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興國四年六月二十一日,吳英雄帶著安西軍連同隨行的三千驍騎在岐溝關南麵紮營。此地山勢險峻,不愧自古以來的督亢“天坑”之名,燕太子丹便是以此地地圖為餌,令荊軻獻圖刺秦。吳英雄欲仔細觀看此地的山川地理,便紮下營壘,連帶拖累著林中所統領的三千驍騎軍,成為在岐溝關城南麵宿營的唯一支軍隊。其它禁軍,就是傍晚到了岐溝關城,也一定要在關城北麵宿營,以示拚命趕路,拱衛官家安危的決心。
張仲曜安頓好士卒後便來和吳英雄營帳中,見吳英雄已卸下盔甲換了短衫,滿頭大汗,一邊靠在胡床上仔細觀看幽州左近地圖,一邊不住地扇動折扇。張仲曜秉道:“崔韓派人傳令,大軍三更造飯,四更出發,須得及時趕上官家統領的殿前班直,拱衛陛下。”吳英雄抬頭看他,張仲曜平日素來注重鳳儀的,現在臉上黑一道黃一道滿是塵土來不及清洗,便笑道:“仲曜辛苦了,軍士們的體力保存的怎麽樣?”張仲曜歎道:“這幾日晝夜不停地趕路,每日行走上百裏,軍士都很疲勞,戰馬也有些掉膘。”安西軍原本要求紮營後必須在營盤周圍築寨牆,布置鹿角,挖掘壕溝,營內設立刁鬥,但這幾日行軍委實過速,張仲曜請示吳英雄,便將這些一概省去,軍士們紮下營後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保證每日能睡足兩個時辰,否則便不堪久戰。
吳英雄搖搖頭,歎道:“吾安西軍慣於跋涉,又有大量馬匹,尚且如此,其它禁軍更是不堪。朝廷促師奪燕,為了達成進攻的突然性,但如此急行軍,一旦不能迅速拿下幽州,恐怕便是兵敗如山倒的局麵。對了,白羽軍位置在哪裏?”張仲曜秉道:“最近一次消息,於伏仁軌率白羽軍已經由朔州出關,繞道山後諸州,沿著桑幹河南岸行進,契丹人現在將能燕雲一帶能調動的精兵都向幽州集中,沿途州府四門緊閉,白羽軍扮作契丹部族軍行軍,一路上都沒有阻礙。”吳英雄點點頭,張仲曜又問道:“朝廷進兵如此之速,若是在白羽軍趕到之前便大敗,吾等沿著桑幹河向西退去,希圖和白羽軍會合,還是隨著朝廷大軍一起向南退到這險阻岐溝關?”吳英雄考慮了一陣,道:“還是沿著桑幹河西去吧,騎軍將備馬給步卒騎用,全力西去,遼人追蹤禁軍主力,亦不會有多少兵馬來管我們。”張仲曜點頭稱是。
二人正商議間,親兵來報,原遼國岐溝關關使劉禹攜帶貴重禮物求見時,吳英雄不禁大為詫異,心中暗道:“難不成吾安西軍的威名,已傳到幽燕之地不成。”
張仲曜代表吳英雄先出去和劉禹攀談一陣,返迴時,笑道:“這獻了岐溝關的劉禹帶著兩千易州兵在關南紮營,左等右等不見有人來接收安置,朝廷將軍紮營多在關北,眼下把守岐溝關的日騎班直忌憚劉禹等乃是新附的降人,怎麽都不肯放他們到岐溝關北麵去交好其它駐軍。這劉禹眼看我部駐紮在關南,居然病急亂投醫,想要過來求見大人。”
吳英雄亦笑道:“好個渾人,居然做了岐溝關使。朝廷聽任這兩千降兵就這麽駐紮在關前,既不驅趕,也不整頓安置,卻也著實荒唐。”原以為是韓德讓派來聯絡的信使,誰知居然是這麽一個無頭蒼蠅,吳英雄心下頓時輕鬆,他信手翻閱劉禹呈上來的禮單,有黃金五十兩,白銀五百兩,夜明珠二十顆,虎皮十張,吳英雄又笑道:“這岐溝關使,倒還真是個肥缺。既然人家送了禮,吾見他一見。”
