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借不借
麥收之後打場,曬糧食,接下來的日子便是裏長領著人催收租子。今年收成不錯,交完租子刨除過節以及人情四事的花費,平日裏也能改善改善。
因為一直沒下雨,玉米還種不上,心急的人家已經開始擔水澆地種,老唐頭尋思晚個幾日也沒什麽大不了,況且收了玉米再種麥子,來年不見的麥子就比別人差。
菜園子的蔬菜長勢喜人,李氏時常抱著唐妙去摘菜,撕一根鮮嫩的黃瓜掰塊頭塞在她手裏讓她拿著嗦啦嚐味兒。唐妙自己有了小牙,吃了許久的糊糊和母親嚼得鍋巴讓她覺得寡淡無味,小手捧著黃瓜,低著頭專心致誌地啃起來。
反正乳牙到時候都要掉的,用壞了也沒關係,她一邊想一邊真個用力啃,新鮮黃瓜的鮮嫩口幹,立刻迷糊了嘴巴子,讓她口水止不住地流出來。
自己不好意思地拉起脖子底下的圍嘴擦了擦,繼續啃,小牙啃不動便慢慢地舔,真鮮呀!菜園外麵一個小男孩垂涎地看著她,唐妙瞅了他一眼,他立刻撇撇嘴,不屑地道,“髒死了。”
唐妙朝他做了個鬼臉,然後吃得更加有滋有味。
“嬤嬤,在澆菜呢?我幫你拎水吧!”外麵一個胖胖的年輕媳婦笑著走過來,進了園子。
李氏一看,是唐文汕家的三兒媳婦,便道,“沒澆菜,來把草拔一拔。”說著把手裏的草扔進菜籃子裏。
那個五六歲的小男孩衝了進來,抱著胳膊左看右看,李氏見是唐文汕家二兒子家楠楠,便掰了塊黃瓜給他,小孩子一把奪過去,咬得哢嚓脆,沒一會便吃完了,看著唐妙手裏的。
唐妙不睬他,兩隻小手緊緊地抱著黃瓜慢悠悠地啃,時不時看看胖女人跟奶奶說話。楠楠突然朝唐妙衝過來,伸手去抓她脖子上的玉佩,唐妙忙護住,結果黃瓜被搶了去。
楠楠一把搶過她的黃瓜,撒腿就跑,動作太大把唐妙帶倒在地上。三兒媳婦看見,“了不得!”忙把唐妙扶起來,見唐妙蹙著眉頭小嘴癟癟著卻不哭,忙對李氏道,“嬤嬤,他家那孩子可咯癢人了。”
李氏跑過來看了看孩子,見沒事才道,“孩子,都這樣。”自從在家裏說了句話被人學給唐文汕家的聽,李氏以後再也不說,就算說也隻跟女兒和大媳婦說,當著他們家的媳婦,她更不說的。
這時候唐文汕家的二媳婦從南頭場裏笑嗬嗬地走過來,老遠就叫,“嬤嬤,摘菜呢?有沒有扁豆?這兩天都想吃扁豆水餃兒!”
