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剛過,到重陽還有些日子,而滿城風雨,秋意已濃,這天,餘姚的窮家小戶,不分婦孺老弱,一大早便都趕往城南三裏的太清宮。手中不是破布袋,便是竹籃子,為的是好盛放王善人施舍的白米。
紫陽觀前,人潮洶湧,盡管餘姚縣衙門從“三班”“六房”中,大量調撥差役前來彈壓,老長的皮鞭子,沒頭沒腦地往人叢中砸了去,仍不能維持秩序。因此,原定辰時開始發米,而直到午炮放過,紫陽觀還不開大門,是不敢開門,否則大家一擁而進,爭先恐後,不但存米會搶個精光,而且亂踐亂踏,隻怕還要出人命。
觀裏王善人和他的一班執事,麵麵相覷,仿佛束手無策。上首坐的是專管緝治盜賊,為這一鄉地方官長的巡檢,姓曾,外號曾大炮。他一直在唉聲歎氣,滿腹煩惱,都放在那張拉得極長的臉上了。
“你聽,你聽,像油鍋沸了一樣!”曾大炮側起耳朵,手指外麵。
外麵的人聲始終沒有斷過,但出自人叢的聲音,嘈雜與鼓噪不同,那些“開門、開門”,力竭聲嘶的唿喊,王善人聽在耳中,心裏也像滾油熬煎那般難受。可是,他必須等候消息!消息未到,唯有拖延著,曾大炮說什麽也無用。
“王善人,莫非你連‘善門難開’這句話都沒有聽說過。”曾大炮埋怨他說,“你這件事也做得太魯莽了些,放賑是最麻煩的事,也該早跟我商量,議出一個妥當辦法,再動手也還不遲。為什麽昨天一早出布告,到下午才來跟我說!這樣匆匆忙忙,一無布置,非出亂子不可。唉!我的前程要毀在你的手裏了!”
“曾公責備得是。”王善人哭喪著臉說,“不過我也有我的苦衷。在江西辦的一批米,中途遇風,直到前天才到,西北風已經起了,不能再耽誤辰光,所以急著來辦這件事。我是一片好意,想不到替曾公惹來麻煩。”
“替我惹麻煩不要緊,就怕替縣大老爺也惹了麻煩,那就難以交代了!我看,”曾大炮沉吟了一下,毅然決然地說,“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要搞得不可收拾。你開門發米吧!”
“一開——?”
“有我!”曾大炮搶著說,“等我先來跟大家說幾句話。現在還好講理,等一會就無可理喻了。”
王善人還在遲疑,一眼瞥見角門邊閃進來一名壯漢,將一件灰布夾襖斜搭在肩上,頓有如釋重負之感,連聲說道:“是,是!就請曾公給大家開導開導。再請三班六房的弟兄多辛苦,把領米的人,排起隊伍,我好按名發放。”
他的態度突變,是因為接到了消息。那名壯漢負責傳遞消息,消息就在那件斜搭在肩的灰布夾襖上麵——這是一個暗號,告訴王善人說:汪直快到了!
從寧波到慈溪再往西入紹興府界,到餘姚,照驛路來說是一個大站,有九十裏之遙。押解汪直的官兵,頭一天宿慈溪,第二天宿慈溪以西,正是到餘姚路程之半的丈亭渡,這天——第三天中午在餘姚以東二十裏的蜀山打尖。
這樣走法是太慢了。隻為汪直善於磨人,一會兒鬧肚子疼,一會兒又說腳痛,一會兒又說手銬太緊,將手腕都磨破了。負責押解的武官,定海衙的百戶孫大濟,拿他恨得牙癢癢地,卻是無可奈何,因為盧鏜特別叮囑:汪直不是普通人犯,一路之上,務必將他照護得好好地。放些交情給他,到了杭州他才會有什麽說什麽!
總算徐海還不錯,不斷好言相勸,使得孫大濟心裏稍為好過些。他不算犯人是證人,因而一路上都是與孫大濟同桌而食,同室同眠。這天在蜀山打尖,自己掏錢買了一隻雞兩瓶酒請孫大濟,一麵喝酒,一麵眺望野景,隻見三三兩兩的行人,不時從門前經過,奇怪的是隻見往西不見往東,而且幾乎每人都攜著一個破布袋,不知作何用處?
等店小二來上菜,徐海便向他問道:“那些人是幹什麽的?”
“眉山的王善人今天施舍白米,大口一升,小口五合,每天舍五十石,舍完為止,所以都趕了去了。”店小二又說:“軍爺跟客官迴頭走過去就看到了!紫陽觀前好熱鬧,把大路都塞斷了!”
一聽這話,徐海立刻放下了筷子,憂形於色,竟是食不下咽的光景。孫大濟見他發愣,不免詫異,“徐海!”他問,“你怎麽迴事?”
“孫爺,”他放低了聲音說,“我看今天隻好宿在這裏了!”
孫大濟越發不解,睜大了眼追問:“為什麽?”
“你不聽店小二在說,大路都塞斷了,走不過去。”
“笑話奇談!”孫大濟又好氣,又好笑,“我不會叫他們讓路嗎?”
“不是這話!”徐海很吃力地說,“這一帶民風強悍,慣於無事生非,萬一發生誤會,起了衝突,會吃大虧。”
“越說越離譜了!他們領他們的米,我們走我們的路,河水不犯井水,有什麽誤會?有什麽衝突?”孫大濟說說氣上來了,手指正在大嚼的士兵說:“我那一百多弟兄,莫非隻是擺樣子看看的?徐海,你也太看得我無用了!”
“不是這話,不是這話!”徐海急忙分辯,“孫爺你千萬別生氣,我也是一番好意。”
“你請我喝酒是好意,剛才講的那些話,我看不出好在哪裏?你沒有帶過兵,你不懂,就少開口,不要擾亂軍心!”孫大濟氣鼓鼓將酒杯一推,大聲喊道:“大家快吃,吃完上路。”
他自己也不再喝酒了。招唿店小二盛來一大碗白米飯,泡上雞場,就著鹽菜,唏哩唿嚕地吃得好香好甜。吃完起身,抹抹嘴巴、摩摩小腹,打了兩個很舒服的嗝兒,剛才由徐海那裏惹來的一肚子氣,完全消失了。
徐海很高興,也很得意。他摸透了孫大濟的脾氣,爭強好勝而不大肯用腦筋,隨便用幾句話一激,便都順著自己的意思走了。不過他的高興和得意,不敢擺出來,怕露了破綻,臉上仍是憂形於色,仿佛心事重重似地。
“幹嗎呀?這麽愁眉苦臉的!”孫大濟反安慰他說:“我走南闖北,什麽大場麵沒有見過?你隻緊跟著我走好了!包你無事。”
徐海點點頭。靜等士兵吃完飯,排好隊,快要啟程時,方始起身出外,走過汪直麵前,兩人對看著,各自狠狠瞪了一眼。他倆一路來都是這種冤家對頭的態度,孫大濟再也想不到,他們的仇視,實在是目語。瞪眼以外還有附帶的暗號,徐海咬一咬牙,是告訴汪直:緊要關頭快到了!
※※※
裏把路以外,孫大濟便可以從馬上遙遙望見,黑壓壓一大片人影,由紫陽觀向南延伸,遮斷了自東往西的官道。
為了暢行無阻,他決定派人開道,“楊英!”他高聲喊著,“你帶四個弟兄先走,清出一條路來!”楊英是他很得力的一名總旗,身強膽壯心細,接令以後,隨即指名挑了四名士兵,跟在他馬後,急步而去。孫大濟便一直在馬上遙望,隻見楊英接近人叢時,將手中的旗幟高高舉起,大幅搖動,示意路人避開。然後,他那匹白馬突然往前竄了出去,路人紛紛躲讓,衝出一條路來。這樣來迴奔馳,到第三趟時,大隊已經到了。
於是群眾的形勢一變。先是排成隊伍向北,一個挨一個到紫陽觀前領米,這時為了看熱鬧,夾道圍成兩堵人牆。當然,紫陽觀前照常發米,不過人往前走,眼向後看——這個提起名字可以嚇得小兒不敢啼哭的汪直,到底是怎麽樣一個三頭六臂的人物?
就因為是這樣全神貫注,所以秩序很好。夾道的觀眾,自我約束,讓出兩丈寬的一條路,而且肅靜不嘩,顯得馬啼聲和士兵的步伐聲,輕快而有韻律,入耳非常舒服。
孫大濟有著凱旋而歸的得意心情,一馬當先,顧盼自豪。隨後是兩行兵,個個手扶腰刀,挺胸凸肚地,十分神氣。相形之下,手戴銅銬,垂頭喪氣的汪直,越發是可憐兮兮的樣子。
隊伍走到一半,也就是汪直正走到兩堵“人牆”中間時,突然有人失聲驚唿:“米要領不到了!”
在那種幾乎屏息注視的時候,這一聲宛如晴天霹靂,個個受驚,同時不由自主地都踮起腳去看紫陽觀前的動靜。
這一看都著急了!紫陽觀的兩扇朱色大門,正在緩緩合攏,果然,米要領不到了!
“快,快!”又有人大喊,“不準他們關門!大家來啊!”
