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身體從來都是最棒的,這首先得益於我從小就喜愛運動、鍛煉身體,而且從不吝惜體力,無論是鍛煉、勞動和做事,都是盡力去幹,不怕勞其筋骨,我認為那就是對人體的磨練。特別是在野外作業中,爬山涉水、頂風冒雪、日曬雨淋我從不退縮,總是有意識地“知難而上”,頗有“拚命三郎”的味道,因而練就了一付好身板。然而追根溯源,我身體強壯的根基還在於我的能吃、能睡。
首先我的食量之大和口味之好令人稱奇,在食堂就餐時,人們總是看見我捧著一個大缽,連飯帶菜地裝了滿滿的一缽。我從不挑食,什麽都吃,而且吃起來是津津有味、狼吞虎咽,三下五除二一餐飯幾分鍾就解決問題。對於我的進餐速度我是很自豪的,我經常狡黠地告訴大家,進餐快大有好處:比方在宴席上你快快地吃完了,主人認為你是在講客氣,還一個盡地勸你不要講客氣、要多吃一點,其“何樂而不為”呢。
我進餐的口味之好,是有“旁證”的,那還是在我做婦幼保健院“女婿”的時候,常有機會在我妻子的科室裏進餐,她們科的那位主治醫生王大夫就經常說她很喜歡和我一起進餐,她說隻要看見我吃得那末津津有味,就能大大地激發她的食欲,其影響可見一斑。野外作業中無論是貴州山區的包穀,還是高原藏區的糌巴,我都一概笑納。
受傷以後,我還一直保持著我的優越的飲食勢頭,隻是隨著截癱歲月的推移,我進餐的行為就愈受限製:首先反複的齟嚼動作令我倍感困難,再加上端碗、用筷、吃、喝等等,兩手要做運動不說,癱瘓的腰背還要前仰後合地來迴配合,對於這種“大”運動量的運動,我感到非常吃力。於是乎我隻能要嘛再加快我的進餐速度(狼吞虎咽加囫圇吞棗),快快地完成一餐飯;要嘛就是在進餐時歇歇停停(趴在餐桌上或是歪在輪椅的扶手上,這種不雅我是羞於見外人的),這種進餐的艱難狀況估計隨著截癱歲月的推移,還將繼續惡化。
截癱並沒有影響到我的食量(即便是為了維持生存,我也要想辦法保證我的營養攝入),但是嚴峻的事實製約著我:那就是不能運動的身體日趨肥胖。肥胖是老年人的大敵,它將造成“三血”(血壓、血脂和血糖)的超標,危及心血管威脅生命;對於不能運動的截癱人來說,危機則更。考慮到必須要嗬護腎髒,我隻能極其謹慎地、有選擇地用藥,那末減肥和維護“三血”的正常最好的辦法,就隻能靠節食了。長時間地節製飲食的結果,我倒不是像一般人那樣形成了“厭食症”,而是“患”了對飲食有顧慮的“怯食症”。當然我很清楚,飲食控製和營養攫取應當相輔相成、但它們又是對立矛盾著的,因此在我的截癱人生中如何能掌握好分寸,用節食的辦法控製我的血糖、血脂,而又不影響我的體質,是我必須認真麵對和仔細研究的“課題”。
我的另一個優勢是睡眠好。我睡覺一般都不“擇床”,就是說無論在什麽樣的環境下,都能入睡:包括在山區老鄉有跳蚤的木板床上、或是在牧區藏民有特殊氣息的帳篷裏,住廉價的旅館、或是裹著睡袋露宿,無論是暑熱還是冬寒等等。記得有一次在高原上,突然襲來的風雪一夜之間在地麵鋪了約十多厘米厚的雪,人字形帳篷被壓得垂到了我的鼻尖,直到被我的氣息融化而滲漏的雪水滴到了我的臉上我才醒來,睡眠之好“可見一斑”。我入睡速度之快也可以說是“令人咋舌”的,即便是在截癱以後,晚上看完電視護理安排好了我睡眠的一切(包括側臥睡姿的正常、防止大小便泄漏汙染的安全措施、確保被褥的覆蓋到位等),還沒等他們躺下,我就已經唿唿入睡了(我睡覺是要打唿嚕的),這種狀況一直保持到後來。
