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人隱去玉簫。
牧風道:“好一曲天籟之音。”
青衣人幽幽歎息片刻,說道:“小子,你到第十排的經櫃之後,把那麵金盆拿來。老夫我今夜最後讀一次經,明日就該離去了。”
牧風傷感道:“我舍不得你走。”
青衣人道:“世易時移,不可阻擋。想你我緣分已深,他日定可再見。”
牧風走向萬卷經書,在第十排經櫃之後,果真見到一麵碩大的金盆。那金盆明顯多年不曾用過,上麵的灰塵足有一寸厚,可是,在厚厚灰塵下卻射出道道強烈金光,金光組合起來便是一些怪異符號,那是梵文,個別文字牧風認得。
牧風將金盆搬到青衣人麵前,說:“金盆上有字。”
青衣人道:“那些字是古老的梵文,普天之下恐無人可認全它們。”
牧風問:“你也不能嗎?”
青衣人悵惘之極,“不能。”
牧風問:“拿這盆幹什麽?”
青衣人道:“你且用牆角的木桶到底下的水池打一桶水上來。”
牧風提著木桶下到塔底。那冰封的水池已在簫聲中融化,一葉浮萍重又飄於水麵。牧風腳踩浮萍,打滿一桶水,再沿通天索爬上。金盆注水之後,那些古怪的梵文清晰異常。牧風暗想:“日後若是玄奘大師自西天取經歸來,我定要去問他那些都是何字?”想罷,牧風便用心記住了金盆上的梵文。
青衣人盤腿而坐,入定多時,忽聽經樓內外風聲大作,飛簷上的風鈴叮叮當當響成一片,好一曲雪夜梵音。他周身徐徐泛出一層清澈的紫光,那光芒之內有千萬朵小蓮花暗自綻放。他伸出右手中指,指向金盆,盆內清水立時漾起細細漣漪。當那漣漪幻化成一朵蓮花之時,一本經卷即從暗處飛出,那經卷劃過一道弧線,懸於金盆之上。經卷一頁頁翻開,清水之內便有一行行字跡閃現,竟又是梵文。經卷翻到最後一頁,便再次劃過一道弧線,飛向某個角落。緊接著第二本經卷飛出,重複了第一本經卷的旅程。牧風眼看一本本經書飛來飛去,象夜色裏的蝙蝠,甚覺有趣。
風聲,久久不息。
青衣人仿佛已然凝固,變成一尊雕塑,不動分毫,隻是周身紫氣大盛。
夜已深了,經樓之東有夜梟長鳴。不久,便有一陣陰風刮過,經樓晃了一晃,風鈴之聲頓時雜亂。青衣人臉色一緊,一字一頓道:“小子,老朽今晚命中有一劫,你速速離開。”
牧風道:“是有人來尋仇嗎?老先生一心向佛,應該不會有仇人。”
青衣人道:“你不要多問,快下樓向西,朝北極星方向急行。”
牧風道:“我與您相伴三年,您是我授業恩師,我豈能說走就走。再者,大丈夫死則死耳,怕它作甚。”
青衣人正要答話,經樓之外已有陰森沉悶之聲響起:“師兄,我找你找得好苦啊。若不是你剛才吹奏驚天一曲,我還不知要到何處去覓你仙蹤。”那聲音似是人聲卻更象狼吼。
青衣人默不作聲,雙掌舉過頭頂,臉上皺紋高高堆起,似是進入冬眠之狀。
那陰森之聲又起:“師兄,剛才我聽你簫聲,浸透絕望意,看來你的傳花接日大法是練不成了,你今晚做最後一搏,恐怕也是徒勞。嘿嘿,六十年來,你不呆在皇宮做天下人的皇叔,卻偏偏要躲在此等荒涼處苦思秘經,真是想不到啊。當初,我們三人共謀秘經,不曾想得手之後師父卻莫名其妙將我倆逐入陰魂穀,此中蹊蹺恐怕也隻有師兄你心知肚明吧。從此我兄弟二人在陰間嚐盡甘苦,雖然我們已年至古稀,但總夢想有朝一日能借助《傳花秘經》取迴魂魄,重返人世,想來這也是師兄之心願吧。師兄,我的好師兄,請你把秘經交出來。”