一聲號召,秩序大亂,路南的群眾,一擁而前,衝斷了官兵由東往西的隊伍——領頭的正是毛猴子,帶著預先埋伏的人,團團圍住汪直,在人叢中奮力往前擠。孫大濟大驚失色,跳下馬來,挺刀撲了進去,口中厲聲大吼:“讓開、讓開!”
然而沒有人肯聽他的話,事實上也無法聽他的話,因為在洶湧的人潮中,每一個人都是身不由主,唯有隨波逐流,聽人擠到那裏是那裏。
一百多名士兵亦然如此。倒有幾個快擠到汪直麵前了,可是總有人對麵衝撞,或者側麵阻攔,對汪直是可望而不可及。最後,連望都望不到了。
“唉!”孫大濟急得跳腳,“這,這怎麽得了?”
“是不是?”徐海冷冷地說:“我早就提醒過你。”
“你不要說風涼話了!”孫大濟惱羞成怒,指著徐海,咬牙說道:“能將汪直找迴來便罷,不然,拿你到法場抵數。”
“與我什麽相幹?”徐海挺一挺胸,不賣他的帳,“你少跟我發橫!客氣一點,我還可以幫你出個主意,怎麽去找汪直,不然,走失了欽命要犯,倒要看看,到法場抵數的到底是誰?”
孫大濟一聽這話,立刻改變了態度,陪著笑說:“徐兄,徐兄,請你體諒我心裏著急,口不擇言。如今隻有請你指點一條道兒,哪裏去找汪直?”
“汪直走不脫的,隻是衝散了!”徐海指著紫陽觀說,“趕快騎馬從那裏繞過去,截住往東的路。這裏,有楊總旗和我,兩頭一攔,汪直又帶著手銬,哪裏去逃?”
“說得不錯,那就拜托了。”孫大濟翻身上馬,狠狠一鞭,由田埂中繞過紫陽觀後,堵住東麵的路口。
紫陽觀前,仍然一片喧嚷,窮吼極叫,隻要開門。王善人表麵著急,心頭輕鬆,知道汪直已經為毛猴子救走。可是想到下一個步驟,卻又不免憂慮,急於想脫身迴家,親自照料汪直遠走高飛。
“也罷!”他跺一跺腳說,“開門發米,發光為止!”
這就不要緊了!仍然是巡檢老爺出麵,宣諭大眾:“不要鬧,不要鬧!仍舊開門發米,人人有分,不過一定要守秩序,隊伍不排齊,我不開門。”
“人人有分”這句話是顆定心丸,群眾果然安靜下來,由彈壓的差役指揮著,排齊隊伍——唯一不在隊伍中的是穿了號褂子的官兵。
“像場夢一樣!”孫大濟望著灰黯的天空,茫然地說。徐海想笑不敢笑,唯有轉過臉去,裝作垂頭喪氣的樣子。倒是楊英有決斷,“事不宜遲!”他向孫大濟說,“趕快進城,跟縣官商量,多調人馬到這一帶來搜查。套在汪直手上的那副銅銬堅固得很,一時不容易打得開,我想,也沒有哪家人家,敢收容掛了手銬的人。”
這一下提醒了孫大濟,頓時精神一振。從朱紈到任後,為了防止通倭,下了兩道命令:第一道是寧波外海各島之間,假渡船為名,私造雙桅大帆船走私,嚴厲禁止;第二道是徹底整理保甲,相互監視,絕對不準窩藏奸匪。現在正就是可以保甲功用的時候。
“我們分成兩撥。”孫大濟說,“楊英,你帶一百人在這裏繼續搜查,我帶其餘的人進城,去看縣官。”
“是!”
“你呢?”孫大濟問徐海,“是不是跟我一起走?”
徐海不願跟他進城,希望跟楊英在一起,必要的時候,可以相機應付,掩護汪直。不過他已很機警地看出來,楊英已對他懷疑,仍以謹慎為妙。因而不置可否,隻說:“隻要對公事有幫助,我怎麽樣都可以。”
“那就跟我進城。也許縣官有話要問你。”
於是孫大濟替徐海也找了一匹馬,並轡進城。走到半路,孫大濟忽然將馬勒住,徐海亦即帶韁撥轉馬頭,不解地問說:“怎麽不走?”
“我想,這件事好蹊蹺!”孫大濟說,“明明有人埋伏在那裏,趁機搗亂,混水摸魚。那些人你應該認識。”
孫大濟粗中有細,看出破綻來了,徐海倒是心頭一愣。不過他很沉著、很機警,表麵不露聲色,平靜地答說:“是的,有一兩個。”
“有一兩個!”孫大濟的眼睛瞪得好大,“你怎麽早不說?”“我怎麽能說?誰知道他們要劫汪直?”徐海理直氣壯地答道:“在那種情形之下,唯有安安靜靜走了過去,就是上上大吉。我怎麽敢節外生枝惹事?”
他的話駁不倒,可是孫大濟總覺得有些不對,想了想問道:“你看到的那兩個人叫什麽名字?”
“一個叫張有才。”徐海信口胡謅,“還有一個姓李——不知道他叫什麽名字?”
“這兩個人,住在那裏?”
“不知道。聽口音是溫州人。”
“你,”孫大濟又想到了,突然聲色俱厲地責問:“你一定早知道會出紕漏,不然,你在眉山打尖的時候,不會勸我不要走。你說,可是這樣?”
“不是!”徐海依舊保持很從容的神態,“你隻說對了一半。”
“何謂說對了一半?”
“我不知道會出紕漏,不過疑心會出紕漏。所以那樣勸你,誰知道你不肯聽!”
“哪裏是我不肯聽?”孫大濟是叫屈的聲音,“如果你早把話說明白,讓我知道會出這麽一個大亂子,我說什麽今天也要宿在蜀山。”
“這,這也不能怪我。萬一宿在蜀山,半夜裏出了亂子,那時候我的嫌疑,跳到海裏都洗不清了!”
“我不懂你的話!”孫大濟搖搖頭說,“在蜀山,半夜裏會出什麽亂了?”
“當然是來劫汪直。”徐海趕緊又說,“我是瞎猜。如今閑話少說,趕快進城,吃定縣官要緊。”
這“吃定”兩字,很有力量,一下子將孫大濟的心思抓住了。但見他不發一言,鞭馬急馳,剛剛在城門將要關閉的當兒,趕到了餘姚城內,直投縣衙門,求見縣官。
餘姚的縣官名叫張拱,兩榜進士出身,倒是位勤政愛民的好官,不過人也很厲害。他在西花廳接見孫大濟,聽完了報告,立刻沉下臉來申斥:“你做事太荒唐了!押解這樣重要的犯人,應該處處謹慎,至少也該通知我們地方,好派人接引警戒。如今出了事,盤問行人、清查保甲,不見得會有什麽用處。”
孫大濟一聽這話,氣往上衝,自恃六品武官,可以壓倒七品縣令,當即抗聲答道:“請貴縣弄清楚,人是在貴縣轄境內丟掉了——”
“住口!”張拱喝斷了他的話,“你職司押解,責無旁貸,一百多士兵,管不住一個犯人,我都替你害羞!你好說好商量,我還可以幫忙,如果你打算將責任套到我頭上,我可不吃你這一套。”
所謂“吃定”是落空了!孫大濟隻得忍氣吞聲地說:“原是要請貴縣幫忙。都是公事,請貴縣莫分彼此。”
張拱的臉色緩和了,向左右吩咐:“請捕廳曾老爺來!”
縣衙進儀門以後,西麵有座廳堂,名為“捕廳大堂”,是巡檢拿獲了盜匪,初步審問口供的地方,因此以捕廳作為巡檢的別稱。而“曾老爺”當然指的是曾大炮。
曾大炮此時剛剛叫開城門,迴到捕廳,正要去謁見縣官,麵報汪直被劫走的經過,當時匆匆趕到西花廳,一見孫大濟在,有些話便不肯實說了。
“迴大人的話,今天王善人在紫陽觀散米,捕廳一直在那裏照料,根本不知道有汪直走失這迴事。後來是一位楊總旗來跟我說了,方始明白。當時在前後左右一帶,責成保甲長清查,還沒有結果。”曾大炮停了一下說:“這件事來得非常突兀,我們又不曾接到通知,說有要犯過境。應該管還是不管,要請大人的示。”
“管當然要管。不過也隻能量力而為,你再多派人清查保甲,緊要口子上,也得派人盤查。”
“是!”曾大炮看了孫大濟一眼,答應著。
“事情隻有這樣按部就班去做。”張拱問孫大濟說,“急也無用。請你先到驛館去休息,一有結果,我會立刻送信給你。”
孫大濟無可奈何地應一聲:“是!”接著轉臉向曾大炮問道:“請問,我的楊總旗可曾進城?”
“沒有!他帶弟兄在紫陽觀暫時駐紮,等候清查的結果。”
“嗯,嗯!”孫大濟沉吟了一會說,“我也還是迴紫陽觀的好。不過,有個人要拜托老兄,暫時看管。”
“誰?”
