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禪搖了搖頭,自斟自飲,喝了一碗酒,方才娓娓道來。
原來當日王禪督軍出征,欲截擊神族大軍於洛水之畔,途經牧野郡,王禪為鼓舞士氣,殺羊犒勞將士。
忙亂之中,竟忘了給前來勞軍的牧野郡守羊斟一份,羊斟便懷恨在心。
這才有了後來羊斟向神族獻出太行之南、洛水之北,引軍殺入建安城一事。
項顏聽罷,不禁怒目圓睜,一麵猛拍桌案,一麵大喝道:“哼,以其私憾,敗國殄民。世上怎有這般可恥之徒,不殺之不足以平民憤!”
韓彥見項顏神情猙獰,更激心中恨意,便要出言附和,卻見王禪悄然伸手輕搖,示意不可輕動,當下隻得按捺。
王禪道:“項公之言,深合我心。隻是當下王禪乃是亡國之臣,雖有心殺賊,卻是力不能及。”
項顏何許人也,豈能不知王禪心意。
自各族自立,人族固有一方天地,與神族、龍族、妖族等諸天並稱,然人族諸侯爭霸,兼並不斷,實力卻是遠遠不及諸天。
人族諸國並立,至多之時,一百四十國而有餘,曆千年征伐,終於以魏、楚、燕、韓、薑等五雄稱霸而終亂世。
這一千年間,因無霸主威服天下,不能按年號編纂史實,隻以春、夏、秋、冬四季記錄,故又被諸天稱為春秋亂世。
春秋之後,五百年餘年,且不論諸國如何爭霸兼並,四五雄卻始終存在。燕、楚兩國爭雄,楚被滅國十七年,終是被複國。
項顏其意,倒並非不想助韓複國,隻是現今形勢非比從前。
春秋之亂,隻在人族,列國實力相仿,又各有忌諱,故無所畏懼。
韓國之亡,卻是亡於一方天地,魏國若助其複國,便是直麵神族,與之為敵。魏國雖稱雄列國,不過是人族諸國而已,如何是一方天地的敵手。
王禪見項顏沉吟不語,稍加思索,便知其所以,道:“項公,神族厲兵秣馬多年,一統諸天之心,早已昭然若揭。敢問項公,可知神族現今這位神皇是哪位?”
項顏搖頭道:“我隻曾聽聞神王、天尊二聖爭神之事,卻不知神皇隻為歸屬。”
王禪笑道:“咱們外人隻道神皇乃是一人,其實不然,神族之中,神王、天尊二聖並肩,不分軒輊。”
項顏嘖嘖道:“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這神族怎的竟推出兩位神皇?”
王禪道:“這便是二聖爭神所致。”
項顏奇道:“神族二聖爭神,我曾有所耳聞,隻是神族與我人族乃是兩方天地,故而知之不詳細。相國忽言此事,可是其中有何奧妙?”
王禪搖頭道:“這等神族機密大事,豈是我等能知的?我也是道聽途說,隻知爭神之由,始於天尊曾問神王,誰是神族之主。”
項顏撫須道:“想來天尊不甘屈於神王之下,是以有此一問。那神王怎麽說?”
王禪道:“神王說,我為神王,當為神族之主。神王之言,令得天尊大怒,當即使出無上神通,斬了神王的頭顱。”
席間諸人陡聞秘辛,不禁好奇更勝,皆停杯不飲,側耳傾聽。
項顏長子項渠卻是不信,道:“王相國未免言過其實,想那神王功參造化,修為冠絕天下,何等了得,豈會如此隨便便被斬掉頭顱?”
王禪笑道:“少將軍此言甚是。隻是此中經由,老夫確實不知,不過人雲亦雲罷了。不過現今神族乃是神王、天尊共治,想來天尊亦不弱於神王。”
項渠神情一滯,見他雲淡風輕的模樣,心中不禁來氣,還待再言。
項顏道:“渠兒切勿多言,王相堂堂韓國一國之相,見多識廣,豈是你能比得?”
項渠哼了一聲,道:“嗬,洛水之敗,猶然如新。韓國之亡,乃始於此。更何況韓國已亡,更何來相國一說。”
王禪聞言,登時麵紅耳赤,手足無措,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韓彥見項渠言語間辱及其師,怒不可遏,拔劍出鞘,厲聲道:“少將軍請慎言。”
項渠見韓彥不過隨從裝扮,心生輕視之意,道:“你是何人?敢在此咄嗟叱吒,不怕項上人頭不保?”
