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揚州通判?
諸天:擁有不死之身的我縱橫諸天 作者:偷牛奶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次科舉,官家對那楊無端還是太刻薄了,就說了一句大話,便劃了他的名字,讓他五十歲之後再考。”
顧廷燁說著汴京城的八卦,反正都是朋友,便肆意發表著他的觀念。
這楊無端前些年參加了兩次科舉都名落孫山,於是滿腹牢騷的他在青樓大發牢騷,說了一句‘中舉及第不如情寄花樓。’
也不知道怎麽的,這話傳到了老皇帝耳朵裏。
這次的科舉,本來已經中榜的楊無端被直接劃去了名字。
老皇帝還說了一句“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直接斷送了楊無端的仕途,隻能五十歲之後才能參加科舉。
“現下正是薨夭,他自己撞上去送死,也不怪官家拿他開刀。”
左天元倒不覺得可惜,這個時代的皇帝,就是權力的代名詞。
老皇帝剛死了兒子,你不低調一點,非要自己撞上槍口,拿你出氣也是應該的。
“那也不應該怪到楊無端的頭上啊,這是無妄之災,官家隻是在泄私憤。”
左天元眼神古怪,仔細的看著已經15歲的顧廷燁。
“我還真不知道,沒想到仲懷你這麽單純,官家想斷人前程如此簡單,莫要說他一個舉子,就算是進士,也是隨手為之。”
“哎,都說官家仁慈,沒想到也會發生這種事。”
看著顧廷燁滿臉愁容,左天元笑了笑,繼續說道:“這些話你還對誰說過?”
“沒有了,我就跟你抒發了一下。”
左天元頓了一下,現下的顧廷燁還活在糖罐裏,根本不懂人心的複雜。
“這話在我這聊聊就算了,這些人都是我院子裏的人,不會拿出去亂說。但要是其他人,把你的話往上一遞,你的前途也擱置吧。”
“不會吧?”
顧廷燁疑惑的皺了皺眉,雖然他是反問,但卻已經信了。
“元若,我知道了。”
兩人沒再說那楊無端的事情,轉頭聊起了最近汴京城的閑事。
顧廷燁平日裏和那些貴胄弟子走得近,倒是消息靈通。
“對了,今日放榜,你的官職什麽時候下來。”
“估計這兩天就能接到聖旨了。”
顧廷燁有些羨慕,要知道他現在隻是個秀才,但左天元都成了進士了。
“你的功課沒落下吧?莊學究還在汴京,到時候我讓他給你輔導一下。”
“還好,我準備參加下一次省試。”
兩人有什麽聊什麽,一旁的石頭和不為時不時附和一句。
吃到酉時,顧廷燁居然吃醉了。
左天元讓不為安排了一間客房,讓石頭和不為把人抬了進去。
散場的時候,左天元還叮囑了不為,給來做飯的庖廚和渺書亭的人都發了賞錢,至於齊國公府其他院內的人,平寧郡主自然會打賞。
整個齊國公府的私產可不少,也不吝嗇這點賞錢。
雖然比不少顧廷燁母家白家,但也算得上汴京城前十的富裕之家。
這些年平寧郡主也怕左天元的錢不夠,還拿了一些個鹽莊、當鋪到左天元名下。
左天元循序漸進,又用黃金換了一些私產迴來。
畢竟一個沒收入的人,直接拿出大量的黃金還是比較顯眼的。
現下整個汴京城的人根本沒有發現,大量的產業都落在了左天元手裏,他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左天元的操控。
第二天一早,天色剛剛蒙蒙亮的時候,左天元就被女使叫醒。
“小公爺,傳旨太監來了,郡主娘娘讓你快快去接旨。”
左天元估摸著是他的任令下來了,隻是沒想到這麽快。
這三甲任職,一般都要去皇宮報道,這一次沒通知,估計是老皇帝這段時間沒什麽心情。
前段時間殿試的時候就能看出來,喪子的打擊對老皇帝來說太大了。
前麵已經夭折了兩個皇子,沒想到這小兒子也沒撐過來。
左天元在女使的服侍下穿了件外套,便來到了公府的大堂。
大堂內人還不少,除了平寧郡主以外,朱總管帶來的太監也不少。
“原來是朱總管。”
來人居然是曹皇後身邊的太監總管,幾人也算老相識了。
“郡主娘娘、小公爺,接旨吧?”
“接旨。”
這朱總管手裏的聖旨當然不是皇帝親自寫的。
科舉之後授官其實大多是中書門下擬定的,皇帝隻需要蓋上璽印即可。
朱總管拿出明黃色的聖旨,直接就開始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恩科殿試汴京城舉人齊衡,高中榜首狀元,進士及第,授將作監丞從六品,兼任揚州通判,特此詔示,欽此。”
左天元聽完了聖旨,微微有些愣神,倒不是這兩個官位多大。
而是這揚州通判的指責,他記得分明是盛紘的差事啊,怎麽到他這裏了。
“小公爺?”
