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單過


    李氏沒料到她說出這般不中聽的話,臉頓時黑黑的,“你說什麽?你再說一遍聽聽?我還從沒聽過哪個能說出這樣沒天理的話來!”


    王氏卻癟著嘴,並不重複,但她也鐵了心,不分家自己一輩子都得給別人貼補,分了家才能過自己的日子。賺多少吃多少,不用補貼別人,把自己弄得麵黃肌瘦,卻養肥了別人家那麽多孩子?


    況且老四這兩年就要成親,文沁也準備著出嫁,如果不分家自己豈不是更要受氣?高氏今日生孩子明日生病的,這家裏裏裏外外的活,怎麽都要壓在她身上。


    既然已經開腔了,就不怕撕破臉皮,再者說唐家堡附近的鎮子村落,大家基本都是分家過的,又不是吃穿不愁的大家族,非要一起過日子。李氏要大家在一起,無非是讓媳婦幫自己幹活罷了。


    她想的還有等分出去,家裏的活自然要李氏自己做,她就不信到時候她還這樣整日價洗洗刷刷什麽都不做?


    自己夫妻養著他們一家子,什麽時候是個頭?


    李氏的臉陰沉沉地,低著頭快步迴了自己東間,王氏也拉著臉老大不樂意。


    老四脖子上騎著唐妙,身後跟著景椿幾個,去外麵借著月光從樹上摸知了龜迴來,感覺家裏氣氛不對,問三哥怎麽迴事。


    老三微微皺著眉,“我怎麽知道,剛從外麵迴來。”


    老四便不再跟他說話,去問文沁,知道三嫂想要分家,不禁有些動氣,去了東間問娘是怎麽想的。


    老唐頭坐在炕上想事情,李氏鋪好了被子,見老四過來,問他有什麽事。


    老四也不拐彎抹角,問母親分家是怎麽迴事,大家一起挺好的。李氏看了他一眼,壓低了一聲,“你快別問了,要是真沒法過,該分也得分,如今在一起過莊戶日子的也不多了。”


    老四不樂意道,“那誰想分就讓他分唄,我不分。”


    李氏看了看窗外,讓他快迴去洗洗睡吧,以後再說。


    天一直不下雨,老唐頭心焦,便整天心事重重,想了想,也不能窮等著下雨,泡了玉米種子先能種多少是多少。


    王氏三不五時地譏諷兩句,說家裏有個拜了水神做幹爹的,還說是個妙人兒,現在可好,連個雨星也不下,再不種地,河裏的水都被人擔光了。


    唐妙嗤之以鼻,南河北河,就算整個唐家堡的人沒日沒夜地挑,也不見得能挑出一半去。況且天氣感覺很正常,不過是暴雨前的幾日幹熱罷了,這樣的天氣在古代可能不正常,但是在現代受工業化的影響,太正常不過,不出三五日隻怕就是大暴雨了。


    老唐頭領著家人挑水種玉米,人人每日疲累不堪,迴家便吃飯洗漱說不幾句話便睡覺。種了兩日之後,一大早王氏便說自己病了,渾身酸痛動不了。


    李氏自以為她是偷懶,譏諷地問,“要不要去請個大夫來看看?”


    王氏“哎呀”地叫著,說頭疼得厲害,休息一下就好。


    老三看了爹一眼,“要不讓她休息一下吧。”然後又對高氏道,“大嫂,我看讓大梅去幫忙澆澆水,反正也不累。”


    李氏火了,“你說什麽?我們老唐家的閨女可沒下地的規矩,你們人手不夠,我老婆子去好了!”


    老三咧嘴嘿嘿了兩聲,便住了口。


    景椿從四叔身後湊過來,“我去吧,我已經鋤完南園的草了!”


    唐文清便說既然孩子在家也沒事,去地裏玩也一樣,把杏兒也帶上,景森一看自然也跟著去熱鬧。


    等幹活的人一走,李氏開始在家裏跟唐妙嘮叨,言語間不免多了幾分指責有人偷懶裝病,誇桃花乖巧,知道家裏人忙一點不淘人。


    王氏蹭得從東廂跳出來,冷冷地看著她們,“這婆婆也是娘,說穿了還是隔著肚皮,糟的給媳婦吃,重活給媳婦幹,媳婦病了就不是人。哪個媳婦在家不也是閨女長大的?偏生你家閨女不幹活?”


