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光和董瑞雪所在的采石班是一個集體,他們的集體活動是很多的。每天按時到石坑裏采石頭,這就不說了,沒人把勞動說成是活動。他們的活動多是在八小時以外進行的,多是政治性的。比如每天班後的政治學習,是必不叮少的。對這種學習有一個命名,叫天天讀,意思很好懂,就是每天都要讀,一天不讀就違背了天天讀所規定的原則。至於讀什麽,卻沒有嚴格規定,有件就讀件,沒件就讀報紙。報紙上每天都有大批判章,隨便找來一張就夠讀半天的。董瑞雪他們這個班是八點班,就是說早上八點上班,下午四點下班。下班後,他們洗過手臉,換過農服,就集中到班長所在的宿舍去了。班長屋裏有三張床,他們大都坐在床邊上。有的人帶了自製的小馬紮,坐在小馬紮上。屋裏人太滿,還有人坐在門口。這一段時間,他們並不覺得難熬,因為班後學習已成了習慣。他們臉上洗得很光鮮,有的搽了雪花膏。有的洗了頭,頭發還濕著,抿出了自覺的形狀。有比較好看的衣服,他們也喜歡在學習的時候穿上,有意無意地展示一下。剛幹了一班活兒,他們有些放鬆,表情有些適意。學習期間,什麽活兒都不許幹,不許打線衣,不許鉤花,不許看別的書,隻允許抽煙。除了女工,那些男工幾乎每人嘴上都叼著一顆煙,很自足很享受的樣子。煙當然是很一般的,價錢不貴。但都是熟煙,不是生煙,煙味不難聞。煙霧大了些,每個人臉上都霧蒙蒙的。李春光是個例外,他不抽煙。他父親就不抽煙,他沒受過的熏陶,也不抽煙。在學習期間,他不抽煙也有借口,因為他還要念件,念報紙。班長識字不多,念東西不行,就讓李春光替他念。書記讜過,李春光是個秀才。班長也認為李春光是個秀才。班長不會隨便指定一個人念東西,他覺得念東西是一種待遇,他把這種待遇給了李春光。盡管人都到齊了,在開始學習之前,班長還要點一下名,說是例行公事,也是班長行使權利。他點了李春光的名。李春光說到。他點了董瑞雪的名,董瑞雪也說到。他點了那個女工周師傅的名,周師傅就在班長身旁坐著,她沒有說到,說姑奶奶在你眼皮子底下呢。別人都笑了,班長不笑,班長說嚴肅點。班長又點了一遍周師傅的名,周師傅這次也迴答了到。這樣,李春光就可以開念了。李春光願意念。董瑞雪跟他在一個屋子坐著,他想躲避董瑞雪是很難的,因為人的眼睛跟好的照相機一樣,是帶廣角的,比如他要看一眼班長,就不可避免地把董瑞雪也看到了。而一開始念東西,情況就好多了,他的眼睛盯著黑字,一行又一行,就不用擔心會看到董瑞雪了。他眼睛看著字,嘴裏念著字,心卻不在字上。那些字不過是一些黑色的符號,他無心去理解它們,不知道它們表示的都是什麽意思。他心裏有一個念頭老是翻來覆去,董瑞雪在這裏呢,董瑞雪在聽他念東西呢。這些字都是熟字,而且每篇東西的排列都差不多,他念得很順利。他自己的耳朵還是聽到了自己念東西時發出的聲音,聲音裏沒帶什麽感**彩,不是很好聽,但也不難聽,他覺得自己的音質還是不錯的,比較平穩,還有一點渾厚。
