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會兒牧風已接近了冰川的邊沿,但奇的是,越往前走,草木就愈見蔥蘢,甚至可以聞到野花的芳香。


    又過了一道山脊,小河到了盡頭。前方有棵大樹,樹下搭著一間碧綠的草棚。牧風往草棚走去。那棚子的門開著,裏頭陳設很是簡單,僅有一桌、一椅、一床、一櫥。椅上坐著一個蒼老的農夫,他戴羊皮小帽,披白色大氅,額上爬滿皺紋,那皺紋就象溝壑一樣深。老農眯著眼,正在品茶,茶杯竟隻有拇指大小。


    牧風喊了聲前輩。老農一愣,依然眯著眼瞅門前的少年。


    老農道:“小子,你且進來。我有二十年沒見過人了。”


    牧風道:“那麽說,你二十年沒下山?”


    老農點點頭,“是啊,自從上了年紀,就懶得動,不想混入塵世。”


    牧風走進草棚,頓感溫暖如春。牧風道:“我就不明白,棚子的門開著,怎麽裏麵比外麵暖和許多?”


    老農道:“你看棚子上鋪的是什麽草?”


    牧風抬頭看,發現棚子上的草脈絡分明,內隱細小雪花,而外表卻綠如碧玉。牧風奇道:“草的裏頭好象在下雪呀。”


    老農笑道:“這草就叫下雪如春草。”


    天山上奇物本多,牧風便沒再問。


    此時已是晌午。老農自櫥內拿出一盤鬆果和一碗堅冰,道:“來者是客,你嚐嚐這鬆果。”


    牧風也不推讓,抓起一粒鬆果,用力咬,嘎嘣一聲,鬆果又從他嘴裏蹦出來,完好無損。牧風捂著腮幫道:“好硬的鬆果,我的牙傷了。”


    老農笑個不停,將一把鬆果塞進嘴裏,若無其事地嚼,神情甚是享受。當老農張嘴吐出果殼時,他的牙閃射出道道金光。嚼罷鬆果,老農又吃堅冰,哢哢哢,冰塊碎掉,入其肚中。老農享用午餐的一招一式直把牧風看得目瞪口呆。


    老農吃得盡興,牧風難免垂涎三尺,好在口水流到嘴唇時,他便伸出舌頭舔了去。


    山間的寂靜襯托出了門外的嘈雜。不多久,嘈雜變為喧囂,一群人闖進草棚,為首一人肥頭大耳,趾高氣揚,身上長袍繡著道道金絲。其餘人等便是隨從,他們跟在首領之後畢恭畢敬,但投向老農和牧風的目光卻是極冷。


    一尖嘴隨從指著肥頭大耳之人,趾高氣揚對老農道:“這位大人是高昌國立可多宰相,還不跪下。”


    老農猶豫道:“小老兒一直身居山中,不知山外有高昌國,更不認得立可多宰相。”


    隨從拔出短刀,就要發作。立可多一擺手,笑道:“不可對世外高人造作。”他在草棚內踱了幾步,對身後隨從道:“還不把東西拿出來。”隨從自一個木漆盒中取出一錠超級大的金元寶,重重地放在桌上,桌子晃了幾晃。立可多道:“老哥,這錠元寶係用純金鑄成,重四斤八兩。”


    老農道:“大人這是何意?”


    立可多道:“我上月細讀《搜天書》,意外找到一段關於雪山夢果的傳說。我甚是好奇,便按書中記載一路尋覓至此,不料想書中所說竟和我一路所見完全吻合,最後我就找到了老先生您了。我在天山腳下活了數十年,卻不知眼皮底下還有這等神仙寶地。”


    老農道:“《搜天書》所記均是奇聞異事,怎能當真?”