見經樓內並無反應,陰森之聲驟然變大,如雷鳴,射出刻骨仇恨,“李秋晚,你若是不交出秘經,今夜就是你的死期,就讓我們到陰間再做一迴好兄弟。真是老天有眼,我們此生唯一一次路過敦煌,便聽到了你的簫聲,以你現在的功力,這簫聲之美自是天下第一,不過有個秘密也隻有我兄弟知道,你吹簫之夜便是入定練習深層內功之時,你不說話,說明你已經走火入魔,哈哈哈。”
陰森之聲變成狂笑。在那狂笑之中,牧風感到天要炸裂。青衣人的嘴角慢慢流出血,雖隻是一道血線,但在練習深層內功時那卻是極兄之兆。牧風捂住耳朵,憑窗望去,在經樓外的雪地正中,飄著兩個雪白的影子。二鬼長著狼臉,恐怖猙獰,頭上披麻戴孝,周身散發出枯槁之氣。再細看,他們手中攥著紙錢,紙錢不斷被拋向空中,卻又無窮無盡。
寂寥的雪地裏隻有一個人在走動,他身形高大,單手托劍,沉穩地走向如煙似夢的鬼影,離鬼影三丈,那人止住腳步。
陰森之聲道:“大內邢大總管,幸會。”
總管一抱拳。
陰森之聲道:“邢大總管原雖是上清宮大弟子,但現今畢竟身居高位,怕是不認識我們二人了。”
總管道:“陰屍二老常無笑、常有哀,三界之中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常無笑笑道:“我兄弟二人在陰間掌管苦澀宮,天天嚴刑拷打剛自人界來的惡鬼,也算是臭名昭著了。”
總管凜然道:“此經樓現為皇家禁地,任何人擅闖格殺勿論。”
陰森之聲道:“不惹事端倒也不難,隻要李秋晚出來見見故人即可。”
總管道:“皇叔有要事在身,二位今夜恐難如願。”
常有哀道:“哥哥,還羅嗦什麽,憑你我功力,入經樓如履平地。”
總管大喝:“奇門刀陣。”
話音剛落,那些已站成雪人的大內侍衛急速跑動,眨眼間已圍成八卦之形。所有侍衛短刀出鞘,目視陰屍二老。總管又站到木塔大門前的石階上,喊著口令。
常無笑狂笑,“道家小小法陣,不入流耳。”
常有哀道:“上次我在潼關遇到小鬼兄弟,喝了他一瓶三百年的汾酒,今夜我若是將這些侍衛打包送給他,倒也還了一個人情。”
常有哀嘴裏吐出一口濃煙,那煙在雪中燃起幽藍火焰,藍火照亮片片雪花,無限繽紛。火焰那邊,刀陣立變,所有侍衛均發出震耳欲聾的怪誕唿喝,隨即一片刀影向藍火砍去。藍火漸小。常有哀腹部鼓起,裏頭隱隱有雷聲,雷聲忽大,一道火線自他口中噴出,迅如利箭,在刀陣中四處遊走。火線變成火龍,再變成火海,瞬間將刀陣湮沒。火退,侍衛們依然站成八卦之形,隻是不再跑動不再唿喝。一陣風起,眾侍衛一層層剝落,化成煙灰飛向遠方。
常無笑道:“兄弟,你的‘藍媚之狐’已臻化境,可喜可賀。”他又朝木塔大門處喊:“總管大人,你我無怨無仇,我不想傷你,你且讓開。”
總管並不答話,唰地拔出長劍,那劍也是一道火焰。雪花飄,落在血紅的劍身,化成一縷縷白煙。總管額頭逐漸變得血紅,他立在原地,舞動長劍向陰屍二老劈去。那劍氣暴增十倍,轉眼已到陰魂頭頂。陰屍二老飄然後移,躲開這一劍,但見大地之上現出三尺深的裂口。
塔頂,青衣人臉上紫氣泛黑,他指指自己的袖口,小聲道:“小子,我袖口內有十本佛家秘籍,你且拿去,到塔門口誦讀。每本秘籍隻讀第一段,你敢去麽?”
