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宗登基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而且該準備的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李朝宗的意思是一切從簡,就是一個登基大典而已,沒必要浪費太多銀錢,有那些銀子倒不如幹點正事來的實在,這也是李朝宗一貫的主張,該省省該花花。
在李朝宗看來,一個登基大典而已,不過就是昭告天下,新的國家成立了,誰是新的皇帝,告訴天下建元什麽什麽的,說白了這都是麵子上的事。
李朝宗想要省錢,可是下麵的那些大臣可就不幹了,開國大典怎麽能寒酸,而且李朝宗登基和其他皇帝登基還不一樣,其他皇帝登基,基本上都是在一片廢墟上登基,整個國家剛剛從戰亂中走出來,國家確實很窮,可就算是窮也一樣辦的極為隆重。
可涼州不一樣啊!
人家不是打完了在建設,而是一邊打一遍建設,甚至為了建設地方,連統一戰爭的速度都可以延緩。
涼州現在不缺錢,不僅不缺錢甚至國庫富得流油,用路朝歌的話來說,那就是大楚數百年的積累,都不如涼州這十年間創造的整體價值。
既然不缺錢,那肯定要大操大辦,這一點路朝歌是特別支持的,他拚命十年圖的什麽,不就是等這一天呢嗎?
臨了,你想一切從簡,他路朝歌也不答應。
“秋大人,你掌管禮部,你那邊準備的怎麽樣了?”禁軍衙門內,涼州在長安城的正四品以上官員齊聚於此,商量著李朝宗登基事宜,這裏麵最積極的就屬路朝歌:“隆重,一定要隆重,該有的一點也不能少,銀子不夠我出,要多少我給多少。”
“路朝歌,你別在那添亂。”李朝宗狠狠的瞪了路朝歌:“你該幹什麽幹什麽去,你不是說了嗎?不是草原上的事,咱倆暫時老死不相往來。”
“我樂意。”路朝歌那個嘚瑟勁:“前兩天你不是很牛嗎?你在牛啊!你在橫啊!現在輪到我了吧!”
“都準備好了。”秋玉書趕緊站出來答話,他可不想這二位爺現在為這點破事吵個不停,現在一切事物都要給李朝宗登基讓路:“就是儀甲,工坊那邊還沒送過來,不過也就是這幾天的事了。”
儀甲,是重大儀式上,護衛們要穿的盔甲,和戰時盔甲有很大的不同,戰甲突出的就是一個防禦力,在防禦力的基礎上,兼顧著一點點美觀。
而儀甲,則完全不需要什麽防禦力,怎麽漂亮怎麽來,穿著甲胄的人同樣,也是怎麽好看怎麽捯飭。
“叫人去催催。”周俊彥開口道:“這儀甲的製作也不是很難,加快點進度。”
“龍鳳袍準備好了嗎?”路朝歌又問道。
“這個您放心,已經準備好了。”秋玉書笑著說道:“半年前就準備好了,太子穿的四爪蟒袍也做好了,就等著那天,給大都督和世子殿下換上了。”
“給朝歌量一下身材。”李朝宗開口道。
聽了李朝宗的話,所有人都看向了李朝宗,他們知道了,接下來李朝宗要說的,就是路朝歌的爵位了,路朝歌的爵位高低,不僅關係整個涼州集團的未來,也關係到在場所有人的爵位高低,其實路朝歌就是一個標準,他一定是所有勳貴之中爵位最高的那一個。
“五爪龍袍,玄色。”李朝宗緩緩的吐出來六個字。
“轟……”所有人的腦袋都如同炸開了一般。
自古以來,隻有皇帝才能穿五爪袍,臣子最多四爪袍,就算是太子也不過就是四爪。
看著一眾人驚愕的眼神,李朝宗隻是淡淡的笑了笑:“路朝歌,爵進親王,位在太子之上,在眾勳貴之上,穿玄色五爪龍袍,品級正一品上。”
“李朝宗,你瘋了。”路朝歌第一個反應了過來:“親王爵我忍了,這個五爪袍你想幹什麽?咱涼州有兩個皇帝?你是不是覺得這個天下來的太容易了?”
