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了2006年,我截癱後的第二十三個年頭,也就是我長篇紀實自傳〈截癱人〉開篇的那一年。那一年基於中國人對“六”這個數字能帶來好運的虔誠:年份“06年”、年滿“66歲”、家住“66號”,我原本期望“幸運之神”能“降福”於我,可命運偏偏弄人,那一年我的運氣實在不佳:莫名其妙地右腿骨折,遭受了截癱後的第二次“傷殘”。事情還得從我年初的住房裝修說起……
我的住房是1999年始用的,十幾年來還維持著老樣,記得曾經粉刷過兩次,但是我起居的這一間卻始終未動過,其原因是我嫌搬來搬去(截癱人行動不便)的麻煩。其實女兒好幾次勸過我:“老爸,你的住房還是裝修一下吧”,可是我始終還是下不了決心。
2006年我竟然一改“頑固”,“鬼使神差”地同意了裝修,迴想起來還是有它一定的原因的:首先當然是女兒三番五次“執意”的勸說,再說了住了十幾年房屋確實也已經很陳舊了,不過我還是堅持不做大的搬動的“底線”,於是最後決定隻裝修廚房、衛生間加上我起居那間的外牆。我的起居間外樓上是一個大陽台,為了擴大我的房間,以便放下一張陪伴我的護理用的床,大隊派人就著陽台當頂築牆圍成了一個小套間,其麵積約有四平方米。
早年修建的那堵牆很簡陋,一扇窗戶還是從舊樓房拆下來的破舊不堪,牆的正中開了一個放置窗式空調的孔,牆外還特地修築了一個承受空調的“墩”,總之從外表來看很是不雅,室內的采光和通風也很差。窗式空調雖然製冷的效果很好,但它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噪音太大,用了十幾年的“窗式”,到那個時候我也想換一台“分體式”用用,因此那堵牆說什麽也得改造了。總而言之我還是堅持了我的原則:“以不變應萬變”,盡管裝修好了,我還是不動“窩”。
裝修的事情定了,接下來就是要麵對找誰來承包“工程”的問題,我是一個最怕麻煩的人了,又是不搬家進行裝修,所以很想“工程”盡量能速戰速決、越快越好。開先我是想找的一位比較熟的年青朋友來做,以便於理解和溝通,但是被他以自己的事情太多、無暇顧及而婉言謝絕了,不過他說他給我介紹一位“包工頭“,還答應了滿足我“工期20天”的要求,事到如此我也隻能放心地接受了。可是接下來的發生的事情卻讓我很失望、很傷神。
那一次的裝修著實讓我對傳言時下頗為風行的住房裝修行業“水之深”,有了切身之感,難怪當初那位年青朋友婉言謝絕了我,原來他是怕我最終“醒悟”過後會怪罪於他。其實人生在世免不了是要吃些“啞巴虧”的,對於截癱人來說則更。後來我慢慢發現同是搞裝修的他,他和他的朋友之間的關係不說是“一幫”,至少也是有牽連,常言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我總算是領悟了這行業的“潛規則”,然而好戲還在後頭。
裝修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造預算”,“包工頭”當著麵測量牆的麵積和地的麵積,估算工程總量,然後套算工資和材料費用。這對於完全不懂行的人來說,隻能是陪他走走過場而已。俗話說:“裁縫不偷布,當麵剪一尺。”意思是說裁縫當著你的麵在布上比劃,說是怎排料、怎麽剪裁,實際上糊弄了一尺布你也不知道。這一切是我多了一個心眼,事後才發現的。
就拿牆磚和地磚來說,我留心了“包工頭”購進的數量和實際使用數量,相比之下發現居然“縮水”15%—20%。其他諸如電線、水管、龍頭、開關、水泥、沙石包括總用工時和工時費等等,都是他的一口價,這箇中的“玄機”可就“不言而喻”了。那些他委托加工,比如櫥櫃、吊滑門,滑窗及防盜網等,還有他購進的,比如馬桶、麵盆(包括鏡子、照明燈具和雜物架等)、“浴霸”之類,也不給我發票,我說以後維修怎麽辦?他說是找他!?(蒙混)。