牧風道:“敢去。”
牧風自青衣人袖口取出十本經書,便下到塔底,打開門。不遠處便站著總管大人,大人依然如鐵塔般立在雪地,長劍依然緊緊握在他手中,劍尖,直指蒼穹。牧風看了好久,見無動靜,就喊:“大人。”
話音一落,前麵的鐵塔就迎風緩緩倒下去,總管仰麵朝天倒在牧風跟前。一枚幽藍的古幣深深嵌入他的額頭,古幣的形狀是一個“冥”字,正中有一小孔,孔內鮮血汩汩流出。牧風想,總管大人一定是死了。此時
,少年牧風應該感到恐懼,但奇的是,他心中竟無任何懼意。他站在石階上,任雪花飄上自己瘦削的臉蛋。
也許是牧風的身材還太小,陰屍二老並未發現眼前的不速之客,他們一直仰頭望木塔頂部的燭光,表情似笑非笑,難以捉摸。
常無笑大聲道:“地上的人已經死幹淨了。師兄,你還是下來吧,老住在天上難道不孤單?”
塔頂一片靜寂,隻有燭光暗自搖曳。
常有哀道:“大哥難道不知今夜是他的禁期?嘿嘿,他正在練一門天下獨絕的內力,天明之前他就是一個任人宰割的嬰兒,我們這就上樓去搜尋秘經。”
常無笑道:“我豈不知今夜是他的禁期,我隻不過想嘲笑他罷了。”
兩道白影向經塔大門飄來。
常有哀道:“咦,大哥,你看大門口還有一個人呢。”
常無笑也看到了秦牧風,他將烏賊眼睜大一絲,驚奇道:“你是哪家的小孩,大雪天竟跑到這種地方玩耍。”
牧風道:“這經塔之上住的是一位與世無爭的老者,求你們放過他吧。”
常有哀道:“你小小年紀,怎知我們大人間的恩怨。快快閃開,如若不然,隻消片刻我就能吸幹你的血。”他的嘴角冷不丁生出兩根白森森的獠牙。
雪已止住,幾片烏雲散去,一輪滿月當空高懸。白雪映著純淨的月光,照著人界。牧風歪著頭望月亮,腦海中一直閃著青衣人的話,他打開第一本經卷《寂調音所問經》,高舉眼前,朗聲念起來,那經卷竟發出淡淡金光。
陰屍二老啊地一聲,雙手遮目向後蕩開。
常有哀道:“奇了,這小孩身上竟有千年佛性。”
常有笑捂住胸口,吐血道:“剛才那金光刺傷了我的心。”
常有哀道:“大哥莫急,待我用‘藍媚之狐’將他燒成灰燼。”
常有哀的腮幫複又鼓起,隻見一道藍火激射而出,那怪誕火焰似是長了眼睛,惡狠狠撲向牧風。
牧風心內一緊,誦經聲不禁大了幾分,金光頓時大了數倍,當金光與藍火相遇,火勢便立即消去,仿佛撞上一麵牆壁。金光與藍火在月下激鬥,繽紛奪目,蔚為壯觀。第一本經卷的第一頁很快念完,誦經聲停住的那一刻,金光淡去,藍火直逼牧風近前。牧風趕緊翻開第二本經書《解脫戒經》,隨著誦讀聲響起,這次經書發出紅光,紅光似有更大推力,藍火又立即縮短。
圓月在高空暗自偏移。常無笑望一眼經塔之頂,麵露急色,他忽然就地跳高丈許,將手中紙錢向藍火拋去,藍火唿地竄起,獰笑著一下一下吞噬紅光。
寂靜中,佛法與冥術已鬥了半個時辰,秦牧風的誦經聲也響了半個時辰,他掌中的經書已換到第十本。
這時,自西邊營房中射出一道黑影,那黑影速度極快,轉眼已到塔底,他將身子貼緊牆壁,如壁虎般向塔頂遊去,遊至亮著燭火的窗口,黑影在空中祭起一根拂塵,然後從窗口跳入塔內。功夫不大,黑影背著青衣人出來,坐上拂塵,向東飛去。
常無笑盯著遠去的浮塵,喉嚨深處發出淒慘的狼嚎,他腦後披著的麻布直直豎起,一圈圈轉動,其間有冥幣叮當響。一枚古幣無聲無臭飛出,穿透佛光,射向牧風頭顱。
招魂幣!冥幣招魂!
