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當空,沿途的蟬叫聲此起彼伏,一輛牛車和兩輛馬車兩匹馬停在依著山坡而建的食肆門口,小梅並一個老媽媽先下牛車,再把宋多福攙扶下來。
宋多福留在了巨鹿縣,過了七八日妊娠的反應稍減就心切京城中的丈夫和兒子,程安國是沒空來接宋多福的,原給她留了兩個護衛,又指了兩個護衛過來,護送著宋多福緩緩的過去。
牛車比馬車平緩,速度是緩慢的,那沒有關係,四百裏路今天走三十,明天走五十,隨停隨走緩緩而去。前後一輛馬車,一輛放著宋多福的行李,一輛放著奴仆和護衛們的行李,兩個護衛在駕馬車,兩個護衛扈從,一個車夫。食肆是一對青年夫妻開設的,家裏公婆和兩個半大的兒女就是夥計,一數八個人要吃飯安歇,忙蜂擁出來招唿,牽牛馬的牽牛馬,擦桌椅的擦桌椅,老頭兒先去後院殺了四隻雞,好不忙活。
宋多福的精神有些萎靡,現在到了晌午也全無食欲,搬了一把搖椅躺在山坡夾道處,被山林飛舞的清風一拂,倒是舒坦許多。
小梅倒出了兩粒仁丹給宋多福服用,宋多福擺擺手,這些丸藥能不吃還是不要吃的好。
店家娘子舉了一張小桌幾兒過來。一碟子南瓜子,一碟子黃杏,一碟子用醋浸泡過的黃瓜,一碟子用糖醃製過的酸梅。她也不往人家精貴的夫人麵前湊,就把小桌幾兒擱在小梅的手邊。
他們這行當就是要有眼力勁兒。這位夫人衣著寬鬆,大腹便便,看著就是有孕在身的樣子,就準備了這幾樣小食。
宋多福眼兒瞄過來。小梅就拉開裝銅錢的袋子,抓了兩把銅錢給店家娘子。
店家娘子兜著銅錢衝著小梅啞聲點頭哈腰的稱謝,默默的退下了。
宋多福閉上了眼睛打哈欠道:“讓護衛們吃好喝好,你也去用一點兒,我眯會兒。”
小梅蘸著鹵肉汁吃了一個饅頭,拿了一張矮凳坐在宋多福的腳下趕蚊蟲,外頭的人都知道宋多福困覺了,皆放輕了動作,直到另一對車馬人員過來,馬蹄紛踏,宋多福才被攪醒過來。
真是冤家路窄,或者說是狹路相逢,來著乃是許敏。
許敏在前年年底嫁了景王妃副儀衛正賈甫,去年除夕夜生下一個女兒。而今許敏也是往京城去,抱了蠕著嘴的女兒,也是從牛車上下來。
孩子蠕著嘴是要吃奶呢。許敏是片刻也等不得,扭頭就朝後喊道:“曾嫂,曾嫂!”
曾嫂是奶娘。小丫頭挑嘴,脾胃又弱,奶媽子換到第三個,就這個曾嫂能服侍得下來。曾嫂忙下了馬車,攬過姐兒喂奶去了。
見慣了南北來客的店家娘子,見著這位夫人精致細白的容顏,婀娜曼妙的身姿,都要暗暗稱讚一迴,然後就暗愁了。
許敏母女倆兒的排場是很大的,一個給賈甫做了通房丫鬟的茜兒,一個奶娘,一個廚娘,兩個保姆,兩個小丫鬟兩個使喚婆子,及十來個車夫護衛,這就有二十號人了,加上宋多福這一波人。小小的食肆就擺了四張桌子,宋多福的人已經占了兩桌,都沒有這麽多的位置落坐。
程賈兩邊護衛對護衛,程家的護衛人少卻是精悍,裹了粗布的劍鞘擺放在桌子上,一看就是不好惹的,也是有身份的。
宋多福既然醒了,就從屋後的夾道走出來看看這個場麵。
迎麵兩個人對了個正臉。
眉眼如畫的許敏一個閃神,就扯唇巧笑,道:“原來是宋姑娘!”