從表麵上看,董瑞雪聽得很專注。她兩手空著,眼睛也空著,完全是謙虛的表情。她耳朵裏不空,聽到的是李春光的聲音。她時不時地要確認一下,這是李春光的聲音。她聽的隻是聲音,對聲音裏所吐的字也不用心。她老是走神,別人的目光在她臉上過來過去,她沒什麽反應,她的目光其實是虛的,或者說是飄悠著的。她想起臨迴城那天,李春光冒著雨,躲在車站的一個牆角送他,頭發都淋濕了,很可憐的樣子。她當時心頭湧起的也是憐惜的感情,並有著很大的感動。她記得清清楚楚,當時是答應給李春光寫信的,可到底沒有寫。有幾次,她是想過給李春光寫信,可一看李春光給她的信,她就不敢寫了。她覺得李春光是很會寫信的,字也好看。而她,寫寫不行,寫寫還是不行,覺得相差很遠,不能和李春光的信形成對應,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寫信的事拖下來了。她不能原諒自己,這種理由是說不出來的。認真對自己追究起來,她沒給李春光寫信,是因為沒有心魂的逼使,正如李春光所說,他們人各東西,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見麵的機會了。人互相通信,是因為不能見麵,才以信謀麵,才見信如麵。而通信的真正目的,還是心存見麵的希望,還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見麵。知道了見麵的可能性不大,寫信的熱情就淡了,寫不寫都無所渭。世上有多少親朋好友中斷了通信和聯係,都是長久不能見麵所致。董瑞雪沒給李春光寫信的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想一刀割斷和那個公社所有人的聯係,同時割斷那段曆史,以遮蓋心中的隱痛。如果她給李春光寫信,那裏人難免會知道她的工作單位和地址,說不定會有人進城找她,托她辦事。那樣的話,她跟那地方人的聯係就割不斷,曆史也就割不斷,就失去在城市隱身和自欺欺人的效果了。她能想象得到,李春光一定是天天等她的信,盼她的信。為等她的信,李春光不知受了多少煎熬呢。可是,她讓李春光等來等去,等了一場空。她想,這件事對李春光心上的打擊一定很大,也可能對李春光的精神構成了一種傷害。傷害者是她,她是個失言者,是不人道的,甚至說是個沒人心的人。李春光正念著一篇大批判的稿子,她聽不出批判的是誰。她想還不如批判她董瑞雪呢。
學習會上一陣**,原來是書記來了。書記到一些班組參加學習的情況是常有的,一是深入基層,和職工群眾共同學習,二是督促檢查的身份。書記是采石場的最高首長,每個班組都歡迎書記去他們那裏學習,這對他們來說是重視,是一種榮耀。屋裏已沒地方可供書記坐了,每個人都有給書記騰地方的意向。班長動作較快,他脫下塑料涼鞋,自己跳到**,把他坐的地方讓給書記了。李春光停頓了一會兒,接著念。書記問李春光念的是什麽。李春光把章的名字說了一下。書記讓他接著念吧。因為有書記在座,大家的表情有所變化,都鄭重起來,專心致誌的樣子。李春光念罷一篇,書記說他提個建議,讓董瑞雪念一段怎麽樣。董瑞雪的臉馬上紅透,她往後躲著身子,說不不不。聽眾都響應書記的提議,都笑著說行行行,看著董瑞雪。他們都知道了,董瑞雪原是市委廣播站的女播音員,因為犯了錯誤,才下放到他們這裏來了,不用說,董瑞雪念章一定是很專業、很好聽的。書記的意思他們一下子就明白了,並對書記有所佩服,心想書記到底是書記,就是比別人高明些。班長說好,大家呱唧呱唧。呱唧就是拍巴掌,就是歡迎的意思。大家都拍了巴掌,李春光也拍了。李春光通過別人,把手上的報紙向董瑞雪傳遞過去。董瑞雪擺著手不接報紙,說她念不好,真的念不好。很快地看了一眼李春光。她的意思隻有李春光能夠明白,她不想取代李春光念報紙。