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攝影興趣一天天地濃厚,隨著攝影技術一步步地提高,基於我原本對藝術的酷愛和追求,我的美術基礎、我對於設計的獨到(在中學我就曾為我們班參加校運動會設計過隊旗、隊徽,大學畢業時,我設計的畢業紀念章,更是在全院眾多的設計方案中脫穎而出,佩帶到了每個畢業同學的胸前),更重要的還在於我不甘寂寞、我要體現截癱人生的價值、我要爭取社會地位而必須要對社會作出貢獻、我的“……他將如何/企圖擺脫/黑暗的/沉重的/桎梏……”的信念,我決定組成一個工作室。


    要組成一個工作室,首先得要取一個名字,記得還是在開辦時裝“沙龍”的時候,我曾經用過一個名字叫“夏嬋姬”,其寓意就是“下肢殘疾”,而用一個女氣的名稱是想顯示一種強烈的“反差”。在給重慶晚報寫關於“無障礙設施”的文章時,我用的筆名是“周然”,其實“周然”是我從年輕時代開始就一直青睞的名字。“然”:“超然”、“怡然”、“坦然”、“悠然”,頗有“仙風道骨”的意味。等到了要給我的工作室命名時,我已經截癱了差不多二十來年了,“今非昔比”,現實賦予給了這次命名以更深沉的含義。


    我最終選擇的名稱是“老禪工作室”:“老禪”是 我給予自己一個“雅號”,這個“雅號”的第一層意思是“禪”乃“殘”的諧音,“老禪”就意味著是一位“老年的殘疾人”、“截癱了很多年的殘疾人”。然而最主要的涵義還在於:“禪”者佛教用語也,意思是指排除雜念、靜思之意。我想作為一個截癱人來說,既然是與世無爭了,多少就應該有點“看破紅塵”的味道,名利既然與己無緣,那末七情六欲也就理應看淡了去,“真”乃所謂“出家”之人也。排除雜念、冷靜地思索也就成了截癱人必須具備的修養,故我自命為“老禪”;自此我便完成了從“周然”到“夏嬋姬”再到“老禪”的“脫胎換骨”。我寫紀實自傳《截癱人》用的筆名就用的是“老禪”。


    “老禪工作室”成立了,第一件事就是要向社會介紹自己、推薦自己,我一來沒有那個能力、二來沒有那個本事、再說了也沒有那個必要在報紙上登廣告,發傳單。我仍舊采用的還是我開辦時裝“沙龍”時的那種辦法:在我家門前做“廣告”、以朋友們的口碑來傳遞信息、吸引“顧客”。


    正對著我家大門“陽台前的矮圍牆上,有一個朝外呈弧形的“花池”,弧形麵大約有1米來寬,7-80厘米高,距離街麵高約2米(正好是一塊不錯的“廣告牌”)。我請人在“弧麵”上抹了一層約2厘米厚的棕紅色的水泥,等到它“乾”得差不多,然而還沒有完全“堅硬”時,請人在上鐫刻了一個“老禪工作室”的徽標(那是我的第一個設計),一排魏碑體的“老禪工作室”字樣。在我家大門旁正對著大街的牆上,懸掛了一幅1米2見方的,我的放大了的“形象照”,我在相片上親切地注視著大街上來往的行人,旁邊的廣告詞是:“老禪能幫你做點什麽?”。這副“廣告照”掛在那裏非常顯眼,也很新穎,過往的行人大老遠地就會被它吸引,可以算著是一個很大的亮點。


    這就是我“老禪動作室”的“外殼”(就算是一種外包裝吧),那麽我“老禪工作室”的“內涵”(也就是工作實力)又如何呢?在電子時代、在數碼時代要組成一個集音像處理、廣告創意、廣告設計為一體的工作室,其實很簡單。就我的體會而言,當然首先是要有一個人,這個人他必須熟悉電腦並能熟練地操作電腦,他還必須要熟悉並能熟練地使用與“工作室”的業務有關的各種軟件:包括圖象處理、視頻處理、音頻處理軟件,還有製圖軟件、繪圖軟件等等。他還要熟悉和能操作“素材”的輸入,以及“成品”的輸出(刻錄和打印)。一個截癱人是能做到這一些的,當然能夠有健全人的幫助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論是“全職幫助”還是“偶爾協助”都行;我在當時就有一個我的“團隊”(我的朋友們),我還有我的“堅強後盾“、我的技術指導——劉老師。


    有了人還要有設備。最主要的運算設備當然是一台電腦,一台配置比較高的電腦。首先是電腦的運行速度要快,我的cpu是2。01,其次為了做視頻還得要有大的硬盤(我是兩個硬盤:120g+160g),為了有足夠的運作空間,還要有較大的內存,我用的是兩根512的內存條。其次是輸入輸出設備:usb接口電腦上有(當然最好是2。0的),我的主機上裝了兩個dvd光驅,再有就是掃描儀,視頻音頻采集接口(依賴於有關的軟件)。輸出設備主要就是打印機了,大幅麵的打印機買不起,我隻有一台a4幅麵的噴墨打印機,劉老師告訴我,一般5吋以下的相片,拿到市麵上的打印連鎖店去打印價格合算,可我更看重的是“參與”和“過程”,雖然噴墨打印機的墨合買起來比較貴,但我還是喜歡自己打印相片。就像是我的時裝製作一樣,製作相片也是一種藝術享受;當你完成了一件滿意的“藝術品”時,那是一種個人價值的陶醉,是一種截癱人能力的體現,你會覺得自己還能為社會做出貢獻。要做圖象處理,還離不開高品質、大屏幕、分辯率高、色彩還原好的顯示器(液晶的最好),我用的是philips牌的,19吋純平液晶顯示器。


    雖然當時還有些朋友幫助我,但我的立足點還是“隻能靠自己”,為此我設計了我的“工作角”:我的工作主台有75厘米寬,90厘米高,高於我坐在輪椅上大腿麵的是滑板式能抽出的鼠標“台板”,“台板”上左右有兩個抽屜,方便我裝常用的有關物品。台麵上放顯示器(正好平我眼睛的高度)和音箱。為了盡可能地利用空間(同時也為了方便),在鼠標“台板”下還有一個(以不影響我腿的進入為前提)長抽屜,用以放置打印紙、相片紙、空白光盤、癦盒之類。主台右側的副台有55厘米寬,它最大可能地利用空間,擱置了主機、帶滑板的打印機和掃描儀,外加上下兩個裝軟件光盤和攝影、攝像器材的抽屜。就這樣,我坐在我的“工作角”,獨自一人就能完成我的全部操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截癱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禪並收藏截癱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