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斜眼看吳英雄,見他神色專注,甚是恭敬,方才道,“吾知你與契丹南京留守韓德讓有舊,眼下又受著朝廷的猜忌。但彼輩胡酋,皆是人麵獸心之輩,無時無刻不想魚肉中原百姓。吳節度不可因私情而忘大節,這番漢之別甚是要緊,行差踏錯,便身敗名裂,遺臭萬年,若是不信,且看石敬瑭的下場。”他這話說得鏗鏘有力,自有一股威勢,吳英雄心下一凜,拱手道沉聲道:“德受教了,多謝老將軍警醒。”他如今在大宋朝廷中的官職遠高於楊業,更有如狼似虎的部屬數萬正礪兵西北,卻對楊業執禮甚恭,敬的便是這股彪炳千秋的浩然正氣。


    楊業見他慨然聽命,點點頭,指著不遠處林中那邊三千曉武騎軍,沉聲道:“你的那些護軍等得不耐煩了吧。”


    吳英雄迴頭,隻見林中等人都望向這裏,眼中雖然沒有不耐煩之意,卻是百無聊賴。自從吳英雄擅自率領安西軍在太原與曹翰對壘之後,趙炅便加強了對他的看管,雖然仍在禦營之中,卻著曉武都虞侯林中帶著三千騎兵重重駐紮在吳英雄軍營左右,行軍時也同進同出,監視防範之意在明顯不過。不過對林中等人來說,也是一樁苦差事,吳英雄官階高,朝廷表麵上,至少在幽州全勝之前,還是維持著他的待遇和體麵,驍武軍名為隨扈,實則監視,卻不能太過幹涉吳英雄的行止,否則打起禦前官司,惹得陛下發怒,兵部隻會責怪驍武軍不會辦事。


    眼看吳英雄與楊業作別,在三百牙軍的簇擁下上路,等待了半天的驍武軍才懶洋洋地翻身上馬,嘴裏不幹不淨地罵著六月裏這悶熱的鬼天氣,縱隊跟隨在吳英雄所部的後麵。趙炅因為吳英雄擅自與曹翰對壘之時對他心生惱怒,又或許是專注督促殿前班先鋒精銳趕到幽州,便不再傳令吳英雄到禦營中隨扈左右,吳英雄也樂得自在,一路與牙軍營軍士指點北地山川,一路緩緩驅馳,一直銜著禦營的尾巴而行,走了十幾日,抵達了易水,隻見已有四五萬餘禁軍如同散了包裹的豆子一樣灑在河灘上,東一營,西一營,如同千百叢蘑菇一般布滿河灘地,場麵蔚為壯觀,廂軍督促這民夫正在趕做過河的橋梁。


    吳英雄見河灘上的禁軍裏潘美的旗號,有曹翰的旗號,甚至還有武功郡王趙德昭的旗幟,卻唯獨不見趙炅的龍旗,吳英雄叫張仲曜前去打聽。“軍卒言道,官家抵達易水,聞聽日騎東西班在劉仁蘊、孔守正兩位將軍統領下奪取了岐溝關,大喜過望,不待修造橋梁,便督促殿前班直,涉水而過,如今已向涿州而去。”


    “什麽?趙炅居然超越了禁軍主力,帶領班直精銳為先鋒?”吳英雄頗有些驚疑,望著易水河灘上懶洋洋地撘營,放馬,造飯,甚至解開了衣甲曬太陽的各部禁軍,趙炅居然嫌禁軍主力行進緩慢,急不可耐地率領著僅僅三萬餘人的禦營精銳當先行進,如今恐怕已經快到涿州了。潘美、曹翰等將雖然得著他信重,但畢竟是趙匡胤留下的舊將,在趙炅的禦前班直中,有他一手簡拔的劉仁蘊、孔守正、傅潛、王超等親信將校,又有崔翰這穩重的宿將統領全局,麾下三萬將士乃整個中原軍隊精英所聚,也難怪趙炅有此信心。


    “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裏而爭利,則擒三軍將,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吳英雄眼望著蕭蕭易水,滿眼皆是無精打采的禁軍士卒,喃喃自語。


    “什麽?居然穿城而過,徑自往涿州而去?”官家岐溝關內,日騎東西班指揮使孔守正剛剛與降宋的岐溝關軍使劉禹交接好防務,原本是做的等待官家駐蹕關城,等待後續禁軍主力到達的打算,誰想道這裏還未交接完畢,後腳趕到的趙炅馬不停蹄,居然又以傅潛為前鋒,穿城而過,殺奔涿州而去。


    “孔將軍,易州境內多山河,運載往來,多用騾馬,契丹人騎軍不能任意馳騁。朝廷得了易州,向北便直趨涿州,幽州,向南屏蔽徐河、唐河一帶保寨,唐興,長城口諸關隘,實是不可多得的地利。易州雖久陷落胡塵,城內的百姓可都是心懷故土的,得知王師收複故土,幽燕父老無不奔走相告。易州健兒,熟悉左近山川地理,願為王師前驅。”投誠過來的遼國易州軍使劉禹望著匆匆趕迴的孔守正,忙不迭地與他說話,這幽燕漢人在遼國統禦下最是受氣,就連身為軍使的劉禹,親族都不免被契丹人欺侮,但百年來南麵朝廷委實也太不爭氣,晉朝時險些連汴梁也給契丹人占了。不過眼下看來,南麵的將軍也不好說話,獻城之後,孔守正一千班直接管了岐溝關城防,隻粗粗點驗了易州原有兵馬,也不提接下來如何安置,看他前後忙得團團轉的樣子,劉禹想找他說上一句話也不容易。


    孔守正皺著眉頭,似聽非聽,直到劉禹湊到跟前,方才沉聲道:“劉軍使,兵貴神速,吾這邊要領兵往涿州幽州而去,望劉軍使約束易州降卒,勿要橫生事端,劉軍使獻城的大功,吾自會向朝廷上表輕功。”言罷,也不待劉禹答話,在親兵的簇擁下轉身翻鞍上馬,“駕——”的一聲暴喝,戰馬翻起四蹄,揚長向北而去,大隊渾身籠在鐵甲中的日騎東西班精銳騎兵緊隨其後,如同潑風似地衝出關城,岐溝關中隻剩下一片金鐵腳鳴的鏗鏘之聲,叫人心生寒意。劉禹望著日騎東西班衛士的背影,抬頭看,關城之上,已換上了大宋的旗幟,自己統率這兩千餘易州漢兵,點驗之後便要開出關城,偌大的岐溝關城,一時間竟顯得空空蕩蕩起來。


    為避嫌疑,劉禹帶易州兵在岐溝關南麵下寨,等了一日夜,方看到廷禁軍大隊,此後便有連綿不斷地軍馬經過岐溝關北上,看旗號,多是鐵騎、控鶴、龍捷、虎捷等頭等禁軍主力,盔甲鮮明,兵力雄厚,加上各色雜號禁軍,前後竟不下十數萬人。“軍使大人,南朝兵鋒如此之銳,看來吾等獻關投誠這步棋是走對了。”軍中書記官錢慶對劉禹道。劉禹卻是麵帶愁容,無他,經過了這麽多支禁軍,也沒有一個將領來向他交代,這兩千易州兵如何安置,全都浩浩湯湯地向涿州、幽州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逆襲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煲仔飯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煲仔飯11並收藏異界逆襲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