可是書記又發話了,書記要她不要太謙虛嘛。這一下,董瑞雪不想念也不行了。她接過報紙,端正了一下坐姿,運了運氣,就開始念了。她不知不覺就使用了播音的口氣,念得抑揚頓挫,字正腔圓。人們聽出來,董瑞雪的聲音的確是很好聽的。這好比一個戲曲和歌唱演員,聽他們平常說話,是聽不出好來的,甚至比平常人說話還平常。但他們一走下舞台,一亮嗓了,人們才為之一振,聽出不同凡響來。這個采石班的人聽董瑞雪念報紙的感覺就是這樣的,他們眼神兒有些興奮,**流一氣。周師傅看董瑞雪有些目不轉睛,像是不相信讀報的聲音是從董瑞雪刀裏發出來的。書記的神情也頗為得意。趁董瑞雪讀報的工犬,李春光也可以看一下董瑞雪了。董瑞雪臉上的通紅一直不消退,就那麽滿麵通紅著。她的嘴唇似乎更紅一些。她的牙又細又密又齊又白,閃著點點瓷釉的光澤。李春光覺得,董瑞雪比以前更美了。在聽說董瑞雪出了事而沒看到董瑞雪之前,他對董瑞雪的美好印象大打折扣,認為董瑞雪不會美了,變成了不潔的人。當董瑞雪又來到他麵前,他不得不承認,董瑞雪的美變成另外一種美。如果說她過去的美是外在的,現在的美就是內斂的。過去的美是高懸的,現在的美就是落地的。落地的美更紮實一些,也更民間一些。班後學習結束,班長讓書記講幾句話。書記沒講。大家紛紛往門外走時,書記才說了兩句,書記說他們班有現成的有利條件,要學會利用。工人們聽出來了,書記說的有利條件指的是董瑞雪,書記把董瑞雪看成了條件。
吃過晚飯,天氣涼快些。李春光同宿舍的兩個同伴約他到外麵去吹口琴。說他們是同伴,不如說他們是朋友更合適。他們思想接近,說話投機,幾乎到了無話不談的程度。史然有一台收音機,有一天晚間,他們無意中聽到了外台廣播。這種危險的行為,使他們年輕不滿足的心得到一種危險的滿足,並因此形成了一種同盟。劉德玉也是農村招來的,他思維偏激,說話比較激烈。比如他說采石場的書記是偽君子,場長是馬車夫式的領導。李春光覺得劉德玉的膽子太大了些,他從來不說這些不好聽的話。史然和劉德玉的性格不太一樣,他有著寬闊的前額,有善於觀察和思索的習慣。他推崇哲學家,也按想象中的哲學家的風範規定自己的言語和行動。近日,劉德玉和史然在宿舍裏議論董瑞雪多一些。劉德玉不否認董瑞雪的漂亮,但他稱董瑞雪是墮落的標本,是惡之花。史然的說法是哲理式的語言,他說董瑞雪的氣質中有一種容易輕信的純真,這種純真是她致命的弱點。又說,漂亮的女人總是在行為上向著相反的方麵轉化。李春光隻是笑,沒有參與對董瑞雪的議論。他覺得說什麽都不舍適。劉德玉問過他,對董瑞雪的印象怎麽樣。他說怎麽樣呢,還沒想好。劉德玉要他不要想,隻說初步印象,隻談感性認識,不要上升到理論高度。李春光撤了謊,說他對董瑞雪的印象還不太深刻。出了采石場的大門,他們往南走,拐上了一條田間小路。劉德玉和史然已把口琴吹響。李春光和劉德玉的口琴是新買的,他們原來不會吹,是史然教他倆的。他倆學得很快,隻兩三個晚上就學會了。李春光把口琴掏出來,用手絹擦試一下鍍光的琴麵,也加入了口琴合奏。小路上有很多草,被太陽曬了一天,草香散發得很濃鬱。三個年輕人把草香吸進肺腑裏,再唿出來就變成了琴音。他們奏得很好,很悠揚,在田野裏聽來挺好聽的。門琴本來是複音,加上三人合奏,幾乎像一個小樂隊了。在田野裏幹活的農民聽見了他們的琴聲,就暫時停下手中的活兒看著他們。在他們眼裏,城裏人就是這樣吹著歌兒過日子的。後來他們走到一塊突出地表的巨型臥牛石上坐下來。