王禪趕忙起身,道:“小徒無狀,少將軍切勿見怪。”又低聲對韓彥道,“還不收劍退下。”
韓彥深唿了口氣,心下登時寬了,暗道:“我若連這等莽夫都容不得,又怎麽容得天下。”當下退開兩步,收劍而立,不再言語。
項渠見王禪不令韓彥給自己賠禮道歉,心中大怒,便要發作,卻聽項顏喝道:“渠兒盡在此胡鬧,還不快快退下!”
項渠無奈,躬身道:“孩兒告退。”斜晲韓彥一眼,便拂袖而去。
項顏舉杯笑道:“小兒言語無狀,衝撞之處,還請相國多多擔待。這位少年英氣勃勃,竟是相國高徒,卻不知姓甚名誰,仙鄉何處?”
王禪一愣,不想項顏竟會詢問韓彥姓名,一時囁嚅難言,隻得舉杯喝酒,待放下酒杯,心中已有計較,笑道:“小徒頑劣,怎入得項公法眼。他姓韓名彥,乃是我大韓建安人氏。徒兒,還不與項公見禮。”
韓彥心中暗驚:“老師怎的竟將我的姓名說與項顏聽?”
王禪見韓彥神思不屬,輕咳一聲,道:“徒兒,項公乃當世名將,英雄無敵,修為更是精湛,你若得他指點一二,終身受用無窮。”
韓彥拱手行禮,道:“晚輩韓彥,久聞項公威名,今日有幸拜見,實是萬千之喜。”
項顏聽罷,哈哈大笑,道:“不愧是相國高徒,果然聰明機智,卻不是老夫這幾個犬子能比得。”
王禪道:“項公謬讚啦。以禪觀之,少將軍雙目神光炯炯,乃是眸生重瞳之兆,與魏王一般,皆是聖人之相,他日必成大器。”
項顏心下一凜,尋思:“素聞這王禪有神鬼莫測之能,平日相交,未覺有異,今日終於領教了。渠兒天生重瞳,唯恐君上心生忌憚,隻得以神光遮掩,不想竟被他瞧出來啦。”
項梁見一時之間無人說話,氣氛寂靜尬然,幹笑一聲,道:“相國,可別給家兄擾了酒興,小侄敬您一杯。喝了此酒,咱們可得言歸正傳,小侄還等著您續講後事如何哩。”
王禪一愣,略一思索,即明其意,舉起酒杯,一飲而盡,笑道:“少將軍說笑了。”
項顏道:“梁兒所言甚是。老夫正要問相國,那神王給天尊斬了頭顱,後事如何?”
王禪道:“據說神王頭顱被斬,掉落世間,摔得粉碎,碎片化作洪水肆虐,使得神族民眾苦不堪言。”
項顏歎道:“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劫啊。那神王頭顱被斬,豈不實力大損,遠非天尊敵手?”
王禪搖頭道:“相傳神王有五顆頭顱,被斬一顆,想來並無大礙。隻是斬首之辱,豈能不報,於是與天尊展開搏鬥。二聖生死相搏,或戰於天,或戰於野,或戰於水,盡顯無上神通,如此這般,兩百年後,依然無法分出勝負,隻得重歸於好。自此二聖並尊,共治神族。”
項顏歎道:“果然不愧神族二聖,如此修為,此等戰鬥,當真令人神往。”
他聽得入神,恍惚不已,過了許久,方才自斟自飲,喝了杯酒,道,“不知相國忽說此神族秘事,所為何故?”
王禪道:“正如項公所言,神仙打架,凡人遭劫。修為到了神王這等地步,彈指間已足以毀天滅地,這也是諸天不可妄動幹戈的根由。”
話至此處,王禪不禁長歎一聲,緩緩斟了杯酒,道:“那二聖罷戰之後,重整旗鼓,才知戰鬥餘波殃及之廣,已令神族平民不堪重負。神王心懷慈悲,竟致傷心落淚。天尊卻言道,百姓之苦,不過水患所致,無地耕耘罷了,咱們神族沒有,難道別的天地也沒有?須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神域。普天之下,豈能有不奉天神之地?”
