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說得好,人吃了五穀就會要生病的,作為一名截癱人來說,“病痛”更將會要終身伴隨著他,看病就成了截癱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
年輕的時候,我的身體很強壯,首先是因為我在學校時,就喜愛運動,雖然那時候正值共和國遭受自然災害,全民的生活都很困難,可我們還要參加大辦煉鋼鐵、鏖戰漢丹鐵路。每天吃得差不說,還要夜以繼日地付出強大的體力,也沒見生過什麽病,隻是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作過一次扁桃體切除手術。然而更重要的還是大學畢業以後的野外作業,讓我練就了一付強壯的體魄。
野外生活的爬山涉水、風餐露宿、頂風冒雨;冷熱、饑飽是必須習以為常的。在南方作業時,遭遇突然的雷雨是常有的事,身處荒山野嶺無處躲藏,隻有從頭到腳讓它雷雨淋個透。可是一會兒雨住天晴,火辣辣的太陽又立時把濕透了的衣褲“烘”幹。為了應付這隨時可能雷雨,更是為了“磨煉”自己,在盛夏外出作業時,我是隻穿一條短褲,赤膊光腿地放任給陽光雷雨,一個夏季下來,直烤得渾身黝黑閃光。
在川西高原作業,除了要適應高原反應外,還得適應嚴寒。有時為了工作,要騎著馬馱著鴨絨睡袋,離開駐地去“打遊擊”(為了節省往返的時間,采取的一種一邊工作一邊遷徙的作業的方法),一去就是三兩天。晚上有時是住宿在藏民的帳篷裏,有時身處荒無人煙的地區,也隻好露宿了(不過睡在帳篷裏跟睡在露天野地裏也差不多)。鴨絨睡袋好是好,但睡在裏麵如果把麵前的拉鏈拉上嘛,太熱;把拉鏈拉開嘛,冷風又往睡袋裏鑽(它的設計我想主要是為了能在冰天雪地裏使用)。這一冷一熱的,大家都還能受得住,熱了就打開、冷了就拉上,也沒見傷風感冒生病什麽的。到後來我們總結出了一條經驗:那就是睡進睡袋裏,把拉鏈敞開,上麵再蓋上一件大衣,這樣一來既不會太熱,冷風也鑽不進來了。
記得有一次在一個無人的大峽穀裏,我騎著馬企圖趟過一條亂石嶙峋的激流。我小心翼翼地在淹及馬肚的湍急的水流中,避開亂石選擇路徑,殊不知“走”到激流中間,馬的肚帶突然斷裂了,我一下子便翻下了馬背,連人帶馬鞍瞬間就被激流吞沒。我隻覺得整個人一下子就沒入了水中,在亂石的空隙中撞來撞去,一下子又浮出了水麵、一下子又沒入水中,一直跌撞翻騰地被衝了好幾百米,幸虧我會遊泳,才好歹爬上了岸,隻是渾身上下給冰冷的水泡了個透。好不容易在馱工的幫助下修好了馬鞍,穿著濕透了的棉大衣,在零度左右的氣溫下熬迴到駐地,人早已經被凍僵了,趕緊升溫取暖。事情過去了,我居然神奇般地也沒有生病。
長期的野外生活,還練就了我的一付好腸胃。一般來說饑一頓飽一頓是家常便飯,冷也要吃熱也要吃你得適應。在高原,由於缺氧和氣壓低,不用壓力鍋是煮不熟米飯的,所以早在一九六六年我們就用上了壓力鍋了。由於操作大意,在“壓”臘肉排骨時,往往會因壓力太大,把“易溶保護片”衝破,等到備用的“易溶保護片”用完了,那你就準備吃夾生飯吧。雖然有時候我們也采取用樹枝來堵住氣孔的辦法;但是不堵死會有蒸氣泄漏,還是煮不熟飯,堵死了嘛又會發生爆炸,這種情況是經常會發生的。好在高原遼闊,在“天作帳、地作床、草原作廚房”的情況下,有幸還沒有傷及到人。
我一直以我有一付好的體魄而自豪,但也有一次例外。那是在塘山大地震發生後,為了及時取得數據提供給地震學的科學研究,必須馬上(哪怕是餘震尚存)進行高精度的水準測量。國家局把這個任務下達給了四川局,省局指名點姓要由我擔任觀測的重擔,可偏偏那個時候我突發高血壓——180/120,讓我失去了那一次有幸“輝煌”的經曆。就是這我從來也沒有發生過的“高血壓”(不光是以前,就是在那以後也沒有再發生過),留下了“禍根”,在我截癱後形成血壓沒有規律的忽高忽低的變化,令我困惑和擔憂,不過那是後話了。
所以說我們測繪人總是自翔具有國防身體,和曆經艱難險阻而煉就的能承擔任何突發事件的強健心理。正因為如此,我是以一付強壯的身體、不屈的心態,迎接高位截癱的生死挑戰的。在生死線上掙紮的那些日子,我強壯的體魄成為了我堅強的盾牌。我那堅強的肺部、我那堅強的腎贓、我的那整個堅強的肉體,抵禦了三大並發症的侵襲,再加上“認命不服”的精神,我終於逃過了那一劫。
