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前去上任
諸天:擁有不死之身的我縱橫諸天 作者:偷牛奶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通判的官級比將作監臣還低一級,隻是知府、知州的副手,但卻是直接隸屬於皇帝,監管一州。
通判有點類似於現在的部隊政委,他隻需要對皇帝負責,雖然是知府、知州的副手不假,但知州、知府根本管不了他。
想到這裏,左天元才看懂老皇帝的良苦用心,這算得上非常抬愛了,不但給他一個清閑內臣官位以後好晉升,還給他一個刷政績的閑職。
畢竟通判平日裏事情也不多,監管即可,一州雜事主要還是靠知州和知府。
“朱總管,這一路辛苦了,莫不如在國公府休憩一下。”
“哈哈哈,小公爺,莫要客氣。”
朱總管訕訕一笑,他可不想留下來吃喝。
這裏畢竟是齊國公府,郡主娘娘的聖恩正濃,他們對那些小門小戶可以索賄,可不敢對齊國公府這麽幹。
而且這道聖旨他也讀出來了信息,皇帝看來確實喜歡齊小公爺。
這不滿束發的年紀,就已經幫他鋪好了直達宰輔的路。
“朱總管,好些日子不見母後了,她近來可好,莫不如在我這歇一歇。”
平寧郡主溫和的笑了笑,從左天元手裏接過聖旨看了看。
“郡主娘娘客氣了,皇後娘娘一切安好。”
朱總管有意交好,雖然還有幾道聖旨要送,還是沒著急走,順著話就坐在了椅子上。
三人如日常的聊天聊天,隻是話裏話外的信息驚人,涵蓋了最近這段時間百官的調任。
“朱總管,我從未離京,不知道這揚州知府和知州是何人?”
“這揚州知府名叫王獻章,乃是景祐三年的進士,至於揚州知州,是泉州通判右遷上來的,咱家不是很熟悉,隻知道他家祖母是金陵勇毅侯的獨女。”
左天元笑了笑,沒想到啊沒想到,這盛家是趕著撞上來了。
又聊了一陣,朱總管便站起來告辭。
“咱家還要去其他地方送旨,就不叨擾小公爺和郡主娘娘了。”
“朱總管,你還有公務在身,我們就不留你了,今後有什麽吩咐,盡管差人吩咐。”
“哎喲,郡主娘娘太客氣了,咱家都是服侍官人和皇後的人,您有什麽事,知會一聲即可。”
國公府的大堂內,一片和諧的模樣。
臨走的時候,平寧郡主眼神隱晦的看了一眼旁邊的女使,那女使連忙給朱總管一夥人領路,將人帶出了國公府。
無人關注的角落,女使私底下給眾人都封了些賞錢,嘴上的意思也說的好聽,那是因為恭喜小公爺高中才封賞。
這邊的大堂裏,隻剩下左天元和平寧郡主,還有幾個府內最貼身的女使。
“元若,官家沒有親自召集你們,看來這一次薨夭之痛對官家來說打擊太大了,你上任之後安心做事就是,隻是這揚州路途遙遠,你年歲又小,莫不如我陪著你前去。
平寧郡主是真舍不得左天元,一般他這個年紀的人,都還在家中讀書,哪有外出當官的。
“不用,家中父親一人操持不了,我雖是一人上任,但聖眷正濃,揚州的知州知府定不會與我為難。不放心的話,你差些府裏的小廝、家丁便可。”
平寧郡主想一想也是,她適才看到聖旨也嚇了一跳,沒想到官家這麽看重她的兒子。
“那……那我叫嬤嬤跟著你,再派去幾十個家丁、女使,免得你身邊無人可用,一個人在那邊吃苦。”
“我是去上任,又不是去接管揚州,我要幾十個人做什麽,有幾個女使、家丁就行。這一次很明顯是官人在考校我,這點事都辦不好,仕途也斷了。”
平寧郡主也是關心則亂,要是真如她安排的這樣上任,指不定被人參上一本。
“也對,是為娘考慮不周了,那就帶上幾個會些武藝的家丁,再把齊嬤嬤帶上,她是看著你長大的,也好有個照應。”
齊嬤嬤是平寧郡主的奶娘,是看著平寧郡主長大的,算得上對平寧郡主最忠心的人。
“齊嬤嬤都五十多了,跟著我舟車勞頓也不好,就讓我院裏的女使跟著吧,反正都是你培養的。”
平寧郡主忍不住抽了抽嘴,心裏的委屈隻能往肚子裏咽。
“那你何時出發?”
