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德玲在印刷所一年多。


    印刷所與世隔絕,隻和組織單線聯係。但是感覺到形勢越來越緊張。德玲剛來的時候,印刷所的工作老是忙不完,現在卻常常一連幾天沒有什麽要印刷的。社會上,再沒聽到什麽遊行啊罷工啊的消息,組織似乎偃旗息鼓了。


    張飛有些老朋友,偶然聯係,聽到的,都是不好的消息。一年多來,組織被破壞得很厲害。厲害到什麽程度,他也說不清。


    一天,春花到老聯絡點去,意外地發現聯絡點取消了。那是一家雜貨鋪,老板是浙江人,鄰居告訴春花,老板換了。


    老劉叫張飛再到那附近轉轉,看遇到什麽人,張飛去了幾迴,什麽收獲也沒有。印刷所與組織的聯絡渠道斷了。


    已經有好多時沒有接到組織的經費了,這意味著印刷所要考慮生活來源了。白天,德玲和春花都幫著糊紙盒,和那些真正的家庭婦女一樣,賺來一點錢買柴米油鹽。晚上,和春花在一起,兩人談來談去,怎麽也弄不清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按說祁大姐應該來一下的。她去了哪裏呢?


    老劉似乎也和德玲她們一樣。他拄著拐杖,在院子裏無聊地走動著,“咯噔咯噔”,他把德玲叫到一邊。


    “我決定出去探一探消息,總不能坐在家裏死等!”


    “如果我天黑還沒有迴來,你們就轉移!”老劉一瘸一瘸地出門去,慢慢消失在小巷盡頭。


    太陽下山的時候,老劉一瘸一瘸地迴來了,這叫幾個人鬆了一口氣。


    “我打聽到消息了!”老劉坐板凳上,喝罷水,抹抹嘴說:“組織遭到大麵積破壞!高級領導都不在了。現在組織基本上已經停頓了。我說哩,情況就是不對勁啊!”


    老劉的老鄉是一個區委的幹部,他告訴老劉,組織內出了大叛徒,導致一係列的損失。敵人不停頓地對組織進行殘酷打擊,殺害了好多同誌,破壞了好多基層組織。中央在上海站不住了,高級領導大部分轉移出上海了。


    由於組織破壞,來不及通知許多人。口頭通知是:暫停一切活動,各自潛伏,積蓄力量,等待革命**。連老劉的老鄉,一個區委副書記,也突然失去了組織聯係,現在靠賣餛飩為生。


    “各自潛伏,就是說沒有組織管了?”張飛衝口一句。


    老劉責備地說:“怎麽能這樣說呢?組織遇到困難了,我們要分擔。”


    幾個人在小屋裏商議著。德玲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各自潛伏,說明組織已經沒有力量安排好每個成員,一切要靠自己了。可是自己到哪裏去呢?武漢不能迴,那裏的特務正等著自己哩!


    “蘇佳就留著這裏吧,我們一起搞,先把家搬了!”老劉在城市的另一個地方物色了一處房子,明晚就搬。


    德玲沒有吭聲。家一搬,意味著與組織的聯係徹底中斷,以後怎麽辦呢,不說別的,吃飯就是問題!


    德玲終於說了:“你們去吧,我不和你們一起!”


    老劉並不驚奇:“你能去哪裏呢?”


    德玲說:“去找朋友。”淡淡的,沒多說。


    老劉說:“這樣也好。人多了目標大,組織的指示本來就是分散潛伏。既然定了,明天早上你就走。外人問,我就說你迴鄉去了。”老劉叫老媽媽拿十塊大洋來。


    “現在是困難時期,隻有這麽多了。”德玲默默接過了錢。


    德玲去找石大姐。她堅信,石大姐這樣的人,一定不會放棄工作。


    那熟悉的巷子到了。泥土路上,停著鄉下人的糞車,幾個早起的居民正在倒馬桶。德玲走進巷子,仔細辨認著路邊的房子。


    忽然,一個婦女的聲音在路邊的門裏叫著:“啊呀,是不是石家侄女啊!”隨著聲音,一個四十多的婦女從門裏出來,德玲認識,是李家阿姨,一個撚匠的妻子。


    李家阿姨看看四周,將德玲拉進門:“進來坐會!喝杯茶。”德玲剛進門,李家阿姨就將門合上了。


    “哎呀你這女子,好大的膽子!你從哪裏來呀?被人看見可不得了!”