牧風恍恍惚惚看到總管大人正在冥界朝自己微笑,死亡迅速籠罩大地。牧風心中默念:“我佛慈悲。”
念畢,古幣已至牧風頭頂,那古幣晃晃悠悠,卻再不能落下。古幣的圓孔一開一合,有喘息聲,那是幽靈在唿喊。
牧風很快讀完了第十本經書,情急之下,牧風想起自己的心底其實還藏著一段經文,那段經文雖是出自義父家雞窩上的破書,但畢竟也是一段經文。牧風於是大聲念起來,起初並無任何異樣,但就在一爐香的功夫之後,天邊竟亮了一絲,隨後雷電大作,經塔上空掠過一道巨大的光弧,那光弧如盤龍扭動。大地變得灼熱,雪花融化,匯成一條小溪。終於,高天裂開,月色搖晃,大地將傾。
電光太亮,牧風眼中一片空白。也不知過了多久,牧風的視覺被一陣清涼的微風喚醒,他眨眨眼睛,發覺經塔前的空地上現出一條深深的溝壑,雪完全不見,溝底響著潺潺的水聲。陰屍二老已不見蹤影,那枚招魂幣掉在石階上,就象一片枯萎的樹葉。
牧風扭頭望塔,高塔依然矗立。塔頂停著一駕蓮花狀馬車,那拉車的白馬正引頸長嘶。牧風暗想,那馬能飛,定是天馬。
馬車內一女子道:“宮主,前半夜的簫聲定是李秋晚所奏,可惜我們又來遲了。”
宮主道:“讓他躲吧,躲到仇恨燒成烈焰。”
待馬車離開,牧風便走入塔內。那一池碧水猶在,浮萍,已變成一朵蓮花。
牧風道:“好一曲天籟之音。”
青衣人幽幽歎息片刻,說道:“小子,你到第十排的經櫃之後,把那麵金盆拿來。老夫我今夜最後讀一次經,明日就該離去了。”
牧風傷感道:“我舍不得你走。”
青衣人道:“世易時移,不可阻擋。想你我緣分已深,他日定可再見。”
牧風走向萬卷經書,在第十排經櫃之後,果真見到一麵碩大的金盆。那金盆明顯多年不曾用過,上麵的灰塵足有一寸厚,可是,在厚厚灰塵下卻射出道道強烈金光,金光組合起來便是一些怪異符號,那是梵文,個別文字牧風認得。
牧風將金盆搬到青衣人麵前,說:“金盆上有字。”
青衣人道:“那些字是古老的梵文,普天之下恐無人可認全它們。”
牧風問:“你也不能嗎?”
青衣人悵惘之極,“不能。”
牧風問:“拿這盆幹什麽?”