李氏低頭去拔草,裝沒聽見,二小家的媳婦是外地很遠地方來的,說話腔調比當地人卷舌頭多一些。雖然現今也有人叫水餃,不過餶飵就是餶飵,李氏可沒那麽時興。
關鍵這個二小的媳婦跟王氏走得近,常常私底下嘰嘰咕咕地,偏偏每次見麵都是笑嘻嘻一副很和氣的樣子,李氏說她就是個笑麵虎,向來不與她怎麽親近。
二小家的推籬笆門進了菜園子,笑著道,“嬤嬤,忙著呢,都聽不見我說話了。”看見三兒媳婦,她笑了笑,“咱娘讓你迴家曬草呢,我剛做完飯。都說想吃水餃兒,我們家也沒菜園,又沒買扁豆,我說來跟嬤嬤討兩把迴去。”
李氏心裏冷笑,別以為她不知道,這菜園子裏的菜,隔三差五的就丟,保不齊就是他們摘去了,今天這是自己在,不再他們也就摘了。
她直起腰笑了笑,“扁豆剛摘過沒多久,隻有兩小把,不嫌棄你就拿去吧。”二小媳婦看了看,又道,“是有點少,要不我割兩把韭菜吧。”
李氏心裏不樂意,臉上的笑就有些兜不住,但是她平日裏又不是個小氣的人,但凡家裏不缺的時候,鄰居親朋的,也都能沾著光的。
隻是想起唐文汕家的那副嘴臉,她自己嘴裏就不知道什麽滋味,又抹不開麵子,便瞅了一眼韭菜畦,對三兒媳婦道,“三兒媳婦,韭菜刀子在腳底下,你割兩把吧,可別傷了根。”
對於唐文汕家三個兒媳婦,李氏反而對三兒的媳婦比較有好感,這媳婦勤快一塊幹活的時候也不偷懶,不像二小家的心眼多表麵一套背後一套,也不像老大家的那麽自私。
三兒媳婦嗯了一聲,拿起刀子去割了兩把,嫂子一個勁地捅她,讓她多割點。
唐妙看見,仗著自己是小孩子,歪歪扭扭地走過去,手裏拾起一根樹枝子,撥撥拉拉地道,“我家的爛韭韭,別割!”
唐妙可還記得唐文汕大娘當初拍著大腿在地上哭訴,說割了兩把爛韭菜,奶奶就罵她之類的話。
二小家的看了唐妙一眼,驚訝地道,“喲,我們楠楠兩歲說話也沒這麽利索。”
等她們割了韭菜離開的時候,二小家的又從菜籃子裏拿了根黃瓜,李氏也不好說什麽,畢竟大家還有情分在,況且如果為了一根半根的黃瓜不讓她吃,又被人說小氣,不劃算。她索性大方點,拿出一根給三兒家的,“給你一根。”
三兒媳婦忙謝了接過去,平日在家裏婆婆鮮少舍得買新鮮的菜,以前還能吃李氏菜園的,後來分開,今年幾乎都沒嚐過鮮。她跟娘家學著想在地裏套種菜,被婆婆罵了一頓饞嘴,因為沒分家,也不好說什麽。
等她們走後,李氏開始對唐妙小聲數落唐文汕家那些不是,她也不是要說給孩子聽,單單就是發發牢騷,誰知道唐妙會聽得懂?還牢牢地記住。
唐妙指著菜園東邊一塊地,“那邊養雞雞。”
李氏隻當她孩子說著玩,收拾完便背上孩子,提著菜籃子關了籬笆門迴家。
晚飯時候,李氏發現多了幾個白麵包子,忙問哪裏來的。
王氏做的飯,她笑嘻嘻地道,“我去南頭看看人家挖溝子順水澆地,二小家給了幾個包子,說從咱園裏摘的扁豆。我尋思咱還一直沒包呢,就拿迴來給孩子嚐嚐。”
李氏哼了一聲,想說話,又鼓了迴去。
這要是以前,這幾個包子指定是粗麵的,今天倒是太陽打西邊。
結果王氏笑著道,“娘,你嚐嚐,可好吃了,還放了肉。”她全然不管李氏越來越陰的臉。繼續道,“唐文汕大哥家牲口不夠使得,過些日子種棒子,說借借咱家大黑花使使——”
“你快算完吧!”李氏突然火了,瞥了一眼那幾個包子,“我不怕她再來打,幾個破包子就收買我?我怎麽那麽賤呀?我們家大黑花就那麽賤?還給他去使喚?你就跟他說,我說的,偷我的菜我沒看著就罷了,還想拿著我的東西迴來貼乎我使喚我家牲口,沒門兒!”
王氏臉也沉了沉,接著又笑起來,“你看看俺娘,這是做什麽,還跟我發火。我和他們說什麽,也說不著個數啊,我又不是那樣的人!”
