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袁崇煥評傳(8)
碧血劍(下卷)(新修版) 作者:金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袁崇煥死後十三年的崇禎十五年,明朝局勢已糜爛不可收拾。洪承疇於所統大軍全軍覆沒後投降滿清。鬆山、錦州失守。崇禎便想和滿清議和,以便專心對付李自成、張獻忠等民軍。兵部尚書陳新甲更明白無力兩線作戰,暗中與皇帝籌劃對滿清講和。崇禎和陳新甲不斷商議,朝中其他大臣聽到了風聲,便紛紛上奏,反對和議。崇禎矢口不認,說根本沒有議和的事,你們反對什麽?崇禎每次親筆寫手詔給陳新甲,總是鄭重警誡:這是天大機密,千萬不可泄漏而讓群臣知道了。
該年八月,崇禎派親信又送一道親筆詔書去給陳新甲,催他盡快設法和滿清議和。陳新甲出外辦事去了,不在家,那人便將皇帝的密詔留在他書房中的幾上而去。陳新甲的家僮誤以為是普通的“塘報”(各省派員在京所抄錄的一般性上諭與奏章,稱為“塘報”),拿出去交給各省駐京辦事處傳抄。這樣一來,皇帝暗中在主持和議的事就公開了出來,群臣拿到了證據,登時嘩然,立刻紛紛上奏章反對。
皇帝再也無法抵賴,惱怒之極,下詔要陳新甲解釋,責問他為什麽主張議和,罪大惡極之至。陳新甲的聲辯書中引述了不少皇帝手詔中的句子,證明這是出於皇上的聖意。崇禎更失麵子,老羞成怒,下旨:陳新甲著即斬決。理由是流寇破城,害死皇帝的親藩(李自成破開封,烹殺福王),兵部尚書應負全責。
那時距明朝之亡已不過一年半,局麵的惡劣可想而知,但群臣還是堅決反對議和,連皇帝也不得不偷偷和國防部長暗中商量,表麵上堅決不肯承認,最後消息泄漏,便殺了國防部長以卸自己責任。從這件事中,可以見到當時對“議和”是如何的忌諱,輿論壓力是如何沉重。連崇禎這樣狠辣的皇帝,也不敢對群臣承認有議和之意。
袁崇煥卻膽敢進行議和。那正是出於曾子所說“隻要深信自己的道理對,雖有千萬人反對,我還是幹了”那種浩然之氣。[16]
諸葛亮出師北伐,天下皆稱其忠。嶽飛苦戰抗敵,天下皆知其勇。袁崇煥的功業或許比不上諸葛亮和嶽飛,雖然,那也是很難真正比較的,然而他身處嫌疑之地而行舉世嫌疑之事,這種精神上的痛苦負擔,諸葛亮和嶽飛卻幸而不必經受。
袁崇煥有一句詩:“心苦後人知”。當真是英雄寂寞,壯士悲歌。他明知不能得到當時的諒解,隻盼望自己這番苦心孤詣能為後人所知。當我寫到這一段文字時,想到他的耿耿之懷,悠悠之心,忍不住又感到了劇烈的心酸,感到了他英雄性格中巨大的悲壯美,深刻的淒愴意。
正確的戰略決策無法執行,朝政越來越腐敗,在魏忠賢籠罩一切的邪惡勢力下做官,天天都可以送掉了性命。關外酷寒的天氣,生長於亞熱帶的廣東人實在感到很難抵受。在這期間,袁崇煥從廣東招募來的人員中有人要迴故鄉去了,臨別時問他:你留在這裏繼續擔當艱危呢,還是迴鄉以求平安?他寫了一首詩迴答:我和你曾同生共死,我的內心你還不明白嗎?又何必問安危去留?我在這裏奮不顧身,本來不是為了富貴。故鄉的親友們如果問起,請你轉告:邊界還沒有平靖,我隻有感到慚愧,當然要繼續幹下去。[17]
