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充滿試煉,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雖不知我的苦艱,我卻知道自己堅韌;我想我是丟棄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經曆。≧
------------------------------------------------------------------------------------------------------------------------------------------------------------------------
239、
張寅每天吃派飯覺得很不自在,一天三頓飯都要去學生家吃,很麻煩。心裏就想自己在學校開夥做飯。他把這個想法和郭蘭英說了,郭蘭英迴家告訴了她爹,郭懷義覺得有道理,就給張寅置辦了鍋灶,並說:“咱們莊裏人有的你都有。每天按一個好勞力的標準及工分。”改革開放後,山外的村莊都實行了聯產承包製,實行了包產到戶,穆柯寨卻還按照原來的集體製。郭懷義對大家說:“咱們穆柯寨總共就三十來戶人家,都是親親連著親親,就像一家人,在一起人多也好辦事,別分了。”大家一聽有道理,都不願意分,就一直在一起幹活了。
張寅利用學校四周的荒地,種了一些蔬菜,有茄子、西紅柿、辣椒、黃瓜等;還在圍牆下種上扁豆和絲瓜。莊裏每月給一些糧食,除了肉少一點,其他還是不錯的。
郭懷義家養了一個花公雞,體重達五斤多。這個花公雞體格健壯,絢麗多姿,神采飛揚。是郭蘭平記事以來見過的最大最美麗的公雞,也是他最喜歡的一隻大公雞,更是他終生難忘的一隻花公雞。
星期天,張寅到郭懷義家。吃過早飯。郭蘭平的母親叫郭蘭平把這隻花公雞送到他老娘家。郭蘭平心裏非常高興,因為他早就想去我老娘家了。郭蘭平說:
“讓張老師和我一起去吧。”
郭懷義說:“讓張老師去那邊玩一玩也好,成天在這裏憋著也難受。”於是,郭蘭平的母親用繩子把花公雞的兩條腿綁的緊緊的,並一再囑咐郭蘭平,路上不要貪玩,千萬別讓雞跑了。郭蘭平應聲應答,但卻心不在焉。就這樣,郭蘭平辭別了母親,抱著雞,和張寅一起奔走在去老娘家的路上。
現在可以用吃了蜜來形容郭蘭平此刻的心情,他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真想縱身一躍飛入空中。所以,他跨步格外高遠,翻山越嶺,左彎右拐,兩腳生風,如履輕雲。轉眼間,就翻過一個高高的山崗,越過好幾道小山梁。他老娘家的村莊已近在眼前。一想到馬上就要見著姥娘了,他的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這時,迎麵走來幾個人,他們是郭蘭平姥娘村的人,他們吃過早飯要下地幹活了。因為郭蘭平常去他姥娘家,那幾個人認識他,所以就熱情的給他打招唿,還親切的叫他的小名,並說:
“去吧,剛才還見你姥娘來裏。”郭蘭平笑了笑。就和他們擦肩而過。一會兒他們就轉過山腰不見了。郭蘭平說:“反正快到了,張老師,咱們歇一會兒吧。”
張寅說:“好吧。”於是,郭蘭平便把花公雞放在地上,沒想到他們的屁股還沒坐穩,花公雞用力一撲棱,綁它兩條腿的繩子竟然開了。郭蘭平和張寅趕緊去捉,沒捉到。它跑了,怎麽辦?追!
郭蘭平心裏有些慌,因為他知道這隻雄雞的奔跑能力,它的腿部肌肉極為達。花公雞飛快地向山梁跑去,他們在後麵緊追不舍。那花公雞見他們在後麵追,它是連跑帶飛嘎嘎大叫。就這樣,它跑到哪兒,他們就追到哪兒,眼看快追上了,它卻展開雙翅一下子飛了起來,飛到了一棵大柿樹上。他們奔到樹下,像猴子般敏捷的爬上柿樹,直奔花公雞。那花公雞又從樹上一下子飛到很遠的山窪。把他們遠遠的甩在身後,沒了蹤影。他們是心急如焚,生怕追丟了。便飛快的朝山窪追去。就這樣,從遇到那幾個人開始一直追到那幾個人收工迴來,他們還在追那隻花公雞,整整一個上午。他們和花公雞都已累的筋疲力盡。那幾個人看見他倆,等明白了情況之後,都哈哈大笑。隨即七手八腳,圍追堵截。這才製服了花公雞。張寅和郭蘭平才深深地鬆了一口氣,郭蘭平穿的褂子也不知道扔到哪兒了。這隻花公雞真讓他們刻骨銘心啊!
