫,到了冬天改穿棉襖,也隻灰黑二色,似乎終年四季隻這麽四件輪替著穿,洗得幹幹淨淨,卻陳舊得很了,一件衣服不打四五個補丁舍不得扔,照樣坦坦蕩蕩穿了在繁華的大都市走街串巷,佳音每見一次便由衷欽佩,心想也隻有這樣至誠持戒的修行者才放得下人世執著。
“一個人五塊,七個人三十五塊,錢我都數好了,你再過一遍。”
佳音接過鈔票塞進圍裙,笑道:“您比我們這些年輕人還清省,不會弄錯的,今天還按老規矩,一人一個菜,再弄一大盆湯,外加一盤素點心,您看行麽?”
“行,你怎麽方便怎麽來,辛苦了。”
慧淨師父再三道謝,多喜便撐傘送他迴去,佳音請他留步,火速跑迴臥室,取出左邊床頭櫃下的零錢盒。吃素的話,一個人花不了五塊錢,慧淨師父怕賽家吃虧,定要按此計價,佳音推辭不過,便另想主意,將餘下的錢攢起,攢夠一個月差不多有二十來塊,便再添些湊夠十斤香油的錢送去寺裏供燈。這個月她打算多供一盞燈,求菩薩保佑賽家兄弟親厚、夫妻和睦、老少康樂、幸福美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