    德玲立刻感到不好:“發生什麽事情了嗎?”


    “可不得了啦,你的姑姑出大事了!”李家阿姨壓低聲音,告訴德玲,石大姐在半年前就被便衣抓走了。


    “好兇啊,那些人!對四十多的女子下狠手,真的沒有人性哦!”


    李家阿姨叫德玲趕快從後門走,這裏總是有不三不四的人晃悠。


    德玲跟著李家阿姨,從屋子後門走出去,李家阿姨在門內搖搖手說:“小心哦,你們都是好人!可憐!”


    德玲穿過幾條巷子,到了大街上。


    無名的悲憤彌漫胸腔。石大姐,那樣好的人,被捕了!


    德玲漫無目的地走著,考慮著往何處去。孤單像黑色的影子一樣籠罩著她,她買了份地圖,找一個小旅館住下,在房間裏鋪開地圖。她要去找自己的隊伍。在陽光下戰鬥!


    山川一目了然。在湖北安徽搭界處的大別山,有鄂豫皖根據地,千裏迢迢,路上一定有無數的哨卡盤查,沿途的困難將是難以想象的。


    但是不去那裏,能去哪裏呢?畢竟,那裏有蘇維埃政權,那裏有自己的隊伍紅軍,就是討飯,也要去!


    德玲出了上海,沿著公路走,一邊不停地舉手攔車。


    車很少,都是貨車,偶然有公共汽車,沒有錢,不能上。終於有一輛貨車在她麵前停下,司機是個麵相慈善的中年男子。德玲說丈夫在南京做工,很久沒有消息,她要去找丈夫。男子聽罷歎口氣,讓她上了車。汽車將她帶到南京郊區停下不走了。德玲謝了司機,找個小店歇了一宿,第二天又攔車。這麽一段段的走,到了合肥。再往西,交通車輛稀少了,在一個小城,人們告訴她,往西地麵不太平。德玲心裏一喜。看地圖,再有幾百裏,就是大山區。她知道,自己的隊伍就在大山裏麵。到了那裏,就可以找到戰友!


    步行去。


    第一天走了五十多裏,在一個小鎮上停下。看有家人家,隻有兩老,德玲走近去,和那婆婆說,自己是外出找丈夫的,沒有盤纏,求借住一宿。德玲帶著一包針線。她對那婆婆說,不白住,可以為他們做點針線活。


    那婆婆一聽德玲說,就顯出難過的神色來。和老漢商量了一會,就讓德玲進了屋。晚上,婆婆還給德玲做了碗麵條,也不要德玲做什麽針線活。


    第一天就這樣順利,德玲增加了信心。連續好幾天,都平安無事。但是越來越感覺到,路上的氣氛緊了,大路有卡子。好在德玲此時已是滿麵塵垢,衣衫襤褸,卡子也沒有在意她。


    開始進山了。那天,德玲走進了一個小山村,這裏人跡稀少,顯得荒涼。一個小茶攤在路邊,守攤的是一個尖臉的漢子,他打量著德玲,眼光遊移不定。


    “這麽年輕的女人,一個人走山道?”語氣裏有著輕浮。德玲沒有理睬他,顧自上了路。


    走了一陣,感覺總是不好,身後總像是有什麽危險。迴想那漢子,眼睛裏不懷好意。這段路十分冷清,前後都看不到行人,再往前,是更高的山峰。德玲忽然有些恐懼,走上一個高坡時,她停了下來,爬上一塊大石,迴身向下看去。


    果然,在她來時的路上,幾個男人匆匆忙忙趕了來,其中有人提著槍,領頭的就是那賣茶的漢子。德玲爬下石頭。前方的路越來越往高處延伸,在這山路上,自己是肯定走不過這些強壯的男人的,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攆上來。


    估計這些人是當地的團丁,這是些最可惡的家夥,往往既是兵,又是匪。落到他們手裏,不是給你扣個“**”的帽子,就是敲詐你的錢財,更何況,在這鬼都看不見的地方,萬一他們就是匪,怎麽辦?