“咱哥倆再打一仗?”李朝宗就當是沒看見路朝歌那能吃人的眼神:“你是我弟弟,值得這些。”
對,李朝宗從頭到尾都沒說過一個什麽賞啊賜啊這樣的字,他並不想用這些上位者的字眼,他覺得這些東西都是路朝歌自己用命換來的,不是他李朝宗賞賜給他的。
“你們趕緊勸勸他。”路朝歌看向眾人,他知道自己現在肯定勸不住李朝宗了,那就讓這些官員勸,總是有人能勸得住的:“這不是胡鬧嗎?小孩子過家家嗎?”
一眾官員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話, 封爵這件事他們本來就沒有多少話語權,而且李朝宗對路朝歌的感情他們也是清楚的,這兩位壓根就不是什麽君臣。
“朝歌,有些事我來決定。”李朝宗說道:“你隻要聽著就好了,我不會害你,就像你從來沒想過要害我一樣,咱哥倆走到今天不容易,我珍惜你比我更珍惜,所以,別爭了。”
“就因為走到今天不容易,就更不能這樣了。”路朝歌說道:“我沒的說,可是我之後的路家後人呢?”
“那就是存寧和他們的事了。”李朝宗笑著說道:“我們管好自己的事,他們兄弟之間的事,和咱們有什麽關係?”
“你就作吧!”路朝歌知道現在說什麽李朝宗都聽不進去:“早晚有一天你得後悔。”
“朝歌,你也要理解我的苦心。”李朝宗說道:“你看,我當皇帝了,存寧……”
“太子。”提到李存寧的名字,路朝歌直截了當的說道。
“我知道。”李朝宗看著路朝歌那德行就想笑:“存寧是太子,存孝是親王爵,你說我要是給你個親王,那你不是和存孝一個品級了嗎?到時候你們爺倆怎麽處啊!”
“那咋滴,我不當這個王爺,他見了我還能飛啊?”路朝歌說道:“我告訴你,沒關係的事,你少跟我在這扯。”
“那一出去,人家說,你看看,這二叔還不如自己侄子呢!”李朝宗說道:“你受得了嗎?”
“我不出門了行不行?”路朝歌說道:“我就在家躲著,我關自己一輩子,行不行?”
“這不是胡扯嗎?”李朝宗笑著說道:“涼州百萬大軍,你天天在家待著就能管的了嗎?”
除了李朝宗和路朝歌,所有人又一次震驚了,這句話就代表著路朝歌的官職已經定下來了,總領涼州內外軍務事,也就是說,李朝宗管著天下,路朝歌幫他管天下兵馬。
“我是看出來了,我從現在開始,最好什麽都別說。”路朝歌歎了口氣,然後坐到了屬於自己的椅子上。
眾人見路朝歌不說話了,也就不糾結這件事了,路朝歌封什麽爵位給多少的,這都是人家哥倆自己的事,別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什麽都要硬剛一下李朝宗,展現一下自己諫臣本色,你沒看見涼州第一大噴子鞠永安都眼觀鼻鼻觀心的坐在那什麽都不說嘛!
“接著說吧!”李朝宗看著坐在那瞪著他看的路朝歌,笑著說道:“今天把該商量的事都商量一番。”
李朝宗登基的日子已經訂好了,來年的元月初一,一年的開始,也是一個新國家的開始,正好直接改元,也不用等一等什麽的。
這個日子肯定是找人算過的,不過去找人算的這個人是路朝歌,就問了一嘴那個道人,元月初一是不是好日子,說話的時候,他的手還在戰刀上輕輕的拍了拍,那意思就是,你要敢說不是好日子,我可就抽刀了。
道爺那都是有真本事的,而且他知道路朝歌來算這個日子是為了什麽,所以他直接說了一大堆,大概的意思就是沒有比元月初一更好的日子了。
“最主要的,國號和年號還沒定下來。”秋玉書說道:“這才是現在的頭等大事。”
“國號,一般都是以起兵之地或者獲封之地來命名。”周俊彥開口道:“可是大都督起兵於定安,這個怎麽也做不得國號,獲封的是涼王,這個涼字也是不可。”
“你們都是文化人,想個國號那麽難嗎?”路朝歌看著一眾人道:“世間文字三千個,還找不出一個合適的?”
“已經有了幾個備選方案,可總是覺得還差了一些意思。”周俊彥笑著說道:“你總是有不錯的想法,提一個。”
“這你讓我提?”路朝歌突然想到了什麽,頓時就笑了出來:“你們覺得‘明’這個字怎麽樣?”