    李氏本也生著氣,又沒想到王氏竟然敢這樣忤逆地頂撞,一下子心口咕咚咕咚地亂撞起來,“你不是病了嗎?這番叉腰罵街的樣兒倒一點沒病!”說著又數落了兩句。


    王氏便嚎啕大哭起來,一把鼻涕一把淚,然後飛快地跑迴東廂用力甩上門。


    文沁跟大梅跑出來看,隻見唐妙在給李氏摸胸口,李氏臉色煞白。文沁忙讓大梅看著唐妙,她把李氏扶進屋去。


    “娘,你跟她吵什麽呢!”又忙倒了杯熱水,服侍李氏喝下去。


    李氏跟女人說了一通氣話。


    這時候王氏又風一樣衝過來,尖著嗓子喊了句,“你們這是想逼死我。欺負人不待這樣的,反正早晚是個死,與其被你們累死逼死,我不如現在就去跳井!”說完又一陣風地跑了出去。


    唐妙看著她抓起地上早就準備好的包袱,利索地消失在影壁之外。唐妙抬頭看了看天,雖然不知道唐家堡位於什麽地理位置,但是看天上雲層變化,不像海邊自也不是很深的內陸,看樣子倒是要有場好雨下。


    她打了個激靈,抖著小肩膀,抱著胳膊對大梅笑嘻嘻道,“好冷啊,下雨了!”


    大梅看看天,雖然沒那麽熱,太陽也被幾片黑雲遮住,可也不像要下雨的樣子,以為唐妙人小怕冷,便把她抱起來,“我們去炕上蓋被被吧!”


    大梅對孩子總是蓋被被,包包那一套,唐妙都沒了新意,再說大夏天的誰要蓋被被?


    沒多久,天邊隱約有雷聲震動,李氏也不生氣了,胸口一下子舒坦起來,下了炕快步去院子裏看。


    頭上依然晴朗的,天邊卻有濃雲聚集。


    雨終究未曾下來,倒是有人從南邊上來,說後西旺和王貨郎等地雨下的特大,獨獨往北雷聲大雨點小,劈裏啪啦哄了哄人,一陣大風又把雲吹散了,讓人空歡喜一場。


    老三見媳婦不在家,便說去丈母娘家接她迴來。


    李氏冷笑道,“你接她她就迴來?不種完玉米她不會迴來的。”李氏自然清楚兒媳婦那一家,三媳婦迴娘家自然是去幫著種地,等種完地人家便嫌她吃飯就會趕她迴來的。


    老三有些擔心,又有些不滿意母親把媳婦攆走,母親的脾氣他也知道,護短護孩子。不過說起來他也有怨言,當初他不看好這個媳婦的,是母親說她挺會來事兒,說話也好聽像有見識的人,幹活也勤快,女紅也不錯。當時他看上的是北麵林家廟上有個女兒,模樣中等,但是笑起來甜甜的,帶著一股長蒲草的氣息。


    可是成親這麽些年,他覺得王氏也不錯,對自己知冷知熱,況且日子久了有些東西也就模糊了。


    老唐頭厭煩地歎了口氣,“你去告訴她,讓她迴家吧,迴來就討論分家。”


    老唐頭這一聲分家,落在大家心裏,各有各的滋味,孩子們不等,嘰嘰喳喳地問什麽是分家。


    景森追著杏兒跑,“我要和你分家!”然後嘻嘻地笑。


    杏兒鄙夷地看著他,“誰和你一家?我和大哥大姐二哥桃花一家,你是哪個外住戶子?”


    老三原本笑嘻嘻的臉也耷拉下來,胡子拉碴地很是陰沉。


    唐妙在一旁悄悄地看著,感覺自己像個偷窺者,前世作為獨生子女,叔叔在其他城市,姨媽在國外,唐妙實在無法理解這種大家庭的矛盾。


    不過分家也沒什麽不好,一大家子人,七嘴八舌地,太亂。況且幹活的時候,有人管靠自覺還行,否則就容易怠工。但是這裏沒有機械化,實際又隻能靠勞動力,所以如果能有效的組織勞動力那是最必要的。


    說起來還是有錢人家好,雇著長工幹活,隻要對他們好一些,吃穿不愁,人家自然是拚命幹活的,如此以來也算皆大歡喜。


    唐妙握爪,覺得自己找到了唐家的根源——就在於窮!


    老唐頭的意思就算分家,也要把這季棒子種上,先分開住,等收完了秋地種好麥子,再徹底地分開。


    唐文清自小最聽話,父母發了話他沒意見。高氏一直覺得自己孩子多,家裏吃得多用的多,平日裏就算受委屈也斷斷不敢言語的,還要每日陪著笑臉,總覺得心虧得很。如果分開,自己拚著力氣吃飯,再不必看人臉色,也沒什麽不好。


    況且,她還想讓唐妙和識幾個字,總不能自己養了這麽多孩子,以後每個的結局都和自己這般,麵朝黃土背朝天地累死累活除了吃飯養兒育女沒被的盼頭。


    一年四季,累得像牛,吃得像牛,家裏也存不下點什麽,如果自己當了家,還是過不好也就算了,再不遺憾什麽。


    獨獨老四不肯,他自小跟著大哥大嫂慣了,一下子分開還要娶妻單過,心裏份外不是個滋味,就像是被人拋棄了一樣。


    二十歲的男人,在母親炕頭上抹眼淚。


    李氏笑著給他擦淚,“快別丟人了,這麽大個漢子了,要是傳出去,看誰給你做媳婦!”