    德玲趕緊離開正道,順著山坡往下走,走了十多米,下麵沒路了,附近有塊突出的石板,石板下有空間,正好躲一個人,德玲鑽進去,躲了起來。


    上麵傳來淩亂的腳步聲。有人說話,有人野蠻地罵著,德玲仔細分辨,似乎說的就是自己。腳步聲很快過去了。德玲知道,這些人在前麵看不到自己,還會迴來的,很可能會在附近搜索。她看了看附近地形,隔著一個山穀,對麵坡上隱隱也有一條道,她決定上那條道,不管怎樣,先離開這個地方再說。


    德玲從石板下鑽出來,高一腳低一腳的下山。剛走了幾十步,隱隱聽見上麵的道路上又有人說話,她趕緊鑽進一叢灌木裏。


    是那些人又迴來了。這迴他們的說話聽得十分清楚。


    “這婆娘,前麵沒有影啊,難道她會飛?”一個粗嗓子說。


    另一個有些蒼老的聲音說:“都怪你這沒用的東西,到手的銀子弄飛了!這娘們一個人走這裏,肯定不一般,送到上麵,怎麽也能弄個幾十塊大洋!”跟著一聲怒喝:“還不快下去搜搜!”


    上麵有悉悉索索的腳步聲。德玲抬起頭,看見那個賣茶的漢子摸下來了,他手裏提著一支步槍,弓著腰,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下來,到了德玲剛才躲藏的石板,那人蹲下去,仔細地看了看,又圍著那裏轉了轉,然後上去了。


    “沒有啊,這娘們真是精怪呀!”那漢子說。一陣罵罵咧咧的聲音,那些人去遠了。


    德玲半天不敢動一下。不知多久,她鑽出灌木叢,繼續往下走。剛才這條路走不得了,那些壞家夥隨時可能在路上出現。


    下麵是一條溪水,很淺,溪上有石頭。德玲踩著石頭到對麵,仰看坡頂,約有百米高,坡上有一條路。


    斜坡上長著些鬆樹,德玲在樹間往上攀登,走到離坡頂十多米的地方,樹沒有了,一大片光禿禿的石壁擋在眼前。


    怎麽辦呢?退下去不容易。德玲順著坡勢往旁邊走,想繞過這片石壁,走著走著,腳下蹬翻一塊石頭,身子一歪,竟然滑倒在地!這裏坡度很陡,德玲一倒地,馬上滾了下去,身體像一根圓木,順著斜坡越滾越塊,突然,身體轟的一下,被什麽擋住,像被一根棒子狠狠敲打一下一樣,一陣疼痛,德玲昏了過去。


    不知道過了多久,德玲醒過來,看見自己躺在一棵大樹根下,周圍都是鬆樹。這裏是半山腰,看下麵,到溝底還有幾十米。左腿劇烈的疼痛,試著動一下,渾身刺著疼。這可糟了,在這不見人煙的荒山,孤零零一個人,怎麽是好?


    她決定站起來,可是身子不聽使喚,隻好側身蜷縮著。


    老半天,聽見附近似乎有人咳嗽,又有棍子打草的聲音。德玲不顧一切地喊一聲,聲音那樣小,小得連自己都不相信,她用盡力氣又大喊一聲,卻引起腿部徹心的疼,不由又暈過去。


    聽見有人走近,睜開眼,看見一個老人,清臒的臉,頭上圍著毛巾,背一個簍子,手裏柱一根竹棍,神情似乎善良。


    “大爺,救救我!”德玲說。


    老人彎下腰,問她:“哪裏不舒服?”德玲說現在是左腿不能動。老人放下簍子,蹲下來,用手捏捏德玲的腿,站起來緩緩地說:“小腿折了!”


    德玲又央求,老人說:“這不消你求得,我難道能把你丟下在這裏嗎?那樣祖宗也不能饒我!”說著從背簍裏取出一個竹節,七寸長,上麵有洞,老人放在嘴邊,用力一吹,山穀裏響起悠長的一聲,四麵都是迴聲。


    很快,一個十來歲的少年趕過來了,他也背著竹簍。“爹,采到何首烏了啊?”他氣喘籲籲地問,看到德玲,少年驚奇地張開嘴。


    “我們一道把她弄迴去。”老人平靜地說。


    山裏人有辦法。少年抽出砍刀,砍下兩根竹子,上麵綁上樹枝,將德玲的傷腿用棍子固定,然後把她抬上去,兩人抬著她下山。


    溝溝坎坎,上坡下坡,不知道走了多久,少年欣喜地叫了聲:“到了!”