“明?何解?”邵元培問道。
“明是怎麽寫的?”路朝歌說道:“左邊一個日,右邊一個月,日月為明,這個寓意不錯吧!”
“就這?”林哲言笑著說道。
“這還不夠?”路朝歌站起身:“日升月降月降日升循環往複,意思就是說我涼州政權生生不息永不落幕。”
“明,這個字,也代表著光明。”路朝歌繼續說道:“給百姓帶來光明,這樣的皇帝誰能不支持呢?”
“最最關鍵的。”路朝歌說道:“凡日月所照,皆為我大明國土,江河所至,皆為我大明之臣,以後我想打誰,這個理由足夠充分,我都不用去費勁找借口了。”
“噗呲……”李朝宗一個沒忍住,直接笑了出來,李朝宗沒忍住,其他人更忍不住了,也跟著笑了起來。
路朝歌看著這幫人笑,他就納悶了,有這麽好笑嗎?
笑了片刻,眾人才停了下來。
“雖然最後一個理由有些好笑,但是寓意確實很不錯。”李朝宗笑著說道:“尤其是那句凡日月所照,皆為我大明國土,江河所至,皆為我大明之臣,就很好,有一種舍我其誰的霸氣,也符合我們以武立國的國策嘛!”
“對嘛!”路朝歌說道:“一個國家,若是沒了霸氣,那還不是人見人欺?這可不是我想看到了,以後隻有我們欺負別人的份,沒有別人欺負咱們的份。”
“我讚同。”鞠永安起身道:“咱涼州的骨頭就必須硬,要不然都對不起百萬戰兵打的這麽多仗,這麽多仗打下來,咱們的骨頭憑什麽不硬?我覺得這個‘明’子就很好,以後跟誰說,咱就說大明如何如何。”
鞠永安什麽性子所有人都了解,涼州第一大噴子可不是浪得虛名的,在他這要是能被誇上一句,你就迴家偷著樂吧!
“大都督覺得如何?”秋玉書看向李朝宗問道。
“我覺得很不錯。”李朝宗點了點頭:“那就定這個‘明’字吧!寓意也好,說法也足夠霸道。”
隻要李朝宗沒意見,其他人就不會有什麽意見,寓意沒有問題,解釋起來也足夠振奮人心,這就可以了。
國號定了下來,那接下來就是年號了,年號這東西也挺重要,李朝宗登基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印發新黃曆,新黃曆自然要用新年號。
“朝歌,這次你有什麽意見?”李朝宗又看向了路朝歌,想看看他能不能在給出一個意料之外的答案。
“這次我可沒有了。”路朝歌說道:“你們自己商量吧!”
路朝歌還真不是謙虛,這次他是真沒有了,原本他是想讓李朝宗建元‘洪武’的,可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合適,主要是怕洪武大帝的命格也降在李朝宗的身上。
眾人一看路朝歌沒有什麽意見,就把之前定好的幾個年號拿出來繼續開始討論。
這幫文臣的文化水平那是相當高,各種書籍中比較好的詞匯他們都給翻了出來。
現在最圍繞著‘景泰’‘景元’‘顯慶’‘元貞’這四個,現在就要在這四個之中選擇一個出來。
路朝歌從頭到尾是一句話都沒說,他是真的不了解這些年號到底代表著什麽,看個熱鬧就好了。
最終,‘景泰’二字成功脫穎而出,被選做為李朝宗的年號,這個是林哲言提出來了的,他也給出了一大堆的解釋,反正路朝歌是有一句沒一句的聽了半天,然後聽的暈乎乎的。
最重要的兩件事確定了下來,接下來就是一些特別繁瑣的事情了,尤其是登基當天的各種慶典之類的,聽著就讓人頭大,路朝歌現在都能想到,那一天李朝宗得累成什麽樣。
不過,這件事跟他基本上沒關係了,草原那邊現在還沒動靜,一旦有了動靜他就會帶兵北上,李朝宗登基的時候,他肯定是迴不來了,儀式在這麽繁瑣也落不到他身上,隻不過也挺可惜的,就是看不到開國大典那隆重的場麵了。
不過,也無所謂了,隻要能把草原人的脊梁骨徹底打斷,不必看什麽開國大典要來的痛快?