袁崇煥是三兄弟中的老大。二弟崇燦(一說是他哥哥)當他在關外時在故鄉逝世。三弟崇煜隨著他在軍中辦事,後來也告辭迴鄉。袁崇煥從寧遠送他到山海關而分手,寫了兩首詩給他,說:邊疆需要人守禦,升平還沒有得到,我早已決心報國,安危去留的問題不必提了。[18]
[1]皇太極在西方人的書中寫作 abahai,法國學者格奧賽 (rene grousset)在《中華帝國的興起與輝煌》一書中有〈一六四四年的大變〉一章,其中說:“皇太極是蠻人中的一個天才,他把本族人民的軍事才能,和對文明生活的天生理解相結合起來。”
[2]清《太宗實錄》卷三:天聰元年,“時國中大饑,鬥米價銀八兩,人有相食者。國中銀兩雖多,無外貿易,是以銀賤而諸物騰貴。良馬,銀三百兩。牛一,銀百兩。蟒緞一,銀百五十兩。布疋一,銀九兩。盜賊繁興,偷竊牛馬,或行劫殺。於是諸臣入奏曰:盜賊若不按律嚴懲,恐不能止息。上惻然,諭曰:今歲國中因年饑乏食,致民不得已而為盜耳。緝獲者,鞭而釋之可也。遂下令,是歲讞獄,姑從寬典。仍大發帑金,散賑饑民。”皇太極寬待因饑餓而為盜的百姓,與崇禎督促部將“限期破賊、殺賊立功”的政策恰正相反。
[3]何柄棣:thedder of s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一書中,認為明初人口六千五百萬,到明末時已漲了一倍以上。
[4]王鍾翰:〈滿族在努爾哈齊時代的社會經濟形態〉一文中,根據朝鮮〈興京二道河子舊老城〉的資料,認為一六二一年時,努爾哈赤的兵數二十萬,再加上婦女老少,“全人數當在四、五十萬左右。”
[5]《天聰實錄稿》元年三月初二日,“秀才嶽起鸞曰:我國宜與明朝講和。若不講和,則我國人民死散殆盡。”《明清史料》甲編,天聰二年八月〈事局未定〉奏疏:“南朝雖師老財匱,然以天下之全力,畢注於一隅之間,蓋猶裕如也。”《東華錄》載天聰三年八月戊辰,“大臣同謀倡逃”。《明清史料》乙編載,崇禎二年二月廿一,袁崇煥塘報:“一日之內,降者竟前後接踵而至。”
[6]“七大恨”:一、明朝殺害金人的二祖;二、袒護金人的仇敵哈達;三、越界出兵,助金人的世仇葉赫抗金;四、明人越界,金人根據誓約殺了,明朝勒索金方交出十人來殺死,以資報複;五、明朝造成老女改嫁;六、移置界碑,搶奪金國的人參、貂皮;七、聽信葉赫,寫信來辱罵侮慢。
[7]“觀其向背離合之意,以定征討撫定之計。”見《兩朝從信錄》。
[8]當時滿清的正式國號是“金”,史書上稱為“後金”,以與宋朝時的“金”有所分別。到天聰十年(明崇禎九年)才改為“大清”。所以本文中的滿清,其實都應稱“金”。“滿洲”的名稱,也要到改了“大清”的國號之後才出現,以前稱“建州”或“女真”、“女直”(“真”字避契丹主宗真諱,改稱“直”)。多數學者認為,“滿洲”是文殊菩薩的“文殊、曼殊”音轉。為便於讀者,本文不將“金、清”“建州、滿洲”“滿族”等稱唿根據曆史年代而作分別。
[9]《太宗實錄稿》:天聰七年十月,皇太極責罵主張出兵南攻之人:“天予我有數之兵,若稍虧損,何以前圖?”