“就是縛了汪直來獻功的徐海。他是一起進省去作證的,帶來帶去,累贅不便,隻有拜托老兄,代為照料。”
這是件義不容辭的事。曾大炮當即指派了兩名差役,跟著孫大濟到縣前茶館去接徐海,然後又迴西花廳來見縣官。“剛才姓孫的在這裏,我不便跟大人細說,一則,怕的是走漏消息;再則,怕他糾纏。大人,”曾大炮湊近了身子,放低了聲音:“我看王善人可疑。”
“喔,”張拱很注意地問:“何以見得?”
“王善人跟倭人有交往,是大家都知道的。我疑心他今天散米,是有用意的。第一,事起倉卒,仿佛迫不及待似地;第二,今天散米又不痛快,總是說人多,秩序不好維持,遲遲不肯開門,似乎有意在拖辰光。最可疑的是,正當汪直經過紫陽觀的時候,忽然要關門不發米了,那一下群情鼓噪,秩序大亂,才出了這個紕漏!”
張拱聽完不作聲,緊閉嘴唇,亂眨雙眼,凝神想了好一會,方始開口:“事無可疑了!明明是王善人安排好的,有意搞亂局麵,才好混水摸魚。說不定,汪直就窩藏在他家。他家是住眉山吧?”
“是!”
“眉山密邇海濱,要防汪直出海開溜。”張拱招招手,將曾大炮喊到身邊,低聲說道:“你能不能私底下去摸一摸底?”
“我也是這麽想。隻因為未稟明大人,不敢造次行事。”
曾大炮的顧慮與張拱的想法相同。明朝的紳權極重,一般地方官多謹守“為政不得罪巨室”之戒。張拱亦不例外,雖然已斷定王善人在搗鬼,卻不敢彰明較著地派馬步捕快,持著“火簽”去搜查。因為搜出汪直,固無話可說,搜不到人則王善人一定會“倒打一耙”,向上峰指控,或者運用年誼、鄉誼,發動言官參劾,那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我請你私底下去摸一摸,也是為了謹慎。我想,你應該換了便衣去。”
“是!那是一定的。”曾大炮問:“請大人的示,如果證實了有其事,該怎麽辦?”
“先派人監視在那裏!隻要汪直走不脫,我自有辦法叫王善人交人。”張拱又說:“還有海邊,馬上要多多派人巡查。”
“是了!事不宜遲,我立刻去辦。”
“對!我今晚上不睡,專等好音。”商量既定,曾大炮隨即照計行事,迴捕廳上房換了便衣,點了四名得力的捕快,正要動身,接到了一個很意外的消息。
原來當孫大濟進縣衙門求見縣官時。他的四名士兵便與徐海在縣前茶館中等候。枯坐無聊,徐海掏一塊碎銀子,買了一大包豬頭肉,十來個燒餅,兩壺酒請大家吃喝點饑。吃到一半,徐海說要入廁,誰知就此尿遁,去如黃鶴。等差役隨著孫大濟去領人時,隻有四名哭喪了臉的士兵,和一桌子的殘肴剩酒。
這就更令人困惑了!孫大濟在想,徐海既然能縛汪直來獻,當然與劫救汪直的這一夥成為對頭,不可能合在一起,如說是汪直的同夥來捉了他去,以為報複,則以縣前人煙稠密之地,徐海隻要一出聲唿喊,便可脫險,何至於毫無動靜?
但不論如何,看來汪直走失一事,絕非偶然,已可斷言。孫大濟權衡利害輕重,覺得徐海的失蹤,暫時可以不必管,仍以趕到眉山,去摸王善人的底為當務之急。
※※※
在汪直與毛猴子酒足飯飽,剛放下筷子時,王善人便已將“程儀”準備好了,一共是二百兩銀子,分做兩包。另外是幹糧與替換衣衫,打成包裹,亦是兩份。“汪船主,”王善人說,“不是我寡情薄義,連留你住一晚都不肯,隻為夜長夢多,出了紕漏,我自身難保,就救不得你了。”
“哪裏,哪裏!”汪直作出感激涕零的神氣,“大恩大德,隻好來生犬馬相報。”
“這是什麽話?年災月晦,總是有的,避過一陣風頭,將來我們還有彼此幫襯的時候。”王善人又問,“不知道你預備怎麽走法?”
汪直心裏盤算,由此到徽州,有三條路可走,第一條是正途,往西過紹興、蕭山,渡江到杭州,再定行止;第二條是往北麵渡海到海鹽登陸,自海寧、石門,越過杭州以北,穿天目山到皖南;第三條是不過錢塘江,從蕭山以南,由富春江入新安江,由水路迴徽州。看起來是第一條最危險,第二條比較穩當,第三條既穩妥、又舒服,就怕到蕭山的這條路走不通。
當他沉吟未答時,毛猴子卻開口了,“我看我們還是迴寧波!”他一麵說,一麵向汪直使了個眼色。
汪直懂他的用意,是不願泄露最後的目的地,有意掩飾。因而點點頭說:“迴寧波也可以。”
這是遞點子給毛猴子,意思是讓他安排決定,於是毛猴子接口說道:“迴寧波當然不能再走陸路了!請王善人替我們弄條船,行不行?”
“怎麽不行?不過,海邊恐怕有官兵。”
“官兵不過守住幾個緊要卡子,不能十步一哨,整個海邊都有人吧?”
“說得是!我去預備。”
王善人剛一起身,有人來報,說有客求見,問姓名不肯說,隻說:“你家主人見了,自然認得。”
此時此地有陌生人登門,王善人自不免驚疑,想了想問道:“是怎麽樣一個人?”
“是個長得很秀氣的小後生。”
汪直意有所悟,便不待主人決斷,逕自向王家的下人說道:“管家,請你出去問一問,如果是姓徐,就領他進來。”
領進來的果然是徐海。見了麵,王善人才想起,曾有一麵之識,這時候不暇寒暄,延入密室,聽他報告動靜。
“要趕快走了!這裏萬萬留不得。”他第一句話就這樣提出警告,接著又說:“孫大濟已經有點看出來了,紫陽觀散米,另有作用;曾大炮亦已迴城,此人粗中有細,比孫大濟又高明些;縣官是兩榜進士出身,更不容易瞞得過他。我在縣前茶店裏想,這三個人聚在一起一商量,一定會識破機關,也一定會連夜派人到這裏來查訪。所以我悄悄開溜,特意來報信。”
“是,是!承情之至!”王善人向徐海連連拱手致謝;隨即又對汪直說道:“徐老弟這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嗯,嗯!”汪直認為這時候該聽徐海的主意了,便指著擺在桌上的行囊問他:“都預備好了,馬上就可以走。你看,該怎麽走法?”
徐海亦持著與毛猴子相同的顧慮,不願讓王善人知道確實的去向,隻這樣答說:“這一帶近我的家鄉了,路徑我是熟,請船主跟著我走。”
“好!”汪直問說:“是水路?是陸路?”
“陸路。”徐海用清楚有力的聲音對王善人說:“請你備三匹好馬,三套‘號褂子’,還要一件‘公事’,‘派某某等飛報軍情,沿路關卡,盡速放行。’”
“號褂子”是士兵軍服的俗稱,“公事”亦咄嗟可辦,因為‘關防印信’都是現成的——為了走私方便,少不得冒充官軍,偽造公文,這些東西是王善人早就備著的。而且,他還養著一個“水滸”中“聖手書生”那樣的人物,所以不消片刻,一通朱墨燦然的“公文”便已備妥。
“走吧!”徐海向王善人又叮囑一句:“等我們一走,關緊大門睡覺。值夜司更,該幹什麽的幹什麽,就跟平靜無事的日子完全一樣。”
“有數、有數!”王善人如發送瘟神惡煞一般,愉快地喊道:“一路順風,一路順風。”
於是徐海一馬當先,出了王家花園,往北而去。毛猴子見此光景,心內有氣——從他一到,便都聽他的,自己竟一句話也說不上。到了此刻,還不說明去向,這樣獨斷獨行,也太目中無人了!
越想越氣,終於忍不住狠狠地在馬屁股上揮了一鞭,趕上徐海,大聲喝道:“慢點!”
徐海勒一勒韁,放慢了馬,等毛猴子圈馬迴來,汪直也趕到了,“怎麽不走?”他問。
“走也得有個地方!”毛猴子憤憤地說,“這樣亂闖,會把性命都送掉。”
“你的性命並不比船主值錢。”徐海冷冷地說。
看著又要起衝突了!汪直急忙在馬上拱手,連連喊道:“兩位老弟,兩位老弟!一切看我的薄麵,各自讓一步。”
“不是我目中無人。”徐海隨即分辯,“隻是時機急迫,沒有功夫細談。我們隻有半夜的功夫,要搶在官軍前麵,才能脫險。趕快走吧!早早趕到錢塘江邊。”
“怎麽?”汪直問道:“是奔杭州?”
