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雪和李春光在久別重逢的最初一段日子裏,互相都小心地躲避著,裝作你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你。


    這一點他們的想法和做法是一致的。


    他們並沒有商量過,但步調一致得跟商量過一樣。


    在班上,他們各幹各的活兒,隻和石頭打交道就行了。


    石頭是沉重的,也是曆經滄桑有來曆的,它們從來不說什麽,整也好,碎也好,都是隨遇而安,不壞人間的事。


    下了班,他們各自呆到自己的宿舍裏,守著自己的一塊天地,誰也不知道他們以前是認識的。


    董瑞雪跟同宿舍的兩個女工都認識了,除了那個農村來的姑娘小王,還有一個小魏。


    小王在石坑上畫的絞車房開絞車,上的是夜班,跟董瑞雪不是一個班。


    小魏是食堂裏的炊事員,開飯的時候在窗口賣飯。


    董瑞雪是後來的人,有些理虧似的,每天灑水掃地都是她。


    窗玻璃不知多長時間沒擦了,灰蒙蒙酌,透明的玻璃幾乎不透明了。


    董瑞雪登上窗台,把窗玻璃裏裏外外擦了一遍又一遍,幹淨得跟沒裝玻璃一樣。


    小魏是個愛幹淨的人,她的幹淨勁兒都用在自己**了,小王不擦玻璃,她也不擦。


    董瑞雪把玻璃擦得這麽透亮,她一眼就看見了。


    但她沒誇董瑞雪,沒提擦玻璃的事,隻說董瑞雪怎麽不買個箱子呢,沒箱子是很不方便的。


    董瑞雪聽出來,這就是對她的勞動和服務的讚許了,裏麵有關心和為她著想的意思。


    她說是的,是需要一個箱子。


    她問小魏,附近哪兒有賣箱子的。


    小魏跟她說了一個地方,是一個商店,說那兒有賣箱子的,但不是木箱子,價線也貴。


    要講實用,便宜,還是木箱子好一些。


    董瑞雪讚成小魏的看法,舉了實例,說她家有一隻屬於她的木箱子,不但能盛東西,還耐用,她用了好多年了,還是好好的。


    而商店裏那些說不上用什麽東西做的箱子,大紅大綠的,一看就是樣子貨。


    說話得順風,小魏向董瑞雪提了一個建議,說董瑞雪要是急著用箱子,可以向場裏放炮員那裏要一個炸藥箱子,放炮員每天要放炮,一兩天就空下來一個炸藥箱子。


    炸藥箱子都是用木條釘成的,結實著呢。


    小魏說著,掀起她床下的被單,讓董瑞雪往她床下看,說她床下放的那隻箱子就是盛炸藥的箱子。


    董瑞雪承認這箱子挺好的。


    她心說,她才不會隨便跟人家要東西,凡是公家的東西,她一概不沾。


    她嘴上可不這麽說,她說,等什麽時候有機會了,她也跟人家要一個先用著。


    話一說開,她們的話就多了。


    小魏手上也正在織一件線衣,所用的材料不是毛線,也是拆手套拆下來的棉線。


    董瑞雪注意到了,這個場裏的女工幾乎每人都在用手套線織花織草,再把花呀草的拚成線坎肩、線衣和線褲。


    她們上班時都不戴手套,寧可把手磨破,卻把手套省下來了,改織成別的東西。


    她們織的花樣不斷翻新,隔幾天就有一個新的花樣推出。


    這仿佛成了場裏的一個時尚,女工們都在趕這個時尚。


    不光是女工,一些男工大概受到傳染,也加入了織線活兒的行列。


    男工拙手拙腳,半天織上一針,顯得有些可笑。


    董瑞雪剛領到一個月的勞保用品,其中隻包括一雙手套。


    一雙手套拆開了,還織不成別的東西。


    等她攢下幾雙手套之後,她也會在織線活兒方麵露一手兒的。


    眼下她隻能和小魏討論花樣兒問題,她們討論得興致很高,在別的屋的女工聽來,她們差不多已成了好朋友了。


    其實董瑞雪的心思全不在這些針頭線腦上頭,她的心思深處藏著別的東西,有時稍有空子,那些東西突然就翻上去,在她心口不輕不重地撞一下下,撞得她半天緩不過神來。


    待宿舍隻剩下她一個人時,她就把門關了,從提包裏拿出李春光送給她的筆記本,看李春光寫給她的信。


    這種寫信的方法是奇特的,不是寫在單張的信紙上,是寫在本子裏;不是裝進信封裏投寄,而是以本子代信封,托一個小男孩兒交給她。


    董瑞雪想,虧得是這種方法,信連同筆記本才保存下來了,要是單獨的一封信,能不能保存下來還很難說。


    她這次看信看得很仔細,一字一句地看,一字一句地琢磨。


    也許是時過境遷,她的心情與過去不同了,她在信裏看出新的內容,也看出新的感受。


    她想,李春光對她是很癡情的,是真的動心動肝。


    她把李春光害苦了,卻並沒有給李春光什麽迴報。


    她看著看著就走了神,想象到李春光所說的躲在一叢葦子後麵看她的樣子,當時她要是知道李春光對她那樣癡情,那樣忘我,她會給他一點迴報的,起碼不至於讓李春光那麽失望。


    在李春光的信裏,董瑞雪找不出一個愛字。