[10]宋高宗紹興十一年十二月殺嶽飛。十二年正月,宋金和議達成,高宗趙構向金國上表稱臣,表中說:“臣構言:既蒙恩造,許備藩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生日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疋。”
[11]《太宗實錄》卷十二,天聰六年六月,皇太極致書大同守將求和,信中說:“和事既成,自當遜爾大國,爾等亦視我居察哈爾之上可也。”
[12]皇太極來信的開頭是(根據原信):“汗致書袁老先生大人”。(後來乾隆時修訂《太宗實錄》覺得語氣太卑,才改為“皇帝致書袁巡撫”,但當時皇太極未稱帝,決不可能有“皇帝”的稱唿。)袁崇煥書信的開頭是:“遼東提督部院,致書於汗帳下:再辱書教,知汗漸欲恭順天朝,息兵戈以休養部落,即此一念好生,天自鑒之,將來所以佑汗而昌大之者,尚無量也。”
[13]後來皇太極在寫給祖大壽的信中(那時袁崇煥已死),曾說:“爾國君臣,惟以宋朝故事為鑒,亦無一言複我。然爾明主非宋之苗裔,朕亦非金之子孫。彼一時,此一時,天時人心,各有不同。爾大國豈無智慧之時流,何不能因時製宜乎?”其實努爾哈赤、皇太極等一直自認是金的子孫,他為了求和,連祖宗也不認了。
[14]他後來在寫給崇禎的奏章中說:“諸有利於封疆者,皆不利於此身者也。”所以他的知己程本直說:“舉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癡漢也。唯其癡,故舉世最愛者錢,袁公不知愛也。唯其癡,故舉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怕也。於是乎舉世所不敢任之勞怨,袁公直任之而弗辭也。於是乎舉世所不得不避之嫌疑,袁公直不避之而獨行也。”所謂“舉世所不得不避之嫌疑”,就是與金人議和。
[15]袁崇煥詩:〈東林黨人榜中無姓名,書此誌感〉:“忍將一網盡清流,不絕根株總不休,巧造禍胎偏點將,欲憑毒手取封侯(金庸按:魏忠賢奸黨造東林黨榜,並列出點將錄,列舉東林黨領袖與梁山泊一百零八將相配,企圖一網打盡,自己可藉此謀取富貴),曾知道學宜常講,早識機關動隱憂。愧我榜中無姓氏,流芳不得共千秋。”
[16]《孟子·公孫醜》:“昔者曾子謂子襄曰:‘……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17]袁崇煥〈邊中送別〉:“五載離家別路悠,送君寒浸寶刀頭。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問去留?策杖隻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故園親侶如相問,愧我邊塵尚未收。”
[18]袁崇煥〈山海關送季弟南還〉:“公車猶記昔年情,萬裏從我塞上征。牧圉此時猶捍禦,馳驅何日慰升平?由來友愛鍾吾輩,肯把須眉負此生?去住安危俱莫問,燕然曾勒古人名。”“弟兄於汝倍關情,此日臨歧感慨生。磊落丈夫誰好劍?牢騷男子爾能兵。才堪逐電三驅捷,身上飛鵬一羽輕。行矣鄉邦重努力,莫耽疏懶墮時名。”其中“磊落丈夫誰好劍?牢騷男子爾能兵”兩句,寫出了他兩兄弟豪邁的性格,就詩而論,也是豪邁的好詩。
八
在這段時期中,皇太極進攻朝鮮,打了幾個勝仗後,朝鮮投降,訂立了對滿清十分有利的和約,每年從朝鮮得到糧食、金錢和物品的供應。皇太極本來提出三個條件:割地、擒毛文龍、派兵一萬助攻中國。朝鮮對這三個條件無法接納,但在經濟上盡量滿足滿清的要求。同時在此後的明清戰爭中,朝鮮改守中立,使滿清去了後顧之憂。
在皇太極對朝鮮用兵之時,袁崇煥加緊修築錦州、中左、大淩河三城的防禦工事,派水師去支援皮島的毛文龍,另派趙率教、朱梅等九員將領率兵九千,進兵三岔河,牽製清軍,作朝鮮的聲援。但朝鮮不久就和滿清訂了城下之盟,趙率教等領兵而迴,並未和清軍接觸。
