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瓶正在為鸞英為何要定在十月去妙峰山給玉嬌龍做道場的事感到不解,並因此而引出許多疑念和遐想來時,翠蘭忽又進房來報,說玉大人迴府來了。鸞英立即吩咐翠蘭:“你去稟告老爺,說春姑娘已來了多時,正在房裏和我敘話,請老爺更衣後到我房裏坐坐。”
翠蘭應了聲“是”,退出房門去了。鸞英隨即又對春雪瓶說道:“我家老爺已多次和我談起過姑娘了,他也很想見見姑娘呢!我已要他把那天為姑娘而作的那首詩寫成了單條,等姑娘來時,由他親自贈送給你。”
春雪瓶連忙點頭稱謝。玉璣這個名字在她心裏雖然有些陌生,但她卻仍然是感到十分親切的。當她一聽自己就將和他見麵時,她也不知為什麽,心裏竟不由有些慌亂起來,這種感覺,就是在她去見王爺時也是不曾有過的。
一會兒,門外傳來了一陣凝重的腳步聲,隨著門簾被掀開了,一位麵白須疏、身材微胖的長者走進房來,他舉起一雙帶著些兒審究的目光向春雪瓶打量了下,也不等鸞英給他介紹,便含笑對春雪瓶說道:“你就是春雪瓶姑娘吧!我對你已是聞名多天了。”
春雪瓶趕忙站起身來,謙遜地一笑,隨即走到他的身前,迎著他深深一禮,說道:“小雪瓶參見伯父大人,願伯父大人福壽無疆!”玉璣欠了欠身子,臉上顯露出十分欣快的笑容,說道:“既已走入仕途,哪有什麽福來!姑娘快坐下敘話。”
春雪瓶轉身退迴桌旁,緊緊靠在鸞英身邊坐了下來,她也不時瞬過眼去審視著玉璣。鸞英等玉璣在圓桌對方坐定後,才問他道:“你原說退朝後便即迴府,為何耽擱到這般時刻,是不是朝中有什麽爭議?”
玉璣遲疑片刻,才淡淡地說道:“殿上倒無什麽爭議,我退朝後到軍機處去坐了一會,就迴來得晚了一些。”他隨即又對春雪瓶說道:“聽說春姑娘在西疆乃是一位極有聲威的人物,這次秀峰去西疆公幹,也多得姑娘的護衛才得以平安無恙,我們也都為他慶幸,更為姑娘的勇武感到十分欽佩!”
春雪瓶忙謙遜地說道:“德老前輩前次去西疆,我和他們在瑪納斯河畔偶然相逢,在與他們結伴同行的幾天中,確曾兩番碰上過一幫遊騎和一幫裝扮成遊騎的漢子襲擊,但都是全賴羅燕姑姑和德幼銘叔叔把他們殺退的,我隻不過在旁給他們助助威罷了,哪談得上護衛,更當不起勇武二字!”
玉璣:“那裝扮成遊騎的漢子可是馬賊?”春雪瓶隻說了“不是”二字,便不吭聲了。鸞英:“姑娘怎知他們不是馬賊?”春雪瓶笑了笑:“近幾年來,馬賊都聚集在烏倫古湖一帶抗擊入侵的外寇,他們是不會到那兒來的,更不會襲擊與他們素無仇怨的過往旅客。”
玉璣凝視著春雪瓶沉吟片刻,突然問道:“春姑娘可認識那些馬賊?”
春雪瓶微微一怔,感到玉璣問得有些突然,便坦然答道:“也曾和他們相遇,認得一些。”
玉璣眼裏閃過一道驚詫的神色,仍從容自若地端坐那兒,沒有再問什麽。鸞英卻感到十分驚奇地問道:“聽說那些馬賊一個個都十分兇暴,且又慓悍異常,他們難道不敢來犯你!”
春雪瓶嘴邊浮出一個有趣的笑容,說道:“他們確是慓悍,但並不兇暴。我和他們無仇無恨,為何要來犯我!”
鸞英:“這麽說來,他們也不像人們說的那般可怕了。”
春雪瓶:“不但不可怕,他們在西疆的所行所為,還十分令人欽佩呢。”
正在凝思不語的玉璣又突然問道:“聽說有個早年曾給王爺管馬的名叫拉欽的蒙古人,現在也在西疆,春姑娘可認識此人?”
春雪瓶又是一怔,不禁立即警覺起來,隨即應道:“認識。”她瞟了玉璣一眼,顯得十分好奇地反問了句:“伯父莫非也認識此人?”玉璣遲疑了下,說道:“不曾見過,王府人多,過去也不知道王府有這樣一個人。”
春雪瓶又緊緊問了句:“伯父既不認識拉欽,為何問起他來?”玉璣那雙凝重的眼睛也不禁遊離了下,說道:“有人傳說他在西疆已投到馬賊的隊伍裏去了。”
春雪瓶暗暗吃了一驚,不知玉璣這話是從哪裏傳來的,也不知他為何要問起自己,是試探,還是示意?春雪瓶心裏湧起一片疑雲。她極力鎮靜住自己,隻顯得頗感新奇地說道:“我隻知拉欽過去一直在昌吉、迪化一帶販馬,後來又到塔城東北的山裏淘金去了,卻從未聽說他已投奔馬賊的事。”
玉璣笑了笑:“投奔馬賊的事,看來都是一些傳聞,由他去吧,春姑娘也不用放在心上。”他隨即又問鸞英道:“你今天請春姑娘吃午飯,除了熊掌之外,叫廚房做了烤羊肉沒有?你不是說春姑娘最喜歡吃烤羊肉嗎!”
鸞英:“叫廚房做了。隻是恐怕做得不好,不如王妃府裏膳房做的地道。”她隨即又迴過臉來瞅著春雪瓶:“今天姑娘在我家裏就更不用拘禮,高興怎麽吃就怎麽吃,用筷、用刀、用手抓都行,反正又沒有別的客人。”鸞英說完後,還不禁發出幾聲悅耳的笑聲。
春雪瓶:“我那天在王府吃烤羊肉時,可能把那些夫人、小姐都嚇壞了。其實在西疆,不但吃烤羊肉是動刀動手,在一些地方,就是請客人飲宴連吃飯都是用手抓呢!”
鸞英聽了不由感到驚異萬分,玉璣說道:“先父也曾說過西疆確有那樣的風俗。我們如果到了西疆,也要入鄉隨俗。”他隨即又對春雪瓶語重心長地說道:“京城也有京城一些禮俗,春姑娘可能不慣,但既然來到京城,也應隨俗才是。”
春雪瓶:“隻要是禮俗,不管是哪裏的我都可以習隨,難改的卻是自己的天性。”
鸞英立即附和道:“隻要是好的天性,改他則甚!”
玉璣不以為然地看了鸞英一眼,沒說話。鸞英正想問問玉璣的看法,翠蘭前來稟報,說午飯已經備好,她隻好說道:“我們吃飯去,到桌上去邊吃邊談。”她隨即站起身來,攜著春雪瓶的手,讓玉璣走在前麵,她二人跟隨在後,一起走出房門,向客廳走去。
桌上菜肴不多,但都很精致。春雪瓶對熊掌倒並未覺得它有什麽特別可口之處,隻是在鸞英的殷勤相勸下勉強吃了幾片,而對烤羊肉雖覺沒有西疆烤的鮮美,卻也吃了許多。在桌上,玉璣又向春雪瓶打聽了一些西疆的風俗民情,春雪瓶都一一的告訴了他。鸞英除了殷殷勸菜外,也問了一些西疆的婚嫁習俗。三人談著談
著,玉璣忽然若有所思地停著凝神片刻,問道:“西疆過去是否也曾出過像春姑娘這樣本領高強的女子?”
春雪瓶不由一怔,摸不清他所問何意,隻含糊應道:“我這點本領算什麽!比我本領高強的女子也還有哩!”
玉璣:“春姑娘說的是過去還是現在?”
春雪瓶:“過去有,現在也有。”玉璣沉吟片刻,又問道:“是些什麽樣的女子?姑娘能否說出她們的姓名?”
春雪瓶見玉璣問得蹊蹺,越感疑詫起來。她不覺心裏一動,突然閃起一個也來試他一試的念頭,便隨機說道:“姓名我雖然弄不清楚,但卻知道西疆在十多年前確曾出過一個本領十分高強的女子,隻因她性喜孤獨,總是獨來獨往,所以很少有人見到過她,更不知道她的姓名和身世。有人猜測她多是遭到了什麽不幸的事情,才循隱到兩疆去的。”春雪瓶一邊說,一邊暗暗注意玉璣的神情動靜。隻見他一邊雖在從容進食,一邊卻聽得十分用心,當她剛說到那最後一句話時,隻見玉璣的臉色突然微微發白起來,他那筷子上正拈著的一片熊掌也掉到桌上去了。他停了停才又問道:“姑娘說的那位奇女子現在可還在世?”
春雪瓶:“在世。”她注視玉璣片刻,隨又說道:“隻是多年來誰也訪不到她的行蹤住址。”
玉璣這才又轉過話題,不再問起那女子的事了。飯罷,三人又坐在客廳裏喝了一會茶後,春雪瓶起身告辭了。鸞英一邊留她,一邊對玉璣說道:“你不是已把你為春姑娘而作的那首詩寫成了單條,還準備將它贈送給春姑娘嗎?何不就去拿來當麵送她。”
玉璣顯得有些猶豫,又像有些為難的樣子,他遲疑了會,才說道:“那首詩中的有些字句尚欠工穩,我還須仔細推敲一下,等我改定後重寫一幅與春姑娘送去就是。”
鸞英:“還推敲什麽!那天我念給王妃聽了,王妃都很稱讚,說不愧是出自翰林學士之手呢!”
玉璣不由一驚,臉上也隱隱露出了慍意,衝著鸞英說道:“你怎把這事也去對王妃講了!”
鸞英:“這有什麽講不得的,作詩作文不就是給別人讀、給別人看的嗎!”
春雪瓶已從玉璣那顯得有些失常的情態中,感到玉璣似有什麽未便說出的隱情,但究竟是什麽隱情,她也無須去多想,便忙對鸞英說道:“既然伯父說還要改改,就等伯父改好後再賜贈給我好了。”她隨即向玉璣和鸞英各施一禮,稱謝告辭。鸞英見她執意要走,便將她送出客廳,並喚來翠蘭,吩咐翠蘭把春雪瓶一直陪送到蔡幺妹家裏。
春雪瓶在翠蘭的陪送下走下台階,在穿過長廊時她不禁停下步來,向著後園那邊凝望了會,才又向府門走去。一路上,翠蘭已不再像在玉夫人麵前那麽拘謹,不斷地指著四周那些房舍告訴春雪瓶,哪兒是過去玉帥議事的廳堂,哪兒是家丁的住宅,哪兒是糧倉,哪兒又是馬廄,顯得十分親切,也變得分外活潑。春雪瓶也放慢了腳步,將她所指之處都…細審了番。春雪瓶聽著看著,忽然停下步來,迴頭指著身後那片後園,問翠蘭道:“那麽好好的一座花園如何讓它空著,荒了豈不可惜?”
翠蘭隻向那後園瞬了一眼,不禁將舌一咋,說道:“誰敢住進那後園去?!”春雪瓶:“為什麽?”翠蘭:“都說那後園裏有鬼,十幾年前就曾鬧過,不想最近又鬧起來了。”
春雪瓶不由一震,感到驚詫已極,忙又問道:“如何個鬧法,有哪些跡象?出了些什麽事情?”
翠蘭不禁忙抬頭向四周察看了下,才顯得顧慮重重地小聲說道:“這事夫人和老爺都曾一再叮囑,不準向誰說起,以免張揚出去。”
春雪瓶貼近她的身旁,拉起她的手來,輕聲對她說道:“好妹妹,告訴我究竟是怎麽一迴事?你放心,我絕對不會對外人講的。”
翠蘭遲疑了下,又說道:“我如告訴了你,你可千萬不要對人說去,更不要說是我告訴你的,不然,老爺會怪罪我的。”
春雪瓶緊緊地凝望著她,點點頭。翠蘭從春雪瓶那一雙充滿親切與真誠的眼光裏,感到了溫暖,生起了信任。她這才悄聲對春雪瓶說道:“這是前幾天才發生的事情。記得就是在夫人去王府赴宴迴來後的第二天晚上,馬夫吳順哥半夜起來到馬廄裏去給牲口加草料,忽然看見後園那座樓房上閃了幾閃綠幽幽的亮光,他嚇慌了,便忙躲迴屋去,不敢聲張,隻這事悄悄告訴了管家。管家怕是盜賊躲藏在那樓上了,便在第三天晚上帶了幾名護院家丁躲在牆角暗處察看。到了半夜,樓上忽又閃起了幾下亮光,還是綠幽幽的。管家和那兩名家丁忙從牆角暗處走了出來,點燃燈籠,正要上樓察看,不知從哪裏突然飛來一件東西,剛好打在燈籠上,把燈籠打爛,燭也打滅,三人也被嚇壞,趕忙退出後園。第二天早上,管家才將這事稟告了老爺,還說準備
趁著白天,帶人去後園樓上看看,看有沒有可疑痕跡。老爺沉著臉,隻在書房裏走來走去,過了很久才發下話來,說那多半是在附近流竄的小偷小賊,因天氣冷了,躲到樓上去避寒過夜的。叫管事不用去查看了,更不要張揚出去,以免以訛傳訛,變成蜚語。還說,若變成謠言,不但駭俗,還會傷己。”翠蘭說到這裏,已來到府門,她便把話停住了。直到走出府門,春雪瓶才又問道:“如你適才所說的情況,明明是有人暗藏樓上,又怎會說成是鬧鬼了呢?”
翠蘭:“我還沒說完呢!也就在馬夫吳順哥發現後園樓上閃出亮光的那天晚上,住在夫人臥房對麵那間房裏的趙媽,半夜醒來時,忽然隱隱聽到室外傳來一陣輕微的哭泣聲。趙媽說,那聲音雖然細得像蜂叫一般,但她卻聽得真切極了。還說當她聽出了那是誰的聲音來時,簡直害怕極了,嚇得幾乎昏了過去。”
春雪瓶聽到這裏時,隻感到她整顆心都緊緊地收縮起來了。可她仍極力地沉下氣來,並不急於追問那是誰的聲音,卻隻問道:“趙媽是誰?”
