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敘:
這個故事說到這裏又遇到了特別精彩的情節,精彩得能讓很多作家都會妙筆生花,能讓很多讀者都會參與構思。於是,本人也就把它讓開,將它省略,就像上一次處理孟河進入考場的情節一樣。
這次,孟河是要闖宮廷了。剛才她向公主證明自己是女的,隻是輕輕握了一下公主的手,公主立即就感應到了。但現在,她怎麽向年邁的宰相證明呢,何況邊上又有那麽多官員。唯一的辦法,是坦然直言。這一定會讓宰相大驚失色。緊接著,她還要說明自己不是金河,這又會使宰相感到自己正麵臨立朝以來最大的科舉醜聞。宰相肯定沒法處置如此大事,他的慌張、狼狽、不知所措,一定會讓讀者如見其人。
更精彩的是,真的金河也將在今夜與老丈一起去闖宮,說明實情。那就是說,這個夜晚宮廷裏發生的一切,連平庸作家也會寫得高潮迭起。既然有那麽現成的驚悚筆墨,本人也就不摻和了。
我們還是避過這個激烈的夜晚,等待第二天太陽出來吧。
宰相被折騰得一夜未睡,當陽光照到大殿的時候,他喝了兩盅差役遞上的茶,用兩個手掌抹了一把疲憊的臉,準備主持朝會。
皇帝照例不上朝,但宰相和大臣們也都隻能站著,不能入座,大殿裏也沒有座。
今天站著的人數很多,昨天剛報到的新科進士,還都沒有授予官職,現在也作為“見習官員”站在這裏。這些人今天都靚裝麗服,但神態謙恭,甚至畏怯,生怕第一天在大殿裏有不妥舉止影響他日升遷。仔細一看,其中不少人我們在冰河的船上見過,但他們盡量都躲在年長大臣的身後,讓人看不太清楚。
皇帝不上朝,是因為自知對大事沒有主張,又不希望讓大臣們當場看出這一點,因此就讓兩個小太監進進出出傳達他的話語。太監的聲音飆得尖細、高遠,又拉著長長的拖腔,具有一種巫覡的調門,使人無法清晰理解,卻又無法抵拒。
皇上曆來對大事說不明白,但對小事,卻可以說得比較清楚。昨天晚上公主到父皇那裏纏了很久,好說歹說,隻是要他把孟河、金河的事看成“小事”。
大臣們來上朝的時候聽說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情,神色都有點慌張。科舉的事,說大了關及社稷之本,說小了也關及每個大臣站在這裏的資格。曆朝都有“科場案”發生,甚至可以嚴重到誅殺考官、株連九族、血跡斑斑。這個背景,嚇得連宰相都不敢為今天的朝會致“開場白”,平日他總是從一開始就執掌著朝會的話語權。這個案子也可以從重論處,但他年事已高,即將退休,不希望在自己任上發生太大的命案。何況,他昨天晚上已經分頭盤問了孟河和金河,發覺事情的真相與人們的想象很不相同,理應從輕發落。但如此大事從輕發落,並無先例。因此,他一次次用眼睛瞟向那條甬道,希望“傳旨太監”趕快現身。
終於,“傳旨太監”慢吞吞地踱著方步走出來了。按照宰相和大臣的心理,他應該飛奔而來。
傳旨太監在眾目睽睽之下頓了一頓,用脆糯的嗓音說:“皇上有旨,那個女孩子和小男生在考場上調皮搗蛋的事,群臣可以議論幾句。”
“女孩子和小男生?”
“調皮搗蛋?”
“議論幾句?”
宰相和大臣們徹底糊塗了。
皇上,究竟是什麽意思?