這樣一來這次裝修不僅在“數字”上讓人“心中無數”,而且在“質量”上也實在是讓人“雲裏霧裏”。舉兩個例子:我衛生間和廚房的水龍頭就經常壞,找廠家維修嘛,人家要發票,問“包工頭”要他說他要找一找,這一找就沒有了音訊(拖)。好在廠家見我是位截癱人,發發“善心”上門來維修算是解決了問題。可是衛生間的吊滑門老壞就沒有那麽好的運氣了,廠家非得要見“包工頭”才肯來維修,我百思不得其解,最終廠家才露了口風,說是“包工頭”欠他們一大筆貨款,在躲著他們。就連我直接找他,他也是玩“失蹤”:從“關機”到“停機”,想通過那位年青朋友找,他說他也不清楚他在哪裏?!情急之下,我隻有自己想辦法了。我托人到裝修市場去一看,發現號稱四五百元錢一扇的吊滑門的關鍵—滑輪,配的隻是值五六十元的“劣質”產品,我換了一個一百多元的滑輪就徹底解決問題了(既結實又耐用)。這不能不讓人想到在這當中不知做了多少“手腳”、有多少“貓膩”。
再有就是工期的問題,明明說的好好的“工期20天”,可是一做起來就由不得我了,慢慢吞吞地拖了兩個多月才算“竣工”。我也發現了這裏麵的“奧妙”:“包工頭”四處包攬“活路”,由於他“工程隊”的人力有限(當然雇工少開支也少),隻能是今天在這裏做做,明天到那裏做做,用戶催急了,他可以把這裏擱下,集中人力到那裏去應付應付,就這樣東拉西扯地“全麵開花”,反正已經開工了你急也沒用。實際上根據我的觀察,如果正規地去做,20天我的裝修是能夠完工的。
總結這次裝修的經驗我得出的結論是:你要是既想省錢又要保證質量,就隻能是自己去采購“原材料”,那將是一件非常繁雜的、既耗費精力又耗費體力的事情。話又說迴來,想要省心就得要蝕財,不過人們都希望消費得合理、支付在“明處”。我粗略估算了一下,我這次裝修花了兩萬多一點,包工贏利大約四五千元吧(25%左右),女兒告訴我說,隻要不賺你三分之一,就還不算是特別“黑”。
就是這樣,在噪音和塵土中煎熬了兩個多月,再加上精神上的負擔過重,真可謂是“心力交瘁”,剛剛裝修完成我就病倒住進醫院了。
我的住房是1999年始用的,十幾年來還維持著老樣,記得曾經粉刷過兩次,但是我起居的這一間卻始終未動過,其原因是我嫌搬來搬去(截癱人行動不便)的麻煩。其實女兒好幾次勸過我:“老爸,你的住房還是裝修一下吧”,可是我始終還是下不了決心。
2006年我竟然一改“頑固”,“鬼使神差”地同意了裝修,迴想起來還是有它一定的原因的:首先當然是女兒三番五次“執意”的勸說,再說了住了十幾年房屋確實也已經很陳舊了,不過我還是堅持不做大的搬動的“底線”,於是最後決定隻裝修廚房、衛生間加上我起居那間的外牆。我的起居間外樓上是一個大陽台,為了擴大我的房間,以便放下一張陪伴我的護理用的床,大隊派人就著陽台當頂築牆圍成了一個小套間,其麵積約有四平方米。
早年修建的那堵牆很簡陋,一扇窗戶還是從舊樓房拆下來的破舊不堪,牆的正中開了一個放置窗式空調的孔,牆外還特地修築了一個承受空調的“墩”,總之從外表來看很是不雅,室內的采光和通風也很差。窗式空調雖然製冷的效果很好,但它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噪音太大,用了十幾年的“窗式”,到那個時候我也想換一台“分體式”用用,因此那堵牆說什麽也得改造了。總而言之我還是堅持了我的原則:“以不變應萬變”,盡管裝修好了,我還是不動“窩”。
裝修的事情定了,接下來就是要麵對找誰來承包“工程”的問題,我是一個最怕麻煩的人了,又是不搬家進行裝修,所以很想“工程”盡量能速戰速決、越快越好。開先我是想找的一位比較熟的年青朋友來做,以便於理解和溝通,但是被他以自己的事情太多、無暇顧及而婉言謝絕了,不過他說他給我介紹一位“包工頭“,還答應了滿足我“工期20天”的要求,事到如此我也隻能放心地接受了。可是接下來的發生的事情卻讓我很失望、很傷神。