翠蘭:“是夫人的陪嫁姨娘,已經六十多歲了。”
春雪瓶:“她既然已經聽出了是誰的聲音,那還有什麽值得驚怪和害怕的呢!”
翠蘭:“春小姐你不知道,在窗外哭泣的那人已經死了多年了!這是鬼哭!”
春雪瓶這才屏息凝神,身負千鈞般地問道:“那人是誰?”
翠蘭將嘴湊近她的耳邊,充滿神秘地低聲說道:“就是已經死了多年的玉小姐玉嬌龍!”
春雪瓶突然停下步來,一動也不動地站在那兒,竟像凝住了似的。這雖是她心中早已意料到了的事情,可一旦從翠蘭口裏說出來時,還是使她感到有如晴空霹靂一般,她的整個身心都震撼了。她呆了片刻,才在心裏暗暗發出一聲唿叫:“啊,果然是她——我的母親!”
春雪瓶感到一切都正如她所意料,一切都已清楚,也無須再向翠蘭多問什麽了。可翠蘭卻還是一個勁地談了下去:“那晚聽到鬼哭的還不隻趙媽一人,後來才知道夫人也聽到了的。還發生一件更叫人可怕的事情:那兩天正好我家姑小姐迴家來了,住在趙媽隔壁那間房裏。……”
春雪瓶忙截住她的話問道:“姑小姐是誰?”
翠蘭:“是夫人的獨生女,去年才出嫁的。”
春雪瓶:“今年多大了?”
翠蘭:“十八歲。”她又接著說道:“姑小姐也是在那天晚上的半夜裏,正睡得迷迷糊糊的時候,似乎看到一個人影輕輕地走到她床麵前來了,在她床前站了一會兒,又伸手掀開了她的帳子,接著便埋下頭來看了看她,還用手輕輕地撫了撫她的頭發。這一切她都是在似夢非夢的迷迷糊糊中看到的。她當時還以為是趙媽來看她被蓋蓋好沒有,所以就沒有在意,隻仍閉著眼睛睡她的。後來,她忽然感到幾滴滾燙滾燙的水滴落在她臉上來了。她一下驚醒過來,忙睜開眼睛一看,隻見那人影一下閃出帳外,又在窗前一晃便不見了。姑小姐還以為是夢,可又明明是醒了才看見的。她再用手往臉上一摸,那幾滴水也還濕漉漉地留在臉上。姑小姐嚇壞了,又不敢出聲,隻用被蓋蒙著頭,直到第二天早上趙姑進房去叫她,她才把頭伸出來。就在那天下午她便又迴到婆家去了。那兩天,內院外宅,上上下下,有的說鬼,有的說賊,鬧得人心惶惶。夫人為此還在後園門外焚香立願,答應到妙峰山給玉小姐做半月道場來超薦她,求她早迴仙界,不要再來驚擾家人。老爺卻命人把通向後園那道圓門緊緊封釘,不準任何人進入後園,也不準任何人把府裏發生的這些事情張揚出去。為這事,府裏一直折騰了五六天,直到這兩天才漸漸平靜下來。”
一直在默默留心聽著的春雪瓶,忽又問道:“自那兩夜以後,後園樓上還出現過亮光沒有?”
翠蘭:“就那兩天夜裏,以後就再也沒人見到過了。”
春雪瓶沉吟了會,又問翠蘭道:“聽說那後園樓上原是玉小姐生前臥室,你去過那兒沒有?”
翠蘭擺擺頭:“沒去過。我到府裏已經五六年了,也從沒有看到有人去過。聽說那門一直是鎖著的,房裏的一切陳設都還是玉小姐生前那樣。”
二人正談著,不覺已來到“四海春”客棧門前,翠蘭還想把春雪瓶一直送進後院,春雪瓶卻停下步來,不讓她再送了。二人分手,翠蘭顯得有些依依不舍,春雪瓶又很親切地安慰了她一番,直到她正要欣然離去時,春雪瓶忽又拉著她,在她耳邊輕輕說道:“好妹妹,你隻要有空,可隨時到這兒來玩;今後如那後園樓上再出現亮光,或府裏又發生了什麽怪事,請你一定來告訴我一聲。”
翠蘭連連點頭應允,最後也在春雪瓶耳邊說了聲“我一定來告訴你”,這才轉身離去。
春雪瓶一直目送她走出很遠,才返身進了內院。日子又過了兩天。春雪瓶既無心外出遊玩,也無心去德秀峰
家探望羅燕,她隻盼候著翠蘭給傳來玉府的消息,並暗暗計算著,一旦府裏又出現了什麽新的動靜,自己將采取什麽樣的行動才能截住那位玉嬌龍,也即是才能見到自己的母親。春雪瓶心裏也明白,這位玉小姐的行蹤是極為機警而又極為隱秘的,自己母親的心性也是十分敏捷和謹慎,要揭開這個一直隱蔽著多年的秘密,自己必須特別小心在意才行,稍有疏忽,便會使自己這番的萬裏奔波變成徒勞往返,尋找母親的願望也變成了水月鏡花。這天晚飯時,春雪瓶因有她自己的心事,自顧埋頭吃飯,很少說話。蔡幺妹也因忙於盤算棧裏本月的收支,沒有心思和大家閑聊,桌上顯得十分沉悶。劉泰保幾杯悶酒下肚,話也逐漸多了起來。他所說的也都還是他從街上茶樓酒肆聽來的一些瑣事碎聞,並無什麽動人之處。但他後來在無意中隨便聊聊的幾句話,卻引起了春雪瓶的注意,並使她不禁暗暗感到驚異起來。據劉泰保說:他這幾天曾兩次順路去過德秀峰家,見德秀峰都顯得有些心事重重的模樣。他還說:沒想到一一向開朗豪放的德秀峰竟會變得愁眉不展起來。劉泰保又說:他曾見到王府管事,聽王府管事說,王爺近來心情不好,除了軍機處的官員外,其他的人一律不見。因此,這幾天來在王府出入的全是軍機處的官員,甚至連很少到王府去的田項將軍,也連日去王府議事。春雪瓶聽了這些情況,不知為什麽,在她心裏總感到可能與西疆有關,並總是情不自禁地把它和羅
大伯之事聯係起來。她隻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沒做聲。
第二天下午,春雪瓶剛剛出城遛馬迴來,正準備去德秀峰家探探消息,客棧裏的坐櫃老伍來到內院,對她說道:“春姑娘,門外來了輛馬車,說是專來接你的,請你趕快出去。”
老伍:“我已問過那車夫了。他不肯說,隻說等春姑娘上了車就自會知道的。”
春雪瓶感到有些納悶,正在遲疑,老伍又說道:“那車很豪華,馬也很駿,一望就知道是富貴人家的車馬。”
春雪瓶帶著幾分驚奇的心情來到門外,她舉目一望,果見就在右旁街心,有一一輛裝飾得十分華麗的馬車停在那兒。坐在駕座上的馬夫見她出來,忙向她招了招手,隻說了聲“請姑娘上車”,便不再說什麽了。春雪瓶走到馬車麵前,並不急於上車,隻抬起眼來將車打量著。透過車窗那幅粉紅色的薄薄窗簾,她隱隱看到車裏端坐著個好似女人般的身影。春雪瓶心裏更覺得奇怪起來,她也不再去多思索什麽了,便忙一步跨上車去,用手掀開門簾,舉眼向車裏一看,她不禁愣住了,端坐車裏的竟是王妃!春雪瓶正驚訝間,王妃已經伸手來將她的手緊緊握住,並示意她不要出聲,隨即將她牽進車去,讓她坐在自己身旁,車隨即便啟動了。一直等馬車穿過虎幄街口進入了熱鬧的大街,王妃才輕聲對她說道:“我早就想派人來接你去王府一聚的了,隻因這些天來,王爺心情煩惱,到王府議事和求見王爺的人多,接你進府多有不便。今天王爺去王莊散悶去了,大約要三五天才能迴府,他剛一起駕,我便親來接你來了。”
這一切都顯得有些異常的舉動和情景,形成一種神秘的氣氛,春雪瓶隻感到滿心疑詫,竟不知該說些什麽了。王妃見她默默無語,便轉過臉來凝望她,嘴邊浮出一道淺淺的笑容,滿懷深情地對她說道:“這幾天我真感度日如年,時時刻刻都在惦念著你呀!”她話音裏充滿了柔情,也充滿了憂傷。
春雪瓶心裏不竟有些慌亂起來,不知怎樣迴答才好,隻含糊應道:“我也時時在想念王妃哩!”
王妃欣然一笑,她那雙一直凝望著春雪瓶的眼裏竟閃起了淚光,那雙緊握的春雪瓶的手也握得更緊了。
驚疑和困惑使春雪瓶又由慌亂變成茫然,她忙低下頭去,避開王妃那雙充滿柔愛而又使她感到不解的眼光。
王妃忙又扶起她的頭來,帶著些歉意,又帶著些兒感傷地對她說道:“我雖身為王妃,有時也有我的難處。”她停了停,才又說道:“趁王爺不在府裏,你可在我身邊多住兩日,我們可以盡情地談
談。”
春雪瓶雖仍感到困惑不解,可她卻已定下神來,便試著問道:“王爺近來為何煩惱?”
王妃遲疑了下,說道:“頭緒紛繁,許多似是而非真真假假的事情都攪在一起了,這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等到府裏,我再慢慢告訴你。”
春雪瓶從王妃的這幾句話裏,既理不出一點頭緒,也看不清半點眉目,她仍是滿腹困惑,仍是一片茫然。
馬車一直駛進王府,直到便殿階前方才停了下來。兩名宮女早已來到車前,春雪瓶還不等她倆前來攙扶,便已扶著王妃下了馬車。王妃滿懷喜悅地攜著春雪瓶的左手,穿過便殿,來到一問陳設得十分精致的屋子裏,兩名隨侍在身後的宮女,即忙移來繡凳,她和王妃坐下後,茶很快地也由宮女獻上來了。王妃隨即對兩名宮
女說道:“我和春姑娘敘話,你二人退出房去,休讓任何人來打擾我們。”
兩個宮女恭恭敬敬地退出房外去了,王妃讓春雪瓶將繡凳移近她的身邊,又緊緊拉住了她的雙手,這才對她說道:“有許多十分緊要的話我一會再和你細說,你得先告訴我,你的母親是不是駝鈴公主?”
春雪瓶不由一怔:沒想到這曾在她心裏預料過的事兒竟然發生了,而且是在這樣的時候,又來得這麽突然!她該如何迴答才是呢?她因一時拿不定主意而感到慌亂起來。她隻好低頭不語了。王妃緊緊地凝視著她,等她迴話。過了難耐的片刻,王妃忽然發出一聲哀深的歎息,帶著硬咽地說道:“我已經猜到了你可能不會承認,可我卻已認定了你就是駝鈴公主的女兒了!”
正感不知如何是好的春雪瓶,聽王妃這麽一說,又不由十分詫訝起來,忙抬頭來瞅著她問道:“王妃憑著什麽認定我就是駝鈴公主的女兒呢?”
王妃抓起春雪瓶的手來,指著她手上戴的那隻指環說道:“就憑你手上戴的這隻指環。”她又凝視了春雪瓶片刻,低聲說道:“你母親難道沒有告訴你吧?這指環原是一對,你母親和我各有一隻。為了尋找你母親,我將我那隻作為信證交給拉欽轉到你母親手裏了。那天我在你手上看到了這隻指環,我便問你是從那裏來,你說是你母親舊物。世上除了我那駝鈴妹妹,誰還有這指環,我也就知道你定是駝鈴公主的女兒了。”
春雪瓶:“駝鈴公主既然已有了兩隻指環,難道她就不可以送一隻給別人嗎?”
王妃:“自從十六年前拉欽將你和你母親從哈珠接去西疆後,就一直住在艾比湖,在那兒住了將近八年才到天山去的。那天我問你在去天山前是否住在艾比湖,你也是承認了的。世上不會有這麽巧的事情。”
春雪瓶默然不語了。過了許久,她才又含含糊糊地低聲說道:“駝鈴公主早已下落不明的事,拉欽不是已經告訴了德老前輩,德老前輩也一定告知你了!”她說到這兒,不禁略略猶豫了一下才又說了句:“王妃休要錯認。”
王妃發出一聲帶怨的哀歎,說道:“別再提你那位拉欽了!”她忽又將話打住,臉已在漸漸變白,那雙緊握著春雪瓶的手也在微微顫抖起來,隨即又是一聲充滿悲涼的歎息,說道:“開始我也把拉欽所說的信以為真,後來我才知道一切原都是假!我心裏亦才明白,你母親也和一些別的蒙古人一樣,都在怨我恨我,不再把我認作蒙古人,你母親也不會再認我這個曾經是那麽疼她愛她的姐姐的了!”王妃說到這裏時,不禁已由哽咽變為啜泣,那深深的悲痛,竟使春雪瓶也為之震撼。王妃啜泣了會,又帶著幾分委屈和含著幾分幽怨對春雪瓶傾訴道:“你哪裏知道,三十一年前,阿拉善王爺為爭奪牧場,在我部裏煽起來叛亂,殺死了我的父王和你母親的父親——我的叔叔,那時我才十六歲,你母親更小,僅僅隻有三歲。府裏的親人幾乎都被殺光,部落的人傷亡殆盡,剩下的殘部也全被衝散,你母親也不知被誰抱走了,我在幾名跟隨父王多年的騎衛的拚死保護下,才得以逃出王府,孤身一人在草原上東漂西蕩,時時都要提防阿拉善王爺的追蹤加害,好不容易熬過了六個多月的饑渴冰霜,鐵貝勒王爺才奉朝廷之命領軍來到蒙古,把部裏的叛亂平了下去。鐵貝勒王爺還把蒙古各部的王爺都召到軍營,陳兵說理,迫使各部結盟。阿拉善王爺也懾於朝廷天威,率部退迴阿拉善了。我當時已是部破家亡,鐵貝勒王爺見我孤身無靠,又恐因我而再起爭端,便將我帶迴京城,我亦因感王爺恩德才嫁給了他。當時幸存下來的一些星散在各地的舊部,不明真相,也不知我當時的困難處境,更不去權衡利害得失,聽說我嫁給了鐵貝勒王爺,便把我視同背叛,對我多有非議。他們哪裏知道,我當時若留在蒙古,亦終難逃阿拉善王爺的加害,也隻有死而已,我既嫁給了鐵貝勒王爺,阿拉善王爺亦不能不有所顧忌,不敢再對我部幸存餘眾恣意掠殺,你母親當年尚不解事,當然不會知道我當時的處境,隻聽人非議,便不加諒解,不願再認我這個與她一同受難的姐姐了!”王妃說到這裏,已是淚痕滿麵,又不禁傷心地啜泣起來,哭了許久,才又抬起淚眼,滿含辛酸地望著春雪瓶說道:“你母親縱不念過去在她幼時我對她的疼愛之情,也應念在後來我派人到處尋她之意!她怎竟忍心叫人騙我,說你母女已失蹤多年,以圖割斷我和她的這一線姐妹情分!”
