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這樣怕是不好罷?”
馬車緩緩地行駛著,幾無一絲的顛簸與聲響,靠坐的軟墊也自鬆軟得很,然則李慎卻明顯放鬆不下來,憋悶了片刻之後,還是忍不住問出了聲來。
“不好?甚的不好?”
聽得李慎這麽一問,原本正自舒舒服服地閉目養神著的李貞立馬便睜開了眼,滿不在乎地咧嘴一笑,不以為意地便反問了一句道。
“八哥,那陳曦不過是宰輔裏排名最末的侍中而已,與三哥又是那等關係,我等就這麽直接去,就怕房相以及司徒大人……”
李慎明顯是不願在剛麵過聖便往陳子明府上跑,擔心的麽,自然是怕被素來與陳子明不睦的長孫無忌所嫉恨,再說了,李慎也不以為自己二人真能贏得陳子明的好感,擺明了是在做無用功的事兒,李慎自是沒那個閑情逸致來著。
“嘿,十弟這可就想岔了,旁人怎生想無所謂,關鍵啊,還得看父皇是如何想的,沒錯,那陳曦與三哥其實就是一體的,甭管其如何玩障眼法,可事實就擺在那兒,我等就算再如何虔誠,也感動不了此人,不過呢,隻要我等表麵功夫做得足,那廝要想公然向我等下狠手,怕是父皇第一個便容不得其,這麽說,十弟應是該能聽得懂了罷?”
也沒等李慎將話說完,李貞便已是邪邪地一笑,一派自得狀地便將謎底點破了出來。
“原來如此,八哥當真好算計,愚弟遠有不及也。”
李貞都已將話說到了這麽個份上,李慎又不傻,自不會聽不懂,隻是在讚許李貞的同時,心下裏也自不免便警醒了起來,無他,概因李貞這等算計之能未免太深了些,著實是有些出乎李慎的意料之外,他自是不得不擔心將來或許有被李貞賣了的那一天,當然了,這等心思,李慎是斷然不會表露出來的,也就隻是在心底裏留了個想頭。
“嘿。”
聽得李慎這般說法,李貞雖不曾多言,也就隻是一笑而已,隻是臉上那自得之神色卻是怎麽也掩飾不住的……
“稟老爺,越王殿下與紀王殿下聯袂來訪,車駕已到了府門外。”
難得一個旬假,可以不用去理會那些煩人的公務,陳子明自是樂得好生休閑上一番,這不,正與女兒陳妍在後花園裏嬉鬧著,卻見門房管事急匆匆地跑了來,顧不得喘上一口大氣,便已是緊趕著出言稟報了一句道。
“哦?”
以陳子明耳目之多,盡管不出門,卻也能知曉越、紀二王是今早到的京,緊著便去了皇城麵聖,按時間算,此際應是才剛離開皇城不多久,居然就直接找到了自己的門上,個中之意味顯然不那麽簡單,一念及此,陳子明對越、紀二王還真就起了點興趣,略一沉吟之後,便即下令道:“大開中門,待某更衣後,便去親迎。”
“諾!”
聽得陳子明有令,前來稟事的門房管事自是不敢稍有輕忽,緊著應了一聲,急匆匆地便趕迴了府門處,自去張羅相關事宜不提。
“不知二位殿下大駕光臨,下官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陳子明簡單地梳洗更衣了一番之後,便即匆匆地趕到了府門處,入眼便見隻有兩名身著整齊朝服的青年麵帶微笑地站在照壁處,至於車駕以及諸多侍衛赫然全都停在了照壁外,一見及此,陳子明的臉上雖滿是謙和的笑容,可眼角卻是不自覺地跳了跳,然則腳下卻是並未稍停,疾步便搶到了近前,很是恭謹地便行禮問了安。
“姐夫,您這可就折煞我兄弟二人了。”
麵對著陳子明的行禮,李慎明顯有些不自在,並未及時作出反應,而李貞的反應卻是極快,也不等陳子明行禮到位,便已緊著還了個禮,滿臉皆是溫和之笑容。
“是啊,姐夫,我兄弟二人不告自來,真打攪您了。”
有了李貞的帶頭,李慎這才算是穩住了心神,也跟著寒暄了起來,隻是神態間兀自透著股不甚自在之模樣,顯見在演技與城府上,都比李貞差了許多。
“二位殿下客氣了,且請內裏敘話可好?”