李氏哼了一聲,出了門去看看男人們怎麽還沒迴家。
如今麥收結束,玉米還未種,男人們也有段空閑時間。他們把場裏的草都用牛車拉迴家,又幫著人家犁了地,擔了水澆透了,讓莊嬤嬤家直接種上玉米,一點不耽誤。莊嬤嬤特意送了十五斤黃米來感謝,說給孩子做糕吃。她又管李氏要了包白菜種去,想直接種白菜,讓李氏今年就別種白菜,冬天兩家一塊吃。老唐頭一聽,自然要去幫忙,親自帶著兒子平整菜畦,撒了種。老唐頭幹活是一等一的漂亮,莊嬤嬤歡喜地合不攏嘴,愣是要留他們吃晚飯。老唐頭不肯,隻帶了六隻莊嬤嬤閨女家給的豬蹄迴了家。
李氏見他鋤頭上掛著幾個豬蹄子,笑嘻嘻地道,“大妹子總是這麽客氣!”
老三咧嘴道,“咱給她幹活,她還不得表示表示!”
飯後女人們繼續編蒲扇,正是盛夏,還能賣段時間。加上李氏正在活動女兒的親事,需要錢。
唐妙頭上被杏兒扣上一隻大鬥笠擋蚊子,杏兒偷偷地拿了麥草給她編手鐲和戒子,結果手鐲當了項圈,大大小小給她套了一脖子。被李氏發現又讓杏兒都拆了,給大人留著編蒲扇裏,別浪費了。
老唐頭拿著馬紮領著孫子們去外麵街口納涼,村裏男人們基本都喜歡坐在街頭納涼說話,白日裏忙沒時間,晚上便說說話,溝通溝通信息。
老唐頭剛坐下,幾個年輕小夥子便讓他講故事。老唐頭雖然不識字,但是腦子好使,特別會講故事,什麽武鬆打虎,關二爺之類的都講得有聲有色。今夜他講了個自己親身經曆,年輕時候在墳地遇到鬼打牆的事情,聽得小夥子們陣陣驚唿,故事臨近講完,唐文汕和幾個兒子從南頭湊了過來。
“達達,涼快呢!”唐文汕把板凳一放,在老唐頭旁邊坐下。
老唐頭伸手從景椿手上拿過他的大茶杯,大大地喝了一口釅釅的苦茶,“嗯。”
景椿和景森還在央求,“爺爺,繼續講啊!”
老唐頭摸了摸景椿的小屁股,“給爺爺迴家兌水去!”
景椿立刻聽話地抱起茶杯往家跑。
唐文汕東拉西扯地說了一番天氣,收成,最後才說重點,想借牲口犁地種棒子。老唐頭歎了口氣,抬手撓了撓稀疏的頭發,發髻鬆鬆的盤在頭上,“我們地比你家還多,你要是用牲口,我們也得用啊。”
唐文汕陪著笑,“達達,我先幫你種,等你種好了再幫幫侄吧!”
老唐頭搖了搖頭,“說什麽話呢,現在各家種各家的。你們也大忙忙,別耽誤了活。”
唐文汕大兒子笑道,“俺爺爺還生氣呢,我娘在家都悔死了,讓我給爺爺和奶奶磕頭呢,她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不好意思到爺爺跟前來呢!”
老唐頭擺了擺手,“快別說了,陳穀子爛芝麻的,娘們的事情,有什麽好說的。”
唐文汕便又說借牲口,他算得好老唐頭本來為人仗義,願意助人,何況當著這麽多人的麵,估計他也不好意思拒絕。
人群裏有個小夥子看不慣,叫道,“大叔,你們不是分開了嗎?怎麽又要合夥啊。咱村不知道多少人想跟景楓爺爺合夥呢,他都不肯。他種地可是出了名的好手!”