春雪瓶的心被震撼了!王妃傾訴出的這些含淚帶血的往事,她真是料所未料,聞所未聞。驚奇,困惑;悲痛,迷離,有如一巒巒巨石投入她的心中,在她心中激起一片狂瀾。又有如使她陷入一場夢魘,迫壓得她喘不過氣來。這一切最後都凝成哀憫,化作同情,在她心裏融為了一片深沉的愛。春雪瓶抬頭望王妃,見她仍是那麽悲傷,那不斷流出的淚水似乎變成了血。她知道,王妃心裏的悲哀,已經不是幾句同情的話語所能遏慰的了。但自己又能對她說些什麽呢?說假,她不願,說真,她不忍,也不能,因這涉及了她的母親!春雪瓶懷著極度的不安,深深的同情和深深的內疚在撞擊著她的心!經過一陣揪心的折磨,她突然抑起頭來,親昵地望著王妃,充滿真誠地說道:“我從未聽母親談起過這些事情,更未聽她說過任何責怪你的話語。不管母親的心意如何,我小雪瓶從今以後一定把您當作親親的姨母。”
王妃眼裏閃起一道驚喜的亮光,她那已被悲傷凍僵了的臉上竟突又浮出了笑意。但這隻是很短暫的事情,很快地,王妃眼裏那剛剛才閃亮起的驚喜的光茫又漸漸暗淡下去,臉上浮起的那一抹笑意又慢慢消失。她淒然說道:“你真是個好心的姑娘,我早已把你認作是自己親親的侄女了。你母親沒有對你說出怨怪我的話語,是她不願讓你知道那段悲慘的往事;她已經是決意要割斷我和她的姐妹之情的了!這卻使我比聽到她已失蹤的消息還要傷心!”
春雪瓶隻含糊地說道:“王妃何以知道我母親會如此?”
王妃:“你母親要不如此,如何找了一個假拉欽編出那麽一段話來搪塞我呢?”
春雪瓶不由全身一震,大大吃了一驚,忙問道:“王妃怎說那拉欽是假的?”
王妃凝神片刻,極力壓製住她自己的悲傷,又把她對自己的哀、感轉為對春雪瓶的關切,瞅著春雪瓶動容說道:“你哪裏知道這幾天來在王府內外發生的事情!為了你那個假拉欽,差點惹出一場大惹來了!若不是我那天看到你手上那隻指環,猜出了你就是我那駝鈴妹妹的女兒,暗中設法替你們彌蓋解脫,你和德秀峰都將大
禍臨頭了!”
春雪瓶見王妃說得那麽認真,她雖並未因此而感到惶懼失措,卻已如墜霧裏,感到驚異已極。她默默片刻,才又含糊說道:“為了一個拉欽,怎會弄到這般地步!”
王妃:“西疆軍營已送來密報,說那拉欽不但是假,而且說那假冒拉欽的乃是馬賊魁首半天雲。”
春雪瓶隻覺猛然一震,心也急劇跳動起來。她又試著問道:“王妃也相信了那一紙密報是真?”
王妃:“說那拉欽是假,我已作了印證,說那人就是半天雲,這可幹係非輕!”王妃說到這裏,便不再說下去了,隻緊緊地注視著春雪瓶,眼裏露出一種奇怪的神情,有探詢,有審究,也有充滿憂慮的關切和責怪。
春雪瓶雖仍充滿困惑,卻已經鎮靜下來。她一時也弄不清楚是由於什麽,隻感到坐在她身旁這位王妃是可以信賴的,對她無須警惕,更無須防範,她已從她身上感到她有一顆正直而又善良的心。因此,春雪瓶也毫不遲疑,毫不閃躲地迎著王妃的目光,帶著些兒央求地從容說道:“小雪瓶既已把你當做親親的姨母了,還有
什麽事情不可以對你說的呢!隻是我很想知道這幾天來究竟發生了些什麽事情?這些事情又是如何發生的?請你告訴我,我也會把你想知道的一切事情都告訴你的。”
王妃亦已拭淨了臉上的淚痕,還複了她那雍容端莊的儀態。她對著春雪瓶點了點頭,說遭:“我接你來,也就是為了要將這幾天發生的一些事情告訴你,以便你去自省和善處。可事情來得那麽突然,頭緒又是那麽紛繁多端,竟叫我也不知該從何說起才好了!”她凝神思索片刻,才又對春雪瓶慢慢講出了這些天來發生在她和王爺身邊的這樣一些令人奇異不測而又令人驚心動魄的事情:德秀峰從西疆迴到京城的第三天,便去王府向王爺稟告了他去西疆察訪軍務的各有關情況。王爺在聽完他的稟報後便因事到軍機處去了。王妃見王爺已經離府,便命宮女將他喚進便殿,向他問起探訪駝鈴公主下落的事情。德秀峰向王妃稟報說:他到西疆後便四處打聽,均無人知道駝鈴公主的下落,甚至許多人連駝鈴公主這個名都不曾聽過。後來他在去塔城的路上,偶然結識了一個叫春雪瓶的姑娘。他到塔城後不多天,那位春雪瓶姑娘也到了塔城,在一次偶然閑談中,他從春姑娘口中知道了拉欽的下落,又在春姑娘的幫助下,他見到了拉欽。他向拉欽說了王妃對駝鈴公主的惦念,並向拉欽打聽駝鈴公主的下落。據拉欽告訴他說,駝鈴公主已在八年多前便帶著她的女兒悄悄離開了艾比湖,遁隱到天山深處去了。從此以後便杳無音信,再也沒有人見到過她的蹤跡。拉欽還說,駝鈴公主多半已是不在人世的了。
王妃聽了德秀峰這番話後,把一切都信以為真,她除了為駝鈴公主母女的不幸而陷入深深的悲痛外,便未再向德秀峰多問什麽。三天後,王妃陪同王爺在後殿觀看春雪瓶和巫朵司比武決勝,她見春雪瓶從容揮劍,毫無費力地便把巫朵司擊得一敗塗地,她真是高興已極!特別是春雪瓶在殿堂上那颯爽的英姿,那怡然的神
態,以及那充滿機智和正義的言詞,更令她暗暗驚奇,讚歎不已!王妃便對春雪瓶不由生起一種眷戀之情,心裏也對她充滿了疼愛和憐惜。
重陽那天,王妃邀春雪瓶進府賞菊,對她不但特別恩龐,而且還對他懷愛備至。春雪瓶告辭出府時,王妃無意中發現了她手上那隻指環,並立即就認出了那是自己和駝鈴公主的舊物,當時因礙於鸞英等人在旁,雖未深問,但僅從幾句短短的問答中,王妃便已心疑春雪瓶就是妹妹駝鈴公主的女兒了。
春雪瓶剛一出府,王爺便把王妃召到他書房裏去,顯得焦躁不安地突然問她道:“你看春雪瓶姑娘會不會是馬賊?”
王妃大吃一驚,便忙迴答王爺道:“這是從何說起!我看那春雪瓶乃是一個頗有教養的姑娘,又深明大義,怎會是個馬賊!”
王爺點了點頭,說道:“我看她也不像。”
王妃正想問他為何問出此話來時,王爺卻又問她道:“你可知道德秀峰在西疆是否曾經見過拉欽?”
王妃立即迴答道:“德秀峰在塔城確曾見過拉欽。他是受我之托,為打聽我妹妹駝鈴公主的下落才找拉欽的。”
王爺沉吟片刻,又問王妃道:“德秀峰見到那人是否果真是拉欽?”
王妃已覺王爺神色有些異樣,又見他一連數問都問得突然,感到其中定有蹊蹺,便忙問王爺道:“王爺為何突然問出這等話來?”
王爺這才說道:“今天我去軍機處議事,看到昨日送到的一封從西疆伊犁將軍衙署送來的密報,密報上說:西疆近來出現一個綽號飛駱駝名叫春雪瓶的年輕女馬賊。這人不但性情猛悍,而且武藝精絕,經常單人獨騎在昌吉烏蘇一帶出沒,橫行無忌,多次搶劫牧民牲口,不時殺傷伯克巴依。說她於今年五月,曾在烏蘇襲擊巡哨官兵,殺傷姚遊擊,並奪走原從馬賊半天雲手裏繳獲來的坐騎和寶刀,後來又由她將這些坐騎和寶刀還到賊首半天雲手裏去了。密報還說,今年六月,春雪瓶又曾竄至塔城借著德秀峰的庇護,公然住進驛館,並引來一位名叫拉欽的人和德秀峰會晤,兩人在驛館密談數日。密報說,據塔城軍營識得半天雲的老兵聲稱,那位自稱為拉欽的人的身材相貌與賊首半天雲極為相似,亦有認為那位拉欽即是賊首半天雲的。密報最後要求軍機處對此進行勘察究辦。”
王爺說了密報內所談的這些情況後,拈須凝思片刻,又說道:“若說密報不實,卻又寫得這般詳細,若說是實,則又令人不可思議。這事既然涉及德秀峰,就須從他著手審查。若他會見的那個拉欽果是賊首半天雲所冒,則不但可以證實春雪瓶確是馬賊,而且德秀峰亦難逃罪責。”
王妃見事態如此嚴重,不禁暗暗為春雪瓶的安危著急起來。她對密報內所說疑拉欽乃為半天雲假冒之事,心裏總覺不信。她又對王爺說道:“聽說西疆軍營官兵,軍令軍律已遠非玉帥在時嚴明,騷擾百姓之事時有發生,我想春姑娘為此曾與他們發生爭鬥也許有之,若說她是馬賊,則實難令人相信。至於拉欽,京城裏各衙
府裏的人也多認識他,那半天雲豈敢貿然假冒!”
王爺:“等我將德秀峰召來詳細查問一下,真假就不難立辨。若果是拉欽,春姑娘是馬賊之說亦就無據了。”
王妃自王爺和她談過這件事情之後,心裏一直不安,她聯想到拉欽曾說駝鈴公主母女已失蹤,而春雪瓶手上又明明戴著駝鈴公主的指環,為此,使她已由不解而變得懷疑起來。於是,王妃便趁王爺人宮之機,派人去把德秀峰召來。她絕口不提密報之事,隻重又問他拉欽所談有關駝鈴公主失蹤的情況後,又若不在意地問他
道:“你過去可認識拉欽?”
德秀峰迴答道:“不認識!”
王妃又問道:“拉欽是什麽模樣?”
德秀峰說:“方臉,圓眼,目光炯炯有神,上唇蓄有一大撇濃黑胡須。膀臂十分寬厚,身材魁偉,看去極為雄壯。”
王妃聽他所描述的拉欽,有相似之處,有不相似之處,亦有似是而非之處,心裏不禁感到十分驚異,忙又問道:“臉上可有什麽標記?”
德秀峰不覺怔了怔,驚訝地望著王妃,不說有,也不說無,隻顯得記憶模糊似的,抱歉地笑了笑,又微微地擺了擺頭。
王妃望著他,帶著些兒含有暗示的神色,說道:“我記得拉欽的模樣是這樣的:圓盤臉,兩顴特高,眼大,眉粗而短,胡須略帶棕黃色,身材肥大,左耳下有一指大肉瘤,十分顯眼。”她停了停,又特意補了句:“王爺問起你時,應照這樣描述才對。”
德秀峰似已會意,顯得有些心神不定地又坐了會兒,便告辭王妃,邁著沉重的步子走出便殿去了。
王妃心裏已經完全明白,德秀峰見到的那位拉欽,確是別人假冒無疑。隻是假冒拉欽的那人是誰?是不是馬賊?他又為何要假冒拉欽並編出駝鈴公主母女已經失蹤那番假話來?王妃作了種種猜測,心裏終是不解。
第二天,王爺果然命人將德秀峰召到王府,和他談話時的神態也不似平時那麽隨便,莊嚴中還帶著幾分凜肅。他一見德秀峰便開門見山地問道:“聽說你在塔城見過拉欽?”
德秀峰:“見過。”
王爺:“聽說你還將他留在驛館住了些時日?”
德秀峰:“是的。一來為給王爺選馬,二來向他打聽駝鈴公主的下落。”
王爺:“你是如何找到拉欽的?”
德秀峰:“我無意中和春雪瓶姑娘談起拉欽,正好春姑娘和拉欽認識,便托春姑娘將他請來了。”
王爺:“你且把那拉欽的像貌說給我聽聽。”
德秀峰:“圓盤臉,眼大眉短,兩顴很高,滿口棕色髯須,左耳下有一指大肉瘤。”
王爺點了點頭,神態也變得溫和起來。他撚須沉吟片刻,才又對德秀峰說道:“西疆軍營送來密報,說春姑娘乃是馬賊,還疑拉欽也是馬賊半天雲所假冒,混入驛館是另有所圖。聽你剛才所說拉欽的相貌,明明就是拉欽,哪來假冒!”