    一塊不大的平地上,幾間茅草屋簇擁著站在一起,狗在吠,雞在叫,一個婦女從草屋裏走出來:“你們這麽早就迴了啊?”看見德玲,她驚奇地問:“這是怎麽啦?”


    老漢放下擔架,把頭上的毛巾取下來擦汗:“她摔著了,小腿折了。”


    女人吩咐少年,趕緊去把一間草屋打掃一下。少年拿把掃帚進屋,片刻就說好了。


    幾個人把德玲抬到那屋裏。屋子很暗,空蕩蕩的,中間有塊鋪板架在兩條凳子上。把德玲放到鋪板上,老漢說:“去燒水吧,一會我給她治治。”


    女人拿來一些散發著奇異味道的藥膏,藥膏都裝在竹筒裏,用竹棍搗著。老漢叫女人把德玲的長褲脫一隻腿,女人小心地做了,盡管她很輕柔,德玲還是感到鑽心的疼痛。


    先是把一種清涼的膏子抹在傷處,那裏立刻就不疼了。接著,老漢雙手按住德玲的腿,揉著,擠著,也就幾分鍾,聽見一聲輕輕的骨頭響,老漢說:“好了,骨頭接上了!”又取出一種膏藥敷上,然後用布包紮。


    整個施術過程,德玲竟一點疼痛的感覺都沒有。她不由得暗暗稱奇。


    少年捧來一床被子,女人給德玲蓋上。德玲看著他們,感激地說:“大爺大媽,謝謝了啊!”老漢說:“謝什麽啊,你摔傷了,我遇上了,這就是緣分。遇到人有難,豈有不救之理!”女人也笑吟吟地說:“你也是有點福氣的,遇到山娃他爹。這一帶,要是別人,還不一定能拿得下你這傷!”


    原來他們家是祖傳的藥師。今天父子倆上山,就為的采藥。德玲隻覺得僥幸。要是遇不到這父子,今天真的是有**煩了。


    和一切孩子一樣,家裏來了客人,山娃掩飾不住高興。每天,他要進出德玲的屋子多少次,和德玲說話,告訴德玲今天爹又采到什麽藥了,自己今天在林子裏看到什麽小動物了。有一天,他竟然對德玲說:“等你傷好了,就不走了,就在我們家住,我在山上給你多開一塊包穀地,就夠吃了!外麵有什麽好啊,這裏多清靜!”又說:“你看我爹我娘多喜歡你!”說得德玲情不自禁,伸出手去將這孩子摟過來!


    德玲給山娃講故事。講西遊記,唐僧取經,孫悟空大鬧天宮,牛魔王的芭蕉扇,山娃聽得津津有味。聽到唐僧被妖怪抓住,眼睛裏就有擔憂。德玲暗暗想到,這孩子有悟性,要是能讀書多好!


    山娃今年十一歲了,跟著爹學會了一些簡單的字,主要是藥名,也會簡單的加減。山娃說,爹答應了的,等家裏積攢的錢夠了,就讓他去山下的學校念書。


    “讀了書,我也能講故事了!”他興奮地說,眼睛裏有著真純的渴望。


    真是個可愛的孩子!


    老漢問了德玲的身世,德玲當然不能說真話。隻說是老鄉帶信來,要她去做工,沒有錢坐車,就走路去。兩個老人聽了隻是歎息。德玲把紮在腰裏的錢拿出來給他們,他們死活不肯要,說你這樣苦,我們就是幫你一下也是應該的,能要錢啊?山裏人的純真,讓德玲流下了眼淚。


    “大爺大媽,我將來一定要報答你們的!”德玲這樣說。兩老聽了隻是笑了笑。


    因為那些神奇的藥膏,德玲的傷好得很快,已經能柱著棍子站起來了,她對老漢說要走,眼見得這一家過得艱難,添自己一張嘴,就更困難了。她不能給他們添太多的麻煩了。


    但是往哪裏去呢?實在沒有個好主意。


    老漢聽德玲要走,幾次欲言又止,德玲追問之下,他才吞吞吐吐地說,自己有個侄子,在山外開了個藥店,德玲真要走,可以先到那裏去,一方麵養傷,另外也能幫著做點什麽,不管怎樣也是自食其力。這倒是個好主意,德玲當下就請老漢給侄子送信。