石頭墨青色,異常潔淨。遠看石頭是圓滑的,走近一看並不圓滑,而是古老和敦厚的麵目,非常可靠。這地方土地和石頭共生,有土的地方就有石頭,石頭縫裏也夾著士。他們看見,太陽已變成紅色,慢慢向西邊大山的脊梁接近。晚霞撲上來了,宛如一堆剛剛點燃的煤塊,邊緣是紅的,中間還是黑的。不過隻一會兒工夫,“煤塊”就燒透了,通紅通紅的,連冒的煙縷兒也是玫瑰顏色。李春光向彩霞凝望著。一隻綠螞蚱,先蹦在他的膝蓋上,兩隻大眼睛像是觀察了一會兒,大概沒發現什麽危險,又蹦上他的胳膊。他對碧綠的小生靈笑笑,沒有動它。這時劉德玉像是悟出了什麽,他站起來,麵對麵地看著李春光,說李春光不大對勁,一定有什麽心事。他的目光有些銳利。李春光把他的目光躲開了,否認有什麽心事。劉德玉不放過他,說:“請你看著我的眼睛!”李春光說:“看你的眼睛有什麽了不起的。”他就看劉德玉的眼睛。但他經不過劉德玉那麽直盯盯地看他的瞳孔,低下眉不好意思地笑了。劉德玉說,李春光瞞不過他的眼睛,他已經看出來了,李春光一定認識那個姓董的。李春光心頭有些跳,他承認,董瑞雪是在他們老家插過隊。劉德玉勝利了,得意地大笑,指著自己的眼睛問史然,他的透視能力怎麽樣。史然不以為然,說他早就覺察到了,隻是不說出來罷了。他的觀點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應當尊重別人的秘密。李春光覺得這位朋友的話說得非常好,他幾科有些感激史然了。李春光心裏是有許多秘密的,比如他二叔,他無論如何是不會說出來的。劉德玉警告了李春光,說李春光現在處在危險的邊緣,如不提高警惕,很可能會被姓董的姿色所迷惑。李春光說不會的。他懇切地要求兩位朋友替他保密,別讓別人知道他以前就認識董瑞雪。兩個朋友都說沒有問題。
有·天,李春光到茶爐房去打水,董瑞雪也去打水,兩個人在茶爐房裏碰上了。茶爐房在大門口傳達室的後麵,和傳達室背靠背。茶爐房其實隻是一個棚子,沒有門。熱水涼水都是去那裏打,一天二十四小時可以自由進出。當時茶爐房裏隻有他們兩個人,不打個招唿是說不過去的。李春光叫了一聲董瑞雪。董瑞雪叫了一聲李春光。這兩個名字對他們來說是爛熟於心的,一旦叫出來,他們覺得有些陌生,有些突然,分量很重大,內容很複雜似的,二人都有些慌亂。李春光說:“董瑞雪,我對不起你。”董瑞雪說的話跟李春光一樣,隻是把稱唿變了一下,說:“李春光,我對不起你。”他們各說各的話,各有各的思路,雖然都說的是時不起對方,裏麵所包含的意思恐怕一言難盡,茶爐房裏也不是說話的地方。董瑞雪的眼睛濕了一下,很快又忍住了,她說,她不知道李春光在這裏,要是事先知道,她就不會到這裏來了。李春光說,他能理解董瑞雪的心情。董瑞雪說:“你送給我的筆記本我還放著呢。”這句語對李春光來說是很重要的,他看著董瑞雪,點了點頭,說:“快二年了。”董瑞雪說:“可不是嗎,到今年秋天都二年了。”李春光說,他覺得已經過了好久了。董瑞雪不知不覺地附和了李春光的話,說她也覺得過了好久了,跟上一輩子的事一樣。他們的話剛開了個頭,序言部分還沒完,還沒切入正,見有人提著水壺向茶爐房走來,他們就打住了。