德秀峰趁機說道:“這密報王爺不說我也知道定是那肖準所為。”接著他便將肖準如何帶兵闖入驛館逼問拉欽,後來又如何派兵假扮遊騎在穀口進行伏擊,以及後來又如何勾結祁連山山賊攔路劫馬,並企圖殺害他父子之事,一一講了出來。最後,德秀峰又說道:“我與肖準素不相識,更無私怨,他所以如此,實是心懷叵測,敵視王爺。”
王爺聽後,不覺怒形於色,站起身來,在房裏來迴走了數遍,方才說道:“肖準竟敢如此跋扈,目中哪還有聖上朝廷!若再不予以牽製約束,任其擁兵自重,必成後患。我將奏請聖上,遣將坐鎮西疆,以防不測。”
王爺即已認定拉欽並非假冒,也就將密報之事擱置下來。壓在王妃心上的一團烏雲雖已暫時散去,罩在心上的一片疑雲卻仍未解開。
又過了兩天,平時很少到王府去的田項將軍,亦進府求見王爺來了。王爺在後殿側旁書房接見了田項。二人問談幾句之後,田項便對王爺說道:“我近接迪化軍營舊部來信,說馬賊長裏又新加入兩名女賊,一個是自稱為天山春雪瓶的少女,一個是姓名不詳的中年婦人,說那兩個女子的本領都十分了得,曾和賊首羅小虎一道於今年夏初在烏蘇一帶流竄,並曾在烏蘇以南的荒野襲劫了正在轉場的牧民。信上還說,羅小虎身旁有了這兩個女賊,就有如虎添雙翼,若不剪除,將會後患無窮。”
王爺聽了,不急不忙地對他說:“我亦曾接伊犁軍營送來密報,說春雪瓶乃是馬賊,還說她曾讓羅小虎假冒拉欽,帶去塔城驛館和德秀峰晤談。我得報後已對這事作了勘察,和德秀峰晤談那人確是我府裏原來的馬倌拉欽;春雪瓶就是日前與巫朵司比武的那位姑娘,說她乃是馬賊,亦無憑證,我看恐都是傳聞不實之詞。”
田項猶豫了下,又說道:“春雪瓶即在京城,勘察也較容易,隻是信上所說那個不知姓名的中年女子,不禁使我從一些離奇的往事中生出一個奇怪的疑念來了。”
王爺不禁感到驚異起來,說道:“什麽疑念!?你且說說。”
田項:“信中所說,和羅小虎一道那個中年女子,身材修長,生得極為標致,騎的是一匹神駿異常的大黑馬。我不由想起了十八年前的一樁事來,當時我正駐守居庸關一帶,一日,我帶兵巡哨迴宮,在路邊上遇見一位身材修長而又長得十分俊秀的年輕女子,牽著一匹神駿異常的大黑馬站在路旁。我從馬腿旁的火印上認出那馬正是在西疆解馬途中被羅小虎劫去的軍馬,我正上前盤問她時,那女子便突然抽出寶劍,削落我的右耳,並殺傷我數騎,然後縱馬向西逸去。還有幾樁發生在西疆的事情:我被傷後的次年秋天,我又奉調西疆,一日,格桑頭人派人來報,說他率領部勇,在古爾圖抓到一個專為馬賊做眼的女奸細,不料在押解途中,經過古爾圖以北的那片沙漠時,突然被一個自稱天山春大王爺的女子救去。據報,那女子的身材、相貌以及坐騎,與我在居庸關道上遇上的那個一般無二。被她救出的那女子,後來我已查明,原是玉帥府裏玉小姐的貼身丫環,名叫香姑。不_久,我又接昌吉軍營來報說有一個自稱天山春大王爺的女子,在城邊林中小道上不服盤查,殺傷巡邏,向東馳去,其身材、容貌和坐騎,都與以上兩人完全相同。又據我從格桑部勇那裏探得,八年前在圖壁附近殺格桑頭人救了玉帥的那個女子,也是那個春大王爺。據說,她當時還帶有一個七八歲的女孩在身邊,說那女孩本領也十分了得。”田項說到這裏,停了停,才又說道:“因此,我認定在居庸關道上傷我右耳那少女,和後來自稱是天山春大王爺那女子,以及今年初夏和羅小虎一道在烏蘇一帶流
竄的那婦人,都是一人。”
王爺:“這可能。”
田項緊接著又說了句:“而且我疑那女子是佯裝已死實已逃遁的玉嬌龍!”
王爺聽了一驚,猛地站起身來,喝道:“你在胡說什麽?!”他隨即又靜下來,說道:“你說這話可有憑據?”
田項:“憑據倒還沒有,我這猜測也不是無因。”
王爺:“你且說來聽聽。”
田項:“十八年前玉嬌龍出嫁那天,早已潛來京城的羅小虎突然跳出攔輿大鬧,當夜又闖入魯府,驚死魯翰林,這不能說是無因,可疑之一。我在居庸關道上遇見那位年輕女子,其身材容貌,據提督衙署見過玉嬌龍的人說,與玉嬌龍極為相似,可疑之二。在古爾圖沙漠上救香姑的又是這個女子,而救的又是與玉嬌龍情同姐妹的心腹、丫環,可疑之三。在唿圖壁救玉帥的又是此人,可疑之四。在烏蘇發現與羅小虎一同出沒也是這個女人,可疑之五。五疑湊在一起,即成奇巧,天下哪有如此奇巧的事情。”
王爺沉吟了會,忽又肅然對他說道:“這是件關係到殺身滅門的大事,豈能妄言!那玉嬌龍投崖殉母之事,舉國皆知,聖上特旨旌表,更是極備哀榮。十八年來,墓前憑吊不輟,已被奉為女中典範,豈容妄測妄言!若被聖上所聞,必然震怒,一旦下旨查究,非毀將軍,即毀玉門!你要慎之,慎之!”
田項默然無語,隨即告辭出府去了。王爺為此悶悶不樂多天。
……
以上便是王妃對春雪瓶講出的這些天來發生在她和王爺身邊的事情。
王妃在講完這長長的幾段話後,停下來,盯著春雪瓶看了會兒,又說道:“這一連串發生的事情,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波波都是驚濤駭浪,波波都牽連著你,我雖不被顛得暈頭轉向,但正因為你也卷入其中,我又哪能不管!如今我已將一切本不應說的機密隱情全告訴你了,你也應把你的真情實況告訴我才是。”
春雪瓶一直隻是靜靜地聽著,好像這一切都與她無關,隻是在聽別人的故事一般。可在她心裏激起的浪濤何止千層萬層!震驚,困惑,感激,忿怒,在她心裏旋流起伏,使她幾乎感到她那小小的胸間已經關不住這排排的巨浪。特別是田項對王爺說出的那番話語,她感到已經不是驚異,而是顫栗!一陣陣寒透身心的顫栗!
一瞬間,她好似置身於山雨欲來的幽穀,又好似獨行在驚雷即降的山巔。她似乎看到了一條滿身斑駁、吐著信舌的毒蟒正向熟睡的母親身旁襲來。春雪瓶這時的整個心裏隻裝著一個念頭:保護母親,不讓她受到任何玷汙和傷損!至於王妃,春雪瓶對她已經不僅僅隻是同情,不僅僅隻是感到可親,她已由感激而生起一種依戀之情,好像突然才感到四周的霜寒,也突然才感到她那羽翼的溫暖。
春雪瓶已經沒有任何顧慮,信賴已使自己願向她傾吐一切,隻是怎能忍心讓她再沉人孤獨和悲哀,也應讓希望和歡樂重新迴到她的身邊。春雪瓶已經想好了應該向她說出的話語。
王妃見春雪瓶隻顧凝神沉思久久不語,便又說道:“雪瓶,我在等你迴話呢!”
春雪瓶抬起頭來凝視著王妃,眼裏充滿真誠,沒有一點閃灼的神色,說道:“我不是馬賊,但我認識他們中間的一些人,因為他們都曾和我一起在艾比湖住過許多日子。我欽佩他們,敬愛他們,因為我知道他們的行事為人,在我心裏,他們都是英雄好漢,不是馬賊。”
王妃雖顯得有些驚訝,卻並沒有露出責怪的神情,隻插話道:“我要你談談拉欽的事情。”
春雪瓶:“我帶去見德秀峰的那人確實不是真正的拉欽,德秀峰也並不知道這件事情。”
王妃忙問道:“他究竟是誰?”
春雪瓶:“一個真正的馬賊!”
王妃不由一怔:“你為何要讓他冒充拉欽?”
春雪瓶遲疑了一下:“德秀峰急於要找的那個拉欽已經死去,我才把他找去告訴德秀峰一些西疆邊務的真實情況。”她又停了停,才又囁嚅地說道:“至於德秀峰還向他打聽了些什麽?他又是如何說的,這都不關我事,我當時也不知道。”
王妃眼裏充滿了憂疑和困惑的神情,喃喃自語般的說道:“他為何要編出你母女已經失蹤這番話來騙我呢?這是為了什麽?這究竟是為了什麽?”
春雪瓶的心像被揪著似的,她不知該怎樣迴答才好。在茫然和不安中,隻感到似有一種又苦又澀的果汁流浸進她心裏。王妃悵悵惶惶木然神馳片刻,又自猜自問道:“是怨我恨我?存心和我割斷情義,還是她另有苦心,不願讓我受到殃及、牽連?”
春雪瓶再也不能沉默不語了!她隨即趁此說道:“我母親從未怨過王妃,我想多是因她和你處境不同,順逆無常,為不累你擔心,那人才這樣說的。”
王妃驀然迴過臉來,疑信參半地注視了春雪瓶一一瞬,說道:“我也作過這樣的猜測,不想竟果然如此!”她隨即以手捫胸,虔誠地低下頭去,喃喃祝告道:“我佛慈悲,保佑我那可憐的妹妹逢兇化吉、遇難呈祥罷!”她祝告已畢,才又抬起頭來問春雪瓶道:“那個假冒拉欽的是你什麽人?”
春雪瓶毫不猶豫,也毫不含糊地:“父親!”這是她第一次在別人麵前公然承認了、也喊出了這個久久隱藏在她心裏的稱唿。她不禁感到一陣莫名韻歡快和幸福。
王妃並未露出驚異的神色,隻說了句:“這我也猜到了。”她猶豫了下,又說道:“我想田項所說的與你和羅小虎一道同行在烏蘇附近原野上的那位女子,可能就是你母親了!”
春雪瓶隻點了點頭,沒做聲。王妃又喃喃自語般地說道:“身材修長,容貌秀麗,我想我那妹
妹也應是這樣。”
二人都不再說話了,各自默默沉思著。
過了許久,王妃才又迴過頭來,充滿慈祥而又略帶些嚴肅的神情對春雪瓶說道:“現在一切都已明白,隻要你母親尚在人世,我也就感到十分欣慰了,人各有誌,我也不再深問什麽,你也無須再對我多說什麽了。隻是,這事務須慎密,對誰也不要說起。”
春雪瓶點點頭;輕聲說了句:“我隻把姨母二字藏在心裏。”王妃欣然一笑,將春雪瓶拉到她的懷裏,隻緊緊地擁著她,什麽話也沒說。
春雪瓶被王妃留在王府裏住了兩天,兩天裏,王妃一直是寸步不離地讓春雪瓶呆在她的身旁。她向春雪瓶傾訴了她多年來的孤獨和憂傷,也問了春雪瓶許多在西疆的生活情況,卻一句也未問起過她的父親和有關馬賊的事情。
第三天,春雪瓶辭別院,在從東屋門前經過時,見蔡幺妹正在屋裏和一位男子談話,她
隻覺得那男子的聲音有些耳熟,但一時又想不起曾在哪兒聽過這人談話來。她迴到西屋,換了衣服,便獨自坐在窗前,將王妃對她所說的那些突然發生在這些天的事情,又一一地迴憶了遍,細細地推敲一番。特別是對田項那番在別人聽去隻覺離奇聳聽而在她聽來卻是驚心動魄的話語,使她感到似有一種已經密蓄多年的陰謀,正在俟機一逞!她似乎已看到了密布在母親周圍的網羅,感到了隱設在母親腳下的陷阱。她不認識田項,也想不出田項的相貌,她一閉上眼睛,眼裏浮現的田項竟是蛇蠍,竟是一隻五色的蜘蛛。
春雪瓶正凝坐馳神,蔡幺妹進房來了。二人敘談數語,春雪瓶便問她道:‘?適才在房裏和蔡姑敘話那人是誰?”
蔡幺妹:“就是日前在天橋場上賣藝那位姓楊的,名叫楊琦。”
春雪瓶:“啊,原來是他,他近來在何處賣藝?”
蔡幺妹:“他已不再賣藝了。田項將軍看中了他的武功,已於半月前將他請入府去當護院都頭去了。”
春雪瓶一聽提到田項,不由一怔,忙又問道:“他來幹啥?”
蔡幺妹:“他已住到棧裏來了,還帶了六七位弟兄。因他記得我是住在棧裏,特進來看看我的。”
春雪瓶感到有些奇怪,又問道:“那楊琦在田項府裏當差,為何還來住店?”
蔡幺妹並不迴她所問,卻露出幾分神秘的神情,低聲說道:“聽說玉府的後花園中,前些日子又出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就在玉小姐生前居住過的那座樓房上,一連兩夜都發現了亮光,玉府裏有人說是鬼,有人說是藏進了江湖大盜,鬧得人心惶惶。玉大人命人封釘了通向後花園的那道圓門,還一再嚴辭叮囑不準將這件事張揚出來。可這人口不比壇口,封也是封不住的,這事終於傳到提督衙署,又由提督衙署的人傳到田項將軍耳裏去了。田項將軍說那定是外地潛來京城的大盜,暗暗藏到後園樓上,把玉府當作庇護他的大黃傘蓋了,若隻聽之任之,必將為患。因此,田項將軍便暗裏買通了玉府一名家丁,打聽到昨夜那樓上又發現了亮光,這才命楊琦暗暗帶了三名護院和兩名提督衙署的捕快,另還請來一名過去玉帥任九門提督時,曾在他手下辦案的捕快,準備夜裏潛入後園,暗暗伏候在那樓房周圍,等那大盜來時,便一齊動手將他捉住。”
春雪瓶:“這些話可都是那楊琦告訴你的。”
蔡幺妹:“是的。”
春雪瓶心裏已經完全明白,一個居心叵測的陰謀已經開始動手了!她不禁冷冷一笑,說道:“我量他幾人也近不得那名‘大盜’!”
蔡幺妹不覺愣了愣,又說道:“田項將軍亦已料到這點了!因此,他還特意叫他們帶上油撚鬆香,等那大盜來時,亮燃油撚,撒出鬆香,縱然捉他不住,也須將那麵貌辨認出來!”