他要做的是為北疆,創造一個未來幾十年平安的環境,這件事意義更加重大。
在李朝宗看來,一個登基大典而已,不過就是昭告天下,新的國家成立了,誰是新的皇帝,告訴天下建元什麽什麽的,說白了這都是麵子上的事。
李朝宗想要省錢,可是下麵的那些大臣可就不幹了,開國大典怎麽能寒酸,而且李朝宗登基和其他皇帝登基還不一樣,其他皇帝登基,基本上都是在一片廢墟上登基,整個國家剛剛從戰亂中走出來,國家確實很窮,可就算是窮也一樣辦的極為隆重。
可涼州不一樣啊!
人家不是打完了在建設,而是一邊打一遍建設,甚至為了建設地方,連統一戰爭的速度都可以延緩。
涼州現在不缺錢,不僅不缺錢甚至國庫富得流油,用路朝歌的話來說,那就是大楚數百年的積累,都不如涼州這十年間創造的整體價值。
既然不缺錢,那肯定要大操大辦,這一點路朝歌是特別支持的,他拚命十年圖的什麽,不就是等這一天呢嗎?
臨了,你想一切從簡,他路朝歌也不答應。
“秋大人,你掌管禮部,你那邊準備的怎麽樣了?”禁軍衙門內,涼州在長安城的正四品以上官員齊聚於此,商量著李朝宗登基事宜,這裏麵最積極的就屬路朝歌:“隆重,一定要隆重,該有的一點也不能少,銀子不夠我出,要多少我給多少。”
“路朝歌,你別在那添亂。”李朝宗狠狠的瞪了路朝歌:“你該幹什麽幹什麽去,你不是說了嗎?不是草原上的事,咱倆暫時老死不相往來。”
“我樂意。”路朝歌那個嘚瑟勁:“前兩天你不是很牛嗎?你在牛啊!你在橫啊!現在輪到我了吧!”
“都準備好了。”秋玉書趕緊站出來答話,他可不想這二位爺現在為這點破事吵個不停,現在一切事物都要給李朝宗登基讓路:“就是儀甲,工坊那邊還沒送過來,不過也就是這幾天的事了。”
儀甲,是重大儀式上,護衛們要穿的盔甲,和戰時盔甲有很大的不同,戰甲突出的就是一個防禦力,在防禦力的基礎上,兼顧著一點點美觀。
而儀甲,則完全不需要什麽防禦力,怎麽漂亮怎麽來,穿著甲胄的人同樣,也是怎麽好看怎麽捯飭。
“叫人去催催。”周俊彥開口道:“這儀甲的製作也不是很難,加快點進度。”
“龍鳳袍準備好了嗎?”路朝歌又問道。
“這個您放心,已經準備好了。”秋玉書笑著說道:“半年前就準備好了,太子穿的四爪蟒袍也做好了,就等著那天,給大都督和世子殿下換上了。”
“給朝歌量一下身材。”李朝宗開口道。
聽了李朝宗的話,所有人都看向了李朝宗,他們知道了,接下來李朝宗要說的,就是路朝歌的爵位了,路朝歌的爵位高低,不僅關係整個涼州集團的未來,也關係到在場所有人的爵位高低,其實路朝歌就是一個標準,他一定是所有勳貴之中爵位最高的那一個。
“五爪龍袍,玄色。”李朝宗緩緩的吐出來六個字。
“轟……”所有人的腦袋都如同炸開了一般。
自古以來,隻有皇帝才能穿五爪袍,臣子最多四爪袍,就算是太子也不過就是四爪。
看著一眾人驚愕的眼神,李朝宗隻是淡淡的笑了笑:“路朝歌,爵進親王,位在太子之上,在眾勳貴之上,穿玄色五爪龍袍,品級正一品上。”
“李朝宗,你瘋了。”路朝歌第一個反應了過來:“親王爵我忍了,這個五爪袍你想幹什麽?咱涼州有兩個皇帝?你是不是覺得這個天下來的太容易了?”