    立可多道:“《搜天書》係神真道長所著,書中記載看似荒唐不羈,實則大多為真。我為了找尋夢果,曆十天十夜風雪,吃夠了苦頭,請老哥看在我一路艱辛的份上,交出那神奇的果子。”


    隨從厲喝:“交出來。”短刀晃動,在冰川映照下,殺氣盈盈。


    老農道:“果園就在草棚之後,大人去摘吧。”


    立可多指指老農和牧風道:“那好,大家一起去。”


    眾人出草棚後門,行不多遠,便見到一塊約三畝大的果園。那園子緊挨冰川,成等邊三角形;果樹高低不一,葉子蒼翠欲滴,也呈三角形狀;綠葉間果實點點,果子象梨也象杏,皮上長滿駭人黑斑。


    立可多道:“果園這麽大,那夢果藏在何處?”


    老農道:“老朽也不知神真道長所載雪山夢果是何物,如若大人真以為世上有夢果存在,不妨把整園果子摘去。”


    立可多暗想:“把整園果子摘去倒也可以,我每日吃它幾個,那夢果總能吃到肚子裏。”於是他對隨從道:“把這一園果子摘淨,一個不留。”


    隨從蜂擁而上,爬樹攀枝,把果子一個個摘下來,扔進果簍。見一園好果慘遭蹂躪,牧風好生心疼,可那老農卻不動聲色。立可多也走下果園,幫忙摘果,他來到三角形的正中,在一棵病樹前站住。那樹僅一人高,隱在園子中心,葉子已然凋零,樹幹上爬滿七色毛蟲,散發著腐敗之氣。病樹的樹梢還懸著一個果子,那果子黑如碳,表皮雖有光澤,但亦有一個小指般大的蟲眼,果子個頭極小,似是未發育成熟。立可多圍著病樹轉圈,仔細端詳那果子,當他伸手去摘時,自蟲眼裏忽然鑽出一條毛蟲,狠狠咬了大人一口。立可多一聲怪叫,連退數步,看他手背已出現一塊黑斑。老農趕緊自地上抓起一把稀泥,抹上立可多的手背,一股清涼意透體穿過,立可多手背上的黑斑猶在,但已不疼了。


    隨從聚到立可多身邊,問:“大人有事嗎?”


    立可多道:“無礙。果子摘完了嗎?”


    “盡數摘完。”


    立可多道:“時候不早,我們速速離開,若是大雪封山,那就糟了。”


    離去時,立可多朝隨從使了個眼色,隨從心領神會,衝進草棚搶走了金燦燦的元寶。


    一幹人在冰川邊沿行走,漸漸小如螞蟻。


    牧風憤然道:“純粹一批地痞流氓。”


    老農微微笑道:“地痞也好,流氓也罷,大老遠地來看我終是緣啊。”老農又道:“我聽你腹中咕咕直叫,相必早已餓極。”


    牧風確實早已餓極,隻是不好意思說罷了。


    老農道:“你可到果園裏看看是否還有漏網之魚,如若找到,倒也可以充饑。”


    牧風進入果園,在淩亂的枝椏間穿梭,搜尋一遍,一無所獲。最後他來到病樹前,愣愣地盯著那塊醜陋的“黑碳”,實在太餓了,他一把摘下“黑碳”,三下五除二吞下肚,竟沒有注意蟲眼。


    不一會兒,牧風腹中火燒火燎,似有萬箭穿心,他栽倒在地,滿臉漲紅,胡亂翻滾,腹中那團火越燒越旺,直把他燒得口吐白沫,生不如死。看那老農,卻站在果園邊哈哈大笑。


    牧風嘶喊:“前輩,救我。”


    老農道:“我救不了你,你已吃下雪山夢果,惟有王母娘娘可以救你。”


    牧風道:“那是什麽果子?如此害人。”


    老農道:“八十年前,我在此開辟出一塊果園。就在那年,王母娘娘途經天山,見這方山水極是秀美,便找到我,給我一把種子,要我好生培育,並說其中一粒種子為千夢煉成,到時結出的果子可治其小女兒的奇病。三十年後種子長大成樹,八十年後果子業已成熟,可王母卻再未來過。前不久我才得知,原來她的小女兒已下到凡間嫁了牛郎,王母一怒之下就不再管那小女兒,自然也就忘了這雪山夢果之事。”