但是有一點就是在睡眠深度這個問題上我始終沒有弄清楚,其表現就是我的多夢。好像是有一種說法說是“多夢隻能算作是淺睡”,而“淺睡”表明睡眠的深度不夠,大腦沒有得到完全的休息。據說嬰幼兒“淺睡”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說來也是,腦子常“動”常“活”嘛),但是中老年人就不知如何了,可我想反正不管“淺睡”還是“深睡”,隻要是第二天不疲倦、精力充沛就行。人們常說勤於動腦可以防止老年癡呆症,我想也不盡其然,其實也有名人偉人動腦多的去了,可還是有患老年癡呆症的,說不清楚隻能是聽天由命了。
我的夢做得非常神奇,在截癱之後我常夢見我在野外作業時的情景,甚至一些故人比如老陳、老張,而更多夢的情節好像與我的生活並沒有多大的直接聯係,可是演繹得活像電視劇一樣,甚至還有驚險鏡頭;遺憾的是我醒來後一般都沒留下什麽明確的記憶,要不然那可是寫作的好素材。不可思議的是我截癱後的前二十年,在夢中我一直是以一個健全人的姿態出現,直到二十年後,才偶爾在夢中以坐在輪椅上的姿態出現過,還有那麽幾次竟然夢見我在蹣跚學步(真是不願意接受截癱的現實啊!)。
慢慢地隨著截癱病程的推移、隨著逐漸衰老,我引以自豪的睡眠出現問題了。也不知道是由於生理上的原因(老年人的必然),還是精神上的原因(憂心忡忡),入睡雖然不及早先那麽“爽快”,還是沒有什麽大礙,但是入睡後隻能維持“一覺”的睡眠,睡到半夜翻身以後,就很難再入眠了。
我也想了些辦法來對付:比方盡量延長“第一覺”的時間,但是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會導致肩背疼痛不說,還怕會壓出褥瘡來,因此“第一覺”最長也隻能維持五到六個小時,所以一般情況下我的睡眠一個晚上也隻有四五個小時左右。要不就是午睡隻是躺躺,不一定要睡著,那樣的話晚間睡眠會稍許好一點。鎮靜藥我是不會去用的,偶爾發現晚上服用了感冒藥,倒是翻身後也能入睡,依靠感冒藥來維持睡眠,想想也是很可悲、很無奈的。
在漫漫的黑夜裏,我隻能生活在迴憶之中,人們常說“迴憶”是老年人的“財富”,那就好好“享受享受”吧。不僅如此,到了後來寫《截癱人》、發博客的時候,其腹稿多是在這種難眠的時段中醞釀而成的。
首先我的食量之大和口味之好令人稱奇,在食堂就餐時,人們總是看見我捧著一個大缽,連飯帶菜地裝了滿滿的一缽。我從不挑食,什麽都吃,而且吃起來是津津有味、狼吞虎咽,三下五除二一餐飯幾分鍾就解決問題。對於我的進餐速度我是很自豪的,我經常狡黠地告訴大家,進餐快大有好處:比方在宴席上你快快地吃完了,主人認為你是在講客氣,還一個盡地勸你不要講客氣、要多吃一點,其“何樂而不為”呢。
我進餐的口味之好,是有“旁證”的,那還是在我做婦幼保健院“女婿”的時候,常有機會在我妻子的科室裏進餐,她們科的那位主治醫生王大夫就經常說她很喜歡和我一起進餐,她說隻要看見我吃得那末津津有味,就能大大地激發她的食欲,其影響可見一斑。野外作業中無論是貴州山區的包穀,還是高原藏區的糌巴,我都一概笑納。
受傷以後,我還一直保持著我的優越的飲食勢頭,隻是隨著截癱歲月的推移,我進餐的行為就愈受限製:首先反複的齟嚼動作令我倍感困難,再加上端碗、用筷、吃、喝等等,兩手要做運動不說,癱瘓的腰背還要前仰後合地來迴配合,對於這種“大”運動量的運動,我感到非常吃力。於是乎我隻能要嘛再加快我的進餐速度(狼吞虎咽加囫圇吞棗),快快地完成一餐飯;要嘛就是在進餐時歇歇停停(趴在餐桌上或是歪在輪椅的扶手上,這種不雅我是羞於見外人的),這種進餐的艱難狀況估計隨著截癱歲月的推移,還將繼續惡化。