唐文汕臉色火辣辣的,好在天黑也看不出什麽。
老唐頭嗨嗨地笑笑,“什麽好手,就是種地年頭多罷了。哪裏有你們年輕人力氣大。”他又對唐文汕道,“牲口的事情,不是小事兒,家裏都是老婆子管,從年輕我就不當家。”
唐文汕訕訕地笑了笑,從老唐頭對自己說話的態度上他也能感覺達達跟他疏遠了,以前他會說你嬸子,現在他說老婆子,顯得生分多了。
去找李氏的結果可想而知,牲口不是菜園裏的菜,摘兩把就摘兩把,牲口要吃糧食牛草,還會累著,老唐家出了名對牲口好,如今分開了,再來借李氏怎麽都想不開。
“你們都是好人,我做惡人好了,不借!”李氏說得斬釘截鐵,堵住了三兒子和媳婦的嘴,這夫妻兩個跟外人看起來特別要好,沒由得讓她火大。
況且以前唐文汕家的用牲口,一點都不惜乎,也不給喂飽,再借給他,自己不是犯賤?李氏哼哼著,放了狠話,借牲口可沒門,還意有所指地跟王氏說,她可不怕唐文汕家的再怎麽的,現在兩家沒半點瓜葛,互不相欠。
王氏很不樂意,因為如果合夥種地,女人不必下地的,現在不合夥一場麥收就幾乎累死,等種玉米,一個刨坑一個點種子,那也是個累人的活,還有秋收玉米。
本來她打了包票要借牲口給唐文汕的,如今被婆婆攪黃了,心裏說不出的悶氣。
氣得她沒法了,忍不住說了句,“要是這樣,還是分家的好,吃多少東西,幹多少活。累死累活的,吃沒得吃,穿沒得穿,圖啥!”
李氏也火了,“你說圖啥?圖一家人安安穩穩,子女長大成人,我們老唐家開枝散葉!”王氏撇著嘴,很不服氣,“把人都累死了,開什麽枝,散什麽葉?倒是有人能開枝散葉,那是拿我們的血汗養出來的孩子,他們散得就舒心?就不虧心?缺了八輩子德的人才踩著別人過日子!”
麥收之後打場,曬糧食,接下來的日子便是裏長領著人催收租子。今年收成不錯,交完租子刨除過節以及人情四事的花費,平日裏也能改善改善。
因為一直沒下雨,玉米還種不上,心急的人家已經開始擔水澆地種,老唐頭尋思晚個幾日也沒什麽大不了,況且收了玉米再種麥子,來年不見的麥子就比別人差。
菜園子的蔬菜長勢喜人,李氏時常抱著唐妙去摘菜,撕一根鮮嫩的黃瓜掰塊頭塞在她手裏讓她拿著嗦啦嚐味兒。唐妙自己有了小牙,吃了許久的糊糊和母親嚼得鍋巴讓她覺得寡淡無味,小手捧著黃瓜,低著頭專心致誌地啃起來。
反正乳牙到時候都要掉的,用壞了也沒關係,她一邊想一邊真個用力啃,新鮮黃瓜的鮮嫩口幹,立刻迷糊了嘴巴子,讓她口水止不住地流出來。
自己不好意思地拉起脖子底下的圍嘴擦了擦,繼續啃,小牙啃不動便慢慢地舔,真鮮呀!菜園外麵一個小男孩垂涎地看著她,唐妙瞅了他一眼,他立刻撇撇嘴,不屑地道,“髒死了。”
唐妙朝他做了個鬼臉,然後吃得更加有滋有味。
“嬤嬤,在澆菜呢?我幫你拎水吧!”外麵一個胖胖的年輕媳婦笑著走過來,進了園子。
李氏一看,是唐文汕家的三兒媳婦,便道,“沒澆菜,來把草拔一拔。”說著把手裏的草扔進菜籃子裏。
那個五六歲的小男孩衝了進來,抱著胳膊左看右看,李氏見是唐文汕家二兒子家楠楠,便掰了塊黃瓜給他,小孩子一把奪過去,咬得哢嚓脆,沒一會便吃完了,看著唐妙手裏的。
唐妙不睬他,兩隻小手緊緊地抱著黃瓜慢悠悠地啃,時不時看看胖女人跟奶奶說話。楠楠突然朝唐妙衝過來,伸手去抓她脖子上的玉佩,唐妙忙護住,結果黃瓜被搶了去。
楠楠一把搶過她的黃瓜,撒腿就跑,動作太大把唐妙帶倒在地上。三兒媳婦看見,“了不得!”忙把唐妙扶起來,見唐妙蹙著眉頭小嘴癟癟著卻不哭,忙對李氏道,“嬤嬤,他家那孩子可咯癢人了。”
李氏跑過來看了看孩子,見沒事才道,“孩子,都這樣。”自從在家裏說了句話被人學給唐文汕家的聽,李氏以後再也不說,就算說也隻跟女兒和大媳婦說,當著他們家的媳婦,她更不說的。
這時候唐文汕家的二媳婦從南頭場裏笑嗬嗬地走過來,老遠就叫,“嬤嬤,摘菜呢?有沒有扁豆?這兩天都想吃扁豆水餃兒!”