    牧風道:“你這神話如此美麗,可卻折磨死我了。”


    老農笑道:“若是凡人吃了這夢果,初時備受煎熬,但隻要過了這一關,便可在夢中實現自己最想實現的心願。小子,二十年來,你第一個來看我,我們的緣分可是深的很哪。”


    牧風擦掉嘴邊白沫道:“那我倒是明白了,立可多大人要這夢果,定是想實現做國王的美夢。我可不做那樣的夢,我隻想暖暖和和過這個冬天。”


    老農歎道:“如今果園已毀,我這老兒也該離去了。”說罷,他轉身走入綠樹叢中。


    牧風一邊掙紮,一邊高喊:“前輩,等等。”


    老農再未迴頭。山風習習,牧風腹中那團烈火漸漸退去,他爬起身,拍掉身上泥土,走出果園。他站在寂寥的山脊上遠望四顧,老農早已不見蹤影,唯見芳草在風中起伏。


    果園離西佛寺路途甚遠,牧風不敢久留,又順著小河溝往下遊走,走到西佛寺時已是月上中天。牧風住在廚房邊上的柴房裏,一堆茅草就是他的床鋪。山間寒風一陣緊似一陣,狂風吹破窗紙,灌滿柴房。牧風將身子蜷成一團,漸漸墜入夢鄉。這一夜牧風睡得極沉,很快,無數夢幻光顧了他的大腦,牧風在夢中醒來,悠悠忽忽出了柴房,他穿過第二道圍牆的大門,接著又穿過第三、第四、第五道圍牆的大門,徑直到了西佛寺的核心重地。


    牧風木然站在第五道圍牆之內。那院子四周古木參天,正中立著一塊高達丈餘的無字碑,石碑在清冷的月光下泛著青光。夜太靜,夢中的牧風望了望天上那鉤彎月,有些茫然。正對著牧風的牆邊有三間禪房一字排開,中間一間結構嚴謹,氣勢莊嚴,比另外兩間高出不少,無疑是方丈飛空大師的禪房;左邊一間狀如石棺,看似無門無窗,最為低矮;右邊一間雕梁畫棟,有些脂粉氣,似是閨房。


    雖是子夜,但中間的禪房還亮著燈火。牧風站了好久,終於緩步向那間禪房走去,他忐忑卻又興奮。吱呀一聲,風吹開了禪房的門,門不再搖擺時,牧風看到禪房的蒲團上端坐著一位形容瘦小的老僧,那老僧閉目打坐,長長的白眉整個遮住雙眼;一切皆已靜止,惟有老僧手中的佛珠在一圈圈轉動,佛珠反射出的月光投射在院中的無字碑上,形成一朵蓮花。


    牧風跪下,恭敬道:“門童牧風拜見方丈大師。”


    老僧道:“小施主有何事?”


    牧風道:“這些日子天山狂風大作,我寒冷難耐,懇請方丈傳些禦寒功法予我。”


    老僧道:“西佛寺功法確可禦寒,功法有心法與外法之分,心法重內力修煉,外法重筋骨修煉,小施主想學何種功法?”


    牧風道:“我每日要掃落葉,沒有時間練習外法,還請大師教我心法。”


    老僧道:“西佛寺屬大乘佛教一支,鎮寺之寶涅盤心法來自天竺,極為高深,要修煉至一定境界,不僅需要靈敏的悟性,也要有紮實的佛法底子。以你這般年紀,若是修習心法,恐十年間難有成果。”稍作沉吟,他又道:“也罷,佛法以善為根本,若為禦寒故,老衲應該傳你心法。”


    牧風等了半天,也不見方丈嘴裏吐出半字。正納悶著,忽見院中一片月光飄來,落在那無字碑上。


    老僧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心法。小施主,你看無字碑去吧。”


    牧風來到無字碑前,見那薄薄的月光之下竟閃著一行行潦草文字,虧得他在敦煌經塔修習三年經書,所以認出那是梵文。隨著目光的移動,牧風詫異地發現這些梵文竟和義父家雞窩上的經文有諸多相似之處,個別字句完全相同,可是看到後來,牧風又滿頭霧水——兩篇經文雖然相似,但內涵卻相左,所述要義矛盾至極。


    老僧道:“西佛寺的根基就是這篇梵文,你可記住了?”