“咱哥倆再打一仗?”李朝宗就當是沒看見路朝歌那能吃人的眼神:“你是我弟弟,值得這些。”
對,李朝宗從頭到尾都沒說過一個什麽賞啊賜啊這樣的字,他並不想用這些上位者的字眼,他覺得這些東西都是路朝歌自己用命換來的,不是他李朝宗賞賜給他的。
“你們趕緊勸勸他。”路朝歌看向眾人,他知道自己現在肯定勸不住李朝宗了,那就讓這些官員勸,總是有人能勸得住的:“這不是胡鬧嗎?小孩子過家家嗎?”
一眾官員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話, 封爵這件事他們本來就沒有多少話語權,而且李朝宗對路朝歌的感情他們也是清楚的,這兩位壓根就不是什麽君臣。
“朝歌,有些事我來決定。”李朝宗說道:“你隻要聽著就好了,我不會害你,就像你從來沒想過要害我一樣,咱哥倆走到今天不容易,我珍惜你比我更珍惜,所以,別爭了。”
“就因為走到今天不容易,就更不能這樣了。”路朝歌說道:“我沒的說,可是我之後的路家後人呢?”
“那就是存寧和他們的事了。”李朝宗笑著說道:“我們管好自己的事,他們兄弟之間的事,和咱們有什麽關係?”
“你就作吧!”路朝歌知道現在說什麽李朝宗都聽不進去:“早晚有一天你得後悔。”
“朝歌,你也要理解我的苦心。”李朝宗說道:“你看,我當皇帝了,存寧……”
“太子。”提到李存寧的名字,路朝歌直截了當的說道。
“我知道。”李朝宗看著路朝歌那德行就想笑:“存寧是太子,存孝是親王爵,你說我要是給你個親王,那你不是和存孝一個品級了嗎?到時候你們爺倆怎麽處啊!”
“那咋滴,我不當這個王爺,他見了我還能飛啊?”路朝歌說道:“我告訴你,沒關係的事,你少跟我在這扯。”
“那一出去,人家說,你看看,這二叔還不如自己侄子呢!”李朝宗說道:“你受得了嗎?”
“我不出門了行不行?”路朝歌說道:“我就在家躲著,我關自己一輩子,行不行?”
“這不是胡扯嗎?”李朝宗笑著說道:“涼州百萬大軍,你天天在家待著就能管的了嗎?”
除了李朝宗和路朝歌,所有人又一次震驚了,這句話就代表著路朝歌的官職已經定下來了,總領涼州內外軍務事,也就是說,李朝宗管著天下,路朝歌幫他管天下兵馬。
“我是看出來了,我從現在開始,最好什麽都別說。”路朝歌歎了口氣,然後坐到了屬於自己的椅子上。
眾人見路朝歌不說話了,也就不糾結這件事了,路朝歌封什麽爵位給多少的,這都是人家哥倆自己的事,別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什麽都要硬剛一下李朝宗,展現一下自己諫臣本色,你沒看見涼州第一大噴子鞠永安都眼觀鼻鼻觀心的坐在那什麽都不說嘛!
“接著說吧!”李朝宗看著坐在那瞪著他看的路朝歌,笑著說道:“今天把該商量的事都商量一番。”
李朝宗登基的日子已經訂好了,來年的元月初一,一年的開始,也是一個新國家的開始,正好直接改元,也不用等一等什麽的。
這個日子肯定是找人算過的,不過去找人算的這個人是路朝歌,就問了一嘴那個道人,元月初一是不是好日子,說話的時候,他的手還在戰刀上輕輕的拍了拍,那意思就是,你要敢說不是好日子,我可就抽刀了。
道爺那都是有真本事的,而且他知道路朝歌來算這個日子是為了什麽,所以他直接說了一大堆,大概的意思就是沒有比元月初一更好的日子了。
“最主要的,國號和年號還沒定下來。”秋玉書說道:“這才是現在的頭等大事。”
“國號,一般都是以起兵之地或者獲封之地來命名。”周俊彥開口道:“可是大都督起兵於定安,這個怎麽也做不得國號,獲封的是涼王,這個涼字也是不可。”
“你們都是文化人,想個國號那麽難嗎?”路朝歌看著一眾人道:“世間文字三千個,還找不出一個合適的?”
“已經有了幾個備選方案,可總是覺得還差了一些意思。”周俊彥笑著說道:“你總是有不錯的想法,提一個。”
“這你讓我提?”路朝歌突然想到了什麽,頓時就笑了出來:“你們覺得‘明’這個字怎麽樣?”