“對了!奔杭州,轉徽州。”
“這不是自投羅網?”毛猴子提出疑問。
“不然!”徐海用很沉著的聲音說:“如今的情況是,孫大濟還想借重餘姚縣的力量,能將船主找迴去,這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了。我的估計,直要到王善人家撲個空,他們才會知道大事不好,紙包不住火,那時飛報各地關卡攔截,已經落在我們後麵了。”
“不錯,不錯!”汪直完全同意他的看法,“此刻往西而去,看似危險,其實一點都不要緊。”
毛猴子不作聲,這表示他心不服至少亦口服了。於是仍由徐海領頭,鞭馬疾駛,過了餘姚地界,折入大路,第二天中午便到了錢塘江南岸了。
渡江成了個難題,渡人容易渡馬難。向來由寧波來的官馬都交華山驛站,過江到杭州,如果仍要馳驛,可以到當地驛站領馬。而汪直一行是冒充官差,坐騎並非驛馬——驛馬都在馬股上燙有標記,是冒充不了的。
“怎麽辦?”毛猴子說,“帶馬渡江,渡船上容納不了,而況馬有三匹!如果在蕭山賣掉——”
“不,不,這不行!”汪直搶著說,“三匹馬一時未見得賣得掉,不能為此耽誤功夫。”
“那就隻好丟掉了!”
“丟掉又舍不得。”汪直躊躇著說,“一到杭州,我們仍舊要馬,盤費不寬裕,就寬裕亦未必一定能買到合適的馬。”
“那就隻有一個辦法。”徐海說道,“人馬起齊下,泅水過江。”
“你有這個本事?”毛猴子帶些譏刺地問。
“你不要問我,問你自己。”
“我可沒有這個本事。”
“那就沒法子了!”徐海問汪直說道:“船主,你跟毛猴子的兩匹馬,隻好丟掉!我帶一匹馬過去,到了杭州歸你騎。”
“隻有這樣辦!不過,”汪直很關切地問,“你有沒有把握?沒有把握,千萬不要勉強。”
“不要緊!我有把握。船主,你看哪匹馬好?”
“我騎的這匹棗騮馬還不錯。”
“好的。我就帶你這一匹!你們也趕快搭渡船過江吧!”
說完,徐海將身上衣服、重新紮束妥當,然後牽著汪直的那匹馬,由沙灘上涉江入江,載沉載浮地直向北岸遊了過去。
人馬並渡,在騎兵原算不得什麽了不起的本事。隻是江南不興兵革已久,而太祖高皇帝苦心策劃,自詡“吾養百萬兵不費百姓一文錢”的衙所製度,早已廢馳,平時武備不修,操練不常,自然少見多怪。看徐海扶馬入江,冉冉浮遊,以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渡頭待船的旅客,喝采的喝采,驚詫的驚詫,連汪直亦是兩眼不眨地隻盯著江心看。
“真想不到!”他不自覺地讚歎著,“徐海真有兩下子!”
毛猴子看徐海大出風頭,已覺得心裏很不是味道,再聽汪直這話,更如數九寒天,一桶冷水澆在背上那樣,涼到心底,“他媽的!”他暗暗咬牙,在心裏罵:“有你無我,有我無你!我毛猴子不把你姓徐的滅掉,就不是爹娘養的。”
“毛猴子!”
毛猴子一驚,定睛看時,才發覺自己想出神了,連渡船已開了一艘,都不知道。於是定定神說道:“船主,我們也該走了。”
“是啊!”汪直指著遠處一片樹林,“這兩匹馬安頓在那裏吧!不知道便宜了誰?”
“好!我去安排。”
說著,認鞍上馬,騎一匹、牽一匹,直奔樹林,找個隱蔽之處,將兩匹馬在樹上一拴。趕迴原處,恰好有兩條渡船迴頭,汪直費一兩銀子,單雇一艘。等船家一篙撐開,離岸已遠,他才長長地透了口氣,意思是不要緊了!
毛猴子習慣是上船先辨方向。撲麵生寒是對頭風,船既走得慢,又不便談話,因為船家在船梢,正處下風,有些話讓他聽了不妥。
欲待不說,喉嚨又癢得難過。迫不得已隻好將聲音放得極低,“船主,”他問,“上了岸,怎麽樣?”
“馬上就走。”
“馬隻有一匹。”
“不要緊!”汪直答說:“再雇兩匹,或者騾子也可以。”
“杭州不留人?”
“嗯,嗯!”汪直被提醒了,應該有個人在杭州當“坐探”,緩急之時好通風報信,“那麽,你看,是不是你留下來?”
“留我不如留徐海。”毛猴子說,“認得我的人多,以前方便,現在反不方便,徐海是陌生麵孔,沒有人防備他。再說,他也比我能幹。”
任憑他有意做作得平靜自然,最後一句話,仍有些酸溜溜的味道。汪直自然聽得出來,急忙撫慰:“要說能幹,他總及不上你。不過,你說要張‘陌生麵孔’,免得惹眼,這話倒不是錯的。就這樣辦吧!”
到得北岸,即是杭州地界。江邊有家小茶館,門外楊柳樹上拴著一匹馬,不用說,徐海是在茶館裏坐。走到那裏一看,徐海已經換了一身幹淨衣服,翹起了腳在那裏喝酒。
於是汪直與毛猴子亦坐了下來,匆匆果腹,向徐海使個眼色,相偕離座,在拴馬的楊柳樹下等候。
不一會,徐海酒醉飯飽,滿麵紅光地飄然而至。汪直便向毛猴子又使個眼色,讓他警戒四周,看有沒有人在偷聽。然後浮起欣慰嘉許的笑容,悄悄說道:“小徐,這趟多虧得你!”
“好說。”徐海問道:“船主,這該你拿主意了。”
“我還是照原來的打算,馬上迴徽州。不過小徐,”他用情商的語氣問:“你可以不可以再多辛苦一點?”
“船主,你說。”
“我這趟迴去,看一看老娘,弄筆錢,帶些人出來,還要大幹一番。這裏不能沒有耳目,你能不能留下來?”
“當然可以。不過,船主,你一到徽州,就要寄錢給我。”徐海又說,“要打聽消息就要交朋友,交朋友就不能太寒酸。”
“我知道。”汪直探手入懷,在腰際解下一個佩件,是漢朝用來辟邪的“剛卯”,碧玉雕成,通體透綠,名貴非凡,“喏,這個你留著!要緊的時候,拿它賣掉。”
“不!”徐海根本不接,甚至於第二眼都不看,“這個東西沒用處!不但主顧難找,而且一出手太惹眼。說不定性命都要送在上頭。”
汪直當然也懂這個道理,而依然這樣做,原有試探徐海的意思在內。看他是如此地不屑一顧,心裏著實佩服,便點點頭說:“你的心細。我放心了!請你也放心,半個月之內,我一定有接濟。”
“好!”徐海又問:“船主,預備派什麽人來跟我接頭?”
“現在還不曉得,也許是毛猴子,也許是別人。”
“如果是毛猴子,自然最好,如果是別人,要有一樣憑證。”說著,徐海從靴頁子裏取出一把雪亮的薄刃小刀,在楊柳樹身上削下五寸長的一塊樹皮,斜切兩半,拿一半交給汪直,“以此為憑。跟我手裏的一塊合得上籠,我就當你船主親自到了。”
“就這麽說。”汪直問道:“到那裏跟你接頭?”
這一下似乎難倒了徐海,隻聽到他口中念念有詞,仔細聽去,是什麽“玉蓮、王秀梅、李嬌兒、真真”等等。汪直知道了,這些都是妓女的花名。
“這樣吧,來人到瓦子巷王九媽家,問紹興的做酒客人周四官,就見得到我了。”
“嗯,嗯!”汪直喊道:“毛猴子,你也記一記:‘瓦子巷王九媽家,問紹興的做酒客人周四官’。”
毛猴子點點頭,複誦了一遍,隻字不誤。
“你們什麽時候動身?”徐海問說。
“今天就走。”
“船主!”毛猴子有異議,“今天怕來不及了!或者你老先走,我今天去雇好牲口,明天一早趕上來。”
“也好!明天一早走。”
“不!”徐海很快地接口,“船主,你今天就走,早離是非之地。”
汪直對徐海已是言聽計從,說一不二,當下應允,即刻動身。連城都不進,打馬向西,一條通天目山的大路,出吳嶺關,直奔徽州老家。
“毛猴子,”徐海問道,“你怎麽樣?”
“我麽?”毛猴子有意試探,“想請你先進城好好吃一頓,澡堂子裏舒舒服服睡一覺。明天一早動身。”
“謝了!”徐海搖搖頭,“認識你的人多,我們還是分開來的好。”
“這話也對。”毛猴子又問,“你歇腳在那裏?瓦子巷王九媽家?”
“嗯!”徐海重重地點頭;“你先請吧!‘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明天我就不送你了。”
“是,是!各便。”毛猴子拱一拱手,揚長而去。
徐海目送他的背影消失,方始接踵而行。一路走,一路尋思,什麽都做得對,隻有一樣做錯,不該將王九媽家這個聯絡地點,泄露給毛猴子知道。汪直派人送錢送信來,應該由自己指定時間、地點相等,到時候尋了去,豈非萬無一失?如今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是毛猴子,要防他出賣朋友。這樣轉著念頭,突然警覺,嚇出一身冷汗。王九媽家去不得!他停住腳細想,毛猴子說不定會去告密,半夜裏捕快到門,前後包圍,拿自己精赤條條從王翠翹床上拖了起來,那時候毛猴子可有得笑話好看了。
“哼!”他輕聲冷笑,“毛猴子啊毛猴子,你果真起這種半吊子心思,不但教你撲個空,還教你迴不得家鄉,見不得爹娘!”