但隨著截癱曆程的推進,我體魄的“老本”也就慢慢地被耗盡,各種各樣的病痛也就悄悄地襲來,這也是客觀發展的必然規律,我就再也不能自慰為“難看病”了……。
年輕的時候,我的身體很強壯,首先是因為我在學校時,就喜愛運動,雖然那時候正值共和國遭受自然災害,全民的生活都很困難,可我們還要參加大辦煉鋼鐵、鏖戰漢丹鐵路。每天吃得差不說,還要夜以繼日地付出強大的體力,也沒見生過什麽病,隻是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作過一次扁桃體切除手術。然而更重要的還是大學畢業以後的野外作業,讓我練就了一付強壯的體魄。
野外生活的爬山涉水、風餐露宿、頂風冒雨;冷熱、饑飽是必須習以為常的。在南方作業時,遭遇突然的雷雨是常有的事,身處荒山野嶺無處躲藏,隻有從頭到腳讓它雷雨淋個透。可是一會兒雨住天晴,火辣辣的太陽又立時把濕透了的衣褲“烘”幹。為了應付這隨時可能雷雨,更是為了“磨煉”自己,在盛夏外出作業時,我是隻穿一條短褲,赤膊光腿地放任給陽光雷雨,一個夏季下來,直烤得渾身黝黑閃光。
在川西高原作業,除了要適應高原反應外,還得適應嚴寒。有時為了工作,要騎著馬馱著鴨絨睡袋,離開駐地去“打遊擊”(為了節省往返的時間,采取的一種一邊工作一邊遷徙的作業的方法),一去就是三兩天。晚上有時是住宿在藏民的帳篷裏,有時身處荒無人煙的地區,也隻好露宿了(不過睡在帳篷裏跟睡在露天野地裏也差不多)。鴨絨睡袋好是好,但睡在裏麵如果把麵前的拉鏈拉上嘛,太熱;把拉鏈拉開嘛,冷風又往睡袋裏鑽(它的設計我想主要是為了能在冰天雪地裏使用)。這一冷一熱的,大家都還能受得住,熱了就打開、冷了就拉上,也沒見傷風感冒生病什麽的。到後來我們總結出了一條經驗:那就是睡進睡袋裏,把拉鏈敞開,上麵再蓋上一件大衣,這樣一來既不會太熱,冷風也鑽不進來了。
記得有一次在一個無人的大峽穀裏,我騎著馬企圖趟過一條亂石嶙峋的激流。我小心翼翼地在淹及馬肚的湍急的水流中,避開亂石選擇路徑,殊不知“走”到激流中間,馬的肚帶突然斷裂了,我一下子便翻下了馬背,連人帶馬鞍瞬間就被激流吞沒。我隻覺得整個人一下子就沒入了水中,在亂石的空隙中撞來撞去,一下子又浮出了水麵、一下子又沒入水中,一直跌撞翻騰地被衝了好幾百米,幸虧我會遊泳,才好歹爬上了岸,隻是渾身上下給冰冷的水泡了個透。好不容易在馱工的幫助下修好了馬鞍,穿著濕透了的棉大衣,在零度左右的氣溫下熬迴到駐地,人早已經被凍僵了,趕緊升溫取暖。事情過去了,我居然神奇般地也沒有生病。
長期的野外生活,還練就了我的一付好腸胃。一般來說饑一頓飽一頓是家常便飯,冷也要吃熱也要吃你得適應。在高原,由於缺氧和氣壓低,不用壓力鍋是煮不熟米飯的,所以早在一九六六年我們就用上了壓力鍋了。由於操作大意,在“壓”臘肉排骨時,往往會因壓力太大,把“易溶保護片”衝破,等到備用的“易溶保護片”用完了,那你就準備吃夾生飯吧。雖然有時候我們也采取用樹枝來堵住氣孔的辦法;但是不堵死會有蒸氣泄漏,還是煮不熟飯,堵死了嘛又會發生爆炸,這種情況是經常會發生的。好在高原遼闊,在“天作帳、地作床、草原作廚房”的情況下,有幸還沒有傷及到人。
我一直以我有一付好的體魄而自豪,但也有一次例外。那是在塘山大地震發生後,為了及時取得數據提供給地震學的科學研究,必須馬上(哪怕是餘震尚存)進行高精度的水準測量。國家局把這個任務下達給了四川局,省局指名點姓要由我擔任觀測的重擔,可偏偏那個時候我突發高血壓——180/120,讓我失去了那一次有幸“輝煌”的經曆。就是這我從來也沒有發生過的“高血壓”(不光是以前,就是在那以後也沒有再發生過),留下了“禍根”,在我截癱後形成血壓沒有規律的忽高忽低的變化,令我困惑和擔憂,不過那是後話了。
所以說我們測繪人總是自翔具有國防身體,和曆經艱難險阻而煉就的能承擔任何突發事件的強健心理。正因為如此,我是以一付強壯的身體、不屈的心態,迎接高位截癱的生死挑戰的。在生死線上掙紮的那些日子,我強壯的體魄成為了我堅強的盾牌。我那堅強的肺部、我那堅強的腎贓、我的那整個堅強的肉體,抵禦了三大並發症的侵襲,再加上“認命不服”的精神,我終於逃過了那一劫。
但隨著截癱曆程的推進,我體魄的“老本”也就慢慢地被耗盡,各種各樣的病痛也就悄悄地襲來,這也是客觀發展的必然規律,我就再也不能自慰為“難看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