“臣,接旨。”
“恭喜小公爺了,這調任有一個月的時間,需得先去將作監上任,再去揚州州府上任,時間完全來得及。”
“朱總管客氣了。”
左天元接過金色的聖旨,隨意的看了看。
這將作監丞是個閑職,乃是負責管理皇家工匠和技術人員的職位。
但宋代沒有徭役製度,也沒有什麽大興土木的工程設施,這個職位可以說是個擺設。
一般隻有皇帝駕崩的時候忙一點,因為要修皇陵,平時裏基本沒事。
這個官職最主要的是接近皇家,時常可以去皇宮述職,這也是很多狀元郎仕途的起點。
但說到底,還是個沒權的職位,現下也不好晉升,難怪老皇帝還給了左天元一個通判的職位。
顧廷燁說著汴京城的八卦,反正都是朋友,便肆意發表著他的觀念。
這楊無端前些年參加了兩次科舉都名落孫山,於是滿腹牢騷的他在青樓大發牢騷,說了一句‘中舉及第不如情寄花樓。’
也不知道怎麽的,這話傳到了老皇帝耳朵裏。
這次的科舉,本來已經中榜的楊無端被直接劃去了名字。
老皇帝還說了一句“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直接斷送了楊無端的仕途,隻能五十歲之後才能參加科舉。
“現下正是薨夭,他自己撞上去送死,也不怪官家拿他開刀。”
左天元倒不覺得可惜,這個時代的皇帝,就是權力的代名詞。
老皇帝剛死了兒子,你不低調一點,非要自己撞上槍口,拿你出氣也是應該的。
“那也不應該怪到楊無端的頭上啊,這是無妄之災,官家隻是在泄私憤。”
左天元眼神古怪,仔細的看著已經15歲的顧廷燁。
“我還真不知道,沒想到仲懷你這麽單純,官家想斷人前程如此簡單,莫要說他一個舉子,就算是進士,也是隨手為之。”
“哎,都說官家仁慈,沒想到也會發生這種事。”
看著顧廷燁滿臉愁容,左天元笑了笑,繼續說道:“這些話你還對誰說過?”
“沒有了,我就跟你抒發了一下。”
左天元頓了一下,現下的顧廷燁還活在糖罐裏,根本不懂人心的複雜。
“這話在我這聊聊就算了,這些人都是我院子裏的人,不會拿出去亂說。但要是其他人,把你的話往上一遞,你的前途也擱置吧。”
“不會吧?”
顧廷燁疑惑的皺了皺眉,雖然他是反問,但卻已經信了。
“元若,我知道了。”
兩人沒再說那楊無端的事情,轉頭聊起了最近汴京城的閑事。
顧廷燁平日裏和那些貴胄弟子走得近,倒是消息靈通。
“對了,今日放榜,你的官職什麽時候下來。”
“估計這兩天就能接到聖旨了。”
顧廷燁有些羨慕,要知道他現在隻是個秀才,但左天元都成了進士了。
“你的功課沒落下吧?莊學究還在汴京,到時候我讓他給你輔導一下。”
“還好,我準備參加下一次省試。”
兩人有什麽聊什麽,一旁的石頭和不為時不時附和一句。
吃到酉時,顧廷燁居然吃醉了。
左天元讓不為安排了一間客房,讓石頭和不為把人抬了進去。
散場的時候,左天元還叮囑了不為,給來做飯的庖廚和渺書亭的人都發了賞錢,至於齊國公府其他院內的人,平寧郡主自然會打賞。
整個齊國公府的私產可不少,也不吝嗇這點賞錢。
雖然比不少顧廷燁母家白家,但也算得上汴京城前十的富裕之家。
這些年平寧郡主也怕左天元的錢不夠,還拿了一些個鹽莊、當鋪到左天元名下。
左天元循序漸進,又用黃金換了一些私產迴來。
畢竟一個沒收入的人,直接拿出大量的黃金還是比較顯眼的。
現下整個汴京城的人根本沒有發現,大量的產業都落在了左天元手裏,他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左天元的操控。
第二天一早,天色剛剛蒙蒙亮的時候,左天元就被女使叫醒。
“小公爺,傳旨太監來了,郡主娘娘讓你快快去接旨。”
左天元估摸著是他的任令下來了,隻是沒想到這麽快。
這三甲任職,一般都要去皇宮報道,這一次沒通知,估計是老皇帝這段時間沒什麽心情。
前段時間殿試的時候就能看出來,喪子的打擊對老皇帝來說太大了。
前麵已經夭折了兩個皇子,沒想到這小兒子也沒撐過來。
左天元在女使的服侍下穿了件外套,便來到了公府的大堂。
大堂內人還不少,除了平寧郡主以外,朱總管帶來的太監也不少。
“原來是朱總管。”
來人居然是曹皇後身邊的太監總管,幾人也算老相識了。
“郡主娘娘、小公爺,接旨吧?”
“接旨。”
這朱總管手裏的聖旨當然不是皇帝親自寫的。
科舉之後授官其實大多是中書門下擬定的,皇帝隻需要蓋上璽印即可。
朱總管拿出明黃色的聖旨,直接就開始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恩科殿試汴京城舉人齊衡,高中榜首狀元,進士及第,授將作監丞從六品,兼任揚州通判,特此詔示,欽此。”
左天元聽完了聖旨,微微有些愣神,倒不是這兩個官位多大。
而是這揚州通判的指責,他記得分明是盛紘的差事啊,怎麽到他這裏了。
“小公爺?”
“臣,接旨。”
“恭喜小公爺了,這調任有一個月的時間,需得先去將作監上任,再去揚州州府上任,時間完全來得及。”
“朱總管客氣了。”
左天元接過金色的聖旨,隨意的看了看。
這將作監丞是個閑職,乃是負責管理皇家工匠和技術人員的職位。
但宋代沒有徭役製度,也沒有什麽大興土木的工程設施,這個職位可以說是個擺設。
一般隻有皇帝駕崩的時候忙一點,因為要修皇陵,平時裏基本沒事。
這個官職最主要的是接近皇家,時常可以去皇宮述職,這也是很多狀元郎仕途的起點。
但說到底,還是個沒權的職位,現下也不好晉升,難怪老皇帝還給了左天元一個通判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