那一次的裝修著實讓我對傳言時下頗為風行的住房裝修行業“水之深”,有了切身之感,難怪當初那位年青朋友婉言謝絕了我,原來他是怕我最終“醒悟”過後會怪罪於他。其實人生在世免不了是要吃些“啞巴虧”的,對於截癱人來說則更。後來我慢慢發現同是搞裝修的他,他和他的朋友之間的關係不說是“一幫”,至少也是有牽連,常言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我總算是領悟了這行業的“潛規則”,然而好戲還在後頭。
裝修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造預算”,“包工頭”當著麵測量牆的麵積和地的麵積,估算工程總量,然後套算工資和材料費用。這對於完全不懂行的人來說,隻能是陪他走走過場而已。俗話說:“裁縫不偷布,當麵剪一尺。”意思是說裁縫當著你的麵在布上比劃,說是怎排料、怎麽剪裁,實際上糊弄了一尺布你也不知道。這一切是我多了一個心眼,事後才發現的。
就拿牆磚和地磚來說,我留心了“包工頭”購進的數量和實際使用數量,相比之下發現居然“縮水”15%—20%。其他諸如電線、水管、龍頭、開關、水泥、沙石包括總用工時和工時費等等,都是他的一口價,這箇中的“玄機”可就“不言而喻”了。那些他委托加工,比如櫥櫃、吊滑門,滑窗及防盜網等,還有他購進的,比如馬桶、麵盆(包括鏡子、照明燈具和雜物架等)、“浴霸”之類,也不給我發票,我說以後維修怎麽辦?他說是找他!?(蒙混)。
這樣一來這次裝修不僅在“數字”上讓人“心中無數”,而且在“質量”上也實在是讓人“雲裏霧裏”。舉兩個例子:我衛生間和廚房的水龍頭就經常壞,找廠家維修嘛,人家要發票,問“包工頭”要他說他要找一找,這一找就沒有了音訊(拖)。好在廠家見我是位截癱人,發發“善心”上門來維修算是解決了問題。可是衛生間的吊滑門老壞就沒有那麽好的運氣了,廠家非得要見“包工頭”才肯來維修,我百思不得其解,最終廠家才露了口風,說是“包工頭”欠他們一大筆貨款,在躲著他們。就連我直接找他,他也是玩“失蹤”:從“關機”到“停機”,想通過那位年青朋友找,他說他也不清楚他在哪裏?!情急之下,我隻有自己想辦法了。我托人到裝修市場去一看,發現號稱四五百元錢一扇的吊滑門的關鍵—滑輪,配的隻是值五六十元的“劣質”產品,我換了一個一百多元的滑輪就徹底解決問題了(既結實又耐用)。這不能不讓人想到在這當中不知做了多少“手腳”、有多少“貓膩”。
再有就是工期的問題,明明說的好好的“工期20天”,可是一做起來就由不得我了,慢慢吞吞地拖了兩個多月才算“竣工”。我也發現了這裏麵的“奧妙”:“包工頭”四處包攬“活路”,由於他“工程隊”的人力有限(當然雇工少開支也少),隻能是今天在這裏做做,明天到那裏做做,用戶催急了,他可以把這裏擱下,集中人力到那裏去應付應付,就這樣東拉西扯地“全麵開花”,反正已經開工了你急也沒用。實際上根據我的觀察,如果正規地去做,20天我的裝修是能夠完工的。
總結這次裝修的經驗我得出的結論是:你要是既想省錢又要保證質量,就隻能是自己去采購“原材料”,那將是一件非常繁雜的、既耗費精力又耗費體力的事情。話又說迴來,想要省心就得要蝕財,不過人們都希望消費得合理、支付在“明處”。我粗略估算了一下,我這次裝修花了兩萬多一點,包工贏利大約四五千元吧(25%左右),女兒告訴我說,隻要不賺你三分之一,就還不算是特別“黑”。
就是這樣,在噪音和塵土中煎熬了兩個多月,再加上精神上的負擔過重,真可謂是“心力交瘁”,剛剛裝修完成我就病倒住進醫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