陳子明多精明的個人,隻一看二王的反應之差別,立馬明白了此事到底何人才是始作俑者,心下裏對李貞的警惕心也自不免稍抬高了幾分,當然了,以陳子明之城府,卻是斷然不會帶到臉上來的,也就隻是側身擺了下手,煞是客氣地道了請。
“姐夫既是有請,那小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李貞很是瀟灑地躬了下身子,客氣了一句之後,便與陳子明一道閑扯著行進了府門之中,甚至不曾理會跟在身後的李慎是何等之表情,擺出的便是二王中我為首之架勢。
“唿……”
李慎顯然對李貞這等做派頗有些不滿,隻是這當口上,他也不好計較那麽許多,也就隻能是悄悄地出了口大氣,麵無表情地跟在了李貞的身後……
“父親。”
天已近了黃昏,盡管開著窗子,可書房裏的光線卻還是不免偏暗了些,然則一身便裝的長孫無忌卻並未叫人點燈,就這麽手捧著本經書,有一眼沒一眼地看著,直到長孫衝見禮的聲音響了起來,他方才隨手擱下了書,抬頭望了過去,卻並未有甚言語。
“父親,剛傳迴來的消息,越王與紀王兩位殿下先前剛離開陳府,按時辰算,二位殿下足足在陳府盤亙了足足兩個半時辰,這其中……”
這一見長孫無忌抬頭看了過來,長孫衝自是不敢稍有怠慢,緊著便將所得之消息稟了出來,但卻並未將話說完,而是半截便打住了,然則眉宇間的愁緒卻明白無誤地顯示出了對二王親近陳子明的擔憂之心思。
“不妨事,再看看好了。”
長孫無忌心中顯然已是有所思忖,不過麽,卻並未出言解釋,僅僅隻是麵無表情地揮了下手,一派風輕雲淡狀地吭哧了一聲。
“這……”
一聽其父這般說法,長孫衝不由地便是一愣,有心再問,卻又怕自家老父見責,也就隻能是尷尬地呆立著不動了。
“衝兒不必多慮,沒見吳王殿下一迴京便到了此處麽?那兩小子的算計也不過是依葫蘆畫瓢罷了,實無甚可稀奇處。”
長孫無忌對長孫衝可是寄以了厚望,此際見其茫然不知所以,自不免有些不滿在心,不過麽,倒是不曾出言嗬斥,而是耐心地解釋了一句道。
“原來如此,看來這二位殿下也不是省油的燈,朝中怕是要起波瀾了。”
長孫衝到底是聰慧之人,隻略一細想,便已明了了其父所言之意何在,不由地便笑了起來。
“嗯,姑且再看罷。”
長孫無忌壓根兒就不在意朝局亂還是不亂的,左右眼下迴京的這三位殿下,都不是他想擁立之人,他自是巴不得朝中越亂越好,如此一來,他也好趁亂部署,以便尋機將被貶的李泰再接將迴來。
“父親英明。”
盡管長孫無忌沒再往下深談應對之策,然則長孫衝卻明顯是猜到了根底,也就沒再多言囉唕,僅僅隻是恭謹萬分地稱頌了一聲了事……
“蕭長史當真好興致麽。”
修繕一新的齊王府書房中,一名年約四旬的中年文士正自手指連揮地彈著琴,香煙嫋嫋中,曲聲悠揚,當真好不休閑,隻是這等清雅的氣氛卻愣是被李貞笑嗬嗬的招唿聲敲成了碎片。
“殿下興致如此之高,想必是大有所得了的。”
聽得響動,中年文士微閉著的雙眼陡然便睜了開來,炯然地看了李泰一眼,一派風輕雲淡狀地便調侃了其一句,這人正是越王府長史蕭德琮——蕭德琮,梁末帝蕭琮遠房堂侄,與特進蕭瑀份屬同族,武德七年入仕,曆任藍田知縣、陳州刺史、禮部侍郎等職,至貞觀十五年起,任越王府長史。
“嗬,還成罷,小王按您之吩咐,硬拽著十弟去了趟陳府,喝了頓酒,順帶著拉呱了一番,也算是混了個臉熟罷。”
李貞對自個兒今日的表現顯然很是滿意,但見其施施然地走到了幾子旁,一撩衣袍的下擺,就此跪坐了下來,自得地一笑,噴著酒氣地便吭哧了一聲。
“嗯,親戚麽,總歸是須得多走動走動才好,殿下且自斟酌著辦了去便好,某此處整理了些條陳,殿下且先過過,有甚不清楚的,即問,某自當為殿下詳解。”
蕭德琮並未詳細追問李貞與陳子明的交談經過,隨口點評了一句之後,便即一抖手,從寬大的衣袖裏取出了份厚實的折子,遞到了李貞的麵前。
“長史大人有心了,小王這就拜讀。”
李貞一向信服蕭德琮之能,這一見其拿出了折子,自是不敢輕忽了去,哪怕酒喝得其實有些高了,也沒敢言困,緊著甩了下頭,便即伸出雙手,慎重其事地接過了折子,認認真真地便翻看了起來,那等一絲不苟的樣子一出,蕭德琮雖不曾有甚嘉許之言,可微微頷首的姿態本身就說明了一切……
馬車緩緩地行駛著,幾無一絲的顛簸與聲響,靠坐的軟墊也自鬆軟得很,然則李慎卻明顯放鬆不下來,憋悶了片刻之後,還是忍不住問出了聲來。
“不好?甚的不好?”