李氏低頭去拔草,裝沒聽見,二小家的媳婦是外地很遠地方來的,說話腔調比當地人卷舌頭多一些。雖然現今也有人叫水餃,不過餶飵就是餶飵,李氏可沒那麽時興。
關鍵這個二小的媳婦跟王氏走得近,常常私底下嘰嘰咕咕地,偏偏每次見麵都是笑嘻嘻一副很和氣的樣子,李氏說她就是個笑麵虎,向來不與她怎麽親近。
二小家的推籬笆門進了菜園子,笑著道,“嬤嬤,忙著呢,都聽不見我說話了。”看見三兒媳婦,她笑了笑,“咱娘讓你迴家曬草呢,我剛做完飯。都說想吃水餃兒,我們家也沒菜園,又沒買扁豆,我說來跟嬤嬤討兩把迴去。”
李氏心裏冷笑,別以為她不知道,這菜園子裏的菜,隔三差五的就丟,保不齊就是他們摘去了,今天這是自己在,不再他們也就摘了。
她直起腰笑了笑,“扁豆剛摘過沒多久,隻有兩小把,不嫌棄你就拿去吧。”二小媳婦看了看,又道,“是有點少,要不我割兩把韭菜吧。”
李氏心裏不樂意,臉上的笑就有些兜不住,但是她平日裏又不是個小氣的人,但凡家裏不缺的時候,鄰居親朋的,也都能沾著光的。
隻是想起唐文汕家的那副嘴臉,她自己嘴裏就不知道什麽滋味,又抹不開麵子,便瞅了一眼韭菜畦,對三兒媳婦道,“三兒媳婦,韭菜刀子在腳底下,你割兩把吧,可別傷了根。”
對於唐文汕家三個兒媳婦,李氏反而對三兒的媳婦比較有好感,這媳婦勤快一塊幹活的時候也不偷懶,不像二小家的心眼多表麵一套背後一套,也不像老大家的那麽自私。
三兒媳婦嗯了一聲,拿起刀子去割了兩把,嫂子一個勁地捅她,讓她多割點。
唐妙看見,仗著自己是小孩子,歪歪扭扭地走過去,手裏拾起一根樹枝子,撥撥拉拉地道,“我家的爛韭韭,別割!”