念頭轉定,腳步移動,折而往西,以巍巍的六和塔為目標,大踏步奔了去。
紫陽觀前,人潮洶湧,盡管餘姚縣衙門從“三班”“六房”中,大量調撥差役前來彈壓,老長的皮鞭子,沒頭沒腦地往人叢中砸了去,仍不能維持秩序。因此,原定辰時開始發米,而直到午炮放過,紫陽觀還不開大門,是不敢開門,否則大家一擁而進,爭先恐後,不但存米會搶個精光,而且亂踐亂踏,隻怕還要出人命。
觀裏王善人和他的一班執事,麵麵相覷,仿佛束手無策。上首坐的是專管緝治盜賊,為這一鄉地方官長的巡檢,姓曾,外號曾大炮。他一直在唉聲歎氣,滿腹煩惱,都放在那張拉得極長的臉上了。
“你聽,你聽,像油鍋沸了一樣!”曾大炮側起耳朵,手指外麵。
外麵的人聲始終沒有斷過,但出自人叢的聲音,嘈雜與鼓噪不同,那些“開門、開門”,力竭聲嘶的唿喊,王善人聽在耳中,心裏也像滾油熬煎那般難受。可是,他必須等候消息!消息未到,唯有拖延著,曾大炮說什麽也無用。
“王善人,莫非你連‘善門難開’這句話都沒有聽說過。”曾大炮埋怨他說,“你這件事也做得太魯莽了些,放賑是最麻煩的事,也該早跟我商量,議出一個妥當辦法,再動手也還不遲。為什麽昨天一早出布告,到下午才來跟我說!這樣匆匆忙忙,一無布置,非出亂子不可。唉!我的前程要毀在你的手裏了!”
“曾公責備得是。”王善人哭喪著臉說,“不過我也有我的苦衷。在江西辦的一批米,中途遇風,直到前天才到,西北風已經起了,不能再耽誤辰光,所以急著來辦這件事。我是一片好意,想不到替曾公惹來麻煩。”
“替我惹麻煩不要緊,就怕替縣大老爺也惹了麻煩,那就難以交代了!我看,”曾大炮沉吟了一下,毅然決然地說,“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要搞得不可收拾。你開門發米吧!”
“一開——?”
“有我!”曾大炮搶著說,“等我先來跟大家說幾句話。現在還好講理,等一會就無可理喻了。”
王善人還在遲疑,一眼瞥見角門邊閃進來一名壯漢,將一件灰布夾襖斜搭在肩上,頓有如釋重負之感,連聲說道:“是,是!就請曾公給大家開導開導。再請三班六房的弟兄多辛苦,把領米的人,排起隊伍,我好按名發放。”
他的態度突變,是因為接到了消息。那名壯漢負責傳遞消息,消息就在那件斜搭在肩的灰布夾襖上麵——這是一個暗號,告訴王善人說:汪直快到了!
從寧波到慈溪再往西入紹興府界,到餘姚,照驛路來說是一個大站,有九十裏之遙。押解汪直的官兵,頭一天宿慈溪,第二天宿慈溪以西,正是到餘姚路程之半的丈亭渡,這天——第三天中午在餘姚以東二十裏的蜀山打尖。
這樣走法是太慢了。隻為汪直善於磨人,一會兒鬧肚子疼,一會兒又說腳痛,一會兒又說手銬太緊,將手腕都磨破了。負責押解的武官,定海衙的百戶孫大濟,拿他恨得牙癢癢地,卻是無可奈何,因為盧鏜特別叮囑:汪直不是普通人犯,一路之上,務必將他照護得好好地。放些交情給他,到了杭州他才會有什麽說什麽!
總算徐海還不錯,不斷好言相勸,使得孫大濟心裏稍為好過些。他不算犯人是證人,因而一路上都是與孫大濟同桌而食,同室同眠。這天在蜀山打尖,自己掏錢買了一隻雞兩瓶酒請孫大濟,一麵喝酒,一麵眺望野景,隻見三三兩兩的行人,不時從門前經過,奇怪的是隻見往西不見往東,而且幾乎每人都攜著一個破布袋,不知作何用處?
等店小二來上菜,徐海便向他問道:“那些人是幹什麽的?”
“眉山的王善人今天施舍白米,大口一升,小口五合,每天舍五十石,舍完為止,所以都趕了去了。”店小二又說:“軍爺跟客官迴頭走過去就看到了!紫陽觀前好熱鬧,把大路都塞斷了!”
一聽這話,徐海立刻放下了筷子,憂形於色,竟是食不下咽的光景。孫大濟見他發愣,不免詫異,“徐海!”他問,“你怎麽迴事?”
“孫爺,”他放低了聲音說,“我看今天隻好宿在這裏了!”
孫大濟越發不解,睜大了眼追問:“為什麽?”
“你不聽店小二在說,大路都塞斷了,走不過去。”
“笑話奇談!”孫大濟又好氣,又好笑,“我不會叫他們讓路嗎?”
“不是這話!”徐海很吃力地說,“這一帶民風強悍,慣於無事生非,萬一發生誤會,起了衝突,會吃大虧。”
“越說越離譜了!他們領他們的米,我們走我們的路,河水不犯井水,有什麽誤會?有什麽衝突?”孫大濟說說氣上來了,手指正在大嚼的士兵說:“我那一百多弟兄,莫非隻是擺樣子看看的?徐海,你也太看得我無用了!”
“不是這話,不是這話!”徐海急忙分辯,“孫爺你千萬別生氣,我也是一番好意。”
“你請我喝酒是好意,剛才講的那些話,我看不出好在哪裏?你沒有帶過兵,你不懂,就少開口,不要擾亂軍心!”孫大濟氣鼓鼓將酒杯一推,大聲喊道:“大家快吃,吃完上路。”
他自己也不再喝酒了。招唿店小二盛來一大碗白米飯,泡上雞場,就著鹽菜,唏哩唿嚕地吃得好香好甜。吃完起身,抹抹嘴巴、摩摩小腹,打了兩個很舒服的嗝兒,剛才由徐海那裏惹來的一肚子氣,完全消失了。
徐海很高興,也很得意。他摸透了孫大濟的脾氣,爭強好勝而不大肯用腦筋,隨便用幾句話一激,便都順著自己的意思走了。不過他的高興和得意,不敢擺出來,怕露了破綻,臉上仍是憂形於色,仿佛心事重重似地。
“幹嗎呀?這麽愁眉苦臉的!”孫大濟反安慰他說:“我走南闖北,什麽大場麵沒有見過?你隻緊跟著我走好了!包你無事。”
徐海點點頭。靜等士兵吃完飯,排好隊,快要啟程時,方始起身出外,走過汪直麵前,兩人對看著,各自狠狠瞪了一眼。他倆一路來都是這種冤家對頭的態度,孫大濟再也想不到,他們的仇視,實在是目語。瞪眼以外還有附帶的暗號,徐海咬一咬牙,是告訴汪直:緊要關頭快到了!
※※※
裏把路以外,孫大濟便可以從馬上遙遙望見,黑壓壓一大片人影,由紫陽觀向南延伸,遮斷了自東往西的官道。
為了暢行無阻,他決定派人開道,“楊英!”他高聲喊著,“你帶四個弟兄先走,清出一條路來!”楊英是他很得力的一名總旗,身強膽壯心細,接令以後,隨即指名挑了四名士兵,跟在他馬後,急步而去。孫大濟便一直在馬上遙望,隻見楊英接近人叢時,將手中的旗幟高高舉起,大幅搖動,示意路人避開。然後,他那匹白馬突然往前竄了出去,路人紛紛躲讓,衝出一條路來。這樣來迴奔馳,到第三趟時,大隊已經到了。
於是群眾的形勢一變。先是排成隊伍向北,一個挨一個到紫陽觀前領米,這時為了看熱鬧,夾道圍成兩堵人牆。當然,紫陽觀前照常發米,不過人往前走,眼向後看——這個提起名字可以嚇得小兒不敢啼哭的汪直,到底是怎麽樣一個三頭六臂的人物?
就因為是這樣全神貫注,所以秩序很好。夾道的觀眾,自我約束,讓出兩丈寬的一條路,而且肅靜不嘩,顯得馬啼聲和士兵的步伐聲,輕快而有韻律,入耳非常舒服。
孫大濟有著凱旋而歸的得意心情,一馬當先,顧盼自豪。隨後是兩行兵,個個手扶腰刀,挺胸凸肚地,十分神氣。相形之下,手戴銅銬,垂頭喪氣的汪直,越發是可憐兮兮的樣子。
隊伍走到一半,也就是汪直正走到兩堵“人牆”中間時,突然有人失聲驚唿:“米要領不到了!”
在那種幾乎屏息注視的時候,這一聲宛如晴天霹靂,個個受驚,同時不由自主地都踮起腳去看紫陽觀前的動靜。
這一看都著急了!紫陽觀的兩扇朱色大門,正在緩緩合攏,果然,米要領不到了!
“快,快!”又有人大喊,“不準他們關門!大家來啊!”