青衣人道:“你且用牆角的木桶到底下的水池打一桶水上來。”
牧風提著木桶下到塔底。那冰封的水池已在簫聲中融化,一葉浮萍重又飄於水麵。牧風腳踩浮萍,打滿一桶水,再沿通天索爬上。金盆注水之後,那些古怪的梵文清晰異常。牧風暗想:“日後若是玄奘大師自西天取經歸來,我定要去問他那些都是何字?”想罷,牧風便用心記住了金盆上的梵文。
青衣人盤腿而坐,入定多時,忽聽經樓內外風聲大作,飛簷上的風鈴叮叮當當響成一片,好一曲雪夜梵音。他周身徐徐泛出一層清澈的紫光,那光芒之內有千萬朵小蓮花暗自綻放。他伸出右手中指,指向金盆,盆內清水立時漾起細細漣漪。當那漣漪幻化成一朵蓮花之時,一本經卷即從暗處飛出,那經卷劃過一道弧線,懸於金盆之上。經卷一頁頁翻開,清水之內便有一行行字跡閃現,竟又是梵文。經卷翻到最後一頁,便再次劃過一道弧線,飛向某個角落。緊接著第二本經卷飛出,重複了第一本經卷的旅程。牧風眼看一本本經書飛來飛去,象夜色裏的蝙蝠,甚覺有趣。
風聲,久久不息。
青衣人仿佛已然凝固,變成一尊雕塑,不動分毫,隻是周身紫氣大盛。
夜已深了,經樓之東有夜梟長鳴。不久,便有一陣陰風刮過,經樓晃了一晃,風鈴之聲頓時雜亂。青衣人臉色一緊,一字一頓道:“小子,老朽今晚命中有一劫,你速速離開。”
牧風道:“是有人來尋仇嗎?老先生一心向佛,應該不會有仇人。”
青衣人道:“你不要多問,快下樓向西,朝北極星方向急行。”
牧風道:“我與您相伴三年,您是我授業恩師,我豈能說走就走。再者,大丈夫死則死耳,怕它作甚。”
青衣人正要答話,經樓之外已有陰森沉悶之聲響起:“師兄,我找你找得好苦啊。若不是你剛才吹奏驚天一曲,我還不知要到何處去覓你仙蹤。”那聲音似是人聲卻更象狼吼。
青衣人默不作聲,雙掌舉過頭頂,臉上皺紋高高堆起,似是進入冬眠之狀。
那陰森之聲又起:“師兄,剛才我聽你簫聲,浸透絕望意,看來你的傳花接日大法是練不成了,你今晚做最後一搏,恐怕也是徒勞。嘿嘿,六十年來,你不呆在皇宮做天下人的皇叔,卻偏偏要躲在此等荒涼處苦思秘經,真是想不到啊。當初,我們三人共謀秘經,不曾想得手之後師父卻莫名其妙將我倆逐入陰魂穀,此中蹊蹺恐怕也隻有師兄你心知肚明吧。從此我兄弟二人在陰間嚐盡甘苦,雖然我們已年至古稀,但總夢想有朝一日能借助《傳花秘經》取迴魂魄,重返人世,想來這也是師兄之心願吧。師兄,我的好師兄,請你把秘經交出來。”
見經樓內並無反應,陰森之聲驟然變大,如雷鳴,射出刻骨仇恨,“李秋晚,你若是不交出秘經,今夜就是你的死期,就讓我們到陰間再做一迴好兄弟。真是老天有眼,我們此生唯一一次路過敦煌,便聽到了你的簫聲,以你現在的功力,這簫聲之美自是天下第一,不過有個秘密也隻有我兄弟知道,你吹簫之夜便是入定練習深層內功之時,你不說話,說明你已經走火入魔,哈哈哈。”
陰森之聲變成狂笑。在那狂笑之中,牧風感到天要炸裂。青衣人的嘴角慢慢流出血,雖隻是一道血線,但在練習深層內功時那卻是極兄之兆。牧風捂住耳朵,憑窗望去,在經樓外的雪地正中,飄著兩個雪白的影子。二鬼長著狼臉,恐怖猙獰,頭上披麻戴孝,周身散發出枯槁之氣。再細看,他們手中攥著紙錢,紙錢不斷被拋向空中,卻又無窮無盡。