    過了兩天侄子來了。是個二十幾歲的青年,白白淨淨,斯斯文文,穿一件長袍,總像是若有所思的樣子。看見德玲,他的眼睛裏有一種異樣的光,閃了一下,很快就垂下眼皮。


    “我叫陳子敬。”規規矩矩的自我介紹。


    “哦,我叫蘇佳。”德玲大方地說。


    陳子敬言語不多,卻是謹慎有餘,考慮問題都很周全。他說,他的店裏正好需要一個算賬和照應門麵的人,如果德玲不嫌棄,現在就可以去那裏。等德玲的傷好了,如果要走的話,隨她的便。


    陳子敬隨身帶來了一輛驢車,老漢在車上鋪了很厚的一層稻草,讓德玲坐上去,一邊囑咐著:“傷筋動骨一百天啊,你定要過了三個月,才能隨意走動的!”陣子敬吆喝一聲,車就緩緩啟動了。山娃靦腆地看著德玲,眼睛裏有淚痕。德玲叫他到車子跟前來,忘情地抱著他,把臉貼在他臉上。


    山風起來了,清清地吹過德玲的臉旁,她思緒萬千。這仁厚的土地,這些仁厚的人,上蒼給了中華大地這樣多的東西啊!那茅屋,那林子,那兩個慈祥的老人,那可愛的山娃弟弟,德玲永遠不會忘記的!


    藥店在三十裏外的一個小鎮上。小鎮靠近河邊,零零散散的居民小屋,一色的黑瓦青磚。鎮子中央有條石板鋪砌的道路,彎彎曲曲,穿鎮而過,逢到趕集日,這道路兩邊就站滿了小販。鎮子雖小,是方圓幾十裏的物資集散地。


    一個郵局,一所小學,一個糧食行,幾個雜貨店,幾個騾馬店,另有小吃店若幹。藥店就一家。


    藥店有三間房,一個堂屋對外營業用,兩邊廂房,一邊堆滿藥材,另一邊是陳子敬的臥室。現在德玲來了,陳子敬晚上就到小學去借宿,那裏的校長是他的同學。


    德玲先是記賬,後來看陳子敬實在太忙,就主動學會了辨別藥材,一般的顧客接待一下沒問題。


    陳子敬到現在還沒有家室,也從不問德玲的私事。德玲有時想,古代有所謂“柳下惠”,是不是說的這人啊?想得自己笑了。


    陳子敬也有夢想,就是發財。


    “做生意的,就是要越做越大才有意思。開始是難的,做順手了,慢慢積攢,瞅準了,該搏就去搏一把!”他熱烈地對德玲說。他的理想,是等資金攢大了,去省城開藥店。


    “還叫迴**店,不過前麵加上個大字——迴春大藥店,多麽有味道啊!”說著說著,他的眼睛裏流露出幸福來。


    德玲腦子裏可沒有發財的影子。寂靜的夜裏,她獨自在靜靜的廂房裏,想著失散的戰友,想著組織。


    黨啊,你在哪裏啊,你可知道在這偏僻的小鎮,你的女兒在苦苦找尋?肖老師說過,革命道路是艱難坎坷的,德玲深深體會到其中的含義了。她已經兩次失去組織。一次在武漢,親人被捕,自己千裏迢迢,去上海找組織。這次更糟,什麽方向都沒有了,幾乎是盲目的在漂流。


    郵局牆上有個報欄,德玲能拄拐杖了,就去看報。關於蘇區,全是不好的消息。什麽“我軍將士神勇奮進,一舉攻占悍匪巢穴”,什麽“總司令坐鎮,步步為營,匪主力四下逃遁”。有一天,報上赫然登載了一篇長報道,介紹鄂豫皖蘇區被白軍占領的經過。德玲頓覺天旋地轉!


    最後的一點亮光,熄滅了。黑暗。心中是無邊的黑暗。


    陳子敬完全不知道德玲想什麽。


    他在街坊口碑很好,無論對誰,他都樂於幫忙。說話又和氣,遇到誰,都是笑臉相對。


    “和氣生財嘛!”他這樣對德玲解釋。


    德玲鬱悶了好久。然而總不能一直鬱悶下去。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她慢慢從鬱悶中走出來了。陳子敬對她的殷勤,多少減輕了她心裏的痛苦。


    久了,德玲對陳子敬也有了一層牽掛。有時他迴來得遲了些,她就會去門口望一望,他做什麽去了呢?


