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瓷碗一拿出來,頓時便吸引住了康恪闐的目光,粟特人經商走遍天下,溝通東西商路,主要便是將東方的茶葉、瓷器和綢緞運往西方,又將西方的香料、寶石、駿馬等物運往東方,自從唐室衰微後,中原戰亂,大遼成了東西方貿易的主要對象,但遼國的瓷器品質遠遠比不上盛唐,因此也在西方也無法賣出高價,周世宗禦製的柴窯名器雖然遠勝前代,奈何數量稀少,在中原已是寶物,絕無可能大量外銷。此時中原北方邢窯、耀州窯、磁州窯等窯口大都受戰亂波及,窯師南遷,出產的質量和數量都有下降,南方的長沙窯、陶窯、霍窯則因窯師南遷而興盛,但尚未達到後世宋代的鼎盛時期,而且南方窯口外銷常走的海路,雖然康家也有船隊,但並不占優勢,畢竟粟特商人還是從陸上絲綢之路起家的商團。
從吳英雄手中接過瓷碗,康恪闐心情頗為激動地地摩挲它,瓷碗觸手冰涼,奶白的釉色,潤澤如玉,舉起來對著光線看,隱隱約約看得到碗壁對麵的手指。聖潔,康恪闐心中終於找到了這個詞匯來形容對這隻瓷碗的感覺。
過了好一陣,康恪闐才平複心情,抬起頭對吳英雄道:“請問吳將軍,這瓷碗可是嵐州所製,產量如何?”
吳英雄將剛才他的反應一覽無餘,心頭也放下心來,看來人類對美好物品的鑒賞,千年來變化並未太大,粟特人善識寶,可說是代表了這時代東西方主流的審美觀,在後世行銷的骨瓷能得到粟特商人的肯定,那就等於是在現代的中國製造進入沃爾瑪一樣。聽康恪闐發問,吳英雄微微笑道:“這瓷碗確是嵐州所製,不過產量尚小,目前燒製成功而又毫無瑕疵的,就隻有康君你手上這一隻而已。”
他話音剛落,康恪闐忍不住遺憾地“啊”了一聲,吳英雄又道:“不過,我的窯師會想方設法提高每一窯的成品率,屆時將會有成批的上等瓷器,不知道康君有沒有興趣?”
“當然,”康恪闐心神激動之下,居然不顧商場上討價還價的大忌脫口而出,旋即後悔道,我答應得如此急迫,不知這吳大人會否提出苛刻的條件。
吳英雄滿意地點點頭,笑道:“這門瓷器生意,以你之見,每年大概能有多少收入?”
在商言商,聽吳英雄發問,康恪闐皺起眉頭,道:“吳大人見諒,這白瓷固極美,但寶物須有人識,有人捧,方才賣得出好價錢,這事著急不得,先要各方達官貴人慢慢知曉此物,大行於世則至少要兩年之後。”他這話換成現代話來講,就是但凡新鮮事物出來,需要一個世人接受的過程。吳英雄會意地點點頭,沉吟道:“吾嵐州急需錢糧,這可有點遲了。”
康恪闐見他皺眉遲疑,心下大急,又道:“若大人將此物行銷之任交與我家,以父親與我族同業商人在四方交際之廣,也許一年後便可大行,大人,出售這精巧物件萬萬不可著急,否則難以居奇,價錢就上不去了。”見吳英雄點點頭,康恪闐記起自己次來覲見吳英雄的目的,又道:“若大人需要生財之道,小人這裏倒是有一條。”
聽他如此說,正在為嵐州的財政問題傷腦筋的吳英雄來了興趣,湊近道:“願聞其詳。”
康恪闐見他熱切的眼神,深刻地體會到父親所說的“將軍更是商人”的意思,微笑道:“自從大唐衰微,中原板蕩,吐蕃、黨項相繼而起,這兩家隔斷了東西方商路,致使中原輸往西域的茶葉、絲綢等物不得不繞道陰山、賀蘭北麓,所費不菲,商隊自契丹出發,一路上要遭受無數部落的騷擾,全然沒有盛唐時的路途平安。”
吳英雄點點頭,又聽他道:“吾父親的意思,既然將軍與契丹交好,不妨以嵐州為據點,在中原收購茶葉,將軍派出麾下勇士扮作商隊的護衛,將這些中土貨物護送至敦煌,再由敦煌將各種西域寶物護送到嵐州,銷往中土各地。這條路線不必繞行更東邊的契丹大城,利潤當比往常更加豐厚。”
吳英雄又問:“隴右故道雖然由黨項人所控,但以吾所知,拓跋氏對往來貨物不過十中稅一而已,為何還要繞道?”