很不在意?那怎麽會?畢竟,他說了“調皮搗蛋”,對這話的理解,可重可輕。
於是,一次怪異的國務會議開始了。
很長時間,大家都不發聲。大臣們倒是不太在乎皇帝的說法,而是在尋找切入口。同樣一個事情,從何處切入,可大不一樣。這個事情,朝野最大的興趣點是那個女孩子,不找這個切入口就有背民意,但是……
終於,那個曆來被認為“朝中第一謀士”的禦史大夫站出來了,說出了大家心中的“但是”。
禦史大夫說:“不能把話題落在那個女孩子身上。如果落在她身上,人們會問,全國書生怎麽會考不過一個女孩子?難道考官有詐?但看過狀元試卷的考官多達二十餘名,難道都沒張眼?如果承認她確實考得好,那麽,朝廷不讓女子參加科舉考試的國策是否要推翻?因此,切入口萬萬不可放在她身上。即便朝野對她感興趣,也不可。”
宰相向來與禦史大夫關係不好,但這次卻點頭了,同意禦史大夫的看法。他補充道:“把切入口放在她身上也放不住,我昨天晚上與她長談了,發現她考狀元完全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把這個頭銜送給別人。如此落拓瀟灑,若要治罪,民心難服。而且,民心總是偏向於弱小,偏向於美麗,她都占了。”
幾個大臣都輕聲問宰相:“她美麗嗎?”
宰相說:“很不幸,她很美麗。”
“因此,”禦史大夫把自己的結論說了出來,“我們必須避開她,就像沒她這個人。隻抓住那個男的做文章,說他名為金河並沒有參加考試,卻占了狀元之名。”
一個大臣說:“這就有罪名了,作弊!”
幾個大臣附和:“對,作弊!作弊!”
宰相說:“定他作弊,卻不能牽出那個女孩子孟河,那何以為證?”
幾個大臣麵麵相覷:“是啊,何以為證?何以為證?”
還是那個禦史大夫。他走出一步,說:“我想過了,這次不要證人,隻要證據。證據就是筆跡,讓那個金河當著大家的麵留下筆跡,然後再與狀元試卷作對比,由刑部的筆跡鑒識郎中鑒定後報大理寺,定為殿試作弊。”
宰相說:“看來這是唯一的一條定罪之路了。但遺憾的是,金河不能留筆跡。”
“不能留筆跡?為什麽?”禦史大夫問。
宰相說:“殘廢了。”
禦史大夫問:“什麽時候殘廢的?”
宰相說:“剛殘廢。”
“剛殘廢?”禦史大夫和眾大臣很驚訝。
宰相就把金河鑿冰受傷的事說了一遍。
那批新科進士一聽,知道事情與自己有關,卻不知道那個鑿冰人已經殘廢。他們又驚又愧,把臉藏在別人的身後。
“順便說一句,”宰相說,“那個女孩子孟河,就是因為目睹金河因救人而殘廢,一時感動,代他考試的。”
這下,整個大廳都肅靜了。
似乎有人想說話,但剛想開口又咽迴去了。
幸好甬道上又傳來腳步聲。
傳旨太監用又尖又高的聲音說:“剛才,皇上聽到了宰相的介紹,嘴角輕輕抖了一下。”
“抖了幾下?”宰相問。
“一下。正要抖第二下時,他開口了。”太監說。
“皇上有什麽旨意?”宰相問。
“請聽旨——”太監的這個拖腔特別長,那批新科進士一聽,膝蓋一軟就要往地上跪,但一看大臣們都站著不動,也就站住了。
太監傳旨道:“從即日起,全國各州府的遠航船隻,必須配長柄長刃之斧,朕賜名此種斧子為冰斧。即便非結冰之季,無鑿冰之用,亦一律稱作冰斧。命工部營繕司將冰斧之名正式列入當朝百器簡目,位於其他諸斧之首。”
工部尚書大聲應道:“遵旨。”
其他大臣小聲地重複著:“冰斧,冰斧,冰斧。”