張仲曜將劉禹帶上前來,吳英雄與他拱手道:“劉將軍請坐。”劉禹坐下後,飲了口茶,歎道:“獻關南投以來,禹望門投止,得看一個坐的,僅在吳節度這裏而已。”他求見潘美、曹翰,乃至下麵的軍指揮使等禁軍將領,要麽壓根兒就沒有機會見麵,要麽人家收了禮就這麽淡淡的幾句話,全然不著邊際。漸有風聲傳聞,燕雲投誠的降將降官都要到南麵任職,還不得帶部屬,劉禹這下子便坐不住了,他以漢人身份得為岐溝關關使,自有過人之處,雖然心向南朝,卻不甘心就這麽默默無聞地被投置閑散,於是橫下一條心,聽聞有節度使大員駐蹕關南,便備了重禮來求見,不為自己,說什麽也要為兩千易州子弟謀個好出身。
吳英雄聽他說明了來意,不禁啞然失笑,道:“劉將軍可知,吾這安西節度使不是虛銜,部屬駐防之地乃是前唐朔方、河西、安西等西北邊寨,與朝廷禁軍,並非一個體製。”他將“體製”這兩個字咬得極重,劉禹也不是傻子,自然聽明白了他話中之意,不由得犯了躊躇,吳英雄見他為難,便笑道:“無妨,易州健兒勁銳,朝廷眼下雖急於進軍幽州而無暇理會,待戰事了解,自當有借重劉將軍之處,吾這裏以茶代酒,先敬將軍。”說完端起茶盞,劉禹愁眉苦臉地喝了茶,起身告辭。
要出營門之際,張仲曜從裏麵追了出來,笑道:“吾家大人無功不受祿,將軍是帶兵之人,日後用錢的地方還有許多,這些禮物便收迴去吧。”劉禹頗不好意思,還未開口拒絕,張仲曜便命牙軍將禮物交還給劉禹手下,轉身離去。迴來路上,書記官錢慶忽然醒道:“這安西節度使吳大人,莫不就是當年己身犯險贖迴漢戶數萬口的北漢吐渾軍節度使吳英雄麽?”劉禹聞言,迴望吳英雄營壘,上空高掛的燈籠上以黑漆隸書寫著安西二字,點頭道:“如此氣度,當是此人。”忽而沉吟道:“錢慶,左右是當兵吃糧,若吾引軍投了安西,弟兄們會答應麽?”錢慶見他忽然發問,不敢貿然迴答,沉默一陣後,劉禹歎了口氣,催馬前行,此時夜深人靜,天上黑雲遮月,前麵道路漆黑一片,正與他此時心境相似。
張仲曜安頓好士卒後便來和吳英雄營帳中,見吳英雄已卸下盔甲換了短衫,滿頭大汗,一邊靠在胡床上仔細觀看幽州左近地圖,一邊不住地扇動折扇。張仲曜秉道:“崔韓派人傳令,大軍三更造飯,四更出發,須得及時趕上官家統領的殿前班直,拱衛陛下。”吳英雄抬頭看他,張仲曜平日素來注重鳳儀的,現在臉上黑一道黃一道滿是塵土來不及清洗,便笑道:“仲曜辛苦了,軍士們的體力保存的怎麽樣?”張仲曜歎道:“這幾日晝夜不停地趕路,每日行走上百裏,軍士都很疲勞,戰馬也有些掉膘。”安西軍原本要求紮營後必須在營盤周圍築寨牆,布置鹿角,挖掘壕溝,營內設立刁鬥,但這幾日行軍委實過速,張仲曜請示吳英雄,便將這些一概省去,軍士們紮下營後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保證每日能睡足兩個時辰,否則便不堪久戰。
吳英雄搖搖頭,歎道:“吾安西軍慣於跋涉,又有大量馬匹,尚且如此,其它禁軍更是不堪。朝廷促師奪燕,為了達成進攻的突然性,但如此急行軍,一旦不能迅速拿下幽州,恐怕便是兵敗如山倒的局麵。對了,白羽軍位置在哪裏?”張仲曜秉道:“最近一次消息,於伏仁軌率白羽軍已經由朔州出關,繞道山後諸州,沿著桑幹河南岸行進,契丹人現在將能燕雲一帶能調動的精兵都向幽州集中,沿途州府四門緊閉,白羽軍扮作契丹部族軍行軍,一路上都沒有阻礙。”吳英雄點點頭,張仲曜又問道:“朝廷進兵如此之速,若是在白羽軍趕到之前便大敗,吾等沿著桑幹河向西退去,希圖和白羽軍會合,還是隨著朝廷大軍一起向南退到這險阻岐溝關?”吳英雄考慮了一陣,道:“還是沿著桑幹河西去吧,騎軍將備馬給步卒騎用,全力西去,遼人追蹤禁軍主力,亦不會有多少兵馬來管我們。”張仲曜點頭稱是。