項顏聞言,登時勃然變色,拍案怒罵,道:“荒謬!真是荒謬!簡直豈有此理。他神族信奉天神,那是他神族之事,與我人族可是沒有半點幹係,怎的便是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神域了?真是荒天下之大謬。”
王禪道:“當初天道崩落,化為九天,我人族雖據一方天地,卻自夏帝之後,始終無強者領袖群倫,且兼常年內鬥,積弱已久,自不被其他諸天瞧在眼底。”
項梁奇道:“父親,孩兒聽您與相國長談,不時提及諸天一說。孩兒不解,這諸天究竟指的哪些天地?還請父親教誨。”
項顏麵露尬色,幹笑道:“梁兒,你這不是為難老父?老夫一介武夫,隻知諸天一說,指的是九方天地,詳盡之處,確實難言,你倒不如去問王相國。相國能言善辯,定能解你疑惑。”
項梁又對王禪拱手為禮,道:“還請相國不吝賜教。”
王禪道:“少將軍切勿多禮。老夫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常言道,天道無常,變幻莫測,豈料並不恆存,終於而至崩落,化為九方天地。”
項梁點頭道:“這九方天地之中,有神族治世的西昊天,妖族統轄的青丘天,還有咱們人族占據的這片天地,卻不知所謂何名?”
王禪歎道:“唉,當年各族自立,各占天地,皆有強者為尊,帝者命名,隻有咱們人族並無聖人出世,所以沒有稱謂。”
項顏道:“哼,那神族便是欺我人族無聖,屢屢攻伐,使得我人族諸國苦不堪言。”
王禪道:“誠然,此乃我人族隱痛。罷了,咱們言歸正傳。除了這三方天地,尚有冥界、靈界、魔界、須彌界等幾片天地。”
項梁笑道:“相國莫非欺我年幼不識數,這分明隻有七方天地,何來九天之說?”
王禪搖頭道:“非也,非也。少將軍有所不知,還有兩片天地,乃是禁忌之地,便是老夫,亦有所不知。”
項梁道:哦,原來如此。小侄言語無狀,請相國勿要見怪。敢問相國,這冥界乃是何族所居?”
王禪道:“萬物有靈,乃魂、魄二者結合而成。魂為陽,魄屬陰,至死之後,神魂靈氣歸於天而滋養天道,精魄形骸歸於地而成為鬼魂。這冥界便是鬼魂歸屬之地。”
項梁奇道:“依相國所言,咱們人族死了以後,化作鬼魂,豈不是要去這冥界?”
王禪道:“照理應是如此,隻是具體怎樣,老夫確實不知。”
項梁道:“相國,那靈界想來便是靈族所在?”
王禪搖頭道:“並非如此。那靈界又分八方,由天地四靈所轄,有八聖並稱,乃是九天之最強。隻因八聖各自為政,互不相服,固而不為諸天所忌。”
此間諸人聽得此言,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心中駭然。人族便是想出一個聖人,都是難如登天,這靈界竟是八聖比肩,當真難以理喻。
項梁道:“相國,那魔界又有什麽名堂?難道也有聖人坐鎮?”
王禪飲了杯酒,搖頭道:“那魔界倒是與我人族一般,並無聖人出世。據說魔界所在,非人非神,更不是妖獸鬼怪,男的身形醜惡,女的卻端莊美貌。該族自稱魔族,極是驍勇善戰,且手段兇殘。相傳魔界曾與神族的神族大戰,勝而屠之,戰場之上,無一人存活,隻有殘肢敗體,荒涼淒慘之至,後世稱之修羅戰場。”
項顏點頭道:“相國所言,老夫也略有耳聞。這魔界的魔族,確實悍勇無匹,都是嗜血成性之輩,手下有死無生。易地而處,若我人族與之戰鬥,可說全無勝算,且十死無生。”
王禪道:“還有一方天地,乃是諸天至小,且不說與其他天地相較,隻說我人族,便是十之其一尚且不到。這方天地靈氣稀薄,不適修煉,乃是諸天流放罪民之地,故稱天罰之地,又名須彌界。少將軍所說的靈族,便居於此界。”
項梁奇道:“竟有這等地方,小子真是聞所未聞。相國,這須彌界可有咱們人族?”