“明?何解?”邵元培問道。
“明是怎麽寫的?”路朝歌說道:“左邊一個日,右邊一個月,日月為明,這個寓意不錯吧!”
“就這?”林哲言笑著說道。
“這還不夠?”路朝歌站起身:“日升月降月降日升循環往複,意思就是說我涼州政權生生不息永不落幕。”
“明,這個字,也代表著光明。”路朝歌繼續說道:“給百姓帶來光明,這樣的皇帝誰能不支持呢?”
“最最關鍵的。”路朝歌說道:“凡日月所照,皆為我大明國土,江河所至,皆為我大明之臣,以後我想打誰,這個理由足夠充分,我都不用去費勁找借口了。”
“噗呲……”李朝宗一個沒忍住,直接笑了出來,李朝宗沒忍住,其他人更忍不住了,也跟著笑了起來。
路朝歌看著這幫人笑,他就納悶了,有這麽好笑嗎?
笑了片刻,眾人才停了下來。
“雖然最後一個理由有些好笑,但是寓意確實很不錯。”李朝宗笑著說道:“尤其是那句凡日月所照,皆為我大明國土,江河所至,皆為我大明之臣,就很好,有一種舍我其誰的霸氣,也符合我們以武立國的國策嘛!”
“對嘛!”路朝歌說道:“一個國家,若是沒了霸氣,那還不是人見人欺?這可不是我想看到了,以後隻有我們欺負別人的份,沒有別人欺負咱們的份。”
“我讚同。”鞠永安起身道:“咱涼州的骨頭就必須硬,要不然都對不起百萬戰兵打的這麽多仗,這麽多仗打下來,咱們的骨頭憑什麽不硬?我覺得這個‘明’子就很好,以後跟誰說,咱就說大明如何如何。”
鞠永安什麽性子所有人都了解,涼州第一大噴子可不是浪得虛名的,在他這要是能被誇上一句,你就迴家偷著樂吧!
“大都督覺得如何?”秋玉書看向李朝宗問道。
“我覺得很不錯。”李朝宗點了點頭:“那就定這個‘明’字吧!寓意也好,說法也足夠霸道。”
隻要李朝宗沒意見,其他人就不會有什麽意見,寓意沒有問題,解釋起來也足夠振奮人心,這就可以了。
國號定了下來,那接下來就是年號了,年號這東西也挺重要,李朝宗登基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印發新黃曆,新黃曆自然要用新年號。
“朝歌,這次你有什麽意見?”李朝宗又看向了路朝歌,想看看他能不能在給出一個意料之外的答案。
“這次我可沒有了。”路朝歌說道:“你們自己商量吧!”
路朝歌還真不是謙虛,這次他是真沒有了,原本他是想讓李朝宗建元‘洪武’的,可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合適,主要是怕洪武大帝的命格也降在李朝宗的身上。
眾人一看路朝歌沒有什麽意見,就把之前定好的幾個年號拿出來繼續開始討論。
這幫文臣的文化水平那是相當高,各種書籍中比較好的詞匯他們都給翻了出來。
現在最圍繞著‘景泰’‘景元’‘顯慶’‘元貞’這四個,現在就要在這四個之中選擇一個出來。
路朝歌從頭到尾是一句話都沒說,他是真的不了解這些年號到底代表著什麽,看個熱鬧就好了。
最終,‘景泰’二字成功脫穎而出,被選做為李朝宗的年號,這個是林哲言提出來了的,他也給出了一大堆的解釋,反正路朝歌是有一句沒一句的聽了半天,然後聽的暈乎乎的。
最重要的兩件事確定了下來,接下來就是一些特別繁瑣的事情了,尤其是登基當天的各種慶典之類的,聽著就讓人頭大,路朝歌現在都能想到,那一天李朝宗得累成什麽樣。
不過,這件事跟他基本上沒關係了,草原那邊現在還沒動靜,一旦有了動靜他就會帶兵北上,李朝宗登基的時候,他肯定是迴不來了,儀式在這麽繁瑣也落不到他身上,隻不過也挺可惜的,就是看不到開國大典那隆重的場麵了。
不過,也無所謂了,隻要能把草原人的脊梁骨徹底打斷,不必看什麽開國大典要來的痛快?
他要做的是為北疆,創造一個未來幾十年平安的環境,這件事意義更加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