聽得李慎這麽一問,原本正自舒舒服服地閉目養神著的李貞立馬便睜開了眼,滿不在乎地咧嘴一笑,不以為意地便反問了一句道。
“八哥,那陳曦不過是宰輔裏排名最末的侍中而已,與三哥又是那等關係,我等就這麽直接去,就怕房相以及司徒大人……”
李慎明顯是不願在剛麵過聖便往陳子明府上跑,擔心的麽,自然是怕被素來與陳子明不睦的長孫無忌所嫉恨,再說了,李慎也不以為自己二人真能贏得陳子明的好感,擺明了是在做無用功的事兒,李慎自是沒那個閑情逸致來著。
“嘿,十弟這可就想岔了,旁人怎生想無所謂,關鍵啊,還得看父皇是如何想的,沒錯,那陳曦與三哥其實就是一體的,甭管其如何玩障眼法,可事實就擺在那兒,我等就算再如何虔誠,也感動不了此人,不過呢,隻要我等表麵功夫做得足,那廝要想公然向我等下狠手,怕是父皇第一個便容不得其,這麽說,十弟應是該能聽得懂了罷?”
也沒等李慎將話說完,李貞便已是邪邪地一笑,一派自得狀地便將謎底點破了出來。
“原來如此,八哥當真好算計,愚弟遠有不及也。”
李貞都已將話說到了這麽個份上,李慎又不傻,自不會聽不懂,隻是在讚許李貞的同時,心下裏也自不免便警醒了起來,無他,概因李貞這等算計之能未免太深了些,著實是有些出乎李慎的意料之外,他自是不得不擔心將來或許有被李貞賣了的那一天,當然了,這等心思,李慎是斷然不會表露出來的,也就隻是在心底裏留了個想頭。
“嘿。”
聽得李慎這般說法,李貞雖不曾多言,也就隻是一笑而已,隻是臉上那自得之神色卻是怎麽也掩飾不住的……
“稟老爺,越王殿下與紀王殿下聯袂來訪,車駕已到了府門外。”
難得一個旬假,可以不用去理會那些煩人的公務,陳子明自是樂得好生休閑上一番,這不,正與女兒陳妍在後花園裏嬉鬧著,卻見門房管事急匆匆地跑了來,顧不得喘上一口大氣,便已是緊趕著出言稟報了一句道。
“哦?”
以陳子明耳目之多,盡管不出門,卻也能知曉越、紀二王是今早到的京,緊著便去了皇城麵聖,按時間算,此際應是才剛離開皇城不多久,居然就直接找到了自己的門上,個中之意味顯然不那麽簡單,一念及此,陳子明對越、紀二王還真就起了點興趣,略一沉吟之後,便即下令道:“大開中門,待某更衣後,便去親迎。”
“諾!”
聽得陳子明有令,前來稟事的門房管事自是不敢稍有輕忽,緊著應了一聲,急匆匆地便趕迴了府門處,自去張羅相關事宜不提。
“不知二位殿下大駕光臨,下官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陳子明簡單地梳洗更衣了一番之後,便即匆匆地趕到了府門處,入眼便見隻有兩名身著整齊朝服的青年麵帶微笑地站在照壁處,至於車駕以及諸多侍衛赫然全都停在了照壁外,一見及此,陳子明的臉上雖滿是謙和的笑容,可眼角卻是不自覺地跳了跳,然則腳下卻是並未稍停,疾步便搶到了近前,很是恭謹地便行禮問了安。
“姐夫,您這可就折煞我兄弟二人了。”
麵對著陳子明的行禮,李慎明顯有些不自在,並未及時作出反應,而李貞的反應卻是極快,也不等陳子明行禮到位,便已緊著還了個禮,滿臉皆是溫和之笑容。
“是啊,姐夫,我兄弟二人不告自來,真打攪您了。”
有了李貞的帶頭,李慎這才算是穩住了心神,也跟著寒暄了起來,隻是神態間兀自透著股不甚自在之模樣,顯見在演技與城府上,都比李貞差了許多。
“二位殿下客氣了,且請內裏敘話可好?”