一聲號召,秩序大亂,路南的群眾,一擁而前,衝斷了官兵由東往西的隊伍——領頭的正是毛猴子,帶著預先埋伏的人,團團圍住汪直,在人叢中奮力往前擠。孫大濟大驚失色,跳下馬來,挺刀撲了進去,口中厲聲大吼:“讓開、讓開!”
然而沒有人肯聽他的話,事實上也無法聽他的話,因為在洶湧的人潮中,每一個人都是身不由主,唯有隨波逐流,聽人擠到那裏是那裏。
一百多名士兵亦然如此。倒有幾個快擠到汪直麵前了,可是總有人對麵衝撞,或者側麵阻攔,對汪直是可望而不可及。最後,連望都望不到了。
“唉!”孫大濟急得跳腳,“這,這怎麽得了?”
“是不是?”徐海冷冷地說:“我早就提醒過你。”
“你不要說風涼話了!”孫大濟惱羞成怒,指著徐海,咬牙說道:“能將汪直找迴來便罷,不然,拿你到法場抵數。”
“與我什麽相幹?”徐海挺一挺胸,不賣他的帳,“你少跟我發橫!客氣一點,我還可以幫你出個主意,怎麽去找汪直,不然,走失了欽命要犯,倒要看看,到法場抵數的到底是誰?”
孫大濟一聽這話,立刻改變了態度,陪著笑說:“徐兄,徐兄,請你體諒我心裏著急,口不擇言。如今隻有請你指點一條道兒,哪裏去找汪直?”
“汪直走不脫的,隻是衝散了!”徐海指著紫陽觀說,“趕快騎馬從那裏繞過去,截住往東的路。這裏,有楊總旗和我,兩頭一攔,汪直又帶著手銬,哪裏去逃?”
“說得不錯,那就拜托了。”孫大濟翻身上馬,狠狠一鞭,由田埂中繞過紫陽觀後,堵住東麵的路口。
紫陽觀前,仍然一片喧嚷,窮吼極叫,隻要開門。王善人表麵著急,心頭輕鬆,知道汪直已經為毛猴子救走。可是想到下一個步驟,卻又不免憂慮,急於想脫身迴家,親自照料汪直遠走高飛。
“也罷!”他跺一跺腳說,“開門發米,發光為止!”
這就不要緊了!仍然是巡檢老爺出麵,宣諭大眾:“不要鬧,不要鬧!仍舊開門發米,人人有分,不過一定要守秩序,隊伍不排齊,我不開門。”
“人人有分”這句話是顆定心丸,群眾果然安靜下來,由彈壓的差役指揮著,排齊隊伍——唯一不在隊伍中的是穿了號褂子的官兵。
“像場夢一樣!”孫大濟望著灰黯的天空,茫然地說。徐海想笑不敢笑,唯有轉過臉去,裝作垂頭喪氣的樣子。倒是楊英有決斷,“事不宜遲!”他向孫大濟說,“趕快進城,跟縣官商量,多調人馬到這一帶來搜查。套在汪直手上的那副銅銬堅固得很,一時不容易打得開,我想,也沒有哪家人家,敢收容掛了手銬的人。”
這一下提醒了孫大濟,頓時精神一振。從朱紈到任後,為了防止通倭,下了兩道命令:第一道是寧波外海各島之間,假渡船為名,私造雙桅大帆船走私,嚴厲禁止;第二道是徹底整理保甲,相互監視,絕對不準窩藏奸匪。現在正就是可以保甲功用的時候。
“我們分成兩撥。”孫大濟說,“楊英,你帶一百人在這裏繼續搜查,我帶其餘的人進城,去看縣官。”
“是!”
“你呢?”孫大濟問徐海,“是不是跟我一起走?”
徐海不願跟他進城,希望跟楊英在一起,必要的時候,可以相機應付,掩護汪直。不過他已很機警地看出來,楊英已對他懷疑,仍以謹慎為妙。因而不置可否,隻說:“隻要對公事有幫助,我怎麽樣都可以。”
“那就跟我進城。也許縣官有話要問你。”
於是孫大濟替徐海也找了一匹馬,並轡進城。走到半路,孫大濟忽然將馬勒住,徐海亦即帶韁撥轉馬頭,不解地問說:“怎麽不走?”
“我想,這件事好蹊蹺!”孫大濟說,“明明有人埋伏在那裏,趁機搗亂,混水摸魚。那些人你應該認識。”
孫大濟粗中有細,看出破綻來了,徐海倒是心頭一愣。不過他很沉著、很機警,表麵不露聲色,平靜地答說:“是的,有一兩個。”
“有一兩個!”孫大濟的眼睛瞪得好大,“你怎麽早不說?”“我怎麽能說?誰知道他們要劫汪直?”徐海理直氣壯地答道:“在那種情形之下,唯有安安靜靜走了過去,就是上上大吉。我怎麽敢節外生枝惹事?”
他的話駁不倒,可是孫大濟總覺得有些不對,想了想問道:“你看到的那兩個人叫什麽名字?”
“一個叫張有才。”徐海信口胡謅,“還有一個姓李——不知道他叫什麽名字?”
“這兩個人,住在那裏?”
“不知道。聽口音是溫州人。”
“你,”孫大濟又想到了,突然聲色俱厲地責問:“你一定早知道會出紕漏,不然,你在眉山打尖的時候,不會勸我不要走。你說,可是這樣?”
“不是!”徐海依舊保持很從容的神態,“你隻說對了一半。”
“何謂說對了一半?”
“我不知道會出紕漏,不過疑心會出紕漏。所以那樣勸你,誰知道你不肯聽!”
“哪裏是我不肯聽?”孫大濟是叫屈的聲音,“如果你早把話說明白,讓我知道會出這麽一個大亂子,我說什麽今天也要宿在蜀山。”
“這,這也不能怪我。萬一宿在蜀山,半夜裏出了亂子,那時候我的嫌疑,跳到海裏都洗不清了!”
“我不懂你的話!”孫大濟搖搖頭說,“在蜀山,半夜裏會出什麽亂了?”
“當然是來劫汪直。”徐海趕緊又說,“我是瞎猜。如今閑話少說,趕快進城,吃定縣官要緊。”
這“吃定”兩字,很有力量,一下子將孫大濟的心思抓住了。但見他不發一言,鞭馬急馳,剛剛在城門將要關閉的當兒,趕到了餘姚城內,直投縣衙門,求見縣官。
餘姚的縣官名叫張拱,兩榜進士出身,倒是位勤政愛民的好官,不過人也很厲害。他在西花廳接見孫大濟,聽完了報告,立刻沉下臉來申斥:“你做事太荒唐了!押解這樣重要的犯人,應該處處謹慎,至少也該通知我們地方,好派人接引警戒。如今出了事,盤問行人、清查保甲,不見得會有什麽用處。”
孫大濟一聽這話,氣往上衝,自恃六品武官,可以壓倒七品縣令,當即抗聲答道:“請貴縣弄清楚,人是在貴縣轄境內丟掉了——”
“住口!”張拱喝斷了他的話,“你職司押解,責無旁貸,一百多士兵,管不住一個犯人,我都替你害羞!你好說好商量,我還可以幫忙,如果你打算將責任套到我頭上,我可不吃你這一套。”
所謂“吃定”是落空了!孫大濟隻得忍氣吞聲地說:“原是要請貴縣幫忙。都是公事,請貴縣莫分彼此。”
張拱的臉色緩和了,向左右吩咐:“請捕廳曾老爺來!”
縣衙進儀門以後,西麵有座廳堂,名為“捕廳大堂”,是巡檢拿獲了盜匪,初步審問口供的地方,因此以捕廳作為巡檢的別稱。而“曾老爺”當然指的是曾大炮。
曾大炮此時剛剛叫開城門,迴到捕廳,正要去謁見縣官,麵報汪直被劫走的經過,當時匆匆趕到西花廳,一見孫大濟在,有些話便不肯實說了。
“迴大人的話,今天王善人在紫陽觀散米,捕廳一直在那裏照料,根本不知道有汪直走失這迴事。後來是一位楊總旗來跟我說了,方始明白。當時在前後左右一帶,責成保甲長清查,還沒有結果。”曾大炮停了一下說:“這件事來得非常突兀,我們又不曾接到通知,說有要犯過境。應該管還是不管,要請大人的示。”
“管當然要管。不過也隻能量力而為,你再多派人清查保甲,緊要口子上,也得派人盤查。”
“是!”曾大炮看了孫大濟一眼,答應著。
“事情隻有這樣按部就班去做。”張拱問孫大濟說,“急也無用。請你先到驛館去休息,一有結果,我會立刻送信給你。”
孫大濟無可奈何地應一聲:“是!”接著轉臉向曾大炮問道:“請問,我的楊總旗可曾進城?”
“沒有!他帶弟兄在紫陽觀暫時駐紮,等候清查的結果。”
“嗯,嗯!”孫大濟沉吟了一會說,“我也還是迴紫陽觀的好。不過,有個人要拜托老兄,暫時看管。”
“誰?”
“就是縛了汪直來獻功的徐海。他是一起進省去作證的,帶來帶去,累贅不便,隻有拜托老兄,代為照料。”
這是件義不容辭的事。曾大炮當即指派了兩名差役,跟著孫大濟到縣前茶館去接徐海,然後又迴西花廳來見縣官。“剛才姓孫的在這裏,我不便跟大人細說,一則,怕的是走漏消息;再則,怕他糾纏。大人,”曾大炮湊近了身子,放低了聲音:“我看王善人可疑。”
“喔,”張拱很注意地問:“何以見得?”