原來當日王禪督軍出征,欲截擊神族大軍於洛水之畔,途經牧野郡,王禪為鼓舞士氣,殺羊犒勞將士。
忙亂之中,竟忘了給前來勞軍的牧野郡守羊斟一份,羊斟便懷恨在心。
這才有了後來羊斟向神族獻出太行之南、洛水之北,引軍殺入建安城一事。
項顏聽罷,不禁怒目圓睜,一麵猛拍桌案,一麵大喝道:“哼,以其私憾,敗國殄民。世上怎有這般可恥之徒,不殺之不足以平民憤!”
韓彥見項顏神情猙獰,更激心中恨意,便要出言附和,卻見王禪悄然伸手輕搖,示意不可輕動,當下隻得按捺。
王禪道:“項公之言,深合我心。隻是當下王禪乃是亡國之臣,雖有心殺賊,卻是力不能及。”
項顏何許人也,豈能不知王禪心意。
自各族自立,人族固有一方天地,與神族、龍族、妖族等諸天並稱,然人族諸侯爭霸,兼並不斷,實力卻是遠遠不及諸天。
人族諸國並立,至多之時,一百四十國而有餘,曆千年征伐,終於以魏、楚、燕、韓、薑等五雄稱霸而終亂世。
這一千年間,因無霸主威服天下,不能按年號編纂史實,隻以春、夏、秋、冬四季記錄,故又被諸天稱為春秋亂世。
春秋之後,五百年餘年,且不論諸國如何爭霸兼並,四五雄卻始終存在。燕、楚兩國爭雄,楚被滅國十七年,終是被複國。
項顏其意,倒並非不想助韓複國,隻是現今形勢非比從前。
春秋之亂,隻在人族,列國實力相仿,又各有忌諱,故無所畏懼。
韓國之亡,卻是亡於一方天地,魏國若助其複國,便是直麵神族,與之為敵。魏國雖稱雄列國,不過是人族諸國而已,如何是一方天地的敵手。
王禪見項顏沉吟不語,稍加思索,便知其所以,道:“項公,神族厲兵秣馬多年,一統諸天之心,早已昭然若揭。敢問項公,可知神族現今這位神皇是哪位?”
項顏搖頭道:“我隻曾聽聞神王、天尊二聖爭神之事,卻不知神皇隻為歸屬。”
王禪笑道:“咱們外人隻道神皇乃是一人,其實不然,神族之中,神王、天尊二聖並肩,不分軒輊。”
項顏嘖嘖道:“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這神族怎的竟推出兩位神皇?”
王禪道:“這便是二聖爭神所致。”
項顏奇道:“神族二聖爭神,我曾有所耳聞,隻是神族與我人族乃是兩方天地,故而知之不詳細。相國忽言此事,可是其中有何奧妙?”
王禪搖頭道:“這等神族機密大事,豈是我等能知的?我也是道聽途說,隻知爭神之由,始於天尊曾問神王,誰是神族之主。”
項顏撫須道:“想來天尊不甘屈於神王之下,是以有此一問。那神王怎麽說?”
王禪道:“神王說,我為神王,當為神族之主。神王之言,令得天尊大怒,當即使出無上神通,斬了神王的頭顱。”
席間諸人陡聞秘辛,不禁好奇更勝,皆停杯不飲,側耳傾聽。
項顏長子項渠卻是不信,道:“王相國未免言過其實,想那神王功參造化,修為冠絕天下,何等了得,豈會如此隨便便被斬掉頭顱?”
王禪笑道:“少將軍此言甚是。隻是此中經由,老夫確實不知,不過人雲亦雲罷了。不過現今神族乃是神王、天尊共治,想來天尊亦不弱於神王。”
項渠神情一滯,見他雲淡風輕的模樣,心中不禁來氣,還待再言。
項顏道:“渠兒切勿多言,王相堂堂韓國一國之相,見多識廣,豈是你能比得?”
項渠哼了一聲,道:“嗬,洛水之敗,猶然如新。韓國之亡,乃始於此。更何況韓國已亡,更何來相國一說。”
王禪聞言,登時麵紅耳赤,手足無措,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韓彥見項渠言語間辱及其師,怒不可遏,拔劍出鞘,厲聲道:“少將軍請慎言。”
項渠見韓彥不過隨從裝扮,心生輕視之意,道:“你是何人?敢在此咄嗟叱吒,不怕項上人頭不保?”