二人正商議間,親兵來報,原遼國岐溝關關使劉禹攜帶貴重禮物求見時,吳英雄不禁大為詫異,心中暗道:“難不成吾安西軍的威名,已傳到幽燕之地不成。”
張仲曜代表吳英雄先出去和劉禹攀談一陣,返迴時,笑道:“這獻了岐溝關的劉禹帶著兩千易州兵在關南紮營,左等右等不見有人來接收安置,朝廷將軍紮營多在關北,眼下把守岐溝關的日騎班直忌憚劉禹等乃是新附的降人,怎麽都不肯放他們到岐溝關北麵去交好其它駐軍。這劉禹眼看我部駐紮在關南,居然病急亂投醫,想要過來求見大人。”
吳英雄亦笑道:“好個渾人,居然做了岐溝關使。朝廷聽任這兩千降兵就這麽駐紮在關前,既不驅趕,也不整頓安置,卻也著實荒唐。”原以為是韓德讓派來聯絡的信使,誰知居然是這麽一個無頭蒼蠅,吳英雄心下頓時輕鬆,他信手翻閱劉禹呈上來的禮單,有黃金五十兩,白銀五百兩,夜明珠二十顆,虎皮十張,吳英雄又笑道:“這岐溝關使,倒還真是個肥缺。既然人家送了禮,吾見他一見。”
張仲曜將劉禹帶上前來,吳英雄與他拱手道:“劉將軍請坐。”劉禹坐下後,飲了口茶,歎道:“獻關南投以來,禹望門投止,得看一個坐的,僅在吳節度這裏而已。”他求見潘美、曹翰,乃至下麵的軍指揮使等禁軍將領,要麽壓根兒就沒有機會見麵,要麽人家收了禮就這麽淡淡的幾句話,全然不著邊際。漸有風聲傳聞,燕雲投誠的降將降官都要到南麵任職,還不得帶部屬,劉禹這下子便坐不住了,他以漢人身份得為岐溝關關使,自有過人之處,雖然心向南朝,卻不甘心就這麽默默無聞地被投置閑散,於是橫下一條心,聽聞有節度使大員駐蹕關南,便備了重禮來求見,不為自己,說什麽也要為兩千易州子弟謀個好出身。
吳英雄聽他說明了來意,不禁啞然失笑,道:“劉將軍可知,吾這安西節度使不是虛銜,部屬駐防之地乃是前唐朔方、河西、安西等西北邊寨,與朝廷禁軍,並非一個體製。”他將“體製”這兩個字咬得極重,劉禹也不是傻子,自然聽明白了他話中之意,不由得犯了躊躇,吳英雄見他為難,便笑道:“無妨,易州健兒勁銳,朝廷眼下雖急於進軍幽州而無暇理會,待戰事了解,自當有借重劉將軍之處,吾這裏以茶代酒,先敬將軍。”說完端起茶盞,劉禹愁眉苦臉地喝了茶,起身告辭。
要出營門之際,張仲曜從裏麵追了出來,笑道:“吾家大人無功不受祿,將軍是帶兵之人,日後用錢的地方還有許多,這些禮物便收迴去吧。”劉禹頗不好意思,還未開口拒絕,張仲曜便命牙軍將禮物交還給劉禹手下,轉身離去。迴來路上,書記官錢慶忽然醒道:“這安西節度使吳大人,莫不就是當年己身犯險贖迴漢戶數萬口的北漢吐渾軍節度使吳英雄麽?”劉禹聞言,迴望吳英雄營壘,上空高掛的燈籠上以黑漆隸書寫著安西二字,點頭道:“如此氣度,當是此人。”忽而沉吟道:“錢慶,左右是當兵吃糧,若吾引軍投了安西,弟兄們會答應麽?”錢慶見他忽然發問,不敢貿然迴答,沉默一陣後,劉禹歎了口氣,催馬前行,此時夜深人靜,天上黑雲遮月,前麵道路漆黑一片,正與他此時心境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