“王善人跟倭人有交往,是大家都知道的。我疑心他今天散米,是有用意的。第一,事起倉卒,仿佛迫不及待似地;第二,今天散米又不痛快,總是說人多,秩序不好維持,遲遲不肯開門,似乎有意在拖辰光。最可疑的是,正當汪直經過紫陽觀的時候,忽然要關門不發米了,那一下群情鼓噪,秩序大亂,才出了這個紕漏!”
張拱聽完不作聲,緊閉嘴唇,亂眨雙眼,凝神想了好一會,方始開口:“事無可疑了!明明是王善人安排好的,有意搞亂局麵,才好混水摸魚。說不定,汪直就窩藏在他家。他家是住眉山吧?”
“是!”
“眉山密邇海濱,要防汪直出海開溜。”張拱招招手,將曾大炮喊到身邊,低聲說道:“你能不能私底下去摸一摸底?”
“我也是這麽想。隻因為未稟明大人,不敢造次行事。”
曾大炮的顧慮與張拱的想法相同。明朝的紳權極重,一般地方官多謹守“為政不得罪巨室”之戒。張拱亦不例外,雖然已斷定王善人在搗鬼,卻不敢彰明較著地派馬步捕快,持著“火簽”去搜查。因為搜出汪直,固無話可說,搜不到人則王善人一定會“倒打一耙”,向上峰指控,或者運用年誼、鄉誼,發動言官參劾,那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我請你私底下去摸一摸,也是為了謹慎。我想,你應該換了便衣去。”
“是!那是一定的。”曾大炮問:“請大人的示,如果證實了有其事,該怎麽辦?”
“先派人監視在那裏!隻要汪直走不脫,我自有辦法叫王善人交人。”張拱又說:“還有海邊,馬上要多多派人巡查。”
“是了!事不宜遲,我立刻去辦。”
“對!我今晚上不睡,專等好音。”商量既定,曾大炮隨即照計行事,迴捕廳上房換了便衣,點了四名得力的捕快,正要動身,接到了一個很意外的消息。
原來當孫大濟進縣衙門求見縣官時。他的四名士兵便與徐海在縣前茶館中等候。枯坐無聊,徐海掏一塊碎銀子,買了一大包豬頭肉,十來個燒餅,兩壺酒請大家吃喝點饑。吃到一半,徐海說要入廁,誰知就此尿遁,去如黃鶴。等差役隨著孫大濟去領人時,隻有四名哭喪了臉的士兵,和一桌子的殘肴剩酒。
這就更令人困惑了!孫大濟在想,徐海既然能縛汪直來獻,當然與劫救汪直的這一夥成為對頭,不可能合在一起,如說是汪直的同夥來捉了他去,以為報複,則以縣前人煙稠密之地,徐海隻要一出聲唿喊,便可脫險,何至於毫無動靜?
但不論如何,看來汪直走失一事,絕非偶然,已可斷言。孫大濟權衡利害輕重,覺得徐海的失蹤,暫時可以不必管,仍以趕到眉山,去摸王善人的底為當務之急。
※※※
在汪直與毛猴子酒足飯飽,剛放下筷子時,王善人便已將“程儀”準備好了,一共是二百兩銀子,分做兩包。另外是幹糧與替換衣衫,打成包裹,亦是兩份。“汪船主,”王善人說,“不是我寡情薄義,連留你住一晚都不肯,隻為夜長夢多,出了紕漏,我自身難保,就救不得你了。”
“哪裏,哪裏!”汪直作出感激涕零的神氣,“大恩大德,隻好來生犬馬相報。”
“這是什麽話?年災月晦,總是有的,避過一陣風頭,將來我們還有彼此幫襯的時候。”王善人又問,“不知道你預備怎麽走法?”
汪直心裏盤算,由此到徽州,有三條路可走,第一條是正途,往西過紹興、蕭山,渡江到杭州,再定行止;第二條是往北麵渡海到海鹽登陸,自海寧、石門,越過杭州以北,穿天目山到皖南;第三條是不過錢塘江,從蕭山以南,由富春江入新安江,由水路迴徽州。看起來是第一條最危險,第二條比較穩當,第三條既穩妥、又舒服,就怕到蕭山的這條路走不通。
當他沉吟未答時,毛猴子卻開口了,“我看我們還是迴寧波!”他一麵說,一麵向汪直使了個眼色。
汪直懂他的用意,是不願泄露最後的目的地,有意掩飾。因而點點頭說:“迴寧波也可以。”
這是遞點子給毛猴子,意思是讓他安排決定,於是毛猴子接口說道:“迴寧波當然不能再走陸路了!請王善人替我們弄條船,行不行?”
“怎麽不行?不過,海邊恐怕有官兵。”
“官兵不過守住幾個緊要卡子,不能十步一哨,整個海邊都有人吧?”
“說得是!我去預備。”
王善人剛一起身,有人來報,說有客求見,問姓名不肯說,隻說:“你家主人見了,自然認得。”
此時此地有陌生人登門,王善人自不免驚疑,想了想問道:“是怎麽樣一個人?”
“是個長得很秀氣的小後生。”
汪直意有所悟,便不待主人決斷,逕自向王家的下人說道:“管家,請你出去問一問,如果是姓徐,就領他進來。”
領進來的果然是徐海。見了麵,王善人才想起,曾有一麵之識,這時候不暇寒暄,延入密室,聽他報告動靜。
“要趕快走了!這裏萬萬留不得。”他第一句話就這樣提出警告,接著又說:“孫大濟已經有點看出來了,紫陽觀散米,另有作用;曾大炮亦已迴城,此人粗中有細,比孫大濟又高明些;縣官是兩榜進士出身,更不容易瞞得過他。我在縣前茶店裏想,這三個人聚在一起一商量,一定會識破機關,也一定會連夜派人到這裏來查訪。所以我悄悄開溜,特意來報信。”
“是,是!承情之至!”王善人向徐海連連拱手致謝;隨即又對汪直說道:“徐老弟這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嗯,嗯!”汪直認為這時候該聽徐海的主意了,便指著擺在桌上的行囊問他:“都預備好了,馬上就可以走。你看,該怎麽走法?”
徐海亦持著與毛猴子相同的顧慮,不願讓王善人知道確實的去向,隻這樣答說:“這一帶近我的家鄉了,路徑我是熟,請船主跟著我走。”
“好!”汪直問說:“是水路?是陸路?”
“陸路。”徐海用清楚有力的聲音對王善人說:“請你備三匹好馬,三套‘號褂子’,還要一件‘公事’,‘派某某等飛報軍情,沿路關卡,盡速放行。’”
“號褂子”是士兵軍服的俗稱,“公事”亦咄嗟可辦,因為‘關防印信’都是現成的——為了走私方便,少不得冒充官軍,偽造公文,這些東西是王善人早就備著的。而且,他還養著一個“水滸”中“聖手書生”那樣的人物,所以不消片刻,一通朱墨燦然的“公文”便已備妥。
“走吧!”徐海向王善人又叮囑一句:“等我們一走,關緊大門睡覺。值夜司更,該幹什麽的幹什麽,就跟平靜無事的日子完全一樣。”
“有數、有數!”王善人如發送瘟神惡煞一般,愉快地喊道:“一路順風,一路順風。”
於是徐海一馬當先,出了王家花園,往北而去。毛猴子見此光景,心內有氣——從他一到,便都聽他的,自己竟一句話也說不上。到了此刻,還不說明去向,這樣獨斷獨行,也太目中無人了!
越想越氣,終於忍不住狠狠地在馬屁股上揮了一鞭,趕上徐海,大聲喝道:“慢點!”
徐海勒一勒韁,放慢了馬,等毛猴子圈馬迴來,汪直也趕到了,“怎麽不走?”他問。
“走也得有個地方!”毛猴子憤憤地說,“這樣亂闖,會把性命都送掉。”
“你的性命並不比船主值錢。”徐海冷冷地說。
看著又要起衝突了!汪直急忙在馬上拱手,連連喊道:“兩位老弟,兩位老弟!一切看我的薄麵,各自讓一步。”
“不是我目中無人。”徐海隨即分辯,“隻是時機急迫,沒有功夫細談。我們隻有半夜的功夫,要搶在官軍前麵,才能脫險。趕快走吧!早早趕到錢塘江邊。”
“怎麽?”汪直問道:“是奔杭州?”
