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無神呆了半晌,忙跟在王禪身後,緊緊拽住他的衣角,道:“師父,咱們要去哪裏?”
王禪道:“咱們出門在外,行走江湖,總得置些行頭。”當下帶著他尋到布莊,縫製了一襲青色錦衣、一雙皮靴。
待夏無神換了新衣,又梳洗一番,赫然是一個眉眼清秀的少年。
王禪仔細打量一番,奇道:“徒兒,你這模樣為師怎麽瞧得有幾分眼熟?”
夏無神道:“師父可是有什麽故人,與弟子模樣頗為相似麽?”
王禪想了一會,搖頭道:“為師記不起啦,想來是沒有的!你小孩兒不懂,修為到了師父這等境界,早已過目不忘,若果真見過相似之人,定不會忘。”
“我原以為師父交遊廣闊,見過與弟子模樣相近之人,也好問一問身世,卻是癡心妄想了。”夏無神歎了口氣,道,“師父,我看陳掌門這般一派之主,都對你禮敬有加,你如今是什麽境界的修為?”
王禪搖了搖頭,並不迴答,隻是帶著夏無神來到馬市。但見一匹匹大馬俱都身高驃肥,毛色光潤。
夏無神喜道:“師父,咱們是不是來此買馬?”
王禪笑道:“徒兒,你瞧一瞧,看上哪匹,咱們便買了它。為師教你的騎術,不過口頭述說,你不騎馬馳騁一番,終究隻是空談。”
夏無神聞言,好不欣喜,謝過師父,便專心致誌看了起來。
正在這時,一聲悲嘶傳來。二人聞聲望去,隻見一匹瘦骨嶙峋的暗紅色小馬被一名大漢牽著轡頭,走了過來。
夏無神見那小馬滿身的鞭傷,血漬斑斑,不由得生出惻隱之心,道:“師父,不如咱們買這匹吧!”
王禪笑道:“這匹小馬肌肉已消,骨似枯柴,已不堪其用,你確定要買它?”
夏無神點了點頭,道:“我看到它,便想到了我從前,卑躬屈膝,為奴為婢,所求不過是苟全性命。現今我有了師父,可以學本事,不再看人臉色過活,它卻如此苦楚,無人來搭救。師父,咱們將它買下,好不好?”
王禪點了點頭,走上前去,向那人買馬。那人起初搖搖頭,待見王禪掏出一片金葉子,忙接過金葉子,將韁繩給了他。
待王禪牽著馬走迴來,夏無神接過韁繩,笑道:“師父,謝謝你。”又摸了摸馬背,道,“小馬,你以後就跟著我啦!我而今跟師父學了本事,以後保管餓你不著。”
小馬瘦弱,卻頗有靈性,見夏無神神態親昵,也伸過頭,在他身上挨擦。
“師父,你錢它在與我親近哩。”夏無神欣喜道,“咱們給它起個名字吧!”
王禪在馬市的小販那裏買了些料草,一麵喂它,一麵笑道:“好啊。你便給起一個吧。”
夏無神想了一會,歎了口氣,無奈道:“我實在想不出來,師父,你學問高,還是你幫著起一個吧。”
王禪打量一下小馬,道:“此馬雖瘦小,然神駿內斂,或不是尋常馬匹。我看它皮毛泛紅,乃是本身色澤,不如便見它赤驄如何?”
“不愧是師父,便是起個名字都好聽些!”夏無神拍手叫好,又召出騰空畫影劍,道,“師父,一事不煩二主,不如給我的斷劍再起個好聽的名兒?”
王禪道:“此劍不是已有了名字?”
夏無神搖頭道:“那到底是別人起的名兒,不如咱們自己起的名兒聽著舒坦。”
王禪道:“你何不自己起個名字?”
夏無神摸了摸後腦勺,神情頗是忸怩,道:“師父,你覺得‘誅神’這個名字如何?”
王禪一怔,道:“你怎麽想的?”