春雪瓶不禁打了個寒戰,暗暗罵了聲:“這條毒蟒!”她隨即暗下決心,搶在他們前麵,決不能讓田項的陰謀得逞!
翠蘭應了聲“是”,退出房門去了。鸞英隨即又對春雪瓶說道:“我家老爺已多次和我談起過姑娘了,他也很想見見姑娘呢!我已要他把那天為姑娘而作的那首詩寫成了單條,等姑娘來時,由他親自贈送給你。”
春雪瓶連忙點頭稱謝。玉璣這個名字在她心裏雖然有些陌生,但她卻仍然是感到十分親切的。當她一聽自己就將和他見麵時,她也不知為什麽,心裏竟不由有些慌亂起來,這種感覺,就是在她去見王爺時也是不曾有過的。
一會兒,門外傳來了一陣凝重的腳步聲,隨著門簾被掀開了,一位麵白須疏、身材微胖的長者走進房來,他舉起一雙帶著些兒審究的目光向春雪瓶打量了下,也不等鸞英給他介紹,便含笑對春雪瓶說道:“你就是春雪瓶姑娘吧!我對你已是聞名多天了。”
春雪瓶趕忙站起身來,謙遜地一笑,隨即走到他的身前,迎著他深深一禮,說道:“小雪瓶參見伯父大人,願伯父大人福壽無疆!”玉璣欠了欠身子,臉上顯露出十分欣快的笑容,說道:“既已走入仕途,哪有什麽福來!姑娘快坐下敘話。”
春雪瓶轉身退迴桌旁,緊緊靠在鸞英身邊坐了下來,她也不時瞬過眼去審視著玉璣。鸞英等玉璣在圓桌對方坐定後,才問他道:“你原說退朝後便即迴府,為何耽擱到這般時刻,是不是朝中有什麽爭議?”
玉璣遲疑片刻,才淡淡地說道:“殿上倒無什麽爭議,我退朝後到軍機處去坐了一會,就迴來得晚了一些。”他隨即又對春雪瓶說道:“聽說春姑娘在西疆乃是一位極有聲威的人物,這次秀峰去西疆公幹,也多得姑娘的護衛才得以平安無恙,我們也都為他慶幸,更為姑娘的勇武感到十分欽佩!”
春雪瓶忙謙遜地說道:“德老前輩前次去西疆,我和他們在瑪納斯河畔偶然相逢,在與他們結伴同行的幾天中,確曾兩番碰上過一幫遊騎和一幫裝扮成遊騎的漢子襲擊,但都是全賴羅燕姑姑和德幼銘叔叔把他們殺退的,我隻不過在旁給他們助助威罷了,哪談得上護衛,更當不起勇武二字!”
玉璣:“那裝扮成遊騎的漢子可是馬賊?”春雪瓶隻說了“不是”二字,便不吭聲了。鸞英:“姑娘怎知他們不是馬賊?”春雪瓶笑了笑:“近幾年來,馬賊都聚集在烏倫古湖一帶抗擊入侵的外寇,他們是不會到那兒來的,更不會襲擊與他們素無仇怨的過往旅客。”
玉璣凝視著春雪瓶沉吟片刻,突然問道:“春姑娘可認識那些馬賊?”
春雪瓶微微一怔,感到玉璣問得有些突然,便坦然答道:“也曾和他們相遇,認得一些。”
玉璣眼裏閃過一道驚詫的神色,仍從容自若地端坐那兒,沒有再問什麽。鸞英卻感到十分驚奇地問道:“聽說那些馬賊一個個都十分兇暴,且又慓悍異常,他們難道不敢來犯你!”
春雪瓶嘴邊浮出一個有趣的笑容,說道:“他們確是慓悍,但並不兇暴。我和他們無仇無恨,為何要來犯我!”
鸞英:“這麽說來,他們也不像人們說的那般可怕了。”
春雪瓶:“不但不可怕,他們在西疆的所行所為,還十分令人欽佩呢。”
正在凝思不語的玉璣又突然問道:“聽說有個早年曾給王爺管馬的名叫拉欽的蒙古人,現在也在西疆,春姑娘可認識此人?”
春雪瓶又是一怔,不禁立即警覺起來,隨即應道:“認識。”她瞟了玉璣一眼,顯得十分好奇地反問了句:“伯父莫非也認識此人?”玉璣遲疑了下,說道:“不曾見過,王府人多,過去也不知道王府有這樣一個人。”
春雪瓶又緊緊問了句:“伯父既不認識拉欽,為何問起他來?”玉璣那雙凝重的眼睛也不禁遊離了下,說道:“有人傳說他在西疆已投到馬賊的隊伍裏去了。”
春雪瓶暗暗吃了一驚,不知玉璣這話是從哪裏傳來的,也不知他為何要問起自己,是試探,還是示意?春雪瓶心裏湧起一片疑雲。她極力鎮靜住自己,隻顯得頗感新奇地說道:“我隻知拉欽過去一直在昌吉、迪化一帶販馬,後來又到塔城東北的山裏淘金去了,卻從未聽說他已投奔馬賊的事。”
玉璣笑了笑:“投奔馬賊的事,看來都是一些傳聞,由他去吧,春姑娘也不用放在心上。”他隨即又問鸞英道:“你今天請春姑娘吃午飯,除了熊掌之外,叫廚房做了烤羊肉沒有?你不是說春姑娘最喜歡吃烤羊肉嗎!”
鸞英:“叫廚房做了。隻是恐怕做得不好,不如王妃府裏膳房做的地道。”她隨即又迴過臉來瞅著春雪瓶:“今天姑娘在我家裏就更不用拘禮,高興怎麽吃就怎麽吃,用筷、用刀、用手抓都行,反正又沒有別的客人。”鸞英說完後,還不禁發出幾聲悅耳的笑聲。
春雪瓶:“我那天在王府吃烤羊肉時,可能把那些夫人、小姐都嚇壞了。其實在西疆,不但吃烤羊肉是動刀動手,在一些地方,就是請客人飲宴連吃飯都是用手抓呢!”
鸞英聽了不由感到驚異萬分,玉璣說道:“先父也曾說過西疆確有那樣的風俗。我們如果到了西疆,也要入鄉隨俗。”他隨即又對春雪瓶語重心長地說道:“京城也有京城一些禮俗,春姑娘可能不慣,但既然來到京城,也應隨俗才是。”
春雪瓶:“隻要是禮俗,不管是哪裏的我都可以習隨,難改的卻是自己的天性。”
鸞英立即附和道:“隻要是好的天性,改他則甚!”
玉璣不以為然地看了鸞英一眼,沒說話。鸞英正想問問玉璣的看法,翠蘭前來稟報,說午飯已經備好,她隻好說道:“我們吃飯去,到桌上去邊吃邊談。”她隨即站起身來,攜著春雪瓶的手,讓玉璣走在前麵,她二人跟隨在後,一起走出房門,向客廳走去。
桌上菜肴不多,但都很精致。春雪瓶對熊掌倒並未覺得它有什麽特別可口之處,隻是在鸞英的殷勤相勸下勉強吃了幾片,而對烤羊肉雖覺沒有西疆烤的鮮美,卻也吃了許多。在桌上,玉璣又向春雪瓶打聽了一些西疆的風俗民情,春雪瓶都一一的告訴了他。鸞英除了殷殷勸菜外,也問了一些西疆的婚嫁習俗。三人談著談
著,玉璣忽然若有所思地停著凝神片刻,問道:“西疆過去是否也曾出過像春姑娘這樣本領高強的女子?”
春雪瓶不由一怔,摸不清他所問何意,隻含糊應道:“我這點本領算什麽!比我本領高強的女子也還有哩!”
玉璣:“春姑娘說的是過去還是現在?”
春雪瓶:“過去有,現在也有。”玉璣沉吟片刻,又問道:“是些什麽樣的女子?姑娘能否說出她們的姓名?”
春雪瓶見玉璣問得蹊蹺,越感疑詫起來。她不覺心裏一動,突然閃起一個也來試他一試的念頭,便隨機說道:“姓名我雖然弄不清楚,但卻知道西疆在十多年前確曾出過一個本領十分高強的女子,隻因她性喜孤獨,總是獨來獨往,所以很少有人見到過她,更不知道她的姓名和身世。有人猜測她多是遭到了什麽不幸的事情,才循隱到兩疆去的。”春雪瓶一邊說,一邊暗暗注意玉璣的神情動靜。隻見他一邊雖在從容進食,一邊卻聽得十分用心,當她剛說到那最後一句話時,隻見玉璣的臉色突然微微發白起來,他那筷子上正拈著的一片熊掌也掉到桌上去了。他停了停才又問道:“姑娘說的那位奇女子現在可還在世?”
春雪瓶:“在世。”她注視玉璣片刻,隨又說道:“隻是多年來誰也訪不到她的行蹤住址。”
玉璣這才又轉過話題,不再問起那女子的事了。飯罷,三人又坐在客廳裏喝了一會茶後,春雪瓶起身告辭了。鸞英一邊留她,一邊對玉璣說道:“你不是已把你為春姑娘而作的那首詩寫成了單條,還準備將它贈送給春姑娘嗎?何不就去拿來當麵送她。”
玉璣顯得有些猶豫,又像有些為難的樣子,他遲疑了會,才說道:“那首詩中的有些字句尚欠工穩,我還須仔細推敲一下,等我改定後重寫一幅與春姑娘送去就是。”
鸞英:“還推敲什麽!那天我念給王妃聽了,王妃都很稱讚,說不愧是出自翰林學士之手呢!”
玉璣不由一驚,臉上也隱隱露出了慍意,衝著鸞英說道:“你怎把這事也去對王妃講了!”
鸞英:“這有什麽講不得的,作詩作文不就是給別人讀、給別人看的嗎!”
春雪瓶已從玉璣那顯得有些失常的情態中,感到玉璣似有什麽未便說出的隱情,但究竟是什麽隱情,她也無須去多想,便忙對鸞英說道:“既然伯父說還要改改,就等伯父改好後再賜贈給我好了。”她隨即向玉璣和鸞英各施一禮,稱謝告辭。鸞英見她執意要走,便將她送出客廳,並喚來翠蘭,吩咐翠蘭把春雪瓶一直陪送到蔡幺妹家裏。
春雪瓶在翠蘭的陪送下走下台階,在穿過長廊時她不禁停下步來,向著後園那邊凝望了會,才又向府門走去。一路上,翠蘭已不再像在玉夫人麵前那麽拘謹,不斷地指著四周那些房舍告訴春雪瓶,哪兒是過去玉帥議事的廳堂,哪兒是家丁的住宅,哪兒是糧倉,哪兒又是馬廄,顯得十分親切,也變得分外活潑。春雪瓶也放慢了腳步,將她所指之處都…細審了番。春雪瓶聽著看著,忽然停下步來,迴頭指著身後那片後園,問翠蘭道:“那麽好好的一座花園如何讓它空著,荒了豈不可惜?”
翠蘭隻向那後園瞬了一眼,不禁將舌一咋,說道:“誰敢住進那後園去?!”春雪瓶:“為什麽?”翠蘭:“都說那後園裏有鬼,十幾年前就曾鬧過,不想最近又鬧起來了。”
春雪瓶不由一震,感到驚詫已極,忙又問道:“如何個鬧法,有哪些跡象?出了些什麽事情?”
翠蘭不禁忙抬頭向四周察看了下,才顯得顧慮重重地小聲說道:“這事夫人和老爺都曾一再叮囑,不準向誰說起,以免張揚出去。”
春雪瓶貼近她的身旁,拉起她的手來,輕聲對她說道:“好妹妹,告訴我究竟是怎麽一迴事?你放心,我絕對不會對外人講的。”
翠蘭遲疑了下,又說道:“我如告訴了你,你可千萬不要對人說去,更不要說是我告訴你的,不然,老爺會怪罪我的。”
春雪瓶緊緊地凝望著她,點點頭。翠蘭從春雪瓶那一雙充滿親切與真誠的眼光裏,感到了溫暖,生起了信任。她這才悄聲對春雪瓶說道:“這是前幾天才發生的事情。記得就是在夫人去王府赴宴迴來後的第二天晚上,馬夫吳順哥半夜起來到馬廄裏去給牲口加草料,忽然看見後園那座樓房上閃了幾閃綠幽幽的亮光,他嚇慌了,便忙躲迴屋去,不敢聲張,隻這事悄悄告訴了管家。管家怕是盜賊躲藏在那樓上了,便在第三天晚上帶了幾名護院家丁躲在牆角暗處察看。到了半夜,樓上忽又閃起了幾下亮光,還是綠幽幽的。管家和那兩名家丁忙從牆角暗處走了出來,點燃燈籠,正要上樓察看,不知從哪裏突然飛來一件東西,剛好打在燈籠上,把燈籠打爛,燭也打滅,三人也被嚇壞,趕忙退出後園。第二天早上,管家才將這事稟告了老爺,還說準備
趁著白天,帶人去後園樓上看看,看有沒有可疑痕跡。老爺沉著臉,隻在書房裏走來走去,過了很久才發下話來,說那多半是在附近流竄的小偷小賊,因天氣冷了,躲到樓上去避寒過夜的。叫管事不用去查看了,更不要張揚出去,以免以訛傳訛,變成蜚語。還說,若變成謠言,不但駭俗,還會傷己。”翠蘭說到這裏,已來到府門,她便把話停住了。直到走出府門,春雪瓶才又問道:“如你適才所說的情況,明明是有人暗藏樓上,又怎會說成是鬧鬼了呢?”
翠蘭:“我還沒說完呢!也就在馬夫吳順哥發現後園樓上閃出亮光的那天晚上,住在夫人臥房對麵那間房裏的趙媽,半夜醒來時,忽然隱隱聽到室外傳來一陣輕微的哭泣聲。趙媽說,那聲音雖然細得像蜂叫一般,但她卻聽得真切極了。還說當她聽出了那是誰的聲音來時,簡直害怕極了,嚇得幾乎昏了過去。”
春雪瓶聽到這裏時,隻感到她整顆心都緊緊地收縮起來了。可她仍極力地沉下氣來,並不急於追問那是誰的聲音,卻隻問道:“趙媽是誰?”