“對了!奔杭州,轉徽州。”
“這不是自投羅網?”毛猴子提出疑問。
“不然!”徐海用很沉著的聲音說:“如今的情況是,孫大濟還想借重餘姚縣的力量,能將船主找迴去,這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了。我的估計,直要到王善人家撲個空,他們才會知道大事不好,紙包不住火,那時飛報各地關卡攔截,已經落在我們後麵了。”
“不錯,不錯!”汪直完全同意他的看法,“此刻往西而去,看似危險,其實一點都不要緊。”
毛猴子不作聲,這表示他心不服至少亦口服了。於是仍由徐海領頭,鞭馬疾駛,過了餘姚地界,折入大路,第二天中午便到了錢塘江南岸了。
渡江成了個難題,渡人容易渡馬難。向來由寧波來的官馬都交華山驛站,過江到杭州,如果仍要馳驛,可以到當地驛站領馬。而汪直一行是冒充官差,坐騎並非驛馬——驛馬都在馬股上燙有標記,是冒充不了的。
“怎麽辦?”毛猴子說,“帶馬渡江,渡船上容納不了,而況馬有三匹!如果在蕭山賣掉——”
“不,不,這不行!”汪直搶著說,“三匹馬一時未見得賣得掉,不能為此耽誤功夫。”
“那就隻好丟掉了!”
“丟掉又舍不得。”汪直躊躇著說,“一到杭州,我們仍舊要馬,盤費不寬裕,就寬裕亦未必一定能買到合適的馬。”
“那就隻有一個辦法。”徐海說道,“人馬起齊下,泅水過江。”
“你有這個本事?”毛猴子帶些譏刺地問。
“你不要問我,問你自己。”
“我可沒有這個本事。”
“那就沒法子了!”徐海問汪直說道:“船主,你跟毛猴子的兩匹馬,隻好丟掉!我帶一匹馬過去,到了杭州歸你騎。”
“隻有這樣辦!不過,”汪直很關切地問,“你有沒有把握?沒有把握,千萬不要勉強。”
“不要緊!我有把握。船主,你看哪匹馬好?”
“我騎的這匹棗騮馬還不錯。”
“好的。我就帶你這一匹!你們也趕快搭渡船過江吧!”
說完,徐海將身上衣服、重新紮束妥當,然後牽著汪直的那匹馬,由沙灘上涉江入江,載沉載浮地直向北岸遊了過去。
人馬並渡,在騎兵原算不得什麽了不起的本事。隻是江南不興兵革已久,而太祖高皇帝苦心策劃,自詡“吾養百萬兵不費百姓一文錢”的衙所製度,早已廢馳,平時武備不修,操練不常,自然少見多怪。看徐海扶馬入江,冉冉浮遊,以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渡頭待船的旅客,喝采的喝采,驚詫的驚詫,連汪直亦是兩眼不眨地隻盯著江心看。
“真想不到!”他不自覺地讚歎著,“徐海真有兩下子!”
毛猴子看徐海大出風頭,已覺得心裏很不是味道,再聽汪直這話,更如數九寒天,一桶冷水澆在背上那樣,涼到心底,“他媽的!”他暗暗咬牙,在心裏罵:“有你無我,有我無你!我毛猴子不把你姓徐的滅掉,就不是爹娘養的。”
“毛猴子!”
毛猴子一驚,定睛看時,才發覺自己想出神了,連渡船已開了一艘,都不知道。於是定定神說道:“船主,我們也該走了。”
“是啊!”汪直指著遠處一片樹林,“這兩匹馬安頓在那裏吧!不知道便宜了誰?”
“好!我去安排。”
說著,認鞍上馬,騎一匹、牽一匹,直奔樹林,找個隱蔽之處,將兩匹馬在樹上一拴。趕迴原處,恰好有兩條渡船迴頭,汪直費一兩銀子,單雇一艘。等船家一篙撐開,離岸已遠,他才長長地透了口氣,意思是不要緊了!
毛猴子習慣是上船先辨方向。撲麵生寒是對頭風,船既走得慢,又不便談話,因為船家在船梢,正處下風,有些話讓他聽了不妥。
欲待不說,喉嚨又癢得難過。迫不得已隻好將聲音放得極低,“船主,”他問,“上了岸,怎麽樣?”
“馬上就走。”
“馬隻有一匹。”
“不要緊!”汪直答說:“再雇兩匹,或者騾子也可以。”
“杭州不留人?”
“嗯,嗯!”汪直被提醒了,應該有個人在杭州當“坐探”,緩急之時好通風報信,“那麽,你看,是不是你留下來?”
“留我不如留徐海。”毛猴子說,“認得我的人多,以前方便,現在反不方便,徐海是陌生麵孔,沒有人防備他。再說,他也比我能幹。”
任憑他有意做作得平靜自然,最後一句話,仍有些酸溜溜的味道。汪直自然聽得出來,急忙撫慰:“要說能幹,他總及不上你。不過,你說要張‘陌生麵孔’,免得惹眼,這話倒不是錯的。就這樣辦吧!”
到得北岸,即是杭州地界。江邊有家小茶館,門外楊柳樹上拴著一匹馬,不用說,徐海是在茶館裏坐。走到那裏一看,徐海已經換了一身幹淨衣服,翹起了腳在那裏喝酒。
於是汪直與毛猴子亦坐了下來,匆匆果腹,向徐海使個眼色,相偕離座,在拴馬的楊柳樹下等候。
不一會,徐海酒醉飯飽,滿麵紅光地飄然而至。汪直便向毛猴子又使個眼色,讓他警戒四周,看有沒有人在偷聽。然後浮起欣慰嘉許的笑容,悄悄說道:“小徐,這趟多虧得你!”
“好說。”徐海問道:“船主,這該你拿主意了。”
“我還是照原來的打算,馬上迴徽州。不過小徐,”他用情商的語氣問:“你可以不可以再多辛苦一點?”
“船主,你說。”
“我這趟迴去,看一看老娘,弄筆錢,帶些人出來,還要大幹一番。這裏不能沒有耳目,你能不能留下來?”
“當然可以。不過,船主,你一到徽州,就要寄錢給我。”徐海又說,“要打聽消息就要交朋友,交朋友就不能太寒酸。”
“我知道。”汪直探手入懷,在腰際解下一個佩件,是漢朝用來辟邪的“剛卯”,碧玉雕成,通體透綠,名貴非凡,“喏,這個你留著!要緊的時候,拿它賣掉。”
“不!”徐海根本不接,甚至於第二眼都不看,“這個東西沒用處!不但主顧難找,而且一出手太惹眼。說不定性命都要送在上頭。”
汪直當然也懂這個道理,而依然這樣做,原有試探徐海的意思在內。看他是如此地不屑一顧,心裏著實佩服,便點點頭說:“你的心細。我放心了!請你也放心,半個月之內,我一定有接濟。”
“好!”徐海又問:“船主,預備派什麽人來跟我接頭?”
“現在還不曉得,也許是毛猴子,也許是別人。”
“如果是毛猴子,自然最好,如果是別人,要有一樣憑證。”說著,徐海從靴頁子裏取出一把雪亮的薄刃小刀,在楊柳樹身上削下五寸長的一塊樹皮,斜切兩半,拿一半交給汪直,“以此為憑。跟我手裏的一塊合得上籠,我就當你船主親自到了。”
“就這麽說。”汪直問道:“到那裏跟你接頭?”
這一下似乎難倒了徐海,隻聽到他口中念念有詞,仔細聽去,是什麽“玉蓮、王秀梅、李嬌兒、真真”等等。汪直知道了,這些都是妓女的花名。
“這樣吧,來人到瓦子巷王九媽家,問紹興的做酒客人周四官,就見得到我了。”
“嗯,嗯!”汪直喊道:“毛猴子,你也記一記:‘瓦子巷王九媽家,問紹興的做酒客人周四官’。”
毛猴子點點頭,複誦了一遍,隻字不誤。
“你們什麽時候動身?”徐海問說。
“今天就走。”
“船主!”毛猴子有異議,“今天怕來不及了!或者你老先走,我今天去雇好牲口,明天一早趕上來。”
“也好!明天一早走。”
“不!”徐海很快地接口,“船主,你今天就走,早離是非之地。”
汪直對徐海已是言聽計從,說一不二,當下應允,即刻動身。連城都不進,打馬向西,一條通天目山的大路,出吳嶺關,直奔徽州老家。
“毛猴子,”徐海問道,“你怎麽樣?”
“我麽?”毛猴子有意試探,“想請你先進城好好吃一頓,澡堂子裏舒舒服服睡一覺。明天一早動身。”
“謝了!”徐海搖搖頭,“認識你的人多,我們還是分開來的好。”
“這話也對。”毛猴子又問,“你歇腳在那裏?瓦子巷王九媽家?”
“嗯!”徐海重重地點頭;“你先請吧!‘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明天我就不送你了。”
“是,是!各便。”毛猴子拱一拱手,揚長而去。
徐海目送他的背影消失,方始接踵而行。一路走,一路尋思,什麽都做得對,隻有一樣做錯,不該將王九媽家這個聯絡地點,泄露給毛猴子知道。汪直派人送錢送信來,應該由自己指定時間、地點相等,到時候尋了去,豈非萬無一失?如今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是毛猴子,要防他出賣朋友。這樣轉著念頭,突然警覺,嚇出一身冷汗。王九媽家去不得!他停住腳細想,毛猴子說不定會去告密,半夜裏捕快到門,前後包圍,拿自己精赤條條從王翠翹床上拖了起來,那時候毛猴子可有得笑話好看了。
“哼!”他輕聲冷笑,“毛猴子啊毛猴子,你果真起這種半吊子心思,不但教你撲個空,還教你迴不得家鄉,見不得爹娘!”
念頭轉定,腳步移動,折而往西,以巍巍的六和塔為目標,大踏步奔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