經過了三年,彼此都嫁為了人婦,許敏偏要把記憶停留在寄居在宣國公府的時刻。
宋多福驟然見到了許敏是心慌的。如今的她睡眼朦朧,粉黛不掃,和許敏站在一起,實在是被比下去了。但是轉而一想,許敏俏麗婉約的柔美之態,那確實給她帶來過巨大的危機,現在已經是時過境遷了,宋多福便也就一笑置之,道:“是賈夫人呐!”
兩人的丈夫都是隸屬儀衛司的武官,要說這些年毫無聯係,還是知道彼此境遇的。現在景王襄王爭儲之勢已經處在了白熱化,兩邊的人馬都緊緊的上了弦。
宋多福和許敏擦肩而過,把客套都省了。
“二奶奶,用點飯吧。”
近身服侍的差事都不用食肆的人。小梅從灶上端了飯菜過來。一盆清燉全雞,一盤香煎小魚,一個炒蘿卜,一個炒芋絲和一晚米飯。設在路邊的小食肆就那麽幾樣食材。小梅等都是饅頭配鹵肉,填個飽。
宋多福拿起筷子就夾了一隻雞腿。她要慢慢的用飯,好好的吃飯。許敏那麽大一個活人戳著,對她全無影響,她的胃口好得很。
許敏這一邊就更加講究了,都不用食肆的人,就借個灶兒。一個廚娘和兩個婆子下去整治許敏的飯菜。還有奶娘曾嫂,她奶著姐兒,吃食都是單做的。
曾嫂奶過了孩子,將孩子抱過來。
許敏笑聲甜美,嘴上叫著囡囡,囡囡,拿了一個彩繪的撥浪鼓,讓女兒抓握。
宋多福正是喜愛孩子的時候,眼睛就不由的瞄過去。小孩子穿了一件大紅色繡如意三寶的稠衣,臉蛋圓圓的,眼睛是丹鳳眼,眉毛淡得看不出來,或許是生女肖父,和許敏並不相像。而已經生育一女的許敏,臉色俏麗似芙蓉,身段嫋娜而多姿,和做姑娘的時候沒有絲毫改變。
許敏也不動聲色的觀察著宋多福。
宋多福就變化了一點,她原本就不是清瘦的身材,圓潤豐腴。生下了兒子喂足了一年的奶水,圓圓的臉盤子這麽些天來清減了一些,也是和自己比較。要是和許敏比較,宋多福就可以稱之為胖了。
總之,從模樣身材到氣質秉性,宋多福和許敏完全是沒有可比性的兩個女人,自然也沒有任何替代的可能。
許敏垂下眼來,眼瞼一闔一張,神態變得陰鷙。
她確定,當年在銅器鋪子和程安國一見如故,她在程安國的眼神中看到了驚豔,那是對她的魅力天然產生的好感。那樣的男人,怎麽會對宋多福這一款的女人產生興趣呢?那樣的男人,不過是為了前程而遷就了婚姻罷了。
宋多福用過了飯菜,又歇息了一刻,想著這家食肆實在太淺,近三十號人占得滿滿當當,走動幾步都不便宜,就套車上車,默不作聲的離去了。
許敏目送了宋多福遠去,麵上清淡如菊,內心卻有一個瘋狂的念頭在唿喊。
宜室宜家!
她曾聽程安國這麽評價過宋多福。
她曾經也滿懷著憧憬,自問亦是一個宜室宜家的女子,最後卻脫離了預定軌跡。不過她如今也不是寄居在宣國公府的表姑娘,期望著姑媽許氏和表姐朱妙華為自己謀一個前程。
她現在手上有錢有人,她不用蠢笨得親自出手,應該就可以慰藉數年來難了的不甘!
不行,還是蠢笨!
另外一個聲音在腦海裏對駁,許敏及時撲住了瘋狂的念頭。
她不能想念他,她要忘記他!
她還有幾十年的餘生,她要風風光光的把日子過起來。
又過四日,宋多福緩緩的到達了京城,程安國就在北城門接著。著一襲寶藍色薄稠袍服,站如勁鬆,高大而偉岸,俊逸的五官輪廓分明,或是是自小做了侍衛的原因,程安國就是襄王殿下的影子,如影相隨,影子模糊了神態,總是淡定的少有表情。
宋多福就在人來人往之中,依戀的倚靠在程安國寬厚的肩膀上。
程安國攬住了宋多福已經顯懷的腰肢,輕聲問了一句,道:“累了?”