從表麵上看,董瑞雪聽得很專注。她兩手空著,眼睛也空著,完全是謙虛的表情。她耳朵裏不空,聽到的是李春光的聲音。她時不時地要確認一下,這是李春光的聲音。她聽的隻是聲音,對聲音裏所吐的字也不用心。她老是走神,別人的目光在她臉上過來過去,她沒什麽反應,她的目光其實是虛的,或者說是飄悠著的。她想起臨迴城那天,李春光冒著雨,躲在車站的一個牆角送他,頭發都淋濕了,很可憐的樣子。她當時心頭湧起的也是憐惜的感情,並有著很大的感動。她記得清清楚楚,當時是答應給李春光寫信的,可到底沒有寫。有幾次,她是想過給李春光寫信,可一看李春光給她的信,她就不敢寫了。她覺得李春光是很會寫信的,字也好看。而她,寫寫不行,寫寫還是不行,覺得相差很遠,不能和李春光的信形成對應,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寫信的事拖下來了。她不能原諒自己,這種理由是說不出來的。認真對自己追究起來,她沒給李春光寫信,是因為沒有心魂的逼使,正如李春光所說,他們人各東西,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見麵的機會了。人互相通信,是因為不能見麵,才以信謀麵,才見信如麵。而通信的真正目的,還是心存見麵的希望,還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見麵。知道了見麵的可能性不大,寫信的熱情就淡了,寫不寫都無所渭。世上有多少親朋好友中斷了通信和聯係,都是長久不能見麵所致。董瑞雪沒給李春光寫信的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想一刀割斷和那個公社所有人的聯係,同時割斷那段曆史,以遮蓋心中的隱痛。如果她給李春光寫信,那裏人難免會知道她的工作單位和地址,說不定會有人進城找她,托她辦事。那樣的話,她跟那地方人的聯係就割不斷,曆史也就割不斷,就失去在城市隱身和自欺欺人的效果了。她能想象得到,李春光一定是天天等她的信,盼她的信。為等她的信,李春光不知受了多少煎熬呢。可是,她讓李春光等來等去,等了一場空。她想,這件事對李春光心上的打擊一定很大,也可能對李春光的精神構成了一種傷害。傷害者是她,她是個失言者,是不人道的,甚至說是個沒人心的人。李春光正念著一篇大批判的稿子,她聽不出批判的是誰。她想還不如批判她董瑞雪呢。
學習會上一陣**,原來是書記來了。書記到一些班組參加學習的情況是常有的,一是深入基層,和職工群眾共同學習,二是督促檢查的身份。書記是采石場的最高首長,每個班組都歡迎書記去他們那裏學習,這對他們來說是重視,是一種榮耀。屋裏已沒地方可供書記坐了,每個人都有給書記騰地方的意向。班長動作較快,他脫下塑料涼鞋,自己跳到**,把他坐的地方讓給書記了。李春光停頓了一會兒,接著念。書記問李春光念的是什麽。李春光把章的名字說了一下。書記讓他接著念吧。因為有書記在座,大家的表情有所變化,都鄭重起來,專心致誌的樣子。李春光念罷一篇,書記說他提個建議,讓董瑞雪念一段怎麽樣。董瑞雪的臉馬上紅透,她往後躲著身子,說不不不。聽眾都響應書記的提議,都笑著說行行行,看著董瑞雪。他們都知道了,董瑞雪原是市委廣播站的女播音員,因為犯了錯誤,才下放到他們這裏來了,不用說,董瑞雪念章一定是很專業、很好聽的。書記的意思他們一下子就明白了,並對書記有所佩服,心想書記到底是書記,就是比別人高明些。班長說好,大家呱唧呱唧。呱唧就是拍巴掌,就是歡迎的意思。大家都拍了巴掌,李春光也拍了。李春光通過別人,把手上的報紙向董瑞雪傳遞過去。