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卻隻是微笑著聽,偶爾啜飲一口茶水,直到劉延讓停下來,方才淡淡道:“劉節度,有道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然官家讓我等交卸兵權,何不就此卸下重任,免得旁人說我等戀棧權位。”


    劉延讓被他一說,沉聲歎道:“吾不是戀棧權位,是擔心手下數萬子弟白白戰死沙場啊。當今官家不比太祖,未曾領兵見仗,不知兵戰兇危,唉!”


    張美聽他言語間漸漸涉及對官家不敬,心道這劉延讓定是被收了兵權,氣得痰迷心竅,自己與他並非深交,居然如此口無遮攔,不過義社十兄弟諸從龍之輩,挺刃脅迫丞相另立天子的事情都做得出來,些許言語犯忌當然也不放在心上。他敬劉延讓也是節度使,不好出言斥責,隻得將話岔開道:“官家也是勵精圖治,心知遼國不比諸侯那般好對付,年來不是曉諭各節鎮,選送良才充實禁軍麽?”


    他一提此事劉延讓更惱,抱怨道:“當年吾隨太祖挑選各鎮精銳入禁軍,非身高五尺五寸以上者不選,非‘琵琶腿,車軸腰’者不選,步卒對麵射箭側頭避讓者不選,騎軍相互擊刺落馬者不選,擊破諸侯得降卒數十萬之眾,汰弱留強,進入禁軍的僅數萬餘人,所以吾大宋禁軍精銳,甲於天下。可如今挑選禁軍,隻要身高體壯,連個木頭都可以從軍,一年間禁軍竟新添五萬人,實際戰力反而大不如前。”


    張美微微頷首,這些事情原本他也深知,隻是他不若劉延讓這般肆無忌憚而已。雖然張美對義社十兄弟等趁主少國疑之際,幫助趙匡胤篡奪大位一直心有芥蒂,但改朝換代早已過去多年,眼看劉延語出肺腑,也是為國家擔憂,張美便出言寬慰道:“劉節度勿要多慮,朝廷已然讓舊將退隱,軍國大事,自有曹彬、潘美、曹翰這些年輕一輩料理。”


    劉延讓大口灌了一杯茶,皺了皺眉頭,接道:“曹彬平蜀時還隻是在我部下作都監,一直到南下滅唐,此子除了安居京城,便一直都隻做過軍中都監,執掌軍法而已,未曾親自領過方麵大軍。去年總算執掌了方麵大權,帶著十餘萬禁軍南征,居然還被一個叫吳英雄的小子勝了兩場,若不是曹翰那小子悍勇,居然率三百將士直逼宮門迫降蔡煜,這江南戰事還不知要拖到什麽時候。


    我還聽說江南之戰大都是潘美、曹翰、蔡漢瓊、王明這些底下將領的功勞,曹彬不過是協調諸將而已。潘美倒是悍將,但高平之戰時不過是個供奉官,乾德二年時尚還跟著丁德裕打仗,其後擔當方麵,征嶺南、江南,所建功勳皆是從南麵得來,並不曾率軍在北邊和遼人見過仗。曹翰個人物,可惜過於兇暴桀驁,殺降、屠城都做過,難以服眾。眼看和遼國就要交兵見仗,官家罷黜我等,啟用這些根底淺薄的後輩,恐怕很難從契丹人手中討得了好去。”


    張美微微一笑,端起茶杯道:“有道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依。既然國事如此,我等趁早功成身退,未必不是好事。我聽說官家有意派宮中宦官監軍,屆時便如前唐一般,統兵大帥還要對那閹人曲意奉承。”


    劉延讓睜大眼睛道:“張使相此言當真?”見張美微微點點頭,他虎目圓睜,一拍桌案道:“閹人誤國!”這宮中宦官乃是天子代表,這劉延讓光罵閹人,顯然是避重就輕。


    張美輕輕搖搖頭,悠然又道:“吾還聽說,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黨進不日將出鎮忠武軍。”他是三朝老臣,雖然由周至宋不再受重用,朝中關係根底,卻比劉延讓要深得多,消息也要靈通得多。


    “啊?”劉延讓聞言大驚,這黨進是曾經在戰場上擊敗過劉繼業的一員猛將,就連宋國使節辛仲甫出使遼國的時候,遼國皇帝也要詢問,像黨進這樣的猛將,中原有多少?辛仲甫答道:國家名將輩出,如黨進鷹犬材料,要多少都有。契丹人也聞之色變。由此可見黨進的名聲之大,竟能震懾北國。開寶年間,趙匡胤讓黨進執掌侍衛馬軍,乃貨真價實的禁軍大帥,信重一時無兩,現在居然連黨進也要卸了職務,發往外鎮了,這朝官家,到底想倚重誰?


    “非但如此,朝廷早已明發聖意,各邊鎮將校,不得再與番邦私下買賣逐利,你也算老行伍了,知道這其間的輕重,這節鎮邊帥,是越來越不好當了啊。”張美輕道。


    “若無邊貿之利,邊鎮無錢蓄養死士,招募細作刺探敵情,也無手段羈縻哪些遊蕩在邊境上的異族部落,此事一行,邊境之上,敵我主客之勢頓時翻轉。”劉延讓也是熟知邊事的將領,當即接道,旋即心底冒出一個念頭,也許早日解除兵權,不再領軍,就像張美說得一樣,興許也是一件好事。


    二人坐了一會兒,張美始終謹言慎行,劉延讓也覺得無趣,未多時便起身迴房去。張美一人獨坐亭中,想起十八年前的此時,恰是世宗皇帝揮師北伐,自己坐鎮汴梁,日日都有軍報來迴汴梁與幽燕之間,大軍出師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之際,世宗皇帝突然染病,大軍還師,此後趙匡胤吳橋兵變,朝中元勳宿將大都被罷黜,義社十兄弟之輩在軍中竄起。不想今日趙光義兄終弟及,連劉延讓這等十兄弟中人也被罷黜,還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呢。


    想到此處,張美忍不住悲從心來,仰望明月,喃喃想道,昔年陛下發願,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如今朝廷宿將皆被罷黜,當朝官家不知兵又強行幹預兵事,正應了《孫子兵法》所言之“亂軍引勝”之兆。軍國大事一旦失誤便悔之莫及,看樣子若非遼國上下更加昏聵,當朝官家開拓天下著實難以如願,養生太平又從何做起,唉!世宗陛下,為何天不假年!張美蒼涼地歎了口氣,將早已冷卻的茶水喝幹,一代名臣早已心灰意懶,搖搖晃晃地走迴驛舍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逆襲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煲仔飯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煲仔飯11並收藏異界逆襲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