從此,中國有了冰斧。
皇帝果然顯得奇怪,居然絕口不提朝廷大案,隻說一把斧子,而且說得那麽繁文縟節。
隻有宰相一臉平靜,他聽出了皇帝對這一事件的態度。他斜眼瞟了一下剛剛還在大談作弊的禦史大夫,便揚首吩咐:“傳金河上殿。”
這個故事說到這裏又遇到了特別精彩的情節,精彩得能讓很多作家都會妙筆生花,能讓很多讀者都會參與構思。於是,本人也就把它讓開,將它省略,就像上一次處理孟河進入考場的情節一樣。
這次,孟河是要闖宮廷了。剛才她向公主證明自己是女的,隻是輕輕握了一下公主的手,公主立即就感應到了。但現在,她怎麽向年邁的宰相證明呢,何況邊上又有那麽多官員。唯一的辦法,是坦然直言。這一定會讓宰相大驚失色。緊接著,她還要說明自己不是金河,這又會使宰相感到自己正麵臨立朝以來最大的科舉醜聞。宰相肯定沒法處置如此大事,他的慌張、狼狽、不知所措,一定會讓讀者如見其人。
更精彩的是,真的金河也將在今夜與老丈一起去闖宮,說明實情。那就是說,這個夜晚宮廷裏發生的一切,連平庸作家也會寫得高潮迭起。既然有那麽現成的驚悚筆墨,本人也就不摻和了。
我們還是避過這個激烈的夜晚,等待第二天太陽出來吧。
宰相被折騰得一夜未睡,當陽光照到大殿的時候,他喝了兩盅差役遞上的茶,用兩個手掌抹了一把疲憊的臉,準備主持朝會。
皇帝照例不上朝,但宰相和大臣們也都隻能站著,不能入座,大殿裏也沒有座。
今天站著的人數很多,昨天剛報到的新科進士,還都沒有授予官職,現在也作為“見習官員”站在這裏。這些人今天都靚裝麗服,但神態謙恭,甚至畏怯,生怕第一天在大殿裏有不妥舉止影響他日升遷。仔細一看,其中不少人我們在冰河的船上見過,但他們盡量都躲在年長大臣的身後,讓人看不太清楚。
皇帝不上朝,是因為自知對大事沒有主張,又不希望讓大臣們當場看出這一點,因此就讓兩個小太監進進出出傳達他的話語。太監的聲音飆得尖細、高遠,又拉著長長的拖腔,具有一種巫覡的調門,使人無法清晰理解,卻又無法抵拒。
皇上曆來對大事說不明白,但對小事,卻可以說得比較清楚。昨天晚上公主到父皇那裏纏了很久,好說歹說,隻是要他把孟河、金河的事看成“小事”。
大臣們來上朝的時候聽說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情,神色都有點慌張。科舉的事,說大了關及社稷之本,說小了也關及每個大臣站在這裏的資格。曆朝都有“科場案”發生,甚至可以嚴重到誅殺考官、株連九族、血跡斑斑。這個背景,嚇得連宰相都不敢為今天的朝會致“開場白”,平日他總是從一開始就執掌著朝會的話語權。這個案子也可以從重論處,但他年事已高,即將退休,不希望在自己任上發生太大的命案。何況,他昨天晚上已經分頭盤問了孟河和金河,發覺事情的真相與人們的想象很不相同,理應從輕發落。但如此大事從輕發落,並無先例。因此,他一次次用眼睛瞟向那條甬道,希望“傳旨太監”趕快現身。
終於,“傳旨太監”慢吞吞地踱著方步走出來了。按照宰相和大臣的心理,他應該飛奔而來。
傳旨太監在眾目睽睽之下頓了一頓,用脆糯的嗓音說:“皇上有旨,那個女孩子和小男生在考場上調皮搗蛋的事,群臣可以議論幾句。”
“女孩子和小男生?”
“調皮搗蛋?”
“議論幾句?”
宰相和大臣們徹底糊塗了。
皇上,究竟是什麽意思?