宋多福潤了潤唇,軟聲道:“有些想你了。”
程安國一直是不善言辭的,攔腰抱起了宋多福,換了一輛雙駕薄氈馬車,程安國也在馬車裏坐著,道:“煥兒也想你了……母親給他取了名字,叫程煥。”
宋多福還是靠在程安國厚實的肩上,道:“母親見了煥兒可歡喜?”
程安國浮現出微笑,道:“母親說辛苦你了,說你養得好,這孩子養得和牛犢子似了,見著她老人家也不認生,穿衣吃飯都不嬌慣,這樣子很好。”
宋多福吹皺的心境漸漸平複了迴去,麵容安詳。
她是全憑了在微末之時結交了襄王妃,才有了現在穩重英武的丈夫,可愛調皮的兒子,還有一位通情達理的婆婆。
那又怎麽樣呢?那是她的機緣,那是她的本事,丈夫是她的丈夫,在經年累月的日子裏,他們除了夫妻的感情,還有相互扶持的道義。
程安國至少至少,不是一個違背道義,會將她棄之不顧的男子,如此,她也就心安了!
夫婦兩人直入襄王府接兒子。
二十餘日不見程煥都會喊人了,穿著小褂子搖搖擺擺的走過來,趴著程安國的小腿,清晰的喊了一句爹。睇著宋多福憋了半天,就是喊不出娘來。
程安國攏著兒子短肥腿,高高的把兒子舉起來,還安慰宋多福道:“過幾天,他也會喊你了。”
宋多福是沒有任何爭風吃醋的意思,她眼瞄到小桃的身上,她交代過的,讓小桃多念幾聲爹,孩子聽得多了,自然就先喊爹了。宋多福又把目光遞到畫屏身上,笑道:“我還沒給王妃請安。”
畫屏道:“王妃進宮去了,前兒吳王妃和荊王妃到京了。皇後娘娘在坤寧宮設宴。”
宋多福留在了巨鹿縣,過了七八日妊娠的反應稍減就心切京城中的丈夫和兒子,程安國是沒空來接宋多福的,原給她留了兩個護衛,又指了兩個護衛過來,護送著宋多福緩緩的過去。
牛車比馬車平緩,速度是緩慢的,那沒有關係,四百裏路今天走三十,明天走五十,隨停隨走緩緩而去。前後一輛馬車,一輛放著宋多福的行李,一輛放著奴仆和護衛們的行李,兩個護衛在駕馬車,兩個護衛扈從,一個車夫。食肆是一對青年夫妻開設的,家裏公婆和兩個半大的兒女就是夥計,一數八個人要吃飯安歇,忙蜂擁出來招唿,牽牛馬的牽牛馬,擦桌椅的擦桌椅,老頭兒先去後院殺了四隻雞,好不忙活。
宋多福的精神有些萎靡,現在到了晌午也全無食欲,搬了一把搖椅躺在山坡夾道處,被山林飛舞的清風一拂,倒是舒坦許多。
小梅倒出了兩粒仁丹給宋多福服用,宋多福擺擺手,這些丸藥能不吃還是不要吃的好。
店家娘子舉了一張小桌幾兒過來。一碟子南瓜子,一碟子黃杏,一碟子用醋浸泡過的黃瓜,一碟子用糖醃製過的酸梅。她也不往人家精貴的夫人麵前湊,就把小桌幾兒擱在小梅的手邊。
他們這行當就是要有眼力勁兒。這位夫人衣著寬鬆,大腹便便,看著就是有孕在身的樣子,就準備了這幾樣小食。
宋多福眼兒瞄過來。小梅就拉開裝銅錢的袋子,抓了兩把銅錢給店家娘子。
店家娘子兜著銅錢衝著小梅啞聲點頭哈腰的稱謝,默默的退下了。
宋多福閉上了眼睛打哈欠道:“讓護衛們吃好喝好,你也去用一點兒,我眯會兒。”
小梅蘸著鹵肉汁吃了一個饅頭,拿了一張矮凳坐在宋多福的腳下趕蚊蟲,外頭的人都知道宋多福困覺了,皆放輕了動作,直到另一對車馬人員過來,馬蹄紛踏,宋多福才被攪醒過來。
真是冤家路窄,或者說是狹路相逢,來著乃是許敏。
許敏在前年年底嫁了景王妃副儀衛正賈甫,去年除夕夜生下一個女兒。而今許敏也是往京城去,抱了蠕著嘴的女兒,也是從牛車上下來。
孩子蠕著嘴是要吃奶呢。許敏是片刻也等不得,扭頭就朝後喊道:“曾嫂,曾嫂!”