翠蘭:“是夫人的陪嫁姨娘,已經六十多歲了。”
春雪瓶:“她既然已經聽出了是誰的聲音,那還有什麽值得驚怪和害怕的呢!”
翠蘭:“春小姐你不知道,在窗外哭泣的那人已經死了多年了!這是鬼哭!”
春雪瓶這才屏息凝神,身負千鈞般地問道:“那人是誰?”
翠蘭將嘴湊近她的耳邊,充滿神秘地低聲說道:“就是已經死了多年的玉小姐玉嬌龍!”
春雪瓶突然停下步來,一動也不動地站在那兒,竟像凝住了似的。這雖是她心中早已意料到了的事情,可一旦從翠蘭口裏說出來時,還是使她感到有如晴空霹靂一般,她的整個身心都震撼了。她呆了片刻,才在心裏暗暗發出一聲唿叫:“啊,果然是她——我的母親!”
春雪瓶感到一切都正如她所意料,一切都已清楚,也無須再向翠蘭多問什麽了。可翠蘭卻還是一個勁地談了下去:“那晚聽到鬼哭的還不隻趙媽一人,後來才知道夫人也聽到了的。還發生一件更叫人可怕的事情:那兩天正好我家姑小姐迴家來了,住在趙媽隔壁那間房裏。……”
春雪瓶忙截住她的話問道:“姑小姐是誰?”
翠蘭:“是夫人的獨生女,去年才出嫁的。”
春雪瓶:“今年多大了?”
翠蘭:“十八歲。”她又接著說道:“姑小姐也是在那天晚上的半夜裏,正睡得迷迷糊糊的時候,似乎看到一個人影輕輕地走到她床麵前來了,在她床前站了一會兒,又伸手掀開了她的帳子,接著便埋下頭來看了看她,還用手輕輕地撫了撫她的頭發。這一切她都是在似夢非夢的迷迷糊糊中看到的。她當時還以為是趙媽來看她被蓋蓋好沒有,所以就沒有在意,隻仍閉著眼睛睡她的。後來,她忽然感到幾滴滾燙滾燙的水滴落在她臉上來了。她一下驚醒過來,忙睜開眼睛一看,隻見那人影一下閃出帳外,又在窗前一晃便不見了。姑小姐還以為是夢,可又明明是醒了才看見的。她再用手往臉上一摸,那幾滴水也還濕漉漉地留在臉上。姑小姐嚇壞了,又不敢出聲,隻用被蓋蒙著頭,直到第二天早上趙姑進房去叫她,她才把頭伸出來。就在那天下午她便又迴到婆家去了。那兩天,內院外宅,上上下下,有的說鬼,有的說賊,鬧得人心惶惶。夫人為此還在後園門外焚香立願,答應到妙峰山給玉小姐做半月道場來超薦她,求她早迴仙界,不要再來驚擾家人。老爺卻命人把通向後園那道圓門緊緊封釘,不準任何人進入後園,也不準任何人把府裏發生的這些事情張揚出去。為這事,府裏一直折騰了五六天,直到這兩天才漸漸平靜下來。”
一直在默默留心聽著的春雪瓶,忽又問道:“自那兩夜以後,後園樓上還出現過亮光沒有?”
翠蘭:“就那兩天夜裏,以後就再也沒人見到過了。”
春雪瓶沉吟了會,又問翠蘭道:“聽說那後園樓上原是玉小姐生前臥室,你去過那兒沒有?”
翠蘭擺擺頭:“沒去過。我到府裏已經五六年了,也從沒有看到有人去過。聽說那門一直是鎖著的,房裏的一切陳設都還是玉小姐生前那樣。”
二人正談著,不覺已來到“四海春”客棧門前,翠蘭還想把春雪瓶一直送進後院,春雪瓶卻停下步來,不讓她再送了。二人分手,翠蘭顯得有些依依不舍,春雪瓶又很親切地安慰了她一番,直到她正要欣然離去時,春雪瓶忽又拉著她,在她耳邊輕輕說道:“好妹妹,你隻要有空,可隨時到這兒來玩;今後如那後園樓上再出現亮光,或府裏又發生了什麽怪事,請你一定來告訴我一聲。”
翠蘭連連點頭應允,最後也在春雪瓶耳邊說了聲“我一定來告訴你”,這才轉身離去。
春雪瓶一直目送她走出很遠,才返身進了內院。日子又過了兩天。春雪瓶既無心外出遊玩,也無心去德秀峰
家探望羅燕,她隻盼候著翠蘭給傳來玉府的消息,並暗暗計算著,一旦府裏又出現了什麽新的動靜,自己將采取什麽樣的行動才能截住那位玉嬌龍,也即是才能見到自己的母親。春雪瓶心裏也明白,這位玉小姐的行蹤是極為機警而又極為隱秘的,自己母親的心性也是十分敏捷和謹慎,要揭開這個一直隱蔽著多年的秘密,自己必須特別小心在意才行,稍有疏忽,便會使自己這番的萬裏奔波變成徒勞往返,尋找母親的願望也變成了水月鏡花。這天晚飯時,春雪瓶因有她自己的心事,自顧埋頭吃飯,很少說話。蔡幺妹也因忙於盤算棧裏本月的收支,沒有心思和大家閑聊,桌上顯得十分沉悶。劉泰保幾杯悶酒下肚,話也逐漸多了起來。他所說的也都還是他從街上茶樓酒肆聽來的一些瑣事碎聞,並無什麽動人之處。但他後來在無意中隨便聊聊的幾句話,卻引起了春雪瓶的注意,並使她不禁暗暗感到驚異起來。據劉泰保說:他這幾天曾兩次順路去過德秀峰家,見德秀峰都顯得有些心事重重的模樣。他還說:沒想到一一向開朗豪放的德秀峰竟會變得愁眉不展起來。劉泰保又說:他曾見到王府管事,聽王府管事說,王爺近來心情不好,除了軍機處的官員外,其他的人一律不見。因此,這幾天來在王府出入的全是軍機處的官員,甚至連很少到王府去的田項將軍,也連日去王府議事。春雪瓶聽了這些情況,不知為什麽,在她心裏總感到可能與西疆有關,並總是情不自禁地把它和羅
大伯之事聯係起來。她隻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沒做聲。
第二天下午,春雪瓶剛剛出城遛馬迴來,正準備去德秀峰家探探消息,客棧裏的坐櫃老伍來到內院,對她說道:“春姑娘,門外來了輛馬車,說是專來接你的,請你趕快出去。”
老伍:“我已問過那車夫了。他不肯說,隻說等春姑娘上了車就自會知道的。”
春雪瓶感到有些納悶,正在遲疑,老伍又說道:“那車很豪華,馬也很駿,一望就知道是富貴人家的車馬。”
春雪瓶帶著幾分驚奇的心情來到門外,她舉目一望,果見就在右旁街心,有一一輛裝飾得十分華麗的馬車停在那兒。坐在駕座上的馬夫見她出來,忙向她招了招手,隻說了聲“請姑娘上車”,便不再說什麽了。春雪瓶走到馬車麵前,並不急於上車,隻抬起眼來將車打量著。透過車窗那幅粉紅色的薄薄窗簾,她隱隱看到車裏端坐著個好似女人般的身影。春雪瓶心裏更覺得奇怪起來,她也不再去多思索什麽了,便忙一步跨上車去,用手掀開門簾,舉眼向車裏一看,她不禁愣住了,端坐車裏的竟是王妃!春雪瓶正驚訝間,王妃已經伸手來將她的手緊緊握住,並示意她不要出聲,隨即將她牽進車去,讓她坐在自己身旁,車隨即便啟動了。一直等馬車穿過虎幄街口進入了熱鬧的大街,王妃才輕聲對她說道:“我早就想派人來接你去王府一聚的了,隻因這些天來,王爺心情煩惱,到王府議事和求見王爺的人多,接你進府多有不便。今天王爺去王莊散悶去了,大約要三五天才能迴府,他剛一起駕,我便親來接你來了。”
這一切都顯得有些異常的舉動和情景,形成一種神秘的氣氛,春雪瓶隻感到滿心疑詫,竟不知該說些什麽了。王妃見她默默無語,便轉過臉來凝望她,嘴邊浮出一道淺淺的笑容,滿懷深情地對她說道:“這幾天我真感度日如年,時時刻刻都在惦念著你呀!”她話音裏充滿了柔情,也充滿了憂傷。
春雪瓶心裏不竟有些慌亂起來,不知怎樣迴答才好,隻含糊應道:“我也時時在想念王妃哩!”
王妃欣然一笑,她那雙一直凝望著春雪瓶的眼裏竟閃起了淚光,那雙緊握的春雪瓶的手也握得更緊了。
驚疑和困惑使春雪瓶又由慌亂變成茫然,她忙低下頭去,避開王妃那雙充滿柔愛而又使她感到不解的眼光。
王妃忙又扶起她的頭來,帶著些歉意,又帶著些兒感傷地對她說道:“我雖身為王妃,有時也有我的難處。”她停了停,才又說道:“趁王爺不在府裏,你可在我身邊多住兩日,我們可以盡情地談
談。”
春雪瓶雖仍感到困惑不解,可她卻已定下神來,便試著問道:“王爺近來為何煩惱?”
王妃遲疑了下,說道:“頭緒紛繁,許多似是而非真真假假的事情都攪在一起了,這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等到府裏,我再慢慢告訴你。”
春雪瓶從王妃的這幾句話裏,既理不出一點頭緒,也看不清半點眉目,她仍是滿腹困惑,仍是一片茫然。
馬車一直駛進王府,直到便殿階前方才停了下來。兩名宮女早已來到車前,春雪瓶還不等她倆前來攙扶,便已扶著王妃下了馬車。王妃滿懷喜悅地攜著春雪瓶的左手,穿過便殿,來到一問陳設得十分精致的屋子裏,兩名隨侍在身後的宮女,即忙移來繡凳,她和王妃坐下後,茶很快地也由宮女獻上來了。王妃隨即對兩名宮
女說道:“我和春姑娘敘話,你二人退出房去,休讓任何人來打擾我們。”
兩個宮女恭恭敬敬地退出房外去了,王妃讓春雪瓶將繡凳移近她的身邊,又緊緊拉住了她的雙手,這才對她說道:“有許多十分緊要的話我一會再和你細說,你得先告訴我,你的母親是不是駝鈴公主?”
春雪瓶不由一怔:沒想到這曾在她心裏預料過的事兒竟然發生了,而且是在這樣的時候,又來得這麽突然!她該如何迴答才是呢?她因一時拿不定主意而感到慌亂起來。她隻好低頭不語了。王妃緊緊地凝視著她,等她迴話。過了難耐的片刻,王妃忽然發出一聲哀深的歎息,帶著硬咽地說道:“我已經猜到了你可能不會承認,可我卻已認定了你就是駝鈴公主的女兒了!”
正感不知如何是好的春雪瓶,聽王妃這麽一說,又不由十分詫訝起來,忙抬頭來瞅著她問道:“王妃憑著什麽認定我就是駝鈴公主的女兒呢?”
王妃抓起春雪瓶的手來,指著她手上戴的那隻指環說道:“就憑你手上戴的這隻指環。”她又凝視了春雪瓶片刻,低聲說道:“你母親難道沒有告訴你吧?這指環原是一對,你母親和我各有一隻。為了尋找你母親,我將我那隻作為信證交給拉欽轉到你母親手裏了。那天我在你手上看到了這隻指環,我便問你是從那裏來,你說是你母親舊物。世上除了我那駝鈴妹妹,誰還有這指環,我也就知道你定是駝鈴公主的女兒了。”
春雪瓶:“駝鈴公主既然已有了兩隻指環,難道她就不可以送一隻給別人嗎?”
王妃:“自從十六年前拉欽將你和你母親從哈珠接去西疆後,就一直住在艾比湖,在那兒住了將近八年才到天山去的。那天我問你在去天山前是否住在艾比湖,你也是承認了的。世上不會有這麽巧的事情。”
春雪瓶默然不語了。過了許久,她才又含含糊糊地低聲說道:“駝鈴公主早已下落不明的事,拉欽不是已經告訴了德老前輩,德老前輩也一定告知你了!”她說到這兒,不禁略略猶豫了一下才又說了句:“王妃休要錯認。”
王妃發出一聲帶怨的哀歎,說道:“別再提你那位拉欽了!”她忽又將話打住,臉已在漸漸變白,那雙緊握著春雪瓶的手也在微微顫抖起來,隨即又是一聲充滿悲涼的歎息,說道:“開始我也把拉欽所說的信以為真,後來我才知道一切原都是假!我心裏亦才明白,你母親也和一些別的蒙古人一樣,都在怨我恨我,不再把我認作蒙古人,你母親也不會再認我這個曾經是那麽疼她愛她的姐姐的了!”王妃說到這裏時,不禁已由哽咽變為啜泣,那深深的悲痛,竟使春雪瓶也為之震撼。王妃啜泣了會,又帶著幾分委屈和含著幾分幽怨對春雪瓶傾訴道:“你哪裏知道,三十一年前,阿拉善王爺為爭奪牧場,在我部裏煽起來叛亂,殺死了我的父王和你母親的父親——我的叔叔,那時我才十六歲,你母親更小,僅僅隻有三歲。府裏的親人幾乎都被殺光,部落的人傷亡殆盡,剩下的殘部也全被衝散,你母親也不知被誰抱走了,我在幾名跟隨父王多年的騎衛的拚死保護下,才得以逃出王府,孤身一人在草原上東漂西蕩,時時都要提防阿拉善王爺的追蹤加害,好不容易熬過了六個多月的饑渴冰霜,鐵貝勒王爺才奉朝廷之命領軍來到蒙古,把部裏的叛亂平了下去。鐵貝勒王爺還把蒙古各部的王爺都召到軍營,陳兵說理,迫使各部結盟。阿拉善王爺也懾於朝廷天威,率部退迴阿拉善了。我當時已是部破家亡,鐵貝勒王爺見我孤身無靠,又恐因我而再起爭端,便將我帶迴京城,我亦因感王爺恩德才嫁給了他。當時幸存下來的一些星散在各地的舊部,不明真相,也不知我當時的困難處境,更不去權衡利害得失,聽說我嫁給了鐵貝勒王爺,便把我視同背叛,對我多有非議。他們哪裏知道,我當時若留在蒙古,亦終難逃阿拉善王爺的加害,也隻有死而已,我既嫁給了鐵貝勒王爺,阿拉善王爺亦不能不有所顧忌,不敢再對我部幸存餘眾恣意掠殺,你母親當年尚不解事,當然不會知道我當時的處境,隻聽人非議,便不加諒解,不願再認我這個與她一同受難的姐姐了!”王妃說到這裏,已是淚痕滿麵,又不禁傷心地啜泣起來,哭了許久,才又抬起淚眼,滿含辛酸地望著春雪瓶說道:“你母親縱不念過去在她幼時我對她的疼愛之情,也應念在後來我派人到處尋她之意!她怎竟忍心叫人騙我,說你母女已失蹤多年,以圖割斷我和她的這一線姐妹情分!”