皇太極無法和明朝達成和議,卻見袁崇煥修築城堡的工作進行得十分積極,時間越久,今後進攻會更加困難,於是決定“以戰求和”,對寧遠發動攻擊。
天啟七年(一六二七年)五月,皇太極親率兩黃旗、兩白旗精兵,進攻遼西諸城堡,攻陷明方大淩河、小淩河兩個要塞,隨即進攻寧遠的外圍要塞錦州。
五月十一,皇太極所率大軍攻抵錦州,四麵合圍。這時守錦州的是趙率教,他和監軍太監紀用守城,派人去與皇太極議和,那自是緩兵之計,以待救兵。皇太極不中計,攻城愈急。
袁崇煥派遣祖大壽和尤世祿帶了四千精兵,繞到清軍後路去包抄,又派水師去攻東路作為牽製。這時天熱,海上不結冰,水師用得著了。但駐在清軍後方皮島的明軍統帥毛文龍不肯出兵牽製。
趙率教是陝西人,這人的人品本來是相當不高的。努爾哈赤攻遼陽時,趙率教是主帥袁應泰的中軍(參謀長)。袁應泰是不懂軍事的文官,趙率教卻沒有盡他做參謀長的責任,這個戰役指揮得一塌胡塗。清軍攻破遼陽,袁應泰殉難,趙率教卻偷偷逃走了,論法當斬,不知如何得以幸免,想來是賄賂了上官。後來王化貞大敗,關外各城都成為無人管的地方,趙率教申請戴罪立功,帶領了家丁前去接收前屯衛,但到達時發覺已被蒙古人占住,他便不敢再進。努爾哈赤攻寧遠,趙率教在前屯衛,距離很近,自己不親去赴援,後來寧遠大捷,他卻想分功,以致給滿桂痛罵,釀成了很大風波。
和滿桂衝突時,袁崇煥相當支持他。趙率教感恩圖報,又得袁崇煥時時勉以忠義,到錦州大戰時,他突然之間似乎變了一個人。他和前鋒總兵左輔、副總兵朱梅等率兵奮勇死戰,和皇太極部下的精兵大戰三場,勝了三場,小戰二十五場,也是每戰都勝。從五月十一打到六月初四,二十四天之中,無日不戰,戰況的激烈,不下於當年寧遠大戰。六月初四那天,皇太極增兵猛攻。錦州城中放西洋大炮,又放火炮、火彈和矢石,清兵受創極重。攻到天明時,皇太極見支持不住了,隻得退兵,退到小淩河紮營,等候各路兵馬集中整編。
趙率教轉怯為勇,自見敵潛逃到拚死守城,自畏縮不前到激戰二十四日,到後來更在保衛北京之役中血戰陣亡,終於在曆史上與滿桂齊名,成為當時的兩大良將。他這個重大轉變,非常突出的證明了袁崇煥的領導才能。
皇太極整理好了部隊,轉而去攻寧遠。
清軍上次在寧遠吃過敗仗,兵將心中對袁崇煥都是很忌憚的。大貝勒代善見城中有備,就勒兵不攻。皇太極對諸將說:“先汗攻寧遠不克,這次我攻錦州又不克,若再攻不下寧遠,我可要聲名掃地了。”於是下令總攻,擊破城下明軍騎兵,直薄城壁。
比之第一次寧遠之戰,袁崇煥部的戰鬥力已有增強,敢於到城外決戰了。上次要清軍退後,才派五十名敢死隊縋到城下拾箭枝,可見不敢開城門。
這次滿桂率領明軍在城南二裏列陣,城牆下環列槍炮。皇太極佯敗,想引明軍來攻,然後伏兵齊起。但明軍沒上當,守壘不追。皇太極於是迴軍再戰。
該年八月,崇禎派親信又送一道親筆詔書去給陳新甲,催他盡快設法和滿清議和。陳新甲出外辦事去了,不在家,那人便將皇帝的密詔留在他書房中的幾上而去。陳新甲的家僮誤以為是普通的“塘報”(各省派員在京所抄錄的一般性上諭與奏章,稱為“塘報”),拿出去交給各省駐京辦事處傳抄。這樣一來,皇帝暗中在主持和議的事就公開了出來,群臣拿到了證據,登時嘩然,立刻紛紛上奏章反對。
皇帝再也無法抵賴,惱怒之極,下詔要陳新甲解釋,責問他為什麽主張議和,罪大惡極之至。陳新甲的聲辯書中引述了不少皇帝手詔中的句子,證明這是出於皇上的聖意。崇禎更失麵子,老羞成怒,下旨:陳新甲著即斬決。理由是流寇破城,害死皇帝的親藩(李自成破開封,烹殺福王),兵部尚書應負全責。
那時距明朝之亡已不過一年半,局麵的惡劣可想而知,但群臣還是堅決反對議和,連皇帝也不得不偷偷和國防部長暗中商量,表麵上堅決不肯承認,最後消息泄漏,便殺了國防部長以卸自己責任。從這件事中,可以見到當時對“議和”是如何的忌諱,輿論壓力是如何沉重。連崇禎這樣狠辣的皇帝,也不敢對群臣承認有議和之意。
袁崇煥卻膽敢進行議和。那正是出於曾子所說“隻要深信自己的道理對,雖有千萬人反對,我還是幹了”那種浩然之氣。[16]