“先休憩幾日,再去上任。”
任期的時間給的很長,可以延期一個月上任。
兩人又聊了一陣,主要是平寧郡主一直在叮囑,左天元則在聽。
聊完之後,左天元就告別了平寧郡主,迴到了渺書亭。
左天元倒是輕鬆了,齊國公府卻忙碌了起來。
上上下下的人都開始給左天元的上任做準備。
......
七天後。
齊國公府的門口人來人往。
十多個家丁不停朝著門口的馬車上搬著東西。
汴京城到揚州可不近,連夜趕車的話,至少要五六天,更不要步行了,那至少得要一兩個月。
“別送了,就到這吧。齊嬤嬤,把母親拉迴去。”
“小公爺,我怎麽拉得住啊。”
齊嬤嬤苦笑一聲,隻是扶著平寧郡主。
“好好好,為娘不送你了,我就站著這看著你。”
平寧郡主少見的露出愁容,眼中還閃爍著晶瑩。
“公爺他運送官鹽去了,暫時迴不來,他差人送信迴來,讓我告訴你千萬保重,這是他的信。”
平寧郡主遞給左天元一個信封,又忍不住撇了撇嘴。
“哈哈哈,我這是去上任,又不是出征,有什麽難過的,母親,保重。”
左天元緩緩接近平寧郡主,抱了抱對方。
他小聲的說了一句,隻有平寧郡主和齊嬤嬤能聽見。
“放心吧,此次去揚州實為官家給我的曆練,早晚會迴京的。”
“我知道……我知道。”
左天元灑脫的揮了揮手,翻身進了馬車。
“元若!保重啊!”
“知道了!”
齊國公府的車隊二十多人,卻有整整六輛馬車,十多匹馬。
路邊的行人紛紛好奇的看著,小聲的議論著。
“真是氣派啊。”
“那可不,這可是齊國公府的車隊。”
“不知道是哪位大人物出行?”
“這麽小年紀,我看是那位中了狀元的齊小公爺。”
“啊?小公爺可是文曲星啊!”
在行人的議論聲中,整個車隊緩緩朝著城門方向出發。
通判有點類似於現在的部隊政委,他隻需要對皇帝負責,雖然是知府、知州的副手不假,但知州、知府根本管不了他。
想到這裏,左天元才看懂老皇帝的良苦用心,這算得上非常抬愛了,不但給他一個清閑內臣官位以後好晉升,還給他一個刷政績的閑職。
畢竟通判平日裏事情也不多,監管即可,一州雜事主要還是靠知州和知府。
“朱總管,這一路辛苦了,莫不如在國公府休憩一下。”
“哈哈哈,小公爺,莫要客氣。”
朱總管訕訕一笑,他可不想留下來吃喝。
這裏畢竟是齊國公府,郡主娘娘的聖恩正濃,他們對那些小門小戶可以索賄,可不敢對齊國公府這麽幹。
而且這道聖旨他也讀出來了信息,皇帝看來確實喜歡齊小公爺。
這不滿束發的年紀,就已經幫他鋪好了直達宰輔的路。
“朱總管,好些日子不見母後了,她近來可好,莫不如在我這歇一歇。”
平寧郡主溫和的笑了笑,從左天元手裏接過聖旨看了看。
“郡主娘娘客氣了,皇後娘娘一切安好。”
朱總管有意交好,雖然還有幾道聖旨要送,還是沒著急走,順著話就坐在了椅子上。
三人如日常的聊天聊天,隻是話裏話外的信息驚人,涵蓋了最近這段時間百官的調任。
“朱總管,我從未離京,不知道這揚州知府和知州是何人?”