    這正是李春光的聰敏處,他對那個字太尊重、太敬畏,就小心躲避著,不把那個字說出來。


    但滿篇裏都透著那個意思,看了讓人心軟,逐讓人想哭。


    這是董瑞雪有生以來收到的第一份這樣的信,是第一個人向她這樣表露心跡,之所以一直沒舍得丟掉,大概是舍不得的緣故吧。


    聽到外麵有腳步聲,董瑞雪受了一點驚,趕緊把筆記本合起來,壓到枕頭底下去了。


    董瑞雪把灑水和掃地擴大到院子裏。


    每間宿舍都配有一把鐵壺,她用鐵壺把水提來,倒進自己的臉盆裏,再一點一點往院子裏灑。


    太陽曬了一天,院子裏的地曬熱了,灑一些水,院子裏就清涼多了。


    去茶爐房打水迴來的路上,董瑞雪看見了一個人,這個人的穿戴和儀表都比較講究,有著幹部的風度,不像是采石場的人。


    董瑞雪對生人有些莫名的害怕,低下頭正要走過去,那人說話了:“如果我沒認錯的話,你是董瑞雪吧?”董瑞雪站下了,不知承認好,還是不承認好,疑惑地看著這個人。


    這個人對董瑞雪說了她的姓。


    董瑞雪想了想,才知道人家是采石場的支部書記。


    書記說,他這幾天到市裏開會去了,上午才迴來。


    沒去開會之前,他就知道董瑞雪要來,他很歡迎董瑞雪到采石場工作。


    董瑞雪對歡迎的說法是不敢當的,又不好說什麽,表情不大自然。


    書記要董瑞雪到他的辦公室坐坐。


    董瑞雪不想去,說以後再去吧。


    書記不容她推辭,說來吧。


    董瑞雪隻得提著鐵壺跟書記走。


    董瑞雪看見書記的白的確良半袖衫洗得很白,褲線很直,黑亮的皮涼鞋和淺灰絲光襪子也非同一般。


    她想這人跟場長不一樣,場長像個工人,書記像個有化的人。


    而有化的人是可怕的。


    書記門口掛有竹簾子,簾子上有紅綠黃三色油漆畫的荷花圖案,隻是有些斑駁不清,荷小成荷,花不成花。


    進了屋,董瑞雪才知道這是書記的辦公室兼臥室。


    屋裏很整潔,**支了雪白的蚊帳,蚊帳兩邊撩開,分掛在兩個黃銅鉤上,鉤上有明黃色流蘇,流蘇分垂兩側,很是有形有狀。


    進門靠窗子處,放一張辦公桌,桌上有玻璃板,玻璃板擦得很幹淨,下麵壓著幾張黑白照片。


    來到這樣的屋裏,不知為什麽,董瑞雪有些緊張。


    書記在桌子後麵的椅子上坐下,指一個椅子讓董瑞雪坐下,說:“小董,我們早就認識了。”


    這話從何說起?董瑞雪更緊張了,她腦子裏把過去認識的人快速過了一遍,想不起在哪兒見過這位書記。


    她說:“是嗎?我怎麽沒一點印象。”


    書記不動聲色,讓她再想想。


    董瑞雪簡直有些恐懼了,她不知不覺往她下過鄉的那個公社想,難道是那個公社的某個幹部到這裏當書記來了。


    這事不是不可能,李春光都可以到這裏當工人,別的人也可以到這裏當書記。


    董瑞雪的臉慢慢發白,心裏越揪越緊,她搖搖頭,說想不起來。


    書記進一步啟發她,說以前天天聽她說話。


    董瑞雪總算想起來了,書記指的是她在廣播站當廣播員的事。


    她心上稍微輕鬆一些,但緊張的情緒仍沒有徹底轉過來。


    她低下了眉,說書記真會開玩笑。


    書記看出來,他的玩笑把董瑞雪嚇住了,他本意是想跟董瑞雪賣個關子,造成·種輕鬆的氣氛,沒想到適得其反,效果這麽糟糕。


    他轉了話題,說聽場長和班長說了,她表現不錯,幹活很賣勁,一點兒也不嬌氣,應該堅持下去。


    他問董瑞雪業餘時間幹點什麽,是看書還是織線衣。


    還提到他愛人,說他愛人在農村老家公社衛生院當醫生,特別喜歡織線農,會織許多花樣。


    說著就指玻璃板下麵的照片給董瑞雪看,說那個就是他愛人。


    董瑞雪說,那她要看看。


    書記站起來,把椅子往一旁移了移,給董瑞雪讓開一個地方。


    直到這時,董瑞雪手裏的鐵壺還一直提管,沒放在地上。


    書記又跟她說笑話,說又沒人搶她的水壺,水壺老提在手裏幹什麽。


    董瑞雪這才笑了,把水壺放在地上,伸頭去看照片。


    那張照片是書記全家人的合影,他和愛人在後,兩個兒於在前。


    他愛人長得挺靜的,兩個兒子也好。


    董瑞雪說真不錯。


    書記點了一支煙,要董瑞雪放下思想包袱,好好幹,有什麽困難隻管說,有什麽想法也可以隨時談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落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慶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慶邦並收藏落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