寂寥的雪地裏隻有一個人在走動,他身形高大,單手托劍,沉穩地走向如煙似夢的鬼影,離鬼影三丈,那人止住腳步。
陰森之聲道:“大內邢大總管,幸會。”
總管一抱拳。
陰森之聲道:“邢大總管原雖是上清宮大弟子,但現今畢竟身居高位,怕是不認識我們二人了。”
總管道:“陰屍二老常無笑、常有哀,三界之中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常無笑笑道:“我兄弟二人在陰間掌管苦澀宮,天天嚴刑拷打剛自人界來的惡鬼,也算是臭名昭著了。”
總管凜然道:“此經樓現為皇家禁地,任何人擅闖格殺勿論。”
陰森之聲道:“不惹事端倒也不難,隻要李秋晚出來見見故人即可。”
總管道:“皇叔有要事在身,二位今夜恐難如願。”
常有哀道:“哥哥,還羅嗦什麽,憑你我功力,入經樓如履平地。”
總管大喝:“奇門刀陣。”
話音剛落,那些已站成雪人的大內侍衛急速跑動,眨眼間已圍成八卦之形。所有侍衛短刀出鞘,目視陰屍二老。總管又站到木塔大門前的石階上,喊著口令。
常無笑狂笑,“道家小小法陣,不入流耳。”
常有哀道:“上次我在潼關遇到小鬼兄弟,喝了他一瓶三百年的汾酒,今夜我若是將這些侍衛打包送給他,倒也還了一個人情。”
常有哀嘴裏吐出一口濃煙,那煙在雪中燃起幽藍火焰,藍火照亮片片雪花,無限繽紛。火焰那邊,刀陣立變,所有侍衛均發出震耳欲聾的怪誕唿喝,隨即一片刀影向藍火砍去。藍火漸小。常有哀腹部鼓起,裏頭隱隱有雷聲,雷聲忽大,一道火線自他口中噴出,迅如利箭,在刀陣中四處遊走。火線變成火龍,再變成火海,瞬間將刀陣湮沒。火退,侍衛們依然站成八卦之形,隻是不再跑動不再唿喝。一陣風起,眾侍衛一層層剝落,化成煙灰飛向遠方。
常無笑道:“兄弟,你的‘藍媚之狐’已臻化境,可喜可賀。”他又朝木塔大門處喊:“總管大人,你我無怨無仇,我不想傷你,你且讓開。”
總管並不答話,唰地拔出長劍,那劍也是一道火焰。雪花飄,落在血紅的劍身,化成一縷縷白煙。總管額頭逐漸變得血紅,他立在原地,舞動長劍向陰屍二老劈去。那劍氣暴增十倍,轉眼已到陰魂頭頂。陰屍二老飄然後移,躲開這一劍,但見大地之上現出三尺深的裂口。
塔頂,青衣人臉上紫氣泛黑,他指指自己的袖口,小聲道:“小子,我袖口內有十本佛家秘籍,你且拿去,到塔門口誦讀。每本秘籍隻讀第一段,你敢去麽?”
牧風道:“敢去。”
牧風自青衣人袖口取出十本經書,便下到塔底,打開門。不遠處便站著總管大人,大人依然如鐵塔般立在雪地,長劍依然緊緊握在他手中,劍尖,直指蒼穹。牧風看了好久,見無動靜,就喊:“大人。”
話音一落,前麵的鐵塔就迎風緩緩倒下去,總管仰麵朝天倒在牧風跟前。一枚幽藍的古幣深深嵌入他的額頭,古幣的形狀是一個“冥”字,正中有一小孔,孔內鮮血汩汩流出。牧風想,總管大人一定是死了。此時
,少年牧風應該感到恐懼,但奇的是,他心中竟無任何懼意。他站在石階上,任雪花飄上自己瘦削的臉蛋。
也許是牧風的身材還太小,陰屍二老並未發現眼前的不速之客,他們一直仰頭望木塔頂部的燭光,表情似笑非笑,難以捉摸。
常無笑大聲道:“地上的人已經死幹淨了。師兄,你還是下來吧,老住在天上難道不孤單?”