夏無神道:“我想師父既然給我起名‘無神’,想來是有天下無神之意,但這世上又豈能真的無神,那待我學成了本事,手持此劍,誅盡世間神。”
話聲才落,忽聽轟隆幾聲猛然響起,原來晴空萬裏的天際驟然出現幾道雷光,一閃而過之後,便消失不見。
“天意!天意啊!”王禪抬頭看向焦雷消失之處,怔怔出神半晌,緩緩道:“徒兒,為師此番來楚國,乃是身有要事,隻是一直茫然無所得,才到縹緲峰贈藥,先伏下一樁機緣,待日後有所求之時,再來拜山。現今你已初有所得,隻需按部就班修煉即可,為師該去辦自己的事啦。”
夏無神眼眶一紅,哽咽道:“師父,你不要徒兒了麽?徒兒不要新衣,不要新鞋,不要小馬了,師父不要不要徒兒好不好?”
王禪見他神色淒楚,目光充滿祈求之色,心中一陣酸楚,道:“乖徒兒,師父怎會不要你。咱們隻是暫且分別,來日自有相見之日。”
夏無神舉起衣袖,拭去眼淚,道:“師父,你便帶著徒兒一起。徒兒雖見識淺薄,修為微弱,但師父為難之時,徒兒也可與師父說說話,解個悶兒。”
“徒兒,你如今年歲尚小,該曆練江湖,以增見聞,以後方能有所建樹。須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王禪掐指算了一番,道,“三年之後,大雪之時,為師恐怕會有一劫,你屆時來魏國都城金陵城,或許可救為師一命。”
夏無神一怔,道:“師父,你已是這般厲害,還有誰能傷得了你?再說徒兒如此愚笨,縱是這三年間不吃、不喝、不睡,無時無刻都在修煉,怕也是難以追上師父。師父尚且無法匹敵,徒兒有本事救麽?”
王禪道:“徒兒切不可妄自菲薄,你頗有天資,根基亦十分雄厚,假以時日定能勝過為師。”說罷,遞給夏無神一個小包裹,裏麵放著幾本書籍,還有一些散碎銀子、幾片金葉子。
“師父,那咱們是就此別過麽?”夏無神接過包裹,聲音漸而哽咽,“你年歲大了,在外行事別太操勞。三年之後,我便來尋你。”
師徒二人告別,夏無神佇立街道中,眼望王禪漸行漸遠,終於被人潮淹沒,一時間不舍與茫然盡皆湧上心頭。
過了良久,夏無神才收拾心情,騎上小馬赤驄出了丹陽城,也不辨方向,隻是緩緩信步而行。
一路之上,夏無神打尖住店,也不忘了給赤驄備上一份。如此過得半月,原本瘦弱的小馬精神逐漸健旺,身體也膘肥體壯。
這一人一馬,互以為伴,遍遊楚國大地。夏去秋來,冬盡春至,如此過了一年有餘。
這一日,夏無神忽地一時興起,便離了楚國,來到古魚國。正在官道上馳騁時,遠遠瞧見一個身影正在路邊小憩。
待到近時,夏無神瞧得明白,卻不是青依是誰?當下心中大喜,便要勒馬相認,心念一轉,又想:“我與青依姐姐許久不見,也不知她還認不認得我?且待我逗她一逗。”
馬匹奔馳極快,轉眼便到了跟前。夏無神勒住馬頭,遙指前方,問道:“小姑娘,前麵過去可是到了古魚國地界?”
青依見到他雙目流光溢彩,一雙眼瞳竟是金色,心中一凜,暗道:“這是什麽人,眼睛竟是金色,看他童顏鶴發的模樣,莫非是什麽隱世高人?若果然如此,我該與他結交為友。嗬,不想我頭一遭出門,便遇此等好事。”
夏無神見青依發愣,暗自納悶:“莫非青依姐姐已認出了我麽?且讓我再試她一試。”又問道:“小姑娘,敢問前麵過去可是到了地界?”
青依心念一轉,故作生氣,道:“哼,你這人好不識趣!”
夏無神不禁一愣,奇道:“我怎的不識趣了?”
青依道:“瞧你模樣,也不過十多歲年紀,比我也大不得多少,區區幾歲而已,怎的便小姑娘前小姑娘後?”
夏無神笑道:“姑娘說的在理,是在下魯莽了。”
青依哼了一聲,又道:“還有,似你這般,見了人也不通姓名,也不打揖作禮,隻坐在馬上,唿之則來,揮之則去,有你這般問路的麽?”
夏無神無奈,隻得下了馬,抱拳為禮,道:“姑娘,在下夏無神,自楚國而來,此去東南。敢問前麵過去可是到了古魚國地界?”