截癱並沒有影響到我的食量(即便是為了維持生存,我也要想辦法保證我的營養攝入),但是嚴峻的事實製約著我:那就是不能運動的身體日趨肥胖。肥胖是老年人的大敵,它將造成“三血”(血壓、血脂和血糖)的超標,危及心血管威脅生命;對於不能運動的截癱人來說,危機則更。考慮到必須要嗬護腎髒,我隻能極其謹慎地、有選擇地用藥,那末減肥和維護“三血”的正常最好的辦法,就隻能靠節食了。長時間地節製飲食的結果,我倒不是像一般人那樣形成了“厭食症”,而是“患”了對飲食有顧慮的“怯食症”。當然我很清楚,飲食控製和營養攫取應當相輔相成、但它們又是對立矛盾著的,因此在我的截癱人生中如何能掌握好分寸,用節食的辦法控製我的血糖、血脂,而又不影響我的體質,是我必須認真麵對和仔細研究的“課題”。
我的另一個優勢是睡眠好。我睡覺一般都不“擇床”,就是說無論在什麽樣的環境下,都能入睡:包括在山區老鄉有跳蚤的木板床上、或是在牧區藏民有特殊氣息的帳篷裏,住廉價的旅館、或是裹著睡袋露宿,無論是暑熱還是冬寒等等。記得有一次在高原上,突然襲來的風雪一夜之間在地麵鋪了約十多厘米厚的雪,人字形帳篷被壓得垂到了我的鼻尖,直到被我的氣息融化而滲漏的雪水滴到了我的臉上我才醒來,睡眠之好“可見一斑”。我入睡速度之快也可以說是“令人咋舌”的,即便是在截癱以後,晚上看完電視護理安排好了我睡眠的一切(包括側臥睡姿的正常、防止大小便泄漏汙染的安全措施、確保被褥的覆蓋到位等),還沒等他們躺下,我就已經唿唿入睡了(我睡覺是要打唿嚕的),這種狀況一直保持到後來。
但是有一點就是在睡眠深度這個問題上我始終沒有弄清楚,其表現就是我的多夢。好像是有一種說法說是“多夢隻能算作是淺睡”,而“淺睡”表明睡眠的深度不夠,大腦沒有得到完全的休息。據說嬰幼兒“淺睡”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說來也是,腦子常“動”常“活”嘛),但是中老年人就不知如何了,可我想反正不管“淺睡”還是“深睡”,隻要是第二天不疲倦、精力充沛就行。人們常說勤於動腦可以防止老年癡呆症,我想也不盡其然,其實也有名人偉人動腦多的去了,可還是有患老年癡呆症的,說不清楚隻能是聽天由命了。
我的夢做得非常神奇,在截癱之後我常夢見我在野外作業時的情景,甚至一些故人比如老陳、老張,而更多夢的情節好像與我的生活並沒有多大的直接聯係,可是演繹得活像電視劇一樣,甚至還有驚險鏡頭;遺憾的是我醒來後一般都沒留下什麽明確的記憶,要不然那可是寫作的好素材。不可思議的是我截癱後的前二十年,在夢中我一直是以一個健全人的姿態出現,直到二十年後,才偶爾在夢中以坐在輪椅上的姿態出現過,還有那麽幾次竟然夢見我在蹣跚學步(真是不願意接受截癱的現實啊!)。
慢慢地隨著截癱病程的推移、隨著逐漸衰老,我引以自豪的睡眠出現問題了。也不知道是由於生理上的原因(老年人的必然),還是精神上的原因(憂心忡忡),入睡雖然不及早先那麽“爽快”,還是沒有什麽大礙,但是入睡後隻能維持“一覺”的睡眠,睡到半夜翻身以後,就很難再入眠了。
我也想了些辦法來對付:比方盡量延長“第一覺”的時間,但是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會導致肩背疼痛不說,還怕會壓出褥瘡來,因此“第一覺”最長也隻能維持五到六個小時,所以一般情況下我的睡眠一個晚上也隻有四五個小時左右。要不就是午睡隻是躺躺,不一定要睡著,那樣的話晚間睡眠會稍許好一點。鎮靜藥我是不會去用的,偶爾發現晚上服用了感冒藥,倒是翻身後也能入睡,依靠感冒藥來維持睡眠,想想也是很可悲、很無奈的。
在漫漫的黑夜裏,我隻能生活在迴憶之中,人們常說“迴憶”是老年人的“財富”,那就好好“享受享受”吧。不僅如此,到了後來寫《截癱人》、發博客的時候,其腹稿多是在這種難眠的時段中醞釀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