穆柯寨這兒的小孩,人人喜歡上樹。這是他們的樂趣之一。可能是由於環境的緣故吧,這裏果樹多,矮樹多,容易攀爬。孩子們們除了漫山遍野到處跑外,他們的嘴也是閑不住的,比如柿子、紅棗、桑葚、毛桃、桃梨等。因此,他們五六歲就會上樹摘果子吃。甚至養成習慣,就是不吃果子,也喜歡在枝繁葉茂的大樹上玩耍,就像猴子一樣從這枝爬到另一枝,往來穿梭。他們經常三四個小夥伴在一棵樹上玩。有時把眼睛蒙上,做捉迷藏遊戲。這也別怪他們,你想,樹上有層層樹葉遮蔽,既涼爽又有果子吃,何樂而不為呢?在炎熱的中午,一群小孩子常常在一棵高大的樹上玩遊戲,你追我趕,嘰嘰喳喳,就像一樹快樂的小鳥,自由自在。
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爬大樹。郭蘭平和牛建兵爬樹的能力最強。不但爬低矮的果樹,而且幾十米高的大白楊我們也爬。讀者可能要問,他們爬那麽高的樹幹什麽?多危險啊!是啊,因為那樹上有大喜鵲窩,那麽大。他們上去的目的就是為了把喜鵲窩弄下來,背迴去當柴燒。張寅現在想起來,還真後怕,隻為了哪點柴禾,萬一失手掉下來,豈不粉身碎骨!每每想起來仍不寒而栗。為此,郭懷義狠狠的揍了郭蘭平一頓,這是我記事以來唯一的一次挨打,也是唯一的一次爬這麽高的樹。
有一次,郭蘭平獨自坐在一棵小柿樹上玩,一抬頭看到樹梢上有一個紅太陽,離他很近,不過一個大人那麽高,像大鍋牌那麽大,圓圓的,紅彤彤的,霞光萬道,非常鮮豔。他看的出神,就從樹上掉下來,當場昏迷。幸虧樹不高,並無大礙。並且他二叔就在我旁邊幹活,才把他送迴去。奇怪的是,他唿吸正常,就是醒不過來。
郭懷義兩口子帶著郭蘭平找很多醫生看,都無濟於事,醫生一點辦法也沒有。後來,郭蘭平的母親帶他到東嶺找了一個姓石的老娘兒,燒了一炷香後說:
“孩子沒事兒,放心吧,他是悟生老母跟前個書童,那是人家來接他的,我給悟生老母說說就沒事兒了。”說來也怪,一會兒,還真的醒了過來。石老娘兒說:
“必須還願,每年要帶孩子到五台山上香,直到十二歲止。”郭蘭平不知道他母親說的是不是真的,但上五台山還願則是他親曆的。我目睹的那個壯觀景象則讓他終身難忘。
---------------------------------------------------------------------------------------------------------------------------------------------------------------------------
環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漸脫離累贅;我的捆綁好像都在溶解,我歸,我要即歸。
------------------------------------------------------------------------------------------------------------------------------------------------------------------------
239、
張寅每天吃派飯覺得很不自在,一天三頓飯都要去學生家吃,很麻煩。心裏就想自己在學校開夥做飯。他把這個想法和郭蘭英說了,郭蘭英迴家告訴了她爹,郭懷義覺得有道理,就給張寅置辦了鍋灶,並說:“咱們莊裏人有的你都有。每天按一個好勞力的標準及工分。”改革開放後,山外的村莊都實行了聯產承包製,實行了包產到戶,穆柯寨卻還按照原來的集體製。郭懷義對大家說:“咱們穆柯寨總共就三十來戶人家,都是親親連著親親,就像一家人,在一起人多也好辦事,別分了。”大家一聽有道理,都不願意分,就一直在一起幹活了。
張寅利用學校四周的荒地,種了一些蔬菜,有茄子、西紅柿、辣椒、黃瓜等;還在圍牆下種上扁豆和絲瓜。莊裏每月給一些糧食,除了肉少一點,其他還是不錯的。
郭懷義家養了一個花公雞,體重達五斤多。這個花公雞體格健壯,絢麗多姿,神采飛揚。是郭蘭平記事以來見過的最大最美麗的公雞,也是他最喜歡的一隻大公雞,更是他終生難忘的一隻花公雞。
星期天,張寅到郭懷義家。吃過早飯。郭蘭平的母親叫郭蘭平把這隻花公雞送到他老娘家。郭蘭平心裏非常高興,因為他早就想去我老娘家了。郭蘭平說:
“讓張老師和我一起去吧。”
郭懷義說:“讓張老師去那邊玩一玩也好,成天在這裏憋著也難受。”於是,郭蘭平的母親用繩子把花公雞的兩條腿綁的緊緊的,並一再囑咐郭蘭平,路上不要貪玩,千萬別讓雞跑了。郭蘭平應聲應答,但卻心不在焉。就這樣,郭蘭平辭別了母親,抱著雞,和張寅一起奔走在去老娘家的路上。
現在可以用吃了蜜來形容郭蘭平此刻的心情,他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真想縱身一躍飛入空中。所以,他跨步格外高遠,翻山越嶺,左彎右拐,兩腳生風,如履輕雲。轉眼間,就翻過一個高高的山崗,越過好幾道小山梁。他老娘家的村莊已近在眼前。一想到馬上就要見著姥娘了,他的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這時,迎麵走來幾個人,他們是郭蘭平姥娘村的人,他們吃過早飯要下地幹活了。因為郭蘭平常去他姥娘家,那幾個人認識他,所以就熱情的給他打招唿,還親切的叫他的小名,並說:
“去吧,剛才還見你姥娘來裏。”郭蘭平笑了笑。就和他們擦肩而過。一會兒他們就轉過山腰不見了。郭蘭平說:“反正快到了,張老師,咱們歇一會兒吧。”
張寅說:“好吧。”於是,郭蘭平便把花公雞放在地上,沒想到他們的屁股還沒坐穩,花公雞用力一撲棱,綁它兩條腿的繩子竟然開了。郭蘭平和張寅趕緊去捉,沒捉到。它跑了,怎麽辦?追!