唐妙可還記得唐文汕大娘當初拍著大腿在地上哭訴,說割了兩把爛韭菜,奶奶就罵她之類的話。
二小家的看了唐妙一眼,驚訝地道,“喲,我們楠楠兩歲說話也沒這麽利索。”
等她們割了韭菜離開的時候,二小家的又從菜籃子裏拿了根黃瓜,李氏也不好說什麽,畢竟大家還有情分在,況且如果為了一根半根的黃瓜不讓她吃,又被人說小氣,不劃算。她索性大方點,拿出一根給三兒家的,“給你一根。”
三兒媳婦忙謝了接過去,平日在家裏婆婆鮮少舍得買新鮮的菜,以前還能吃李氏菜園的,後來分開,今年幾乎都沒嚐過鮮。她跟娘家學著想在地裏套種菜,被婆婆罵了一頓饞嘴,因為沒分家,也不好說什麽。
等她們走後,李氏開始對唐妙小聲數落唐文汕家那些不是,她也不是要說給孩子聽,單單就是發發牢騷,誰知道唐妙會聽得懂?還牢牢地記住。
唐妙指著菜園東邊一塊地,“那邊養雞雞。”
李氏隻當她孩子說著玩,收拾完便背上孩子,提著菜籃子關了籬笆門迴家。
晚飯時候,李氏發現多了幾個白麵包子,忙問哪裏來的。
王氏做的飯,她笑嘻嘻地道,“我去南頭看看人家挖溝子順水澆地,二小家給了幾個包子,說從咱園裏摘的扁豆。我尋思咱還一直沒包呢,就拿迴來給孩子嚐嚐。”
李氏哼了一聲,想說話,又鼓了迴去。
這要是以前,這幾個包子指定是粗麵的,今天倒是太陽打西邊。
結果王氏笑著道,“娘,你嚐嚐,可好吃了,還放了肉。”她全然不管李氏越來越陰的臉。繼續道,“唐文汕大哥家牲口不夠使得,過些日子種棒子,說借借咱家大黑花使使——”
“你快算完吧!”李氏突然火了,瞥了一眼那幾個包子,“我不怕她再來打,幾個破包子就收買我?我怎麽那麽賤呀?我們家大黑花就那麽賤?還給他去使喚?你就跟他說,我說的,偷我的菜我沒看著就罷了,還想拿著我的東西迴來貼乎我使喚我家牲口,沒門兒!”
王氏臉也沉了沉,接著又笑起來,“你看看俺娘,這是做什麽,還跟我發火。我和他們說什麽,也說不著個數啊,我又不是那樣的人!”
李氏哼了一聲,出了門去看看男人們怎麽還沒迴家。
如今麥收結束,玉米還未種,男人們也有段空閑時間。他們把場裏的草都用牛車拉迴家,又幫著人家犁了地,擔了水澆透了,讓莊嬤嬤家直接種上玉米,一點不耽誤。莊嬤嬤特意送了十五斤黃米來感謝,說給孩子做糕吃。她又管李氏要了包白菜種去,想直接種白菜,讓李氏今年就別種白菜,冬天兩家一塊吃。老唐頭一聽,自然要去幫忙,親自帶著兒子平整菜畦,撒了種。老唐頭幹活是一等一的漂亮,莊嬤嬤歡喜地合不攏嘴,愣是要留他們吃晚飯。老唐頭不肯,隻帶了六隻莊嬤嬤閨女家給的豬蹄迴了家。
李氏見他鋤頭上掛著幾個豬蹄子,笑嘻嘻地道,“大妹子總是這麽客氣!”
老三咧嘴道,“咱給她幹活,她還不得表示表示!”
飯後女人們繼續編蒲扇,正是盛夏,還能賣段時間。加上李氏正在活動女兒的親事,需要錢。
唐妙頭上被杏兒扣上一隻大鬥笠擋蚊子,杏兒偷偷地拿了麥草給她編手鐲和戒子,結果手鐲當了項圈,大大小小給她套了一脖子。被李氏發現又讓杏兒都拆了,給大人留著編蒲扇裏,別浪費了。
老唐頭拿著馬紮領著孫子們去外麵街口納涼,村裏男人們基本都喜歡坐在街頭納涼說話,白日裏忙沒時間,晚上便說說話,溝通溝通信息。
老唐頭剛坐下,幾個年輕小夥子便讓他講故事。老唐頭雖然不識字,但是腦子好使,特別會講故事,什麽武鬆打虎,關二爺之類的都講得有聲有色。今夜他講了個自己親身經曆,年輕時候在墳地遇到鬼打牆的事情,聽得小夥子們陣陣驚唿,故事臨近講完,唐文汕和幾個兒子從南頭湊了過來。
“達達,涼快呢!”唐文汕把板凳一放,在老唐頭旁邊坐下。
老唐頭伸手從景椿手上拿過他的大茶杯,大大地喝了一口釅釅的苦茶,“嗯。”
景椿和景森還在央求,“爺爺,繼續講啊!”
