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原本也是我的愛好之一,年輕的時候因為“窮”的緣故,不可能擁有照相機,可是並不妨礙我隨時隨地地、想方設法地留下我的“帥影”,比方我學生時代的相片、參加工作後在“基地”拍的相片、在野外作業中,在奇山異水、在高原、在草地、在森林大川的留影等等。特別是為了配合“室內外綜合判調法”的科研工作,局裏還給我們配備了當時最好的國產膠片照相機,建立了暗室,自己洗印相片。遺憾的是在我受傷之後,我的那些有“曆史性價值”的相片由於疏於管理,大多丟失了。


    時間來到了二oo三年的春天,我女兒送給了我一部數碼相機,當時她也需要買一部,就委托我全權辦理,我自然就找到了劉老師。劉老師向我推薦了一款“奧林巴斯”、一款“尼康”,他說“奧林巴斯”鏡頭大,攝入相機的光通量多,成像效果肯定就好。至於那款“尼康”,應該說是由他推薦,由我選擇的,因為它擁有可以旋轉的鏡頭。我覺得截癱人擁有的相機,必須滿足兩個首選條件:其一,由於截癱人的行動不變,他的相機要有大倍率的變焦係數(在機位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方便地拍攝遠景和近景);其二,還是由於截癱人的行動不便,他的相機還得要有可以旋轉的鏡頭(坐在那裏可以高舉相機或者是低放相機,隨意俯、仰拍攝),當然有可以旋轉的顯示屏也一樣。


    我的“奧林巴斯”和“尼康”都是300萬相素的,這在當時算是上乘水平的了,然而日後,就像是所有的電子產品一樣,數碼像相機同樣是飛速地發展:300萬相素、500萬相素、800萬相素、900萬相素直至1000萬相素以上的數碼相機、數碼準單反機、數碼單反相機蜂擁而至,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使用過一段時間過後,我發覺我的“尼康”用起來不是十分滿意,主要是拍出來的相片的質量,在清晰度、色彩的飽和度方麵都有些欠缺。我又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即便隻是在300萬相素級別,我也想盡量把相片拍得好一些。劉老師說了,盡管兩部像機同是300萬相素級別的,但是“奧林巴斯”的鏡頭比“尼康”大那麽多,拍出來的相片的質量肯定要好。當知道了我的“憂慮”後,我的女兒說:老爸,那我們就交換使用吧,於是“奧林巴斯”就到了我的手中,並一直陪伴著我。在使用中我還發現,“奧林巴斯”除了色彩鮮豔外,它的對焦特別快,這一點對於手腳不方便的截癱人來說,也很重要。


    自從有了數碼相機以後,我就把它變成了我截癱人生良好的“填充劑”和“興奮劑”,我經常把相機掛在脖子上:在家裏拍、坐在“大陽台”上對著公路上拍(拍人、拍車)。特別是外出時,一定要帶上相機(有點像攝影記者似的);拍景、拍物、拍人,總之一句話為了“捕捉美好的事物、留下難忘的瞬間”。以至於在後來我擁有了“老禪工作室”,我在我門前打的廣告詞就是:“留住青春、留住美麗、留住你那驕傲的歲月”。


    玩了一段時間的數碼相機後,就像是通常攝影愛好者都要深入大自然去拍攝那樣,我很自然地也就想到了要去“采風”。自從有了電動輪椅,我的活動範圍擴大到了離我家周邊七、八公裏半徑的範圍,但那一次我決定要上一次南山風景區。要“遠足”對於截癱人來講單靠電動椅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動用汽車。當時小王(我的得意門生)買了一輛“畢加索”,他買到車第一個就想到了我。“畢加索”的後備貨箱很大,裝進我的電動輪椅還綽綽有餘;它的副駕駛位置很寬大,車前門也很寬大,小王和護理很輕鬆地就把我抬進了車裏。小王帶著我去“兜風”、帶我去參觀我受傷20年後的市容;我們穿市區、跨橋梁、飛速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一直轉到了江北機場才返迴,這是我想上南山的先決條件。


    公元二oo四年的三月,正值初春時節,櫻花、桃花競相開放,小王用他的“畢加索”送我上了南山,那是我截癱後第一次走進大自然,我貪婪地吸著清新的、沁人肺腑的空氣、徹底地唿出了積壓多年的濁息。放眼四望:山是那樣的高、樹是那樣的綠、天是那樣的藍,我仿佛又迴到了年輕時代,置身於崇山峻嶺、森林草原;我又仿佛是一隻掙脫了樊籠的鷹,刹那間猛然展翅在天際翱翔。那時、那天、那地、那山、那人,那我和我的“團隊”全都融為一體,那是一種何等快意的精神升華啊!


    美中不足的是南山公園裏有好些地方我的輪椅去不了,有時我隻能獨自一人坐在那裏“陶醉”,任朋友們去“盡興”了。上南山的第二個目的,就是品嚐有名的“泉水雞”,所謂“泉水雞”就是一種取南山之泉水,用農家喂養的“土雞”(區別於養雞場人工喂養的“飼料雞”),加上“特”配的佐料煮成一鍋,集麻、辣、鮮、香為一體的“火鍋”。


    我們出了南山公園的大門,沿著樹林間蜿蜒的公路漫步,一路上散落在林蔭的盡是打著“泉水雞”廣告的飲食店,據說是因綿延有一、兩公裏,而得名“泉水雞”一條街。(當然也還有賓館、“農家樂”一類的休閑度假之處)。我們來到了一家中等大小的店鋪,店堂倒是布置得很雅致,由於不是節假日,顯得有些“冷清”,這倒是符合我喜歡安靜的心境,然而最主要的還在於我的輪椅能直接進入到店堂裏。我們圍著圓桌坐著,經過“選雞”、當麵“稱重”,然後我們就品茶、嗑著瓜子、吃著豌豆,不一會一盆熱氣騰膶的“泉水雞”就端上來了,再佐以幾盤配菜、冷盤、飲料之類(我們都不飲酒),大家美美地進了一餐。


    餐後我有些累了(按照常規我是每天中午必定要午睡的),那天隻能在餐廳裏靜坐休息,正好朋友們遊興未盡,就讓他們帶著相機去登餐廳後麵山頂上的“金鷹”——一座高大的、“鷹”式造型的塔形建築,它突兀於群峰之顛,在塔頂可以俯瞰整個市中區;也算是重慶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隻到下午三點多鍾,玩了一天大家累了也盡興了,我們圍坐在餐廳門前敘滔著,電話通知小王開車來接我們,這令我難忘的“一日遊”算是結束。這一天是我截癱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天,它在更廣闊的意義上開拓了我的心扉,是我二oo五年出遊武漢的“奠基”;更難能可貴的是那次旅遊給我留下了我截癱人生的標準形象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截癱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禪並收藏截癱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