王禪趕忙起身,道:“小徒無狀,少將軍切勿見怪。”又低聲對韓彥道,“還不收劍退下。”
韓彥深唿了口氣,心下登時寬了,暗道:“我若連這等莽夫都容不得,又怎麽容得天下。”當下退開兩步,收劍而立,不再言語。
項渠見王禪不令韓彥給自己賠禮道歉,心中大怒,便要發作,卻聽項顏喝道:“渠兒盡在此胡鬧,還不快快退下!”
項渠無奈,躬身道:“孩兒告退。”斜晲韓彥一眼,便拂袖而去。
項顏舉杯笑道:“小兒言語無狀,衝撞之處,還請相國多多擔待。這位少年英氣勃勃,竟是相國高徒,卻不知姓甚名誰,仙鄉何處?”
王禪一愣,不想項顏竟會詢問韓彥姓名,一時囁嚅難言,隻得舉杯喝酒,待放下酒杯,心中已有計較,笑道:“小徒頑劣,怎入得項公法眼。他姓韓名彥,乃是我大韓建安人氏。徒兒,還不與項公見禮。”
韓彥心中暗驚:“老師怎的竟將我的姓名說與項顏聽?”
王禪見韓彥神思不屬,輕咳一聲,道:“徒兒,項公乃當世名將,英雄無敵,修為更是精湛,你若得他指點一二,終身受用無窮。”
韓彥拱手行禮,道:“晚輩韓彥,久聞項公威名,今日有幸拜見,實是萬千之喜。”
項顏聽罷,哈哈大笑,道:“不愧是相國高徒,果然聰明機智,卻不是老夫這幾個犬子能比得。”
王禪道:“項公謬讚啦。以禪觀之,少將軍雙目神光炯炯,乃是眸生重瞳之兆,與魏王一般,皆是聖人之相,他日必成大器。”
項顏心下一凜,尋思:“素聞這王禪有神鬼莫測之能,平日相交,未覺有異,今日終於領教了。渠兒天生重瞳,唯恐君上心生忌憚,隻得以神光遮掩,不想竟被他瞧出來啦。”
項梁見一時之間無人說話,氣氛寂靜尬然,幹笑一聲,道:“相國,可別給家兄擾了酒興,小侄敬您一杯。喝了此酒,咱們可得言歸正傳,小侄還等著您續講後事如何哩。”
王禪一愣,略一思索,即明其意,舉起酒杯,一飲而盡,笑道:“少將軍說笑了。”
項顏道:“梁兒所言甚是。老夫正要問相國,那神王給天尊斬了頭顱,後事如何?”
王禪道:“據說神王頭顱被斬,掉落世間,摔得粉碎,碎片化作洪水肆虐,使得神族民眾苦不堪言。”
項顏歎道:“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劫啊。那神王頭顱被斬,豈不實力大損,遠非天尊敵手?”
王禪搖頭道:“相傳神王有五顆頭顱,被斬一顆,想來並無大礙。隻是斬首之辱,豈能不報,於是與天尊展開搏鬥。二聖生死相搏,或戰於天,或戰於野,或戰於水,盡顯無上神通,如此這般,兩百年後,依然無法分出勝負,隻得重歸於好。自此二聖並尊,共治神族。”
項顏歎道:“果然不愧神族二聖,如此修為,此等戰鬥,當真令人神往。”
他聽得入神,恍惚不已,過了許久,方才自斟自飲,喝了杯酒,道,“不知相國忽說此神族秘事,所為何故?”
王禪道:“正如項公所言,神仙打架,凡人遭劫。修為到了神王這等地步,彈指間已足以毀天滅地,這也是諸天不可妄動幹戈的根由。”
話至此處,王禪不禁長歎一聲,緩緩斟了杯酒,道:“那二聖罷戰之後,重整旗鼓,才知戰鬥餘波殃及之廣,已令神族平民不堪重負。神王心懷慈悲,竟致傷心落淚。天尊卻言道,百姓之苦,不過水患所致,無地耕耘罷了,咱們神族沒有,難道別的天地也沒有?須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神域。普天之下,豈能有不奉天神之地?”