青依心中頗覺失望:“我這兩年徘徊於楚國與古魚國,常聽人說起九天縹緲樓,卻從未聽說夏無神這一號人物!聽他說話,聲音青澀,想來年紀並不甚大。青依啊青依,你忒也異想天開了。這世上的隱世高人豈是你輕易能見著的。”
她點頭道:“嗯,如此才對,你下迴須得記住了,做人切記不可傲慢無禮。你叫夏無神麽?這名字好生怪異。咦,你姓夏?這楚國還有人敢姓夏麽?”
夏無神聞言,愣了一下,正要說話,卻聽青依忽地叫道:“咦呀,你這紅馬倒甚是威武。”
她一麵說著,便伸手摸了過去,忽覺手上一涼,似有一股粘糊糊的東西蘸在手上,縮迴手時,不覺大吃一驚,道,“哎呀,這馬流血了。你這人怎的這般鐵石心腸,有什麽大事須如此焦急趕路,這般駿馬硬生生給你毀了。”
夏無神傲然一笑,道:“姑娘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且請看,這馬精神抖擻,哪有半分受傷的跡象?”
青依伸過手,給他看手上的血跡,氣唿唿地道:“那這個你又作何解釋,若不是受了傷,怎會流出這許多血?”
夏無神哈哈笑道:“姑娘,你這可就孤陋寡聞了,這不是血,是馬身上流出的汗!”
轉念一想,又覺怪異:“聽這姑娘口音,分明是薑國人,怎的會不識我這赤驄的出處?”
夏無神這坐騎正是之前與其師分別之時,所買的小瘦馬赤驄。
赤驄本是出自薑國的汗血寶馬,隻因所遇非人,以致屈於村夫之手,後來經他精心照料之下,漸漸恢複本性,原來是不可多得的千裏良駒。
青依愕然道:“你當我三歲孩童麽,這世上哪有紅色的汗?明明是你將馬騎得壞了,故意這般說法。”
夏無神此時已哭笑不得,耐著性子,道:“這確是汗。姑娘,你有所不知,薑國有一種奇馬,人稱汗血馬。出汗時殷紅如血,脅如插翅,可日行千裏。我這紅馬便是從薑國而來。”
青依點點頭,似恍然大悟,口中嘖嘖稱奇,又伸手去摸,忽地身形一閃而過,人已縱身上馬,笑吟吟道:“我現今曉得這不是血,而是汗了。謝了你的馬兒,待到了古魚國我再還你!”話聲未落,紅馬四蹄翻飛,已發足疾馳而去。
她本是薑國生人,這汗血馬便出自薑國,她如何不識得。隻是此時饑腸轆轆,心中隻想快些趕路,等到了飯店大吃一頓,故而假作不知,先將馬騙來再做計較。
青依雙腿一夾,縱馬疾馳,但覺耳旁唿唿風響,路旁樹木不住倒退,晃眼便奔出了裏許,心中兀自得意:“從前在家裏時候,這汗血馬隨時可見,並不覺得如何稀奇。此時著急趕路,竟派上大用,隻有些對不住那少年。瞧他那人,體格健碩,壯如蠻牛,走個數百裏路,當不在話下。”
她使計得了紅馬,心中甚是歡喜,迴頭看去,卻是一驚,身後竟沒了夏無神的蹤影。
正失神間,忽聽得他的聲音自耳旁響起:“姑娘,你要騎馬,與我說了,我讓給你便是,何必耍弄於我。且看是你四條腿快些,還是我兩條腿快些。”
青依聞言,心中駭然,轉過頭,見他隨馬在側,不禁奇道:“你怎地在我旁邊!”
又見他身後塵土不揚,如禦風而行一般,心中暗自欽佩:“似他這等身法,想來修為不弱。瞧他不過十多歲的模樣,比我或者還小著一些,堪堪束發之年,怎地如此了得,便是我薑國最年輕的少年天才,也不過如此。”
青依見他身法了得,心中敬意頓生,又見他慷慨豪邁,也不生分,道:“兀那少年,怎麽說話的,憑什麽你是兩條腿,我便是四條腿啦。好端端一個人教你給說成了畜牲。”
夏無神麵上一紅,微覺窘迫,道:“在下失言,請姑娘萬勿見怪。”
王禪道:“咱們出門在外,行走江湖,總得置些行頭。”當下帶著他尋到布莊,縫製了一襲青色錦衣、一雙皮靴。
待夏無神換了新衣,又梳洗一番,赫然是一個眉眼清秀的少年。
王禪仔細打量一番,奇道:“徒兒,你這模樣為師怎麽瞧得有幾分眼熟?”