康恪闐苦笑道:“將軍有所不知,隴右夏州一帶的黨項、吐蕃諸部,雖然奉定難節度使拓跋氏為首領,但各不統屬,所以拓跋氏雖然抽了商稅,一路之上的各部仍然會抽稅,若有好貨物被頭人看上,那就直接取走。這些部落時而聯盟,時而交戰,偏偏又都奉拓跋氏為主,商隊護衛反抗不能,還不如冒點風險繞道塞外。”
原來如此啊,所謂官匪一家,豺狼當道,說的大概就是這種情況吧,對商隊而言,當真比走馬賊和蠻人出沒的塞外還要艱難,聽康恪闐說的條分縷析,吳英雄頗為意動,沉吟道:“貨物從中原運到敦煌,利有幾何?”
康恪闐聽他開口言利,與尋常中土官吏全然不同,也對吳英雄頗有好感,如實答道:“中品茶葉在蜀地於江南50文200文之間不等,若是運到敦煌,價格將是中原的三倍,如果運到波斯則是中土價格的十倍,運到更遠的大秦故地,則價比黃金。”
吳英雄徹底被震撼了,暴利啊,革命導師說,有300%的利潤,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還有什麽可猶豫呢,幹了!不過稍微按捺住激動的心情,吳英雄又想起一事,問道:“康君,眼下陸上雖然道路不通,但海路尚好,為何茶葉價差仍然如此之大,你這信息可是吳年舊事了吧?”
康恪闐微微一笑,拱手道:“吳大人果然熟悉商路,好叫大人知曉,海路雖好,奈何海上風險頗大,不如陸路穩妥。況且茶這貨物頗為特殊,走海路極容易受潮,風味與陸路運銷的相差甚遠,價格隻有十分之一不到。波斯以西的胡人,因為買不起陸路運銷的好茶,便將茶葉磨成茶粉,添加牛羊乳、蜂蜜、肉桂、薑片等調味,那也是無奈之舉。”
吳英雄心道,還以為洋鬼子格調,喝個茶還要加這加那,原來是老祖宗喝不了好茶,由這些調味物來去除海上運銷的茶葉的黴臭、潮腥味道的,康恪闐這話倒還有幾分可信,於是點點頭,又問道:“那中原之茶行專賣之製,你又如何能買到大量茶葉?”
康恪闐見他問得詳細,到不厭煩,隻覺此人誠心合作,於是耐心解釋道:“中原官府雖有專賣執法,但地方官紳怎肯將此重利拱手相讓,隻需將官府上下打點清楚,運銷無礙。”見吳英雄臉上猶有不信之色,低聲又道:“鹽亦專賣,但中原市麵上的鹽,大半都是私鹽,不然窮家小戶,恐怕終年都嚐不到鹽味。”
從吳英雄手中接過瓷碗,康恪闐心情頗為激動地地摩挲它,瓷碗觸手冰涼,奶白的釉色,潤澤如玉,舉起來對著光線看,隱隱約約看得到碗壁對麵的手指。聖潔,康恪闐心中終於找到了這個詞匯來形容對這隻瓷碗的感覺。
過了好一陣,康恪闐才平複心情,抬起頭對吳英雄道:“請問吳將軍,這瓷碗可是嵐州所製,產量如何?”
吳英雄將剛才他的反應一覽無餘,心頭也放下心來,看來人類對美好物品的鑒賞,千年來變化並未太大,粟特人善識寶,可說是代表了這時代東西方主流的審美觀,在後世行銷的骨瓷能得到粟特商人的肯定,那就等於是在現代的中國製造進入沃爾瑪一樣。聽康恪闐發問,吳英雄微微笑道:“這瓷碗確是嵐州所製,不過產量尚小,目前燒製成功而又毫無瑕疵的,就隻有康君你手上這一隻而已。”
他話音剛落,康恪闐忍不住遺憾地“啊”了一聲,吳英雄又道:“不過,我的窯師會想方設法提高每一窯的成品率,屆時將會有成批的上等瓷器,不知道康君有沒有興趣?”
“當然,”康恪闐心神激動之下,居然不顧商場上討價還價的大忌脫口而出,旋即後悔道,我答應得如此急迫,不知這吳大人會否提出苛刻的條件。
吳英雄滿意地點點頭,笑道:“這門瓷器生意,以你之見,每年大概能有多少收入?”