郭蘭平心裏有些慌,因為他知道這隻雄雞的奔跑能力,它的腿部肌肉極為達。花公雞飛快地向山梁跑去,他們在後麵緊追不舍。那花公雞見他們在後麵追,它是連跑帶飛嘎嘎大叫。就這樣,它跑到哪兒,他們就追到哪兒,眼看快追上了,它卻展開雙翅一下子飛了起來,飛到了一棵大柿樹上。他們奔到樹下,像猴子般敏捷的爬上柿樹,直奔花公雞。那花公雞又從樹上一下子飛到很遠的山窪。把他們遠遠的甩在身後,沒了蹤影。他們是心急如焚,生怕追丟了。便飛快的朝山窪追去。就這樣,從遇到那幾個人開始一直追到那幾個人收工迴來,他們還在追那隻花公雞,整整一個上午。他們和花公雞都已累的筋疲力盡。那幾個人看見他倆,等明白了情況之後,都哈哈大笑。隨即七手八腳,圍追堵截。這才製服了花公雞。張寅和郭蘭平才深深地鬆了一口氣,郭蘭平穿的褂子也不知道扔到哪兒了。這隻花公雞真讓他們刻骨銘心啊!
穆柯寨這兒的小孩,人人喜歡上樹。這是他們的樂趣之一。可能是由於環境的緣故吧,這裏果樹多,矮樹多,容易攀爬。孩子們們除了漫山遍野到處跑外,他們的嘴也是閑不住的,比如柿子、紅棗、桑葚、毛桃、桃梨等。因此,他們五六歲就會上樹摘果子吃。甚至養成習慣,就是不吃果子,也喜歡在枝繁葉茂的大樹上玩耍,就像猴子一樣從這枝爬到另一枝,往來穿梭。他們經常三四個小夥伴在一棵樹上玩。有時把眼睛蒙上,做捉迷藏遊戲。這也別怪他們,你想,樹上有層層樹葉遮蔽,既涼爽又有果子吃,何樂而不為呢?在炎熱的中午,一群小孩子常常在一棵高大的樹上玩遊戲,你追我趕,嘰嘰喳喳,就像一樹快樂的小鳥,自由自在。
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爬大樹。郭蘭平和牛建兵爬樹的能力最強。不但爬低矮的果樹,而且幾十米高的大白楊我們也爬。讀者可能要問,他們爬那麽高的樹幹什麽?多危險啊!是啊,因為那樹上有大喜鵲窩,那麽大。他們上去的目的就是為了把喜鵲窩弄下來,背迴去當柴燒。張寅現在想起來,還真後怕,隻為了哪點柴禾,萬一失手掉下來,豈不粉身碎骨!每每想起來仍不寒而栗。為此,郭懷義狠狠的揍了郭蘭平一頓,這是我記事以來唯一的一次挨打,也是唯一的一次爬這麽高的樹。
有一次,郭蘭平獨自坐在一棵小柿樹上玩,一抬頭看到樹梢上有一個紅太陽,離他很近,不過一個大人那麽高,像大鍋牌那麽大,圓圓的,紅彤彤的,霞光萬道,非常鮮豔。他看的出神,就從樹上掉下來,當場昏迷。幸虧樹不高,並無大礙。並且他二叔就在我旁邊幹活,才把他送迴去。奇怪的是,他唿吸正常,就是醒不過來。
郭懷義兩口子帶著郭蘭平找很多醫生看,都無濟於事,醫生一點辦法也沒有。後來,郭蘭平的母親帶他到東嶺找了一個姓石的老娘兒,燒了一炷香後說:
“孩子沒事兒,放心吧,他是悟生老母跟前個書童,那是人家來接他的,我給悟生老母說說就沒事兒了。”說來也怪,一會兒,還真的醒了過來。石老娘兒說:
“必須還願,每年要帶孩子到五台山上香,直到十二歲止。”郭蘭平不知道他母親說的是不是真的,但上五台山還願則是他親曆的。我目睹的那個壯觀景象則讓他終身難忘。
---------------------------------------------------------------------------------------------------------------------------------------------------------------------------
環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漸脫離累贅;我的捆綁好像都在溶解,我歸,我要即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