    這地方氣候土壤都是一流的,農作物發達,附近人家都種著青菜,要吃了,給鄰居說一聲,馬上就有人送到家來。陳子敬會做菜,農家小菜鮮嫩得很,他燒起大火,炒得噴香撲鼻,有時候,門口來了賣魚的,買一條鮮魚,加醬油醋一烹,也很爽口。


    陳子敬把魚塊夾到德玲碗裏,魚頭魚尾是他的。


    “我從小就喜歡吃這些。”他自自然然地說。德玲不肯,也給他揀魚塊。陳子敬習慣性地說“謝了,謝了!”引得德玲“撲哧”一笑。


    在經曆了這麽多顛簸之後,在幾乎走投無路之際,竟然還有這樣一個江南小鎮,這樣一個小藥店收留了她!小屋裏彌漫著平安,甚至有著溫馨,不用擔心,不用警惕惡人,這一切叫德玲心安。命運,真是個奇怪的東西!


    小屋又到黃昏,暮色在外麵的石板路上悄悄逼來,那石板,先是金黃色,漸漸變成白色,不知什麽時候又演成灰色了。


    石板路上一陣匆匆的腳步聲。


    “怎麽不點燈啊?”陳子敬大聲說著,跨進門來。他肩上扛著個麻袋,鼓囊囊的,裏麵是藥材。今天一早他就出了門,去離這裏四十多裏路的縣城進藥。是趕最後一班汽車迴的。


    德玲趕緊起身,幫他卸下肩上的袋子。他一邊點燈,一邊興衝衝地說:“遇到老鄉了,也在那裏進貨。中午一塊喝的酒!”


    吃著飯,陳子敬幾次看著德玲,欲言又止,遲疑了一下,下決心似地問道:“你是不是有孩子在別的地方啊?”


    德玲一愣,馬上哈哈大笑起來。


    “我沒有孩子。”德玲平靜地說。


    “哦!”陳子敬的神情緩和了許多,“我總以為,隻有孩子能讓女人牽掛。”


    德玲說:“女人和男人不是一樣啊?除了孩子,還會有許多牽掛的。”陳子敬默默點點頭,看著燈,似乎若有所思。


    今天因為進了貨,要做的賬目很多,那盞煤油燈站在桌上,黃黃的光照著一堆淩亂的單據。德玲坐一邊,陳子敬坐另一邊,一個大聲報著帳,一個啪啦啪啦打著算盤,眼看著單據一張張減少。


    外麵忽然起了風。那風很猛,唿唿從街道上刮過,聽得見外麵有瓦片吹落摔在地上的聲音,藥店的門被風吹動,“吱呀”緩緩啟開,冷氣驟然進屋,有幾張單據吹落地上。


    陳子敬起身,關上房門。過來時,他到椅子上,拿起德玲脫下的外套,將它披在德玲肩上。他站在德玲身後,小心地把衣服為她披好,有短短的一段時間,他的手停留在德玲肩上,有意無意,似乎整理衣角,似乎撫摸。


    德玲的心裏猛地一動,感到臉上熱辣辣的,一種久違的,男性的氣息輕輕襲來,那是叫人溫暖,叫人不容易抵擋的青春的誘惑。


    陳子敬悄悄走了,屋門開著一半,外麵的夜風,涼嗖嗖地吹進來,德玲起身去關門,門外一片漆黑,看著暗夜,德玲心裏忽然空空的。


    春天,滿山遍野是綠色,顧客少的時候,陳子敬一個人留在店裏,鼓勵德玲出去走走。


    不用走多遠就是鎮外。四下是綠蔥蔥的稻田,微風吹拂著秧苗,陣陣起伏,波濤一樣。德玲在一口池塘邊坐下,幾棵柳樹密密地垂下數不清的枝條,幾乎將她遮住。


    池塘裏,無數蝌蚪盡興戲耍著,一些浮萍蕩漾在水麵,青蛙跳上荷葉,像蕩秋千一樣壓著荷葉點頭彎腰。在這大自然的圖景中,一切都是那樣生機盎然。


    德玲感到一陣愉快。習慣是個奇妙的東西,隨著時間逝去,德玲已經不那麽急躁了。同樣的原野,當初看它們感到茫然四顧,現在從裏麵感到了清靜。也許是自己的心已經靜了下來?不得不靜下來。過去的一切是那樣遙遠,未來也是那樣朦朧,人總得活著啊!