在商言商,聽吳英雄發問,康恪闐皺起眉頭,道:“吳大人見諒,這白瓷固極美,但寶物須有人識,有人捧,方才賣得出好價錢,這事著急不得,先要各方達官貴人慢慢知曉此物,大行於世則至少要兩年之後。”他這話換成現代話來講,就是但凡新鮮事物出來,需要一個世人接受的過程。吳英雄會意地點點頭,沉吟道:“吾嵐州急需錢糧,這可有點遲了。”
康恪闐見他皺眉遲疑,心下大急,又道:“若大人將此物行銷之任交與我家,以父親與我族同業商人在四方交際之廣,也許一年後便可大行,大人,出售這精巧物件萬萬不可著急,否則難以居奇,價錢就上不去了。”見吳英雄點點頭,康恪闐記起自己次來覲見吳英雄的目的,又道:“若大人需要生財之道,小人這裏倒是有一條。”
聽他如此說,正在為嵐州的財政問題傷腦筋的吳英雄來了興趣,湊近道:“願聞其詳。”
康恪闐見他熱切的眼神,深刻地體會到父親所說的“將軍更是商人”的意思,微笑道:“自從大唐衰微,中原板蕩,吐蕃、黨項相繼而起,這兩家隔斷了東西方商路,致使中原輸往西域的茶葉、絲綢等物不得不繞道陰山、賀蘭北麓,所費不菲,商隊自契丹出發,一路上要遭受無數部落的騷擾,全然沒有盛唐時的路途平安。”
吳英雄點點頭,又聽他道:“吾父親的意思,既然將軍與契丹交好,不妨以嵐州為據點,在中原收購茶葉,將軍派出麾下勇士扮作商隊的護衛,將這些中土貨物護送至敦煌,再由敦煌將各種西域寶物護送到嵐州,銷往中土各地。這條路線不必繞行更東邊的契丹大城,利潤當比往常更加豐厚。”
吳英雄又問:“隴右故道雖然由黨項人所控,但以吾所知,拓跋氏對往來貨物不過十中稅一而已,為何還要繞道?”
康恪闐苦笑道:“將軍有所不知,隴右夏州一帶的黨項、吐蕃諸部,雖然奉定難節度使拓跋氏為首領,但各不統屬,所以拓跋氏雖然抽了商稅,一路之上的各部仍然會抽稅,若有好貨物被頭人看上,那就直接取走。這些部落時而聯盟,時而交戰,偏偏又都奉拓跋氏為主,商隊護衛反抗不能,還不如冒點風險繞道塞外。”
原來如此啊,所謂官匪一家,豺狼當道,說的大概就是這種情況吧,對商隊而言,當真比走馬賊和蠻人出沒的塞外還要艱難,聽康恪闐說的條分縷析,吳英雄頗為意動,沉吟道:“貨物從中原運到敦煌,利有幾何?”
康恪闐聽他開口言利,與尋常中土官吏全然不同,也對吳英雄頗有好感,如實答道:“中品茶葉在蜀地於江南50文200文之間不等,若是運到敦煌,價格將是中原的三倍,如果運到波斯則是中土價格的十倍,運到更遠的大秦故地,則價比黃金。”
吳英雄徹底被震撼了,暴利啊,革命導師說,有300%的利潤,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還有什麽可猶豫呢,幹了!不過稍微按捺住激動的心情,吳英雄又想起一事,問道:“康君,眼下陸上雖然道路不通,但海路尚好,為何茶葉價差仍然如此之大,你這信息可是吳年舊事了吧?”
康恪闐微微一笑,拱手道:“吳大人果然熟悉商路,好叫大人知曉,海路雖好,奈何海上風險頗大,不如陸路穩妥。況且茶這貨物頗為特殊,走海路極容易受潮,風味與陸路運銷的相差甚遠,價格隻有十分之一不到。波斯以西的胡人,因為買不起陸路運銷的好茶,便將茶葉磨成茶粉,添加牛羊乳、蜂蜜、肉桂、薑片等調味,那也是無奈之舉。”
吳英雄心道,還以為洋鬼子格調,喝個茶還要加這加那,原來是老祖宗喝不了好茶,由這些調味物來去除海上運銷的茶葉的黴臭、潮腥味道的,康恪闐這話倒還有幾分可信,於是點點頭,又問道:“那中原之茶行專賣之製,你又如何能買到大量茶葉?”
康恪闐見他問得詳細,到不厭煩,隻覺此人誠心合作,於是耐心解釋道:“中原官府雖有專賣執法,但地方官紳怎肯將此重利拱手相讓,隻需將官府上下打點清楚,運銷無礙。”見吳英雄臉上猶有不信之色,低聲又道:“鹽亦專賣,但中原市麵上的鹽,大半都是私鹽,不然窮家小戶,恐怕終年都嚐不到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