曾嫂是奶娘。小丫頭挑嘴,脾胃又弱,奶媽子換到第三個,就這個曾嫂能服侍得下來。曾嫂忙下了馬車,攬過姐兒喂奶去了。
見慣了南北來客的店家娘子,見著這位夫人精致細白的容顏,婀娜曼妙的身姿,都要暗暗稱讚一迴,然後就暗愁了。
許敏母女倆兒的排場是很大的,一個給賈甫做了通房丫鬟的茜兒,一個奶娘,一個廚娘,兩個保姆,兩個小丫鬟兩個使喚婆子,及十來個車夫護衛,這就有二十號人了,加上宋多福這一波人。小小的食肆就擺了四張桌子,宋多福的人已經占了兩桌,都沒有這麽多的位置落坐。
程賈兩邊護衛對護衛,程家的護衛人少卻是精悍,裹了粗布的劍鞘擺放在桌子上,一看就是不好惹的,也是有身份的。
宋多福既然醒了,就從屋後的夾道走出來看看這個場麵。
迎麵兩個人對了個正臉。
眉眼如畫的許敏一個閃神,就扯唇巧笑,道:“原來是宋姑娘!”
經過了三年,彼此都嫁為了人婦,許敏偏要把記憶停留在寄居在宣國公府的時刻。
宋多福驟然見到了許敏是心慌的。如今的她睡眼朦朧,粉黛不掃,和許敏站在一起,實在是被比下去了。但是轉而一想,許敏俏麗婉約的柔美之態,那確實給她帶來過巨大的危機,現在已經是時過境遷了,宋多福便也就一笑置之,道:“是賈夫人呐!”
兩人的丈夫都是隸屬儀衛司的武官,要說這些年毫無聯係,還是知道彼此境遇的。現在景王襄王爭儲之勢已經處在了白熱化,兩邊的人馬都緊緊的上了弦。
宋多福和許敏擦肩而過,把客套都省了。
“二奶奶,用點飯吧。”
近身服侍的差事都不用食肆的人。小梅從灶上端了飯菜過來。一盆清燉全雞,一盤香煎小魚,一個炒蘿卜,一個炒芋絲和一晚米飯。設在路邊的小食肆就那麽幾樣食材。小梅等都是饅頭配鹵肉,填個飽。
宋多福拿起筷子就夾了一隻雞腿。她要慢慢的用飯,好好的吃飯。許敏那麽大一個活人戳著,對她全無影響,她的胃口好得很。
許敏這一邊就更加講究了,都不用食肆的人,就借個灶兒。一個廚娘和兩個婆子下去整治許敏的飯菜。還有奶娘曾嫂,她奶著姐兒,吃食都是單做的。
曾嫂奶過了孩子,將孩子抱過來。
許敏笑聲甜美,嘴上叫著囡囡,囡囡,拿了一個彩繪的撥浪鼓,讓女兒抓握。
宋多福正是喜愛孩子的時候,眼睛就不由的瞄過去。小孩子穿了一件大紅色繡如意三寶的稠衣,臉蛋圓圓的,眼睛是丹鳳眼,眉毛淡得看不出來,或許是生女肖父,和許敏並不相像。而已經生育一女的許敏,臉色俏麗似芙蓉,身段嫋娜而多姿,和做姑娘的時候沒有絲毫改變。
許敏也不動聲色的觀察著宋多福。
宋多福就變化了一點,她原本就不是清瘦的身材,圓潤豐腴。生下了兒子喂足了一年的奶水,圓圓的臉盤子這麽些天來清減了一些,也是和自己比較。要是和許敏比較,宋多福就可以稱之為胖了。
總之,從模樣身材到氣質秉性,宋多福和許敏完全是沒有可比性的兩個女人,自然也沒有任何替代的可能。
許敏垂下眼來,眼瞼一闔一張,神態變得陰鷙。
她確定,當年在銅器鋪子和程安國一見如故,她在程安國的眼神中看到了驚豔,那是對她的魅力天然產生的好感。那樣的男人,怎麽會對宋多福這一款的女人產生興趣呢?那樣的男人,不過是為了前程而遷就了婚姻罷了。
宋多福用過了飯菜,又歇息了一刻,想著這家食肆實在太淺,近三十號人占得滿滿當當,走動幾步都不便宜,就套車上車,默不作聲的離去了。
許敏目送了宋多福遠去,麵上清淡如菊,內心卻有一個瘋狂的念頭在唿喊。
宜室宜家!