    牧風道:“記是記住了,隻是大半文字不懂其意。”


    老僧道:“佛雲,前方本無路,有悟便有路。佛法精深,全靠個人的悟性了。”


    牧風道:“謹記大師教誨。”


    老僧道:“若隻是修習心法,不懂坐禪運氣,則內力聚於丹田而不得運轉,亦無用處,老衲且再教一些吐納之法於你。”


    牧風於是在無字碑前打坐入定,在方丈的指引下一唿一吸,他很快就感覺一股熱氣自丹田生成,沿任、督二脈運行於周身,四肢寒意慢慢退盡。


    夢似夢,又非夢。


    做完夢,天已亮了,牧風揉揉惺忪睡眼,竟發覺自己是坐在柴房的茅草上,十指指尖冒著熱氣。牧風暗想,那雪山夢果果真神奇,昨夜之夢看來是真事,我且再來練習一下試試。他一邊迴憶碑上文字,一邊調整唿吸,丹田之氣又開始運轉,不久渾身大熱,那粗布衣裳灼熱無比,好象要燃燒起來。


    清晨的西佛寺迎來了久違的陽光,晨曦照在金黃的琉璃瓦上,絢爛祥和。而在第五道院牆之內,飛空方丈的眼膜上卻流轉著一片陰沉的光芒。飛空一早打開門,不禁發出小小的驚唿,因為石碑上已然淡去的字跡狠狠地刺入了他的眼簾。


    他皺著眉走到禪房左邊的石棺前,喊道:“飛渡師叔。”


    石棺的門沉重地開了,裏頭坐著一位高大瘦削的老僧,那老僧正在緩慢地敲木魚,了無生氣,形容極是枯槁,他滿麵胡須,虯髯及地。


    飛空道:“師叔,你昨夜可感覺這院子裏發生過什麽事?”


    飛渡道:“我已四季不眠,昨夜不曾感覺有何異樣。”


    飛空道:“我早晨打開門,竟發覺涅盤心法顯於石碑上。”


    飛渡大駭,木魚頓時掉在地上。


    飛空道:“此事確實蹊蹺,必須細查。”


    飛渡道:“我自天竺到天山已近百年,涅盤心法從未泄露,看來靜久必動,安久必亂,要出事了。”


    牧風白天在寺門清掃落葉,晚上在柴房修煉涅盤心法,他本身佛法底子不淺,所以功力提升迅速,禦寒自然不在話下。


    這是牧風來到天山後的第二個春天,樹已長出新葉,山坡上綠意盎然。牧風拿著掃把,整日坐在寺門前的台階上無所事事,他欣賞著蜜蜂的動人歌聲和鳥兒飛過天際的優雅身姿,腦子裏充滿遐想。


    蜿蜒的山路上揚起漫天塵土,幾駕馬車、幾十匹駿馬向西佛寺馳來。牧風聽到背後門響,他趕緊站起身,閃到一邊。大門開處,現出飛空方丈和行真大師的身影,方丈瞅了牧風一眼,便將目光投向遠處的塵土。牧風第一次在寺門口見到方丈,吃了一驚,因為眼前的方丈竟和夢裏的那個老僧一模一樣,他很怕方丈認出自己,於是又退了幾步,縮到牆角。


    塵土消散,車隊停在寺門。一名威武的西域將軍自棗紅大馬上跳下,向方丈一拱手,“飛空大師,國王陛下駕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頂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華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華鋒並收藏天頂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