塔頂一片靜寂,隻有燭光暗自搖曳。
常有哀道:“大哥難道不知今夜是他的禁期?嘿嘿,他正在練一門天下獨絕的內力,天明之前他就是一個任人宰割的嬰兒,我們這就上樓去搜尋秘經。”
常無笑道:“我豈不知今夜是他的禁期,我隻不過想嘲笑他罷了。”
兩道白影向經塔大門飄來。
常有哀道:“咦,大哥,你看大門口還有一個人呢。”
常無笑也看到了秦牧風,他將烏賊眼睜大一絲,驚奇道:“你是哪家的小孩,大雪天竟跑到這種地方玩耍。”
牧風道:“這經塔之上住的是一位與世無爭的老者,求你們放過他吧。”
常有哀道:“你小小年紀,怎知我們大人間的恩怨。快快閃開,如若不然,隻消片刻我就能吸幹你的血。”他的嘴角冷不丁生出兩根白森森的獠牙。
雪已止住,幾片烏雲散去,一輪滿月當空高懸。白雪映著純淨的月光,照著人界。牧風歪著頭望月亮,腦海中一直閃著青衣人的話,他打開第一本經卷《寂調音所問經》,高舉眼前,朗聲念起來,那經卷竟發出淡淡金光。
陰屍二老啊地一聲,雙手遮目向後蕩開。
常有哀道:“奇了,這小孩身上竟有千年佛性。”
常有笑捂住胸口,吐血道:“剛才那金光刺傷了我的心。”
常有哀道:“大哥莫急,待我用‘藍媚之狐’將他燒成灰燼。”
常有哀的腮幫複又鼓起,隻見一道藍火激射而出,那怪誕火焰似是長了眼睛,惡狠狠撲向牧風。
牧風心內一緊,誦經聲不禁大了幾分,金光頓時大了數倍,當金光與藍火相遇,火勢便立即消去,仿佛撞上一麵牆壁。金光與藍火在月下激鬥,繽紛奪目,蔚為壯觀。第一本經卷的第一頁很快念完,誦經聲停住的那一刻,金光淡去,藍火直逼牧風近前。牧風趕緊翻開第二本經書《解脫戒經》,隨著誦讀聲響起,這次經書發出紅光,紅光似有更大推力,藍火又立即縮短。
圓月在高空暗自偏移。常無笑望一眼經塔之頂,麵露急色,他忽然就地跳高丈許,將手中紙錢向藍火拋去,藍火唿地竄起,獰笑著一下一下吞噬紅光。
寂靜中,佛法與冥術已鬥了半個時辰,秦牧風的誦經聲也響了半個時辰,他掌中的經書已換到第十本。
這時,自西邊營房中射出一道黑影,那黑影速度極快,轉眼已到塔底,他將身子貼緊牆壁,如壁虎般向塔頂遊去,遊至亮著燭火的窗口,黑影在空中祭起一根拂塵,然後從窗口跳入塔內。功夫不大,黑影背著青衣人出來,坐上拂塵,向東飛去。
常無笑盯著遠去的浮塵,喉嚨深處發出淒慘的狼嚎,他腦後披著的麻布直直豎起,一圈圈轉動,其間有冥幣叮當響。一枚古幣無聲無臭飛出,穿透佛光,射向牧風頭顱。
招魂幣!冥幣招魂!
牧風恍恍惚惚看到總管大人正在冥界朝自己微笑,死亡迅速籠罩大地。牧風心中默念:“我佛慈悲。”
念畢,古幣已至牧風頭頂,那古幣晃晃悠悠,卻再不能落下。古幣的圓孔一開一合,有喘息聲,那是幽靈在唿喊。
牧風很快讀完了第十本經書,情急之下,牧風想起自己的心底其實還藏著一段經文,那段經文雖是出自義父家雞窩上的破書,但畢竟也是一段經文。牧風於是大聲念起來,起初並無任何異樣,但就在一爐香的功夫之後,天邊竟亮了一絲,隨後雷電大作,經塔上空掠過一道巨大的光弧,那光弧如盤龍扭動。大地變得灼熱,雪花融化,匯成一條小溪。終於,高天裂開,月色搖晃,大地將傾。
電光太亮,牧風眼中一片空白。也不知過了多久,牧風的視覺被一陣清涼的微風喚醒,他眨眨眼睛,發覺經塔前的空地上現出一條深深的溝壑,雪完全不見,溝底響著潺潺的水聲。陰屍二老已不見蹤影,那枚招魂幣掉在石階上,就象一片枯萎的樹葉。
牧風扭頭望塔,高塔依然矗立。塔頂停著一駕蓮花狀馬車,那拉車的白馬正引頸長嘶。牧風暗想,那馬能飛,定是天馬。
馬車內一女子道:“宮主,前半夜的簫聲定是李秋晚所奏,可惜我們又來遲了。”
宮主道:“讓他躲吧,躲到仇恨燒成烈焰。”
待馬車離開,牧風便走入塔內。那一池碧水猶在,浮萍,已變成一朵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