董瑞雪擺著手不接報紙,說她念不好,真的念不好。很快地看了一眼李春光。她的意思隻有李春光能夠明白,她不想取代李春光念報紙。可是書記又發話了,書記要她不要太謙虛嘛。這一下,董瑞雪不想念也不行了。她接過報紙,端正了一下坐姿,運了運氣,就開始念了。她不知不覺就使用了播音的口氣,念得抑揚頓挫,字正腔圓。人們聽出來,董瑞雪的聲音的確是很好聽的。這好比一個戲曲和歌唱演員,聽他們平常說話,是聽不出好來的,甚至比平常人說話還平常。但他們一走下舞台,一亮嗓了,人們才為之一振,聽出不同凡響來。這個采石班的人聽董瑞雪念報紙的感覺就是這樣的,他們眼神兒有些興奮,**流一氣。周師傅看董瑞雪有些目不轉睛,像是不相信讀報的聲音是從董瑞雪刀裏發出來的。書記的神情也頗為得意。趁董瑞雪讀報的工犬,李春光也可以看一下董瑞雪了。董瑞雪臉上的通紅一直不消退,就那麽滿麵通紅著。她的嘴唇似乎更紅一些。她的牙又細又密又齊又白,閃著點點瓷釉的光澤。李春光覺得,董瑞雪比以前更美了。在聽說董瑞雪出了事而沒看到董瑞雪之前,他對董瑞雪的美好印象大打折扣,認為董瑞雪不會美了,變成了不潔的人。當董瑞雪又來到他麵前,他不得不承認,董瑞雪的美變成另外一種美。如果說她過去的美是外在的,現在的美就是內斂的。過去的美是高懸的,現在的美就是落地的。落地的美更紮實一些,也更民間一些。班後學習結束,班長讓書記講幾句話。書記沒講。大家紛紛往門外走時,書記才說了兩句,書記說他們班有現成的有利條件,要學會利用。工人們聽出來了,書記說的有利條件指的是董瑞雪,書記把董瑞雪看成了條件。
吃過晚飯,天氣涼快些。李春光同宿舍的兩個同伴約他到外麵去吹口琴。說他們是同伴,不如說他們是朋友更合適。他們思想接近,說話投機,幾乎到了無話不談的程度。史然有一台收音機,有一天晚間,他們無意中聽到了外台廣播。這種危險的行為,使他們年輕不滿足的心得到一種危險的滿足,並因此形成了一種同盟。劉德玉也是農村招來的,他思維偏激,說話比較激烈。比如他說采石場的書記是偽君子,場長是馬車夫式的領導。李春光覺得劉德玉的膽子太大了些,他從來不說這些不好聽的話。史然和劉德玉的性格不太一樣,他有著寬闊的前額,有善於觀察和思索的習慣。他推崇哲學家,也按想象中的哲學家的風範規定自己的言語和行動。近日,劉德玉和史然在宿舍裏議論董瑞雪多一些。劉德玉不否認董瑞雪的漂亮,但他稱董瑞雪是墮落的標本,是惡之花。史然的說法是哲理式的語言,他說董瑞雪的氣質中有一種容易輕信的純真,這種純真是她致命的弱點。又說,漂亮的女人總是在行為上向著相反的方麵轉化。李春光隻是笑,沒有參與對董瑞雪的議論。他覺得說什麽都不舍適。劉德玉問過他,對董瑞雪的印象怎麽樣。他說怎麽樣呢,還沒想好。劉德玉要他不要想,隻說初步印象,隻談感性認識,不要上升到理論高度。李春光撤了謊,說他對董瑞雪的印象還不太深刻。出了采石場的大門,他們往南走,拐上了一條田間小路。劉德玉和史然已把口琴吹響。李春光和劉德玉的口琴是新買的,他們原來不會吹,是史然教他倆的。他倆學得很快,隻兩三個晚上就學會了。李春光把口琴掏出來,用手絹擦試一下鍍光的琴麵,也加入了口琴合奏。小路上有很多草,被太陽曬了一天,草香散發得很濃鬱。三個年輕人把草香吸進肺腑裏,再唿出來就變成了琴音。他們奏得很好,很悠揚,在田野裏聽來挺好聽的。門琴本來是複音,加上三人合奏,幾乎像一個小樂隊了。