項顏聞言,登時勃然變色,拍案怒罵,道:“荒謬!真是荒謬!簡直豈有此理。他神族信奉天神,那是他神族之事,與我人族可是沒有半點幹係,怎的便是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神域了?真是荒天下之大謬。”
王禪道:“當初天道崩落,化為九天,我人族雖據一方天地,卻自夏帝之後,始終無強者領袖群倫,且兼常年內鬥,積弱已久,自不被其他諸天瞧在眼底。”
項梁奇道:“父親,孩兒聽您與相國長談,不時提及諸天一說。孩兒不解,這諸天究竟指的哪些天地?還請父親教誨。”
項顏麵露尬色,幹笑道:“梁兒,你這不是為難老父?老夫一介武夫,隻知諸天一說,指的是九方天地,詳盡之處,確實難言,你倒不如去問王相國。相國能言善辯,定能解你疑惑。”
項梁又對王禪拱手為禮,道:“還請相國不吝賜教。”
王禪道:“少將軍切勿多禮。老夫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常言道,天道無常,變幻莫測,豈料並不恆存,終於而至崩落,化為九方天地。”
項梁點頭道:“這九方天地之中,有神族治世的西昊天,妖族統轄的青丘天,還有咱們人族占據的這片天地,卻不知所謂何名?”
王禪歎道:“唉,當年各族自立,各占天地,皆有強者為尊,帝者命名,隻有咱們人族並無聖人出世,所以沒有稱謂。”
項顏道:“哼,那神族便是欺我人族無聖,屢屢攻伐,使得我人族諸國苦不堪言。”
王禪道:“誠然,此乃我人族隱痛。罷了,咱們言歸正傳。除了這三方天地,尚有冥界、靈界、魔界、須彌界等幾片天地。”
項梁笑道:“相國莫非欺我年幼不識數,這分明隻有七方天地,何來九天之說?”
王禪搖頭道:“非也,非也。少將軍有所不知,還有兩片天地,乃是禁忌之地,便是老夫,亦有所不知。”
項梁道:哦,原來如此。小侄言語無狀,請相國勿要見怪。敢問相國,這冥界乃是何族所居?”
王禪道:“萬物有靈,乃魂、魄二者結合而成。魂為陽,魄屬陰,至死之後,神魂靈氣歸於天而滋養天道,精魄形骸歸於地而成為鬼魂。這冥界便是鬼魂歸屬之地。”
項梁奇道:“依相國所言,咱們人族死了以後,化作鬼魂,豈不是要去這冥界?”
王禪道:“照理應是如此,隻是具體怎樣,老夫確實不知。”
項梁道:“相國,那靈界想來便是靈族所在?”
王禪搖頭道:“並非如此。那靈界又分八方,由天地四靈所轄,有八聖並稱,乃是九天之最強。隻因八聖各自為政,互不相服,固而不為諸天所忌。”
此間諸人聽得此言,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心中駭然。人族便是想出一個聖人,都是難如登天,這靈界竟是八聖比肩,當真難以理喻。
項梁道:“相國,那魔界又有什麽名堂?難道也有聖人坐鎮?”
王禪飲了杯酒,搖頭道:“那魔界倒是與我人族一般,並無聖人出世。據說魔界所在,非人非神,更不是妖獸鬼怪,男的身形醜惡,女的卻端莊美貌。該族自稱魔族,極是驍勇善戰,且手段兇殘。相傳魔界曾與神族的神族大戰,勝而屠之,戰場之上,無一人存活,隻有殘肢敗體,荒涼淒慘之至,後世稱之修羅戰場。”
項顏點頭道:“相國所言,老夫也略有耳聞。這魔界的魔族,確實悍勇無匹,都是嗜血成性之輩,手下有死無生。易地而處,若我人族與之戰鬥,可說全無勝算,且十死無生。”
王禪道:“還有一方天地,乃是諸天至小,且不說與其他天地相較,隻說我人族,便是十之其一尚且不到。這方天地靈氣稀薄,不適修煉,乃是諸天流放罪民之地,故稱天罰之地,又名須彌界。少將軍所說的靈族,便居於此界。”
項梁奇道:“竟有這等地方,小子真是聞所未聞。相國,這須彌界可有咱們人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