她曾聽程安國這麽評價過宋多福。
她曾經也滿懷著憧憬,自問亦是一個宜室宜家的女子,最後卻脫離了預定軌跡。不過她如今也不是寄居在宣國公府的表姑娘,期望著姑媽許氏和表姐朱妙華為自己謀一個前程。
她現在手上有錢有人,她不用蠢笨得親自出手,應該就可以慰藉數年來難了的不甘!
不行,還是蠢笨!
另外一個聲音在腦海裏對駁,許敏及時撲住了瘋狂的念頭。
她不能想念他,她要忘記他!
她還有幾十年的餘生,她要風風光光的把日子過起來。
又過四日,宋多福緩緩的到達了京城,程安國就在北城門接著。著一襲寶藍色薄稠袍服,站如勁鬆,高大而偉岸,俊逸的五官輪廓分明,或是是自小做了侍衛的原因,程安國就是襄王殿下的影子,如影相隨,影子模糊了神態,總是淡定的少有表情。
宋多福就在人來人往之中,依戀的倚靠在程安國寬厚的肩膀上。
程安國攬住了宋多福已經顯懷的腰肢,輕聲問了一句,道:“累了?”
宋多福潤了潤唇,軟聲道:“有些想你了。”
程安國一直是不善言辭的,攔腰抱起了宋多福,換了一輛雙駕薄氈馬車,程安國也在馬車裏坐著,道:“煥兒也想你了……母親給他取了名字,叫程煥。”
宋多福還是靠在程安國厚實的肩上,道:“母親見了煥兒可歡喜?”
程安國浮現出微笑,道:“母親說辛苦你了,說你養得好,這孩子養得和牛犢子似了,見著她老人家也不認生,穿衣吃飯都不嬌慣,這樣子很好。”
宋多福吹皺的心境漸漸平複了迴去,麵容安詳。
她是全憑了在微末之時結交了襄王妃,才有了現在穩重英武的丈夫,可愛調皮的兒子,還有一位通情達理的婆婆。
那又怎麽樣呢?那是她的機緣,那是她的本事,丈夫是她的丈夫,在經年累月的日子裏,他們除了夫妻的感情,還有相互扶持的道義。
程安國至少至少,不是一個違背道義,會將她棄之不顧的男子,如此,她也就心安了!
夫婦兩人直入襄王府接兒子。
二十餘日不見程煥都會喊人了,穿著小褂子搖搖擺擺的走過來,趴著程安國的小腿,清晰的喊了一句爹。睇著宋多福憋了半天,就是喊不出娘來。
程安國攏著兒子短肥腿,高高的把兒子舉起來,還安慰宋多福道:“過幾天,他也會喊你了。”
宋多福是沒有任何爭風吃醋的意思,她眼瞄到小桃的身上,她交代過的,讓小桃多念幾聲爹,孩子聽得多了,自然就先喊爹了。宋多福又把目光遞到畫屏身上,笑道:“我還沒給王妃請安。”
畫屏道:“王妃進宮去了,前兒吳王妃和荊王妃到京了。皇後娘娘在坤寧宮設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