春雪瓶的心被震撼了!王妃傾訴出的這些含淚帶血的往事,她真是料所未料,聞所未聞。驚奇,困惑;悲痛,迷離,有如一巒巒巨石投入她的心中,在她心中激起一片狂瀾。又有如使她陷入一場夢魘,迫壓得她喘不過氣來。這一切最後都凝成哀憫,化作同情,在她心裏融為了一片深沉的愛。春雪瓶抬頭望王妃,見她仍是那麽悲傷,那不斷流出的淚水似乎變成了血。她知道,王妃心裏的悲哀,已經不是幾句同情的話語所能遏慰的了。但自己又能對她說些什麽呢?說假,她不願,說真,她不忍,也不能,因這涉及了她的母親!春雪瓶懷著極度的不安,深深的同情和深深的內疚在撞擊著她的心!經過一陣揪心的折磨,她突然抑起頭來,親昵地望著王妃,充滿真誠地說道:“我從未聽母親談起過這些事情,更未聽她說過任何責怪你的話語。不管母親的心意如何,我小雪瓶從今以後一定把您當作親親的姨母。”
王妃眼裏閃起一道驚喜的亮光,她那已被悲傷凍僵了的臉上竟突又浮出了笑意。但這隻是很短暫的事情,很快地,王妃眼裏那剛剛才閃亮起的驚喜的光茫又漸漸暗淡下去,臉上浮起的那一抹笑意又慢慢消失。她淒然說道:“你真是個好心的姑娘,我早已把你認作是自己親親的侄女了。你母親沒有對你說出怨怪我的話語,是她不願讓你知道那段悲慘的往事;她已經是決意要割斷我和她的姐妹之情的了!這卻使我比聽到她已失蹤的消息還要傷心!”
春雪瓶隻含糊地說道:“王妃何以知道我母親會如此?”
王妃:“你母親要不如此,如何找了一個假拉欽編出那麽一段話來搪塞我呢?”
春雪瓶不由全身一震,大大吃了一驚,忙問道:“王妃怎說那拉欽是假的?”
王妃凝神片刻,極力壓製住她自己的悲傷,又把她對自己的哀、感轉為對春雪瓶的關切,瞅著春雪瓶動容說道:“你哪裏知道這幾天來在王府內外發生的事情!為了你那個假拉欽,差點惹出一場大惹來了!若不是我那天看到你手上那隻指環,猜出了你就是我那駝鈴妹妹的女兒,暗中設法替你們彌蓋解脫,你和德秀峰都將大
禍臨頭了!”
春雪瓶見王妃說得那麽認真,她雖並未因此而感到惶懼失措,卻已如墜霧裏,感到驚異已極。她默默片刻,才又含糊說道:“為了一個拉欽,怎會弄到這般地步!”
王妃:“西疆軍營已送來密報,說那拉欽不但是假,而且說那假冒拉欽的乃是馬賊魁首半天雲。”
春雪瓶隻覺猛然一震,心也急劇跳動起來。她又試著問道:“王妃也相信了那一紙密報是真?”
王妃:“說那拉欽是假,我已作了印證,說那人就是半天雲,這可幹係非輕!”王妃說到這裏,便不再說下去了,隻緊緊地注視著春雪瓶,眼裏露出一種奇怪的神情,有探詢,有審究,也有充滿憂慮的關切和責怪。
春雪瓶雖仍充滿困惑,卻已經鎮靜下來。她一時也弄不清楚是由於什麽,隻感到坐在她身旁這位王妃是可以信賴的,對她無須警惕,更無須防範,她已從她身上感到她有一顆正直而又善良的心。因此,春雪瓶也毫不遲疑,毫不閃躲地迎著王妃的目光,帶著些兒央求地從容說道:“小雪瓶既已把你當做親親的姨母了,還有
什麽事情不可以對你說的呢!隻是我很想知道這幾天來究竟發生了些什麽事情?這些事情又是如何發生的?請你告訴我,我也會把你想知道的一切事情都告訴你的。”
王妃亦已拭淨了臉上的淚痕,還複了她那雍容端莊的儀態。她對著春雪瓶點了點頭,說遭:“我接你來,也就是為了要將這幾天發生的一些事情告訴你,以便你去自省和善處。可事情來得那麽突然,頭緒又是那麽紛繁多端,竟叫我也不知該從何說起才好了!”她凝神思索片刻,才又對春雪瓶慢慢講出了這些天來發生在她和王爺身邊的這樣一些令人奇異不測而又令人驚心動魄的事情:德秀峰從西疆迴到京城的第三天,便去王府向王爺稟告了他去西疆察訪軍務的各有關情況。王爺在聽完他的稟報後便因事到軍機處去了。王妃見王爺已經離府,便命宮女將他喚進便殿,向他問起探訪駝鈴公主下落的事情。德秀峰向王妃稟報說:他到西疆後便四處打聽,均無人知道駝鈴公主的下落,甚至許多人連駝鈴公主這個名都不曾聽過。後來他在去塔城的路上,偶然結識了一個叫春雪瓶的姑娘。他到塔城後不多天,那位春雪瓶姑娘也到了塔城,在一次偶然閑談中,他從春姑娘口中知道了拉欽的下落,又在春姑娘的幫助下,他見到了拉欽。他向拉欽說了王妃對駝鈴公主的惦念,並向拉欽打聽駝鈴公主的下落。據拉欽告訴他說,駝鈴公主已在八年多前便帶著她的女兒悄悄離開了艾比湖,遁隱到天山深處去了。從此以後便杳無音信,再也沒有人見到過她的蹤跡。拉欽還說,駝鈴公主多半已是不在人世的了。
王妃聽了德秀峰這番話後,把一切都信以為真,她除了為駝鈴公主母女的不幸而陷入深深的悲痛外,便未再向德秀峰多問什麽。三天後,王妃陪同王爺在後殿觀看春雪瓶和巫朵司比武決勝,她見春雪瓶從容揮劍,毫無費力地便把巫朵司擊得一敗塗地,她真是高興已極!特別是春雪瓶在殿堂上那颯爽的英姿,那怡然的神
態,以及那充滿機智和正義的言詞,更令她暗暗驚奇,讚歎不已!王妃便對春雪瓶不由生起一種眷戀之情,心裏也對她充滿了疼愛和憐惜。
重陽那天,王妃邀春雪瓶進府賞菊,對她不但特別恩龐,而且還對他懷愛備至。春雪瓶告辭出府時,王妃無意中發現了她手上那隻指環,並立即就認出了那是自己和駝鈴公主的舊物,當時因礙於鸞英等人在旁,雖未深問,但僅從幾句短短的問答中,王妃便已心疑春雪瓶就是妹妹駝鈴公主的女兒了。
春雪瓶剛一出府,王爺便把王妃召到他書房裏去,顯得焦躁不安地突然問她道:“你看春雪瓶姑娘會不會是馬賊?”
王妃大吃一驚,便忙迴答王爺道:“這是從何說起!我看那春雪瓶乃是一個頗有教養的姑娘,又深明大義,怎會是個馬賊!”
王爺點了點頭,說道:“我看她也不像。”
王妃正想問他為何問出此話來時,王爺卻又問她道:“你可知道德秀峰在西疆是否曾經見過拉欽?”
王妃立即迴答道:“德秀峰在塔城確曾見過拉欽。他是受我之托,為打聽我妹妹駝鈴公主的下落才找拉欽的。”
王爺沉吟片刻,又問王妃道:“德秀峰見到那人是否果真是拉欽?”
王妃已覺王爺神色有些異樣,又見他一連數問都問得突然,感到其中定有蹊蹺,便忙問王爺道:“王爺為何突然問出這等話來?”
王爺這才說道:“今天我去軍機處議事,看到昨日送到的一封從西疆伊犁將軍衙署送來的密報,密報上說:西疆近來出現一個綽號飛駱駝名叫春雪瓶的年輕女馬賊。這人不但性情猛悍,而且武藝精絕,經常單人獨騎在昌吉烏蘇一帶出沒,橫行無忌,多次搶劫牧民牲口,不時殺傷伯克巴依。說她於今年五月,曾在烏蘇襲擊巡哨官兵,殺傷姚遊擊,並奪走原從馬賊半天雲手裏繳獲來的坐騎和寶刀,後來又由她將這些坐騎和寶刀還到賊首半天雲手裏去了。密報還說,今年六月,春雪瓶又曾竄至塔城借著德秀峰的庇護,公然住進驛館,並引來一位名叫拉欽的人和德秀峰會晤,兩人在驛館密談數日。密報說,據塔城軍營識得半天雲的老兵聲稱,那位自稱為拉欽的人的身材相貌與賊首半天雲極為相似,亦有認為那位拉欽即是賊首半天雲的。密報最後要求軍機處對此進行勘察究辦。”
王爺說了密報內所談的這些情況後,拈須凝思片刻,又說道:“若說密報不實,卻又寫得這般詳細,若說是實,則又令人不可思議。這事既然涉及德秀峰,就須從他著手審查。若他會見的那個拉欽果是賊首半天雲所冒,則不但可以證實春雪瓶確是馬賊,而且德秀峰亦難逃罪責。”
王妃見事態如此嚴重,不禁暗暗為春雪瓶的安危著急起來。她對密報內所說疑拉欽乃為半天雲假冒之事,心裏總覺不信。她又對王爺說道:“聽說西疆軍營官兵,軍令軍律已遠非玉帥在時嚴明,騷擾百姓之事時有發生,我想春姑娘為此曾與他們發生爭鬥也許有之,若說她是馬賊,則實難令人相信。至於拉欽,京城裏各衙
府裏的人也多認識他,那半天雲豈敢貿然假冒!”
王爺:“等我將德秀峰召來詳細查問一下,真假就不難立辨。若果是拉欽,春姑娘是馬賊之說亦就無據了。”
王妃自王爺和她談過這件事情之後,心裏一直不安,她聯想到拉欽曾說駝鈴公主母女已失蹤,而春雪瓶手上又明明戴著駝鈴公主的指環,為此,使她已由不解而變得懷疑起來。於是,王妃便趁王爺人宮之機,派人去把德秀峰召來。她絕口不提密報之事,隻重又問他拉欽所談有關駝鈴公主失蹤的情況後,又若不在意地問他
道:“你過去可認識拉欽?”
德秀峰迴答道:“不認識!”
王妃又問道:“拉欽是什麽模樣?”
德秀峰說:“方臉,圓眼,目光炯炯有神,上唇蓄有一大撇濃黑胡須。膀臂十分寬厚,身材魁偉,看去極為雄壯。”
王妃聽他所描述的拉欽,有相似之處,有不相似之處,亦有似是而非之處,心裏不禁感到十分驚異,忙又問道:“臉上可有什麽標記?”
德秀峰不覺怔了怔,驚訝地望著王妃,不說有,也不說無,隻顯得記憶模糊似的,抱歉地笑了笑,又微微地擺了擺頭。
王妃望著他,帶著些兒含有暗示的神色,說道:“我記得拉欽的模樣是這樣的:圓盤臉,兩顴特高,眼大,眉粗而短,胡須略帶棕黃色,身材肥大,左耳下有一指大肉瘤,十分顯眼。”她停了停,又特意補了句:“王爺問起你時,應照這樣描述才對。”
德秀峰似已會意,顯得有些心神不定地又坐了會兒,便告辭王妃,邁著沉重的步子走出便殿去了。
王妃心裏已經完全明白,德秀峰見到的那位拉欽,確是別人假冒無疑。隻是假冒拉欽的那人是誰?是不是馬賊?他又為何要假冒拉欽並編出駝鈴公主母女已經失蹤那番假話來?王妃作了種種猜測,心裏終是不解。
第二天,王爺果然命人將德秀峰召到王府,和他談話時的神態也不似平時那麽隨便,莊嚴中還帶著幾分凜肅。他一見德秀峰便開門見山地問道:“聽說你在塔城見過拉欽?”
德秀峰:“見過。”
王爺:“聽說你還將他留在驛館住了些時日?”
德秀峰:“是的。一來為給王爺選馬,二來向他打聽駝鈴公主的下落。”
王爺:“你是如何找到拉欽的?”
德秀峰:“我無意中和春雪瓶姑娘談起拉欽,正好春姑娘和拉欽認識,便托春姑娘將他請來了。”
王爺:“你且把那拉欽的像貌說給我聽聽。”
德秀峰:“圓盤臉,眼大眉短,兩顴很高,滿口棕色髯須,左耳下有一指大肉瘤。”
王爺點了點頭,神態也變得溫和起來。他撚須沉吟片刻,才又對德秀峰說道:“西疆軍營送來密報,說春姑娘乃是馬賊,還疑拉欽也是馬賊半天雲所假冒,混入驛館是另有所圖。聽你剛才所說拉欽的相貌,明明就是拉欽,哪來假冒!”