在田野裏幹活的農民聽見了他們的琴聲,就暫時停下手中的活兒看著他們。在他們眼裏,城裏人就是這樣吹著歌兒過日子的。後來他們走到一塊突出地表的巨型臥牛石上坐下來。石頭墨青色,異常潔淨。遠看石頭是圓滑的,走近一看並不圓滑,而是古老和敦厚的麵目,非常可靠。這地方土地和石頭共生,有土的地方就有石頭,石頭縫裏也夾著士。他們看見,太陽已變成紅色,慢慢向西邊大山的脊梁接近。晚霞撲上來了,宛如一堆剛剛點燃的煤塊,邊緣是紅的,中間還是黑的。不過隻一會兒工夫,“煤塊”就燒透了,通紅通紅的,連冒的煙縷兒也是玫瑰顏色。李春光向彩霞凝望著。一隻綠螞蚱,先蹦在他的膝蓋上,兩隻大眼睛像是觀察了一會兒,大概沒發現什麽危險,又蹦上他的胳膊。他對碧綠的小生靈笑笑,沒有動它。這時劉德玉像是悟出了什麽,他站起來,麵對麵地看著李春光,說李春光不大對勁,一定有什麽心事。他的目光有些銳利。李春光把他的目光躲開了,否認有什麽心事。劉德玉不放過他,說:“請你看著我的眼睛!”李春光說:“看你的眼睛有什麽了不起的。”他就看劉德玉的眼睛。但他經不過劉德玉那麽直盯盯地看他的瞳孔,低下眉不好意思地笑了。劉德玉說,李春光瞞不過他的眼睛,他已經看出來了,李春光一定認識那個姓董的。李春光心頭有些跳,他承認,董瑞雪是在他們老家插過隊。劉德玉勝利了,得意地大笑,指著自己的眼睛問史然,他的透視能力怎麽樣。史然不以為然,說他早就覺察到了,隻是不說出來罷了。他的觀點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應當尊重別人的秘密。李春光覺得這位朋友的話說得非常好,他幾科有些感激史然了。李春光心裏是有許多秘密的,比如他二叔,他無論如何是不會說出來的。劉德玉警告了李春光,說李春光現在處在危險的邊緣,如不提高警惕,很可能會被姓董的姿色所迷惑。李春光說不會的。他懇切地要求兩位朋友替他保密,別讓別人知道他以前就認識董瑞雪。兩個朋友都說沒有問題。
有·天,李春光到茶爐房去打水,董瑞雪也去打水,兩個人在茶爐房裏碰上了。茶爐房在大門口傳達室的後麵,和傳達室背靠背。茶爐房其實隻是一個棚子,沒有門。熱水涼水都是去那裏打,一天二十四小時可以自由進出。當時茶爐房裏隻有他們兩個人,不打個招唿是說不過去的。李春光叫了一聲董瑞雪。董瑞雪叫了一聲李春光。這兩個名字對他們來說是爛熟於心的,一旦叫出來,他們覺得有些陌生,有些突然,分量很重大,內容很複雜似的,二人都有些慌亂。李春光說:“董瑞雪,我對不起你。”董瑞雪說的話跟李春光一樣,隻是把稱唿變了一下,說:“李春光,我對不起你。”他們各說各的話,各有各的思路,雖然都說的是時不起對方,裏麵所包含的意思恐怕一言難盡,茶爐房裏也不是說話的地方。董瑞雪的眼睛濕了一下,很快又忍住了,她說,她不知道李春光在這裏,要是事先知道,她就不會到這裏來了。李春光說,他能理解董瑞雪的心情。董瑞雪說:“你送給我的筆記本我還放著呢。”這句語對李春光來說是很重要的,他看著董瑞雪,點了點頭,說:“快二年了。”董瑞雪說:“可不是嗎,到今年秋天都二年了。”李春光說,他覺得已經過了好久了。董瑞雪不知不覺地附和了李春光的話,說她也覺得過了好久了,跟上一輩子的事一樣。他們的話剛開了個頭,序言部分還沒完,還沒切入正,見有人提著水壺向茶爐房走來,他們就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