    老四哼哼道,“才不稀罕!”


    李氏拍了他一巴掌,“混賬話,你舍不得大哥大嫂,以後多幫他們幹點活,反正也沒人綁著你的手。現在什麽時候?你三姐要找婆家,暫時耽誤你兩年,要是家裏一大家子人,都是不能幹活的,人家外麵也不喜歡。說出去不好聽,哪個媳婦願意進門?我和你爹也都老了幹不動了,不給你扒叉上個媳婦,讓我們怎麽省心?”


    老四知道母親的心思,便不做聲了,過了一會才道,“找媳婦也行,給我找個老實的,天天咋咋唿唿的,可別煩死我。”


    李氏逗他,“可有看中的?跟娘說,娘讓王媒婆給你留意著!”


    老四臉一紅,“不用非常好,有大嫂一半好就行。”


    李氏心裏便明白了,去年二月二龍抬頭,耍獅子踩高蹺的時候,東西北邊後院頭那裏有閨女來玩。其中有個閨女白淨臉,模樣不錯,大家都說她好看還逗老四。老四迴了句,“拉倒吧,那叫好?也就咱大嫂一半的吧。”


    自己兒子心思是知道了,就不知道人家姑娘許沒許人呢!得趕緊托人去問問。


    過了四五日,終於下了場雨,唐家堡的人歡歡喜喜,祭了龍王,都把玉米種上。


    老三也接了媳婦迴來,一家人先自己商量怎麽分家。


    村裏有人分家向來喜歡找老唐頭去,他為人公正,不偏不倚,隻是如今自己分家倒是頭一遭,他也不想找人來指手畫腳,索性先自己家商議,議定之後找裏長和同族高輩分的人來見證一下就算了。


    莊戶人家最重要的就是牲口,其次便有個住的地方就行。唐文清提出來要大黑花,王氏立刻不樂意,被老唐頭瞪了一眼沒敢吱聲。


    家裏的牲口有兩頭牛一匹馬,算是富裕得很,否則得租用鎮上的,貴得很。農具卻隻有一副。老唐頭便說年前一起幹活,年後再徹底分開,分家之前想辦法再打一套新的農具,錢由家裏出,等老大攢了錢慢慢地還上。


    至於住的地方,就是西邊那三間小草房,比現在住的四合院自是小了很多,隻有正房三間,沒有廂房南屋,房子也低矮得很,大人進房門會磕頭。不過有地方住也不錯,唐文清早就打算好,也知道家裏困難不開口要什麽。


    高氏也隻要了鍋碗瓢盆以及針線之類過日子物品,另外又要了兩張桌子四把椅子,就算自己不坐,來客人也是要撐撐門麵。


    李氏倒是沒異議,高氏當初的嫁妝有兩隻手箱子,一個大櫃子,唐家沒給準備衣櫃,隻給了一隻楸木箱,當時高氏也沒計較。況且家裏桌子椅子多幾張,給老大家也是應該的。


    開門立戶,不管怎麽省儉也是要一套家夥什兒,以後自己種地不止是農具,每一樣都要辦起來,否則也過不起日子。這樣的話除了分家給的東西,還缺不少,老唐頭說家裏先想辦法墊錢給老大家辦置,記在賬上,等有了錢慢慢還。以後的兒子也這樣辦。


    田產加上自己開墾的荒地一共七十畝不到。要是按人頭分定然不行,但是按照兒子分,老大家孩子多,定然又不夠。


    後來想了想,老唐頭道,“七十畝地,老二不在家,暫時把北溝崖自己懇的十畝地留出來。剩下的六十畝好地,我們爺兒四個分,一家是十五畝。老二家那十畝地暫且讓老大種著,等他迴來再說。誰要是有話就說吧。”


    王氏撇撇嘴,想說那十畝地的事情,結果老三搶著道,“大哥暫且先分出去,我們還是跟著爹娘過,老四要娶媳婦,文沁得出嫁,家裏也需要人幹活。等他們都安頓好了,我們再分也不遲!”


    王氏立刻點頭,這要是傳出去名聲也好聽,即達到了把高氏他們分出去的目的,還不會失去老四和老唐頭這樣能幹的男人。


    李氏心裏窩著火,想了想也對,況且如果一下子都分開,家裏也根本沒有錢打製多餘的家具,這兩年處處用錢,想了想忍了下去。


    老唐頭又說開始的日子比較難過就算了,三年後,要求老大家每年給父母兩石糧食半罐子油。其他兒子若分了家也這樣,等老兩口幹不動的時候,再重新商議養老的糧食。


    唐文清應了。其他人家分家,兒子一般是給父母三石糧食,父親一點都不過分,況且他也知道,以後年頭好多給點,年頭差少給點,父母都無所謂。現在他們還能幹,管兒子要糧食,不過是個形式,等到不能幹了,還不得兒子養老。


    全程除了要大黑花,他一句異議也沒,家變這樣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市井田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露並收藏穿越市井田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