諸葛亮出師北伐,天下皆稱其忠。嶽飛苦戰抗敵,天下皆知其勇。袁崇煥的功業或許比不上諸葛亮和嶽飛,雖然,那也是很難真正比較的,然而他身處嫌疑之地而行舉世嫌疑之事,這種精神上的痛苦負擔,諸葛亮和嶽飛卻幸而不必經受。
袁崇煥有一句詩:“心苦後人知”。當真是英雄寂寞,壯士悲歌。他明知不能得到當時的諒解,隻盼望自己這番苦心孤詣能為後人所知。當我寫到這一段文字時,想到他的耿耿之懷,悠悠之心,忍不住又感到了劇烈的心酸,感到了他英雄性格中巨大的悲壯美,深刻的淒愴意。
正確的戰略決策無法執行,朝政越來越腐敗,在魏忠賢籠罩一切的邪惡勢力下做官,天天都可以送掉了性命。關外酷寒的天氣,生長於亞熱帶的廣東人實在感到很難抵受。在這期間,袁崇煥從廣東招募來的人員中有人要迴故鄉去了,臨別時問他:你留在這裏繼續擔當艱危呢,還是迴鄉以求平安?他寫了一首詩迴答:我和你曾同生共死,我的內心你還不明白嗎?又何必問安危去留?我在這裏奮不顧身,本來不是為了富貴。故鄉的親友們如果問起,請你轉告:邊界還沒有平靖,我隻有感到慚愧,當然要繼續幹下去。[17]
袁崇煥是三兄弟中的老大。二弟崇燦(一說是他哥哥)當他在關外時在故鄉逝世。三弟崇煜隨著他在軍中辦事,後來也告辭迴鄉。袁崇煥從寧遠送他到山海關而分手,寫了兩首詩給他,說:邊疆需要人守禦,升平還沒有得到,我早已決心報國,安危去留的問題不必提了。[18]
[1]皇太極在西方人的書中寫作 abahai,法國學者格奧賽 (rene grousset)在《中華帝國的興起與輝煌》一書中有〈一六四四年的大變〉一章,其中說:“皇太極是蠻人中的一個天才,他把本族人民的軍事才能,和對文明生活的天生理解相結合起來。”
[2]清《太宗實錄》卷三:天聰元年,“時國中大饑,鬥米價銀八兩,人有相食者。國中銀兩雖多,無外貿易,是以銀賤而諸物騰貴。良馬,銀三百兩。牛一,銀百兩。蟒緞一,銀百五十兩。布疋一,銀九兩。盜賊繁興,偷竊牛馬,或行劫殺。於是諸臣入奏曰:盜賊若不按律嚴懲,恐不能止息。上惻然,諭曰:今歲國中因年饑乏食,致民不得已而為盜耳。緝獲者,鞭而釋之可也。遂下令,是歲讞獄,姑從寬典。仍大發帑金,散賑饑民。”皇太極寬待因饑餓而為盜的百姓,與崇禎督促部將“限期破賊、殺賊立功”的政策恰正相反。
[3]何柄棣:thedder of s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一書中,認為明初人口六千五百萬,到明末時已漲了一倍以上。
[4]王鍾翰:〈滿族在努爾哈齊時代的社會經濟形態〉一文中,根據朝鮮〈興京二道河子舊老城〉的資料,認為一六二一年時,努爾哈赤的兵數二十萬,再加上婦女老少,“全人數當在四、五十萬左右。”
[5]《天聰實錄稿》元年三月初二日,“秀才嶽起鸞曰:我國宜與明朝講和。若不講和,則我國人民死散殆盡。”《明清史料》甲編,天聰二年八月〈事局未定〉奏疏:“南朝雖師老財匱,然以天下之全力,畢注於一隅之間,蓋猶裕如也。”《東華錄》載天聰三年八月戊辰,“大臣同謀倡逃”。《明清史料》乙編載,崇禎二年二月廿一,袁崇煥塘報:“一日之內,降者竟前後接踵而至。”
[6]“七大恨”:一、明朝殺害金人的二祖;二、袒護金人的仇敵哈達;三、越界出兵,助金人的世仇葉赫抗金;四、明人越界,金人根據誓約殺了,明朝勒索金方交出十人來殺死,以資報複;五、明朝造成老女改嫁;六、移置界碑,搶奪金國的人參、貂皮;七、聽信葉赫,寫信來辱罵侮慢。
[7]“觀其向背離合之意,以定征討撫定之計。”見《兩朝從信錄》。
[8]當時滿清的正式國號是“金”,史書上稱為“後金”,以與宋朝時的“金”有所分別。到天聰十年(明崇禎九年)才改為“大清”。所以本文中的滿清,其實都應稱“金”。“滿洲”的名稱,也要到改了“大清”的國號之後才出現,以前稱“建州”或“女真”、“女直”(“真”字避契丹主宗真諱,改稱“直”)。多數學者認為,“滿洲”是文殊菩薩的“文殊、曼殊”音轉。為便於讀者,本文不將“金、清”“建州、滿洲”“滿族”等稱唿根據曆史年代而作分別。
[9]《太宗實錄稿》:天聰七年十月,皇太極責罵主張出兵南攻之人:“天予我有數之兵,若稍虧損,何以前圖?”