德秀峰趁機說道:“這密報王爺不說我也知道定是那肖準所為。”接著他便將肖準如何帶兵闖入驛館逼問拉欽,後來又如何派兵假扮遊騎在穀口進行伏擊,以及後來又如何勾結祁連山山賊攔路劫馬,並企圖殺害他父子之事,一一講了出來。最後,德秀峰又說道:“我與肖準素不相識,更無私怨,他所以如此,實是心懷叵測,敵視王爺。”
王爺聽後,不覺怒形於色,站起身來,在房裏來迴走了數遍,方才說道:“肖準竟敢如此跋扈,目中哪還有聖上朝廷!若再不予以牽製約束,任其擁兵自重,必成後患。我將奏請聖上,遣將坐鎮西疆,以防不測。”
王爺即已認定拉欽並非假冒,也就將密報之事擱置下來。壓在王妃心上的一團烏雲雖已暫時散去,罩在心上的一片疑雲卻仍未解開。
又過了兩天,平時很少到王府去的田項將軍,亦進府求見王爺來了。王爺在後殿側旁書房接見了田項。二人問談幾句之後,田項便對王爺說道:“我近接迪化軍營舊部來信,說馬賊長裏又新加入兩名女賊,一個是自稱為天山春雪瓶的少女,一個是姓名不詳的中年婦人,說那兩個女子的本領都十分了得,曾和賊首羅小虎一道於今年夏初在烏蘇一帶流竄,並曾在烏蘇以南的荒野襲劫了正在轉場的牧民。信上還說,羅小虎身旁有了這兩個女賊,就有如虎添雙翼,若不剪除,將會後患無窮。”
王爺聽了,不急不忙地對他說:“我亦曾接伊犁軍營送來密報,說春雪瓶乃是馬賊,還說她曾讓羅小虎假冒拉欽,帶去塔城驛館和德秀峰晤談。我得報後已對這事作了勘察,和德秀峰晤談那人確是我府裏原來的馬倌拉欽;春雪瓶就是日前與巫朵司比武的那位姑娘,說她乃是馬賊,亦無憑證,我看恐都是傳聞不實之詞。”
田項猶豫了下,又說道:“春雪瓶即在京城,勘察也較容易,隻是信上所說那個不知姓名的中年女子,不禁使我從一些離奇的往事中生出一個奇怪的疑念來了。”
王爺不禁感到驚異起來,說道:“什麽疑念!?你且說說。”
田項:“信中所說,和羅小虎一道那個中年女子,身材修長,生得極為標致,騎的是一匹神駿異常的大黑馬。我不由想起了十八年前的一樁事來,當時我正駐守居庸關一帶,一日,我帶兵巡哨迴宮,在路邊上遇見一位身材修長而又長得十分俊秀的年輕女子,牽著一匹神駿異常的大黑馬站在路旁。我從馬腿旁的火印上認出那馬正是在西疆解馬途中被羅小虎劫去的軍馬,我正上前盤問她時,那女子便突然抽出寶劍,削落我的右耳,並殺傷我數騎,然後縱馬向西逸去。還有幾樁發生在西疆的事情:我被傷後的次年秋天,我又奉調西疆,一日,格桑頭人派人來報,說他率領部勇,在古爾圖抓到一個專為馬賊做眼的女奸細,不料在押解途中,經過古爾圖以北的那片沙漠時,突然被一個自稱天山春大王爺的女子救去。據報,那女子的身材、相貌以及坐騎,與我在居庸關道上遇上的那個一般無二。被她救出的那女子,後來我已查明,原是玉帥府裏玉小姐的貼身丫環,名叫香姑。不_久,我又接昌吉軍營來報說有一個自稱天山春大王爺的女子,在城邊林中小道上不服盤查,殺傷巡邏,向東馳去,其身材、容貌和坐騎,都與以上兩人完全相同。又據我從格桑部勇那裏探得,八年前在圖壁附近殺格桑頭人救了玉帥的那個女子,也是那個春大王爺。據說,她當時還帶有一個七八歲的女孩在身邊,說那女孩本領也十分了得。”田項說到這裏,停了停,才又說道:“因此,我認定在居庸關道上傷我右耳那少女,和後來自稱是天山春大王爺那女子,以及今年初夏和羅小虎一道在烏蘇一帶流
竄的那婦人,都是一人。”
王爺:“這可能。”
田項緊接著又說了句:“而且我疑那女子是佯裝已死實已逃遁的玉嬌龍!”
王爺聽了一驚,猛地站起身來,喝道:“你在胡說什麽?!”他隨即又靜下來,說道:“你說這話可有憑據?”
田項:“憑據倒還沒有,我這猜測也不是無因。”
王爺:“你且說來聽聽。”
田項:“十八年前玉嬌龍出嫁那天,早已潛來京城的羅小虎突然跳出攔輿大鬧,當夜又闖入魯府,驚死魯翰林,這不能說是無因,可疑之一。我在居庸關道上遇見那位年輕女子,其身材容貌,據提督衙署見過玉嬌龍的人說,與玉嬌龍極為相似,可疑之二。在古爾圖沙漠上救香姑的又是這個女子,而救的又是與玉嬌龍情同姐妹的心腹、丫環,可疑之三。在唿圖壁救玉帥的又是此人,可疑之四。在烏蘇發現與羅小虎一同出沒也是這個女人,可疑之五。五疑湊在一起,即成奇巧,天下哪有如此奇巧的事情。”
王爺沉吟了會,忽又肅然對他說道:“這是件關係到殺身滅門的大事,豈能妄言!那玉嬌龍投崖殉母之事,舉國皆知,聖上特旨旌表,更是極備哀榮。十八年來,墓前憑吊不輟,已被奉為女中典範,豈容妄測妄言!若被聖上所聞,必然震怒,一旦下旨查究,非毀將軍,即毀玉門!你要慎之,慎之!”
田項默然無語,隨即告辭出府去了。王爺為此悶悶不樂多天。
……
以上便是王妃對春雪瓶講出的這些天來發生在她和王爺身邊的事情。
王妃在講完這長長的幾段話後,停下來,盯著春雪瓶看了會兒,又說道:“這一連串發生的事情,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波波都是驚濤駭浪,波波都牽連著你,我雖不被顛得暈頭轉向,但正因為你也卷入其中,我又哪能不管!如今我已將一切本不應說的機密隱情全告訴你了,你也應把你的真情實況告訴我才是。”
春雪瓶一直隻是靜靜地聽著,好像這一切都與她無關,隻是在聽別人的故事一般。可在她心裏激起的浪濤何止千層萬層!震驚,困惑,感激,忿怒,在她心裏旋流起伏,使她幾乎感到她那小小的胸間已經關不住這排排的巨浪。特別是田項對王爺說出的那番話語,她感到已經不是驚異,而是顫栗!一陣陣寒透身心的顫栗!
一瞬間,她好似置身於山雨欲來的幽穀,又好似獨行在驚雷即降的山巔。她似乎看到了一條滿身斑駁、吐著信舌的毒蟒正向熟睡的母親身旁襲來。春雪瓶這時的整個心裏隻裝著一個念頭:保護母親,不讓她受到任何玷汙和傷損!至於王妃,春雪瓶對她已經不僅僅隻是同情,不僅僅隻是感到可親,她已由感激而生起一種依戀之情,好像突然才感到四周的霜寒,也突然才感到她那羽翼的溫暖。
春雪瓶已經沒有任何顧慮,信賴已使自己願向她傾吐一切,隻是怎能忍心讓她再沉人孤獨和悲哀,也應讓希望和歡樂重新迴到她的身邊。春雪瓶已經想好了應該向她說出的話語。
王妃見春雪瓶隻顧凝神沉思久久不語,便又說道:“雪瓶,我在等你迴話呢!”
春雪瓶抬起頭來凝視著王妃,眼裏充滿真誠,沒有一點閃灼的神色,說道:“我不是馬賊,但我認識他們中間的一些人,因為他們都曾和我一起在艾比湖住過許多日子。我欽佩他們,敬愛他們,因為我知道他們的行事為人,在我心裏,他們都是英雄好漢,不是馬賊。”
王妃雖顯得有些驚訝,卻並沒有露出責怪的神情,隻插話道:“我要你談談拉欽的事情。”
春雪瓶:“我帶去見德秀峰的那人確實不是真正的拉欽,德秀峰也並不知道這件事情。”
王妃忙問道:“他究竟是誰?”
春雪瓶:“一個真正的馬賊!”
王妃不由一怔:“你為何要讓他冒充拉欽?”
春雪瓶遲疑了一下:“德秀峰急於要找的那個拉欽已經死去,我才把他找去告訴德秀峰一些西疆邊務的真實情況。”她又停了停,才又囁嚅地說道:“至於德秀峰還向他打聽了些什麽?他又是如何說的,這都不關我事,我當時也不知道。”
王妃眼裏充滿了憂疑和困惑的神情,喃喃自語般的說道:“他為何要編出你母女已經失蹤這番話來騙我呢?這是為了什麽?這究竟是為了什麽?”
春雪瓶的心像被揪著似的,她不知該怎樣迴答才好。在茫然和不安中,隻感到似有一種又苦又澀的果汁流浸進她心裏。王妃悵悵惶惶木然神馳片刻,又自猜自問道:“是怨我恨我?存心和我割斷情義,還是她另有苦心,不願讓我受到殃及、牽連?”
春雪瓶再也不能沉默不語了!她隨即趁此說道:“我母親從未怨過王妃,我想多是因她和你處境不同,順逆無常,為不累你擔心,那人才這樣說的。”
王妃驀然迴過臉來,疑信參半地注視了春雪瓶一一瞬,說道:“我也作過這樣的猜測,不想竟果然如此!”她隨即以手捫胸,虔誠地低下頭去,喃喃祝告道:“我佛慈悲,保佑我那可憐的妹妹逢兇化吉、遇難呈祥罷!”她祝告已畢,才又抬起頭來問春雪瓶道:“那個假冒拉欽的是你什麽人?”
春雪瓶毫不猶豫,也毫不含糊地:“父親!”這是她第一次在別人麵前公然承認了、也喊出了這個久久隱藏在她心裏的稱唿。她不禁感到一陣莫名韻歡快和幸福。
王妃並未露出驚異的神色,隻說了句:“這我也猜到了。”她猶豫了下,又說道:“我想田項所說的與你和羅小虎一道同行在烏蘇附近原野上的那位女子,可能就是你母親了!”
春雪瓶隻點了點頭,沒做聲。王妃又喃喃自語般地說道:“身材修長,容貌秀麗,我想我那妹
妹也應是這樣。”
二人都不再說話了,各自默默沉思著。
過了許久,王妃才又迴過頭來,充滿慈祥而又略帶些嚴肅的神情對春雪瓶說道:“現在一切都已明白,隻要你母親尚在人世,我也就感到十分欣慰了,人各有誌,我也不再深問什麽,你也無須再對我多說什麽了。隻是,這事務須慎密,對誰也不要說起。”
春雪瓶點點頭;輕聲說了句:“我隻把姨母二字藏在心裏。”王妃欣然一笑,將春雪瓶拉到她的懷裏,隻緊緊地擁著她,什麽話也沒說。
春雪瓶被王妃留在王府裏住了兩天,兩天裏,王妃一直是寸步不離地讓春雪瓶呆在她的身旁。她向春雪瓶傾訴了她多年來的孤獨和憂傷,也問了春雪瓶許多在西疆的生活情況,卻一句也未問起過她的父親和有關馬賊的事情。
第三天,春雪瓶辭別院,在從東屋門前經過時,見蔡幺妹正在屋裏和一位男子談話,她
隻覺得那男子的聲音有些耳熟,但一時又想不起曾在哪兒聽過這人談話來。她迴到西屋,換了衣服,便獨自坐在窗前,將王妃對她所說的那些突然發生在這些天的事情,又一一地迴憶了遍,細細地推敲一番。特別是對田項那番在別人聽去隻覺離奇聳聽而在她聽來卻是驚心動魄的話語,使她感到似有一種已經密蓄多年的陰謀,正在俟機一逞!她似乎已看到了密布在母親周圍的網羅,感到了隱設在母親腳下的陷阱。她不認識田項,也想不出田項的相貌,她一閉上眼睛,眼裏浮現的田項竟是蛇蠍,竟是一隻五色的蜘蛛。
春雪瓶正凝坐馳神,蔡幺妹進房來了。二人敘談數語,春雪瓶便問她道:‘?適才在房裏和蔡姑敘話那人是誰?”
蔡幺妹:“就是日前在天橋場上賣藝那位姓楊的,名叫楊琦。”
春雪瓶:“啊,原來是他,他近來在何處賣藝?”
蔡幺妹:“他已不再賣藝了。田項將軍看中了他的武功,已於半月前將他請入府去當護院都頭去了。”
春雪瓶一聽提到田項,不由一怔,忙又問道:“他來幹啥?”
蔡幺妹:“他已住到棧裏來了,還帶了六七位弟兄。因他記得我是住在棧裏,特進來看看我的。”
春雪瓶感到有些奇怪,又問道:“那楊琦在田項府裏當差,為何還來住店?”
蔡幺妹並不迴她所問,卻露出幾分神秘的神情,低聲說道:“聽說玉府的後花園中,前些日子又出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就在玉小姐生前居住過的那座樓房上,一連兩夜都發現了亮光,玉府裏有人說是鬼,有人說是藏進了江湖大盜,鬧得人心惶惶。玉大人命人封釘了通向後花園的那道圓門,還一再嚴辭叮囑不準將這件事張揚出來。可這人口不比壇口,封也是封不住的,這事終於傳到提督衙署,又由提督衙署的人傳到田項將軍耳裏去了。田項將軍說那定是外地潛來京城的大盜,暗暗藏到後園樓上,把玉府當作庇護他的大黃傘蓋了,若隻聽之任之,必將為患。因此,田項將軍便暗裏買通了玉府一名家丁,打聽到昨夜那樓上又發現了亮光,這才命楊琦暗暗帶了三名護院和兩名提督衙署的捕快,另還請來一名過去玉帥任九門提督時,曾在他手下辦案的捕快,準備夜裏潛入後園,暗暗伏候在那樓房周圍,等那大盜來時,便一齊動手將他捉住。”
春雪瓶:“這些話可都是那楊琦告訴你的。”
蔡幺妹:“是的。”
春雪瓶心裏已經完全明白,一個居心叵測的陰謀已經開始動手了!她不禁冷冷一笑,說道:“我量他幾人也近不得那名‘大盜’!”
蔡幺妹不覺愣了愣,又說道:“田項將軍亦已料到這點了!因此,他還特意叫他們帶上油撚鬆香,等那大盜來時,亮燃油撚,撒出鬆香,縱然捉他不住,也須將那麵貌辨認出來!”
春雪瓶不禁打了個寒戰,暗暗罵了聲:“這條毒蟒!”她隨即暗下決心,搶在他們前麵,決不能讓田項的陰謀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