夏無神道:“師父可是有什麽故人,與弟子模樣頗為相似麽?”
王禪想了一會,搖頭道:“為師記不起啦,想來是沒有的!你小孩兒不懂,修為到了師父這等境界,早已過目不忘,若果真見過相似之人,定不會忘。”
“我原以為師父交遊廣闊,見過與弟子模樣相近之人,也好問一問身世,卻是癡心妄想了。”夏無神歎了口氣,道,“師父,我看陳掌門這般一派之主,都對你禮敬有加,你如今是什麽境界的修為?”
王禪搖了搖頭,並不迴答,隻是帶著夏無神來到馬市。但見一匹匹大馬俱都身高驃肥,毛色光潤。
夏無神喜道:“師父,咱們是不是來此買馬?”
王禪笑道:“徒兒,你瞧一瞧,看上哪匹,咱們便買了它。為師教你的騎術,不過口頭述說,你不騎馬馳騁一番,終究隻是空談。”
夏無神聞言,好不欣喜,謝過師父,便專心致誌看了起來。
正在這時,一聲悲嘶傳來。二人聞聲望去,隻見一匹瘦骨嶙峋的暗紅色小馬被一名大漢牽著轡頭,走了過來。
夏無神見那小馬滿身的鞭傷,血漬斑斑,不由得生出惻隱之心,道:“師父,不如咱們買這匹吧!”
王禪笑道:“這匹小馬肌肉已消,骨似枯柴,已不堪其用,你確定要買它?”
夏無神點了點頭,道:“我看到它,便想到了我從前,卑躬屈膝,為奴為婢,所求不過是苟全性命。現今我有了師父,可以學本事,不再看人臉色過活,它卻如此苦楚,無人來搭救。師父,咱們將它買下,好不好?”
王禪點了點頭,走上前去,向那人買馬。那人起初搖搖頭,待見王禪掏出一片金葉子,忙接過金葉子,將韁繩給了他。
待王禪牽著馬走迴來,夏無神接過韁繩,笑道:“師父,謝謝你。”又摸了摸馬背,道,“小馬,你以後就跟著我啦!我而今跟師父學了本事,以後保管餓你不著。”
小馬瘦弱,卻頗有靈性,見夏無神神態親昵,也伸過頭,在他身上挨擦。
“師父,你錢它在與我親近哩。”夏無神欣喜道,“咱們給它起個名字吧!”
王禪在馬市的小販那裏買了些料草,一麵喂它,一麵笑道:“好啊。你便給起一個吧。”
夏無神想了一會,歎了口氣,無奈道:“我實在想不出來,師父,你學問高,還是你幫著起一個吧。”
王禪打量一下小馬,道:“此馬雖瘦小,然神駿內斂,或不是尋常馬匹。我看它皮毛泛紅,乃是本身色澤,不如便見它赤驄如何?”
“不愧是師父,便是起個名字都好聽些!”夏無神拍手叫好,又召出騰空畫影劍,道,“師父,一事不煩二主,不如給我的斷劍再起個好聽的名兒?”
王禪道:“此劍不是已有了名字?”
夏無神搖頭道:“那到底是別人起的名兒,不如咱們自己起的名兒聽著舒坦。”
王禪道:“你何不自己起個名字?”
夏無神摸了摸後腦勺,神情頗是忸怩,道:“師父,你覺得‘誅神’這個名字如何?”
王禪一怔,道:“你怎麽想的?”