老唐頭摸了摸景椿的小屁股,“給爺爺迴家兌水去!”
景椿立刻聽話地抱起茶杯往家跑。
唐文汕東拉西扯地說了一番天氣,收成,最後才說重點,想借牲口犁地種棒子。老唐頭歎了口氣,抬手撓了撓稀疏的頭發,發髻鬆鬆的盤在頭上,“我們地比你家還多,你要是用牲口,我們也得用啊。”
唐文汕陪著笑,“達達,我先幫你種,等你種好了再幫幫侄吧!”
老唐頭搖了搖頭,“說什麽話呢,現在各家種各家的。你們也大忙忙,別耽誤了活。”
唐文汕大兒子笑道,“俺爺爺還生氣呢,我娘在家都悔死了,讓我給爺爺和奶奶磕頭呢,她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不好意思到爺爺跟前來呢!”
老唐頭擺了擺手,“快別說了,陳穀子爛芝麻的,娘們的事情,有什麽好說的。”
唐文汕便又說借牲口,他算得好老唐頭本來為人仗義,願意助人,何況當著這麽多人的麵,估計他也不好意思拒絕。
人群裏有個小夥子看不慣,叫道,“大叔,你們不是分開了嗎?怎麽又要合夥啊。咱村不知道多少人想跟景楓爺爺合夥呢,他都不肯。他種地可是出了名的好手!”
唐文汕臉色火辣辣的,好在天黑也看不出什麽。
老唐頭嗨嗨地笑笑,“什麽好手,就是種地年頭多罷了。哪裏有你們年輕人力氣大。”他又對唐文汕道,“牲口的事情,不是小事兒,家裏都是老婆子管,從年輕我就不當家。”
唐文汕訕訕地笑了笑,從老唐頭對自己說話的態度上他也能感覺達達跟他疏遠了,以前他會說你嬸子,現在他說老婆子,顯得生分多了。
去找李氏的結果可想而知,牲口不是菜園裏的菜,摘兩把就摘兩把,牲口要吃糧食牛草,還會累著,老唐家出了名對牲口好,如今分開了,再來借李氏怎麽都想不開。
“你們都是好人,我做惡人好了,不借!”李氏說得斬釘截鐵,堵住了三兒子和媳婦的嘴,這夫妻兩個跟外人看起來特別要好,沒由得讓她火大。
況且以前唐文汕家的用牲口,一點都不惜乎,也不給喂飽,再借給他,自己不是犯賤?李氏哼哼著,放了狠話,借牲口可沒門,還意有所指地跟王氏說,她可不怕唐文汕家的再怎麽的,現在兩家沒半點瓜葛,互不相欠。
王氏很不樂意,因為如果合夥種地,女人不必下地的,現在不合夥一場麥收就幾乎累死,等種玉米,一個刨坑一個點種子,那也是個累人的活,還有秋收玉米。
本來她打了包票要借牲口給唐文汕的,如今被婆婆攪黃了,心裏說不出的悶氣。
氣得她沒法了,忍不住說了句,“要是這樣,還是分家的好,吃多少東西,幹多少活。累死累活的,吃沒得吃,穿沒得穿,圖啥!”
李氏也火了,“你說圖啥?圖一家人安安穩穩,子女長大成人,我們老唐家開枝散葉!”王氏撇著嘴,很不服氣,“把人都累死了,開什麽枝,散什麽葉?倒是有人能開枝散葉,那是拿我們的血汗養出來的孩子,他們散得就舒心?就不虧心?缺了八輩子德的人才踩著別人過日子!”