[10]宋高宗紹興十一年十二月殺嶽飛。十二年正月,宋金和議達成,高宗趙構向金國上表稱臣,表中說:“臣構言:既蒙恩造,許備藩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生日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疋。”
[11]《太宗實錄》卷十二,天聰六年六月,皇太極致書大同守將求和,信中說:“和事既成,自當遜爾大國,爾等亦視我居察哈爾之上可也。”
[12]皇太極來信的開頭是(根據原信):“汗致書袁老先生大人”。(後來乾隆時修訂《太宗實錄》覺得語氣太卑,才改為“皇帝致書袁巡撫”,但當時皇太極未稱帝,決不可能有“皇帝”的稱唿。)袁崇煥書信的開頭是:“遼東提督部院,致書於汗帳下:再辱書教,知汗漸欲恭順天朝,息兵戈以休養部落,即此一念好生,天自鑒之,將來所以佑汗而昌大之者,尚無量也。”
[13]後來皇太極在寫給祖大壽的信中(那時袁崇煥已死),曾說:“爾國君臣,惟以宋朝故事為鑒,亦無一言複我。然爾明主非宋之苗裔,朕亦非金之子孫。彼一時,此一時,天時人心,各有不同。爾大國豈無智慧之時流,何不能因時製宜乎?”其實努爾哈赤、皇太極等一直自認是金的子孫,他為了求和,連祖宗也不認了。
[14]他後來在寫給崇禎的奏章中說:“諸有利於封疆者,皆不利於此身者也。”所以他的知己程本直說:“舉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癡漢也。唯其癡,故舉世最愛者錢,袁公不知愛也。唯其癡,故舉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怕也。於是乎舉世所不敢任之勞怨,袁公直任之而弗辭也。於是乎舉世所不得不避之嫌疑,袁公直不避之而獨行也。”所謂“舉世所不得不避之嫌疑”,就是與金人議和。
[15]袁崇煥詩:〈東林黨人榜中無姓名,書此誌感〉:“忍將一網盡清流,不絕根株總不休,巧造禍胎偏點將,欲憑毒手取封侯(金庸按:魏忠賢奸黨造東林黨榜,並列出點將錄,列舉東林黨領袖與梁山泊一百零八將相配,企圖一網打盡,自己可藉此謀取富貴),曾知道學宜常講,早識機關動隱憂。愧我榜中無姓氏,流芳不得共千秋。”
[16]《孟子·公孫醜》:“昔者曾子謂子襄曰:‘……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17]袁崇煥〈邊中送別〉:“五載離家別路悠,送君寒浸寶刀頭。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問去留?策杖隻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故園親侶如相問,愧我邊塵尚未收。”
[18]袁崇煥〈山海關送季弟南還〉:“公車猶記昔年情,萬裏從我塞上征。牧圉此時猶捍禦,馳驅何日慰升平?由來友愛鍾吾輩,肯把須眉負此生?去住安危俱莫問,燕然曾勒古人名。”“弟兄於汝倍關情,此日臨歧感慨生。磊落丈夫誰好劍?牢騷男子爾能兵。才堪逐電三驅捷,身上飛鵬一羽輕。行矣鄉邦重努力,莫耽疏懶墮時名。”其中“磊落丈夫誰好劍?牢騷男子爾能兵”兩句,寫出了他兩兄弟豪邁的性格,就詩而論,也是豪邁的好詩。
八