夏無神道:“我想師父既然給我起名‘無神’,想來是有天下無神之意,但這世上又豈能真的無神,那待我學成了本事,手持此劍,誅盡世間神。”
話聲才落,忽聽轟隆幾聲猛然響起,原來晴空萬裏的天際驟然出現幾道雷光,一閃而過之後,便消失不見。
“天意!天意啊!”王禪抬頭看向焦雷消失之處,怔怔出神半晌,緩緩道:“徒兒,為師此番來楚國,乃是身有要事,隻是一直茫然無所得,才到縹緲峰贈藥,先伏下一樁機緣,待日後有所求之時,再來拜山。現今你已初有所得,隻需按部就班修煉即可,為師該去辦自己的事啦。”
夏無神眼眶一紅,哽咽道:“師父,你不要徒兒了麽?徒兒不要新衣,不要新鞋,不要小馬了,師父不要不要徒兒好不好?”
王禪見他神色淒楚,目光充滿祈求之色,心中一陣酸楚,道:“乖徒兒,師父怎會不要你。咱們隻是暫且分別,來日自有相見之日。”
夏無神舉起衣袖,拭去眼淚,道:“師父,你便帶著徒兒一起。徒兒雖見識淺薄,修為微弱,但師父為難之時,徒兒也可與師父說說話,解個悶兒。”
“徒兒,你如今年歲尚小,該曆練江湖,以增見聞,以後方能有所建樹。須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王禪掐指算了一番,道,“三年之後,大雪之時,為師恐怕會有一劫,你屆時來魏國都城金陵城,或許可救為師一命。”
夏無神一怔,道:“師父,你已是這般厲害,還有誰能傷得了你?再說徒兒如此愚笨,縱是這三年間不吃、不喝、不睡,無時無刻都在修煉,怕也是難以追上師父。師父尚且無法匹敵,徒兒有本事救麽?”
王禪道:“徒兒切不可妄自菲薄,你頗有天資,根基亦十分雄厚,假以時日定能勝過為師。”說罷,遞給夏無神一個小包裹,裏麵放著幾本書籍,還有一些散碎銀子、幾片金葉子。
“師父,那咱們是就此別過麽?”夏無神接過包裹,聲音漸而哽咽,“你年歲大了,在外行事別太操勞。三年之後,我便來尋你。”
師徒二人告別,夏無神佇立街道中,眼望王禪漸行漸遠,終於被人潮淹沒,一時間不舍與茫然盡皆湧上心頭。
過了良久,夏無神才收拾心情,騎上小馬赤驄出了丹陽城,也不辨方向,隻是緩緩信步而行。
一路之上,夏無神打尖住店,也不忘了給赤驄備上一份。如此過得半月,原本瘦弱的小馬精神逐漸健旺,身體也膘肥體壯。
這一人一馬,互以為伴,遍遊楚國大地。夏去秋來,冬盡春至,如此過了一年有餘。
這一日,夏無神忽地一時興起,便離了楚國,來到古魚國。正在官道上馳騁時,遠遠瞧見一個身影正在路邊小憩。
待到近時,夏無神瞧得明白,卻不是青依是誰?當下心中大喜,便要勒馬相認,心念一轉,又想:“我與青依姐姐許久不見,也不知她還認不認得我?且待我逗她一逗。”
馬匹奔馳極快,轉眼便到了跟前。夏無神勒住馬頭,遙指前方,問道:“小姑娘,前麵過去可是到了古魚國地界?”
青依見到他雙目流光溢彩,一雙眼瞳竟是金色,心中一凜,暗道:“這是什麽人,眼睛竟是金色,看他童顏鶴發的模樣,莫非是什麽隱世高人?若果然如此,我該與他結交為友。嗬,不想我頭一遭出門,便遇此等好事。”
夏無神見青依發愣,暗自納悶:“莫非青依姐姐已認出了我麽?且讓我再試她一試。”又問道:“小姑娘,敢問前麵過去可是到了地界?”
青依心念一轉,故作生氣,道:“哼,你這人好不識趣!”
夏無神不禁一愣,奇道:“我怎的不識趣了?”
青依道:“瞧你模樣,也不過十多歲年紀,比我也大不得多少,區區幾歲而已,怎的便小姑娘前小姑娘後?”
夏無神笑道:“姑娘說的在理,是在下魯莽了。”
青依哼了一聲,又道:“還有,似你這般,見了人也不通姓名,也不打揖作禮,隻坐在馬上,唿之則來,揮之則去,有你這般問路的麽?”
夏無神無奈,隻得下了馬,抱拳為禮,道:“姑娘,在下夏無神,自楚國而來,此去東南。敢問前麵過去可是到了古魚國地界?”