很不在意?那怎麽會?畢竟,他說了“調皮搗蛋”,對這話的理解,可重可輕。
於是,一次怪異的國務會議開始了。
很長時間,大家都不發聲。大臣們倒是不太在乎皇帝的說法,而是在尋找切入口。同樣一個事情,從何處切入,可大不一樣。這個事情,朝野最大的興趣點是那個女孩子,不找這個切入口就有背民意,但是……
終於,那個曆來被認為“朝中第一謀士”的禦史大夫站出來了,說出了大家心中的“但是”。
禦史大夫說:“不能把話題落在那個女孩子身上。如果落在她身上,人們會問,全國書生怎麽會考不過一個女孩子?難道考官有詐?但看過狀元試卷的考官多達二十餘名,難道都沒張眼?如果承認她確實考得好,那麽,朝廷不讓女子參加科舉考試的國策是否要推翻?因此,切入口萬萬不可放在她身上。即便朝野對她感興趣,也不可。”
宰相向來與禦史大夫關係不好,但這次卻點頭了,同意禦史大夫的看法。他補充道:“把切入口放在她身上也放不住,我昨天晚上與她長談了,發現她考狀元完全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把這個頭銜送給別人。如此落拓瀟灑,若要治罪,民心難服。而且,民心總是偏向於弱小,偏向於美麗,她都占了。”
幾個大臣都輕聲問宰相:“她美麗嗎?”
宰相說:“很不幸,她很美麗。”
“因此,”禦史大夫把自己的結論說了出來,“我們必須避開她,就像沒她這個人。隻抓住那個男的做文章,說他名為金河並沒有參加考試,卻占了狀元之名。”
一個大臣說:“這就有罪名了,作弊!”
幾個大臣附和:“對,作弊!作弊!”
宰相說:“定他作弊,卻不能牽出那個女孩子孟河,那何以為證?”
幾個大臣麵麵相覷:“是啊,何以為證?何以為證?”
還是那個禦史大夫。他走出一步,說:“我想過了,這次不要證人,隻要證據。證據就是筆跡,讓那個金河當著大家的麵留下筆跡,然後再與狀元試卷作對比,由刑部的筆跡鑒識郎中鑒定後報大理寺,定為殿試作弊。”
宰相說:“看來這是唯一的一條定罪之路了。但遺憾的是,金河不能留筆跡。”
“不能留筆跡?為什麽?”禦史大夫問。
宰相說:“殘廢了。”
禦史大夫問:“什麽時候殘廢的?”
宰相說:“剛殘廢。”
“剛殘廢?”禦史大夫和眾大臣很驚訝。
宰相就把金河鑿冰受傷的事說了一遍。
那批新科進士一聽,知道事情與自己有關,卻不知道那個鑿冰人已經殘廢。他們又驚又愧,把臉藏在別人的身後。
“順便說一句,”宰相說,“那個女孩子孟河,就是因為目睹金河因救人而殘廢,一時感動,代他考試的。”
這下,整個大廳都肅靜了。
似乎有人想說話,但剛想開口又咽迴去了。
幸好甬道上又傳來腳步聲。
傳旨太監用又尖又高的聲音說:“剛才,皇上聽到了宰相的介紹,嘴角輕輕抖了一下。”
“抖了幾下?”宰相問。
“一下。正要抖第二下時,他開口了。”太監說。
“皇上有什麽旨意?”宰相問。
“請聽旨——”太監的這個拖腔特別長,那批新科進士一聽,膝蓋一軟就要往地上跪,但一看大臣們都站著不動,也就站住了。
太監傳旨道:“從即日起,全國各州府的遠航船隻,必須配長柄長刃之斧,朕賜名此種斧子為冰斧。即便非結冰之季,無鑿冰之用,亦一律稱作冰斧。命工部營繕司將冰斧之名正式列入當朝百器簡目,位於其他諸斧之首。”
工部尚書大聲應道:“遵旨。”
其他大臣小聲地重複著:“冰斧,冰斧,冰斧。”
從此,中國有了冰斧。
皇帝果然顯得奇怪,居然絕口不提朝廷大案,隻說一把斧子,而且說得那麽繁文縟節。
隻有宰相一臉平靜,他聽出了皇帝對這一事件的態度。他斜眼瞟了一下剛剛還在大談作弊的禦史大夫,便揚首吩咐:“傳金河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