“這揚州知府名叫王獻章,乃是景祐三年的進士,至於揚州知州,是泉州通判右遷上來的,咱家不是很熟悉,隻知道他家祖母是金陵勇毅侯的獨女。”
左天元笑了笑,沒想到啊沒想到,這盛家是趕著撞上來了。
又聊了一陣,朱總管便站起來告辭。
“咱家還要去其他地方送旨,就不叨擾小公爺和郡主娘娘了。”
“朱總管,你還有公務在身,我們就不留你了,今後有什麽吩咐,盡管差人吩咐。”
“哎喲,郡主娘娘太客氣了,咱家都是服侍官人和皇後的人,您有什麽事,知會一聲即可。”
國公府的大堂內,一片和諧的模樣。
臨走的時候,平寧郡主眼神隱晦的看了一眼旁邊的女使,那女使連忙給朱總管一夥人領路,將人帶出了國公府。
無人關注的角落,女使私底下給眾人都封了些賞錢,嘴上的意思也說的好聽,那是因為恭喜小公爺高中才封賞。
這邊的大堂裏,隻剩下左天元和平寧郡主,還有幾個府內最貼身的女使。
“元若,官家沒有親自召集你們,看來這一次薨夭之痛對官家來說打擊太大了,你上任之後安心做事就是,隻是這揚州路途遙遠,你年歲又小,莫不如我陪著你前去。
平寧郡主是真舍不得左天元,一般他這個年紀的人,都還在家中讀書,哪有外出當官的。
“不用,家中父親一人操持不了,我雖是一人上任,但聖眷正濃,揚州的知州知府定不會與我為難。不放心的話,你差些府裏的小廝、家丁便可。”
平寧郡主想一想也是,她適才看到聖旨也嚇了一跳,沒想到官家這麽看重她的兒子。
“那……那我叫嬤嬤跟著你,再派去幾十個家丁、女使,免得你身邊無人可用,一個人在那邊吃苦。”
“我是去上任,又不是去接管揚州,我要幾十個人做什麽,有幾個女使、家丁就行。這一次很明顯是官人在考校我,這點事都辦不好,仕途也斷了。”
平寧郡主也是關心則亂,要是真如她安排的這樣上任,指不定被人參上一本。
“也對,是為娘考慮不周了,那就帶上幾個會些武藝的家丁,再把齊嬤嬤帶上,她是看著你長大的,也好有個照應。”
齊嬤嬤是平寧郡主的奶娘,是看著平寧郡主長大的,算得上對平寧郡主最忠心的人。
“齊嬤嬤都五十多了,跟著我舟車勞頓也不好,就讓我院裏的女使跟著吧,反正都是你培養的。”
平寧郡主忍不住抽了抽嘴,心裏的委屈隻能往肚子裏咽。
“那你何時出發?”
“先休憩幾日,再去上任。”
任期的時間給的很長,可以延期一個月上任。
兩人又聊了一陣,主要是平寧郡主一直在叮囑,左天元則在聽。
聊完之後,左天元就告別了平寧郡主,迴到了渺書亭。
左天元倒是輕鬆了,齊國公府卻忙碌了起來。
上上下下的人都開始給左天元的上任做準備。
......
七天後。
齊國公府的門口人來人往。
十多個家丁不停朝著門口的馬車上搬著東西。
汴京城到揚州可不近,連夜趕車的話,至少要五六天,更不要步行了,那至少得要一兩個月。
“別送了,就到這吧。齊嬤嬤,把母親拉迴去。”
“小公爺,我怎麽拉得住啊。”
齊嬤嬤苦笑一聲,隻是扶著平寧郡主。
“好好好,為娘不送你了,我就站著這看著你。”
平寧郡主少見的露出愁容,眼中還閃爍著晶瑩。
“公爺他運送官鹽去了,暫時迴不來,他差人送信迴來,讓我告訴你千萬保重,這是他的信。”
平寧郡主遞給左天元一個信封,又忍不住撇了撇嘴。
“哈哈哈,我這是去上任,又不是出征,有什麽難過的,母親,保重。”
左天元緩緩接近平寧郡主,抱了抱對方。
他小聲的說了一句,隻有平寧郡主和齊嬤嬤能聽見。
“放心吧,此次去揚州實為官家給我的曆練,早晚會迴京的。”
“我知道……我知道。”
左天元灑脫的揮了揮手,翻身進了馬車。
“元若!保重啊!”
“知道了!”
齊國公府的車隊二十多人,卻有整整六輛馬車,十多匹馬。
路邊的行人紛紛好奇的看著,小聲的議論著。
“真是氣派啊。”
“那可不,這可是齊國公府的車隊。”
“不知道是哪位大人物出行?”
“這麽小年紀,我看是那位中了狀元的齊小公爺。”
“啊?小公爺可是文曲星啊!”
在行人的議論聲中,整個車隊緩緩朝著城門方向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