在這段時期中,皇太極進攻朝鮮,打了幾個勝仗後,朝鮮投降,訂立了對滿清十分有利的和約,每年從朝鮮得到糧食、金錢和物品的供應。皇太極本來提出三個條件:割地、擒毛文龍、派兵一萬助攻中國。朝鮮對這三個條件無法接納,但在經濟上盡量滿足滿清的要求。同時在此後的明清戰爭中,朝鮮改守中立,使滿清去了後顧之憂。
在皇太極對朝鮮用兵之時,袁崇煥加緊修築錦州、中左、大淩河三城的防禦工事,派水師去支援皮島的毛文龍,另派趙率教、朱梅等九員將領率兵九千,進兵三岔河,牽製清軍,作朝鮮的聲援。但朝鮮不久就和滿清訂了城下之盟,趙率教等領兵而迴,並未和清軍接觸。
皇太極無法和明朝達成和議,卻見袁崇煥修築城堡的工作進行得十分積極,時間越久,今後進攻會更加困難,於是決定“以戰求和”,對寧遠發動攻擊。
天啟七年(一六二七年)五月,皇太極親率兩黃旗、兩白旗精兵,進攻遼西諸城堡,攻陷明方大淩河、小淩河兩個要塞,隨即進攻寧遠的外圍要塞錦州。
五月十一,皇太極所率大軍攻抵錦州,四麵合圍。這時守錦州的是趙率教,他和監軍太監紀用守城,派人去與皇太極議和,那自是緩兵之計,以待救兵。皇太極不中計,攻城愈急。
袁崇煥派遣祖大壽和尤世祿帶了四千精兵,繞到清軍後路去包抄,又派水師去攻東路作為牽製。這時天熱,海上不結冰,水師用得著了。但駐在清軍後方皮島的明軍統帥毛文龍不肯出兵牽製。
趙率教是陝西人,這人的人品本來是相當不高的。努爾哈赤攻遼陽時,趙率教是主帥袁應泰的中軍(參謀長)。袁應泰是不懂軍事的文官,趙率教卻沒有盡他做參謀長的責任,這個戰役指揮得一塌胡塗。清軍攻破遼陽,袁應泰殉難,趙率教卻偷偷逃走了,論法當斬,不知如何得以幸免,想來是賄賂了上官。後來王化貞大敗,關外各城都成為無人管的地方,趙率教申請戴罪立功,帶領了家丁前去接收前屯衛,但到達時發覺已被蒙古人占住,他便不敢再進。努爾哈赤攻寧遠,趙率教在前屯衛,距離很近,自己不親去赴援,後來寧遠大捷,他卻想分功,以致給滿桂痛罵,釀成了很大風波。
和滿桂衝突時,袁崇煥相當支持他。趙率教感恩圖報,又得袁崇煥時時勉以忠義,到錦州大戰時,他突然之間似乎變了一個人。他和前鋒總兵左輔、副總兵朱梅等率兵奮勇死戰,和皇太極部下的精兵大戰三場,勝了三場,小戰二十五場,也是每戰都勝。從五月十一打到六月初四,二十四天之中,無日不戰,戰況的激烈,不下於當年寧遠大戰。六月初四那天,皇太極增兵猛攻。錦州城中放西洋大炮,又放火炮、火彈和矢石,清兵受創極重。攻到天明時,皇太極見支持不住了,隻得退兵,退到小淩河紮營,等候各路兵馬集中整編。
趙率教轉怯為勇,自見敵潛逃到拚死守城,自畏縮不前到激戰二十四日,到後來更在保衛北京之役中血戰陣亡,終於在曆史上與滿桂齊名,成為當時的兩大良將。他這個重大轉變,非常突出的證明了袁崇煥的領導才能。
皇太極整理好了部隊,轉而去攻寧遠。
清軍上次在寧遠吃過敗仗,兵將心中對袁崇煥都是很忌憚的。大貝勒代善見城中有備,就勒兵不攻。皇太極對諸將說:“先汗攻寧遠不克,這次我攻錦州又不克,若再攻不下寧遠,我可要聲名掃地了。”於是下令總攻,擊破城下明軍騎兵,直薄城壁。
比之第一次寧遠之戰,袁崇煥部的戰鬥力已有增強,敢於到城外決戰了。上次要清軍退後,才派五十名敢死隊縋到城下拾箭枝,可見不敢開城門。
這次滿桂率領明軍在城南二裏列陣,城牆下環列槍炮。皇太極佯敗,想引明軍來攻,然後伏兵齊起。但明軍沒上當,守壘不追。皇太極於是迴軍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