    德玲撿起幾顆小石子,將它們投入水中,看著一圈圈漣漪在水中靜靜地擴展。


    “蘇佳——”是陳子敬。他快步向這裏走來,走到池塘邊,一把拉住德玲的手:“走,飯熟了!”德玲將手掙出說:“慌什麽啊,這樣餓啊?”


    這些時,陳子敬有意無意的,對德玲很親昵,德玲總是小心地迴避這種親昵。


    陳子敬還是將德玲拉了起來。他愉快地依著德玲走,一邊誇耀似地說:“我燒了糖醋魚,新鮮的,好嫩!”


    果然桌子上有一盤鮮嫩的草魚,散發著醇香。


    在這裏,生活安定,夥食充足,德玲悄悄胖起來了,她想著不禁笑起來。


    “你笑什麽?”陳子敬不解地問。德玲指著魚說:“我笑這魚,就是因為貪吃,被人捉了,讓我們享受一頓!”陳子敬聽得楞楞的,說:“它們就是給我們吃的嘛!”德玲又吃吃笑了起來,看陳子敬傻傻的,笑得彎下腰去。


    陳子敬忽然走到德玲身後,一把將德玲抱住。德玲本能地掙紮了一下,沒有掙開,陳子敬已經在她的脖頸上深深地吻著。刹那間時間似乎停滯了,德玲感到身後親切的氣息,那樣使人陶醉的氣息。但是僅僅一秒鍾,她猛烈地站起,雙手將陳子敬猛力一推,陳子敬退後幾步靠在櫃子上。德玲看也不看陳子敬,整整衣服,顧自走出門,丟下陳子敬吃驚地睜著眼睛,看著她的背影。


    德玲覺得腦袋漲得發熱,沿著石板路走著,走到鎮外一個小山包前,這裏有一片桃林,她走進桃林,站在一棵桃樹下,呆呆地想著。想了許久,忽然一個老漢在喊:“是藥店妹子呀,在這裏幹什麽啊?”德玲驚醒,對那老漢笑笑:“我看桃花哩!”老漢笑著說:“桃花呀,我們這裏要多少有多少咧!”老漢哼哼著挑著擔子走了,德玲摸摸臉頰,已經不是那樣燒了。她坦坦然然從石板路走迴去,一路和人打著招唿。


    兩人一下午沒有說話。陳子敬怯生生的,像一個做錯了事的孩子。到顧客來買藥,他非和德玲說話不可了,才低低地說幾個字,德玲的迴答也是幾個字。


    打烊了,陳子敬點上煤油燈,將中午吃剩的飯菜熱了熱端上桌,自己揀點菜到一邊去。德玲說:“你過來吃呀,我一個人哪吃得了這麽多!”他才又迴到桌邊。


    吃過飯,陳子敬小聲說:“我過去休息了啊!”慢慢披上大褂,拿起帽子,慢吞吞拉開門,外麵漆黑一片,他遲疑了一刻。


    德玲忽然感到一陣憐憫,叫他:“等等!”她走過去,站在陳子敬麵前,將陳子敬的衣領扣好,將帽子給他戴端正,輕聲囑咐道:“走路慢點,外麵天黑!”陳子敬看著她,一聲不吭。德玲剛想轉身,一雙火熱的臂膀將她牢牢抱住。這迴她再也沒有掙紮。


    在那個靜靜的夜裏,兩個遠離家的孤身男女,彼此用身體溫暖著對方。


    從這天起,陳子敬不再去同學那裏借宿了。


    一年之後,兒子出世,這孩子長得乖巧,大眼睛,紅紅的臉蛋,小手小腳肉乎乎的,德玲看著,疼到了心裏,不住地吻著兒子。


    德玲給孩子起名,叫“福生”。


    “福生娘,你可是有福之人啊!”滿月的時候,鄰居們來賀喜,都這樣說德玲。的確,德玲生了孩子,又胖了些。陳子敬笑嗬嗬地迎著賓客,小屋子喜氣盈盈。


    無論從哪個角度,這一家都是叫人羨慕的。兩口子斯文體麵,孩子健康,店子生意又好。陳子敬真像古語裏說的“小喬初嫁了”的周郎一樣,躊躇滿誌,一心要把生意做大。


    “我要你將來舒舒服服,什麽都不缺,想什麽就有什麽!”他豪邁地對德玲說。


    德玲隻是微微一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父親的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付漢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付漢勇並收藏父親的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