陳子明多精明的個人,隻一看二王的反應之差別,立馬明白了此事到底何人才是始作俑者,心下裏對李貞的警惕心也自不免稍抬高了幾分,當然了,以陳子明之城府,卻是斷然不會帶到臉上來的,也就隻是側身擺了下手,煞是客氣地道了請。
“姐夫既是有請,那小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李貞很是瀟灑地躬了下身子,客氣了一句之後,便與陳子明一道閑扯著行進了府門之中,甚至不曾理會跟在身後的李慎是何等之表情,擺出的便是二王中我為首之架勢。
“唿……”
李慎顯然對李貞這等做派頗有些不滿,隻是這當口上,他也不好計較那麽許多,也就隻能是悄悄地出了口大氣,麵無表情地跟在了李貞的身後……
“父親。”
天已近了黃昏,盡管開著窗子,可書房裏的光線卻還是不免偏暗了些,然則一身便裝的長孫無忌卻並未叫人點燈,就這麽手捧著本經書,有一眼沒一眼地看著,直到長孫衝見禮的聲音響了起來,他方才隨手擱下了書,抬頭望了過去,卻並未有甚言語。
“父親,剛傳迴來的消息,越王與紀王兩位殿下先前剛離開陳府,按時辰算,二位殿下足足在陳府盤亙了足足兩個半時辰,這其中……”
這一見長孫無忌抬頭看了過來,長孫衝自是不敢稍有怠慢,緊著便將所得之消息稟了出來,但卻並未將話說完,而是半截便打住了,然則眉宇間的愁緒卻明白無誤地顯示出了對二王親近陳子明的擔憂之心思。
“不妨事,再看看好了。”
長孫無忌心中顯然已是有所思忖,不過麽,卻並未出言解釋,僅僅隻是麵無表情地揮了下手,一派風輕雲淡狀地吭哧了一聲。
“這……”
一聽其父這般說法,長孫衝不由地便是一愣,有心再問,卻又怕自家老父見責,也就隻能是尷尬地呆立著不動了。
“衝兒不必多慮,沒見吳王殿下一迴京便到了此處麽?那兩小子的算計也不過是依葫蘆畫瓢罷了,實無甚可稀奇處。”
長孫無忌對長孫衝可是寄以了厚望,此際見其茫然不知所以,自不免有些不滿在心,不過麽,倒是不曾出言嗬斥,而是耐心地解釋了一句道。
“原來如此,看來這二位殿下也不是省油的燈,朝中怕是要起波瀾了。”
長孫衝到底是聰慧之人,隻略一細想,便已明了了其父所言之意何在,不由地便笑了起來。
“嗯,姑且再看罷。”
長孫無忌壓根兒就不在意朝局亂還是不亂的,左右眼下迴京的這三位殿下,都不是他想擁立之人,他自是巴不得朝中越亂越好,如此一來,他也好趁亂部署,以便尋機將被貶的李泰再接將迴來。
“父親英明。”
盡管長孫無忌沒再往下深談應對之策,然則長孫衝卻明顯是猜到了根底,也就沒再多言囉唕,僅僅隻是恭謹萬分地稱頌了一聲了事……
“蕭長史當真好興致麽。”
修繕一新的齊王府書房中,一名年約四旬的中年文士正自手指連揮地彈著琴,香煙嫋嫋中,曲聲悠揚,當真好不休閑,隻是這等清雅的氣氛卻愣是被李貞笑嗬嗬的招唿聲敲成了碎片。
“殿下興致如此之高,想必是大有所得了的。”
聽得響動,中年文士微閉著的雙眼陡然便睜了開來,炯然地看了李泰一眼,一派風輕雲淡狀地便調侃了其一句,這人正是越王府長史蕭德琮——蕭德琮,梁末帝蕭琮遠房堂侄,與特進蕭瑀份屬同族,武德七年入仕,曆任藍田知縣、陳州刺史、禮部侍郎等職,至貞觀十五年起,任越王府長史。
“嗬,還成罷,小王按您之吩咐,硬拽著十弟去了趟陳府,喝了頓酒,順帶著拉呱了一番,也算是混了個臉熟罷。”
李貞對自個兒今日的表現顯然很是滿意,但見其施施然地走到了幾子旁,一撩衣袍的下擺,就此跪坐了下來,自得地一笑,噴著酒氣地便吭哧了一聲。
“嗯,親戚麽,總歸是須得多走動走動才好,殿下且自斟酌著辦了去便好,某此處整理了些條陳,殿下且先過過,有甚不清楚的,即問,某自當為殿下詳解。”
蕭德琮並未詳細追問李貞與陳子明的交談經過,隨口點評了一句之後,便即一抖手,從寬大的衣袖裏取出了份厚實的折子,遞到了李貞的麵前。
“長史大人有心了,小王這就拜讀。”
李貞一向信服蕭德琮之能,這一見其拿出了折子,自是不敢輕忽了去,哪怕酒喝得其實有些高了,也沒敢言困,緊著甩了下頭,便即伸出雙手,慎重其事地接過了折子,認認真真地便翻看了起來,那等一絲不苟的樣子一出,蕭德琮雖不曾有甚嘉許之言,可微微頷首的姿態本身就說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