青依心中頗覺失望:“我這兩年徘徊於楚國與古魚國,常聽人說起九天縹緲樓,卻從未聽說夏無神這一號人物!聽他說話,聲音青澀,想來年紀並不甚大。青依啊青依,你忒也異想天開了。這世上的隱世高人豈是你輕易能見著的。”
她點頭道:“嗯,如此才對,你下迴須得記住了,做人切記不可傲慢無禮。你叫夏無神麽?這名字好生怪異。咦,你姓夏?這楚國還有人敢姓夏麽?”
夏無神聞言,愣了一下,正要說話,卻聽青依忽地叫道:“咦呀,你這紅馬倒甚是威武。”
她一麵說著,便伸手摸了過去,忽覺手上一涼,似有一股粘糊糊的東西蘸在手上,縮迴手時,不覺大吃一驚,道,“哎呀,這馬流血了。你這人怎的這般鐵石心腸,有什麽大事須如此焦急趕路,這般駿馬硬生生給你毀了。”
夏無神傲然一笑,道:“姑娘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且請看,這馬精神抖擻,哪有半分受傷的跡象?”
青依伸過手,給他看手上的血跡,氣唿唿地道:“那這個你又作何解釋,若不是受了傷,怎會流出這許多血?”
夏無神哈哈笑道:“姑娘,你這可就孤陋寡聞了,這不是血,是馬身上流出的汗!”
轉念一想,又覺怪異:“聽這姑娘口音,分明是薑國人,怎的會不識我這赤驄的出處?”
夏無神這坐騎正是之前與其師分別之時,所買的小瘦馬赤驄。
赤驄本是出自薑國的汗血寶馬,隻因所遇非人,以致屈於村夫之手,後來經他精心照料之下,漸漸恢複本性,原來是不可多得的千裏良駒。
青依愕然道:“你當我三歲孩童麽,這世上哪有紅色的汗?明明是你將馬騎得壞了,故意這般說法。”
夏無神此時已哭笑不得,耐著性子,道:“這確是汗。姑娘,你有所不知,薑國有一種奇馬,人稱汗血馬。出汗時殷紅如血,脅如插翅,可日行千裏。我這紅馬便是從薑國而來。”
青依點點頭,似恍然大悟,口中嘖嘖稱奇,又伸手去摸,忽地身形一閃而過,人已縱身上馬,笑吟吟道:“我現今曉得這不是血,而是汗了。謝了你的馬兒,待到了古魚國我再還你!”話聲未落,紅馬四蹄翻飛,已發足疾馳而去。
她本是薑國生人,這汗血馬便出自薑國,她如何不識得。隻是此時饑腸轆轆,心中隻想快些趕路,等到了飯店大吃一頓,故而假作不知,先將馬騙來再做計較。
青依雙腿一夾,縱馬疾馳,但覺耳旁唿唿風響,路旁樹木不住倒退,晃眼便奔出了裏許,心中兀自得意:“從前在家裏時候,這汗血馬隨時可見,並不覺得如何稀奇。此時著急趕路,竟派上大用,隻有些對不住那少年。瞧他那人,體格健碩,壯如蠻牛,走個數百裏路,當不在話下。”
她使計得了紅馬,心中甚是歡喜,迴頭看去,卻是一驚,身後竟沒了夏無神的蹤影。
正失神間,忽聽得他的聲音自耳旁響起:“姑娘,你要騎馬,與我說了,我讓給你便是,何必耍弄於我。且看是你四條腿快些,還是我兩條腿快些。”
青依聞言,心中駭然,轉過頭,見他隨馬在側,不禁奇道:“你怎地在我旁邊!”
又見他身後塵土不揚,如禦風而行一般,心中暗自欽佩:“似他這等身法,想來修為不弱。瞧他不過十多歲的模樣,比我或者還小著一些,堪堪束發之年,怎地如此了得,便是我薑國最年輕的少年天才,也不過如此。”
青依見他身法了得,心中敬意頓生,又見他慷慨豪邁,也不生分,道:“兀那少年,怎麽說話的,憑什麽你是兩條腿,我便是四條腿啦。好端端一個人教你給說成了畜牲。”
夏無神麵上一紅,微覺窘迫,道:“在下失言,請姑娘萬勿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